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受弯构件(共31张PPT)_第1页
梁受弯构件(共31张PPT)_第2页
梁受弯构件(共31张PPT)_第3页
梁受弯构件(共31张PPT)_第4页
梁受弯构件(共3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梁受弯构件第一页,共31页。第一节概述梁主要是用作承受横向荷载的实腹式构件(格构式为桁架),主要内力为弯矩与剪力;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控制梁的挠曲变形;梁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强度、整体稳定性及局部稳定性;梁的截面主要分型钢与钢板组合截面第二页,共31页。第二节梁的强度与刚度一、梁的强度梁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弯应力、剪应力,在集中荷载作用处还有局部承压应力,故梁的强度应包括: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成压强度,在弯应力、剪应力及局部压应力共同作用处还应验算折算应力。1、抗弯强度弹性阶段:以边缘屈服为最大承载力弹塑性阶段:以塑性铰弯矩为最大承载力第三页,共31页。弹性最大弯矩塑性铰弯矩截面形状系数梁的《规范》计算方法以部分截面发展塑性(1/4截面)为极限承载力状态单向弯曲双向弯曲式中:γb1/t≥13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时γ第四页,共31页。二、抗剪强度三、腹板局部压应力四、折算应力两σ五、梁的刚度控制梁的挠跨比小于规定的限制(为变形量的限制)第五页,共31页。第三节梁的整体稳定一、梁的失稳机理梁受弯变形后,上翼缘受压,由于梁侧向刚度不够,就会发生梁的侧向弯曲失稳变形,梁截面从上至下弯曲量不等,就形成截面的扭转变形,同时还有弯矩作用平面那的弯曲变形,故梁的失稳为弯扭失稳形式,完整的说应为:侧向弯曲扭转失稳。从以上失稳机理来看,提高梁的整稳承载力的有效措施应为提高梁上翼缘的侧移刚度,减小梁上翼缘的侧向计算长度第六页,共31页。二、影响梁整体稳定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截面形式,荷载类型,荷载作用方式,受压翼缘的侧向支撑。三、整体稳定计算表达式第七页,共31页。三、梁的整体稳定保证措施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关键是,增强梁受压翼缘的抗侧移及扭转刚度,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就可以保证在梁强度破坏之前不会发生梁的整体失稳,可以不必验算梁的整体稳定,具体条件详见P153四、梁的侧向支撑侧向支撑作用是为梁提供侧向支点,减小侧向计算长度,故要求侧向支撑应可靠,能有效地承受梁侧弯产生的侧向力(实际为弯曲剪力),由于侧弯主要是受压翼缘弯曲引起,同第四章,侧向力可以写为:如果为支杆应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同时应注意如书P154所示的有效支撑。夹支座:梁为侧向弯曲扭转失稳,所以支座处应采取措施限制梁的扭转。第八页,共31页。第四节梁的局部稳定与加劲肋设计一、概述同轴压构件一样,为提高梁的刚度与强度及整体稳定承载力,应遵循“肢宽壁薄”的设计原则,从而引发板件的局部稳定承载力问题。翼缘板受力较为简单,仍按限制板件宽厚比的方法来保证局部稳定性。腹板受力复杂,而且为满足强度要求,截面高度较大,如仍采用限制梁的腹板高厚比的方法,会使腹板取值很大,不经济,一般采用加劲肋的方法来减小板件尺寸,从而提高局部稳定承载力。图中:1-横向加劲肋2-纵向加劲肋3-短加劲肋第九页,共31页。二、翼缘板的局部稳定设计原则--等强原则按弹性设计(不考虑塑性发展γ),因有残余应力影响,实际截面已进入弹塑性阶段,《规范》取Et=0.7E。若考虑塑性发展(γ),塑性发展会更大Et=0.5E。当时,γ=1.0第十页,共31页。三、腹板的屈曲屈曲应力统一表达式(k)第十一页,共31页。剪切应力屈曲如不设加劲肋,弯曲应力弹性屈曲如不设加劲肋,k≈23.9,χ=1.66(1.23,扭转不约束)第十二页,共31页。局部压应力弹性屈曲按a/h0=2设置横向加劲肋,复合应力作用板件屈曲仅配置横向加劲肋配有纵向加劲肋的上区格(偏心受压)配有纵向加劲肋的下区格(偏心受压,σc2≈σc)第十三页,共31页。四、加劲肋的配置与构造1、配置规定(P169,表5.10)第十四页,共31页。2、加劲肋的构造横向加劲肋贯通,纵向加劲肋断开;横向加劲肋的间距a应满足,当且时,允许纵向加劲肋距受压翼缘的距离应在范围内;上述各式中,h0为梁腹板的计算高度,hc为梁腹板受压区高度,对于单对称截面,前述表5.10中4、5项中有关纵向加劲肋规定中的h0应取2hc。加劲肋可以成对布置于腹板两侧,也可以单侧布置,支承加劲肋及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必须两侧对称布置。加劲肋必须具备一定刚度,截面尺寸及惯性矩应满足:第十五页,共31页。横向加劲肋的截面尺寸双侧布置时单侧布置时:bs倍。截面惯性矩的要求(同时配置横、纵肋时)横向肋:纵向肋:当时当时横向加劲肋应按右图示切角,避免多向焊缝相交,产生复杂应力场。第十六页,共31页。支承加劲肋构造与计算在梁支座处及较大集中荷载作用处,应布置支承加劲肋,支承加劲肋实际上就是加大的横向加劲肋,支承加劲肋分梁腹板两侧成对布置的平板式,及凸缘式两种。第十七页,共31页。其作用除保证腹板的局部稳定外,还应承受集中力作用,故除满足横向加劲肋的有关尺寸及构造要求外,尚满足如下所述几方面承载力的要求。稳定性计算注:平板式按b类;凸缘式按c类端面刨平抵紧示应验算端面承压端面焊接时以及支承肋与腹板的焊缝应按第三章方法验算焊缝强度第十八页,共31页。拉弯与压弯构件实际上就是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的构件,也就是为轴心受力构件与受弯构件的组合,典型的三种拉、压弯构件如下图所示。避免多向焊缝相交,产生复杂3-短加劲肋二、影响梁整体稳定的因素经济高度:he由最小耗钢量确定;提高梁的整稳承载力横向加劲肋应按右图示切角,实腹式:型钢截面与组合截面最大高度:hmax由建筑设计要求确定;端面刨平抵紧示应验算端面承压上述各式中,h0为梁腹板的计算高度,hc为梁腹板受压区高度,对于单对称截面,前述表5.不考虑塑性发展()的情况第二十九页,共31页。第二十二页,共31页。最大高度:hmax由建筑设计要求确定;梁受弯变形后,上翼缘受压,由于梁侧向刚度不够,就会发生梁的侧向弯曲失稳变形,梁截面从上至下弯曲量不等,就形成截面的扭转变形,同时还有弯矩作用平面那的弯曲变形,故梁的失稳为弯扭失稳形式,完整的说应为:侧向弯曲扭转失稳。第四节钢梁的设计一、型钢梁的设计1、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梁的最大弯距设计值Mmax;2、根据抗弯强度,计算所需的净截面抵抗矩:3、查型钢表确定型钢截面4、截面验算强度验算:抗弯、抗剪、局部承压(一般不需验算折算应力强度);刚度验算:验算梁的挠跨比整体稳定验算(型钢截面局部稳定一般不需验算)。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截面,再进行验算,直至满足。第十九页,共31页。二、组合梁的截面设计1、根据受力情况确定所需的截面抵抗矩2、截面高度的确定最小高度:hmin由梁刚度确定;最大高度:hmax由建筑设计要求确定;经济高度:he由最小耗钢量确定;选定高度:hmin≤h≤hmax;h≈he,并认为h0≈he3、确定腹板厚度(假定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则有:或按经验公式:第二十页,共31页。3、确定翼缘宽度确定了腹板厚度后,可按抗弯要求确定翼缘板面积Af,已工字型截面为例:有了Af,只要选定b、t中的其一,就可以确定另一值。4、截面验算强度验算:抗弯、抗剪、局部承压以及折算应力强度);刚度验算:验算梁的挠跨比;整体稳定验算;局部稳定验算(翼缘板)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截面,再进行验算,直至满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劲肋结算与布置第二十一页,共31页。4、腹板与翼缘焊缝的计算连接焊缝主要用于承受弯曲剪力,单位长度上剪力为:当梁上承受固定的集中荷载且未设支承了时,上翼缘焊缝同时承受剪力T1及集中力F的共同作用,由F产生的单位长度上的力V1为:第二十二页,共31页。第六章拉弯与压弯构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拉弯与压弯构件的强度与刚度第三节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第四节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第五节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截面设计第六节格构式压弯构件第二十三页,共31页。第一节概述拉弯与压弯构件实际上就是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的构件,也就是为轴心受力构件与受弯构件的组合,典型的三种拉、压弯构件如下图所示。同其他构件一样,拉、压弯构件也需同时满足正常使用及承载能力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满足刚度要求。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需满足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三方面要求。截面形式:同轴心受力构件,分实腹式截面与格构式截面实腹式:型钢截面与组合截面格构式:缀条式与缀板式第二十四页,共31页。第二节拉、压弯构件的强度与刚度一、强度两个工作阶段,两个特征点弹性工作阶段:以边缘屈服为特征点(弹性承载力)弹塑性工作阶段:以塑性铰弯距为特征点(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第二十五页,共31页。联立以上两式,消去η,则有如下相关方程

--轴力单独作用时最大承载力--弯距单独作用时最大承载力如右图所示,为计算方便,改用线性相关方程(偏安全)《规范》公式第二十六页,共31页。关于±号的说明--如右图所示对于单对称截面,弯距绕非对称轴作用时,会出现两种控制应力状况。不考虑塑性发展()的情况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时;格构式构件,弯距绕虚轴作用时;当时。二、刚度一般情况,刚度由构件的长细比控制,即:第二十七页,共31页。第三节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一、概述实腹式压弯构件在轴力及弯距作用下,即可能发生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弯曲失稳,也可能发生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弯曲扭转失稳(类似梁)。两方面在设计中均应保证。二、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以右图示理想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