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重点整理选择题与判断题1(带有高等教育性质和功能的教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专门性学校,博物馆和图书馆。2(我国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西周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私学中最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高等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中世纪最早的大学。.西汉的太学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确立。.书院是中国私学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江西庐山的百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西欧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学科包括文学、法学、医学、神学。其中,文学占有基础的地位,其内容包括“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1861国会通过了贾斯汀.莫利尔提出的“莫利尔法案”。形成了一批“赠地学院”,著名的有康乃尔大学。.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1898设立京师大学堂。成为全国的高等学府,还是全国最高教育形式机关。11.1902年颁布中国学制史的第一个正式学制一一《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2.1993.10.3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是指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切社会因素。.高等教育目标规定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性问题,它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P87.教育目标不仅是教育活动的指南,而且是教育评价的依据。P89.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标在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P9317.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制方面达到的程度。单元目标是一门课程中各单元的具体要求。P9518.高级专门人才的类型: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学术人车实用人才,通才与专才。95,9719.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模式。P96.通才与专才: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是专才。P98.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P10222.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普及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P115.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校定必修课和系定必修课)和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25.高等学校的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远程授课是以现代信息网络和电化光声等技术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形式。27.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与学习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手段和途径,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P148.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定义: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资格是对高校教师任职条件的基本要求。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30.高等学校组织具有“二重性”:兼有“教育性”和“学术性的组织属性”31.高等学校组织具有“松散性”32.1998,至今我国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性。.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规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小于15,是精英教育,15,—50,之间的是大众教育,大于50,是普及教育。34.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舒尔茨和贝克尔。据苏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份额中有33%应归为教育。简答题与论述题:(一、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他的大学改革思想提出两条基本原则:1)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2)学术自由的原则。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他于19实际创办柏林大学,首开大学科学研究的先河。二、.威斯康辛思想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力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文化;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三、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内容即指高等教育发展的什么方面受到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即为谁服务的问题;.政治任务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4..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思想;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5.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扩大高等教育机会;调整教育结构;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制度。6.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四、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具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1.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2.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3.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4.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五、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作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受到基础教育的深刻制约。.基础教育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2.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六、高等教育的政治价值p68.促进社会政治延续1)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实现。).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推进社会政治生活1)通过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水平而使管理趋于科学化,实现法治与民主。2)可以通过民众的政治素养,从而增强国民的政治参与热情。3.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七、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八、高等教育的科学价值1.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九、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p741).传承文化:2.)改造文化:3)创新文化。*十、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p77.提高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事业心、创造的欲望等。3.提高个人的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提升个人社会地位。*十一、高等学校的职能p79.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职能和核心任务).发展科学.主要职能之一.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前两项职能的合理延伸和实践运用这三种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十二、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p86,87).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2).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3).是高等教育的归宿,具有检测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十三、制定高等教育目标的依据91,93出现过“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为论”两种倾向,我们要做到兼而有之。1.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的需要。.制定教育目标应处理好几对关系:心与身关系、德才的关系、社会性品德与个性心理品质的关系、才智素质内部的知识、能力和能力的相互关系。*十四、高等学校课程的特征1.高等学校课程具有专业性.2.高等学校课程具有探究性.3.高等学校课程具有前沿性十五、高等学校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科学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满足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十六、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口125.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对象的特殊以他人已经发现的系统学科知识为对象,主要是以教材为中介的间接经验,即以书本知识为主。(2)认识的条件和形式特殊:不是学生独立发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掌握知识的过程。(3)教学认识过程是有时限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1)教师其主导作用。(2)学生是学生的主体。(3)双边活动不仅体现在认识方面的交流和分享,还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影响。3.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1)不仅实现了认识能力的发展,还实现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2)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3)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不同的影响。(4)师生的交往活动也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十七、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P129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带有过度性质的中间过程,是由特殊的认识活动向社会实践中认识活动过渡的阶段。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性质,取决于它前后两个阶段的相互融合、渗透、渐变和转化。这中过渡表现在四个方面。1.专业性:学习内容的专业性2.独立性:学习过程的相对独立性3.创造性:学习结果的某种程度的创造性。4.实践性:引导学生从学习阶段向实践阶段过渡。十八、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P130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6.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7.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8.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十九、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P141是将学生按照年级、学业程度等因素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统一要求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扩大教育对象。2.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3.有利于发挥集体作用的作用。缺点:不能很充分的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二十、备课的基本要求P1441.备教材,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透彻领会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把握重点和难点。2.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3.备方法,寻找最适合内容和学生的方法,写出教案。二十一、上课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述清晰,气氛活跃。二十二、教学方法的分类1.运用语言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2.运用只管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3.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独立得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二十三、讲授法的基本要求P150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其基本要求是1明确的目的性。2.内容的逻辑性。3.语言的感染性。二十四、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P160.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4.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二十五、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P1691.科学研究是高校自身发展的作用2.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4.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5.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6.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二十六、高等学校的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p1771.研究教育对象2.研究教学内容3.研究教学组织形式4.研究教学方法5.研究教学管理制度二十七、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方法P1841)激励法。2)计量法。3)权力控制法。4)专家评议法*二十八、教师的涵义及其角色特征:P188,189含义: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2.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角色特征:1传授者的角色。2管理者的角色。3.代理人的角色。*二十九、高等学校教师的价值p192.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者。.通过知识传播及运用直接为社会。*三十、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p194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群体性。三十一、高校教师的权利的内容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得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三十二、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所模式:1.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并重模式。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共同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其中,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三十三、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多样化、综合化、私营化三十四、素质教育的定义和难点。论述题1.结合高等教育的特征论述教学过程的规律3124)要点: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2.结合所教的专业和学科对教学原则的体系加以评述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洁行业服务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 初中班主任课堂管理技巧培训计划
- 羽毛球健身课程推广计划
- 智能化运动器材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 无线网络安全防护策略-第1篇-全面剖析
- 初中生物学科跨学科教学计划
- 污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流程
- 智能健康干预技术-全面剖析
- 医疗设备采购投标授权委托书范文
- 投资协议风险控制-全面剖析
- 非急救医疗转运管理规范(医院院前急救体系补充)
- 劳务投标标书模板
- 日本保健功能食品市场分析报告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灯具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网络项目割接方案V8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鉴定估价师(机动车鉴定评估师)
- 幼儿园老师爱的故事——感受一个听障儿童的成长
- 水利工程监理安全台账
- 《美丽的集邮册》朗诵
-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维护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