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1页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2页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3页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4页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临床生化教研室第五章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临床生化教研室内容安排: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肾功能实验室检测内容安排: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

肾实质:

皮质:肾小体肾小管

髓质:肾锥体(20~28)髓袢集合管

乳头管

肾实质:肾单位的组成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皮质髓质肾脏的功能单位--肾单位近端小管髓袢远端小管肾单位的组成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皮质髓质肾脏的功能1、肾小体的结构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近曲小管

壁层脏层囊腔肾小球1、肾小体的结构入球小出球小近曲壁层脏层囊腔肾小球

肾小管:

近端小管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细段远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

集合管2、肾小管和集合管肾小管:2、肾小管和集合管尿液的形成第一步,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含:各种成分及代谢产物尿液的形成第一步,含:各种成分及代谢产物形成原尿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代谢产物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形成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与原尿的比较:血液原尿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代谢产物水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无微量比较成分血液与原尿的比较:血液原尿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代谢产物水形成尿液(终尿)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第二步,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剩下的物质:水和无机盐、代谢产物形成尿液(终尿)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第二步,

180L肾小球滤液1/3原液(≈60L)18L(10%)集合管(1.5L)髓袢远曲小管HCO3-,NaCl优先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完全重吸收近曲小管水,钠重吸收浓缩,稀释180L肾小球滤液髓袢远曲小管HCO3-,NaCl优先重吸二、肾脏基本生理功能

1.泌尿功能:A.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B.排泄外来物质,如药物、毒物等;C.排泄过多的体液,以保持水的平衡;D.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2.内分泌功能:如分泌前列腺素、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羟化的维生素D3及其它一些活性物质(内皮素、内皮细胞源性舒张因子等)。3.保留体内所需的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等,参与氨基酸和葡萄糖代谢。

二、肾脏基本生理功能1.泌尿功能:第二节肾功能实验室检测

一、肾功能检查的类型二、肾小球功能检查三、肾小管功能试验第二节肾功能实验室检测

一、肾功能检查的类型肾功能检查的目的

了解肾脏是否有广泛性损害,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以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动态观察肾功能变化,以帮助了解病情、确定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和评估预后肾功能检查的目的了解肾脏是否有广泛性损害,一、肾功能检查的类型

考查肾功能的好坏,就实验诊断而言,有三大类型(三大部分)尿液的检查肾功能检查肾脏活检病理检查

一、肾功能检查的类型考查肾功能的好坏,就实验诊断而

尿液的检查

尿液的量及质变化能客观地反映肾功能,尿量多少、比重大小、尿液成分的改变都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它方法简便、价格低廉,能达到临床对疾病的判断、预后估计的要求。

尿液的检查尿液的量及质变化能客观地反

肾功能检查

这是目前实验室诊断肾功能好坏最普及的检查,它包括:①肾小球滤过功能②肾小管重吸收、分泌、酸化功能肾功能检查这是目前实验室诊断肾功能好坏最普及的检肾脏活检病理检查

是对肾脏组织的组织学诊断肾脏活检病理检查是对肾脏组织的组织学诊断二、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功能主要是滤过功能,滤过功能的好坏最能评估肾小球的功能。二、肾小球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主要是滤过功能,滤过功能的好坏(一)、基本概念

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

a)概念:指在单位时间内(min)经过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b)作用: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客观指标;

c)正常值:120~160ml/min

(一)、基本概念2、肾清除率(renalclearancerateC):a)概念:指双肾于单位时间内(min)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加以清除。

b)作用: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2、肾清除率(renalclearancerateC)3、物质经肾排出的方式分为:

(1)、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排泌,如菊粉,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理想试剂,能完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2)、全部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很少被肾小管排泌,如肌酐等,可基本代表GFR。3、物质经肾排出的方式分为:(1)、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3、物质经肾排出的方式分为:

(3)、全部由肾小球滤过后又被肾小管全部吸收,如葡萄糖,可作为肾小管最大吸收率测定。(4)、除肾小球滤出外,大部分通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向肾小管分泌后排出,如对氨马尿酸,可作为肾血流量测定试剂。3、物质经肾排出的方式分为:(3)、全部由肾小球滤过后

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血清肌酐测定(Scr)血清尿素测定(BUN)血清尿酸检测(UA)血β2-微球蛋白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内源性:体内肌酸脱水外源性:食物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不被小管重吸收,小管排泄少肌酐来源肌酐排泄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内源性:体内肌酸脱水肌酐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endogenenous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定义: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endogenenouscrea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方法(标准24h留尿计算法):1.低蛋白饮食3天,禁肉类,少动2.第4天开始留尿(24小时),同步取血、尿测定Cr3.计算:

尿肌酐浓度(μmol/L)×每分钟尿量(ml/min)

血浆肌酐浓度(μmol/L)正常值:80~120ml/minCcr(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方法(标准24h留尿计算法):

由于肾脏的大小不同,每分钟排尿能力有差异,故可使用矫正清除率:体表面积(m2)=身高(cm)×0.0061+体重(kg)

Ccr=80-120ml/min由于肾脏的大小不同,每分钟排尿能力有差异,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方法(血肌酐计算法):

根据血肌酐,体重,年龄,性别计算公式:(140-年龄)×体重(kg)Ccr=

72×Scr(mg/dl)(×85)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方法(血肌酐计算法):Ccr临床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AGN(急性肾小球肾炎),ARF(急性肾功能衰竭)

者Ccr降低到正常值的80%以下

Ccr是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初步估计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轻度损害Ccr79~51ml/min

中度损害50~31ml/min

重度损害<30ml/min

晚期肾衰10~6ml/min

终末期<5ml/minCcr临床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Ccr临床意义指导治疗

Ccr<30ml/min应限制蛋白质摄入<10ml/min结合临床需进行肾替代治疗Ccr临床意义指导治疗

Ccr<30ml/min应限制蛋白

血清肌酐测定

(SerumCreatinine,Scr)原理:肌酐由内源性和外源性组成,每天肌酐的生成量是相当恒定的。当肾实质损伤时,Cr的滤过减少,排出少,血中的Cr↑。参考值:~(全血)男:53~106μmol/L(血浆)女:44~97μmol/L(血浆)血清肌酐测定

(SerumCreatinine,Scr)Scr临床意义AGN(急性肾小球肾炎),CGN时,GFR↓,但Cr正常;

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3时,Scr才明显↑.

Scr不能代表Ccr测定,不能反映肾早期损害的程度。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肾前性少尿如心衰时,Scr<200μmol/L器质性肾衰时,Scr>200μmol/LScr临床意义AGN(急性肾小球肾炎),CGN时,GFR↓Ccr敏感性早于Scr,Ccr↓50-60ml/min,血肌酐才上升≥132μmol/LCcr与Scr值关系:

Ccr80-120ml/minScr<100μmol/LCcr50-60ml/minScr≥156μmol/LCcr20ml/minScr≥450μmol/LCcr<10ml/minScr>704μmol/L

Ccr敏感性早于Scr,Ccr↓50-60ml/min,

血清尿素氮测定

(BloodUreaNitrogen,BUN)原理:

BUN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排出,肾实质受损害时,GFR↓,血中BUN浓度↑,可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参考值:成人:~7.1mmol/L

儿童:~6.5mmol/L血清尿素氮测定

(BloodUreaNitrogen,BUN临床意义

BUN↑肾脏疾病:

BUN>正常:有效肾单位受损>60~70%,不能作为肾脏疾病的早期功能测定的指标,但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有其特殊价值---增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对病情判断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BUN临床意义BUN↑BUN临床意义BUN↑肾前因素引起少尿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或摄入过多可用作透析充分性指标的计算BUN临床意义BUN↑BUN和Cr同时测定更有意义BUN↑,Cr↑

肾功能严重受损BUN↑,Cr正常肾外因素引起。BUN和Cr同时测定更有意义BUN↑,Cr↑根据BUN,Scr值,可分为肾功能衰竭代偿期:Ccr↓,但>50ml/min,Scr正常,BUN可轻度↑氮质血症:Ccr≤50ml/min,Scr>176.8μmol/L,BUN>9mmol/L尿毒症期:Ccr<20ml/min,Scr>445μmol/L,BUN>20mmol/L根据BUN,Scr值,可分为肾功能衰竭代偿期:Ccr↓,但>血尿酸(UA)的测定原理

UA是体内嘌呤代谢终产物,小部分经肝分解破坏,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在近端肾小管中98-100%被重吸收,故正常情况下UA的清除率较低。参考值:男性:150-416umol/L

女性:89-357umol/L血尿酸(UA)的测定原理临床意义:严格控制饮食3天,空腹采血。1、血尿酸浓度升高:(1)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2)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2、血尿酸浓度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害临床意义:血β2-微球蛋白(β2-m)测定:β2-m是一种分子量仅为11800的蛋白质,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肿瘤细胞合成β2-m的能力非常强。由于β2-m分子量小,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约%被近端小管重吸收降解,仅%由终尿排出体外。目前主要用酶联免疫抑制试验测定。

【临床意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β2-m增加,血β2-m测定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一个标志.血β2-微球蛋白(β2-m)测定:β2-m是一种分子量仅为

肾小管功能试验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透压测定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α1-MGβ2-MG 肾小管酸中毒试验

氯化胺负荷试验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肾小管功能试验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浓缩稀释试验

在日常或特定的饮食条件下,观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借以判断肾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方法,称为浓缩稀释试验(concentrationdilutiontest).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浓缩稀释试验

在缺水、禁水16h后,出汗多或脱水时血容量降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浓缩,尿比重上升至以上。反之尿比重降低到以下,因此观察病人的尿比重和尿量变化可判断肾浓缩稀释功能。

在缺水、禁水16h后,出汗多或脱水时血容

肾损害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受损,影响其浓缩,稀释功能。因此,此试验为判断远端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肾损害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受损,影响其浓昼夜尿比重试验(莫氏试验)方法:正常饮食,少饮水,上午8时弃尿后,每2h留尿一次,白天6次,晚上8时至次日晨8时,共7个标本,测比重和尿量。参考值:尿量:1000~2000ml/d,日/夜3~4:1

比重:最高≥

最高比重-最低比重≥浓缩稀释试验昼夜尿比重试验(莫氏试验)浓缩稀释试验1.少尿加高比重尿见于血容量不足引起肾前性少尿。2.多尿(>2500ml/24h)、低比重、夜尿增多,表明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等。

浓缩稀释试验的临床意义1.少尿加高比重尿见于血容量不足引起肾前性尿渗透压测定渗量代表溶液中一种或多种溶质的总数量,与微粒的种类及性质无关。渗量相同则渗透压相同。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都能反应尿中溶质的含量,但尿比重易受溶质微粒的大小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而尿渗量受溶质的离子数影响,故尿渗透压更能真正反映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尿渗透压测定渗量代表溶液中一种或多种溶质的总数量,与微方法:晚8时后,禁水8小时,第2天晨留尿,留血标本,测血渗透压。参考值:尿:600~1000mOsm/kgH2O

血:300mOsm/kgH2O

尿/血:3~4.5:1尿渗透压测定方法:晚8时后,禁水8小时,第2天晨留尿渗透压测定判断肾浓缩功能

禁饮水尿渗量=血渗量(300Osm)为等渗尿;低渗尿:低于300mOsm/kgH2O。正常人禁水8h后尿渗量<600,加上尿渗量/血渗量≤1,均表明肾浓缩功能障碍。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尿酸性肾间质病或急、慢性肾衰累及肾小管间质。

临床意义判断肾浓缩功能禁饮水尿渗量=血渗量(300Osm)为等渗一次性尿渗量检测

用于鉴别肾前性、肾性少尿;肾前性少尿时肾小管浓缩功能好,故尿渗量较高,常大于450,肾小管坏死时,尿渗量常<350mOsm/kgH2O。

一次性尿渗量检测用于鉴别肾前性、肾性少尿(二)尿β2-MG检测:

体内有核细胞产生并包括淋巴、血小板、中性细胞小分子球蛋白,与同种白细胞抗原HCA亚单位是同一物质,分子量118000,分布于体内血浆、脑积液、唾液、尿液中,由于β2-MG分子量小,可能自由经肾小球滤过98%,近端紧小管99%重吸收。(二)尿β2-MG检测:

【临床意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β2-m增加,血β2-m测定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一个标志.

尿液β2-m升高是反应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

(三)α1-MG

α1-MG肝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26000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和蛋白结合,游离的α1-MG才能经肾小球滤过,滤过后原尿中α1-MG99%由近端小管重吸收分解,而尿中微量。(三)α1-MG正常值:血清10-30mg/L

尿α1-MG<15mg/24h

临床意义:同于β2-MG

比Scr,β2-MG更敏感

α1-MG↓,提示肝功能受损正常值:血清10-30mg/L肾小管酸中毒诊断试验

肾小管酸中毒是由肾小管分泌氢离子或重吸碳酸氢根离子功能减退,而产生的一种慢性酸中毒。

目前常用的鉴别诊断试验:㈠氯化铵负荷试验

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

肾小管酸中毒诊断试验肾小管酸中毒是由肾小管分泌氢离子或重方法:停碱性药物2天,然后氯化铵,分三次服3天,第3天收集尿液,每1小时1次尿测pH,共5次。临床意义:如尿pH>

可诊断为远曲肾小管酸中毒

氯化铵负荷试验(酸负荷试验)方法:停碱性药物2天,然后氯化铵,氯化铵负荷试验方法:口服NaHCO31~2mmol/L/kg/d×3天,然后测血NaHCO3含量,当达到26mmol/L时,留尿测尿液中HCO3-和肌酐量,并测定血肌酐和血HCO3-量,计算出部分HCO3-排泄率。临床意义:HCO3->15%可诊断为近曲肾小管酸中毒

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碱负荷试验)方法:口服NaHCO31~2mmol/L/kg/d×3天,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原则:1、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必需的项目或项目组合,为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等提供依据;2、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测,综合分析,作出客观结论。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原则:肾功能实验的定位肾功能定位检查法功能定位标准检查法临床常用方法肾小球滤过功能菊粉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Cr血BUN血ß2-M近端肾小管功能肾小管最大葡萄糖吸收实验尿NAG尿ß2-M

尿糖远端肾单位功能浓缩稀释试验晨尿比重肾血流量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肾功能实验的定位

肾功能试验应用的注意事项肾功能试验并非肾损害的早期指标,有时肾功能检查正常,不能排除器质性肾损害。因此肾功能检查对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肾功能检查的判断要注意肾外因素的影响,必须全面综合分析。不能把表示肾脏功能的某个单项误称为“肾功能”。肾功能试验应用的注意事项肾功能试验并非肾损害的早期指标,有谢谢

谢谢6565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565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北京市疾病预防控66内容提要: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和常见的职业中毒毒物与毒物的危害职业性危害因素和常见行业职业危害采取综合措施,防控职业病的发生66内容提要: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和常见的职业中毒67前言职业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67前言职业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重68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关键。68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69一、我国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贯彻实施以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一些企业与《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还有差距,未建立和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以致职业病危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职业病事故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某些地方职业病危害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正处在职业病高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69一、我国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课件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课件二氯乙烷中毒: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接触较高浓度二氯乙烷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接触1,2-二氯乙烷后,出现头晕、头痛、烦燥、乏力等症,可伴有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粘膜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步态蹒跚、嗜睡、意识模糊、朦胧或一过性晕厥;尚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或有轻度肝、肾损害。重度中毒:中度至重度意识障碍,如出现谵妄状态、昏迷等;可伴有肝、肾损害。72二氯乙烷中毒: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接触73案例(2)—箱包加工农民工苯中毒高碑店全市现有各类箱包加工企业和加工户2099户,从事箱包加工的农民工14000余人。检验结果表明:16个样品中,有10个样品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最高达2040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40mg/m3),超标50倍;4个样品甲苯浓度超标,最高达949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0mg/m3),超标倍;16个样品正己烷全部超标,最高达85800mg/m3(新颁的国家卫生标准为180mg/m3),超标475倍。经卫生部、公安部多次组织专家诊断鉴定,共发现25名苯中毒人员,其中因苯中毒死亡5人。现场:个体作坊生产条件简陋,劳动保护条件差,没有采取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和安全生产措施,未配备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吃、住、工作在同一房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中未告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时劳动,产品标签无产品成份、毒性及危害说明,非法生产经营胶粘剂,“三无”胶粘剂充斥市场。生产经营不规范,无照经营和偷税漏税严重。73案例(2)—箱包加工农民工苯中毒高碑店全市现有各类箱包加74芳香、高毒、致癌——苯74芳香、高毒、致癌——苯案例(3)——正己烷中毒留下终身病痛某地区是台资电子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这里被誉为电子硅谷。近几年,发生了多起使用正己烷等含有机溶剂清洗电子产品导致员工中毒的事件。从事手机屏幕擦拭工作的多名员工出现感觉到手脚发麻,全身无力,站立不稳,回老家治疗无效,经做肌电图等检查,到职业病防治中心确诊正己烷中毒。75案例(3)——正己烷中毒留下终身病痛某地区是台资电子企业最为现场调查:某公司违法发包的清洗作业业务,在作业场所违规使用含有正己烷的“去渍油”从事擦拭作业清洗线路板塑料盒。该经营部作业场所为密闭空间,为车间洁净室去除冲压件污渍,无局部抽风、送风等通风排毒设施,企业也未给员工配发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防护用品仅为单层棉质口罩和乳胶手套等,无其他有效防护措施,且“去渍油”使用量较大,导致事故发生,先后导致多名员工疑似正己烷职业中毒。原因:资源紧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正己烷比酒精挥发快、良品率提高、未申报、未检测。76现场调查:某公司违法发包的清洗作业业务,在作业场所违规使用含77正己烷中毒:正己烷经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2,5己二酮具有周围神经毒性,可引起以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性神经病一般于接触正己烷1至数月后发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先感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而出现四肢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如发麻、刺痛,并出现感觉迟钝。检查会发现,患者四肢的触觉、痛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均减退,并且以远端为重。重者可出现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难以及肌肉萎缩、手足皮肤温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患者在脱离接触正己烷后3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恶化。一般病程为6~30个月,恢复缓慢。77正己烷中毒:正己烷经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2,案例(4)——三氯乙烯中毒死亡某电子制品公司职工出现全身出现皮疹瘙痒、尿少等症状到医院诊治,查出患有中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第二天晚上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组织学检查见肝脏组织呈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多处皮肤呈剥脱性皮炎改变。经调查,某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合作经营企业,生产电脑主机板,有装配作业生产线,设有超声波三氯乙烯清洗机,无局部机械通风设施,工人上岗时未佩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三氯乙烯清洗作业场所未形成独立清洗场所,无隔墙,与其他工种混为一体。工作岗位和清洗岗位三氯乙烯超标倍。78案例(4)——三氯乙烯中毒死亡某电子制品公司职工出现全身三氯乙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是工作中接触高浓度三氯乙烯蒸气或液体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除神经系统受损外,亦可累及心、肝、肾脏器。急性中毒:轻者呈头痛、头晕、耳鸣、酩酊感,步态不稳,疲乏,易激动,癔病样表现,嗜睡或失眠,肢本发麻,震颤,肌肉和关节疼痛等。重者谵妄、抽搐、神志不清、昏迷、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三叉神经麻痹,呈嗅觉、味觉障碍,面部、舌前部感觉丧失。慢性中毒:呈疲乏无力、工作能力减退,头痛、发作性头晕、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心悸,胸部压迫感,心律不齐,周围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肝脏损害等。三叉神经麻痹的特点和急性中毒后所见相同。皮肤接触能引起皮炎、湿疹及造成皮肤干裂和继发性感染79三氯乙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是工作中接触高浓度三氯乙烯蒸气或液案例(5)——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肝坏死

一家台资电子材料企业发生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致亚急性肝坏死病例,某台资电子材料厂操作工,上岗2个月,接触DMF,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未经治疗仍坚持工作,症状逐渐加重以致肝坏死。应急体检同车间其他职工13人,有3人出现肝功能异常。经调查,该台资企业属于新建项目,生产多层电路芯板、铜箔基板、玻璃纤维胶片等电子元器件专用材料。患者所在玻璃纤维胶片车间主要生产工艺:将环氧树脂、硬化剂、促进剂和溶剂(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通过含浸机将调配好的环氧树脂涂布在玻纤布上,经烘干使多余溶剂挥发,将树脂、硬化剂、促进剂等固化在玻纤布上。工艺中大量使用高纯度DMF(98%)、丙酮复合溶剂,车间温度达30以上,工人经常穿短衣裤工作,戴线手套及活性炭防毒口罩,下班后不能及时洗澡更衣。车间面积约600m2,含浸间未完全密闭,排风效果差,车间里有浓烈的溶剂气味。80案例(5)——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肝坏死一家台资电子材料企81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二甲基甲酰胺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后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胃等重要脏器。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咳嗽,中毒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上腹部剧烈疼痛等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中毒数天后,患者会出现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肝损害症状和肾功能障碍,也可出现一过性心脏损伤。皮肤被二甲基甲酰胺污染后可出现皮疹、水肿、水疱、破溃、脱屑等,并会出现麻木、瘙痒和灼痛症状。81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二甲基甲酰胺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82案例(6)——北京通州某小区污水井中毒事故

2009年7月3日通州某小区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共致6名物业人员身亡,一名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牺牲。82案例(6)——北京通州某小区污水井中毒事故2009年783

急性中毒第一“杀手”——硫化氢

——高毒物质,强烈的神经毒剂83

急性中毒第一“杀手”——硫化氢

经验与教训

—“从源头抓起,预防控制为先”84经验与教训

—“从源头抓起,预防控制为先”8485职业健康必须实行法制化管理

职业病伤害劳动者个人的健康,造成了患者难以忍受的身心痛苦;职业病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家庭和谐,酿就了一幕幕家庭悲剧;职业病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劳动减员、职业病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赔偿等),阻碍企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职业病容易产生纠纷,加深矛盾,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85职业健康必须实行法制化管理职业病伤害劳动者个人的健86职业病伤害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颁布实施,今年是第11周年86职业病伤害职业病防治法871.化学毒物化学毒物——是指那些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条件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有毒与无毒并无绝对界限,如有的剧毒物质在微量时,可有治疗作用,而治疗药物超过限量,则可使机体中毒,一些似乎无毒的物质,如进入体内达一定剂量后,便能引起毒性反应。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二、毒物与毒物的危害871.化学毒物二、毒物与毒物的危害882.毒物毒性分级:毒性通常是指化学毒物固有的能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一般来说它与进入体内的量呈正比;而危险度则表示某种化学毒物对单个机体或群体所致有害作用出现的预期频率。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来分级。LD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量,LC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浓度,即引起实验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或浓度。一般可按LD50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等五级。882.毒物毒性分级:毒性通常是指化学毒物固有的能引起机体损89存在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的形式。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µm的固体微粒。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粒子直径为0.1-10µm的固体微粒。气溶胶: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3.生产性毒物的存在状态89存在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的形式。3.生产性904、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1)生产过程中接触原料的开采、提炼;加料和出料;成品的处理、包装等。(2)使用过程中接触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化学反应控制不当;管道、钢瓶泄漏;设备的保养、检修等。904、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1)生产过程中接触91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状态的毒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未经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大循环并分布全身。肺泡特点:肺泡呼吸膜极薄;扩散面积大(50~100m2),供血丰富;肺泡壁对脂溶性毒物通透更快。91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92(2)皮肤①通过表皮屏障→真皮→血液循环②通过汗腺、毛囊与皮脂腺绕过表皮屏障→真皮特点:不经生物转化直接进入大循环。92(2)皮肤93(3)消化道①经咽部吞咽;②随吸烟、饮食;③意外事故。93(3)消化道①经咽部吞咽;946、毒物在体内的过程毒物分布:取决于其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和与体内各组织的亲和力,而且在接触毒物的不同时期会有改变。生物转化: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毒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称代谢转化。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合成)四类反应。排出:进入体内的毒物经转化或不经转化而排出。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测定尿中毒物或代谢物的水平,可以间接衡量毒物的体内负荷情况。946、毒物在体内的过程毒物分布:95其他排出:呼吸道:属被动扩散,即与肺泡壁两侧毒物的分压差有关,因此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消化道:许多金属由肠道随粪便排出,有些毒物可以构成肠肝循环。粪内毒物量与中毒程度无关,无诊断意义。其它途径:胎盘→胎儿,乳汁→乳儿、唾液、毛发、汗腺。95其他排出:呼吸道:属被动扩散,即与肺泡壁两侧毒物的分压差96蓄积: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96蓄积: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977.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毒物本身的特性:化学结构: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在体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生理生化过程,因而对决定毒物的毒性大小和毒性作用特点有很大影响。如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元素取代,其毒性增强,取代的越多,毒性也就越大。无机化合物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毒性也增强。物理特性毒物的溶解度、分散度、挥发度等物理特性与毒物的毒性有密切的关系。

(2)毒物的浓度、剂量与接触时间毒物的毒性作用与其剂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则进入体内的剂量大,发生中毒的机率高。977.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毒物本身的特性:98(3)毒物的联合作用生产环境中常有同时存在多种毒物,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对机体的相互作用称为联合作用。应用国家标准对生产环境进行卫生学评价时,必须考虑毒物的相加及相乘作用。此外,还应注意到生产性毒物与生活性毒物的联合作用,如酒精可增加苯胺、硝基苯的毒性作用。98(3)毒物的联合作用99(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与毒物的联合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毒物的毒性作用比在常温条件下大,如高温环境可增强氯酚的毒害作用,亦可增加皮肤对硫磷的吸收。紫外线、噪声和振动可增加某些毒物的毒害作用。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机体的呼吸、循环加快,可加速毒物的吸收;重体力劳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使机体对导致缺氧的毒物更为敏感。99(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100(5)个体状态:接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的个体可出现不同的反应。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很多,如健康状况、年龄、性别、生理变化、营养和免疫状况等。肝、肾病患者,由于其解毒、排泄功能受损,易发生中毒;未成年人,由于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及功能不够成熟,对某些毒物的敏感性可能增高;在怀孕期,铅、汞等毒物可由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或导致流产、早产;免疫功能降低或营养不良,对某些毒物的抵抗能力减低等。100(5)个体状态:1018.化学毒物中毒的原因(1)设备方面: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因设备故障、事故引起的跑、冒、滴、漏或爆炸。(2)个体方面:没有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或不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缺乏安全知识;过度疲劳或其它不良身体状态;有从事有害作业的禁忌证。1018.化学毒物中毒的原因(1)设备方面:102(3)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安全操作规程;违反安全操作制度或执行不当;没有安全警告标志或保障装置;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护。(4)化学品管理方面:化学品无毒性鉴定证明;化合物成分不明;化学品来源不明;化学品贮存或放置不当;化学品转移或运输无标志或标志不清。102(3)安全管理方面:103急性中毒: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指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迟发性中毒: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才呈现出中毒临床病变。毒物的吸收: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无该毒物所致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9.毒物的危害

103急性中毒: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大量进104损害类别:中枢系统:短时间内接触过量化学毒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经过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化学毒物:如铅、锰、汞、铊、苯化合物、汽油、二硫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烯等。104损害类别:中枢系统:短时间内接触过量化学毒物可引起中枢105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起病急,发展快,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及腱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或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化学毒物如:砷、铊、三邻甲苯磷酸酯,甲胺磷等。呼吸系统:急性中毒性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喉阻塞,急性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化学毒物如: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盐酸、氨等。105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起病急,发展快,表现为106血液和造血系统: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毒性硫血红蛋白血症,中毒性溶血,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对出凝血机制的影响。化学毒物如:亚硝酸盐、苯胺等。生殖系统:包括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中毒性肝损害:肝脏是大部分化学毒物进行生物转化的器官。主要的化学毒物:黄磷、三氧化二砷、磷化氢、四氯化碳、苯胺类等。106血液和造血系统: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毒性硫血红蛋107中毒性肾损害:化学毒物引起肾组织的损害,主要是肾小管的损害。主要化学毒物:汞、砷、镉、铬、钡、四氯化碳等。107中毒性肾损害:化学毒物引起肾组织的损害,主要是肾小管的108

中毒性心脏损害:对心血管的毒作用或继发于其他中毒性损伤。主要的化学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汞、砷等。化学物引起的猝死:氰化物、硫化氢等。108中毒性心脏损害:对心血管的毒作用或继发于其他中毒性损109眼部损害:接触气态、液态、或固态刺激性,腐蚀性化学毒物造成的眼部组织的腐蚀性损害。主要化学毒物:硫酸等酸类、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有机磷等。化学灼伤:主要的化学毒物:硫酸、石灰、沥青、硝酸、氨、氢氟酸、酚等。其他:某些毒物对人体产生远期影响,具有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109110三、职业性危害因素和常见行业职业危害(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对职业人群健康有损害的因素。来源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10三、职业性危害因素和常见行业职业危害(一)职业性有害因111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饥粉尘等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附着在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111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12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112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113机械制造工艺流程主要由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毛坯和零件成形、零件机械加工、材料改性与处理、装配与包装、搬运与储存、检测与质量监控、自动控制装置与系统八个工艺环节组成。

下料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机械加工(数控加工)装配成品检验成品焊接1.机械制造行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二)结合实际,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113机械制造工艺流程主要由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毛坯和零件成形工艺流程图工艺图原辅材料准备模样制造型芯砂的配制合金熔炼造型合型浇注铸件落砂清砂后处理铸件铸造—石英砂: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危害因素:粉尘、甲醛、酚、氨、二乙胺、噪声、振动、高温、热辐射、CO、CO2、SO2、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工艺流程图工艺图原辅材料准备模样制造型芯砂的配制合金熔炼造型毛坯加热锤锻成型冷却板料冲压产品工艺流程图锻压—自由锻、模型锻造、板料冲压危害因素:金属粉尘、煤尘、石墨尘、其他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热辐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毛坯加热锤锻成型冷却板料冲压产品工艺流程图锻压—自由锻、模型工艺简介:金属件加热淬火回火热处理:危害因素:高温、热辐射、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氯化钡、氨气、氢化物。氮氧化物、甲醇、乙醇、丙烷、丁烷、丙酮、汽油等有机溶剂等。工艺简介:金属件加热淬火回火热处理:危害因素:高温、热辐射、117一般情况下,危害较少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存在环节毒物矿物油、萘酸、油酸、碱主要存在于乳化液中粉尘金属粉尘、其他粉尘、铝尘、矽尘加工过程中的粗磨和精磨过程中,人造磨石(三氧化二铝),天然磨石(二氧化硅)物理因素噪声主要由机床运转产生机械加工:117一般情况下,危害较少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存在环节毒物118机械装配: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存在环节毒物同焊接和涂装复杂装配过程中有焊接和涂装工艺苯系物有些装配过程中使用胶粘剂粉尘同焊接物理因素噪声、振动装配使用风动工具及工件之间相互碰撞而产生118机械装配: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存在环节毒物同焊接和涂2022/10/201192.电焊作业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利用电弧热,使焊条和基本金属熔化,形成焊接接头使两金属焊体连接在一起。产生的有害因素:电焊尘、锰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紫外线。

2022/10/151192.电焊作业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利2022/10/201203.喷漆作业喷漆行业:喷涂将涂料物化,在气流的带动下,高速的将涂料均匀的涂着在被涂物上。产生有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等。2022/10/151203.喷漆作业喷漆行业:喷涂将涂料物2022/10/201214.印刷行业印刷岗位:用凸版印刷机,平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等印刷机械设备将各类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若是印刷彩页则需要加入含有有机溶剂的彩色颜料。主要有害因素:甲酚、乙酸乙酯、噪音

2022/10/151214.印刷行业印刷岗位:用凸版印刷机2022/10/20122油墨调配岗位:使用计算机工具,将配方所需的各种颜料、连接线、用搅拌机制成印刷油墨制成品,再使用扎墨机,将已配好的油墨半成品等各种添加剂,扎制成各种印刷专用油墨。主要有害因素:二甲苯、甲酚、乙酸乙酯。2022/10/15122油墨调配岗位:使用计算机工具,将配2022/10/201235.木材加工涂胶、电锯、干燥岗位主要有害因素:甲醛、苯酚、木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微波2022/10/151235.木材加工涂胶、电锯、干燥岗位2022/10/201246.家具制造

木家具制造:主要有害因素:为粉尘、噪声、苯系物、乙酸乙酯。钢木家具制造:主要有害因素:为砂轮磨尘、硫酸。2022/10/151246.家具制造木家具制造:主要有害2022/10/201257.汽车修理行业烤漆房:苯、甲苯、二甲苯钣金电焊:粉尘、噪声2022/10/151257.汽车修理行业1261268.防水涂料的主要种类和职业危害橡胶沥青类溶剂型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

溶剂型再生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

水乳型再生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阴离子水乳型)

水乳型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阳离子水乳型)

还有丁腈胶乳沥青防水涂料,丁苯胶乳沥青防水涂料,SBS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丁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阳离子水乳型再生胶氯丁胶沥青防水涂料。

1261268.防水涂料的主要种类和职业危害橡胶沥青类127127合成橡胶类聚氨酯防水涂料(反应型)

硅橡胶防水涂料(水乳型)

还有氯磺化聚乙烯橡胶防水涂料合成树脂类丙烯酸酯浅色隔热防水涂料(水乳型)

丙烯酸酯防水涂料(水乳型)沥青类水性石棉沥青防水涂料(水乳型)

石灰膏乳化沥青(水乳型)

还有粘土乳化沥青、皂化乳化沥青等.

沥青、橡胶沥青类防水涂料,为高聚物改性沥青类的主要代表。127127合成橡胶类128128

常见防水涂料主要有:氯丁类涂料、再生胶沥青类、石棉乳化沥青类、苯乙烯焦油涂料、过氯乙烯--煤焦油防水涂料、聚氨酯涂膜等30余个品种;

稀释剂多为:

汽油、柴油、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有机溶剂。

众多的化学物质毒害严重威胁着企业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留下了工业卫生隐患。

128128常见防水涂料主要有:1291299.存在硫化氢的场所

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存在形式

以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质的成分和杂质形式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钢、镍等(尤其是硫化矿)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橡胶、人造丝、二硫化碳、鞣革、硫化染料、颜料、甜菜制糖、动物胶等生产中都有本品产生;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潜函、隧道以及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分析化学实验室等都有接触本品的可能;天然气、矿泉水、火山喷气中也常有本品存在。本品可溶于水及油类中,有时可随水或油类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1291299.存在硫化氢的场所

130130浓度(mg/m3)接触时间

(min)毒性反应

1400

“立即”一30

昏迷并呼吸麻痹而死亡,除非立即人工呼吸急救。毒性与氢氰酸相近1000

“数秒钟”

很快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开始呼加快,接着呼吸麻痹而死亡760

15—60

可能引起生命危险——发生防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接触时间更长者可引起乡痛、头昏、激动、步态不稳、恶心、呕吐、鼻咽喉发干及疼痛、咳嗽、排尿困难等全身症状。300

1小时

可引起严重反应——眼及呼吸道粘膜强烈刺激症状,并引起神经系统抑制。6一8mln即出现急性眼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可引起肺水肿。70—150

1—2小时

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状。吸入2—15min即发嗅觉疲劳而不再嗅出臭味浓度愈高,嗅觉疲劳发生愈快。30—40

虽臭味强烈,仍能耐受。这是可能引起全身性症状的阈浓度。130130浓度接触时间毒性反13113113213210.缺氧环境在一些不通风的密闭环境内,如地窖、坑道、矿山巷道、大捅、油槽、反应塔釜内等,由于生物或化学物质的耗氧或空气被某些气体所替代时都会发生氧浓度降低,例如化工厂检修反应塔釜时用氮气冲洗后未经充分通风,或储菜、储藏地窑,氧被菜或薯所消耗,启封后未经适当通风,人员立即进入就可能发生缺氧。煤层所产生的甲烷和其他脂肪酸气体,可使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的氧分压降低,造成缺氧。基建工程的地下作业工地,在地质层有吸收氧或稀释氧的物质(如甲烷等)的地点,送入的压缩空气中氧的浓度可降低,造成缺氧事故。13213210.缺氧环境在一些不通风的133133不同程度缺氧的主要症状常压时氧浓度(%)症状14-16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协调动作差。10-14疲劳,精细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紊乱,似酒醉。6-10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耳鸣,全身发热,不能自主运动和说话,紫绀、很快意识丧失。6以下心跳微弱,血压下降,抽搐,张口呼吸,很快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死亡。133133不同程度缺氧的主要症状常压时氧浓度(%)症134四.采取综合措施,防控职业病的发生134四.采取综合措施,防控职业病的发生1.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1.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136安监总局的部分规章: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7月1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36安监总局的部分规章: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13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9月8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3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138《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38《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13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3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14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4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14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11年12月31日14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4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