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导论讲义_第1页
政治哲学导论讲义_第2页
政治哲学导论讲义_第3页
政治哲学导论讲义_第4页
政治哲学导论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哲学导论》讲稿杨子均编西南交通大学二○一五年九月目录绪论政治哲学概观一、政治哲学的研究领域 二、政治哲学的研究价值 三、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 四、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第一章国家之必要 引言 一、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 二、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 三、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 四、无政府主义与国家的职能 结论第二章服从的义务 引言 一、公民的政治义务 二、社会契约的论证 三、功利主义的论证 四、公平原则的论证 结论第三章谁应该统治 引言 一、柏拉图对民主的批判 二、卢梭与公意 三、密尔的代议制民主结论第四章自由的限度 一、自由的概念 二、密尔论自由 三、对自由原则的辩护 四、自由主义的问题 结论第五章平等的争论 引言一、平等的对待二、机会的平等三、福利的平等四、德沃金的资源平等五、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六、G.A.科恩的“优势获取的平等”七、平等和相对性:平等的意义结论第六章财富的分配一、分配正义的问题二、财产权和市场三、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四、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评结论思考题1、什么是政治哲学?2、政治哲学与我们有何关联?3、如何学习政治哲学?绪论政治哲学概观【导入】两个故事我们先从两个故事开始。【故事1】失控的电车假设你是一辆有轨电车的司机,电车以时速80公里疾驰。前面不远处有5个工人正在铁轨上作业,你试图把车停下来,发现刹车失灵了。你正在绝望时,看见旁边有条岔道,上面有1个工人在施工。你意识到,如果电车不转弯,会把5个人都撞死,但如果把电车拐向岔道,撞死的只有1个人。(思考讨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把电车转向岔道,牺牲1个人的生命以挽救5个人的生命,看起来是值得的,也是合理的、正当的。我们把故事情形改一下。你不是电车司机,而是一个旁观者,站在桥上俯视着铁道。轨道的那一头开来了一辆电车,而轨道的这一头有5个工人在作业。刹车又失灵了,电车疾驰而来,即将冲向那5个工人。这时,你发现身旁刚好有一个身材魁梧的人。你可以把他推下去,落到轨道上,挡住飞驰了而来的电车。他可能会被撞死,但那5个工人却可以获救。(你也考虑过自己跳下去挡住电车,但你太瘦小了,无法挡住电车。)把这个人推下去挡住电车以挽救其他5个人的生命,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你当然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呢?为什么在这两种情况我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原因是什么?先放下电车。假如你是急诊科的医生,刚送来了6个在电车交通事故中受伤的病人,5个中度受伤,1个重伤。你是花一天的时间来抢救那个受伤最重的人,但其余5人可能死去,还是去救那5个中度受伤的人,但重伤的人可能死去?——你可能更愿意去抢救那5个中度受伤的人。现在考虑另一种情形。这次你是一个外科医生。有5名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一个需要心脏,一个需要肺,一个需要肾脏,另一个需要肝脏,还有一个需要胰腺。但是没有器官可以移植,眼看着他们就要死去。但是你突然发现,你的隔壁病房有一个健康的人在检查身体,你可以悄悄进去,把他的器官取出来,当然他会死掉,但5个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得救了。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原因就在于我们在不同情况下采用的道德原则不同。在前一种情形中,采用的是功利原则,它考虑的是行为的后果,选择结果最好的行为是正当的,哪怕会付出必要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即用1人的死亡换来5人的获救是值得的;而在后一种情形中采用的则是权利原则,它关注的是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即是否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而不在乎结果的好坏。即使能够带来更好的结局,但如果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也是不对的——哪怕是能够救更多的人,但以损害1个人的生命为代价都是不对的。当用功利原则时,用较小的牺牲获得较大的收益是正当的合理的。但在权利原则中,哪怕是获得再大的收益,只要是侵害了一个人的权利,都是错误的。【故事2】阿富汗的牧羊人上面的例子是假想的道德冲突,而这个例子则是一个真实的道德困境。2005年6月,在反恐战争中,美国海军士官马库斯·勒特雷尔率领三名海豹突击队士兵执行一项秘密侦察任务:在阿富汗境内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地方,寻找一名塔利班的领导人。据情报显示,他们的目标率领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藏匿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侦察小组在山顶上占据了一个有利位置并俯视那个村庄。突然,两名阿富汗牧民赶着上百只羊,和他们撞了个正着。他们还带着一个14岁的小男孩。这些阿富汗人没有武装,美国士兵用枪指着他们,命令他们坐在地上,接着便开始讨论如何处理这几个人。一方面,这些牧羊人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另一方面,如果放走牧羊人,就可能暴露他们的身份和地点。他们没有绳索把这几个人捆起来,摆在面前的仅有两种选择:要么杀了他们,要么放了他们。其中一名士兵主张杀掉这些牧羊人。勒特雷尔难以抉择。(思考讨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抉择?为什么?)他后来回忆道:“从我的内心深处,我知道战友说得对,我们不能放走他们。可是问题在于……有个东西在我的灵魂深处不停地告诉我:杀害这几个手无寸铁的人是不对的。”勒特雷尔投了决定性的一票,放走了牧羊人。结果让勒特雷尔后悔终生。释放那几个牧羊人一个半小时后,他们被近百名塔利班分子包围,在惨烈的战斗中,勒特雷尔的三名战友都遇难了,塔利班还击落了一架前来搭救的海豹突击队的直升机,机上16名士兵全部牺牲。勒特雷尔遇到的也是两种原则的冲突:战争中既要杀死敌人,又不能滥杀无辜。面对手无寸铁的牧羊人,勒特雷尔无法辨别。不能滥杀无辜的念头占了上风,但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决定。当我们在聆听上述两个故事时,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我们这门政治哲学课程,就是要对一些重要的政治现象进行哲学思考。在《绪言》部分,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政治哲学的研究领域,(2)政治哲学的研究价值,(3)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4)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一、政治哲学的研究领域政治哲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政治哲学的探讨对象、主要问题和研究范围。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政治”。(一)什么是政治政治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但什么是政治呢?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谋,即一种对政治权力的争夺与倾轧。在历史上充斥着大量围绕权力的血腥争斗。因此,一说到政治,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那么,什么是政治呢?1、政治的含义政治是一个充满歧义、内涵丰富的概念。代表性的看法有以下几种:(1)政治是一种追求某种目的的活动。这是一种目的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双重的政治目的:一种是从城邦到公民,城邦的目的在于其公民的幸福,这是政治活动的内在目的;一种是从公民到城邦,人天生是一种政治的动物,公民有适应城邦的天然倾向,公民幸福的条件就是践行城邦美德,即积极参与城邦事务。(2)政治是解决各种分歧和冲突的活动。这是一种预设分歧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政治的基础在于某种意见的不一致,解决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就是政治。伯林就主张,政治的预设前提是目的的不一致,换言之,他认为这种不一致是政治的一个必要条件。卡尔·施密特在《政治的概念》中也认为,与政治不可分割的是“友-敌”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指个人之间而是指团体之间的关系。概括说,政治就是解决权力、地位、财富等方面的分歧和冲突的活动。(3)政治是一种作出决策并强制执行的机构。这是一种关于政治的论坛或竞技场的观点。孙中山说,政治就是处理众人之事。众人之事也就是公共决策与执行。由谁来决策和执行、以及如何决策和执行?一般有相应的决策执行机构和相应规则。政治就是如议会、官僚体系、警察等那样的做出决策并强制执行的机构。(4)政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即一种影响、支配和控制关系。比如你受某人影响而喜欢某事物(如粉丝),那么某人对你就有一种权力。张三让李四去做某事,张三对李四有一种权力。警察对你进行治安处罚,警察对你具有一种政治权力。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有权力关系,就会有政治,它还认为这种权力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福柯就持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人际关系中也包含着权力关系。2、政治系统的五因素一般认为,社会政治系统包括五个因素:(1)一个公众主体。它至少是一个民众团体,一个社会,受到集体决策的影响,也可能参与了集体决策的过程。(2)一个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指有关集体决策(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集体决策)的各种事务,如立法、征税等。这些公共事务是普遍的,它要么影响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要么影响该社会中的某个群体或社团。(3)公共政策选择。就是阐述并采纳各种公共政策。也就是通过各种政策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优政策方案。典型的政策选择包括:a动员资源,如征税、挑选劳动力、录用雇员等;b分配收益(私人益品和公共益品)和分摊负担;c实施行为控制,通过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等来规制个人和人际行为。(4)集体决策的形式。指作出政策选择、形成并采纳公共政策的方式与机构。一般包括一个合法的选民群体,一个立法机构以及相应的决策程序。(5)行政和强制权力机构。首先有一个高层的执行机关;其次还有一个常规运行的科层官僚机构;最后还需要保障立法、行政、司法得到执行的强制机构,即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我们对政治已经有了粗略了解。那么,什么是政治哲学呢?(二)什么是政治哲学研究政治主要有三种视角,分别形成三门具体学科:政治史主要研究过去的政治现象,政治科学主要描述和解释当前的政治现象。而政治哲学则试图描述或解释理想的政治活动及其运行原则。前两者描述的是政治现象“是什么”,后者描述的是政治现象“应该是什么”。1、哲学的活动哲学也是一个充满歧义的概念,很难给出统一的定义。它至少包括下面三种活动:(1)概念分析。概念是事物分类的标签,比如动物、人、男人、哲学家等。概念分析就是指出概念适用的各种条件及其边界。这些条件有时会是(但并不总是)必要和充分的。比如,“S是一个矩形,当且仅当S是一个平面上的平行四边形,且其四个角均为直角。”哲学家并不是关心所有概念或任一概念,而只对基本概念感兴趣。哲学家关注的是两类概念:广泛运用于整个研究和行为领域的概念,特定的研究或行为的框架概念。前者如存在、空间、时间、客体、因果、质量等,后者如道德哲学中的应当、正当、善、责任、义务、美德,政治哲学中的国家、权力、自由、平等、民主、正义等。(2)理论化。就是根据某些基本概念和假定,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或学说。一种哲学理论通常包括:a一种普遍主张,它包括b一个或多个基本概念,以及c支持这一主张的某种类型的论证。比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第六章将进行讨论)。这种论证可以是一种证明,即依据形式逻辑的规则从提前推导出结论,这是欧几里德、斯宾诺莎的模式。维特根斯坦采取的是一种完全论证方式,即把各种思考、暗示、思想实验组合在一起进行论证。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方法属于后一种论证模式。哲学理论化主要有三种方式:a古典的理论化,或者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那样确立某种研究或活动的有效性、意义或价值(哲学家为王的“理想国”),或者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那样,把某种事物(知识、道德、美等)可能性的条件列举出来(“自在之物”与自为之物),或者如贝克莱那样,试图阐述实在的终极性质(“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二级理论化,就是探讨其它研究和活动的逻辑结构或范畴框架,也就是各种“元哲学”。比如对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的研究,就是一种二级理论化。c非自主的理论化,把哲学看作其他活动或研究的延续,而不是验证的独立来源,或进行独立的详细考察。它大致是科学研究的观念方面,以这种观念为基础的哲学通常被称为某某的哲学,如经济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数学哲学等。(3)悖论研究。就是研究和揭示各种问题、矛盾或困境。悖论主要有两种:“二律背反”,即面对同一个问题,被相互对立的两种同样有道理的观点所困扰,如宇宙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物体既运动又静止等;智者的悖论,如沙堆悖论(从一堆沙里减去一粒沙仍是沙堆)、运动不可能悖论(人要走过一段距离必须先走过它的一半),等等。2、哲学的分支哲学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心智哲学、语言哲学。本体论(形而上学)主要探讨“存在的是什么以及何物存在”。认识论主要探讨知识“如何为真”的问题。心智哲学主要探讨心灵、大脑、意向、动机、情感等内容。语言哲学主要关注意义、隐喻、句子的逻辑形式、语法、翻译等方面。哲学的外围部分包括:道德哲学(伦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政治哲学等。3、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道德哲学主要探讨个人应当做什么,而政治哲学则主要探讨一个国家或政治社会的政府应当做什么,以及它应当怎样延续下去。概括地说,政治哲学主要关注的是政府应当如何组织以及政治行为的恰当目标和界限等问题。(1)政治哲学回答的问题有人说,政治哲学只回答了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以及“谁说了算”。前者是关于物质利益和自由权利的分配:人们拥有财产的根据是什么?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合理吗?他们应当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和自由?限制一个人的自由的根据是什么?后者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分配:一个人或机构为什么拥有强迫别人做某事的权利?谁应当拥有这样的权力?这样的权力机构有存在的必要吗?它的界限在哪里?(2)政治哲学的性质政治哲学是一门规范性学科,它与描述性的政治科学不同,政治科学是要发现事物实际上是怎么样的,而政治哲学是要探讨事物应当怎么样的,即政治哲学探讨的不是“财产是怎样分配的”,而是“怎样分配财产才是正义的或公正的”,不是“人们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而是“人们应当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它要为各种利益和权力的分配提供一种理想的标准。二、政治哲学的研究价值我们已经知道了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即政治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内容的课程。那么,学习和研究政治哲学有什么价值?也就是它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有没有实际意义?有些什么意义?(一)政治哲学与实际政治有些哲学家否认政治哲学的实践价值。奥克肖特强调哲学的目的只是理解,对行动的任何要求都是外在的、无关紧要的。休谟、黑格尔、维特根斯坦等也都持一种反实践的观念,他们只承认哲学的认识和解释作用,否认哲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则相反,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事实上,哲学传统并不否定哲学的实践价值。苏格拉底就说,我们的哲学探究不是无足轻重的,它事关我们整个的生活方式。柏拉图则把哲学作为统治者——哲学王——的必备修养。亚里士多德也把以行动为目标的理性(实践理性)和以真理为目标的理性(理论理性)作了区分,他明确把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置于实践理性的领域。事实上,我们的任何政治活动,包括制定宪法、制定法律、进行决策、参加政治活动,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或受着一定价值的规范与约束。而这些价值,正是政治哲学思考的内容。当然,政治价值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分歧也是很大的。有的哲学家认为政治只具有工具价值,即它是达到某些目的(比如公共利益、和平等)的手段,政治自身不是目的,没有内在价值。而另一些哲学家则相反,认为政治具有内在价值,政治本身就是目的。亚里士多德就说,人是政治的动物。也就是说,人只有在参与政治活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参与政治活动是人的本质存在的重要部分。这里,需要对政治哲学的实际应用与政治相关性作出区分。政治哲学的实际应用是直接将其转化为实际政治领域的方法或结果的问题。而政治相关性则比较模糊,它可能是某些政治思想、观点、理念、方法对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价值产生的影响。一般说来,要把政治哲学的方法和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政治领域,面临着诸多阻碍和困难。首先是方法上的两种类推困难,第一种类推困难是,哲学讨论随心所欲、时断时续,而实际政治必须得出结论,即在公共事务上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第二种类推困难是,哲学讨论只有在约束性条件(即一种理想的话语情境)下才有可能,而这种情况在实际政治中是罕见的,也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存在两个重要的障碍,第一个障碍涉及政治理论的实际应用,尽管一种哲学理论几乎不可避免地采纳经验假定,但把一种政治理论翻译成实践上的规范总会涉及超出哲学家专业能力的经验假定和实践洞见。第二个障碍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在接受哲学理论和采纳公共政策时,人们倾向于运用不同的标准。一般而言,哲学理论可以回应道德理论、真理、合理性、交往理论或反思的平衡的要求,而实际政治中的计划和建议,则面临着心态、偏见、既得利益等方面的分歧。所以,黑格尔说,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展翅高飞,也就是在伦理和政治事务中,只有当一种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或文化形式经过其顶峰,对它的哲学反思的澄明之境才可能获得。可见,政治哲学的规范或理念对政治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它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政治领域。它是通过转化为人们的政治价值取向而起作用的。2、政治哲学与个人生活在现代,要脱离社会过离群索居的生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我们每个人都将终生生活在一个政治社会中。因此,我们的社会生活必然会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社会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制度设定了我们每个人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我们的日常生活受到这些基本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比如,国家权力的设置与运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及其保障,财产制度与财富分配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等,这些基本制度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次,一些非基本的制度,即各种具体的法律和政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税法与税收政策,保险法与保险政策,劳动法与就业政策等等。在这些基本和非基本的制度和政策中,都涉及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即它们是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吗?紧跟着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是良好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的标准是什么?与此相关的问题还有,为什么需要国家?国家的职能是什么?社会应该由谁来统治?为什么要追求自由?自由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是平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平等?罗尔斯说正义是制度的首要德性。那么什么是正义?等等。可见,学习政治哲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1)能够帮助我们比较深入理解政治与政治生活。政治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生活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理解生活和人生,就离不开对政治和政治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学习政治哲学,就是我们理解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2)可以了解和掌握一门学科。政治哲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政治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和主要学说,比如国家、权力、民主、自由、平等、正义等,厘清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了解一些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对政治哲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基本掌握。(3)指导我们正确参加政治活动。既然政治与我们息息相关,政治生活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出世”的生活态度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抱着主动“入世”的姿态,采用恰当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公民。(4)训练我们理性思考的心智。哲学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通过学习政治哲学,特别是通过对一些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讨论,以及对一些政治哲学经典著作的深入阅读,可以训练我们的分析思考能力,养成缜密、批判、理性的思考方式与习惯。(5)还能丰富优化心灵生活。哲学思考是一种心灵活动,是内在精神无拘无束的自由思考,也是心灵对精神王国的自由构建。因此,学习和思考哲学问题,不仅是在与历史上的哲学大师进行心灵对话,而且还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是在构建精神的自由王国。因此,这种哲学思考活动能够极大地丰富、优化我们的心灵生活,使我们在物质生活之外,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三、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学习政治哲学,需要掌握政治哲学的研究形式与方法。(一)研究政治哲学的基本形式学习、研究政治哲学,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1、以人物为中心的研究形式。即以时间为经,以哲学家为纬,对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哲学家以及他们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归纳,梳理他们之间的异同、发展脉络与思想传承关系。比如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B·斯密什的公开课《政治哲学》就属于这种研究形式,它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托克维尔等人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2、以思潮为主线的研究形式。就是对社会中的各种政治思潮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概括和评述。比如加拿大政治哲学家威尔·金里卡的《当代政治哲学》,就对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公民资格理论、文化多元主义、女权主义等当代政治思潮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讨论。3、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形式。就是围绕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来展开分析与讨论。尽管政治哲学涉及的问题众多,但主要是五个方面:国家(起源、功能等)、权利(权力、自由、财产等)、制度(正义、民主)、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和道德(合法性)。大量政治哲学教科书就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我们这门课程也主要是根据政治哲学涉及的重要问题为主线进行学习讨论的。(二)研究政治哲学的方法学习研究政治哲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经典文本的方法即阅读研究历史上留下来的政治哲学经典著作。公认的经典文本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的《法哲学》、密尔的《论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论》、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等等。学习政治哲学当然要阅读和研究经典文本。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这些经典仍然在研究过程中显示生命力,比如今天对正义的讨论仍然采用亚里士多德有关分配的、纠正的与交换的正义之区分。今天有关财产的理论仍然回应着洛克对获得私有财产权的解释。二是经典文本向我们提供了与我们自己时代明显不同的语言、理念和论证,这将我们从自己从未质疑过的思想倾向中解放出来。此即“死者擦亮了生者的眼睛”。三是经典文本为后代人呈现了新的视域,它具有丰富多彩、取之不竭的启发性。四是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研究可以获得智慧的训练。但也要注意,我们不能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一方面,经典文本既有真正的哲学思考,但也有大量的经验事实判断,这些方面是不加区别地混合在一起的,因此它已经不是研究政治哲学的入门范例。另一方面,经典文本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表述上是模糊的,指望经典文本以准确的论证语句把自己的观点一一整齐排列出来,是不可能的。因此,学习研究经典文本,必须辅之以一些分析阐释的文本资料。那么,如何学习研究经典文本呢?有二种方法可资借鉴:(1)理性重建的方法。理性重建实质上就是“修改”一个文本,即否定或修改其中的某些前提,增加一些假定,演绎出推论,提示其预设前提,等等,这些都超出了我们在原始文本中所发现的东西。这样做是为了让文本对于当前的哲学辩论有所贡献。比如,理性重建主义者在阅读完霍布斯《利维坦》后,会疑惑:霍布斯的论述是否需要完全的自私自利作为前提,抑或论证过程中必定需要一种只是主导性的自私作为基本假设?霍布斯的论述可否从其政治框架中得出这样的建议,即提出了一种关于理性选择的普遍博弈理论问题?用理性选择中的博弈论来解释霍布斯的理论,就是在进行一种理性的重建。(2)历史重建的方法。由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昆廷·斯金纳创立的方法,它涉及两个阶段的过程:a发现一个文本试图在某种话语传统中回答的问题,b找出它所提供的答案。比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现时代的混乱”——如何避免重蹈社会和平秩序破坏之覆辙。它的答案就是建立绝对主权。2、解构主义的方法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创立的方法。在德里达看来,一种语言的词语构成了无休无止的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体系。每个词都在与其他每个词的对比中构成自己的含义。可见,每个词都具有由整个语言的所有其他词衬托的一种对比的含义。其单个的含义被“拖延了”,直到掌握了全套对比的含义时才能得到确定。因此,文本中并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意义,它依赖于阐释者对整套语言意义的整体把握。应用于经典文本,解构主义拒绝一个文本的句子具有固定的、可确立的含义或有限的歧义,并且存在着根据这些含义对整个文本作出的单个、自洽的解释。它甚至认为作者本人也没有这种能力。文本解读实际上是阐释者对文本的重新创造。3、问题意识的方法就是从具体问题开始,试图阐述其意义并阐发使我们能够办到这一点的理论观点。对初学者来说,这一方法有不少困难,因为某一问题总是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纠缠在一起的,要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中理清关系并形成理论观点,困难可想而知。但问题意识的一个变体是这样的,这些问题只是政治学的一般问题从而也是政治哲学的那些基本问题永恒或普遍的议题的当代版本和特别应用。比如,是否应当有国家?国家行为的目标和界限是什么?国家的恰当形式是什么?等等,这些就是政治哲学的“永恒问题”。(三)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对《政治哲学导论》这门课,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学习呢?老师拟采用的方式是:首先,指定一定的阅读材料,包括讲稿和经典文献,让每个同学课后去认真学习;其次,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做读书笔记,围绕思考题和阅读材料撰写学习心得——课程小论文;再次,在课堂上,师生围绕某些主题或问题开展讨论、交流、质疑与辩护,要求同学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最后,老师进行简要概括和小结。四、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作为一门入门性质的导论课,不可能涉及所有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我们只是选择了其中的某些重要主题,以及一些代表性的哲学家的观点来进行学习和讨论。至于其它重要政治哲学问题,我们只能忍痛割爱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学习和探讨。政治哲学导论课主要讨论下面六个问题:第一章讨论国家或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探讨在一个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中会发生什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难以忍受吗?或者我们会比现在生活得更好?以此考察国家存在的各种理由,以及无政府主义主张的行不通,同时也说明国家的强制或对自由的适度限制的必要性。第二章讨论公民的政治义务问题。公民有服从国家法令的道德义务吗?公民服从的理由是什么?公民可以不服从吗?第三章讨论国家的组织问题。国家应该如何来组织?它应该是民主的吗?民主究竟意味着什么?专家统治是否具有合理性?第四章讨论自由的限度。国家应该具有多大的权力,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公民应该享有多大的自由?如何在权力与权利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要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又要保障公民的权利自由。第五章讨论平等问题。什么是平等?我们能够追求什么样的平等?我们如何在平等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第六章讨论分配正义问题。社会益品(包括财富、权利、自尊等)应该如何分配才是正义的?在正义的名义下,国家可不可以对经济活动施加合理的限制?思考题1、自然状态是一种前国家状态。您能想象和描述这种状态的一些特征吗?2、霍布斯说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他的理由是什么?这种观点有道理吗?3、霍布斯、洛克、卢梭三人描述的自然状态有何不同?4、人类为什么要从自然状态进入到国家状态?或者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家?5、无政府主义要求取消国家。这种主张可取吗?为什么?第一章国家之必要【导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新一届政府成立一年多来(截止2014年8月),国务院分7批取消和下放了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总共有1800多项)。行政审批权的取消或下放,有利于理顺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公民自由度的扩大——我们从事某些行为可以不再需要政府的许可或同意。政府取消的行政审批越多,就意味着我们得到的自由度就越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政府取消所有的行政审批,我们就能获得最大的自由?政府能取消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吗?哪些活动需要政府行政审批?为什么我们从事一项活动需要政府的同意或认可?政府从哪里获得进行行政审批的强制权力?我们能不能不要国家和政府?或者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引言政治哲学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和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今天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政府管控无所不在的世界里,事事要合法,处处需审批。比如建房,需要国土局、建设局批准;开店,需要取得工商、税务、卫生等执照;买车,需要有行驶证、驾驶证才能上路;就业,需要有相应任职资格;就是过马路,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和要求,就会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制裁。这种国家管控无所不在的生活,是可取的吗?或者说是能够忍受的吗?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即是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家的管控?我们可以取消国家吗?政治哲学需要为国家的存在寻找根据和理由。思考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一个自然的起点是问:如果取消国家,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怎样?或者想象(一种思想试验),国家没出现前的社会(一般被称为“自然状态”)是怎样一种状态?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是可欲的吗?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一种自然状态?现在已经无从考察,哲学家们也讳莫如深。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找不到没有国家的“自然状态”了。自然状态是否真正存在并不重要,即使从未有过一种真实的自然状态存在,我们仍然可以思考“自然状态”这种现象。也就是说,自然状态只是一种思想试验。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设想一种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国家存在,也没有任何人拥有政治权力。然后,我们试着去判明在这种情形下人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关于“没有国家,世界将会如何”的认识,以此帮助我们理解国家存在的理由,即我们为什么需要有一个国家。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没有国家的自然状态,生活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形?【交流讨论】如果没有国家和政府,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霍布斯是第一个讨论自然状态的人。后来洛克、卢梭也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对自然状态的思考上。我们来看看他们对自然状态的论述。一、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在这种状况下,产业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其成果不稳定。这样一来,举凡土地的栽培、航海、外洋进口商品的运用、舒适的建筑、移动与卸除须费巨大力量的物体的工具、地貌的知识、时间的记载、文艺、文学、社会等等都将不存在。最糟糕的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霍布斯:《利维坦》,94-95页)(一)霍布斯的生平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1588年出生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的马姆斯伯里。其父是该地区的牧师,但缺乏教养,一个满嘴脏话的酒徒。霍布斯16岁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庭。霍布斯儿时就显现出极佳的天赋,4岁开始接受教育,通晓拉丁文和希腊语,14岁就已把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翻译成拉丁文。15岁进入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学习。在大学里,霍布斯依着自己的规划学习,很少被学校正规课程所吸引,20岁才拿到学位。后来他说在大学里受的教育等于浪费时间。大学毕业后,霍布斯成了威廉·卡文迪什(WilliamCavendish)的家庭教师。卡文迪什后来成为德文郡的伯爵。霍布斯在卡文迪什家度过了大半生,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当时欧洲的杰出人士,包括培根、伽利略、笛卡尔等。霍布斯最初感兴趣的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原理。在陪伴小卡文迪什长时间游历欧洲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并思考一些哲学问题。1637年他回到英国并开始构思其《哲学原理》的第三部《法学原理》,1640年完成。《法学原理》论证了有绝对权力的主权者的必要性,这反映了霍布斯的王权主义立场。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霍布斯逃到了巴黎。在许多流亡的英国保王派人士的影响下,霍布斯决定撰写一本书以阐述政府的重要性和政治混乱所造成的战争。1650年,书稿完成,1651年正式出版,书名是《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这本书刚出版便造成了轰动。不过,这本书的出版使他与保王派的关系决裂,迫使他不得不向革命派的英国政府寻求保护。1652年霍布斯回到英国并重返卡文迪什家庭,从事他的教书与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他的《哲学原理》第一部《论物体》(1655)和第二部《论人》(1658)。晚年,他还将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翻译成英文。1679年,霍布斯去世,享年91岁。霍布斯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他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二)霍布斯的主要观点霍布斯一生经历了斯图亚特企图建立绝对君主政体,清教徒革命和内战,克伦威尔共和国和专政,以及查理二世的君主复辟等重大事件。政局的动荡,特别是内战导致的混乱和颠沛流离,使霍布斯为英国深感忧虑,认为英国正在陷入一种“自然状态”中。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主要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英国内战造成的社会无政府状态。他说,没有比失去国家保护的生活更糟的了,在自然状态下,人之本性将不可避免地把我们卷入剧烈的冲突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狼与狼的关系,人们将会“面临着暴死的持续恐惧与危险”,因此,强有力的国家对于确保我们避免陷入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霍布斯为什么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狼与狼的关系?我们先从霍布斯的人性观说起。1、霍布斯的机械论人性观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他关于人、人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他所说的人,是指具有语言和行为的个人。“言语和行为被认为发自其本身的个人就称为自然人,被认为代表他人的言语与行为时就是拟人或虚拟人。”(《利维坦》,122页)霍布斯认为,认识人性有两个支点。一个是自我,通过诚实的内省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关于人类的知识,如人的思想、希望、恐惧等。另一个是人的身体,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霍布斯认为,要理解人类,你就必须先理解我们的“身体”或物质,也就是人类身体的物质构成及其运行原理。霍布斯用伽利略的运动守恒定律来描述一切物质(包括人的身体),从而提出了一种关于人性的唯物主义机械论的观点。在《利维坦》的引言中他列出了一个理论的大纲:“生命只是肢体的一种运动”,而“‘心脏’无非就是‘发条’,‘神经’只是一些‘游丝’,而‘关节’不过是一些‘齿轮’”(《利维坦》,1页)。而人类的各种机能,则是这些物质运动的反映。比如,感觉是一种加于某个器官的“压力”,想象是一种感觉的“渐次衰减的遗痕”,思维是“观念的加或减的机械运算”,欲望则是一种“朝向某个对象的内心运动”。在霍布斯那里,人就是由一个个的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活的“机器”,人的感知觉和思想则是人这台机器进行各种机械运动的结果,人这种复杂的生命运动被归结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运动。霍布斯也用这种机械运动来描绘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追求。人们时常希望自己想望的事物能够不断取得成功,这就是所谓的“福祉”。人们对福祉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为心灵永恒的宁静在今世是不存在的。原因是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不可能没有欲望”(《利维坦》,45页)。霍布斯说,正是这种对于福祉的永恒追寻,在没有国家的自然状态下,将会把我们卷入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霍布斯为什么这样想呢?他是如何推导的?2、霍布斯的权势观权势是指一个人“取得某种未来具体利益的现有手段”,一种是体能、技艺、口才等自然权势(原始权势),一种是财富、名誉、朋友等获得的权势。权势的性质是“愈发展愈大”(《利维坦》,62页)。在霍布斯看来,个人为了确保获取福祉,就必须变得强势。因为,人类有着一种“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后已、永无休止的权势欲”。也就是说,人们在权势上永远不能达到一种完全满足的状态,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获取更多权势,“就会连现有的权势以及取得美好生活的手段也保不住”。(《利维坦》,72页)每个人都会想方设法地扩张权势,所以对于权势的追求按其本性来说是竞争性的、排他性的。每个人与生俱来、永不停歇的扩张权势的企图——使财富、声望和民众掌控在自己之下——将导致排他性的竞争。“财富、荣誉、统治权或其他权势的竞争,使人倾向于争斗、敌对和战争。因为竞争的一方达成其欲望的方式就是杀害、征服、排挤、驱逐另一方。”(《利维坦》,73页)那么,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竞争会导致战争呢?3、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霍布斯发现,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攻击他人的原因有三种:第一是竞争,即获取自己所欲求的东西;第二是猜忌,为了自己的安全,人们会先发制人去攻击他人;第三是荣誉,为了荣耀或声望而进行侵犯。“根据这一切,我们就可以显然看出: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这种战争是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利给坦》,94页)。首先,霍布斯认为,所有人大致拥有同样的力量和技能,由是任何人都有能力杀死另一个人。“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人的体力虽则显然比另一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但这一切总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密谋或者与其他处在同一种危害下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死最强的人。”(《利维坦》,92页)”。其次,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保全自己的本性。在霍布斯看来,由于人们在能力上是平等的,因此人们在达到目的的希望上也是平等的。但在自然状态下,物品是稀缺的,“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利维坦》,93页)因此,人们的目的和希望是冲突的,甚至是对抗的。最后,人们互相疑惧,没有人能够高枕无忧。在霍布斯看来,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没有人能够使自身免于受袭击的可能,不管我拥有什么,其他人也可能想要,于是我就必须一直保持警惕。即使我什么也没有,也不能高枕无忧,别人可能会把我看成对他们的威胁,“于是自保之道最合理的就是先发制人,也就是用武力或机诈来控制一切他所能控制的人,直到他看到没有其他力量足以危害他为止。”(《利维坦》,93页)更糟糕的是,人们寻求的不仅是获得当下满足的手段,而且还有能够满足他们任何未来欲求的权势。因为权势的声望本身就是权势,于是某些人就会攻击那些不具有威胁的其他人,仅仅是为了博取一种力量强大的声望以作为未来保护的手段。霍布斯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欲求对象的稀缺以及安全的不确定性这三个假设条件出发,推导出“自然状态将会是一种战争状态”的结论:由这种能力上的平等出发,就产生达到目的的希望的平等。因此,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自我保全,有时则只是为了自己的欢乐;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彼此都力图摧毁或征服对方。这样就出现一种情形,当侵犯者所引为畏惧的只是另一人单枪匹马的力量时,如果有一个人培植、建立或具有一个方便的地位,其他人就可能会准备好联合力量前来,不但要剥夺他的劳动成果,而且要剥夺他的生命或自由。而侵犯者本人也面临着来自别人的同样的危险。(《利维坦》,93页)可见,霍布斯的逻辑推导依据这样一个观念:人类在追求福祉的过程中总是试图扩张自己的权势。当我们再辅以三项预设,即人类在能力上大致平等、人们所欲求的物品稀缺、以及没人能确保他们不会受到别人的侵犯,似乎就能合理地推导出:理性的人类行为将使自然状态变成一个战场。因为没有人能够强大到足以抵挡所有的攻击者,也没有人如此软弱以至在必要的时候也绝不可能联合起来去攻击他人。在自然状态下,攻击他人往往是获取(或保存)自己想要之物的最保险的途径。对霍布斯的观点,你能给予质疑或辩护吗?(三)对霍布斯观点的批评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遭到了许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种批评认为,霍布斯的观点依据的是人类过于残忍或过于自私的假设。霍布斯并不同意这一批评,认为批评没有击中要害。他说人类并不残忍,但人类确实常常(尽管并非总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状态之所以是战争状态,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对安全的恐惧:惧怕周围的人会想方设法夺走你拥有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出于自保而与他人为战。第二种批评是说,霍布斯假设每个人都会彼此猜忌以致以命相搏,这是有失偏颇的。霍布斯承认人们也有相安无事的时候。他并非把战争状态界定为持续不断的“实际的战斗”,而是界定为在没有和平保障的情况下人们要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战斗意图”),如此便没人能够放松警惕,享受和平。人们真的像他说的那样相互猜忌、互相防范吗?为何不能想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霍布斯说,我们生活在有政府权威和和平保障的情况下尚且相互提防,比如外出旅游要带上武器并结伴而行,睡觉时会把门锁上,在家里也要把箱子上锁,可以想象“在没有共同权力使人畏惧的地方,会存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利维坦》,96页)第三种批评是认为霍布斯忽略了道德的作用。没有道德感的人可能会像霍布斯刻画的那样攻击他人或掠夺他人财产,但大多数人是有道德的,他们会阻止这种罪恶的蔓延,避免不道德的少数人把我们拖入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霍布斯是否相信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道德?第二,如果存在道德,他是否会同意在没有国家的情况下,道德观念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霍布斯似乎否认自然状态下道德的存在。他说:“这场人人相互为战的战争状态,还会产生一种结果,那便是不可能有任何事情是不公道的。是和非以及公正与不公正的观念在这儿都不能存在”(《利维坦》,96页)。在霍布斯看来,不公正是指对法律的违反,“没有共同权力的地方就没有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无所谓不公正。”(《利维坦》,96页)在自然状态下,每一个人都有“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也就是“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适合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的自由”(《利维坦》,97页)。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对每一种事物都具有权利,甚至对彼此的身体也是这样”(《利维坦》,98页)。霍布斯把这种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保全自己的自由称作“自然权利”:在自然状态下,你获准去做任何事,哪怕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如果你觉得这会有利于你存活的话。在霍布斯看来,自然状态下同样“没有财产,没有统治权,没有‘你的’、‘我的’之分”。(《利维坦》,96页)因此,在自然状态下,道德观念是没有用武之地的。霍布斯承认在自然状态下存在“自然法则”,也就是“理性所发现的诫条或一般法则。他一共提出了19条自然法则,涉及和平、协议、公正、财产、感恩、傲慢等内容。他的第一条基本法则就是:“每一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利维坦》,98页)第二条法则要求我们放弃我们对所有事物的权利,条件是别人也愿意如此。第三条法则是履行所订立的任何协议。他认为其他法则都能从第一条基本法则中推导出来。霍布斯的自然法则很容易被称作道德法典。但霍布斯不是把自然法则当作道德法则,而是当作定理或推论。也就是说,他认为,遵循这些法则会给予每个人最好的机会去保全他自己的生命。这里存在一个矛盾:霍布斯的基本法则说追求和平是理性的,而他又说在自然状态下攻击他人是理性的。他怎么能说理性既要求战争又要求和平呢?理解的关键可能在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公地的悲剧”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从个人角度来说,多养羊是理性的,但如果大家都多养羊,结果就会导致草地植被被破坏而无法养羊,集体理性就是要求每个人都适度养羊,使草地得到永续利用。“囚徒困境”也是如此。如果所有的罪犯都不招供,因没有证据定罪可能都会被释放,所有人都得利。但个人总担心被别人出卖而被重判,所以个人总会选择先招供,结果使所有人都被判有罪。这类事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出现冲突的时候,人们很难按照集体理性的判断去实现合作。每个人都有一种“背叛”的冲动。因此,集体理性的立场是不稳定的,个体倾向于背叛,即使他们知道每个人都这么做的后果。这就不难理解霍布斯的观点了。在自然状态下,个体的理性行为是攻击他人,而这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但是,自然法则告诉我们,战争状态对于人类而言并非不可避免,集体理性或许是可行的。只要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把个体理性上升到集体理性,即遵循自然法则。在自然状态下,人们能够做到吗?霍布斯的回答是微妙的。他说,这些法则“在内心范畴内”具有约束力,但在“外部范畴内”并不总是如此。他的意思是,我们所有人都应当期望自然法则付诸实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所有情况下都应当遵守它们。如果我身边的其他人不遵守自然法则,或者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们会违反自然法则,那么对我而言遵守自然法则就是愚蠢到家且自招恶果,用博弈论术语说就是“傻瓜”。我们今天诚信的缺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当我们能够确信或者能够合理地预期身边的其他人也会遵守自然法则时,我们才会按自然法则去做,这样我们的遵守才不被利用。但在自然状态下,我们处于一种不安全的境地,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寻求和平和表现德性的尝试便会招致个人的某种厄运,所以自然法则实际上几乎从不会起作用。霍布斯认为,走出这种困境的途径就是创立一位能够严厉惩治违反自然法则的主权者——利维坦(国家)。通过国家对违反自然法则的制裁,来保证自然法则得到遵守,从而消除人们对他人的怀疑和防范。所以,霍布斯说,国家的最大好处是,它创造了使人们能够切实遵守自然法则的各种条件我们今天诚信的缺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如此。(四)简要小结在霍布斯看来,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有理由怀疑他人,而这种怀疑会导致人们为了获利、安全和声望而相互攻击的战争。这是一种自我推动并自我强化的战争。所以,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是悲惨的、恐惧的、艰难的,人们将在艰难求生和相互厮杀中耗尽一生。在这种条件下,产业是无法存在的,没有种植,没有贸易,没有科学,没有艺术,没有文学,没有社会,“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利维坦》,95页)一句话,自然状态是不可取的。“对死亡的畏惧,对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的欲望,以及通过自己的勤劳取得这一切的希望”(《利维坦》,96-97页),使人们通过签订协约遵守自然法则,创建国家,求得和平。二、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这就是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的明显区别,尽管有些人把它们混为一谈。它们之间的区别,正像和平、善意、互助和安全的状态和敌对、恶意、暴力和互相残杀的状态之间的区别那样迥不相同。(洛克:《政府论》下篇,14页)(一)洛克的生平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1632年出生于英格兰的萨默塞特郡。他父亲是一名律师,内战时期(1641-1647)是国会军队的上尉。富裕的家境使洛克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647年,15岁的洛克进入伦敦威斯敏斯特学习,1652年转入牛津大学的基督教学院。1656年获得艺术学士学位,1658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对大学安排的课程感到乏味和不满,开始将兴趣转向哲学和医学的研究。1663年他转为研究医学,并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他对植物学和经验科学感兴趣,也对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着迷。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产生影响。1666年洛克认识了当时英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库珀(AnthonyAshlegCooper),后来的沙夫茨伯里伯爵——人生从此发展转折。1668年,洛克为库珀作了囊肿摘除手术,挽救了他的性命,二人从此成为密友。洛克被邀住在他家中,任医学顾问,并担任其儿子和孙子的家庭教师。沙夫茨伯里伯爵是辉格党的创始人之一,是英国政治变革中的风云人物。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后,镇压政治异己,强化君主专制。而沙夫茨伯里伯爵是政治反对派的活跃分子。受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影响,洛克也积极参加了各种政治活动,配合伯爵写了许多反对君主专制的匿名小册子。1675年,沙夫茨伯里伯爵政坛失势后,洛克前往法国治病。1679年沙夫茨伯里伯爵恢复权力,洛克即被召回,参与反对国王的斗争。1683年,斗争失败后,沙夫茨伯里伯爵及其同党遭到镇压,洛克逃到荷兰,直到1688年才回国。晚年的洛克住在密友玛莎姆夫人(Masham)家,直到1704年10月去世,享年72岁。洛克的墓志铭是:“停下你的脚步阿,路人!躺在这里的就是约翰·洛克。如果你想问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会说他是一个以自己的小财产过着满足生活的人。身为一个学者,他以追求真相为他学习的唯一目标,你可以在他的著作里发现这点,任何有关他的事物都写在他的著作里了,也都比本墓志铭对他的赞美还要真实。确实,他的美德,并不足以让他自己提出来炫耀、也不足以拿来给你作为典范。让他犯下的邪恶随着尘土被掩埋吧。如果你要寻求做人的典范,去从圣经里找寻吧;如果你要寻找邪恶的典范,希望你不会找到它;如果你要寻找死人(如果这能够帮助你的话),你在这里就可以找到一个、也可以在任何其他地方找到啊。”洛克著述甚丰,主要的代表著作有:《人类理解论》(1690)、《政府论》(1689-1690)以及《论宽容》等重要著作。洛克是经验主义的开创者,现代自由主义的鼻祖。他第一个系统阐述了宪政民主政治以及人的“自然权利”,他主张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他的政治理念对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为了弄清政治权力的来源,洛克也追溯到了自然状态。在《政府论》中,洛克阐述了一种不同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霍布斯把自然状态等同于战争状态,洛克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洛克说,即使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人们也能够过一种尚可接受的生活。洛克为什么这样认为呢?1、遵守自然法的义务洛克说,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无须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政府论》下篇,5页)洛克的自然状态,首先是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其次是一种平等的状态,最后它受一种自然法则的约束。霍布斯也持上述观点,但洛克对它们赋予了完全不同的解释。霍布斯的平等原则主张所有人在能力上的大致平等。而洛克的平等原则则是一种对权利的道德要求:任何人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天然权利。“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极为明显,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既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政府论》下篇,5页)对自然法的性质和内容,两人的分歧更大。霍布斯的基本自然法则是寻求和平,如果其他人也都这么做的话,然而在别的方面却是利用战争的有利条件。洛克也相信,自然法可以凭理性而发现,但洛克的自然法则包含着一个霍布斯的自然法则所没有的神学方面。洛克说,“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因为既然人们都是全能和无限智慧的创世主的创造物,既然都是唯一的最高主宰的仆人,奉他的命令来到这个世界,从事于他的事务,他们就是他的财产,是他的创造物,他要他们存在多久就存在多久,而不由他们彼此之间做主”。(《政府论》下篇,6页)因此,“每一个人必须保存自己,不能擅自改变他的地位,所以基于同样理由,当他保存自身不成问题时,他就应该尽其所能保存其余的人类”(《政府论》下篇,6-7页)。所以,洛克说,在自然状态下我们有着不危害他人的明确义务(除非出于自卫的目的),而且如果帮助他人而不损及自身的话,我们甚至还有着帮助他人的义务。分歧最大的是两人对“自然的自由”这一术语的使用。在霍布斯看来,说我们拥有自然的自由,即是说采取任何有利于保全我们自身生命的行动,包括攻击和杀死对方,都是允许和正当的。洛克的理解则截然不同。洛克说,虽然“这是自由的状态,却不是放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政府论》下篇,6页)因此,洛克理解的自然的自由并不多于去做自然法则所容许的事的自由。也就是说,我们被赋予了只去做道德上所容许的事的自由。它与霍布斯所理解的自然自由就是我们对每一样事物(包括他人的身体)都具有权利是不同的。2、遵守自然法的动机在自然状态下尽管人们受自然法的约束,但由于缺乏拥有强制权力的政府来执行自然法,恐惧与猜忌可能仍会使人们陷入战争状态。洛克必须解决人们遵守自然法的动机问题,即人们受什么驱使会去自觉地遵循自然法的引导?在《政府论》里,洛克没有明确提出一种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但他也认为,“自然法和世界上有关人类的一切其他法律一样,如果在自然状态中没有人拥有执行自然法的权力,以保护无辜和约束罪犯,那么自然法就毫无用处了。”(《政府论》下篇,7页)人们不会自动遵守自然法,自然法也需要执法者。如果没有执法者,自然法就会落空。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有一种惩罚权,以惩治那些违反自然法的人。他说:“为了约束所有的人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不互相伤害,使大家都遵守旨在维护和平和保卫全人类的自然法,自然法便在那种状态下交给每一个人去执行,使每人都有权惩罚违反自然法的人,以制止违反自然法为度。”(《政府论》下篇,7页)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拥有执行自然法的权力。惩治权不同于自卫权。这种权利不仅仅是用来阻止或避免某一特定的伤害事件,而且是用来使每一个践踏自然法、侵害别人生命财产的人为他们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洛克说,“处罚每一种犯罪的程度和轻重,以是否足以使罪犯觉得不值得犯罪,使他知道悔悟,并且警戒别人不犯同样的罪行而定”(《政府论》下篇,9-10页)。而且惩罚“没有绝对或任意的权力”,“只能根据冷静的理性和良心的指示,比照他所犯的罪行,对他施以处罚,尽量起到纠正和禁止的作用。”(《政府论》下篇,7页)重要的是,这种惩罚的自然权利并不仅仅限于遭受伤害的个人,“人人都享有惩罚罪犯和充当自然法的执行人的权利”。因为,那些触犯法律的人“是对全人类的侵犯,对自然法所规定的全人类和平和安全的侵犯”。(《政府论》下篇,7-8页)洛克也承认,人人拥有自然法的执行权,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利之处”,这就是需要政府的根本原因。他说:“我相信总会有人提出反对:人们充当自己案件的裁判者是不合理的,自私会使人们偏袒自己和他们的朋友,而在另一方面,心地不良、感情用事和报复心理都会使他们过分地惩罚别人,结果只会发生混乱和无秩序;所以上帝确曾用政府来约束人们的偏私和暴力。”(《政府论》下篇,10页)自然状态下虽然每个人都有自然法的执行权,但由于缺乏政府这一统一、稳定的权威,“人们充当自己案件的裁判者”,惩罚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即使存在一种惩罚权,也无法有效地保障人类和平。3、物品的稀缺霍布斯认为物品稀缺是人们陷入冲突的重要原因。而洛克则做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假设:自然已经提供了富足的物品。自然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和广阔的空间,尤其“在世界初期,人们在当时的旷野上所遭逢的离群即无法生活的危险,大于因缺少土地进行种植而感受的不便”(《政府论》下篇,24页)。因此,洛克说,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很少会为耕种土地而发生冲突和争执,人们宁可耕种自己的土地,而不是去侵犯邻居的土地。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和平是有保障的。但这并没有消除霍布斯的疑虑。霍布斯可能会说,富足的土地并不能排除生产出来的可消费物品的短缺。窃取他人的产品往往比自己费力去耕耘、播种、收割要省事得多。况且如果别的人也有类似的念头,那我耕种自己的土地只是浪费精力,无论我种出什么来,终将落入他人之手。洛克要驳倒这点,就必须证明惩罚的自然权利能被有效地行使,或者证明人类有着某种相当强烈的遵守道德法则的动机。否则一个反社会的个体就会毁掉这一切。事实上,洛克也承认自然状态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和平。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抛弃自然状态而创立国家,进入政治社会。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最大的缺陷在于法律的执行。由于缺乏统一的权威和标准,人们对法律的理解会意见不一,执行法律缺乏足够的强制力。而且,最初富足的土地也会逐渐变得稀缺,这并非缘于人口的大量增长,而是人们的贪婪和货币的发明。在货币出现之前,没有人会去占有超过自己一家人生存所需要的土地。一旦有了货币,人们就有了更多占有土地并种植产品来出售的动机,土地变得日益稀缺。一旦土地供应不足而成为抢夺对象,那自然状态的缺陷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在洛克看来,尽管自然状态最初是和平的,但它最终也会变得几乎不堪忍受。所以,创立政府就成为迫切之需。三、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研究过社会基础的哲学家都觉察到了溯及自然状态的必要性,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人曾经做到过……所有的人都不断地谈论需求、贪婪、压迫、欲望、骄傲,将他们在社会中获得的概念转移到自然状态之中。他们谈论的是野蛮人,描述的却是社会人。(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2页)(一)卢梭的生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1712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卢梭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由父亲和姑妈抚养长大。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7岁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还借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13岁那年,卢梭被送去当律师书记,赚取生活费用。16岁时离城出走,开始闯荡世界。结识华伦夫人(Warren)后,卢梭度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游山玩水的生活。他陶醉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热爱自然,崇尚自然,渗透了他整个生命。离开华伦夫人后,卢梭开始自谋生活,先后当过家庭教师、书记员、秘书等。同时也广交了各方面的人士,尤其是结识了大哲学家狄德罗(DenisDiderot)。1749年夏天,卢梭去监狱探望狄德罗,看到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启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卢梭看到这个题目时,好像被千道光芒刺射了一样,许多富有生气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从他心中涌现出来。他决定写出文章去应征。1750年,他的《论艺术和科学》这篇论文获得了头等奖。卢梭从此名声大震。1756年,44岁的卢梭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在隐居的6年中,他先后出版了《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新爱洛绮丝》(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等著作。《爱弥儿》出版后,被法庭列为禁书。卢梭不得不离开法国去了瑞士。后来,应休谟(DavidHume)的邀请,卢梭去了英国,终因与休谟之间的分歧愈来愈大而离开英国。他改名回到法国,重新过起隐居的生活。1778年7月,穷困潦倒的卢梭在巴黎去世。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二)卢梭的主要观点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的悲观结论来自他的恶的人性观。“霍布斯声称,人类生来无畏,只追求攻击和战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7页)如果假设人们天然地、自发地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相互帮助,那么,人们将不再竞相为了生存而争斗,代之而来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互助、友爱、团结和和平。尽管卢梭并未明确做出这种人性善的假设,然而他的观点朝这个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霍布斯、洛克一样,卢梭也认为人类主要是受自我保全的欲望所驱使。但他认为霍布斯、洛克忽略了人类动机的一个核心层面——怜悯或同情心——所以高估了自然状态下冲突的可能性。霍布斯认为“人天生就是恶的”。卢梭认为,霍布斯“不合适宜地将满足大量欲望的需求掺和到野蛮人对自身存续的关注之中,而这些需求实际上是社会的产物”。“野蛮人绝对不是恶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霍布斯还忽略了人类被赋予的另外一个本性,它通过人类一种天生不愿看到同类受苦的抵触情绪,在某些情况下缓和其强烈的自尊心,或是在这种自尊心产生之前缓和其维护自身存续的欲望,克制其追求自身福利的热情。”(《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43页)卢梭相信我们有一种“天生不愿看到同类受苦”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对于人们可能导致的攻击和战争的冲动起着强有力的抑制作用。他说:可以肯定的是,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克制着每个人身上爱心的活跃,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互相保护。怜悯使我们看到受苦的人就不假思索地去帮助他们:在自然状态中,怜悯代替了法律、风俗和道德,它的优势在于没有人会试图不听从它温柔的声音:是怜悯,令所有强壮的野人在期待能够在别处获得生活所需之时,不会夺走赢弱的孩子或虚弱的老人辛苦获取的衣食。(《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45-46页)卢梭并不怀疑,社会状态下的人们像霍布斯描述的那样,自私、贪婪,追求无止境的欲望,相互欺骗、攻击和侵犯。但卢梭认为,霍布斯和洛克都把社会人的品性挪到了野蛮人身上。也就是说,他们把社会化了的人性描绘成了自然的人性。“他们谈论的是野蛮人,描述的却是社会人。”(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2页)在卢梭看来,受自我保全和怜悯共同驱使的野蛮人所在的自然状态,并非像霍布斯所描述的那样恐怖,它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一个文明的社会更可取。卢梭对人类进化持一种“倒退”的悲观看法,在他看来,我们渐渐变得文明倒有几分遗憾。他说,“尽管原始人类赤身裸体、漂泊不定,没有一切我们认为十分必要的华而不实之物,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种巨大的不幸,对于他们的生存来说也尤其不是一种巨大的障碍。”(《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30页)相反,文明社会中“我们大多数的不幸都是自己的杰作,只要保持自然为我们制定的简朴、单一、独居的生活方式,它们就几乎可以全部避免。”(《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9页)像霍布斯一样,卢梭也认为,法律、权利、道德等观念在自然状态里无立足之地,野蛮人“不懂得什么是虚荣、尊敬、尊重和蔑视,他们没有一点‘你的’或‘我的’的概念,对于公正也没有任何真正的观念”(《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46页),因此,洛克说我们生来应有一种遵循道德法则的动因,是不对的。然而他与霍布斯、洛克不同的是,卢梭声称我们通常会试图避免伤害他人,不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伤害他人是不道德的,而是因为我们厌恶去伤害他人,即使受伤害的不是我们自己。我们生来即同情他人,并为他人所遭受的苦难而烦忧。所以一旦有可能,我们就会采取措施以避免伤害他人。“说野蛮人为了满足他们的暴行而不断地互相厮杀,这是何其可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48页)然而,在缺乏政府的情况下,人类的同情心能够防止战争吗?卢梭赋予自然人两种动机:自我保全和同情心,而这两个动机看不起很可能会产生冲突。如果野蛮人只能通过伤害他人才能得到自我保全不可或缺的东西,他会怎么做?把一个陌生人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存更重要,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罕见和不可思议的。只有在别处有希望获取生存资料时,同情心可能才会起作用,如果在别处几乎不能获取生存资料时,同情心的作用可能会不起作用。因此,在物品稀缺的情况下,人类天生的同情心似乎不足以抵御战争的威胁。卢梭是通过如下假设来避免这一问题的。他假设野蛮人只有少量的欲求,野蛮人欲求的只是食物、性满足和睡眠,恐惧的只是饥饿和疼痛,这些欲求的满足主要靠打猎和采集来获取,而不是靠掠夺他人。而且野蛮人是独居的存在,他们几乎不与他人发生联系,也不会有家庭,子女一旦能够独立生活就会离开母亲,男女之间不会稳定地结合为家庭。天生的独居排除了任何欲求“荣誉”或声望的可能,因为野蛮人对他人的看法毫无兴趣。同样,野蛮人也没有对权势的欲求。因此,霍布斯所说的所有引发战争的动因——获利、安全和声望的欲求——在卢梭的自然状态里要么不再具有危险性,要么根本不存在。尽管卢梭的自然状态有着相对和平的特征,但并不是一幅美好、可欲的景象。这些野蛮人与野生动物几乎没有区别。卢梭说野蛮人“是一个不如其他动物强悍的动物,也不如其他动物灵敏。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他的组织构造是所有动物中最优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5-26页)。如果这就是我们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得到的所有好处,为什么卢梭会为我们迈入一个更文明的时代而遗憾呢?而且我们该如何解释人类从自然状态到文明社会的转变呢?又是什么动力促成了这种转变呢?卢梭是这样来解释的。人类具有不同于野兽的两大特征:自由意志及自我改善的能力。卢梭认为,自我改善的能力是人类所有进步和祸患的根源。卢梭说,“初期人类”他们成天“在森林里流浪,没有职业、没有语言、没有居所、没有战争、没有交际,对于同类没有任何需求,也没有任何损害他们的欲望,甚至于可能个人彼此之间从不相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49页)我们通过运用自我改善的能力开始了文明的进程:在求生存的斗争中发明了工具(有趣的是,卢梭把革新而非霍布斯的竞争,看作人类对物品稀缺做出的主要反应),工具的改进使劳作更加容易和高效,而制造工具又唤起了人类的自尊和智慧。在狩猎中产生了合作观念:利益的相互依存激励着共同的追求,聚集而居、搭建棚屋和房舍的优势日益显现,而这种生活方式又“产生了人们所熟悉的最为温柔的情感:那就是夫妻之爱和父子之爱”(《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55页)。同时,闲暇和奢侈品也出现了:合作和工具的制造使人们能够生产出超过生存所需的物品,于是野蛮人开始创造前人未曾知晓的便利物或奢侈品,“这是他们强加于自身的第一道枷锁,也是他们为子孙后代埋下的祸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56页),人们从此发明了一种我们称之为“堕落的需求”的东西。由此大量消极的东西开始产生:因为社会在发展,语言和对才能进行比较的机会也随之发展。这就产生了自尊、羞耻与妒忌。伤害第一次被当成一种侮辱,一种蔑视,而不仅仅是损害,于是被伤害者开始伺机报复,纠纷与冲突的诱因就爆发了。卢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