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_第1页
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_第2页
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_第3页
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_第4页
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

上课时间:2008年4月16日第五、六节

上课班级:0701计算机网络技术

上课主题: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

教学目的:

1、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

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热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课程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好,大家回答得非常得对,今天我们的要讲的内容就是跟毒品息息相关的。出示题目——拒绝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少年。

三、

讲授新课

(一)、播放安全教育片“远离毒品——白色幽灵”

1、讨论:同学们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你有什么感想呢?

2、教师总结:通过刚才大家的激昂的讨论,我们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人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我们同学们都已经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那么我们现在就请同学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毒品,并且毒品都有那些呢?(学生回答)

2、讲解: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和案例)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那么我们通过观看一些图片来进一步了解吸食毒品给自身、家人、社会带来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

A、对身体的危害

(1)、大脑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毒品能直接改变人脑中部分化学物质的结构,破坏、扰乱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有的甚至毒害、损伤神经组织。

(2)、心脏病变: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3)、瘦弱不堪:吸毒者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张力提高,蠕动减弱,

出现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丧失营养摄入。

(4)、传染疾病:毒品破坏人体免疫机制,使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5)、传播艾滋病:吸毒者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或共用注射器造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直接血液传播或通过性接触感染爱滋病毒。

B、自伤、自杀、自残

吸毒者难以忍受毒瘾发作的巨大的痛苦,往往采取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方式摆脱毒瘾的发作。

C、加速死亡

吸毒者为满足毒瘾易造成吸食(注射)过量毒品导致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或毒品中混杂有毒、有害物质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各种复杂的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死亡。

2、吸毒毁灭家: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普遍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吸毒的需要。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很多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遗弃老人、出卖子女,甚至胁迫妻女卖淫以获取毒资,直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3、吸毒贻害后代

吸毒对后代贻害无穷。或是母婴垂直传播成为爱滋病受害者,或是一出生就染上了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有的成为了吸毒父母亲毒瘾发作时发泄的对象。“瘾君子们!你们的后代无辜啊!”

4、吸毒危害社会

(1)、诱发刑事犯罪

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美国政府调查表明吸毒者用于购买海洛因的款中20%是抢劫获得的,45%来源于贩毒,17%来自卖淫,12%来自盗窃,总计约94%的毒资来自刑事犯罪活动。

(2)、败坏社会风气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据调查,我国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吸毒消费。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并分析材料,使学生受到教育。

1、出示材料和问题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该人体健如牛,100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

有1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这位年轻的医生自杀的原因。(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2、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见解。

(五)、如何预防“毒品”?

1、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吸毒会成瘾,这个问题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但理论上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答案。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应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出现戒断反应。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2、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根据调查,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3、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毒品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