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培训课件-295p-完整版_第1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培训课件-295p-完整版_第2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培训课件-295p-完整版_第3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培训课件-295p-完整版_第4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培训课件-295p-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完整版2009年3月5日第(1)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我国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各朝代发生的的重大事件。重难点:

1、我国的历史演变过程

2、古代的各种学术思想和各个朝代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作业:1、简述中国历史发展线路

2、简述秦汉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项目一中国历史知识引言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其文化历史的民族,它所创造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持续领先了近两千年,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除四大发明和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也是中国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文明,此外,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子项目一中国发展简史一、原始社会时期时间代表特点工具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人石斧之类简单生产工具距今约80万年陕西蓝田人直立猿人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直立猿人以石击石的方法打制石器(刮削器、钻具、尖状器、雕刻器和砍斫器)距今约20万-10万年陕西大荔人陕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早期智人(古人)已有复合工具;不但会用天然火,而且会人工生火;已穿兽皮距今约1.8万年北京山顶洞人氏族公社阶段已会磨制骨针,给兽骨、兽牙等钻孔制作装饰品,学会人工取火距今五六千年浙江余姚河姆氏族西安半坡氏族母系氏族社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学会制造弓箭、纺织、中指粟、麻、蔡和饲养家禽家畜,制作彩陶很精美,上面的刻画符号之中国原始汉字的萌芽。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父系氏族社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已能制作精美的玉器,晚期出现了贫富差距云南元谋人元谋人发现于1965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发现的元谋人的两颗牙齿,一为左上内侧门齿,一为右上内侧门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个体,可能是一青年男性。根据学者们研究判断,元谋人牙齿的特征,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

陕西蓝田人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

北京人北京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的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1532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腿短臂长,头部前倾。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古人)阶段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许多地区都有发现。古人的主要特征是脑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00毫升),但脑的结构却比较原始。眉嵴发达,前额倾斜,鼻部肩宽,颌部前突。虽然较猿人进步,但仍有不少原始性质。我国广东的马坝人(1个头盖骨,生活于10万年前,1958年发现)、湖北的长阳人(1块左侧上颌骨断片及其上2个牙齿,生活于4~6万年前,1956年发现)、山西的丁村人(3颗牙齿,生活于10万年前,1954年发现)、陕西的大荔人(1个较完整的头骨,1978年发现)、山西的许家窑人(顶骨3块、枕骨2块,左上颌骨一块和一些零星的顶骨破片和牙齿,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1976、1977年发现),

北京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浙江余姚河姆氏族、西安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母系氏族。评价1,使用陶器,食物剩余;2,栽种水半坡氏族陕西西安半坡村。评价1,工具先进(新石器时代);2,种聚;3,原始文字。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族的领导权。世系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母亲。一般认为中国的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美洲印第安人的易洛魁氏族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成员死后,其财产归同氏族的人所有。同氏族的人有互相援助、保护和共同复仇的义务。氏族首领是推选出来的,一个是负责公共事务的酋长,一个是军事首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耜耕农业的世界颠峰——河姆渡文化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属于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特点:1、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鱼业。2、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但也有少数半地穴式房屋。3、灰坑有圆形竖穴和椭圆形竖穴,原先的用途可能是储藏东西的窖穴。4、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兼有一些骨器、角器和蚌器。5、制陶技术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6、雕塑工艺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多数是墓内的随葬品。雕塑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饰、嵌绿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铲、玉珠,以及陶塑动物等。7、墓葬多埋于集中的墓地

河南龙山文化遗址浙江良渚文化遗址父系氏族社会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母系氏族社会便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其特徵是,氏族由一个男性祖先和他的子女以及他的男性子孙的后代组成,子孙皆归属父亲。世系由男性传递,财产也按父系继承。中国的龙山文化即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父系氏族制不同于母系氏族制的本质区别,在于世系按父系计算,财务由子女继承,男子是社会和家庭的核心;他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也有权支配家的成员。

一处仰韶晚期墓葬。墓主为壮年男性,除以三人(已知男女和少年各一)殉葬外,墓主左侧(西)有以贝壳摆砌之虎形图案,右侧(东)亦有贝壳摆砌的龙形图案,都是背靠墓主头朝下。是为“东苍龙、西白虎”之最早发现,且龙、虎形象更接近后世,当系父系社会统治人物权力表现之象征。

古代传说:

女娲、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三皇:女娲、伏羲、神农五帝: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二、奴隶社会时期夏王朝——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

约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推翻禅让制度,建立夏王朝,定都阳城(今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传子制度,手工业已制造青铜器为主。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首领汤推翻夏朝,建立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商朝,定都殷。商朝的农业和畜牧业空前发展,司母戊大方鼎重857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商朝沿用夏代历法,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纪录,文字已定型,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考试了中国文字的可考的信使。周朝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王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史称“西周”,建立了宗法制,推行“井田”,手工业分工更细,号称“百工”。《诗经》中关于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纪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确切日期的日食纪录;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实行周、召二公“共和”执政,这一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三、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时期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使用铁器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使用木炭做冶炼燃料:楚国的宛和赵国的邯郸市著名的冶铁中心煮盐:齐、燕的海盐、魏的池盐有名商业兴盛: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楚的郢◆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百家争鸣四、秦至清鸦片战争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统一全国,建立秦王朝,建都咸阳;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新”: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王莽之后夺权称帝,建立“新”,暴政,绿林、赤眉大起义东汉时期:刘秀于公元前23年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各民族的发展: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本时期的科学文化(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220年曹丕建立魏,221年刘备建立蜀,222年孙权建立吴,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两晋:265年司马炎废魏建立西晋;317年南逃的司马睿奖建立东晋,此时还有“十六国”南北朝:420年刘裕废东晋建立宋,至589年,南方有经历了齐、梁、陈三朝,史称南朝;386年鲜卑族拓跋建立北魏,与后来的北齐、北周史称北朝。科技文化(三)隋唐时期隋朝:581年-618年,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建立“三省六部”制,史称“开皇之治”。唐朝:618年-907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引发安史之乱)经济和文化(四)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时期五代十国: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北汉、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为十国宋朝:960年-1127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辽:916年-1115年,北方和西北的契丹族建立契丹国,后改“辽”,西夏:党项族于1038年建立西夏,发展至1227年灭亡,被成吉思汗灭金:1115年,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被成吉思汗灭南宋:1127年-1276年,赵构称帝建立南宋,被成吉思汗灭元朝: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五)明、清(至1840年)时期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清朝:1616年-1912年东北的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芋1636年称黄帝,改国号清。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一)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年英国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英法等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清统治宣告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二)新民族主义时期(1921-1949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南昌起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正确领导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时期结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历史年代表2009年3月12日第(2)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皇帝与皇权、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文化艺术的基本概况。重难点:阴阳、五行、八卦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作业:完成第二章76道填空题子项目二中国历史小常识一、国号名称的由来依据国名代表原来的部落名定国名如:商、周(武王)、秦发迹地定国名如:汉(刘邦,从汉中起兵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封爵定国名如:晋(司马炎曾封晋王)、隋(杨坚曾封隋王)、唐(李渊袭爵唐国公)、魏(三国曹丕袭位魏王)发迹地特产定国名如:“辽”即契丹语“镔铁(精炼的铁)”谶语(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定国名如:齐(“金刀利刃齐刈<割>之”)吉祥文义定国名如:元(《易》爻辞:“大哉乾元”)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如:陈(南朝陈霸先建立)以社会上流行口号定国名如: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按同音通假定国名如:“清”即“后金”之“金”建政权所在地定国名如:蜀(三国之蜀及五代十国之前、后蜀)、吴(三国)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一)后、王、天子后、王、天子奴隶社会

统治者称谓夏后商纣王周武王穆天子(即周穆王)

夏后禹商纣王辛周武王姬发穆天子周穆王西王母(二)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了天下。嬴政为了彰示自己功过三皇、德盖五帝,便以“皇帝”来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迄至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均沿用“皇帝”作为君主的专用称呼,前后达两千余年。

皇帝的自称:朕、孤、寡、孤寡、寡人皇帝母亲皇太后父亲太上皇母亲太皇太后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儿子皇太子皇位法定继承人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嗣孙公主长公主皇后正妻嫔妃诸妾女儿姊妹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谥号:对死去的帝王的评定属于表扬: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属于贬义:炀、厉、灵、幽属于同情:哀、怀、愍、悼庙号:对死去的帝王林立庙奉祀,追尊的称号

标志是“祖”或“宗”,如:高祖、太祖、高宗、太宗,“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称为庙号,如:汉文帝、魏文帝。尊号:对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如:太上皇、皇太后全称:庙号+尊号+谥号年号: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称号如:秦始皇陵、长陵(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

)、明十三陵(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阳陵(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

)、杜陵(中国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

)、霸陵(汉文帝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

)明十三陵秦始皇陵四、天干、地支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

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五、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年:原意为庄稼收获一次,现在已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一周天为一年。纪年法:干支纪年、用帝号和皇帝年号的方法(如:康熙六十年)月:古代计算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周期的时间为29.53日,叫一个月。古代纪月也用干支。日:古代以一昼夜为一日,干支纪日辰:古代分一日为十二个辰,也叫“时辰”,纪辰用十二地支,每日24小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六、四时、节(气)四时:四季,春、夏、秋、冬节气:春雨惊春清古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阴阳、五行、八卦阴阳:原意指向日为阳、被日为阴的日照向背,后扩展引申到相互对立或消长的两种现象、事物、联系等。五行:古代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dui)代表沼泽。

八、生肖

生肖发端于战国,东汉时有明确记载,以十二地支配十二种动物构成: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九、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秀才府县省城京城殿廷一甲赐进士及第探花→榜眼→状元贡士会元举人解元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十、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

辅助资料/%E5%84%92%E5%AE%B6%E6%80%9D%E6%83%B3.doc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仁、义、礼、智、信(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十一、避讳“避讳”就是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始于周朝,行于秦朝,盛于唐朝,严于两宋,苟于清朝,费于民后。每一朝代的皇帝之名是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孔丘之名唐后各代均避讳,长上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十二、姓、氏、名、字、号姓:在我国古代早期,姓是一个氏族的号,后在奴隶社会时期,贵族有姓,奴隶和贫民没有姓。氏:它是姓的分支,姓不会变化但氏在隔一两代后就可能变化,得名较为复杂。战国后人们以氏为姓,氏和姓逐渐混同,汉代时通称姓。名、字名: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男子20岁举行成人礼、女子15岁举行许嫁礼时取字“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加“父”、“甫”表示性别号:也叫别号、别字,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一般都有寓意在内,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2009年3月19日第(3)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山地自然景观、水自然景观、气候与天气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景区重难点:中国五岳的相关知识(各自特点)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项目二中国旅游地理子项目二山地自然景观一、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山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乔戈里峰8611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贡嘎山7556米慕士塔格峰7546米四姑娘山6250米二、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花岗岩名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千山三清山五岳恒山奇山西嵩山奥河南泰山雄山东华山险陕西衡山秀湖南岩溶山水风景漓江山水石林织金洞安顺龙宫丹霞风光

仁化丹霞山冠豸山其他名山庐山五大连池风景区喀纳斯九寨沟历史文化名山井冈山八达岭武当山五台山项目三水自然景观江河景观长江6300公里黄河5464公里塔里木河2179公里京杭大运河湖泊景观鄱阳湖滇池洱海青海湖日月潭泉与矿泉趵突泉蝴蝶泉西藏水热爆炸泉五彩湾温泉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吊水楼瀑布黄河壶口瀑布海洋和海滨景观大连—旅顺口海滨北戴河海滨风景区青岛海滨风景区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厦门海滨风景区2009年3月26日第(4)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动植物景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特点名城的典型代表。重难点:中国典型动植物保护区、学生要掌握我国12个以特点命名的城市。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项目五动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胡杨水杉珙桐银杏动物观赏褐马鸡扬子鳄野骆驼亚洲象非洲象大鲵新疆北鲵雪豹哲罗鲑鱼项目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新疆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猴娃

西双版纳

南麂列岛猴子拜观音2009年4月2第(5)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1、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各大菜系2、后两节课使学生了解中国宗教的概况,并让学生进行课堂讲解重难点:1、中国四大菜系的代表菜品。

2、学生对于所讲宗教的掌握,教学方式:

互动教学,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做小结。项目六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的划分

四大菜系: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八大菜系: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浙菜、徽菜、湘菜、闽菜十大菜系: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浙菜、徽菜、湘菜、闽菜、京菜、沪菜十二大菜系: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浙菜徽菜、湘菜、闽菜、京菜、沪菜、豫菜、陕秦菜鲁菜代表:清蒸加吉鱼潍县杠子头火烧川菜代表:樟茶鸭子属熏鸭的一种

夫妻肺片淮扬菜代表:羊方藏鱼淮安茶馓粤菜代表:大良炒牛奶粉果其他风味名菜欣赏:

湘潭脑髓卷鸡脯肉,桂鱼肉,猪瘦肉,猪腰,鱼丸各100克,鸡蛋12个,水发香姑,冬笋各50克,油条2根,油炸馓子2个,湘粉丝25克,菠菜,芽白菜,冬苋菜,白菜心各100克,排冬菜25克,青蒜丝25克,熟猪油250克(实耗125克),酱油25克,味精1,5克,胡椒粉1克,精盐6克,鸡清汤1250克。大边炉萨其马茄鲞项目一四中国宗教知识中国宗教概况: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国四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中国各民族信仰宗教的特点:1、汉族:兼容并蓄;宗教地方化、民族化2、其他民族:

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藏传佛教:藏族、蒙古族、裕固族

大乘佛教: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畲族、纳西族、彝族、羌族、满族、朝鲜族上座部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布朗族

东正教:俄罗斯族、鄂温克族2009年4月9日第(6)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宗教的概况,并让学生进行课堂讲解重难点:

学生对于所讲宗教的掌握及其补充。教学方式:

互动教学,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做小结。作业:将自己准备的宗教编写成自己的一篇导游词补充知识:佛教的服饰分类:僧伽梨:大衣、重衣、杂碎衣,是上街托钵或奉诏入宫时所穿之衣;郁多罗僧:是专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即上衣、中介衣、入众衣安陀会:即内衣、中宿衣、中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着。佛教的服饰颜色:以青、黄、赤、白、黑五色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为非法,应破坏之,染成茜(带紫色成分的红色

)、泥、木兰三如色法。中国历史上四次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帝灭佛后周世宗灭佛“释迦牟尼”的意义:

释迦牟尼是后人对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尊称。“释迦”是乔达摩·悉达多所属的部族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为“文”、“仁”、“寂默”,所以汉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著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喝饮毒汁而无事,所以“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

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意义:

远古时期,对太阳、阅历、星星的迷信与崇拜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曾经有过的现象。而在沙漠热带地方,对月亮的崇拜就更为突出。安拉(突厥语、波斯语系穆斯林称为胡达,汉语系穆斯林称为真主)将《古兰经》降示给圣人穆罕默德后,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地区弘传。那里炎热干旱,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多在夜晚进行。阿拉伯历将太阳降落到太阳初升作为一天。而新月初升则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伊斯兰教的斋月,就是从见到新月的第一天开始封斋、到再见到新月开斋为止的一个月时间。在《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有的篇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来,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

2009年4月16日第(7)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佛教、道教的基本教义、信奉对象、经典、标记等。重难点:

学生对于所讲佛教、道教的掌握及其补充。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解结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补充知识:佛教与奇数:奇为阳(符号1)偶为阴(符号0),阳代表了正面、主动、变化的,阴代表背面、被动、稳定的。人活着需要自身的积极努力,崇尚阳的精神。阴的基础是先天的,只要保持不受伤害即可。佛教认为,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舍利子: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佛陀真身血舍利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注解: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佛珠禅杖:‘禅杖’是禅门之中,在坐禅时用以警睡之具。释氏要览中说:‘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用这种‘禅杖’触击禅者,不会感受痛楚,但能苏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

女儿国:史书中关于“女儿国”的记载很多,其中最明确的是关于“东女国”的记载。最早记载“东女国”的是《隋书·女国列传》,说东女国在“葱岭之南”。葱岭,也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葱岭之南应该在新疆境内,当时玄奘取经走的也是这条西去之路。所以说“女儿国”应该在今天的新疆,具体位置在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库车古称屈支,也音译为龟兹,是“繁华的城邦”的意思。道教起义事件:黄巾军起义

2009年4月23日第(8)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道教的基本教义、信奉对象、经典、标记等。重难点:

学生对于四大宗教的掌握及其补充。教学方式: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宗教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创始人传入中国时间教义经典标记信奉对象名山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乔答摩·悉达多公元1世纪苦、集、灭、谛三藏经(经藏、律藏、论藏)卐法轮佛菩萨罗汉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道教公元2世纪中国张陵公元2世纪道是“万物之母”与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道藏八卦太极图尊神神仙护法神将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宗教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创始人传入中国时间教义经典标记信奉对象建筑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麦加穆罕默德公元7世纪中叶六信五功善行古兰经新月安拉清真寺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公元7世纪上帝创世说原罪旧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十字架上帝教堂2009年4月29日第(9)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过程以及各朝代建筑的特点。重难点:

中国各朝代的建筑特点。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课堂讲解,其间穿插图片项目五中国古代建筑知识子项目一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原始社会早期:天然洞崖或木巢原始社会晚期北方南方浅穴居干栏式木构建筑商朝西周交河故城夯土建筑中国古典建筑的另一大特征,就是把结构部分袒露无余木构架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瓦建筑秦汉时期木架结构日趋完善,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抬梁式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架梁穿斗式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魏晋南北朝——古代建筑的发展时期材料: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金属材料用作装饰技术:木结构技术提高;砖结构运用地面建筑;石结构技术进步;石工雕刻技术达到高水平;出现了精美的雕刻与壁画。代表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隋唐时期——古代建筑的发展时期材料:砖的应用增加,砖墓、砖塔等;琉璃的烧制技术进步技术:木构架建筑结构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出现了专门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施工的都料匠;建筑与雕刻进一步融合;唐朝的住宅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代表建筑:隋朝的南北大运和安济桥;唐朝的长安城;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实物仅有唐朝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建筑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宋朝——古代建筑体系大转变时期特点:建筑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殿阁楼台;流行仿木构建筑的砖石塔和墓葬;操作方法和工料的估算都有了较严格的规定,著有《营造法式》,并对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均有规范。代表建筑: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兴隆寺、浙江宁波保国寺。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格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元朝——古代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特点:元大都规模巨大、规划完整,进一步发展了娱乐性建筑;建造了较多的藏传佛教寺院和塔以及伊斯兰教礼拜寺;中亚的工匠带来了许多外来因素,使建筑装饰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代表建筑: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山西洪洞广胜寺山西芮城永乐宫特点:是用辽代所创造的“减柱法”,梁架结构又有了新的创造,许多大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明清时期——古代建筑体系最后高峰时期特点:明朝时的制砖手工业有较大发展,明长城军用砖包砌;明朝的琉璃瓦生产有突破;明朝官式建筑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明末皇家和私家园林有发展,著有《园治》;清朝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范性;清的民间建筑有所提高。代表建筑:北京明清故宫和沈阳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特点:宫殿建筑群实例,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子项目二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台基:高处地面的建筑物底座。普通台基常由于小式建筑较高级台基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须弥座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的主要殿堂建筑最高级台基几个须弥座叠加,常用于最高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即耸立在高级台阶上木头圆柱: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为底的台上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大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已形成屋脊斗拱: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叫斗拱。彩画: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成为装饰艺术。和玺彩画等级最高的彩画,中间的画面由龙凤图案组成,间补花卉图案,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可贴也可不贴金,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中。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桃花源

屋顶:中国传统屋顶有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歇山顶庑殿顶与硬山顶的结合,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个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于此式屋顶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盝顶

梁架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山墙即房子两侧上部呈山尖顶的墙面,常见的有风火墙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一种装饰,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子项目一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2009年5月8日第(10)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城防建筑概况,宫殿的布局与陈设,坛庙建筑概况。重难点:

中国现存四座古城、长城以及古代皇宫、坛庙建筑的掌握。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课堂讲解,其间穿插图片子项目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一、城市规划沿革新时器晚期,出现规模较小的城堡。商代早期,出现有防御设施的都城。东周列国,都城有内、外之分。秦汉时期,都城规模大并显示了政治上和礼仪上的规格。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都城改建重点在于集中宫苑衙署和加强西北隅的军事据点,扩大居民区,安排商业区。隋唐时期,都城结构严谨,区划整齐,呈长方形。元朝,居民区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胡同)。明清时期,都城由皇、内、外城三部分组成。子项目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二、现存古代城市建筑介绍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成郭。中国古代上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有城墙围绕。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中国六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明朝南京城墙: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为世界第一。原有城门13座,其中聚宝、石城、神策、清凉四门保存至今。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堡垒瓮城。西安城墙: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最完整的城墙,建于1370-1378年,城墙均用黄土夯筑。平遥城墙:位于山西平遥县,是我国现存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城外有护城河,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唯一城镇,建于南宋末年。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丽江民居是中国民族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子项目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三、古长城建筑古长城:长城是一处特殊的防御工程。历史简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修筑长城的是齐国和楚国,大约始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后来,秦始皇为防御北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建立了西起临洮,北傍阴山的“万里长城”。之后,汉代建立了东起辽东,西迄浦昌海(今罗布泊),长10000公里的汉长城,它是汉武帝在第三次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保护了丝绸之路。明代为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今甘肃境内),东至鸭绿江(今辽宁境内),全长6350公里以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长城代表段落:八达岭长城是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金山岭长城被誉为“第二八达岭”,盘桓在河北滦平县的大小金岭上。三个著名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山海关为万里长城第一关,北踞燕山,南抵渤海,位于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仅有东门保存完好。居庸关位于北京的昌平县,该名始自秦代,三国时称“西关”,北齐称纳款关,后改今名,现存关城,是北京西北的门户。关内建有云台。嘉峪关是明代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高两层,形如碉堡。子项目三宫殿与坛庙一、宫殿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历史简介:早在商代就出现了东周时期,各列国宫殿规模较大,超出了前代秦汉以来,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保存完好至今的主要有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秦始皇阿房宫唐代大明宫宫殿布局前朝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左祖右社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宫殿外陈设华表: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一般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等纹饰,上为石板和蹲兽。石狮:宫殿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子,辟邪作用,又有“尊贵”和“威严”的作用。其中有雌雄狮之分、南北狮之分。日晷:即日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嘉量:我国古代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国家统一强盛。吉祥缸: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水灾的水缸,古代称之为“门海”,以比喻缸中水似海可以扑灭火灾,故称为吉祥缸。顶式香炉: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铜龟、铜鹤:龟、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最有名的被称为龙头龟、仙鹤。中国古代现存的古代皇宫: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始建于1406年,历时14年完成,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登基执政,至今已近600年。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其布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园林中的宫殿:园林与宫殿的结合,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特点之一,帝王们常常在那处理政务。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西六宫东间西间养心殿东六宫正间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御花园北京故宫布局图东路大正殿中路照壁东西厢楼东西朝房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

西路戏台嘉阴堂文溯阁仰熙斋沈阳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颐和园承德部暑山庄子项目三宫殿与坛庙二、坛庙坛庙:古代人民为了寄托对祖先、对各种神的崇拜和感恩的心情,产生和形成了坛庙建筑,也称礼制建筑。北京太庙北京社稷坛天、地等坛:祭祀天、地、月、泰山等活动,是历代帝王登基后的重要活动。天坛祭天,在南郊,时间在冬至日;地坛祭地,在北郊,时间在夏至日;日坛祭日,在东郊;月坛祭月,在西郊。天坛地坛曲阜孔庙、孔林及孔府2009年5月14日第(11)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陵墓建筑、著名楼阁、佛塔、古桥概况。重难点:

中国陵墓结构及布局,现存著名陵墓建筑、楼阁、佛塔、古桥的知识点。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课堂讲解,其间穿插图片子项目四陵墓建筑一、封土的沿革周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按照官吏级别大小以决定封土的大小。秦汉两代的“方上”,陵墓的上部是方形平顶,犹如方形锥体被截去顶部,故名“方上”。唐代“以山为陵”宋代恢复“方上”形式,规模比秦汉小明清两代“宝城宝顶”形式秦始皇陵墓唐乾陵北宋皇帝陵墓群清东陵子项目四陵墓建筑二、陵园的建筑布局帝王陵墓的地面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祭祀建筑区:是陵园建筑的重要部分,供祭祀之用,主体建筑为祭殿(享殿、献殿、寝殿、陵殿)神道:“御路”、“甬路”,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引导大门。护陵监: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子项目四陵墓建筑三、墓室结构土穴墓: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小而浅,无棺椁。木椁墓: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即盛放棺木的宫室。砖石墓:汉代开始,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子项目四陵墓建筑四、随葬品原始社会早期,随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欢的和使用过的物品原始社会晚期,随葬品为精美玉石饰物以及陶器商代流行人殉制度,帝王和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可达一二百人,在西周前期也很流行。战国开始流行,用木俑和陶俑随葬。西汉中期以后,随葬品增加了陶制明器,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的一次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随葬品主要是陶瓷器皿、陶制模型、陶俑和镇墓兽。隋唐五代时期,随葬品以陶俑为主。宋至明代,随葬品以实用物品和珍宝为主,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等。子项目四陵墓建筑五、中国现存著名古代陵墓秦始皇陵(陕西临潼县)汉茂陵(陕西兴平县)汉武帝刘彻陵墓唐乾陵(陕西乾县)北宋陵(河南巩义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县)清永陵(辽宁新宾)清太祖福陵和太宗昭陵清东陵、清西陵子项目五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一、楼阁楼阁:楼指两层以上的房屋,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阁是我国古代传统楼房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槅扇火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古城)滕王阁(江西省南昌市)子项目五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二、佛塔佛塔起源于印度,称窣堵波或浮屠,用以藏佛舍利,其形状为一个半圆形的坟冢。中国佛塔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等。楼阁式塔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密檐式塔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覆钵式塔北京妙应寺白塔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子项目五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三、古桥安济桥(赵州桥,河北赵县)苏州宝带桥(苏州)泉州洛阳桥(泉州)卢沟桥(北京)程阳永济桥(广西三江)2009年5月20日第(12)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概况,以及古代元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著名园林。重难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组成要素,著名园林知识点。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课堂讲解,其间穿插园林视频介绍子项目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项目六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商周时期,出现造园活动,最初的称为囿。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有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秦汉时期,出现园林宫苑。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发展的转折点,佛教及老庄哲学流行时的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流行。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阶段,诗、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并有写意山水园。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充分展现了高超的造园艺术。子项目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造园艺术,“师法自热”: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要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分割空间,融于自然。主要是用建筑类围蔽和分割空间,分割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布局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园林中的建筑与环境吻合。树木花卉,表现自然,园林中的花卉、树木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子项目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按占有者身份分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代表有: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代表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的豫园、扬州个园。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北方园林园林范围大,建筑色彩富丽堂皇,风格粗犷,秀丽媚美显得不足。代表:北京园林。江南园林园林范围小,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秀丽媚美,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略感局促。代表:苏州园林。岭南类型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风格粗犷,秀丽媚美显得不足,代表:广东顺德清晖园、东菀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

子项目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崤,在园中垒石为山,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概括、提炼的手法,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唐宋以后,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清代园林,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代表:苏州拙政园、常熟燕园、上海豫园。理池一为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二为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三为破:用乱石为岸,并配以植物,令人有别样的审美感觉。植物一讲姿美:形态、质感、形状均追求优美二讲色美:叶、干、花均追求色彩美三讲味美: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动物: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视饲养动物,园中动物可以观赏娱乐,可以隐喻长寿,也可以借以扩大和涤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建筑:一、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建于水面开阔处。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主要为山水景观。二、楼阁: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可用来观赏风景、储藏书画、供佛。三、书房馆斋:馆供宴客之用;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四、榭: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要三面临水。五、轩:小巧玲珑、开敞景致的建筑物,可临水观鱼、品评花木、极目远眺。六、舫: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七、亭: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独立存在,布局灵活多变。八、路与廊:不仅有交通功能,而且有观赏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和灵活性的建筑。九、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增添景色,并且隔景,扩大视觉空间。十、围墙:围合空间的构件,具有民族特色。匾额、楹联与刻石匾额是指悬于门楣上的题字牌楹联是门两侧上的树牌刻石是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子项目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抑景:园林造景不会让人一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在后面,即“先藏后露”、“欲扬先抑”,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常迎门挡以假山,叫做山抑。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法即为夹景。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框景:园林中的建筑,如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设有漏窗,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叫漏景。借景:借景可使游人在横向或纵向上扩展视觉和联想,能以小见大。子项目四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一、皇家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北海公园;二、私家园林:1、苏州园林:拙政园、留园、2、扬州:个园、何园3、寄畅园与豫园4、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东菀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佛山十二石斋。2009年5月28日第(13)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概况,以及古代元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著名园林。重难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组成要素,著名园林知识点。教学方式:影片介绍,观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介绍影片2009年6月3日第(14)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概况,以及古代元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著名园林。重难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组成要素,著名园林知识点。教学方式:影片介绍,观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介绍影片2009年6月11日第(15)周星期四下午1—3节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风物特产——陶瓷器、丝织刺绣品和名茶的概况。重难点:

识记著名陶瓷器及其出产地、识记三大名锦、四大刺绣及其产地、识记名茶及种类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讲解中国三大特产陶瓷、丝绸、茶叶一、陶瓷器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陶器:用黏土成型,经700-800摄氏度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特点为:一是其主要成分是高岭土,瓷胎烧结后,胎白色,质地致密,胎体吸水率不足1%,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叩之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二是胎釉经1200摄氏度高温烧后不易脱落。中国素有“瓷国”之称,当代陶器的产地主要以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安徽界首、山东淄博、湖南铜宫、云南建水、甘肃天水、河北唐山等地最为著名。中国三大瓷都: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宜兴紫砂器:属于无釉细陶瓷,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紫砂茶具胎壁无釉多孔,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数天后仍能保持香气,不烫手,用沸水泡茶不用担心炸裂,造型美观,色彩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古朴淡雅。洛阳仿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成分主要是硅酸铅,以黄、绿、褐等色常见,仿唐三彩产于河南洛阳美术陶瓷厂。淄博美术陶瓷:现代以生产传统的名贵色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的美术陶瓷著称,其中“雨点釉”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景德镇名瓷:江西景德镇市我国的“瓷都”,所产瓷器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其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高温颜色釉瓷。醴陵釉下彩瓷:湖南醴陵烧制的餐具日用品瓷,该瓷釉面犹如罩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