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符合自南向北次序的是()

A.陇海线、京九线、胶济线、大秦线

B.梵净山、鼎湖山、黄山、长白山

C.北海、汕头、温州、宁波

D.鄂尔多斯、大同、淮南、抚顺

2.利用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规律可以改变()A.A.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B.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C.水的径流总量

D.水的蒸发量

3.尼罗河河口处沙丁鱼资源的枯竭,是下面何种原因造成的()

A.捕捞过度B.河水污染C.阿斯旺大坝的建成D.海水盐度改变

4.我国在乌鲁木齐、银川、西宁、林芝等地建立毛纺织工厂,所依据的工业布局原则是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燃料产地C.接近消费市场D.劳动力廉价

5.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B.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和独特的高寒气候

C.季风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限均通过本区

D.是黄河、长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6.但丁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其代表作是

A.《神曲》B.《十日谈》C.《君主论》D.《巨人传》

7.下列山脉中是平原和高原分界线的是

A.长白山、武夷山B.大兴安岭、太行山C.天山、昆仑山D.祁连山、巫山

8.

9.下列事件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其先后顺序是()

①二月抗争②四五运动③九一三事件④上海“一月革命”

A.④①③②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④②①③

10.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理解列宁所说,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A.废除实物配给制B.恢复市场经济C.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实行工资级别制

11.9.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b.《庶民的胜利》

c.《文学革命论》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2.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是()

A.法国B.日本C.印度D.美国

13.下列各组半岛中,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主的是A.A.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C.阿拉伯半岛、巴尔干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雷州半岛

14.有“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之称的科学著作是()

A.《授时历》B.《梦溪笔谈》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5.关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的许多古典型城市大都分布在南美洲

B.世界的城市群主要分布在大洋洲

C.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D.巴西:美国等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

16.下列民族与其喜爱的文化艺术或传统的体育活动相符合的是()

A.朝鲜族——跳手鼓舞B.傣族——跳板C.蒙古族——摔跤D.维吾尔族——孔雀舞

17.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长期对峙,对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局势影响巨大。关于这一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A.压制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避免了欧洲大战的发生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D.制约了美苏两国的发展

18.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A.A.50千米

B.10千米

C.5千米

D.1千米

19.下列地貌类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变化最大的是()

A.高原B.山地C.平原D.丘陵

20.下列关于“四一二”政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发动的

B.“四一二”政变是汪精卫发动的

C.“四一二”政变发生在上海

D.“四一二”政变发生在1927年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经济发展的全部迹象表明,在19世纪上半叶,事实上存在着两个美国:北方的美国和南方的美国。这两个美国以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从而在这个国家内部孕育着一种不可抑制的冲突。它最终对美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转折点。——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9)。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华北春秋多大风,公园和景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1)简述北京的气候特点。(6分)(2)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3)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三、图表题(2题)23.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气候,B()气候,C()气候。(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与它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气候。(4)C气候类型的形成与终年盛行的()风密切相关,在西欧()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24.读“钢铁工业生产与废弃物回收模式图”

(1)读图说出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2)从工业布局类型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属于()型;我国上海的宝山钢铁工业属于()型。(3)目前钢铁工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有(选填符合题意的三个选项的序号)。()①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②减少排放废弃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③进行废弃物再利用④大幅度增加钢铁替代品(4)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可持续发展。

四、非选择题(5题)25.读污染物迁移模式图,根据图中的迁移路线,将有关内容填入图上空格。

26.44.(13分)读《自然界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①写出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b___,c___,d___,e___,f___.

水循环的动力是___和___.

②在水循环类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是___,最大的是___;同人类关系最重要的是___.

③从水循环过程分析,陆地森林面积扩大的意义是___.

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图8为华北平原某城市1984--2008年人口数量和地下水埋深变化示意。读图8,完成下列要求。(1)概述该城市地下水位变化的特点。(2)分析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3)指出该城市地下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8.

2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了哪几次变革和调整?简述每次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12分)

五、问答题(2题)30.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各举一例说明。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1861年)

(1)曾国藩文中讲的“和议”指的是什么?由曾国藩等人发起的这场运动叫什么?从文中分析这场运动的目的。

(2)简要列出这场运动的其他几个代表人物、时间及主要内容。

(3)怎样评价这场运动?

参考答案

1.C

2.B本题是考查对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根据自然界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规律,人类对水资源的影响仅限于地参建水利工程和跨流域调水.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3.C

4.A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等知识点。毛纺织工厂属原料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

5.C本题采用排除法,“西藏的江南”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察隅、墨脱一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恒河的发源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部,不在中国境内。

6.A但丁的代表作是长诗《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部。B、C、D三项分别是薄伽丘、马基雅维利、拉伯雷的作品

7.B本题考查了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分布,四大高原和三大平原的分布等知识点。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太行山脉西部为黄土高原,东部为华北平原。

8.C

9.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应试指导】④和①分别发生于1967年的1月和2月,③发生于1971年,②发生于1976年.

10.C本题考查的是对新经济政策主要措施在政治意义方面的理解。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关键的一点就是放松对农民的束缚,通过经济上的交流,在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城市与农村之间架起桥梁。正是由于实行了粮食税,农民可以自由处理多余产品,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拥护苏维埃政权,从而巩固工农联盟。A项和D项是稍后实行的政策,并且主要适用于城市居民和工业领域,与农民关系不大;与列宁此话意思不符。B项不是这时在苏俄实行的政策。

11.A

12.D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都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大量出口,成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13.A

14.B本题考查科学著作《梦溪笔谈》的相关知识点。《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他被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专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技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著作《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15.C本题是对世界主要城市的考查。许多古典型城市主要在亚洲和欧洲;世界的城市群主要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巴西和美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分开的。

16.C

17.B本题考查对冷战中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历史作用的理解与认识。在一般的认识中,对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长期对峙大多注意其负面影响,比如,加剧冷战,展开军备竞赛,使欧洲处于战争尤其是核战争阴影之下,等等。但毋庸置疑,两大军事集团的存在和对峙,客观上也使双方都不敢在欧洲轻举妄动,实际上减少了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B项是正确的。正是由于有美苏两大集团的对峙,才促使不结盟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这与A项说的压制正好相反。两大军事集团存在,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没有必然联系,经济区域化发展在于自身的原因,故C项也不正确。如果说军备竞赛对苏联发展有所制约的话,那么对美国的制约作用很不明显,否则美国也不会赢得冷战的胜利;D项可以由此排除。

18.C由比例尺1:500000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而500000厘米=5千米.

19.C该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变化最大的地形的了解。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生产,首先要选择最适宜生活的地区,自然是平原。C为正确选项。

20.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四一二”政变这一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包括谁、在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发动的等问题,A、C、D项均是这些方面的内容。

21.(1)爆发的原因:领土的扩张加剧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废奴运动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对联邦政府控制权的争夺加剧了南北既存的矛盾。(6分)(2)南北战争的影响: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但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5分)

22.(1)北京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6分)(2)春秋季节森林景观多落叶,夏季枝繁叶茂。(2分)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枯枝落叶多;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利于树木生长。(4分)(3)赞成,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可以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供人们欣赏;而且落叶和荒草可以当作养料给土壤提供营养。或不赞成,保留落叶和荒草会给城市环卫工作加重负担;破坏城市景观,易形成脏、乱、差现象。(言之有理即可)(6分)

23.(1)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海洋性(2)亚马孙河猩猩、河马(3)常绿、硬叶、叶面有蜡质、根系深亚热带季风(4)西北大西洋暖温带季风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认真分析各月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根据1月和7月气温确定冬、夏季节和所在的热量带,再依据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最后联想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相应的自然带做出回答。

24.(1)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2)煤铁复合体临海(3)①②③(4)经济社会生态本题以钢铁工业生产为背景,考查有关工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工业生产会产生“三废”,就钢铁工业来讲,主要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噪声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工业布局有三种类型,即“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和“临空型”。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五大湖区均属“煤铁复合体型”;我国上海的宝钢属于“临海型”;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属于“临空型”,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等。

25.(1)降雨

(2)农作物

(3)牧草

(4)家畜

(5)河流

(6)水产品

(7)人体

26.44.①a海洋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

d地表径流e入渗f地下径流(d、e、f合称陆地径流)

太阳辐射和重力

②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③加大陆面蒸腾量,加快循环过程,降水量增多

④a自然界重要物质、能量流动过程;

b不同形式水体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称为水圈;

c为陆地送来和补充淡水资源。

27.(1)(从1998年开始)地下水位逐年下降(2分)(2)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4分)(3)过度开采地下水,有可能导致地面沉降(2分)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跨流域调水等。(5分)【解析】(1)观察图中信息,先看图例,了解图像显示内容及数据单位。明显看出,自1998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逐年下降。(2)结合人口增长变化,可看出1998年以后人口持续增长,与地下水位变化呈明显的对应关系。说明由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因而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也反映该城市供水来源比较单一,对地下水的依赖性很强。(3)从地下水埋深变化示意图可判断该城市存在对地下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即过度开采。解决措施应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考虑。开源即设法开辟其他可利用的水源,如跨流域调水;节流即节约用水,控制地下水的开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用水过多产业的发展,改良作物品种,减少需水多作物的种植;控制人口增长(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提高用水效率,治理水污染等。高考地理用图,种类多样,形式各异,需要掌握读图要领,遇到新图,知道先看图例,了解绘制意图,然后进行说明特征、比较差异、分析原因、寻找联系等思维活动。观察图像或图表时要注意细心认真,理解命题的指导语,然后做出判断。在分析和解决有关人地关系的问题时,容易出现观点不明确、理解不深刻、答案不全面、联系不广泛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注意: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重组、归纳、比较、联系、迁移等),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树立联系实际的意识,学会提取信息的本领,培养表述答案的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