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及护理课件_第1页
心肺脑复苏及护理课件_第2页
心肺脑复苏及护理课件_第3页
心肺脑复苏及护理课件_第4页
心肺脑复苏及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东南州中医医院

心肺脑复苏及护理

吴胜璋

2017年7月5日

11/28/20221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心肺脑复苏及护理猝死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似乎健康的人,在出乎预料的短时间内,因病突然死亡。猝死是指未能预期的、非创伤的、非自杀(然)性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定为1小时,但也有人将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者归入猝死之列。猝死就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都始料不及,这就是该病的可怕之处。如果猝死发生在院内,因为他是一非预期死亡,有可能会成为非常严重的医疗纠纷隐患。11/28/20222猝死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似乎健康的心脏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全身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死亡,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情况。心脏骤停并不代表死亡,通过紧急的治疗干预有逆转的可能,甚至不遗留任何后遗症。心脏停搏: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如晚期肿瘤或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致死的患者,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这类病人不是心脏骤停急救的对象。11/28/20223心脏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arres四种心律类型1、心室颤动:QRS波、ST段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极不匀齐颤动波。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失的室性心动过速。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立即行电除颤治疗!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无脉性室速心室颤动11/28/20224四种心律类型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无脉性室速心室颤动11/26

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不能电除颤!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11/28/20225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11/28/20226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成人常见原因:11/26心脏骤停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肺脑复苏中得到最好的诠释。心跳停止10-20秒钟----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绀心跳停止20-40秒钟----四肢抽搐心跳停止1分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4-6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心跳停止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11/28/20227心脏骤停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肺脑复苏中得到最时间就是生命-尽早CPR心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心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心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心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

心肺脑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11/28/20228时间就是生命-尽早CPR11/26/20228心肺复苏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压式”人工呼吸法1958年:Peter提出口对口人工呼吸-里程碑1960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现代心肺复苏的诞生1966年:ZOLL提出电除颤-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1985年:诞生了心肺脑复苏(CPCR)的新标准。2000年《InternationalGaidelines2000forECCandCPR》2005年:修订了CPR及ECC的推荐方案2010年:重新修订了CPR及ECC的推荐方案2015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11/28/20229心肺复苏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的适应症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者。1、各种心脏疾病,最常见的是冠心病。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3、手术及麻醉意外。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中毒、药物过敏等。11/28/202210心肺复苏的适应症适应症:11/26/202210心肺复苏禁忌症、并发症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如晚期癌症。并发症:1、人工呼吸并发症:过度通气,胃膨胀。2、胸外按压并发症: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肝脾裂伤等。11/28/202211心肺复苏禁忌症、并发症禁忌症:11/26/202211

心肺复苏指南的年龄划分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到一个月婴儿:1月到1岁儿童:1—8岁成人:≥8岁

11/28/202212

心肺复苏指南的年龄划分

11/26/20211/28/20221311/26/202213

2015年心肺复苏有哪些新观点1、建议对生存链进行划分,把院内和院外出现的心脏骤停患者区分开来;11/28/2022142015年心肺复苏有哪些新观点1、建

2010版生存链(5早)11/28/2022152010版生存链(5早)11/26/2015年把生存连分为院内及院外11/28/2022162015年把生存连分为院内及院外11/22、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3、心肺复苏质量标准:①胸部按压速率:由至少100次/分钟,更改为100~120次/分钟,并等待胸壁完全回弹;②胸部按压深度:成人胸骨的压下深度由至少5cm,改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③尽量减少CPR的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5s内完成,在实施保持气道通畅措施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s),胸外按压分数(CCF)﹥60%,指发现CA到自主循环恢复的整个过程中胸外按压时间所占比值。

④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11/28/2022172、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11/26/2022心肺复苏质量标准4、每2分钟交换1次按压职责。5、避免过度通气。6、在建立高级气道之前,应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率。建立了高级气道后,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为每6秒一次呼吸,即每分钟10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外按压。7、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若PETCO2<10mmHg,应提高CPR质量。若自主循环恢复可能导致PETCO2突然持续增加(PETCO2≥40mmHg)。8、SPO2波形反应容量状态:复苏过程中:按压质量越高波形越好。实现外周循环监测11/28/202218心肺复苏质量标准4、每2分钟交换1次按压

(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

1、无意识,立即呼救

判断方法:轻轻拍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立即高声呼救其他人帮忙,同时去枕,解开患者的衣扣,把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2、无呼吸或仅是喘息、无脉搏:检查脉搏同时应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濒死喘息或癫痫样发作。

脉搏判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中点处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一、早期识别与呼叫11/28/202219(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一、早期识别与呼叫11/26一、早期识别与呼叫注:非专业施救者无需检查脉搏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停止的辨识能力脉搏检查:对医务人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检查清除脉搏(如10秒钟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则应开始CPR)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法准确地判断脉搏是否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11/28/202220一、早期识别与呼叫注:11/26/202220二、早期心肺复苏

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变化:由A-B-C改为C-A-B,2015年继续延用即:(一)C胸外按压(compression)(二)A开放气道(airway)(三)B人工呼吸(breathing)

注意:

对于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医生应在启动EMS前,按A-B-C顺序实施5组(约2分钟)的CPR。

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原因所致,故复苏应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的病因

11/28/202221二、早期心肺复苏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变LOREMIPSUMDOLOR建议将成人、儿童及婴幼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从“A—B—C”改为“C—A—B”理由:

⑴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初始时即接受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⑵在A-B-C程序中,胸外按压往往被延迟;

⑶在救助者不愿(嫌脏或恐怕有传染病)提供通气时,其至少可完成胸外按压;11/28/202222LOREMIPSUMDOLOR建议将成人、儿童及婴幼儿(二、早期心肺复苏(一)胸外按压C(compression)只要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1、体位:患者仰卧位于地面或硬质平面上。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3、按压方法:两手交叉并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绷直,以髋关节为轴,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5、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压下与松开的时间(0.6秒)基本相等,压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6、按压职责更换: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11/28/202223二、早期心肺复苏(一)胸外按压C(compression)1手法: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使第一只手的手指脱离胸壁,以掌跟向下按压。二、早期心肺复苏24手法: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使(二)开放气道A(airway)

去除气道内异物:开放气道前应先除气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有义齿的取出。1、仰头举颏法:一只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11/28/202225(二)开放气道A(airway) 11/26/202225气道阻塞(舌下垂,紧贴咽后壁)11/28/202226气道阻塞(舌下垂,紧贴咽后壁)11/26/202226气道通畅(头后仰,下颏抬高)11/28/202227气道通畅(头后仰,下颏抬高)11/26/202227

2、托下颌法(颈椎损伤时):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拇指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此方法难以掌握,且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因而不建议非医务人员采用。11/28/2022282、托下颌法(颈椎损伤时):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

(三)人工呼吸B(breathing)

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2)用按于前额的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鼻孔。(3)正常吸气后紧贴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4)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1秒以上),足够的潮气量以使得患者胸廓抬起。(5)每一次吹气完毕后,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抬头看患者胸部。再进行第二次吹气。(6)吹气时暂停按压,吹气频率10~12次/分,按压-通气比率为30:2。

11/28/202229(三)人工呼吸B(breathing)11/26/202、口对鼻人工呼吸如患者口不能张开(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紧地包住。11/28/2022302、口对鼻人工呼吸11/26/202230

3、球囊面罩呼吸(1)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使患者头尽量后仰。(2)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①E: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②C: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不漏气。③用右手挤压气囊底部。(3)通气量:潮气量约需500-600ml,即1L气囊的1/2,2L气囊的1/3,充气时间超过1s,使胸廓扩张。11/28/2022313、球囊面罩呼吸11/26/202231三、早期除颤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为室颤;2、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3、除颤成功机率随时间的推移迅速下降,每延迟1min约下降7%-10%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因此,在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早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

(一)电除颤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是可除颤心律,应尽早电除颤。要求院内早期除颤在3分钟内完成,院前早期除颤在5分钟内完成,并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应进行心肺复苏。

11/28/202232三、早期除颤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除颤器的应用:1、体位: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用盐水中浸湿。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旁,另一电极板放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电极板的中线与腋中线重叠。电极板上缘距腋窝7cm。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11/28/202233除颤器的应用:11/26/202233除颤能量的选择1、成人(≥8岁):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

双向波:120~200J2、儿童(1~8岁):第一次:2J/Kg第二次及以后:4J/Kg11/28/202234除颤能量的选择1、成人(≥8岁):11/

除颤具体步骤:(1)打开除颤器并选择除颤能量。(2)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压于胸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3)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

注:第1次除颤后立即做2分钟CPR,并建立静脉通道,如仍为室颤,则进行第2次除颤,之后立即做2分钟CPR,每3-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并考虑气管插管,如仍为室颤,进行第3次除颤,之后立即做2分钟CPR,开始考虑使用胺碘酮或治疗可逆病因。11/28/202235除颤具体步骤:11/26/202235除颤效果评价近来的研究表明,电击后5秒心电显示心脏停搏或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颤后一般心脏停搏的时间应为5秒,临床比较易于检测11/28/202236除颤效果评价近来的研究表明,电击

除颤的要求1、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2分钟后即(5次30:2后)检查心律,如有必要可再次电击。2、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3、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行心肺复苏11/28/202237除颤的要求1、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先除颤?先CPR?1、成人(≥8岁):小于5min的心脏骤停(有目击的):只要除颤仪准备好,立即除颤大于5min的心脏骤停:先做够5个周期CPR(2min/30:2×5),接好除颤器后再除颤2、儿童(1~8岁):先做5个周期CPR(2min/30:2×5),接好除颤器后再除颤3、婴儿(<1岁):不适用AED。11/28/202238先除颤?先CPR?1、成人(

通气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充足的氧合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心肺复苏期间,肺处于低灌注状态,人工通气时应避免过度通气,以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一)气管插管或呼吸机气管内插管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可以连接呼吸机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气管插管后通气频率10次/分钟,每次通气1秒以上,通气时不需停止胸外按压。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11/28/202239通气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充足的氧合和充分排(二)药物治疗

在心脏呼吸骤停中,基本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最重要的,药物治疗是次要的。经过初始心肺复苏和除颤后,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1、给药途径

(1)静脉内给药:包括外周大静脉和中心静脉。

(2)经气管给药:可将必要的药物适当稀释10ml左右,注入气管中。建议剂量为静脉剂量的2~2.5倍

(3)骨髓腔内给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胫骨近端。最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11/28/202240(二)药物治疗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11/26/20

2、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药,能提高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并可以改变细室颤为粗室颤,增加复苏成功率。每3-5分钟快速静推1mg,不推荐递增剂量和大剂量使用。总量不超过15mg。在至少2分钟CPR和1次电除颤后开始使用。

(2)胺碘酮对于序贯应用CPR-电除颤-CPR-肾上腺素-电除颤,治疗无效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应首选胺碘酮,初始量为3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到20ml快速静推,随后电除颤1次,如仍未恢复,10-15min后可再150mg稀释到10ml快速静推。在首个24h内使用维持剂量,先1mg/min持续6h,之后0.5mg/min持续18h。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11/28/2022412、常用药物11/26/202241

(3)利多卡因如果没有胺碘酮,可以使用利多卡因。其显效快,时效短(一次静脉给药保持15-20min),对心肌和血压影响小。初始剂量为1-1.5mg/kg静推,如果室颤/无脉性室速持续,每5-10分钟可再给0.5-0.75mg/kg静推,直到最大量3mg/kg。也可静脉滴注1-4mg/min。

(4)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兴奋,增加窦房结的自律性和加快房室传导。对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的心动过缓性心脏骤停者,可改善其预后。对心肌持续缺血或机械损伤所致的心脏停搏或电机械分离,阿托品疗效不佳。最大不超过3mg新指南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使用阿托品。

11/28/202242(3)利多卡因11/26/202242

(5)碳酸氢钠的使用:心跳呼吸骤停早期,二氧化碳呼出障碍,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如自主循环呼吸不能迅速恢复,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11/28/202243(5)碳酸氢实验证明碳酸氢钠并不提高除颤成功率和生存率。因而使用碳酸氢钠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⑴建立有效通气;⑵血气监测,pH<7.1;⑶心跳骤停早期以呼吸性酸中毒为主,过早补充碳酸氢钠有可能加重呼吸性酸中毒,10分钟后才给予碱较妥;(4)心跳骤停之前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CAS过量中毒或苯巴比妥类药物过量.(5)掌握宁酸勿碱的原则(6)根椐不同临床情况,碳酸氢钠用量不同。一般初始用量为1mmol/kg,根据血气分析进行调节。临床经验用法如下:SB=W×min/10mmol(1mmolSB=1.7ml5%SB或100ml=60mmol)每10分钟可重复首次剂量的1/2,连用2-3次,一般总量不超过5%碳酸氢钠300ml。11/28/202244实验证明碳酸氢钠并不提高除颤成功率和生存率。因而(6)呼吸兴奋剂对呼吸心脏骤停者无益,只有在自主呼吸恢复后,为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才考虑使用。

(7)镁剂

只用于低镁血症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生理盐水100ml+25%硫酸镁10ml静滴。(8)腺苷:不同于国内常用的ATP,05指南仅用于窄QRS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

2010年指南建议在稳定的单形性宽QRS波心动过速首选腺苷,该药不但安全,而且对治疗和诊断都有帮助。

禁用于不规则宽QRS波心动过速,可造成室颤

11/28/202245(6)呼吸兴奋剂11/26/202245(9)增加心脏节律的药物:对于有症状及不稳定性的心动过缓患者,推荐输注心脏节律药物,以作为起搏的替代治疗。异丙肾上腺素:有药物起搏之称,多用于迷走反射、病窦、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阿斯综合征和心脏骤停。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11/28/202246(9)增加心脏节律的药物:对于有症状及不稳定性的心动过缓患者11/28/20224711/26/202247

有效指标:1、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颈动脉、股动脉)。2、收缩压达60mmHg以上。3、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4、瞳孔变化: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射恢复。5、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6、脑功能好转:肌张力增高、自主呼吸、吞咽动作、昏迷变浅,出现发射或挣扎。

7、心电图示窦性、房性(房颤、房扑)或交界性心律。终止指标:1、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转入下一阶段治疗。2、复苏失败:自主呼吸及心跳未恢复,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心肺复苏30min以上,心电图成直线,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及终止指标11/28/202248有效指标: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及终止指标11/26/202五、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理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理是指自主循环和呼吸恢复后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脑功能的恢复,同时继续维护其他器官的功能。

1、初期目的(1)使心肺功能及活命器官的血流灌注达到最佳状态;(2)转送患者至可提供心脏骤停复苏后的综合治疗的重症监护病室中;(3)确定并治疗心脏骤停的诱因,并预防复发。2、后续目的(1)将体温控制在可使患者存活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状态;(2)确定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3)妥善使用机械通气,尽量减少肺损伤;(4)降低多器官损伤的风险,支持器官功能;(5)客观地评估患者预后;(6)给予存活患者各种康复性服务。11/28/202249五、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理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理是指自主循环和(一)气体交换的最优化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其在94%-99%之间,确保输送足够的氧,也应避免氧中毒。当血氧饱和度为100%时,对应的氧分压可在80-500mmHg之间,因此当血氧饱和度达到100%时,应适当调低吸入氧浓度,以免氧中毒。(二)心脏节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

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应连续心电监护直至患者病情稳定。如需要可以静点肾上腺素、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并逐步调整剂量使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65mmHg。

五、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理11/28/202250(一)气体交换的最优化五、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三)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是唯一经过证实的能改善神经系统恢复的措施,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对无反应的昏迷患者均可使用。推荐降温到32-34℃并持续12-24h。降低体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或预防脑水肿降温宜尽早实施,并以头部降温为主。可用冰袋放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头部戴冰帽。也可用冰毯并可加用冬眠药物,如用非那根50mg,每4-6小时肌注1/3-1/2量或静注1/4量。

11/28/202251(三)亚低温治疗11/26/202251(四)脑复苏脑复苏:防治心跳停止后缺氧性脑损伤称为脑复苏脑缺氧体征--CPR成功后出现体温升高,肌张力增加,痉挛,抽搐,惊厥,昏迷脑复苏的措施提高脑灌注压降温:冰帽头部降温,32℃-34℃脱水治疗镇静、防止抽搐促进脑组织代谢的药物高压氧治疗11/28/202252(四)脑复苏11/26/202252(五)血糖控制应将血糖控制在8-10mmol/L之间。(六)病因治疗

1、当心脏骤停的病因为急性心梗时应立即行PCI(介入);

2、当病因为酸中毒、高钾/低钾血症时应积极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当病因为低血容量及低氧血症时应纠正血容量和缺氧

4、当病因为中毒或药物过敏时,应给予解毒药或抗过敏治疗。11/28/202253(五)血糖控制11/26/202253心肺复苏后的护理(一)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二)神经系统观察护理(三)维持有效循环做好床旁监测(四)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五)肾功能监测(六)营养支持(七)用药护理(八)预防并发症及医源性感染11/28/202254心肺复苏后的护理(一)亚低温治疗的护理11/26/20225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亚低温治疗是指用药物与物理的方法使病人体温降低,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机制: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少脑水肿;抑制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内源性毒物对脑细胞的损害;减少钙离子的内流,阻断钙离子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修复。11/28/202255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亚低温治疗是指用药物与物理的方法使病人体温降亚低温治疗期间体温监测体温监测是亚低温治疗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治疗是否有效,有否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体温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保持病人的肛温在32~340C,头部重点降温的病人可维持鼻腔温度在32~340C。若病人的体温超过360C,治疗效果较差,若低于320C,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异常,低于280C易出现室颤。对于体温过低的病人,应适当降低冬眠合剂的量,必要时停用并对病人采取保温措施。11/28/202256亚低温治疗期间体温监测体温监测是亚低温治疗中的一个重点项目。物理降温的实施在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冬眠合剂的时候必须配合物理降温。目前不主张用肌松剂。一般使用降温机或冰袋,应在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各种反应减弱或消失后开始物理降温,否则在降温过程中病人易出现寒颤反应而引起机体代谢增加。及早实施降温,优先和重点是降低脑温。心脏复律后能测到血压后应开始给患者头部戴冰帽或冰枕降温,在6h内达到预期水平。低温在脑缺氧后3h内开始,其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以及降低脑代谢的作用最为明显。随着时间迁延,低温疗效逐渐降低,8h后效果明显减退。11/28/202257物理降温的实施在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冬眠合剂的时候必须配合物理亚低温治疗期间体位护理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低血压。11/28/202258亚低温治疗期间体位护理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管复温护理亚低温治疗结束复温时应先撤去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复,同时逐渐降低冬眠合剂的量,最后停用冬眠合剂。切记突然停用冬眠合剂,以免病情反复。若体温不能自行恢复应采用加盖被子、温水袋等方法协助复温。复温速度不可过快,应该用10~12h以上时间逐渐完成(0.50C/2h)11/28/202259复温护理亚低温治疗结束复温时应先撤去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复神经系统观察护理意识瞳孔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抽搐,以便尽早发现及防止脑死亡。如患者由浅昏迷转为昏睡,四肢有屈动。说明患者处于恢复中。若突然出现两瞳孔不等大。可能有脑疝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立即抢救11/28/202260神经系统观察护理意识瞳孔的观察11/26/202260维持有效循环做好床旁监测心电监测连续监测心电图波形,注意心电图动态变化,注意心率快慢节奏是否规则,若出现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防止血压过高而加重脑水肿而血压过低会加重脑及其他组织缺血缺氧,一般维持在90~100/60~70mmhg左右。中心静脉压监测它是临床上监测血容量及右心功能的基本项目之一,同时对于抢救输血输液也有重要辅助作用,监护仪上的数值单位为mmhg,转换为cmH2O需乘以1.36。末梢循环情况观测,四肢末梢温度,皮肤色泽毛细血管和静脉床充盈情况反映了循环状况血容量不足应适当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压11/28/202261维持有效循环做好床旁监测心电监测连续监测心电图波形,注意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护理,定时肺部听诊。做好人工呼吸道管理,注意无菌操作。充分湿化气道,如用生理盐水沿气道管壁滴入或加入沐舒坦等药物雾化吸入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根据病情调整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初期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者,可选用辅助与控制通气模式。随着自主呼吸增强改用同步间歇指令加压力支持通气,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双肺呼吸是否一致,呼吸机报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11/28/202262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做好基础护理,每天口护两到三次,气管切开者注意更换局部敷料,预防感染。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炎药,增强抗感染能力。定期痰培养,以指导用药。病情稳定后,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11/28/20226311/26/202263肾功能监测在肾功能监测方面,主要是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如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可试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若用药后1h尿量仍在30ml以下,可再用速尿40~120mg静脉注射。若注射后尿量仍未增加则提示肾衰竭。此时应严格限制入水量,防止高血钾,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11/28/202264肾功能监测在肾功能监测方面,主要是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营养支持一般采用静脉营养支持及肠内营养支持。静脉高营养配制时严格无菌操作,输注时应用输液泵匀速泵入,不宜超过24小时。肠内营养一般为鼻饲,鼻饲时应注意患者体位、营养液的温度、量、输注速度等,不能过快过多,定时回抽有无胃潴留。此外,若导管感染、严重水电解质失衡,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及氮质血症等,都因考虑暂停营养支持治疗。11/28/202265营养支持一般采用静脉营养支持及肠内营养支持。11/26/20用药护理CPR术后常用药物可升压、强心调整心率、利尿脱水等,如多巴胺、异丙肾、速尿、甘露醇等,20%甘露醇用法: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滴速为5~10ml/min,20~30min内滴完。甘油果糖: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1~3h滴完。速尿:肌肉或静注,20~40mg,每日1~2次,视病人情况可增至120mg,静注需缓慢。血清白蛋白,20%白蛋白50ml,15~30滴/min,静脉滴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药物做到现配现用,严密监测水电解质肾功能及血压动态变化,以便及时为医生提供信息,作出相应调整。11/28/202266用药护理CPR术后常用药物可升压、强心调整心率、利尿脱水等,用药护理解痉镇痛药的应用复苏后抽搐,常是严重脑缺氧的表现,表现为间断抽搐或持续不断抽搐,抽搐可增加耗氧量而加重脑缺氧,必须给予控制。亚低温也需持续使用镇静药和肌松药,常用药物有地西泮,力月西、芬太尼。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每天做唤醒实验,以判断意识状况。11/28/202267用药护理解痉镇痛药的应用复苏后抽搐,常是严重脑缺氧的表现,表预防并发症及医源性感染因ICU患者均是特级护理,采取无陪护制度,加强基础护理相当重要,口腔、眼部护理2~3次/天,会阴护理2次/天,温水搽浴1~2次/天,同时保持床上用物整齐干燥,翻身拍背2~3h/次,以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由于CPR后患者通过插入性导管的侵袭,患者容易并发感染,护理应做好各项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如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11/28/202268预防并发症及医源性感染因ICU患者均是特级护理,采取无陪护制病例分享:艾某某,男,29岁,酒精性肝病,肝昏迷前期(行为异常)。住院病人,外出检查胸腹部CT时,突然意识丧失,无呼吸,口唇颜面发绀,瞳孔散大。当即判断心跳骤停(未做看、听、感觉,未触颈动脉波动等)。由护士快速有CT室拉回ICU病房(应该就地抢救,途中用时2分钟左右)。返回后立即胸外按压,首先面罩球囊人工呼吸,肾上腺素1mgiV,心电监护室颤波,2min中后,取来除颤仪,调好电流200J立即胸外除颤一次,继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用物备齐,顺利行经口气管插管,接球囊人工呼吸10-12次/分,按压不中断,5分钟后再次肾上腺素1mgiV,共8分钟,首先发现口唇转红,出现微弱自主呼吸,继而暂停胸外按压,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律,瞳孔回缩,触有颈动脉。继续后续治疗,呼吸循环支持,亚低温,脑保护等措施。(共7人参与抢救---团队)预后患者最后顺利出院,未留后遗症,1年以后开始上班。11/28/202269病例分享:艾某某,男,29岁,酒精性肝病,肝昏迷前期(行为异

病例分享:

白某某,男,40岁。乙肝后肝硬化,慢性肝衰竭,凝血障碍,颈部短时间突然增粗(出血),呼吸困难加重来我院(患者独自一人),进急诊科后患者烦躁不安,在楼道来回奔跑,大夫束手无策,时间不长患者突然跌倒,意识不清,检查无呼吸。当时正值上午上班时间,数名医护在场,当即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2-3分钟后,心跳呼吸恢复,未来得及用药,本病人引起心跳骤停原因为窒息,关键要及时开放气道,所以及时做了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病人很快恢复。后续患者基础病严重,收入院继续治疗。(5人参与抢救----团队)插曲:患者为五保户病人(实报实销),患者一直未交钱,出院我院要与医保中心结算,要患者提供相关证明,患者拒绝提供,说是钱不能全让医院赚走,要求给他分钱。(说明复苏非常成功,脑子没有坏)11/28/202270

病例分享:

白某某,男,40岁。乙肝后肝硬化,慢性肝衰竭,

病例分享:

黄某某,女,30岁。妊娠高血压疾病,药物流产术后,重症肺炎,ARDS。转ICU治疗,呼吸衰竭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药物镇痛镇静,患者处于药物镇静状态。(患者无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表现)。22:15分心电监护示室颤波,颈动脉未触及波动(10秒内),第一发现人(管床护士)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并立即叫人,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调整呼吸机模式(机控)。除颤仪到位立即双向波150J除颤一次,并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静脉推注,Q5min,2个CPR后150J在胸外除颤一次,继续2个CPR,心电监护仍为室颤,再行150J胸外除颤一次,共约10分钟恢复自出窦性心律,继续后续治疗。(5人参与抢救---团队)患者住院25天,恢复良好,无后遗症。11/28/202271

病例分享:

黄某某,女,30岁。妊娠高血压疾病,药物流产术11/28/20227211/26/202272二人组护士(病人左侧):负责呼吸道管理、通道建立、执行医嘱医师(病人右侧):主要负责循环管理、生命体征监测、CPR11/28/202273二人组护士(病人左侧):负责呼吸道管理、通道建立、执行医三人组护士乙(病人左侧):负责呼吸道管理医师(病人右侧头部):CPR、病情观察、决定诊疗措施护士甲(病人右侧脚部):协助医师循环管理、生命体征监测、通道建立、执行医嘱人组11/28/202274三人组护士乙(病人左侧):负责呼吸道管理医师(病人右侧头四人组护士乙(病人左侧):负责呼吸道管理护士甲(病人右侧脚部):协助医师循环管理、生命体征监测医师(病人右侧头部):CPR、病情观察、决定诊疗措施护士丙(病人床尾):巡回、负责通道建立、执行医嘱、抢救仪器准备11/28/202275四人组护士乙(病人左侧):负责呼吸道管理护士甲(病人右侧团队合作11/28/202276团队合作11/26/202276小结了解指南-落实指南-普及指南有效按压-持续按压-尽早除颤祛除病因-器官支持-风险管理11/28/202277小结11/26/202277谢谢!11/28/202278谢谢!11/26/202278

黔东南州中医医院

心肺脑复苏及护理

吴胜璋

2017年7月5日

11/28/202279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心肺脑复苏及护理猝死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似乎健康的人,在出乎预料的短时间内,因病突然死亡。猝死是指未能预期的、非创伤的、非自杀(然)性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定为1小时,但也有人将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者归入猝死之列。猝死就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都始料不及,这就是该病的可怕之处。如果猝死发生在院内,因为他是一非预期死亡,有可能会成为非常严重的医疗纠纷隐患。11/28/202280猝死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似乎健康的心脏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全身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死亡,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情况。心脏骤停并不代表死亡,通过紧急的治疗干预有逆转的可能,甚至不遗留任何后遗症。心脏停搏: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如晚期肿瘤或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致死的患者,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这类病人不是心脏骤停急救的对象。11/28/20228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arres四种心律类型1、心室颤动:QRS波、ST段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极不匀齐颤动波。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失的室性心动过速。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立即行电除颤治疗!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无脉性室速心室颤动11/28/202282四种心律类型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无脉性室速心室颤动11/26

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不能电除颤!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11/28/202283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11/28/202284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成人常见原因:11/26心脏骤停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肺脑复苏中得到最好的诠释。心跳停止10-20秒钟----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绀心跳停止20-40秒钟----四肢抽搐心跳停止1分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4-6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心跳停止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11/28/202285心脏骤停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肺脑复苏中得到最时间就是生命-尽早CPR心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心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心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心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

心肺脑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11/28/202286时间就是生命-尽早CPR11/26/20228心肺复苏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压式”人工呼吸法1958年:Peter提出口对口人工呼吸-里程碑1960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现代心肺复苏的诞生1966年:ZOLL提出电除颤-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1985年:诞生了心肺脑复苏(CPCR)的新标准。2000年《InternationalGaidelines2000forECCandCPR》2005年:修订了CPR及ECC的推荐方案2010年:重新修订了CPR及ECC的推荐方案2015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11/28/202287心肺复苏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的适应症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者。1、各种心脏疾病,最常见的是冠心病。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3、手术及麻醉意外。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中毒、药物过敏等。11/28/202288心肺复苏的适应症适应症:11/26/202210心肺复苏禁忌症、并发症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如晚期癌症。并发症:1、人工呼吸并发症:过度通气,胃膨胀。2、胸外按压并发症: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肝脾裂伤等。11/28/202289心肺复苏禁忌症、并发症禁忌症:11/26/202211

心肺复苏指南的年龄划分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到一个月婴儿:1月到1岁儿童:1—8岁成人:≥8岁

11/28/202290

心肺复苏指南的年龄划分

11/26/20211/28/20229111/26/202213

2015年心肺复苏有哪些新观点1、建议对生存链进行划分,把院内和院外出现的心脏骤停患者区分开来;11/28/2022922015年心肺复苏有哪些新观点1、建

2010版生存链(5早)11/28/2022932010版生存链(5早)11/26/2015年把生存连分为院内及院外11/28/2022942015年把生存连分为院内及院外11/22、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3、心肺复苏质量标准:①胸部按压速率:由至少100次/分钟,更改为100~120次/分钟,并等待胸壁完全回弹;②胸部按压深度:成人胸骨的压下深度由至少5cm,改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③尽量减少CPR的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5s内完成,在实施保持气道通畅措施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s),胸外按压分数(CCF)﹥60%,指发现CA到自主循环恢复的整个过程中胸外按压时间所占比值。

④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11/28/2022952、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11/26/2022心肺复苏质量标准4、每2分钟交换1次按压职责。5、避免过度通气。6、在建立高级气道之前,应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率。建立了高级气道后,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为每6秒一次呼吸,即每分钟10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外按压。7、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若PETCO2<10mmHg,应提高CPR质量。若自主循环恢复可能导致PETCO2突然持续增加(PETCO2≥40mmHg)。8、SPO2波形反应容量状态:复苏过程中:按压质量越高波形越好。实现外周循环监测11/28/202296心肺复苏质量标准4、每2分钟交换1次按压

(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

1、无意识,立即呼救

判断方法:轻轻拍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立即高声呼救其他人帮忙,同时去枕,解开患者的衣扣,把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2、无呼吸或仅是喘息、无脉搏:检查脉搏同时应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濒死喘息或癫痫样发作。

脉搏判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中点处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一、早期识别与呼叫11/28/202297(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一、早期识别与呼叫11/26一、早期识别与呼叫注:非专业施救者无需检查脉搏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停止的辨识能力脉搏检查:对医务人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检查清除脉搏(如10秒钟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则应开始CPR)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法准确地判断脉搏是否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11/28/202298一、早期识别与呼叫注:11/26/202220二、早期心肺复苏

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变化:由A-B-C改为C-A-B,2015年继续延用即:(一)C胸外按压(compression)(二)A开放气道(airway)(三)B人工呼吸(breathing)

注意:

对于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医生应在启动EMS前,按A-B-C顺序实施5组(约2分钟)的CPR。

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原因所致,故复苏应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的病因

11/28/202299二、早期心肺复苏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变LOREMIPSUMDOLOR建议将成人、儿童及婴幼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从“A—B—C”改为“C—A—B”理由:

⑴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初始时即接受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⑵在A-B-C程序中,胸外按压往往被延迟;

⑶在救助者不愿(嫌脏或恐怕有传染病)提供通气时,其至少可完成胸外按压;11/28/2022100LOREMIPSUMDOLOR建议将成人、儿童及婴幼儿(二、早期心肺复苏(一)胸外按压C(compression)只要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1、体位:患者仰卧位于地面或硬质平面上。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3、按压方法:两手交叉并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绷直,以髋关节为轴,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5、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压下与松开的时间(0.6秒)基本相等,压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6、按压职责更换: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11/28/2022101二、早期心肺复苏(一)胸外按压C(compression)1手法: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使第一只手的手指脱离胸壁,以掌跟向下按压。二、早期心肺复苏102手法: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使(二)开放气道A(airway)

去除气道内异物:开放气道前应先除气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有义齿的取出。1、仰头举颏法:一只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11/28/2022103(二)开放气道A(airway) 11/26/202225气道阻塞(舌下垂,紧贴咽后壁)11/28/2022104气道阻塞(舌下垂,紧贴咽后壁)11/26/202226气道通畅(头后仰,下颏抬高)11/28/2022105气道通畅(头后仰,下颏抬高)11/26/202227

2、托下颌法(颈椎损伤时):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拇指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此方法难以掌握,且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因而不建议非医务人员采用。11/28/20221062、托下颌法(颈椎损伤时):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

(三)人工呼吸B(breathing)

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2)用按于前额的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鼻孔。(3)正常吸气后紧贴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4)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1秒以上),足够的潮气量以使得患者胸廓抬起。(5)每一次吹气完毕后,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抬头看患者胸部。再进行第二次吹气。(6)吹气时暂停按压,吹气频率10~12次/分,按压-通气比率为30:2。

11/28/2022107(三)人工呼吸B(breathing)11/26/202、口对鼻人工呼吸如患者口不能张开(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紧地包住。11/28/20221082、口对鼻人工呼吸11/26/202230

3、球囊面罩呼吸(1)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使患者头尽量后仰。(2)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①E: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②C: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不漏气。③用右手挤压气囊底部。(3)通气量:潮气量约需500-600ml,即1L气囊的1/2,2L气囊的1/3,充气时间超过1s,使胸廓扩张。11/28/20221093、球囊面罩呼吸11/26/202231三、早期除颤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为室颤;2、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3、除颤成功机率随时间的推移迅速下降,每延迟1min约下降7%-10%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因此,在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早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

(一)电除颤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是可除颤心律,应尽早电除颤。要求院内早期除颤在3分钟内完成,院前早期除颤在5分钟内完成,并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应进行心肺复苏。

11/28/2022110三、早期除颤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除颤器的应用:1、体位: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用盐水中浸湿。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旁,另一电极板放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电极板的中线与腋中线重叠。电极板上缘距腋窝7cm。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11/28/2022111除颤器的应用:11/26/202233除颤能量的选择1、成人(≥8岁):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

双向波:120~200J2、儿童(1~8岁):第一次:2J/Kg第二次及以后:4J/Kg11/28/2022112除颤能量的选择1、成人(≥8岁):11/

除颤具体步骤:(1)打开除颤器并选择除颤能量。(2)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压于胸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3)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

注:第1次除颤后立即做2分钟CPR,并建立静脉通道,如仍为室颤,则进行第2次除颤,之后立即做2分钟CPR,每3-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并考虑气管插管,如仍为室颤,进行第3次除颤,之后立即做2分钟CPR,开始考虑使用胺碘酮或治疗可逆病因。11/28/2022113除颤具体步骤:11/26/202235除颤效果评价近来的研究表明,电击后5秒心电显示心脏停搏或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颤后一般心脏停搏的时间应为5秒,临床比较易于检测11/28/2022114除颤效果评价近来的研究表明,电击

除颤的要求1、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2分钟后即(5次30:2后)检查心律,如有必要可再次电击。2、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3、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行心肺复苏11/28/2022115除颤的要求1、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先除颤?先CPR?1、成人(≥8岁):小于5min的心脏骤停(有目击的):只要除颤仪准备好,立即除颤大于5min的心脏骤停:先做够5个周期CPR(2min/30:2×5),接好除颤器后再除颤2、儿童(1~8岁):先做5个周期CPR(2min/30:2×5),接好除颤器后再除颤3、婴儿(<1岁):不适用AED。11/28/2022116先除颤?先CPR?1、成人(

通气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充足的氧合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心肺复苏期间,肺处于低灌注状态,人工通气时应避免过度通气,以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一)气管插管或呼吸机气管内插管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可以连接呼吸机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气管插管后通气频率10次/分钟,每次通气1秒以上,通气时不需停止胸外按压。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11/28/2022117通气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充足的氧合和充分排(二)药物治疗

在心脏呼吸骤停中,基本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最重要的,药物治疗是次要的。经过初始心肺复苏和除颤后,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1、给药途径

(1)静脉内给药:包括外周大静脉和中心静脉。

(2)经气管给药:可将必要的药物适当稀释10ml左右,注入气管中。建议剂量为静脉剂量的2~2.5倍

(3)骨髓腔内给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胫骨近端。最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11/28/2022118(二)药物治疗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11/26/20

2、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药,能提高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并可以改变细室颤为粗室颤,增加复苏成功率。每3-5分钟快速静推1mg,不推荐递增剂量和大剂量使用。总量不超过15mg。在至少2分钟CPR和1次电除颤后开始使用。

(2)胺碘酮对于序贯应用CPR-电除颤-CPR-肾上腺素-电除颤,治疗无效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应首选胺碘酮,初始量为3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到20ml快速静推,随后电除颤1次,如仍未恢复,10-15min后可再150mg稀释到10ml快速静推。在首个24h内使用维持剂量,先1mg/min持续6h,之后0.5mg/min持续18h。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11/28/20221192、常用药物11/26/202241

(3)利多卡因如果没有胺碘酮,可以使用利多卡因。其显效快,时效短(一次静脉给药保持15-20min),对心肌和血压影响小。初始剂量为1-1.5mg/kg静推,如果室颤/无脉性室速持续,每5-10分钟可再给0.5-0.75mg/kg静推,直到最大量3mg/kg。也可静脉滴注1-4mg/min。

(4)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兴奋,增加窦房结的自律性和加快房室传导。对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的心动过缓性心脏骤停者,可改善其预后。对心肌持续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