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课件_第1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课件_第2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课件_第3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课件_第4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培训课件精品培训课件1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PP-HU-CN-0121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PP-HU-CN-01212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优泌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选择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32013IDF指南: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糖尿病高发*全球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全球年龄60-79岁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万)21.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2./new-guideline-addresses-shortfalls-diabetes-care-older-people*我国标准:老年人口为≥60岁的人口2013IDF指南: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糖尿病高发*42013CDS指南:

我国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我国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我国年龄≥60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21980年1994年2002年2007-2008年2010年老年糖尿病: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者11.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2013CDS指南:

我国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老年糖尿病患病5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病程长、β细胞功能衰竭糖代谢异常特点: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多、多器官功能减退、多重用药认知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依从性差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77-79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337-1339β-CRI(mU/mmol/L)P<0.01β-CRI,β细胞反应指数,反映β细胞在某一血糖浓度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情况HOMA-βP<0.01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反应指数较低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指数较低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7餐后血糖高是老年糖尿病的重要特点0.83mmol/L0.06-0.11mmol/L老年人每增长10岁的血糖增幅(mmol/L)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糖不断升高,餐后血糖升高较快老年期发病的T2DM患者,病程较短,以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为主,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82-84餐后血糖高是老年糖尿病的重要特点0.83mmol/L0.08约一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不同年龄的老年T2DM患者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正常标准为<3.9mmol/LSDBG,血糖标准差,正常标准为<1.4mmol/L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纳入337例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T2DM患者方福生,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临床特征及控制目标的初步探讨,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约一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不同年龄的老年T2DM9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高,危险因素众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因素糖尿病病程长使用胰岛素和某些磺脲类药物治疗多重用药饮食不规律或饮食障碍运动自理能力下降低血糖病史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PEG)饲管堵塞ACCORD研究显示,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65岁以下患者高50%2013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高,危险因素众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10老年糖尿病患者

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存在多种诱发因素原因例数,n百分比,%缺乏糖尿病知识14265.28缺乏用药知识13361.38记忆力减退12658.30经济原因10649.28药物种类多、剂型多8137.62担心药物副作用6128.25亲属监督不力219.83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n=216,72%)纳入300例、年龄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对其用药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16,118老年糖尿病患者

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存在多种诱发因素原因例数11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类老年前患糖尿病老年后新发糖尿病特点P-值发病年龄(岁)71.7±0.676.5±0.6<0.0001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27.9±3.223.0±5.70.0311平均FBG(mg/dl)172.4±11.1132.3±6.10.001平均A1c(%)7.4±0.16.9±0.20.011诊断>10年患者比例(%)76.7±3.810.9±3.2<0.0001视网膜病变史(%)39.4±4.312.6±3.6<0.0001使用胰岛素(%)31.7±4.76.9±1.3<0.00011.DiabetesCare29:2415–2419,20062.Diabetologia.2013Dec;56(12):2593-600.3.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3版)1999-2002美国NHANES调查数据1在环境因素相似的情况下,患病越晚提示胰岛素β细胞代偿能力越好2与进入老年前已患病者比较,老年后患糖尿病者更多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代偿性高分泌3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类老年前患糖尿病老年后新发糖尿病特点P-值发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需要综合评估老年患者整体功能状态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个体化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兼顾空腹餐后,减少血糖波动1243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需要综合评估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个体化13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了解患者自身糖调节能力评估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和肥胖通过眼底检查等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筛查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2013年老年糖14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需个体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HbA1c控制标准HbA1c<7.5%适用于预期生存期>10年、较轻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一定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HbA1c<8.0%适用于预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8.5%如有预期寿命<5年、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等情况,HbA1c的控制标准可放宽至<8.5%,尚需避免严重高血糖(>16.7mmol/L)引发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难治性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消除糖尿(血糖水平<11.1mmol/L)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需个体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HbA115老年糖尿病需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降低血糖预防低血糖血糖管理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达到适度的血糖控制”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糖尿病需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降低血糖预防低血糖16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兼顾空腹和餐后,减少血糖波动2013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1.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2.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82-84对于老年T2DM患者,餐后血糖的贡献要相对高于空腹血糖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可能更有利于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而不增加空腹低血糖风险201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糖尿病综合管理和降糖药物合理应用专家筹备会会议纪要老年期发病的T2DM患者: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治疗上以降低餐后血糖和减少血糖波动为主中年期发病延续至老年的T2DM患者:表现为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升高,治疗上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兼顾空腹和餐后,减少血糖波动2013ID17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4):246-251口服2种以上降糖药血糖难以达标合并DM急性并发症、急性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时外伤、手术治疗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制剂时合并肝、肾功能不全,OADs不宜应用时合并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消瘦、营养不良的DM患者,或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某时段高血糖,OADs难以有效控制时初诊断DM过高者的短期替代治疗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18总结: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改善血糖控制使用方便降低餐后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血糖波动总结: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改善血糖控制使用方便降低餐后血糖降19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优泌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选择改善血糖控制,HbA1c达标率高,达标速度快,持续时间长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使用更方便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20优泌乐25治疗老年T2DM患者治疗前vs.治疗后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可餐后15分钟注射,使用更方便优泌乐25治疗老年T2DM患者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21对于口服药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优泌乐25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纳入22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平均年龄74岁),使用优泌乐25治疗(起始剂量为0.3-0.5U/kg/天)并观察12周血糖浓度(mmol/L)**FPG,空腹血糖;2hPPG,餐后2小时血糖*P<0.01vs.治疗前.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05对于口服药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优泌乐25显著降低空腹22优泌乐25可餐后15分钟注射,

不影响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使用更方便HerzM,etal.ClinTher.2002Jan;24(1):73-86.一项为期16周、随机、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纳入127例、年龄60-80岁、磺脲类治疗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优泌乐25组随机分为餐前亚组(早餐和晚餐进餐前即刻注射)和餐后亚组(早餐和晚餐进餐15分钟后注射)HbA1c(%)P=0.748优泌乐25可餐后15分钟注射,

不影响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23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优泌乐25

vs.优泌林更快实现血糖达标显著降低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使用量少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更快实现血糖达标24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能够更快实现血糖达标.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实现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天)P<0.05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能够更快25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血糖浓度(mmol/L)*

#**

#****P<0.01vs.治疗前,#P<0.01vs.优泌林组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显著降低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26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低血糖发生率(%)P=0.03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低血糖27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更少.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胰岛素使用量(U/天)P<0.05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28DURABLE研究——短期起始治疗优泌乐25

vs.甘精胰岛素改善患者HbA1c患者HbA1c达标率高DURABLE研究——短期起始治疗改善患者HbA1c29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

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优于甘精胰岛素WolffenbuttelBH,etal.DiabetMed.2009Nov;26(11):1147-55.HbA1c(%)△=-1.5,P<0.001△=-1.7,P<0.001P<0.001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本研究为DURABLE研究老年亚组的事后分析,纳入480例、年龄≥65岁、未使用胰岛素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258,BI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2,QD),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24周的起始治疗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

显著降低30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WolffenbuttelBH,etal.DiabetMed.2009Nov;26(11):1147-55.达到HbA1c<7.0%的患者比例(%)P=0.005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本研究为DURABLE研究老年亚组的事后分析,纳入480例、年龄≥65岁、未使用胰岛素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258,BI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2,QD),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24周的起始治疗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31临床实践

低预混转为乐50后,晚餐后、睡前血糖增幅明显减小

TanakaMetal.The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2010,38:674-680研究目的:评价优泌乐50对昼夜血糖波动和餐后血糖的影响研究方法:既往:人胰岛素70/30、门冬胰岛素70/30或赖脯胰岛素25/75BID治疗转为优泌乐50BID方案评价昼夜血糖波动和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入组标准:治疗方案:门冬胰岛素70/30,预混人胰岛素30/70,赖脯胰岛素75/25HbA1c≥7.0%*与转换前相比P<0.05**与转换前相比P<0.01相较晚餐前血糖改变量(mg/dl)

晚餐后睡前临床实践

低预混转为乐50后,晚餐后、睡前血糖增幅明显减小

低预混转为乐50后,血糖波动范围明显减小TanakaMetal.The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2010,38:674-680低预混转为优泌乐50治疗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低血糖假定清晨空腹血糖为0与空腹血糖的差值

(mg/dl)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转为优泌乐50前转为优泌乐50后转为乐50前的血糖波动范围转为乐50后的血糖波动范围*P<0.05,**P<0.01vs.转换前低预混转为乐50后,血糖波动范围明显减小TanakaMeTanakaMetal.The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2010,38:674-680*P<0.05**P<0.01

每顿餐后血糖变化值(mg/dl)晚餐后午餐后早餐后转换优泌乐50之前转换优泌乐50之后

每顿餐后血糖变化值(mg/dl)晚餐后低预混转为乐50,早、晚餐后血糖增幅明显减小

*与转换成优泌乐50之前相比,P<0.05**与转换成优泌乐50之前相比,P<0.01TanakaMetal.TheJournalof低预混转为乐50后,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在低预混胰岛素70/30或75/25一日两次方案改为优泌乐50一日两次方案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低血糖。TanakaMetal.The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2010,38:674-680低预混转为乐50后,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在低预混35DURABLE研究——长期维持治疗优泌乐25

vs.甘精胰岛素改善患者HbA1c患者HbA1c达标率高HbA1c达标维持时间长改善餐后血糖控制DURABLE研究——长期维持治疗改善患者HbA1c36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

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降幅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JovanovičL,etal.AgingClinExpRes.2014Apr;26(2):115-21.HbA1c自基线的降幅(%)P=0.003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起始治疗阶段,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甘精胰岛素组进行治疗;6个月后,各组HbA1c≤7.0%的T2DM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治疗24个月。本研究对DURABLE研究中维持治疗阶段年龄≥65岁的老年T2DM患者进行亚组分析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

治疗老年37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JovanovičL,etal.AgingClinExpRes.2014Apr;26(2):115-21.维持HbA1c≤7.0%的患者比例(%)P=0.003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起始治疗阶段,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甘精胰岛素组进行治疗;6个月后,各组HbA1c≤7.0%的T2DM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治疗24个月。本研究对DURABLE研究中维持治疗阶段年龄≥65岁的老年T2DM患者进行亚组分析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38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维持时间显著长于甘精胰岛素JovanovičL,etal.AgingClinExpRes.2014Apr;26(2):115-21.维持HbA1c≤7.0%的时间(月)P=0.007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起始治疗阶段,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甘精胰岛素组进行治疗;6个月后,各组HbA1c≤7.0%的T2DM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治疗24个月。本研究对DURABLE研究中维持治疗阶段年龄≥65岁的老年T2DM患者进行亚组分析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39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显著优于甘精胰岛素JovanovičL,etal.AgingClinExpRes.2014Apr;26(2):115-21.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起始治疗阶段,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甘精胰岛素组进行治疗;6个月后,各组HbA1c≤7.0%的T2DM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治疗24个月。本研究对DURABLE研究中维持治疗阶段年龄≥65岁的老年T2DM患者进行亚组分析餐后血糖浓度(mg/dL)P=0.017DURABLE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40优泌乐满足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改善血糖控制使用方便降低餐后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血糖波动优泌乐满足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改善血糖控制使用方便降低餐后血41小结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具有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β细胞功能衰竭等诸多特点,需要进行个体化管理优泌乐能够满足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选择:改善血糖控制,HbA1c达标率高,达标速度快,持续时间长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使用更方便小结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具有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动大、低血糖42

ThankYou!

ThankYou!精品培训课件精品培训课件44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PP-HU-CN-0121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PP-HU-CN-012145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优泌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选择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462013IDF指南: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糖尿病高发*全球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全球年龄60-79岁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万)21.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2./new-guideline-addresses-shortfalls-diabetes-care-older-people*我国标准:老年人口为≥60岁的人口2013IDF指南: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糖尿病高发*472013CDS指南:

我国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我国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我国年龄≥60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21980年1994年2002年2007-2008年2010年老年糖尿病: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者11.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2013CDS指南:

我国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老年糖尿病患病48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病程长、β细胞功能衰竭糖代谢异常特点: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多、多器官功能减退、多重用药认知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依从性差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9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77-79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337-1339β-CRI(mU/mmol/L)P<0.01β-CRI,β细胞反应指数,反映β细胞在某一血糖浓度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情况HOMA-βP<0.01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反应指数较低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指数较低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50餐后血糖高是老年糖尿病的重要特点0.83mmol/L0.06-0.11mmol/L老年人每增长10岁的血糖增幅(mmol/L)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糖不断升高,餐后血糖升高较快老年期发病的T2DM患者,病程较短,以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为主,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82-84餐后血糖高是老年糖尿病的重要特点0.83mmol/L0.051约一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不同年龄的老年T2DM患者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正常标准为<3.9mmol/LSDBG,血糖标准差,正常标准为<1.4mmol/L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纳入337例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T2DM患者方福生,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临床特征及控制目标的初步探讨,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约一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不同年龄的老年T2DM52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高,危险因素众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因素糖尿病病程长使用胰岛素和某些磺脲类药物治疗多重用药饮食不规律或饮食障碍运动自理能力下降低血糖病史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PEG)饲管堵塞ACCORD研究显示,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65岁以下患者高50%2013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高,危险因素众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53老年糖尿病患者

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存在多种诱发因素原因例数,n百分比,%缺乏糖尿病知识14265.28缺乏用药知识13361.38记忆力减退12658.30经济原因10649.28药物种类多、剂型多8137.62担心药物副作用6128.25亲属监督不力219.83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n=216,72%)纳入300例、年龄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对其用药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16,118老年糖尿病患者

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存在多种诱发因素原因例数54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类老年前患糖尿病老年后新发糖尿病特点P-值发病年龄(岁)71.7±0.676.5±0.6<0.0001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27.9±3.223.0±5.70.0311平均FBG(mg/dl)172.4±11.1132.3±6.10.001平均A1c(%)7.4±0.16.9±0.20.011诊断>10年患者比例(%)76.7±3.810.9±3.2<0.0001视网膜病变史(%)39.4±4.312.6±3.6<0.0001使用胰岛素(%)31.7±4.76.9±1.3<0.00011.DiabetesCare29:2415–2419,20062.Diabetologia.2013Dec;56(12):2593-600.3.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3版)1999-2002美国NHANES调查数据1在环境因素相似的情况下,患病越晚提示胰岛素β细胞代偿能力越好2与进入老年前已患病者比较,老年后患糖尿病者更多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代偿性高分泌3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类老年前患糖尿病老年后新发糖尿病特点P-值发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需要综合评估老年患者整体功能状态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个体化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兼顾空腹餐后,减少血糖波动1243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需要综合评估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个体化56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了解患者自身糖调节能力评估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和肥胖通过眼底检查等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筛查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2013年老年糖57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需个体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HbA1c控制标准HbA1c<7.5%适用于预期生存期>10年、较轻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一定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HbA1c<8.0%适用于预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8.5%如有预期寿命<5年、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等情况,HbA1c的控制标准可放宽至<8.5%,尚需避免严重高血糖(>16.7mmol/L)引发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难治性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消除糖尿(血糖水平<11.1mmol/L)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需个体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HbA158老年糖尿病需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降低血糖预防低血糖血糖管理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达到适度的血糖控制”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糖尿病需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降低血糖预防低血糖59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兼顾空腹和餐后,减少血糖波动2013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1.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2.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82-84对于老年T2DM患者,餐后血糖的贡献要相对高于空腹血糖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可能更有利于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而不增加空腹低血糖风险201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糖尿病综合管理和降糖药物合理应用专家筹备会会议纪要老年期发病的T2DM患者: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治疗上以降低餐后血糖和减少血糖波动为主中年期发病延续至老年的T2DM患者:表现为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升高,治疗上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兼顾空腹和餐后,减少血糖波动2013ID60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4):246-251口服2种以上降糖药血糖难以达标合并DM急性并发症、急性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时外伤、手术治疗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制剂时合并肝、肾功能不全,OADs不宜应用时合并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消瘦、营养不良的DM患者,或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某时段高血糖,OADs难以有效控制时初诊断DM过高者的短期替代治疗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61总结: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改善血糖控制使用方便降低餐后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血糖波动总结: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改善血糖控制使用方便降低餐后血糖降62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优泌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选择改善血糖控制,HbA1c达标率高,达标速度快,持续时间长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使用更方便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63优泌乐25治疗老年T2DM患者治疗前vs.治疗后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可餐后15分钟注射,使用更方便优泌乐25治疗老年T2DM患者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64对于口服药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优泌乐25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纳入22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平均年龄74岁),使用优泌乐25治疗(起始剂量为0.3-0.5U/kg/天)并观察12周血糖浓度(mmol/L)**FPG,空腹血糖;2hPPG,餐后2小时血糖*P<0.01vs.治疗前.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05对于口服药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优泌乐25显著降低空腹65优泌乐25可餐后15分钟注射,

不影响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使用更方便HerzM,etal.ClinTher.2002Jan;24(1):73-86.一项为期16周、随机、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纳入127例、年龄60-80岁、磺脲类治疗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优泌乐25组随机分为餐前亚组(早餐和晚餐进餐前即刻注射)和餐后亚组(早餐和晚餐进餐15分钟后注射)HbA1c(%)P=0.748优泌乐25可餐后15分钟注射,

不影响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66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优泌乐25

vs.优泌林更快实现血糖达标显著降低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使用量少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更快实现血糖达标67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能够更快实现血糖达标.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实现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天)P<0.05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能够更快68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血糖浓度(mmol/L)*

#**

#****P<0.01vs.治疗前,#P<0.01vs.优泌林组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显著降低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69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低血糖发生率(%)P=0.03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低血糖70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更少.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51)和优泌林组(n=47),优泌乐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优泌林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优泌林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优泌林N),逐步调整胰岛素使用量(U/天)P<0.05与优泌林相比,优泌乐25治疗

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71DURABLE研究——短期起始治疗优泌乐25

vs.甘精胰岛素改善患者HbA1c患者HbA1c达标率高DURABLE研究——短期起始治疗改善患者HbA1c72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

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优于甘精胰岛素WolffenbuttelBH,etal.DiabetMed.2009Nov;26(11):1147-55.HbA1c(%)△=-1.5,P<0.001△=-1.7,P<0.001P<0.001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本研究为DURABLE研究老年亚组的事后分析,纳入480例、年龄≥65岁、未使用胰岛素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258,BI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2,QD),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24周的起始治疗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

显著降低73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WolffenbuttelBH,etal.DiabetMed.2009Nov;26(11):1147-55.达到HbA1c<7.0%的患者比例(%)P=0.005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本研究为DURABLE研究老年亚组的事后分析,纳入480例、年龄≥65岁、未使用胰岛素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n=258,BI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2,QD),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24周的起始治疗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优泌乐25治疗

老年74临床实践

低预混转为乐50后,晚餐后、睡前血糖增幅明显减小

TanakaMetal.The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2010,38:674-680研究目的:评价优泌乐50对昼夜血糖波动和餐后血糖的影响研究方法:既往:人胰岛素70/30、门冬胰岛素70/30或赖脯胰岛素25/75BID治疗转为优泌乐50BID方案评价昼夜血糖波动和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入组标准:治疗方案:门冬胰岛素70/30,预混人胰岛素30/70,赖脯胰岛素75/25HbA1c≥7.0%*与转换前相比P<0.05**与转换前相比P<0.01相较晚餐前血糖改变量(mg/dl)

晚餐后睡前临床实践

低预混转为乐50后,晚餐后、睡前血糖增幅明显减小

低预混转为乐50后,血糖波动范围明显减小TanakaMetal.The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2010,38:674-680低预混转为优泌乐50治疗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低血糖假定清晨空腹血糖为0与空腹血糖的差值

(mg/dl)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转为优泌乐50前转为优泌乐50后转为乐50前的血糖波动范围转为乐50后的血糖波动范围*P<0.05,**P<0.01vs.转换前低预混转为乐50后,血糖波动范围明显减小TanakaMeTanakaMetal.The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2010,38:674-680*P<0.05**P<0.01

每顿餐后血糖变化值(mg/dl)晚餐后午餐后早餐后转换优泌乐50之前转换优泌乐50之后

每顿餐后血糖变化值(mg/dl)晚餐后低预混转为乐50,早、晚餐后血糖增幅明显减小

*与转换成优泌乐50之前相比,P<0.05**与转换成优泌乐50之前相比,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