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版_第1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版_第2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版_第3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版_第4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本课堂教学安排:本学期课堂教学16周,含八个章节,分别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领导核心。成绩考核: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50分由几个板块构成:A、考勤分—5分;B、课堂表现—15分;C、专题研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课件、视频、电子杂志等形式,内容为本学期8个章节其中之一)—30分专题研究30分1、组成课题小组,人数为3~6人左右,组长自选。2、确立课题方案。方案含:课题时间安排具体步骤和程序小组分工结题时间研究成果形式组长于3月10日前发送mail到txxfd@163.com.3、自主研究并形成成果。课堂表现20分A、新闻播报要求:一周新闻热点或焦点,不得重复已有媒体刊载或播报内容。B、热点追踪要求:本周新闻热点的解读,字数800以上,整段引用部分少于50字。C、名词解释要求:选择课堂所涉及的名字,阐述该名词的来龙去脉,并给出评论。字数800以上,整段引用部分少于50字。D、其他所有作业截止日期:6月3日24时。邮件发送注意事项:邮件主题:主题+学号信件必须要有抬头和落款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和掌握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成果;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必然性,全面理解公有制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3、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完善分配制度的主要途径,认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4、认识如何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国家统计局:2006年我国GDP20.94万亿增长10.7%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刘铮、刘羊旸)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5日宣布,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的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2008年我国GDP30万亿据新华社电2009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5.9%,12月单月CPI同比增长1.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估计,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7%,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依然是一枝独秀。经济专家认为,去年因为中国经济在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贡献度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国GDP为335353亿元比上年增8.7%1986年11月,美国证券大王——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给邓小平带来了2件特殊礼物:

一是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佩戴这枚证章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通行无阻;

二是一本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样本。

邓小平回赠范尔霖一份小礼物。

What?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新中国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股票。国际新闻异常重视,称邓小平此举是中国将推行股份制的一个信号。目前深圳、上海证券市场上市公司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底,上交所8只上市股票,深交所共有6只股票。1999年上市公司949家,2007年1550家。投资者开户数1999年4810万户,2007年增加至13887万户。

截至2007年底,上市公司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3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3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传统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乌托邦》

1516年

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描述了未来“最完美的国家制度”。(1)、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重新理解欧文:共产主义实验劳动券“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

1824年,欧文和他的四个儿子以及他的一些门徒来到美国,购买了三万英亩土地,建立了名为“新和谐”的共产主义公社。——四年

1829年,欧文一贫如洗回到英国,直接投入到合作社运动和工人运动中,并创办理论刊物《危机》宣传自己的学说。1832年,欧文领导成立了“国民劳动公平交换市场”,并开始营业。合作社和个人送来劳动产品后,经过工作人员估价,先从商场取得载明该商品所需劳动时间的劳动货币,然后凭劳动货币向商场领取等价的其他商品。——2年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马恩选集>>,

第633页)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马恩选集>>,第631页)。

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并不必然联系在一起(2)、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什么是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商品经济,不单单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封建社会已经存在。市场经济只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市场经济也不必然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原则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价格、供给、需求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生产者按市场的价格来决定生产在前现代社会中国是最富有、最具城市化的国家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苏州太大了,周长将近40英里;它的居民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杭州“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好、最雄伟的城市,…,见到这么多人在这个城市中,任何人都会认为,基本不可能找到这么多食物来养活他们”。

——马可波罗1776年,亚当.斯密“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它的土壤最肥沃,最适合耕作,工业最发达,人口也最多。”(71页)“中国比欧洲任何部分都要富裕的多…”(189页)

——亚当.斯密《国富论》李约瑟之谜第8-12世纪时中国的技术变迁非常快速,到13世纪时,中国已经达到了全面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门槛。安格斯.麦迪森的《中国经济的长期绩效》(1992):公元0年,中国的汉朝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帝处于同一发展水平;12-13世纪之际,中国人均GDP被西欧拉开了距离,到1850年也没有多少增长;但在总量上,1700年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在1700-1820年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4倍于欧洲;以至于在1840年前,中国不仅从经济规模上说在当时的世界六大区域中最大,而且增长速度也是世界第一。1200-1300从人均GDP比较中国与西欧:——公元400年起点相当;——400-1200/1300:中国领先——14世纪到19世纪中,中国停滞,西欧起飞;——1850-1950:中国西欧差距扩大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第30页何时开始停滞?1766年,亚当·斯密:“然而,它似乎长久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了。……也许在马可波罗的时代以前,中国的财富就已经达到该国的法律和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黑格尔等西方学界主流,一直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停滞的“木乃伊式的国家”,而明清(特别是清代)则最能体现这种停滞的时代。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金观涛、刘青峰:长期封建制的超稳定结构

理论解释:唯物史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高水平均衡陷阱(伊懋可,MarkElvin,1973《中国过去的模式》:中国经济历史的“量之增长和质之停滞”)。李约瑟之谜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增长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高水平均衡陷阱(MarkEvlin,1973:ThePatternofChina’sPast):背景:在前现代社会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制度,导致较快的技术发明和传播,但由于中国人的传宗接代观念鼓励早婚、早育和多生多育,导致人均土地不断下降机制1: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下降,剩余越来越少,所以缺乏对新技术的需求;机制2: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抑制了对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林毅夫的批评:技术是不变的吗?只有在技术不变时(或技术变化慢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时),劳动力增加才会导致剩余的不断减少;对于劳动节约型技术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劳动的成本同样取决于该技术的成本。如果技术进步的速度足够高,新技术的成本下降的速度可能会超过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的劳动成本下降速度。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技术进步慢?李约瑟本人怎样破“李约瑟之谜”?中国是官僚体制,欧洲是封建贵族体制。封建贵族体制有利于重商主义精神的培养;随着封建贵族体制的崩溃,就出现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林毅夫的评论:

中国传统工商业非常发达,明代就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科学革命是出于好奇而没有商业动机;产权保护不重要;周其仁的评论:

中国的小商品经济发达,但大商业受抑制(现代以前,跨省的远程贸易比例极低,见帕金斯,1969)皇家对“富可敌国”巨商的历史性警觉和人为遏制; “好奇”转为研究活动要耗费资源,对此产权很重要;林毅夫解“李约瑟之谜”(1995,2007,2008):针对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科技从领先转为落后?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具有优势是因为它的巨大人口数量,通过“试错”收获颇丰;8到12世纪的技术发明加速是因为人口南移,从生产活动从旱作区移向稻作区,等于是可用物资增加。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明可能曲线的面积越来越小,技术变迁的速度也就越来越低。欧洲的相对优势在16世纪科学革命之后,因为实验方法开始采用,以科学来突破发明的瓶颈;这是后来18世纪工业革命的前提。为何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好奇心与生俱来,但数学和可控实验是人力资本,需要投资。欧洲国家由世袭封建贵族所统治;中国由官僚阶层统治。当官是中国最光宗耀祖和利润最高的职业,对有聪明才智之士很有吸引力。科举考试和儒家经典著作;通过考试以后,还要逐级晋升官员的阶梯;官僚体系,儒家思想和“锁定”效应东方专制主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由来治水与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面对骑兵威胁的中原农耕文明,需要强大国家的保护(刘昶)路径相关的早期选择:郡县制还是封建制私产早立、交易盛行,但法治不明;“天高皇帝远”:帝国的实际控制力财政:低税高费+中央集权道德治国、靠“天”约束天子公共服务不足的国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精神”: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资本主义精神”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中国较早的国家统一以及中央官僚制度的建立,则意味着社会权力斗争的焦点从土地的分配转移至官职的分配,官僚的贪污小费和税收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国家有50%的岁入都流入了他们的口袋。帝国的政府则依赖于这些官僚的服务,而非如同欧洲一般依赖于骑士的军事服务。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长期的和平、运河的改善、人口增长、取得土地的自由、迁徙至出生地以外的自由、选择执业的自由不利因素:技术的改革在宗教的基础上被反对,因为那可能会扰乱对于祖先的崇敬、进而招致坏运气,而调整自身适应这个世界的现状则被视为是更好的选择。对于土地的卖出经常被禁止、或者被限制的相当困难扩张的亲戚关系(根基于对家庭关系和祖先崇敬的宗教信仰上)保护家庭成员免受经济的困境,也因此阻挠了借债、工作纪律、以及工作过程的理性化。那些亲戚关系也妨碍了城市特殊阶级的发展,并且阻挠了朝向完善法律制度、法规、和律师阶级崛起的发展。河殇: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马尔萨斯陷阱”

theMalthusianTrap布罗代尔:“在18世纪之前,人口体系被困在一个几乎不可捉摸的圈子里。当人口数量刚要触及到圈子的周边,几乎马上就出现退缩。恢复平衡的方式和时机并不缺乏:匮竭、灾荒、饥馑、生活困苦、战争、尤其是种种疾病。”斯密动力

theSmithianDynamics:亚当·斯密: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有赖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市场自发扩展的内在机制来说,市场交易是任何文明社会经济增长、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初和根本路径。市场交易源自并会反过来促进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则受市场规模大小的限制。市场扩大会加速和深化劳动分工,从而经济增长与市场的深化和扩展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的相互促进,就构成了任何社会经济成长的“斯密动力”。布罗代尔钟罩

BraudelBellJar秘鲁经济学家索托(HernandodeSoto)《资本之谜》提出:按照哈耶克的见解,市场经济是一种不断自我自发扩展的人类合作秩序(theextendedorderofhumancooperation)。在人类历史上,这一合作与扩展秩序曾被一些未知的因素和社会机制所制约,致使这一扩展秩序不能自我扩张而占据整个社会,因而历史上的市场经济就好像被困在一种与世隔绝的“钟罩”内。什么因素制约和阻碍了人类合作秩序的自发扩展?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称其为一个一直没有解开历史之谜。因此,这种被哈耶克所称作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市场经济被种种社会因素和机制所阻断和隔膜的社会安排就被称作为“布罗代尔钟罩”。

香港中文大学张小军博士:在人类社会制序的变迁中,有三种“路径力量”(他称之为三种“路神”)在起作用:revolution(革命)evolution(演进)involution(内卷)革命(revolution):一种间断性的、突发式或者说剧烈的社会制度(regime)的改变与更替,即从一种社会制度跳跃式地改变为另一种社会制度。演进(evolution):一种连续的(往往是缓慢地)、增进性的(incremental)、发散性的或沿革式的社会变迁。内卷(involution):一个社会体系或一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在同一个层面上内卷、内缠、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法国布罗代尔:市场:低级市场——集市、店铺和小贩

“毛细血管”高级市场——交易会和交易场所

“动脉和静脉”产生资本主义的只能是后一类高级市场中国低级市场非常发达,但高级市场始终缺位

中国无法诞生资本主义的原因:其一:缺乏基本的法律保障而使工商业者没有安全的地位其二:权力体制始终强制性地将国民的经济活动压制在这种低级层面,不允许它略有向高层境界升华的可能。

——布罗代尔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制度?

OR

经济制度影响政治制度?汉武帝抑商措施与盐铁酒收归国营令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夭折(侯家驹)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都是君主一人专制的集权制度专制政治:一为中央集权二为君主独裁“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国家越是统一,集权的程度越高。但集权并不一定专制真正构成专制要件的乃是君主个人的独裁集权加君主专制就成为最高级的专制体制在统一时期,政治趋于专制,经济趋于统制,社会趋于管制,以致经济难以有突破发展。”权力经济与资本主义不相容权力经济就是政治权力决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制度封建统治者的唯一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必须“强国”“弱民”

“强国”:统治者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抵御外来的侵略,并镇压国内的任何反抗。”弱民”:使老百姓贫穷、无知,易于统治。中国几千年来的统治者一直推崇重农抑商

WHY?权力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是政府决定资源配置。

花费巨资修建的长城从来没有起到保护中华民族的作用,而修水利尽管“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这项开支在总量中往往只占很小的比例”(葛剑雄)二是国家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在这种经济中,凡是利润大的行业都由政府直接垄断经营或由政府卖给私人垄断经营。

如:管仲设计的盐铁专卖、妓院业的专卖。洋务运动中主体是政府直接办的企业或名为官商合办,实际上完全由政府控制的企业。——政府主导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权力经济下,私人企业的成功在于官商勾结。官商结合的模式必然产生腐败。徽商

粤商

晋商权力经济必然是一种腐败经济。官商结合能成功,也使商人失去了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制度经济学: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技术变革、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本身就是增长!“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为它意味着“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航海与贸易、纬度测定与保持精度的计时钟打击海盗与保护远洋贸易;关键的困难:(1)阻止“搭便车”;(2)创造与实施新所有权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国家在克服上述关键困难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但什么力量和机制,影响并确定了国家机器发生作用的方向?经验研究:900-1700年间的欧洲西班牙、法国与意大利荷兰、英国研究的基本线索:人口变动导致相对价格变化,要求所有权(经济组织)变化以抓住新的机会。然后,集中考察财政需要与现存所有权的关系,决定能不能提供有效率经济组织,鼓励创新和实现经济规模。结论:那些国家的成功是所有权重建的成果。(马克思、亚当斯密赞成)诺斯悖论研究结论:有效的经济组织(产权)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有效的产权安排只是国家与私人努力互相作用所产生的多种可能结果中的一种,而不是在相对要素价格变化条件下的必然而惟一的结果。国家目标:1、具有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动机;2、愿意在此前提下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税收增加。诺斯:“在使统治者和他的集团租金最大化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正是这个基本矛盾,说明了为什么许多经济无法实现长期增长。早期荷兰和英国的成功成为一种偶然。“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国家也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私有产权的缺失适于资本主义生长的制度最核心的是产权制度。中国历史上有私有财产,但却没有私有产权制度,私有财产从来没有“神圣不可侵犯”过。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一切,最终的产权所有者是皇帝。英国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1688年的光荣革命法国革命西方保护私有财产的宪政制度基本生成18世纪中叶,西欧各国,尤其是英国、荷兰和法国,适应于并能够确保国际国内市场贸易金融信用体系运作的法律制度基本上完善人治社会而非法治国家哈耶克:有法律并不一定是法治国家。法西斯德国也有法律,但绝不是法治国家。这取决于依照什么原则,由谁立法,以及如何执法。封建社会的法律——维持统治者统治的工具。“朕即国家,朕即法律”“刑不上大夫”(3)、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来看守夜人干预者守夜人,典出亚当·斯密。在《原富》里,斯密详细讨论了政府如何以守夜为天职。根据他的论述,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三项:1.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2.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负或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3.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当然,为了维持政府的尊严,还需要有一些其他的花费。德国也曾于1933-1940年实行两个四年计划,集中力量备战!资本主义可以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各自的特点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有其主客观条件: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市场体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模式关系图

计划体制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动力结构、协调结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市场经济的特点、优点与缺点(1)特点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特点、优点、与缺点(2)优点: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能自动调节供求关系,运行成本低;能促进生产者的技术创新;一般来说,每个人并不打算去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能促进多少公共利益。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利益。但在这么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他去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目标。由于追求自己的利益,他实际上促进了社会的利益,这种效果甚至比他专门去增进社会利益时产生的效果还要大。

-------------亚当.斯密《国富论》(3)缺陷:

市场失灵:垄断、公共物品、外部负效应、信息不对称;

自发性、盲目性、事后性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竞争会引起的两极分化;(二)、计划经济的特点、长处和短处(1)特点: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2)长处:

能迅速集中、调动资源;能事先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能在分配上兼顾公平等。(3)短处:

难以应付复杂的市场变化,易产生生产与需求脱节;难以调节好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

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计划经济是“有计划地浪费资源的经济”

——舒尔茨布坎南:“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进行干预以前更高。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但是政府决策往往不能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策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削弱了国家干预的社会‘正效应’,也就是说,政策效果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经济学家在分析市场失灵的同时,也同样有分析政府失灵的道德义务。”“通往地狱之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哈耶克“政府失灵”:相对“市场失灵”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政府也不具备完全理想化的条件,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失效,导致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结果。08年三鹿奶粉事件,国家免检产品。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不应该把增加社会福利与保证个人平等的权力随便交给某一特权机构,然后再虔诚地等待它的恩赐。理性的做法是,使这些特权机构或特权人物受制于某一硬约束机制,并且由公民真正地而非形式上地掌握该约束机制的最终决策权。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三个阶段阶段1阶段2阶段3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1978\12—1984\10)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1984\10—1992\10)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改革(1992\1至今(补)中国和前苏联、东欧体制改革道路比较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保障制度社会化经济运行法制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关系市场化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共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同点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1581年,西班牙,因为征税和宗教纠纷,由商人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大会”废黜了国王的统治。“国王已经破坏了跟民众的契约,因此国王就像任何不忠诚的仆人一样,应该被开除。”——历史上第一次对“君权神授”作出明确的否定。

1640年,由于征税问题,英国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引发了革命。革命断断续续,至1689年,议会取得胜利。其结果——《权利法案》诞生。国王“不经议会允许不得征税,也不得维持军队。”——是市场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市场经济社会的法律核心——保护每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首先是人在法律面前的地位平等。其次是财产权的确立。私人所有的财产应该受到严格保护,不受任何权势人物的侵犯,特别是不受政府的侵犯。再次是个人自由的承认和确保。特权的受制约——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结论。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在宏观调控上,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分配制度保障制度市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市场体系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重点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目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任务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一、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增长

一、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7年为4.0%,2008年为4.2%,2009年1-6月为4.3%,是三年来失业率的最高水平。二、实际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0万,进城农民工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约1000万人,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约300万人(其中包括去年的约100万人)。三项总计2200万人。三、新增就业岗位

2009年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66万人(其中7月份新增9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3万人。当前,企业岗位减少流失速度减缓,从2009年6月份开始,企业岗位出现净增,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每月新增约100万就业岗位的水平。失业率的变化(1978-2008)2009年时对就业形势难点的预测:

一、大量返乡的农民工积聚在农村,而农村又无法提供大量具有劳动收入的岗位,从而在农村形成众多无业的人员,对农村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二、春节后返城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从而在城市中形成大量生活没有着落的无业农民工;三、大学毕业生中找不到工作人数大量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2001-2009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待业(万)(%)(万)2001年11490.0132002年14580.0292003年21270.0632004年

28073762005年

33872.693(7%读研读博)2006年41370124(读研读博)2007年49566.7165(读研读博)2008年

59060150万以上(读研读博)2009年611602006-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趋势

200620072008大学本科平均就业率:

88%91%88%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位专业(单位:万人)2008届本科各专业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单位:元)一、失业理论1、失业: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2.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或仅存在最少量)非自愿失业。假设某国总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失业率为:A.17%B.34%C.25%2、失业的分类与原因(1)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称为非自愿失业。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紧缩性缺口: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其间的差额。紧缩性缺口导致周期性失业。对付需求不足的失业,应该采取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凯恩斯对需求不足的失业的解释: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C+I以MPC递减规律来说明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投资需求不足。消费、投资需求的不足→→总需求不足→→周期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是Y和MPC;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利润率与利率。(2)自然失业的类型A.摩擦性失业: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B.求职性失业: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寻找更理想工作所造成的失业。C.结构性失业: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自然失业:指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自然失业率是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各国的不同,但有不断上升趋势D.技术性失业: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设备代替工人。E.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F.古典失业: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只要实际工资变化是无下界的,失业人口可通过工资向下的充分运动而得到消除。工资调整遇到不可下降的下界,出现失业。把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古典失业,即可以用古典理论来解释的失业现象。(3)隐蔽性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数而产量仍没有下降时,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

3、失业的损失个人收入、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政府福利支出;国民收入减少。等等。。。。。奥肯定理(定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在美国,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时期并不完全相同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er·OKun),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降低3个百分点。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个百分点或者2.5个百分点。二、通货膨胀理论1、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数量而引起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的上涨。Currency通货:在实践中,通货指现金——纸币和铸币,即流通于社会上的货币。衡量指标:(1)消费物价指数CPI:ComsumerPriceIndex生活费用指数IOL

Cost-of-livingIndex

消费物价指数(CPI):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选取一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商品或劳务,比较其在不同时期购买所花费的支出。(2)批发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RPIRetailSalesIndex(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IPDGNPImplicitPriceDeflator

2、通货膨胀的分类爬行(温和)的通货膨胀<10%加速(奔驰)的通货膨胀>10%超速(恶性)的通货膨胀>100%受抑制(隐蔽)的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价格管制与配给。3、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PYASADfAD0AD1YfP0P1总供给的增加并不能迅速满足总需求的增加AD0AD1,Y0Y1,P0P1。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无法再增加。原因私人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YASAD0AD1YfP0P1Y0Y1P两个缺口膨胀性缺口:实际总需求>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其间的差额。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紧缩性缺口:实际总需求<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时,其间的差额。导致周期性失业。国民生产总值缺口: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也称充分就业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上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缺口。(2)成本推动成本增加AS0AS1P0P1。PYAS0AS1P0P1工资成本推动:个别部门工资增加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上升。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形成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厂商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升。进口成本推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如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成本增加,使总供给在高于以前的价格水平,达到以前同样的产量水平。(3)供求混合推进(AD和AS)AD0AD1,E0

E1,P0P1。AS0AS1,E1

E2,P1

P2。PYAS0AD0E0P0AD1E1P1AS1E2P2总需求物价

工资成本总供给物价。(4)结构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非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过剩,但由于攀比行为,资源尤其是工资价格同样上升。两部门成本增加产生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同时起作用。(5)预期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突发,人们无法完全预测到;劳动力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小于物价的上升,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扩大就业,产量增加。如果通货膨胀可被预期到;就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需求曲线同幅移动,就业没有改善,产量不会增加。4、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有利于雇主,可刺激投资;通货膨胀税,政府增收;加剧不平等,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大,可增加储蓄。有害论认为:通货膨胀政策是饮鸩止渴。扭曲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预期利润率降低,不利于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破坏经济秩序,效率低下;紧缩政策抑制经济发展;使政府增加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压力,削弱经济活力.货币贬值不利于经济交往。加大了经济核算的困难。“货币幻觉”,在通货膨胀时,仍以为币值是稳定的。信息比较灵通的企业家和银行家,按原来比较廉价的价格买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扩大就业和生产.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再分配效应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累进所得税);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债务人获利,对于储蓄者不利;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2)产出效应短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刺激就业,成本推进的通贷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减少就业。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将有利于:A.债务人B.债权人C.工人6、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不断普遍下降。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实质:通货紧缩是“伴随物价下跌而出现的经济衰退”。联系实际谈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1980—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RPI)增长率年份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

RPI6.07.318.517.8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881999

RPI13.221.7-2.0-2.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通胀高峰(6%)高额的财政赤字。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0年为22.6%。(2)1985通胀高峰(8.8%)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23.9%。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5年为19.8%。(3)1988通胀高峰(18.5%)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4)1994通胀高峰(21.7%)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1993年为12.1%。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凯恩斯的观点

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YASADfAD0AD1YfP0P1Y0如存在失业,资源闲置,总需求AD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Y增加,而价格P不变。如充分就业,资源充分利用,总需求AD的增加会使价格P增加,而国民收入Y不变。P2、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失业率高(d),通货膨胀率低(b);失业率低(c),通货膨胀率高(a);

宏观经济政策:当失业率高时,高通胀可换取低的失业率;当通胀高时,高失业率可换取低的通胀。gP通胀率u失业率PCabcdBA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3、货币主义的观点短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长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uSPCabcdLPC短期内,高通胀使利润增加,企业投资增加,失业率减少。长期中,工人有预期,高通胀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不会减少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4、理性预期学派观点。无论短期与长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无论短期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都是一条从U0出发的垂线。发生通胀时,工人一开始就有预期,且预期值与实际通胀发生值相同。高通胀必然造成工资增加,也就无法降低失业率。宏观经济政策:短期与长期都无效。uPCu0gP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为何调控-----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拿何调控-----财政政策两个工具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如何调控-----运用萧条时扩张繁荣时紧缩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因为居民有钱了就要购买外国商品,这就会形成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会造成通货膨胀。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二、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2)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财产税)1、财政政策的内容(1)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如基础设施政府工程支出。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2、内在稳定器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各种转移支付.如社会福利支出

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3、赤字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权稳定,债务偿有保证,不会引起信用危机。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4、财政政策的运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和增支减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支出:直接刺激总需求,使经济走出萧条。通货膨胀时期,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和减支增税: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减少政府支出:直接使总需求下降。三、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实施者。在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中央银行。首先看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2、货币政策主要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准备金与货币创造银行吸收了100元“原始存款”,其中20元“缴存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0元放贷款;客户得到了80元贷款后,用于支付给另一个客户。进行了无限回合后,在最初存进银行的100元“原始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后停止。最后银行总体的账户上负债有500元存款,资产有400元贷款和100元准备金。另一个客户将这80元资金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家银行在缴存16元存款准备金后,放64元贷款。(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目的: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调节货币供应量。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如提高准备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货币乘数与货币创造总量式中γd为法定存款准备率m表示货币乘数货币创造总量=最初存款×m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A.与法定准备率成正比B.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C.与最初存款成正比D.与最初存款成反比E.与利息率成反比(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率就称再贴现率。政策有:变动贴现率,变动贴现条件。如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反之。法定准备率为20%时,最初存款1000元,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元。A.2000B.8000C.5000D.100004、货币政策的运用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的作用,降低通货膨胀率。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使经济摆脱萧条,增加就业。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是什么?不同时期如何运用?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由来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种,主要为收入相对较低,信用历史不够好的中低家庭提供住房贷款。1938年,美国国会颁布法令成立了FannieMae(FederalationalMortgageAssociation),其主要经营方式是通过购买银行的按揭贷款资产保持市场融通,同时以证券化方式将按揭资产打包出售取得佣金;也就是说FannieMae不直接提供房贷,但保证了二级按揭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中低收入的美国家庭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房屋贷款。1970年,为了促进二级按揭市场上的竞争,成立了FreddieMac(FederalHomeLoanMortgageCorpo-ration)。在过去25年间,FannieMae和FreddieMac迅速扩张,成为美国最大的两家房屋信贷机构。一、低利率说1、2001年“911”后格林斯潘连续13次减息直至1%;2、产业向低成本的亚太国家转移,美国企业积累了大量资本;3、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长时间繁荣;(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房价持续上涨,涨幅超过50%。)4、刺激次级贷款市场的大发展。(甚至几乎不需要出具收入证明即可获得贷款。)——截至目前,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总规模已达12210亿美元,占美国总按揭贷款的10%。——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前世界银行负责经济发展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7)在法国《回声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当前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与过去所实行的低利率政策有关。他认为本轮经济上涨并没有太多受益于投资的回暖,而事实上由于90年代的过度投资,使得美国的经济复苏开始转向消费导向。这一增长模式在低利率条件下运转良好,但随着利率步入回调阶段并造成资产价格暴跌时,其先前积累的大量风险便会迅速释放。潜在风险和问题。次级按揭(subprimemortgage)家庭

信用较差收取高利率著名投资银行介入美联储连续17次提升基准利率低收入家庭还债困难投资性购房者停止还贷市场信心动摇对风险极度次级贷款市场崩溃全球扩散从2006年起,美国房地产开始下跌并陷入衰退,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从2006年5月到2007年4月,美国10大城市房屋价格创下16年来最快下降速度。年份次级抵押贷款额

2001

1200亿美元

2002

1850亿美元

2003

3100亿美元

2004

5300亿美元

2005

6250亿美元

2006

6000亿美元2001~2006年次级抵押贷款增长表二、美国过度消费发展模式说美国政府利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巨大优势,鼓励公众透支,大力发展债务经济,而庞大的债务赤字只能由顺差国支持。顺差国家成为捆绑在美元战车上的人质,不得不持有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等金融资产和大量出口商品来支持美国的高负债、高消费的经济发展。

全球性的经济金融结构失衡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增加了金融市场风险,危及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大量的资本涌入金融市场使得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的失衡越来越明显。据统计,2005年全球静态金融资产总量超过了140万亿美元,对GDP的比率从1980年的109%增加到了316%。

。在这轮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对于巨额资本流入支持下的高消费高增长模式相当乐观,例如2006年总统经济报告中,认为假如美国能够利用这些资金来促进未来增长从而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