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资源——人参
主讲者:郭鑫和概述人参又名棒槌,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在古代,人参原产于山西上党,后因历代统治者滥用不止,资源逐渐枯竭。现人参主要生产于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以长白山人参最为著名,为群参之冠。生长环境人参适合在乔木,灌木,草木三者形成的立体环境中生长,属喜阴,耐寒植物,喜爱散射光和较弱的阳光,最怕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气温在15~20摄氏度生长发育良好,气温高于30摄氏度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人参人参为“东北三宝”之一,被誉为百草之王。(旧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新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人参在中药材中占居首位,人参根入药,可补五脏,安神、定魂,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可延年。以人参为主制成的中药有人参
再造丸、归脾丸、人参养容丸
等。人参花、果也可入药,生产
人参晶,人参茶、人参酒、人
参雪花膏和人参洗发精等。
人参功效补益脾肺:人参流浸膏用于治疗胃酸不足、胃酸缺乏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患者,能使胃液酸度增高,大多数患者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安神益智:人参对各型神经衰弱均有疗效,使体重增加,全身虚弱、头痛、失眠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除。补元气:失血或急、慢性疾病所致虚脱,可用独参汤以补气固脱。1每天服用不能超过3g2一些特定人群不能服用,如,儿童,孕妇,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西洋参除外)3、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含红萝卜、白萝卜和绿萝卜)和各种海味。古医书讲萝卜“下大气,消谷……”。现代研究萝卜消食利尿,与古代观点相同,人参大补元气是其最主要功能。这两者,一个大补气,一个大下气,正好抵消。故有此一忌。4、忌饮茶。服人参后,不可饮茶,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5、无论是煎服还是炖服,忌用五金炊具。6、人参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人参的禁忌(这里所说的人参为人工种植的人参)人参产地
主产于吉林抚松、长白、靖宇、集安、通化、安图、汪清、敦化;辽宁桓仁、宽甸、新宾、清原;黑龙江五常、尚志、宁安、东宁以及山东、山西等地。抚松、敦化已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人参文化在我国应用人参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已经了解到:人参生长习性之一是在不利条件下可以长期休眠,其根的生命力特别顽强,能长达几百年,曾有五百年参龄的人参出土;典型的人参根,其外形具有人体形态的特征。古人不能解释人参的这些奇特生命现象,便产生了许多美妙的传说。人参有十分显著的植物学特征,生长条件要求特殊而严格,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区域狭小,资源稀少,因此显得更加珍贵。人参连作,轮作烧须,烂根机理如下:烧须,烂根原理:人参根本身的分泌物极易诱发土壤致病菌快速复发,致使土壤蓄积的致病菌快速繁殖,最后使人参烧须,腐烂。不能连作原理:1因为人参是多年生的植物,所以他对土壤微量元素,稀有元素富集量很大,导致土壤微量元素,稀有元素锐减,致使不能连作。2土壤大量元素失衡问题。3由于前茬种植人参,施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结构,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酸碱度改变,土壤板结,致使不能连作。园参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
红参
红参须白参须
白糖参晒干或烘干晒干或烘干除小支根后蒸后晒干或烘干扎孔浸糖,晒干烘干支根须根蒸晒烘晒烘
人参品相一年生的人参只长出一个三片掌状的复叶,称“三花”;二年生的人参长有一枚五片掌状复叶,称“巴掌”;三年生的人参有两枚掌状复叶,称“二甲子”;四年生的人参有三枚掌状复叶,称为“灯台子”;五年生的人参有四枚掌状复叶,称“四品叶”;六年生的称“五品叶”,六品叶以上就称“棒槌王”了,叶子数也
不再增加。人参种类(一)生晒参由园参加工而成。9~10月间(秋季)采挖5~7年栽培人参,称鲜人参或园参水子。防止折断须根及支根,洗净,晒干或烘干。加工品有生晒参和全须生晒参。红参将刷洗干净的鲜参,除去不定根(艼)和支根,蒸3h左右,取出晒干或烘干。支根及须根同法加工称红参须。林下参生长15~20年后采收。通常加工成全须生晒参。边条参生长8~9年采收,中间倒栽2~3次,整成人形。具有“芦长、身长、腿长”的特点,形体较美。糖参取鲜人参加工,包括顺针、浸糖等步骤,药典早已不收载此种。人参种类(二)红参片
取红参去芦头,蒸软、烘软或润透,切斜片、横片或段,干燥。
生晒参片
取生晒参去芦头,蒸软、烘软或润透,切斜片、横片或段,干燥。
白糖参片
取糖参去芦头,蒸软、烘软或润透,切斜片、横片或段,干燥。性状鉴别
生晒参
主根纺锤形或圆柱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支根2~3条。去皮硫熏全须生晒生晒参芦头茎痕
笨参经蒸制,泡制,干燥后称为红参。表面特征: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黄褐色斑块,有少数横纹;支根2-3。断面红棕色,角质。气特异,味微苦。功效和作用;温补红参优质无糖红参饮片生晒参片外皮灰黄色,体轻质脆,切面灰白色,显菊花纹,皮部有黄棕色小点。香气特异,味甜、微苦。红参片长椭圆形斜片。切面红棕色,半透明,中央有浅色圆心。质坚脆。气香,味甜、微苦。指将参籽播撒在山林里,任由其自然生长发育,不得进行人工干预,这样长出的人参叫做林下参。因此,林下参虽然是人造的“野山参”,但在品质上最接近野山参。林下参一般为15-20年。林下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1~6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部或中上部有环纹,支根多为2~3条,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多下垂。林下参的表面特征高丽参
又称“朝鲜参”、“别直参”。与“中国人参”同属一个物种。出于朝鲜半岛,其参味较一般人参要浓,气香浓郁,通常指的高丽参为经过蒸制,干燥的红参。表面特征:参体粗壮顺长,长1.5~2cm,主根顺长,多单支。芦粗短且多为双芦(习称双马蹄芦),棕红色,半透明。高丽参的功效和作用其实从本质上看,高丽参与中国红参在功效上基本相同,而中国红参在药性方面稍有优势,适合辅助治疗,高丽参在实用方面稍有优势,适合添加在一些食材里高丽参的鉴别方法:在强光的透视下,真正的高丽参是完全半透明的,其中少有或根本没有不透明的结节。西洋参:又称“花旗参”,原产美国和加拿大。商品分长枝与短枝。短枝又称泡粒。表面特征:主根短,表面浅黄褐色细紧,有细密横环纹。根断落处有红棕色分泌物。气香而特异,味微甘而苦。功效和作用:人参:温热补气;低血压或休克治疗;挽救虚脱、大补元气西洋参:寒凉和缓,以养阴为主;宜高血压、眩晕、咽痛口干;
日常保健、四季进补由于西洋参药性寒凉,不易上火,故不适合用人参进补的人可以用西洋参。由于西洋参安全,吃不死人,故通常选来做菜的人参为西洋参。1胎苞长得像“鹰钩鼻子”,笨参没有,是圆头。2卢头上有个沟西洋参的鉴别:生晒参片西洋参片人参的保存方法人参分为干鲜两种,干品在于防潮,防蛀。鲜品在于防腐。(一)干人参干人参指的是红参与白参,红参为人参的熟制品,正常保质期为6-8年,白参指的是生晒制品,正常保质期为3-5年。日常存干品人参时切记避免阳光直射,否则会使人参加速氧化,使得人参氧化发黄。我们保存干品人参时一定要将人参充分干燥之后,放入密封的真空袋中。如果是钉在垫板上的人参,则可以用保鲜膜封存,放入几包吸水的干燥剂即可。(二)鲜人参鲜品的保存于普通蔬果区别不大,主要在于延长保存时间,防腐。注意:1人参选择:选择无损伤的人参作为保存对象,否则会大大减少保存时间。2切勿清洗:人参保存时一定不要嫌连土带泥而去清洗,因为人参的表皮较薄,清洗过程中容易对表皮造成损伤,影响保存时间。具体方法1冰箱保存:温度在0-5摄氏度之间冷藏,用吸水纸或无纺布袋(作用:防灰尘,防水气)包好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绿地系统绿化工程施工及维护合同
- 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众筹销售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校园信息化设备采购安装合同
- 印度尼西亚河南交通郭婕21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制药生产订单合同范本集
- 2025版河堤工程景观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承包合同书热
- 2025年度跨境电商进口货物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地下室车位买卖及车位使用权互换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力运维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年食品科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档案AI应用的成本效益分析与效能评估
- Q-SY 13034-2024 物料主数据数字化描述规范
- DZ 0141-1994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 中央空调项目可行性报告
- 2025年无房产证房屋买卖合同示例
- T/CECS 10097-2020大直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 检测站雇佣合同协议书
- 调理康养协议书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