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1页
教学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2页
教学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3页
教学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4页
教学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经济学》教学安排

一、教学内容

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第二讲:城市为什么会存在?第三讲:城市在哪里发展?第四讲:城镇体系第五讲: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六讲:城市化与城郊化第七讲:地租与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经济学》教学安排一、教学内容第一讲:1第八讲: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第九讲: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第十讲: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十一讲:城市政府二、参考书目:

1、周伟林、严冀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第八讲: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2

2、刘易斯•芒德福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3、周牧之主编:《大转折——解析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4.宋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3

相关网站资源:

1.中国城市经济网:/2.中国城市网:/3.城市史研究学术网:/newscu/index.php相关网站资源:4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

本讲主要内容: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

什么是城市?

城市的起源和演化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

本讲主要内容:5

一、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现象及其相关问题。

——经济现象: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城市之间的经济分工和交换关系、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等等;

——相关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住房与贫困问题、政府财政、城市治理等等。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见物更见人”。

一、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6

2.主要内容:

☆城市经济中的区位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问题;☆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

2.主要内容:7

二、现代城市的涵义及其界定

1、城市的涵义和基本特征▲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思想,我们可以将城市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劳动分工发达,具有与乡村社会极不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以及独特的景观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基本特征

第一、人口的高度集聚:人口密度较大、人口总规模较大。第二、产业的高度集聚第三、独特的精神、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二、现代城市的涵义及其界定8

2、城市地区的界定▲美国的城市界定

1)城市:主要是指市政当局可以提供基本的市政服务,属于市政当局管辖的地区。

2)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一般至少包括一个较大的中心城市,以及周边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英亩,而且总人口在5万人以上。

3)都市区:就是较大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成为都市区的两个条件:一是有一个人口超过5万的大的中心城市;二是整个城市化地区的总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

4)联合都市统计区。这是指人口在100万以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化地区的大都市区。

5)城市地区。城市地区是指在相对少的范围内拥有至少2500人以上的地域空间。2、城市地区的界定9中心城市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化地区10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城市地区界定方法:1)中心城市:面积一般在100-600平方公里之间,半径5-10公里,人口密度1-2万人/平方公里。

2)大都市区:由中心城市和郊区城市地区组成,面积一般在1500-2000平方公里之间,半径30-50公里,人口密度0.5-1万人/平方公里。

3)大都市圈: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区组成,面积一般在1-2万平方公里,半径100公里左右,人口密度在0.1-0.25万人之间。

4)大都市带: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圈组成,面积一般在3万平方公里以上,半径200-3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300-1000人/平方公里之间。一般发达国家比较著名的大都市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四个圈层。

11伦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12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13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14▲中国的城市界定中国城市的界定有两种,一是按照城市的行政建制,将城市划分为直辖市、省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市辖区、镇。另外一种划分则是按照人口规模的不同,将城市划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中国的城市界定15

三、城市的起源和演化

1.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1)城市产生的经济条件:农业剩余的出现农业生产率提高到能够为城市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程度。

因此,城市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农业剩余的出现,农业剩余的多寡往往决定着城市的规模。

三、城市的起源和演化16

2)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与经济密不可分,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城市的形态也大不相同,如下图所示:2)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17公元前3500年十八世纪中后期二十世纪中后期渔猎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原始村落前工业城市工业城市信息城市公元前3500年十八世纪中后期二十世纪中后期渔猎与采集经济农18

2、前工业城市前工业城市就是指在新石器时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剩余的出现是前工业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前工业城市最初的形态是城堡,主要功能是满足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活动的需要。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就必须要求城市加强交易功能,满足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之间的交易需求,就产生了“市”,“城”与“市”的结合,才形成了完整的城市。

一般来说,农业革命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但必须注意的是,农业革命并不是解释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唯一因素。如古代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和衰落就与商业贸易的兴起和衰落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19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20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21

前工业城市的主要特点:政治、行政和宗教控制中心在前工业时期,城市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第一、农村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城市在财富创造中居于次要地位。这是由当时商品交换关系不发达决定的。第二、城市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方面。第三、随着交换关系的缓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前工业城市的经济功能也随之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特殊的原因,有的城市可能较早就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而且,由于战争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城市发展的正常进程被打断。☆前工业城市的主要特点:政治、行政和宗教控制22

2、前工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在前工业城市发展的后期,在西欧社会中可以发现前工业城市向工业城市城市转型的苗头。在欧洲,前工业城市的转型时期包括中世纪后期,即公元十一世纪~十四世纪的时期,以及十四世纪后直至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发生这两个时期。▲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这一时期影响西欧城市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古代商业城市的复苏

——十字军东征

——市民阶级的兴起

——社会精神和价值观的变化

——其它因素,如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人口减少等因素导致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步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夯实了城市发展物质基础等。

2、前工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23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24▲十四世纪——十九世纪的西欧城市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个堪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发生于十四-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发生于十五世纪末期的地理大发现。

——十八世纪后期最早出现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拉开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序幕。

▲十四世纪——十九世纪的西欧城市25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263、信息城市:知识生产和扩散的中心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促成了工业社会将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变,并对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已经观察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城市中心区日益成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中心;

——高层次第三产业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传统的制造业则逐步从中心区向城市外围转移。

▲韩国的新松岛计划3、信息城市:知识生产和扩散的中心27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28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29

作业:

请分析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

30《城市经济学》教学安排

一、教学内容

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第二讲:城市为什么会存在?第三讲:城市在哪里发展?第四讲:城镇体系第五讲: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六讲:城市化与城郊化第七讲:地租与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经济学》教学安排一、教学内容第一讲:31第八讲: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第九讲: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第十讲: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十一讲:城市政府二、参考书目:

1、周伟林、严冀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第八讲: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32

2、刘易斯•芒德福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3、周牧之主编:《大转折——解析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4.宋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33

相关网站资源:

1.中国城市经济网:/2.中国城市网:/3.城市史研究学术网:/newscu/index.php相关网站资源:34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

本讲主要内容: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

什么是城市?

城市的起源和演化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

本讲主要内容:35

一、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现象及其相关问题。

——经济现象: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城市之间的经济分工和交换关系、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等等;

——相关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住房与贫困问题、政府财政、城市治理等等。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见物更见人”。

一、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36

2.主要内容:

☆城市经济中的区位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问题;☆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

2.主要内容:37

二、现代城市的涵义及其界定

1、城市的涵义和基本特征▲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思想,我们可以将城市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劳动分工发达,具有与乡村社会极不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以及独特的景观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基本特征

第一、人口的高度集聚:人口密度较大、人口总规模较大。第二、产业的高度集聚第三、独特的精神、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二、现代城市的涵义及其界定38

2、城市地区的界定▲美国的城市界定

1)城市:主要是指市政当局可以提供基本的市政服务,属于市政当局管辖的地区。

2)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一般至少包括一个较大的中心城市,以及周边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英亩,而且总人口在5万人以上。

3)都市区:就是较大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成为都市区的两个条件:一是有一个人口超过5万的大的中心城市;二是整个城市化地区的总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

4)联合都市统计区。这是指人口在100万以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化地区的大都市区。

5)城市地区。城市地区是指在相对少的范围内拥有至少2500人以上的地域空间。2、城市地区的界定39中心城市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化地区40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城市地区界定方法:1)中心城市:面积一般在100-600平方公里之间,半径5-10公里,人口密度1-2万人/平方公里。

2)大都市区:由中心城市和郊区城市地区组成,面积一般在1500-2000平方公里之间,半径30-50公里,人口密度0.5-1万人/平方公里。

3)大都市圈: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区组成,面积一般在1-2万平方公里,半径100公里左右,人口密度在0.1-0.25万人之间。

4)大都市带: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圈组成,面积一般在3万平方公里以上,半径200-3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300-1000人/平方公里之间。一般发达国家比较著名的大都市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四个圈层。

41伦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42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43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44▲中国的城市界定中国城市的界定有两种,一是按照城市的行政建制,将城市划分为直辖市、省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市辖区、镇。另外一种划分则是按照人口规模的不同,将城市划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中国的城市界定45

三、城市的起源和演化

1.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1)城市产生的经济条件:农业剩余的出现农业生产率提高到能够为城市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程度。

因此,城市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农业剩余的出现,农业剩余的多寡往往决定着城市的规模。

三、城市的起源和演化46

2)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与经济密不可分,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城市的形态也大不相同,如下图所示:2)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47公元前3500年十八世纪中后期二十世纪中后期渔猎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原始村落前工业城市工业城市信息城市公元前3500年十八世纪中后期二十世纪中后期渔猎与采集经济农48

2、前工业城市前工业城市就是指在新石器时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剩余的出现是前工业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前工业城市最初的形态是城堡,主要功能是满足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活动的需要。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就必须要求城市加强交易功能,满足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之间的交易需求,就产生了“市”,“城”与“市”的结合,才形成了完整的城市。

一般来说,农业革命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但必须注意的是,农业革命并不是解释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唯一因素。如古代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和衰落就与商业贸易的兴起和衰落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49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50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课件51

前工业城市的主要特点:政治、行政和宗教控制中心在前工业时期,城市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第一、农村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城市在财富创造中居于次要地位。这是由当时商品交换关系不发达决定的。第二、城市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方面。第三、随着交换关系的缓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前工业城市的经济功能也随之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特殊的原因,有的城市可能较早就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而且,由于战争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城市发展的正常进程被打断。☆前工业城市的主要特点:政治、行政和宗教控制52

2、前工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在前工业城市发展的后期,在西欧社会中可以发现前工业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