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_第1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_第2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_第3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_第4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第一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述一、农村土地现有的产权状态1、农村土地的构成第一,集体所有的土地;第二,国有但由集体使用的农地。2、三种基本的用益物权:“农村三片地”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下的“农地”,包括耕地、草原、林地等。第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乡镇基础设施、乡镇企业建设等。第三,宅基地使用权,用于保有农户住宅以及其他地上建筑物为主要目的。第一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述一、农村土地现有的产权状态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法律框架

图表一法律名称发布单位宪法《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民法通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物权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森林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拍卖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政法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司法解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农业部政策《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法律框架

图表一法律名称发布单位宪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第二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一般规定(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述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与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将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部或部分权能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让渡给他人的行为。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特征:A流转的主体具有特定性B流转的客体具有特定性、法定性C流转的范围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D流转具有自愿性、契约性和期限性第二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二)流转主体的法律地位1、承包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的规定A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B获得流转收益和适当补偿的权利C流转收到不法侵害时的物权保护和债权保护等2、承包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7条的规定A交付承包经营权的义务B维护受让方对农地的使用权C尊重受让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D监督受让方使用土地,制止受让方损害农地(二)流转主体的法律地位(二)流转主体的法律地位

3、受让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权利、义务A对农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B支付农地使用费的义务C维护农地的农业用途D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损害土地(二)流转主体的法律地位

3、受让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三)土地承包经济权流转费纠纷的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是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承包人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由流转受让人耕种,流转受让人向土地承包人支付的费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纠纷,是指流转双方或其他人因流转费的支付或归属等发生争议。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纠纷的类型A发包方干涉确定流转费纠纷B承包方要求增加流转费纠纷C受让方要求减少流转费纠纷D受让方拖欠流转费纠纷E发包方截留流转费纠纷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纠纷案件的处理原则A土地流转费尊重当事人的协商意见B发包方截留、扣缴土地流转费的应当返还C发包方要求截留、扣缴土地流转费抵销费用的不予支持D当事人单方面要求变更流转费的一般不予变更(三)土地承包经济权流转费纠纷的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是(三)土地承包经济权流转费纠纷的处理3、流转费的调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最高院司法解释)第16条规定,因承包方不收取流转价款或者向对方支付费用的约定产生纠纷,当事人协商变更无法达成一致,且继续履行又显失公平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发生变更的客观情况,按照公平原则处理。A关于公平原则界限问题B关于情势变更原则的问题(三)土地承包经济权流转费纠纷的处理3、流转费的调整

案例1:孙学刚与罕达汽村村民委员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上诉案

孙学刚与罕达汽村委会于2002年10月20日签订耕地承包合同,承包期至2028年末。孙学刚每年每公顷给付承包费80.00元,并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完成粮食定购任务,当地政府给予种地户的有关政策由孙学刚享受。合同履行至2004年5月,国家陆续出台惠农政策,不再征收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罕达汽村委会认为原约定的承包费过低,2005年双方经协商达成协议,自2005年起,承包费提高至每年每公顷297.28元,孙学刚领取了2004年至2006年30公顷土地的粮食补贴,并领取了30公顷土地的良种补贴。财政部门自2006年发放的农资综合补贴由罕达汽村委会领取。合同履行至2012年春,村民以物价上涨因素及市场行情变化,要求提高承包费。罕达汽村委会以上述理由申请仲裁。裁决结果为:1、土地承包合同仍然有效。2、对罕达汽村委会提出土地承包费每公顷调整为1,800.00元,予以支持。3、对罕达汽村委会提出土地承包费价格根据市场行情三年一调整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另查明,孙学刚承包的30公顷土地是村机动地,发包时属撂荒地。罕达汽村有2000余公顷土地对外承包,其中包括农民承包的土地也委托罕达汽村委会统一对外发包,大部分村民从事砂金开采。2012年4月,罕达汽村委会在小河里地营子有部分土地对外公开发包,每年每公顷承包费为2,000.00元,并约定国家发放的粮食补贴和综合补贴由罕达汽村委会领取。案例1:孙学刚与罕达汽村村民委员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上本案的处理:孙学刚与罕达汽村委会签订合同时,根据当时农业政策及当地农村土地收益情况,此合同并不显失公平。由于约定承包期限近三十年,时间较长,双方不能预见和克服的因素很多,当合同履行至2004年时,国家农业政策发生变化,且当地实行砂金禁采,农民收入渠道减少,经双方协商对承包费进行了调整。近年来,因国家对农业投入加大及惠农政策的实施、气候条件改善,土地效益增加等,导致当地的土地承包费价格大幅度上涨,双方签订土地承包协议书及补充协议时的客观情况已发生重大变更,若维持合同及补充协议原有条款继续履行,双方之间的利益就会产生重大失衡,现因双方当事人协商变更无法达成一致,继续履行又显失公平,且罕达汽村委会与承包户签订此类合同较为普遍,故本案应适用公平原则变更原合同的条款,即适当提高承包费,但土地仲裁委变更承包费为现行市场价,调整过高,因孙学刚承包的土地属撂荒地,承包前期孙学刚为改善与提高地力等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并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故承包费的调整应低于市场价,参照市场价,根据承包土地的位置、地力等情况酌情予以调整,即调整承包费至每年每公顷1,000.00元。关于罕达汽村委会提出承包费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三年一调整的问题,因孙学刚、罕达汽村委会对合同期限等内容有明确约定,本次仲裁、诉讼已针对发生的客观情况适用公平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故罕达汽村委会提出三年一调整的主张不予支持。本案的处理:4、流转期限纠纷及其处理最高院司法解释第17条规定:当事人对转包、出租地流转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参照《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处理。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属于林地承包经营外,承包地交回的时间应当农作物收获期结束后或者下一耕种期开始前。对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投入,对方当事人请求承包方给予相应补偿的,应予支持。4、流转期限纠纷及其处理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纠纷及其处理转让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给他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包括两种情况: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和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一)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户往往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1、承包户家庭成员进城务工经商,有的全家住在城里,发展好的甚至在城里购置了房产,他们已经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无暇照顾农村的承包地。2、有的农民在农村的乡镇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或自己创业从事工商业经营等,他们也无精力从事农业生产。3、承包户家庭有的成员脱离农村,其家属随迁或投靠共同生活的。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纠纷及其处理转让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纠纷及其处理(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应当遵循的一般原则1、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2、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原则。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年限的原则。4、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的原则。5、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原则。(三)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主体要适格1、转让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稳定的收入来源2、受让方可以是本集体的成员,也可以是本集体外的成员,但都应当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纠纷及其处理(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纠纷及其处理(四)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件1、需要经发包方同意2、需要签订书面合同3、当事人对是否进行登记有选择权利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纠纷及其处理案例2:王某诉周某及第三人万足乡万足村一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案1993年5月24日,周某欲迁居彭水县城随其夫及子女共同生活,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同意,和王某约定:1、周某将坐落在万足村原二组(现为一组)的房屋及家具转让给王某;2、周某将原组里划归其承包的土地和山林全部转让给王某使用;3、王某承包周某转让的土地和山林后,其集体征收的一切使用税费由王某向村组申报并按规定缴纳,转让方不承担今后一切的土地和山林使用、管理的税费;4、转让方依照民族风俗习惯,今后打身基(即修墓地)需用地时,可在转让的承包地和山林中选用,承包方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条件作交换。第二轮土地承包时,王某以王某为户主与第三人签订了农用土地承包合同,2003年,因彭水乌江电站的建设,周某转让给王某的承包地被征用,双方因移民补偿发生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本案的争议焦点:王某与周某之间签订的合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还是转包的认定本案的裁判要点:转让与转包虽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但转让程序、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转让后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即告终止,由受让方就该承包地与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且原承包方在原承包期内不得再向发包方要求另行承包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就本案,周某不仅将其去世后的墓地都约定在其中,而且将居住的房屋和家具也全部卖给王某,表明周某是将其在万足村原二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王某,而非转包关系,该协议书为书面形式,也经过发包方的同意,应为有效。转让合同生效后,周某与第三人的承包关系已经终止,王某作为受让方与第三人之间的承包关系已经重新确立,第三人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无不当。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三、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纠纷及其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之间为方便耕种和各自需要,对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换,也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给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和互换的区别:1、转让可以在本集体成员之外进行,互换只局限于本集体成员之间;2、转让必须经发包方同意,互换只需报发包方备案;3、转让时本集体组织成员优先,互换不存在优先权。案例3:陈能书与刘孝文口头协议互换土地。陈能书用自己承包的0.1613亩“洞子土”与刘孝文承包的“下鱼田边边土”中的0.1613亩进行互换。双方互换土地后没有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双方对换得的土地进行了耕种。2004年陈能书换得的“下鱼田边边土”因修建高速公路被征用,双方为补偿款的归属发生争议。三、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纠纷及其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农村本案裁判要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不以发包方同意为必要,未经发包方备案、未办理变更登记,均不影响互换的效力。本案互换事实成立,且双方已实际耕种。虽然是口头协商,也未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和报发包方备案,但是对于互换土地的行为发包方是知情且认可的。双方互换土地的行为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也可以不办理变更登记。本案裁判要点:法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0条: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第37条第1款: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第38条: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法条: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纠纷及其处理转包是承包方把自己承包期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转交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农户耕种。转包的一方称为转包方,接受转包的一方称为接包方。双方还可以约定转包费条款。案例4:1999年9月23日,孙玉春与甲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孙玉春承包甲村经济合作社斗量河滩土地13亩,承包期限至1999年1月1日到2028年12月31日止,如需转租,须经甲村经济合作社批准。2001年7月26日,孙玉春和郭连星签订承包土地协议书,约定:孙玉春将承包的13亩土地转包给郭连星承包经营,承包期限自2002年至2029年,每年承包费为700元。该协议书未经甲村经济合作社批准或备案。协议签订后,郭连星向孙玉春缴纳2002年至2007年的承包费4200元。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纠纷及其处理转包是承包方把自己承包期本案裁判要点:孙玉春将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包方式流转给郭连星承包经营,双方签订的承包土地协议意思表示真实,孙玉春的转包行为虽未经发包方同意,但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有效。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本案裁判要点: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纠纷及其处理出租是土地流转的常见方式。《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租,但从程序上规定采取出租方式流转土地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无需发包方同意,也无需申请登记。由乡镇政府出面或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的“反租倒包”,不符合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应予制止。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纠纷及其处理六、农地代耕纠纷代耕是指承包户将自己的承包地交由他人耕种的一种土地流转关系,一般是耕种的一季或一年,也有超过一年的,有有偿和无偿两种。代耕实质上是一种委托合同。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六、农地代耕纠纷

案例5:陈云辉和朱阔钊在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均为临江村4组的村民,二人各自取得其承包地。由于发包方的原因,该村均未签订书面承包合同,也未向承包方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此次土地承包后,该村已无机动田。2000年,陈云辉因外出打工将其承包地中的2.33亩交由朱阔钊代为耕种,但双方未将此事报经当地村委会同意,也未签订书面合同,朱阔钊代种此田至今,并代为缴纳了相应的农业税费,代为完成了相应的的粮食订购任务。2001年,临江村4组在朱阔钊口头要求下将其代种的2.33亩承包地记入其名下,但该村与陈云辉、朱阔钊并未共同确认此地陈云辉不再承包而转由朱阔钊承包。2004年,陈云辉与朱阔钊因是否返还2.33亩承包地发生纠纷。案例5:陈云辉和朱阔钊在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均为裁判要点:代耕代种并不是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在性质上,它类似于民法上的承揽,由代耕代种人完成耕种任务,因此可以参照承揽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本案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陈云辉作为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即当地村委会的备案将其2.33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朱阔钊,由朱阔钊代为耕种并代为缴纳相应的农业税费,加之承包方(陈云辉)与转包方(朱阔钊)未订立书面合同,因此该流转行为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应为无效。基于无效民事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诉争的承包地目前已经种下农作物,返还时间应当在该农作物收获期结束后或下一耕种期开始前,具体由法院酌定。裁判要点:代耕代种并不是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在性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纠纷1、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发生继承问题2、家庭承包的承包人应得的收益可以依法继承3、家庭承包中林地的承包人死亡后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

4、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办人死亡,承包人应得的收益和承包经营权均可以继承

案例6:

樊金富与樊金凤系兄弟关系。樊金凤、宋凤英夫妇系泰兴市黄桥镇直来桥村北二组村民,二人未生育子女,樊金凤先于宋凤英去世,宋凤英于1999年去世。2011年1月,直来桥村北二组的土地被征用,该村按照1994年二轮土地承包期间的在册人口数分发土地补偿款,并制作了北二组土地征用人员名单表,宋凤英作为当时的在册人口分得补偿款32900元,该款项一直保存在直来桥村委会处。樊金富以其对宋凤英尽了生养死葬的义务,应当获得宋凤英的遗赠为由要求直来桥村委会给付该补偿款未果,提起诉讼。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纠纷

裁判要点:1.讼争承包地征地补偿费来源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宋凤英为该承包经营户家庭的最后一个家庭成员,于1999年死亡,承包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归于消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个人财产,故不发生继承问题。2.土地征用发生在2011年,该土地征收补偿款非宋凤英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不存在继承分配的问题。

裁判要点:对于除林地外的家庭承包,法律未授予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的权利。当承包农地的农户家庭中的一人或几人死亡,承包经营仍然是以户为单位,承包地仍由该农户的其他家庭成员继续承包经营;当承包经营农户家庭的成员全部死亡,由于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是以集体成员权为基础,该土地承包经营权归于消灭,农地应收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另行分配。本案讼争的宋凤英名下的承包地征地补偿费来源于宋凤英户的承包经营权,宋凤英为该承包经营农户家庭的最后一个家庭成员,于1999年死亡,承包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然消失。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个人财产,故不发生继承问题。土地征用发生在2011年,该土地征收补偿款更非宋凤英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不存在继承分配的问题。至于樊金富是否为土地征收时原宋凤英户名下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其并未提交证据证明。故对樊金富以继承人的身份要求确认对宋凤英名下的土地补偿款享有继承权的请求予以驳回是正确的。对于除林地外的家庭承包,法律未授予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的权利。第三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纠纷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案件概述(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案件及其类型1、土地重复发包纠纷案件2、土地承包经营人与土地实际占有人纠纷案件3、发包方变动引发的承包纠纷案件4、土地承包方变动引发的承包权纠纷案件第三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纠纷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案件(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及法律适用1、土地承包合同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中的作用A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B发包方就同一土地订立两个以上承包合同的三种处理情形C没有订立书面承包合同,但已经发包方同意并实际承包经营一年以上的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自实际承包经营时取得承包方的权利义务。D其他方式承包的,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E承办人在承包经营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期间,对承包土地进行治理水土流失而新增的土地面积的承包使用权,应当确认。F承办人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间,因改造土壤、改造耕地增加的土地面积的承包经营权应当确认。(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及法律适用2、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解决途径最高院司法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2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法律已明文规定,是否分配承包土地的问题,决定权在土地的所有权人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司法解释规定未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可以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2、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解决途径二、常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的处理(一)承包地四至和地点不明确所引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的处理1、土地四至不清楚2、承包地点不明确案例7:1998年6月30日第二轮土地承包时,那王村小组与吴扬训签订了《家庭承包耕地合同书》,将位于本村阳东坡的土地发包给吴扬训经营农业,四至范围是:东至山塘,西至赡养,南至占武,北至石保,面积0.45亩,承包期限30年,后领取《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005年3月吴扬运以其曾经在该地耕种为由,与吴扬训发生争议,干涉吴扬训种植作物。吴扬训遂起诉要求吴扬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二、常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的处理(一)承包地四至和地点不

裁判要点:

吴扬训与那王村小组签订的《家庭承包耕地合同书》,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有效。纠纷之土地系该合同约定的一部分,虽然该合同书上载明的阳东坡土地面积(0.45亩)与实际面积不相符,但记载的四至清楚,界限明确,并不影响合同效力,那王村小组对此也无异议,故吴扬训合法取得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吴扬运阻扰吴扬训生产经营系侵权行为,应予停止。

裁判要点:

吴扬训与那王村小组签订的《家庭承包耕地合同(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中的作用案例8:1997年12月31日,大罗村委会将包括岭夹边1.12亩水田在内的6.1亩水田发包给李昌信耕作,同时还核发了《家庭承包耕作手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限为30年,田地承包后一直由李昌信耕作。在2003年期间,由于李昌灼家庭困难,李昌信将自己承包的沙桐0.3亩水田、外朗0.5亩水田和岭夹边1.12亩租借给李昌灼耕作,约定由李昌信交公粮,李昌灼每年每亩交100公斤谷子给李昌信。2005年李昌信要回了岭夹边1.12亩水田自行耕作,李昌灼因此也停止沙桐0.3亩和外朗0.5亩水田,交还李昌信耕作。2007年,李昌灼提交了2003年9月20日农民负担手册、两张二轮承包土地调查及税改确定土地计算表及农业税完税证,就岭夹边1.12亩水田以自己名义办理水田补助登记,并耕作讼争土地。双方发生争议。(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确认土地承包经

裁判要点:

诉争土地于1997年经大罗村委会发包给李昌信耕作,承包期限为30年,并颁发了《家庭承包耕地手册》及《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述证书上明确载明了现争议地,并载明了争议地的明确四至范围,该争议地使用权属明确,李昌信对争议地享有合法使用权,应受法律保护。李昌灼以自己手中的农民负担手册、二轮承包土地调查及税改确定计算表、农业税完税证为由去耕作诉争土地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其提出诉争地已经社里公开调整重新承包,并无大罗村委会第二社社员会议及村民会议的纪要记录,也未经调整双方的签名确认,而李昌信持有的《家庭承包耕地手册》及《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中记载的讼争地并没有调整变更的记录,或重新发证确认,显然已作重新调整承包地的依据不足,不予确认和支持。

裁判要点:

诉争土地于1997年经大罗村委(三)“一地数包”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最高院司法解释第20条的规定(三种情形)1、“一地数包”的处理原则2、“一地数包”纠纷的具体处理案例9:林加权与林发瑜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案2000年7月,吾鲁村村民小组与丰绿公司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书》,将该村第一、第六队的石阶坡地进行发包,承包期限为30年。2002年3月,丰绿公司将该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吾鲁村村民王定恩,后2004年,王定恩与林发瑜签订《<土地合同书>转让协议》,将该地的承包经营权转让给林发瑜。期间,吾鲁村就王定恩拟转让前述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宜向村民发放了《土地转让征求意见表》,吾鲁村所属的第一队、第六队部分村民在该表上签字,吾鲁村也在村领导代表签名处盖了公章。此后,林发瑜对该地进行耕作,后因个别村民以祖宗地为名进行干涉、阻止,造成林发瑜至今无法种植植物。2006年7月间,林加权以吾鲁村已经将林发瑜受让的前述土地发包其经营为由,在该地进行种植,发生纠纷,同年,吾鲁村在海南日报上公告通知丰绿公司解除双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书》,诉讼中,临高县人民政府向林加权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以属错发为由,收回了该证。(三)“一地数包”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裁判要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发包方就同一土地签订两个以上承包合同,承包方均主张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已经依法登记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2、均未依法登记的,生效在先合同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3、依前两项规定无法确定的,已经根据承包合同合法占有使用承包地的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争议发生后一方强行先占承包地的行为和事实,不得作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裁判要点:本案处理:吾鲁村与丰绿公司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书》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也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吾鲁村村民小组所属的村民也未提出异议,因此,该合同合法有效,丰绿公司依法享有承包经营权,丰绿公司与王定恩、王定恩与林发瑜签订的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吾鲁村也表示同意,故该两份协议亦有效。林加权所承包的土地尚未依法登记,吾鲁村就位于该村同一土地先后发包给林发瑜、林加权,林发瑜承包在先,因此取得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吾鲁村的公告解除行为发生在丰绿公司与吾鲁村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终止及林发瑜与吾鲁村在该土地上确立新的承包关系之后,因此不能对抗林发瑜与吾鲁村在该土地上所确立的承包关系。林加权依其与吾鲁村承包该土地而种植,吾鲁村对此存在过错,应承担赔偿林加权承包该土地所造成的损失。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第四章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争议解决机制四种解决机制:第一,协商第二,调解第三,仲裁特殊仲裁组织;非必经前置程序;无“一裁终审”的效力。第四,诉讼第四章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争议解决机制四种解决机制:

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课件教学讲义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请单击播放按ESC键退出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请单击播放按ESC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在《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与病理等方面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临床上对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把卫气营血的概念用于对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发展阶段性的分析,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在《内经》及历代医(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温邪入侵人体激发体内防御机能,出现一系列由邪正相争所引起的反应导致了卫气营血及有关脏器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温邪入侵人体激发体内防御机能1、卫分证

(1)概念: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1、卫分证(2)主要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有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其中以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为辨证要点。病理特点是: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2)主要证候:2、气分证

(1)概念:气分证是温邪在里,引起人体脏腑或组织气机活动失常的一类证候,属于外感病里证的范畴,同时还包括了半表半里证在内。气分证的病变较广泛,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都可属气分证范围,涉及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

2、气分证(1)概念:(2)主要证候:气分证的临床表现可因病邪性质及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其共同的特点:

热势壮盛,不恶寒,汗多,渴喜饮凉,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其中以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辨证要点。

(2)主要证候:湿热性质的病邪所引起的气分证,临床症状表现较特殊。共有的症状:发热,脘腹痞满,苔腻。其发热的类型随湿热偏盛程度而异:湿偏盛者:热为湿遏而多表现为身热不扬;热偏盛者:因湿热交蒸,身热较盛而不为汗衰。湿热性质的病邪所引起的气分证,临床症状表现较特殊。(3)病机分析:以病邪犯阳明为例,阳明为十二经脉之海,多气多血,抗邪力强,故邪入阳明,正邪抗争,里热蒸迫,而见全身壮热。温邪在里不在表,故仅有发热而不伴有恶寒。里热亢盛,迫津液外泄而多汗,热炽津伤而口渴喜凉饮。气分热炽,舌苔见黄燥,脉洪大而有力。

热盛阳明的病理特点是:正邪剧争,里热蒸迫,热盛津伤。气分证的总的病理特点是:邪正剧争,热炽阴伤。(3)病机分析:3、营分证

(1)概念:营分证是温邪犯于营分,引起以邪热盛于营分,灼伤营阴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也属于外感病里证范畴。温邪深入营分,人体脏器组织的实质损害较为明显,而有关的功能障碍更为严重,病情较为危重。

3、营分证(1)概念:(2)主要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

其中以身热夜甚,时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红绛为辨证要点。病理特点是: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2)主要证候:4、血分证(1)概念:血分证是邪热发展到血分,引起以血热亢盛、动血耗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也属于外感热病里证范畴。温邪深入血分,病变已属极期,亦多昏、痉、厥、脱之变,病情较为危重。4、血分证(1)概念:(2)主要证候: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其中以斑疹密布、出血及舌质深绛为辨证要点。

(2)主要证候:(3)病机分析:耗血(阴血)血热瘀血动血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是: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煎熬血液(3)病机分析:煎熬血液(二)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关系

卫气营血证候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四者不可截然分开:卫气属阳,营血属阴,气之表者为卫,营之深者为血。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关系卫气营血证候之间有着非常密(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

温病发生后,病情往往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动态的变化就是传变。这一变化主要是温邪与人体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也反映了温邪在患者体内的发展变化,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规律。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温病发生后,病情往往处于不1、影响卫气营血传变的因素:

一、感受病邪的性质二、感受温邪的毒力大小三、不同类型的体质四、治疗是否及时恰当1、影响卫气营血传变的因素:2、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类型:

(1)自表入里:(2)由里达外(3)传变不分表里渐次温病的传变除以上所述外,尚有一种情况是不传。所谓不传,是指邪在卫分或气分,经治疗后邪从外解而病愈。

2、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类型:二、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理论是吴鞠通在《内经》三焦学说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医家运用三焦理论进行热性病辨证的论述,并结合其诊治热性病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理论,主要用以阐述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焦所属不同脏腑的病变及其传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温病各个不同阶段的治则。二、三焦辨证三焦辨证理论是吴鞠通在《内经》三焦学说的基(一)三焦的证候与病机

三焦辨证中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代表了人体胸腹部内各种脏腑的部位范围: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中焦主要包括阳明胃、肠及太阴脾;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一)三焦的证候与病机三焦辨证中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代表1、上焦证:

(1)邪犯肺卫证: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即指出许多温病在初起时,病邪先犯于肺。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等。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为辨证要点。

1、上焦证:(2)肺热壅盛证:如犯于肺卫的温邪进一步由表入里,肺热亢盛,可造成邪热壅肺,肺气闭阻。主要症状: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等。以身热,咳喘,苔黄为辨证要点。

(2)肺热壅盛证:(3)湿热阻肺证:

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亦可犯于肺,使卫受邪郁,肺失肃降,即吴鞠通说:“肺病湿则气不得化。”主要症状: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等。以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为辨证要点。(3)湿热阻肺证:(4)热陷心包证:邪陷心包是指邪热内陷,引起心包络机窍阻闭,心不能主神明的病理变化,又称为邪闭心包证、热闭心包证。热陷包络,逼乱神明,则见神志异常,如神昏谵语,甚或昏愦不语;心窍为邪热所闭,气血周行郁阻,不能布达四肢,故四末失去温煦而厥冷不温,一般冷不过肘膝;心主血属营,邪乘心包,营血受病,故舌质红绛。热陷心包证以神昏、肢厥、舌绛为辨证要点。

(4)热陷心包证:(5)湿蒙心包证:

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络的病理变化,又称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主要症状: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间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色不绛,脉濡滑数等。痰湿蒙蔽心窍,心神困扰,故神志昏蒙,间有谵语。邪留气分,未入营血,故舌质不绛。湿热上泛,故舌苔垢腻。湿蒙心包证以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为辨证要点。

(5)湿蒙心包证:上焦温病一般多见于发病初期。当温邪初犯肺卫时,如感邪轻者,正气抗邪有力,邪气受挫而不向里传,邪可从表而解。如感邪重而邪热转甚者,温邪由表入里,可引起肺热亢盛。如肺气大伤,严重者导致化源欲绝而危及患者生命。若患者心阴心气素虚,肺卫之温邪可内陷心包(即逆传心包),甚至导致内闭外脱而死亡。但心包证候亦可见于温病发展的极期,如邪入营血后,每可发生邪热内陷心包。

上焦温病一般多见于发病初期。当温邪初犯肺卫时,如感邪轻者2、中焦证:

中焦所包括的脏腑主要是胃、脾、肠等,一般属温病的中期或极期。(1)阳明热炽证:

指热入阳明,里热蒸迫而盛于内外的证候,又称胃热亢盛证。主要症状:壮热、大汗出、心烦、面赤、口渴引饮、脉洪大而数等。以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足阳明胃为多气多血之经,被称为十二经之海,故其抗邪时阳热极盛,又称为阳明经证。2、中焦证:(2)阳明热结证:指肠道中邪热与糟粕相结,耗伤阴津,肠道传导失司的证候,又称热结肠腑证,或阳明腑证。

主要症状:日晡潮热,或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等。

辨证要点: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2)阳明热结证:(3)湿热中阻证:指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困阻于中焦脾胃的证候。主要症状:湿热中阻证因湿热之偏盛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湿重热轻者,脾气受困,气机郁阻,症见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泛恶欲呕,舌苔白腻,或白厚,或白苔满布,或白多黄少等。

(3)湿热中阻证:如湿渐化热,形成湿热并重或热重湿轻者,症见高热持续,不为汗衰,烦躁不安,脘腹痛满,恶心欲呕,舌苔黄腻或黄浊。里热偏盛,故见高热持续;湿热相蒸,故虽汗出而热势不衰;中焦湿热互结,升清降浊受阻,气机失于宣展,则脘腹痛满;湿热中阻,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舌苔黄腻或黄浊,亦为湿热互结的征象。湿热中阻证以身热,脘痞,呕恶,苔腻为辨证要点。

如湿渐化热,形成湿热并重或热重湿轻者,症见高热持续,不为(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指肠腑湿热与糟粕积滞相搏,肠道传导失职的证候。主要症状:身热,烦躁,胸脘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等。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黄浊.(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5)湿阻大肠证:指在湿热性温病过程中,湿浊闭阻于肠道,湿浊之气不得下降而蒙上的证候。主要症状:大便不通,神识如蒙,少腹硬满,苔垢腻,脉濡等。辨证要点:大便不通,少腹满,苔垢腻。

(5)湿阻大肠证:温病中焦病证一般发生于疾病的中期和极期,病机总的特点是:病邪虽盛,正气亦未大伤,故邪正斗争剧烈,只要治疗得当,尚可祛邪外出而解。但若邪热过盛或腑实严重,每可导致津液或正气大伤,甚则引起真阴耗竭殆尽,或湿热秽浊阻塞机窍,均属危重病证,可以危及生命。

温病中焦病证一般发生于疾病的中期和极期,病机总的特点是:3、下焦证:下焦主要指肝、肾,属温病的后期阶段。

(1)肾精耗损证:指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肾精,形体及脏腑失于滋养的证候,又称真阴耗伤证。主要症状:低热,神惫萎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为辨证要点。3、下焦证:(2)虚风内动证:虚风内动是肾精虚损,肝木失养,风从内生的病理变化,即所谓“水不涵木”,又称为阴虚风动证。主要症状:神倦肢厥,耳聋,五心烦热,心中憺憺大动,手指蠕动,甚或瘛疭,脉虚弱等。以手指蠕动,或瘛疭,舌干绛而痿,脉虚为辨证要点。(2)虚风内动证:(二)三焦证候的关系及其传变

上、中、下三焦证候不仅表示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证候表现,它同时也标志着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从三焦病机演变过程来看,反映了某些病发于表的新感温病(如风温等)的病程发展阶段。

(二)三焦证候的关系及其传变上、中、下三焦证候不仅表示在温病的传变中,还有顺传与逆传之分:如温病初起,病邪始犯于上焦手太阴肺卫,再传至中焦阳明胃,一般称为顺传;若在肺卫之邪不下传于胃,而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肢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