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_第1页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_第2页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_第3页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_第4页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组:刘鹏宇,谷月,吴海燕,武玲玲,孙焕焕,李珊,秦丹,谢春玲,西方社会福利思想1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及其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2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童工和女工问题工厂工作条件问题住房问题二、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1、人口向工业和中心城市的集中——>劳资两个阶级集团的形成2、劳资之间的冲突与斗争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4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梅叶《遗书》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的平等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5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圣西门1、“劳动权”和“按劳分配”的社会福利观2、坚持平等、反对特权(择优任用)3、“协作制”生产4、与才能和贡献成正比的收入分配制度,包含按劳分配的观点,克服了早期的平均主义局限性:保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利润;否定阶级斗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圣西门6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傅立叶和谐制度论1、四时期-四阶段论的人类社会发展观2、和谐制度将代替文明制度3、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生产—消费合作社,即“法郎吉”4、股份制5、妇女解放;局限性:存在特权与不平等;阶级合作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傅立叶7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欧文的空想共产主义福利思想1、新兰纳克(NewLanark):幸福之乡2、按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改造社会3、失败的“新和谐”共产主义移民区4、再次失败的“皇后林新村理想社会是“劳动公社”的联合体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群众运动,是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欧文的空想共产主义福利思想8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15-17世纪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时代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经济学理论中的福利思想1、第一个提出劳动价值理论;2、以最低工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分配理论;3、以土地和劳动为基础的租税理论;4、福利思想见之于最低工资理论: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自由主义9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福利思想1、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有效方法;2、最小政府和守夜人国家;政府三项职能3、可动态调整的最低工资率;4、关心劳动者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市场第一,福利第二;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福利思10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倡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国家不要对社会与经济生活施加不必要的干预,因此他对济贫法制度表示反对,认为其不但不能改善贫民的生活状况,而只能使贫富双方的状况都趋于恶化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消除贫困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抑制穷人的人口增殖,而采取济贫和社会改革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导致贫困的恶化,和富人的权利感、穷人的依赖感。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1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1、人口过剩的经济制度原因——“机器排挤人”;2、鼓吹经济干预主义;3、主张劳动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社会福12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思想渊源关系看,功利主义也是自由主义思潮的一部分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边沁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幸福原理立法改革思想穆勒的功利主义穆勒对功利主义的贡献政府的职能和性质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思想渊源关系看,功利主义也是自由主义思1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政治问题的解决基于彻底批判立场来分析贫困的政治经济结构;社会福利仅仅是其追求人的解放和社会革命的一个次要目标;反对任何针对现实问题而采取的福利措施;社会的无产阶级化和贫困化绝不是改善福利的社会计划能阻止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与政治根源;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的方法论意义从社会改造的角度来批判社会福利,寻找彻底解决方案;一种否定性的福利观;创立了理解社会福利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政治问题1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还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基金扣除理论他指出,为了防止各种不幸事故与灾难带来的后果,一般应该建立后备基金,这种后备基金来源于社会总产品。1、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2、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基金4、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5、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和各种保健设施等6、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在经济上是必须的,至于扣除多少,应当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力量来确定,部分的应当根据概率来确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还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基金扣除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德国历史学派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16一、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上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进和支持社会改良主义的政党和团体所持有的思想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对西方各国的社会党、工党以及社会民主党所推行的社会改革和国家治理发挥重要作用。一、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上指的是17(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1.思想渊源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普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德国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传统的自由主义、民主思想对之亦有极大影响;许多国家将社会民主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社会民主主义与对马克思说主义的“修正”有着更直接的联系。在如何实现社会社会主义的方式上,马克思提出了革命和渐进两种不同的说法,这就使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推进社会主义的政党在制定实际行动纲领时可能产生分歧。(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1.思想渊源182.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逐渐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派自认为是仍然坚持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后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著称;另一个派别则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着错误,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后来逐渐以社会民主主义著称。2.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193.社会民主主义的形成(1)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的反差;(2)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信条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3)社会民主主义内部多样性

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的社会民主党人越来越多地接受了修正主义的思想观点,形成了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3.社会民主主义的形成20(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

基本观点

1.人道主义思想-----社会民主主义的核心思想社会民主主义者信仰个人价值的优先性,特别坚持康德提出的不能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的“绝对命令”;希望通过利用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

基本观点

1.人道主义思想----212.民主主义精神民主制度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唯一政体;民主即所有人在政治上都有同等的发言权;民主本身就具有价值,民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构成要素,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民主制是实现社会变革的最适合的制度;民主可以保证改革的步骤符合有关人的意愿。2.民主主义精神22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自由对所有人都是重要的,是个人的权利;自由意味着摆脱低人一等的依附地位;自由意味着个人权利不受他人侵犯;真正实现自由必须由社会提供必要的平等条件;自由意味着人人平等的拥有权利(坚持累进税制和社会福利来减少人们之间的财富差距);团结互助既是对自由的节制,同时也是给自由以实质内容。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23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

在公有制下,政府既做买主亦做卖主导致价格被扭曲、资源被误置;

转向对混合经济的认同和接受;5.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扩大普选权,利用代议制增加社会主义因素;

以具体方案改造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原则自身也是需要逐步完善的;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24(三)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

福利思想

1.推进政治民主化,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2.倡导社会平等,推动了以普遍主义提供福利的思想和实践3.强调国家应尽可能承担其全面的社会责任,推动了国家福利责任的承担4.广泛的福利体制和内容(三)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

福利思想

1.推进政治民主化,促进25(四)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

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推进了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2.促进了平等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进而扩大了自身的阶级基础;

3.推动国家承担社会福利责任;4.在推动各种改良性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

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推进了西方26二、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指的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个经济学学派,可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其共同特点在于:对国家作用、民族历史经历的特殊性予以关注。二、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指的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27(一)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19世纪初,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国家四分五裂,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落后。

封建贵族希望通过改革,在不损害本阶级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

新兴的资产阶级一方面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与经济自由,另一方面,又希望获得政府的保护。(一)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工业28(二)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先驱

李斯特----《国家经济学》,主张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的作用和职能不同落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的职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当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强调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二)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先驱李斯特----《国家经济29(三)旧历史学派的产生(19世纪40—50年代)1.社会背景:古典自由放任经济思想;自由主义与市民资产阶级的结盟——>反对贵族特权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国家与资产阶级的结盟(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三)旧历史学派的产生(19世纪40—50年代)1.社会背景30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是一种既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试图建立“以历史方法为基础的”经济学。否定规律的普遍性,期望发现各种各样的历史经济规律,目的就是要论证德国发展的特殊性。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教育、组织和保护;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干预的程度方式不同.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31(四)新历史学派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

1.社会背景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矛盾尖锐化;由此,历史学派提出了以各项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四)新历史学派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

1.社会背景322.代表人物及观点

施穆勒(GustavvonSchmoller,1838~1917):

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其政治态度:不存在普遍性适用的经济发展道路;国家承担的特殊作用(超阶级实体)。

在劳资关系上:鼓吹劳资合作;劳资对立源自于情感、教养和思想之间的罅隙。

改善劳工生活条件之目的在于促进劳工的“道德进步”。2.代表人物及观点33瓦格纳(AdolfWagner,1835~1917):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观点:以租税作为财富再分配工具,以降低贫富差距;国家和公共领域的扩大将会导致公共经费的随之扩大。瓦格纳(AdolfWagner,1835~1917):社会34新历史学派的特点:实用性;改良性;具体性。对历史方法的进一步推崇,反对经济规律的普遍性

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主张施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避免其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弊端新历史学派的特点:实用性;改良性;具体性。35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实际的政策主张: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纷仲裁、某些行业国有化、城市土地私有权的限制、财政赋税改革等。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36(五)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

简单的说,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就是通过社会政策推进社会福利。1.以国家立法和行政管理手段缓解工人阶级的贫困2.以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公正3.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以科学的财政、税收制度缩小贫富差距4.通过工会组织争取工人权益(五)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

简单的说,历史学37(六)历史学派的影响

1.对国家职能的重新思考: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2.社会政策立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保险立法的初衷在于通过事前设计好的机制防止贫困的产生(或者说减少到最低限度)社会保险体现了社会分担与社会互助的理念社会保险立法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有限干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保险立法体现了普遍型福利的理念。(六)历史学派的影响

1.对国家职能的重新思考:国家资本主义38三、费边社会主义(一)费边社的建立费边社(英语:FabianSociety)是1884年英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社会主义”团体,系由少数具有社会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所组成,其前身是1883年建立的“新生活联谊会”。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有:萧伯纳、悉尼·韦伯、悉尼·奥利维尔以及格雷厄姆·华莱士,被称为费边社会主义思想“四巨头”。他们以古罗马统帅费边·马克西姆(FabiusMaximus)的名字命名,因费边曾在同汉尼拔的战争中采取回避决战,缓进待机的策略而借用其意。三、费边社会主义(一)费边社的建立39小贴士:费边社小贴士:费边社40小贴士:费边的人物像费边是公元前201年古罗马一位著名的将军。小贴士:费边的人物像41小贴士:费边社的社徽小贴士:费边社的社徽42小贴士:新生活联谊会:于1883年10月24日建立,其建立与“流浪学者”托马斯·戴维斯有着直接的练习,但并不是由他本人所建立,而起源于他的一个信徒所提议的一次聚会,后来聚会者决定成立了这个名为“新生活联谊会”的团体,其最终目的是要尽可能根据最高的道德标准重建社会。这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小贴士:新生活联谊会:于1883年10月24日建立,其建立与43(二)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1.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特征----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折中

主义,具体体现为:(1)受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的影响:a.认为社会是一个永恒变动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变迁是平衡的渐变的;b.反对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的观点;c.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把社会公益当做个人的最高目的;(二)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1.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特征---44d.认为阶级矛盾是可以调和的;e.不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供给。(2)受边沁的功利思想影响:a.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b.接受了生产资料实现公有化的思想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452.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主张地方公有制,即韦伯提出的“市政社会主义”。认为除了少数高度集中的大型企业归属国家所有外,大部分企业应该由地方,即郡议会来管理,希望把城市和郡议会变成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代理机构。(2)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韦伯认为一旦生产资料归为社会所有,就可以使社会上的每个人达到“文明生活的最低标准”,且国家应该保证公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最低生存标准。2.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46(3)坚持社会民主费边主义者认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动因,可以通过公众舆论、民主选举来实现社会主义。(4)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这个受斯宾塞的影响)韦伯明确指出:只有渐进的变革,才能使所有的人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才不至于引起混乱,才能被人们认为是合乎道理的变革,是合乎宪法与和平的变革。(3)坚持社会民主47(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萧伯纳认为在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由土地和资本产生的“租金”,应该用来补充劳动报酬,或者直接由社会接管用于公共目的。【萧伯纳指出:“土地的私人占有乃是社会主义所反对的各种不平等的根源”。而消除不平等的办法,就是把土地所产生的地租和资本所带来的利润用于公共事业上。】(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48(6)除了以上的基本观点,还包括一些主张:对于失业,他们认为失业是由于社会原因引起的,社会应该采取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对于老人,其一切需要都应该由公共福利来承担;对于儿童,国家应该让所有儿童能够收到充分的教育等。

费边主义的基本思想都属于增进社会福利的主张,有助于增进公民权利,保证公民福利。(6)除了以上的基本观点,还包括一些主张:493.费边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这是基于以上基本思想所提出的具体社会福利政策,也可以说是费边主义有关福利思想的具体体现。(1)在《费边短评》第9号上,提出了“八小时工作法案”;(2)对《济贫法》的批评和改革建议-----《少数派报告》,主张彻底废除《济贫法》,应当对致贫原因进行适当的估价,提出政府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提供更积极的政府救助。3.费边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50(3)强调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贫困都应该被视为社会的责任,这也是费边社福利主张的核心点;(4)在一战期间为工党提供了《工党与社会新秩序》的报告,提出了重建社会的四根支柱:国家最低生活标准的普遍实施;工业的民主管理;国家财政政策的彻底改革;剩余财富用于公共福利事业。(3)强调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贫困都应该被视为社会的责任,这51(三)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

与政策的影响1、以宣传改良思想影响社会政党智囊团定位;对自由党的政策建议;转向工党;2、对英国各政党实施“渗透”策略改组工党;为工党提供理念基础和基本原则;3、推动英国社会福利的实施1908年《老年津贴法》;1911年《国民保险法》;扫除贫民窟,建立公共住房;(三)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

与政策的影响1、以宣传改良思想影52四、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以李嘉图、穆勒为代表的19世纪古典经济学的复兴。它在吸收与其同时代的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将功利主义和社会进化论等也结合到经济学理论中,形成以“局部平衡”为中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马歇尔等。四、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以李嘉图、穆53新古典经济学家的

社会福利观念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转向垄断的过渡时期,此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富分化、垄断导致的对社会福利的损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和认识到了。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福利观点主要是针对这类问题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的

社会福利观念背景:541.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1)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一方面要研究国民财富怎样才能使穷人的数目尽可能地减少并使劳动者获得适当的报酬,另一方面是研究怎样才能使财富作最好的消费”。杰文斯的劳动供给理论:他把劳动定义为痛苦的努力过程,这与当时工人阶级的劳动状况不无关系。他提出在计件工资之下才可以使公认的收入极大化和主观牺牲最小化。1.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55(2)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

他认为,在垄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政府实施的垄断,比由私人企业实施的垄断,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2)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562.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1)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愿意放弃某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和很少能接近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致支付的价格,此种超额的满足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由杜普伊特初步形成,由马歇尔明确提出的。2.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57(2)社会福利的增量:类似于铁路这样的垄断行业,如果由政府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提供,则可能以较低的价格来提供,那么消费者会增多,消费者剩余会增加,这样,虽然利润会减少,但是减少的利润总量会小于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总量,其最终结果是由于更多地增加消费者的利益而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杜普伊特的所提出的这种福利思想为现代公共福利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社会福利的增量:类似于铁路这样的垄断行业,如果由政府以58

3.政府的福利责任马歇尔以边际效用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作为分析工具,论证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可以增加社会福利的问题。包括两点:(1)政府的税收或补贴与社会福利。(2)政府所有或经营垄断行业与社会福利的关系。3.政府的福利责任59第三讲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第三讲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60第一节、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一、历史背景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这次危机在深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危机(2)这次危机在范围上特别广泛,不仅影响到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波及到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流通等领域(3)这次危机持续的时间特别长第一节、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一、历史背景61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1)“萨伊定律”的破产:

其中心思想是“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也就是供给决定需求。否认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否认大规模非自愿失业的存在。(2)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3)微观经济学的局限: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充分说明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过时。它表明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分析,已无法分析国民经济总体的失衡问题,也无法研究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手段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创立宏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1)“萨伊定律”的破产:62第二节、凯恩斯的经济社会主张一、生平: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最初在剑桥的皇家学院攻读数学,后来研究哲学和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学生,1906年他通过英国文官考试到印度部工作,两年后由马推荐到剑桥讲授货币学,1942年被国王授予勋爵,随即被选为上议院议员。1944年他率领英国代表团出席国际货币会议,追随美国主张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6年死于心脏病。第二节、凯恩斯的经济社会主张一、生平:63二、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标志(1)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的出版(2)针对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主张,凯恩斯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来取代旧的理论。以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替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代替自由经营理论上面。

二、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标志(1)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4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即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不自愿失业的存在;一种情况是指社会就业量达到一种饱和状态。他认为非充分就业是社会经济的通常状况,并分析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一、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包含两种情况:一、充分就业理65二、有效需求理论

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失业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源于消费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不足则是三大心理规律所致,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一元钱)、流动偏好规律(就业地区的选择)。二、有效需求理论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66三、政府干预理论

如果社会失业严重,仅凭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经济调节到充分就业水平,必须由政府出面干预,增加社会货币总支出,扩大全体社会对消费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以消除危机,实现充分就业。

必须摒弃经济自由主义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扩大政府职能三、政府干预理论如果社会失业严重,仅凭市67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与演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分化:(1)向右转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2)向左转以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与演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的68

1、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新古典综合派”;包括三个层次的综合:其一,自身综合成宏观一般均衡理论;其二,宏观理论体系和新古典微观理论体系的结合;其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核心: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就可以避免大起大落,并趋于稳定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均衡价格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都将适用;

1、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马歇尔的692、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在方法论上强调历史分析、反对均衡分析;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方法;主要理论有: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滞涨理论等内容;其核心是收入分配理论,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经济政策的重点是收入分配政策,主张必须通过政府实施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政策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以实现收入均等化;2、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在方法论上强调历史分析、反对均衡分析70三、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无论在经济学理论还是社会福利思想史上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西方经济学界甚至将他的代表作《通论》与18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19世纪马克思的《资本论》一起,奉为经济学的三部经典著作。在世界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史上,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以及对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成为罗斯福新政和福利国家的经济学基础。三、凯恩斯主义的影响71第四讲福利经济学及其福利思想第四讲福利经济学及其福利思想72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如何使国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个人福利社会福利公共选择社会政策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在一定价值判断73

1、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个人福利:客观上是收入和财富的度量,主观上代表了效用的评价,个人福利最大化体现了个人主观效用的总和,以及投入与回报的均衡关系社会福利是制度安排下的社会利益分配,依赖社会选择和政策实施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剩余

1、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742、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古典经济学对利己与利他结合的要求功利主义对共同利益的肯定社会选择的含义3、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的效率——福利的界定与分配的方式帕累托最优的标准2、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75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充分竞争、非信息不对称、非外部性,市场资源配置能达帕累托均衡,即稀缺资源分配的效率。第一定理肯定自由竞争和自利行为,强调市场作用,但这种模式并非社会福利最大。第二定理:某些资源初始总量通过政府的再分配,能实现市场资源的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充分竞争、非信息不对称、非外部性,市场资76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旧福利经济学(20世纪20年代)和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福利主义的危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阿罗不可能定理:

非福利主义和社会选择理论(20世纪70十年代以来)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旧福利经济学(20世纪20年代)和新福77Introduction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物质福利或者经济福利的。研究具有不同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科学效用的概念具有客观有用性的效用效用的比较即物质比较边际效用相等主观的,对愿望的满足。边际替代率递减不可以推广到不同的人之间推理逻辑实证学科“是什么”实证主义代表人庇古帕累托Introduction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定78第二节、旧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1920)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CecilPigou,1877-1959)

---旧福利经济学之父从经济福利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在什么条件下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会发生差异。从而妨碍国民净产品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庇古提出运用征税和津贴及国家干预等措施----“庇古税收”。Q:私人产品,社会产品,国民净产品,庇古税,庇古效应第二节、旧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1920)阿瑟·塞西79

1、庇古主要福利思想

(1)庇古“福利”的定义:一是广义的福利即社会福利,另一是狭义的福利即经济福利。广义的福利既包括对财物的占有而带来的满足,也包括其他因素如知识、情感、欲望等带来的满足。

1、庇古主要福利思想

(1)庇古“福利”的定义:80(2)影响福利的复杂原因:

庇古认为,对福利的分类——社会福利vs经济福利;经济福利决定社会福利,前者无法计量,而后者可以计量。这部分福利可以被称为经济福利。并且指出,经济福利是经济学科的主要内容。(2)影响福利的复杂原因:81经济福利影响因素

(1)国民所得的数量:经济福利等同于国民收入。庇古认为:“经济福利和国民所得这两个概念是对等的,因此,对他们之中任何一个概念的内容的叙述,也就是对另一个概念的内容的相应的叙述。”那么国民收入的大小自然也就意味着经济福利的大小。

(2)国民所得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方式的。庇古指出,全社会的经济福利可以通过简单加总个人经济福利得出,并用一国国民收入来表示全社会的经济福利。经济福利影响因素82(3)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愈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愈小;反之,收入愈少,则其边际效用就愈大。庇古指出在特定条件下更大的收入公平能够提高经济福利。因此根据古老的‘效用递减规律’,无疑可以得到以下命题:任何使穷人手中实际收入的绝对份额增加的因素,只要从任何角度看不导致国民所得缩减,一般来说就增加经济福利。”(3)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83(4)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坚持正义原则,强调收入均等化他认为,从富人那里转移收入,可分为自愿转移和强制转移。(1)自愿转移是富人自愿拿出一部分收入为穷人举办一些例如娱乐、教育、保健等福利等业,或科学和文化机构。(2)强制转移主要指政府通过征收累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对于向穷人转移收入,庇古认为也可通过两条途径:(1)一种是直接转移,例如举办一些社会保险或社会服务设施;(2)另一种是间接的转移,例如对于穷人生活必需品提供补贴,为失业工人提供培训,向穷人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等。

(4)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84(5)实现福利最大化个体、单位最大化的决策行为并不一定能使得社会总福利最大,主张最适度的配置生产资源,以使国民收入最大化。庇古认为,当私人净边际产值和社会净边际产值发生背离时,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实现私人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的趋同,具体的措施是通过使用税收、补贴或法律管制的方法。提出了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的途径以及政府在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中的作用。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85

庇古福利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基数效用论的争议:第一、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不能用基数来度量;第二、人际间效用的不可比性,不同人的效用评价是不能比较的;第三、寻求普遍适用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困难的;第四、就收入在富人与穷人之间进行转移所实现的正义人们有保留意见。

庇古福利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

86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1)定义:西方经济学家把本世纪30年代以后在批判庇古福利经济学建立起来的福利经济学称为新福利经济学。(2)1939年卡尔多(N.Kaldor)发表了《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间的效用比较》,将帕雷托的系数边际效用价值论引入福利经济学,并把帕累托提出的社会经济最大化的新标准——帕累托最佳准则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出发点。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1)定义:西方经济学家把本世纪30年代以87(3)卡尔多、希克斯、伯格森和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对帕累托最佳准则作了多方面的修正和发展,并提出了补偿原则论和社会福利函数论,创立了新福利经济学。卡尔多、希克斯的补偿原则,是指某一经济变动虽然有受益者和受损者,如果受益者给予受损者以补偿,使得受损者也接受这一变化,那么这一经济变化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状态的增进。伯格森和萨缪尔森的社会福利函数是采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来确定帕累托最佳状态的最大值,其值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切点所确定。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88新福利经济学的改进第一、使用“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等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对福利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丰富了旧福利经济学中对福利和效用的解释第二、发展了“最适度原理”,认为交换的最适度条件就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交易双方通过交换而使彼此得到最大满足的条件第三、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主张把福利最大化放在最适度条件的选择上,不赞成补偿原理,认为福利最大化应该以个人自由为前提;第四、突出福利的主观和相对色彩,认为个人收入与福利并无直接联系,而人的福利欲望也是无法满足的,否定收入均等化措施。新福利经济学的改进89阿罗定理(1)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阿罗继续研究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1951年出版《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2)阿罗定理在福利经济学中被称作“不可能定理”,他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阿罗的不可能定理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更重要的是,围绕这一定理,一个新的领域——社会选择理论发展起来了。阿罗定理90阿玛蒂亚森的贡献

西方福利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阿玛蒂亚森的研究成果为标志。森等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存在的原因,他们指出,这一定理只适用于投票式的集体选择规则。采用序数效用的新福利经济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而使用基数效用却可以获得人际间比较方面的充分信息,从而可以得出一定的社会秩序。

向效(功)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是新福利经济学最近的发展主流,福利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以森在1998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为重要标志。阿玛蒂亚森的贡献

西方福利经济学从91第四节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影响

第一、福利经济学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尤其是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制度安排有明显的影响;第二、福利经济学对民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相关研究拓宽了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第三、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和学界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深入认识;第四、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日益重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公平问题,认识到不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难题。第四节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影响第一、福利经济学对政92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第二节: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三节: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第四节:罗尔斯、诺齐克的正义论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93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及其主要观点一、什么是新自由主义二、新自由主义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及94一、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它秉承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以个人自由或权利为核心概念,针对社会民主主义和福利国家发展中的问题,重新阐述自由主义的哲学——社会价值观。一、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95二、新自由主义的产生背景

和发展历程产生背景:(一)凯恩斯主义面临的挑战(二)全球经济的增强(三)社会结构的变化(四)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二、新自由主义的产生背景

和发展历程产生背景:96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至今建立衰落兴起全球蔓延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30—7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20—30年代与凯恩斯的论战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至今建立衰落兴起全球蔓延四个发展阶段97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1、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2、反对功利主义的个人权利论

3、对经济不平等的辩护

4、必须限制国家的作用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1、个人主义的价值观98第二节: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念1、哈耶克生平与学术奥地利学派传人;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和自由》;激进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但是与保守主义者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二节: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992、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1)有限度的保障与绝对的保障

(2)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方式2、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1)有限度的保障与绝对的保障100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念

1、弗里德曼的生平及简介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2006)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价格理论》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念

1、弗里德曼的生平及简介101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1、失业和通胀的不可替代论2、负所得税的主张3、教育凭单计划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1、失业和通胀的不可替代论102第三节: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布坎南生平及简介布坎南(JamesMBuchanan,1919—)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1986年,布坎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

《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体系》《一致性的计算》《自由的限度》第三节: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布坎南生平及简介103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社会福利思想(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1、作为交换科学的政治经济学2、自愿交换关系和非自愿交换关系3、用交换科学的观点研究政治过程4、用“经济人”的动机推动公共利益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社会福利思想(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104二、公正的比赛规则

1、公正规则及其对分配结果的影响2、对出发点的不平等的修正二、公正的比赛规则

1、公正规则及其对分配结果的影响105三、舍弃福利国家

主张事先规则公正,反对事后再分配;“福利国家”:实行集体决定的强制性收入和财富转移的国家;“巨额净负债”:政府无法偿清的债务;改造福利国家之方法:维克塞尔的概念一致性检验标准;三、舍弃福利国家

主张事先规则公正,反对事后再分配;106第四节罗尔斯和诺齐克关

于社会正义与个人权利的争论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平等主义的福利观1、正义论的基本前提2、公平的正义及其形成的前提条件3、自由的原则和差别的原则第四节罗尔斯和诺齐克关

于社会正义与个人权利的争论

一、107二、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1、关于个人权利的理论2、拥有的正义论3、诺齐克的社会福利观二、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108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组:刘鹏宇,谷月,吴海燕,武玲玲,孙焕焕,李珊,秦丹,谢春玲,西方社会福利思想109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及其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110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11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童工和女工问题工厂工作条件问题住房问题二、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1、人口向工业和中心城市的集中——>劳资两个阶级集团的形成2、劳资之间的冲突与斗争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112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梅叶《遗书》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的平等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1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圣西门1、“劳动权”和“按劳分配”的社会福利观2、坚持平等、反对特权(择优任用)3、“协作制”生产4、与才能和贡献成正比的收入分配制度,包含按劳分配的观点,克服了早期的平均主义局限性:保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利润;否定阶级斗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圣西门114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傅立叶和谐制度论1、四时期-四阶段论的人类社会发展观2、和谐制度将代替文明制度3、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生产—消费合作社,即“法郎吉”4、股份制5、妇女解放;局限性:存在特权与不平等;阶级合作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傅立叶115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欧文的空想共产主义福利思想1、新兰纳克(NewLanark):幸福之乡2、按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改造社会3、失败的“新和谐”共产主义移民区4、再次失败的“皇后林新村理想社会是“劳动公社”的联合体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群众运动,是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欧文的空想共产主义福利思想116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15-17世纪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时代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经济学理论中的福利思想1、第一个提出劳动价值理论;2、以最低工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分配理论;3、以土地和劳动为基础的租税理论;4、福利思想见之于最低工资理论: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自由主义117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福利思想1、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有效方法;2、最小政府和守夜人国家;政府三项职能3、可动态调整的最低工资率;4、关心劳动者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市场第一,福利第二;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福利思118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倡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国家不要对社会与经济生活施加不必要的干预,因此他对济贫法制度表示反对,认为其不但不能改善贫民的生活状况,而只能使贫富双方的状况都趋于恶化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消除贫困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抑制穷人的人口增殖,而采取济贫和社会改革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导致贫困的恶化,和富人的权利感、穷人的依赖感。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19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1、人口过剩的经济制度原因——“机器排挤人”;2、鼓吹经济干预主义;3、主张劳动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社会福120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思想渊源关系看,功利主义也是自由主义思潮的一部分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边沁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幸福原理立法改革思想穆勒的功利主义穆勒对功利主义的贡献政府的职能和性质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思想渊源关系看,功利主义也是自由主义思12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政治问题的解决基于彻底批判立场来分析贫困的政治经济结构;社会福利仅仅是其追求人的解放和社会革命的一个次要目标;反对任何针对现实问题而采取的福利措施;社会的无产阶级化和贫困化绝不是改善福利的社会计划能阻止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与政治根源;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的方法论意义从社会改造的角度来批判社会福利,寻找彻底解决方案;一种否定性的福利观;创立了理解社会福利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政治问题12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还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基金扣除理论他指出,为了防止各种不幸事故与灾难带来的后果,一般应该建立后备基金,这种后备基金来源于社会总产品。1、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2、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基金4、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5、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和各种保健设施等6、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在经济上是必须的,至于扣除多少,应当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力量来确定,部分的应当根据概率来确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还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基金扣除12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德国历史学派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124一、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上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进和支持社会改良主义的政党和团体所持有的思想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对西方各国的社会党、工党以及社会民主党所推行的社会改革和国家治理发挥重要作用。一、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上指的是125(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1.思想渊源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普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德国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传统的自由主义、民主思想对之亦有极大影响;许多国家将社会民主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社会民主主义与对马克思说主义的“修正”有着更直接的联系。在如何实现社会社会主义的方式上,马克思提出了革命和渐进两种不同的说法,这就使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推进社会主义的政党在制定实际行动纲领时可能产生分歧。(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1.思想渊源1262.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逐渐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派自认为是仍然坚持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后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著称;另一个派别则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着错误,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后来逐渐以社会民主主义著称。2.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1273.社会民主主义的形成(1)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的反差;(2)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信条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3)社会民主主义内部多样性

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的社会民主党人越来越多地接受了修正主义的思想观点,形成了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3.社会民主主义的形成128(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

基本观点

1.人道主义思想-----社会民主主义的核心思想社会民主主义者信仰个人价值的优先性,特别坚持康德提出的不能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的“绝对命令”;希望通过利用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

基本观点

1.人道主义思想----1292.民主主义精神民主制度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唯一政体;民主即所有人在政治上都有同等的发言权;民主本身就具有价值,民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构成要素,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民主制是实现社会变革的最适合的制度;民主可以保证改革的步骤符合有关人的意愿。2.民主主义精神130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自由对所有人都是重要的,是个人的权利;自由意味着摆脱低人一等的依附地位;自由意味着个人权利不受他人侵犯;真正实现自由必须由社会提供必要的平等条件;自由意味着人人平等的拥有权利(坚持累进税制和社会福利来减少人们之间的财富差距);团结互助既是对自由的节制,同时也是给自由以实质内容。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131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

在公有制下,政府既做买主亦做卖主导致价格被扭曲、资源被误置;

转向对混合经济的认同和接受;5.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扩大普选权,利用代议制增加社会主义因素;

以具体方案改造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原则自身也是需要逐步完善的;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132(三)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

福利思想

1.推进政治民主化,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2.倡导社会平等,推动了以普遍主义提供福利的思想和实践3.强调国家应尽可能承担其全面的社会责任,推动了国家福利责任的承担4.广泛的福利体制和内容(三)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

福利思想

1.推进政治民主化,促进133(四)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

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推进了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2.促进了平等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进而扩大了自身的阶级基础;

3.推动国家承担社会福利责任;4.在推动各种改良性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

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推进了西方134二、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指的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个经济学学派,可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其共同特点在于:对国家作用、民族历史经历的特殊性予以关注。二、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指的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135(一)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19世纪初,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国家四分五裂,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落后。

封建贵族希望通过改革,在不损害本阶级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

新兴的资产阶级一方面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与经济自由,另一方面,又希望获得政府的保护。(一)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工业136(二)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先驱

李斯特----《国家经济学》,主张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的作用和职能不同落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的职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当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强调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二)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先驱李斯特----《国家经济137(三)旧历史学派的产生(19世纪40—50年代)1.社会背景:古典自由放任经济思想;自由主义与市民资产阶级的结盟——>反对贵族特权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国家与资产阶级的结盟(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三)旧历史学派的产生(19世纪40—50年代)1.社会背景138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是一种既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试图建立“以历史方法为基础的”经济学。否定规律的普遍性,期望发现各种各样的历史经济规律,目的就是要论证德国发展的特殊性。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教育、组织和保护;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干预的程度方式不同.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39(四)新历史学派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

1.社会背景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矛盾尖锐化;由此,历史学派提出了以各项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四)新历史学派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

1.社会背景1402.代表人物及观点

施穆勒(GustavvonSchmoller,1838~1917):

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其政治态度:不存在普遍性适用的经济发展道路;国家承担的特殊作用(超阶级实体)。

在劳资关系上:鼓吹劳资合作;劳资对立源自于情感、教养和思想之间的罅隙。

改善劳工生活条件之目的在于促进劳工的“道德进步”。2.代表人物及观点141瓦格纳(AdolfWagner,1835~1917):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观点:以租税作为财富再分配工具,以降低贫富差距;国家和公共领域的扩大将会导致公共经费的随之扩大。瓦格纳(AdolfWagner,1835~1917):社会142新历史学派的特点:实用性;改良性;具体性。对历史方法的进一步推崇,反对经济规律的普遍性

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主张施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避免其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弊端新历史学派的特点:实用性;改良性;具体性。143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实际的政策主张: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纷仲裁、某些行业国有化、城市土地私有权的限制、财政赋税改革等。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144(五)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

简单的说,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就是通过社会政策推进社会福利。1.以国家立法和行政管理手段缓解工人阶级的贫困2.以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公正3.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以科学的财政、税收制度缩小贫富差距4.通过工会组织争取工人权益(五)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

简单的说,历史学145(六)历史学派的影响

1.对国家职能的重新思考: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2.社会政策立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保险立法的初衷在于通过事前设计好的机制防止贫困的产生(或者说减少到最低限度)社会保险体现了社会分担与社会互助的理念社会保险立法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有限干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保险立法体现了普遍型福利的理念。(六)历史学派的影响

1.对国家职能的重新思考:国家资本主义146三、费边社会主义(一)费边社的建立费边社(英语:FabianSociety)是1884年英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社会主义”团体,系由少数具有社会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所组成,其前身是1883年建立的“新生活联谊会”。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有:萧伯纳、悉尼·韦伯、悉尼·奥利维尔以及格雷厄姆·华莱士,被称为费边社会主义思想“四巨头”。他们以古罗马统帅费边·马克西姆(FabiusMaximus)的名字命名,因费边曾在同汉尼拔的战争中采取回避决战,缓进待机的策略而借用其意。三、费边社会主义(一)费边社的建立147小贴士:费边社小贴士:费边社148小贴士:费边的人物像费边是公元前201年古罗马一位著名的将军。小贴士:费边的人物像149小贴士:费边社的社徽小贴士:费边社的社徽150小贴士:新生活联谊会:于1883年10月24日建立,其建立与“流浪学者”托马斯·戴维斯有着直接的练习,但并不是由他本人所建立,而起源于他的一个信徒所提议的一次聚会,后来聚会者决定成立了这个名为“新生活联谊会”的团体,其最终目的是要尽可能根据最高的道德标准重建社会。这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小贴士:新生活联谊会:于1883年10月24日建立,其建立与151(二)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1.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特征----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折中

主义,具体体现为:(1)受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的影响:a.认为社会是一个永恒变动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变迁是平衡的渐变的;b.反对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的观点;c.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把社会公益当做个人的最高目的;(二)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1.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特征---152d.认为阶级矛盾是可以调和的;e.不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供给。(2)受边沁的功利思想影响:a.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b.接受了生产资料实现公有化的思想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课件1532.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主张地方公有制,即韦伯提出的“市政社会主义”。认为除了少数高度集中的大型企业归属国家所有外,大部分企业应该由地方,即郡议会来管理,希望把城市和郡议会变成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代理机构。(2)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韦伯认为一旦生产资料归为社会所有,就可以使社会上的每个人达到“文明生活的最低标准”,且国家应该保证公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最低生存标准。2.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154(3)坚持社会民主费边主义者认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动因,可以通过公众舆论、民主选举来实现社会主义。(4)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这个受斯宾塞的影响)韦伯明确指出:只有渐进的变革,才能使所有的人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才不至于引起混乱,才能被人们认为是合乎道理的变革,是合乎宪法与和平的变革。(3)坚持社会民主155(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萧伯纳认为在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由土地和资本产生的“租金”,应该用来补充劳动报酬,或者直接由社会接管用于公共目的。【萧伯纳指出:“土地的私人占有乃是社会主义所反对的各种不平等的根源”。而消除不平等的办法,就是把土地所产生的地租和资本所带来的利润用于公共事业上。】(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156(6)除了以上的基本观点,还包括一些主张:对于失业,他们认为失业是由于社会原因引起的,社会应该采取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对于老人,其一切需要都应该由公共福利来承担;对于儿童,国家应该让所有儿童能够收到充分的教育等。

费边主义的基本思想都属于增进社会福利的主张,有助于增进公民权利,保证公民福利。(6)除了以上的基本观点,还包括一些主张:1573.费边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这是基于以上基本思想所提出的具体社会福利政策,也可以说是费边主义有关福利思想的具体体现。(1)在《费边短评》第9号上,提出了“八小时工作法案”;(2)对《济贫法》的批评和改革建议-----《少数派报告》,主张彻底废除《济贫法》,应当对致贫原因进行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