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讲:管理者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讲:管理者1.固定资产管理2.设备技术状况管理3.设备事故管理4.设备故障管理5.设备使用维护管理6.计划检修管理7.大修管理8.检修安装管理9.设备润滑管理课程目录:1.固定资产管理课程目录:10.备件管理11.设备前期管理12.设备综合管理13.设备点检管理14.设备经济管理15.工业建筑管理16.动力站所管理17.压力容器管理18.引进设备管理课程目录:10.备件管理课程目录:1.固定资产管理1.1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是:划清固定资产范围,明确管理责任,促进资产的合理使用、妥善保管和正常维修,防止毁坏丢失,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1.2固定资产的一般标准是:耐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和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1.固定资产管理1.1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是:划清固定资产范围1.3管理分工1.3.1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掌管固定资产分户明细帐,负责资产的调拔、封存、报废、租赁等项业务,对使用保管单位的资产管理负检查、督促责任。1.3.2各部门,凡单独使用有固定资产者,不管数量多少,均为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单位,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实物保管。1.3.3财计部负责固定资产的各种凭证管理,掌握全公司固定资产总帐、核算明细帐,负责各单位的折旧费提取,各分户资产增减变动的帐目处理,对固定资产使用效果进行财务监督。1.3.4使用保管单位对本单位资产每年盘点一次,四季度未将盘点结果上报主管单位。1.3管理分工1.4增减与移动1.4.1拆除、报废固定资产,原则上必须由使用单位填写报废申请,报废原则及标准如下:a.经过预测,继续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b.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c.大修理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d.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e.其它应当淘汰的。1.4增减与移动1.4.2固定资产封存和启封a.生产暂不使用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封存申请单”报技术部,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即作封存处理,停止提取折旧,由使用单位负责保管及维护保养。封存期满后,自动启封。b.封存设备更须妥善保管,不得乱卸、乱拆,毁损部件,长期封存的必要时应作断水、断电、防锈、防尘处理,以保持良好状态。损坏失修、残缺不全的固定资产,不能封存。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课件2.设备技术状况管理2.1设备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进行,又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作业率和效率,必须抓好五个环节:合理操作;精心维护;适时检修;备件制作;科学管理。2.设备技术状况管理2.1设备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进行2.2设备技术状况标准。设备技术状况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设备为完好设备;三级设备为不完好设备。2.2.1一级设备标准a.基础稳固,无腐蚀、塌陷、倾斜、裂纹;连结牢靠,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b.结构完整,无裂纹,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小修能处理。c.润滑良好,无明显渗油现象,水,风,气(汽)等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泄漏率不超过千分之二。d.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e.运行正常,达到公称能力(按设计性能,出厂名牌或经试验鉴定后所规定的能力)。凡同时具备以上五条的设备,称为一级设备。2.2设备技术状况标准。2.2.2二级设备标准a.基础无严重腐蚀、塌陷、倾斜、裂纹;连结紧密,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b.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缺陷,但不影响设备结构强度和生产安全运行,一般中修能处理。c.润滑基本良好,无严重漏油现象;其它水、风、气(汽)等,也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d.主要安全防护装置和仪器仪表齐全,动作可靠。e.运行正常,可达公称能力百分之九十以上。凡同时具备以上五条的设备,称为二级设备。2.2.2二级设备标准2.2.3三级设备标准凡不符合二级设备标准之一者,为三级设备。2.3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完好率(%)=一级加二级台数和机组数/总台数和机组数×100%公式中所谓考核设备台数和机组数,指的是生产运行、备用、封存设备台数和机组数之和,不包括外借、闲置和交付使用不足一年的设备。2.2.3三级设备标准2.4设备技术状况报表,各公司在检查定级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和填报工作,按时间上报。2.5各公司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维护检修,完成设备完好率指标。填写报表要真实反映本单位设备的技术状况。2.6设备技术状况的检查、定级,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定级,每季度对考核设备抽查一次,并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状况和管理水平。2.4设备技术状况报表,各公司在检查定级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统2.7.1一旦发现重大设备缺陷、隐患,必须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2.7.2在定级检查中,发生以下情况,按下述规定办理:a.检查时处于拆卸状态的设备,按拆卸前的实际状况定级;b.在检查周期内发生重大事故时,按检查时的实际状况定级;c.机组按主机的技术状况定级,辅机的状况不作定级依据。2.7.1一旦发现重大设备缺陷、隐患,必须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3.设备事故管理3.1总则3.1.1设备发生事故往往导致生产中断,甚至发生人身伤亡,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务必充分重视。3.1.2公司的设备事故一般由设备主管负责管理,对违章操作、拼设备、冒险作业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设备主管有权制止。3.1.3事故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即: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严格执行设备三大规程和管理制度;开展状态监测,提高维修技术和管理水平,以此来减少设备事故发生。3.设备事故管理3.1总则3.1.4设备主管对设备事故要实行全面管理。a.对全部事故实行管理,不论事故大小及何种原因引起,均须纳入管理范围。b.要管事故的全过程,包括组织事故抢修和事故分析,制订并监督执行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事故统计分析上报。3.2事故定义,事故分级3.2.1凡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者,或由于设备原因直接造成能源供应中断而使生产突然中断者,称为设备事故。3.1.4设备主管对设备事故要实行全面管理。3.2.2下列情况不算设备事故a.设备技术状况不好,安排检修;b.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但其他设备未损坏;c.生产工具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者;d.生产工艺事故,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设备或厂房结构损坏者;e.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损坏使生产中断者。3.2.2下列情况不算设备事故3.2.3设备事故分级a.特大设备事故:修复费一百万以上者;b.重大设备事故:修复费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或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二十四小时以上者;c.一般设备事故:修复费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或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四小时以上二十四小时以下者;d.设备故障:因设备原因停机五分钟以上者。3.2.3设备事故分级3.3事故处理3.3.1凡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发生事故单位要立即报告设备主管和技术部。设备主管检查现场后迅速组织抢修,缩小停产损失。3.3.2事故抢修。一般事故和故障由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抢修或检查调整,重大设备事故由设备主管组织抢修。损失特别重大的设备事故要由主管经理组织有关单位抢修。参加抢修的单位和个人都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对于抢修不力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要视同事故责任者追究处理。3.3事故处理3.3.3事故分析。事故分析包括三个方面a.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事故分析。重大设备事故分析会由公司领导主持,分析的内容是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教训以及制订防范措施。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分析会议记录和书面事故报告存档备案。3.3.3事故分析。事故分析包括三个方面b.数理统计分析。必要时设备主管每年作一次设备事故的数理统计分析,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原因等逐项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事故的发展趋势。c.专题事故分析。对事故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设备本身和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并制订改进措施。b.数理统计分析。必要时设备主管每年作一次设备事故的数理统计3.4事故统计和上报3.4.1事故统计。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是事故管理基本数据,必须如实记录和正确统计。a.事故次数: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生产中断一次即称一次事故。如果开机还没有达到正常生产,同一部位又发生事故,则认为是前一事故的继续,只记事故一次,事故时间和损失费累计计算。b.事故时间:按停机到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计算,锅炉要加上烘炉时间。有备用机组者,停机到备用设备开机这段时间为事故时间。事故后被迫提前检修,停机到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为事故时间。如果动力设备事故引起系统停产,涉及的主要生产设备停机时间累计为事故时间。3.4事故统计和上报c.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事故损失包括设备修复费和减产损失费。前者包括修复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用,后者指减少产品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其计算公司为:减产损失费=停产时间×小时计划产量×(出厂价—成本)生产任务不足按年平均小时计划产量算。d.设备故障要做次数和停机时间的统计。c.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事故损失包括设备修复费和减产损失费。前3.4.2发生一次特大设备事故或重大设备事故,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受相关处分。由于玩忽职守,致使企业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187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3.4.3因有下列情况之一而造成设备事故者,应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a.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员工无章可循;b.对员工不按规定进行有关规程教育,或员工未经考试合格而上岗操作;c.设备超负荷运行,超期服役,对存在隐患和缺陷不采取措施修复;d.违章指挥,强令员工违章作业。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课件3.4.4因有下列情况之一造成设备事故者,应追究事故责任者和有关人员责任:a.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b.玩忽职守、擅离岗位;c.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没有操作证擅自操作设备;d.发现险情不立即报告,不采取措施。3.4.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对有关人员从重处罚:a.发生重大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者;b.隐瞒事故真相,甚至嫁祸于人者;c.抢救不力造成事故扩大者;d.重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者。3.4.4因有下列情况之一造成设备事故者,应追究事故责任者和4.设备故障管理4.1设备故障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异常现象造成的停机检修或调整,也就是停机时间在5分钟以上又不超过4小时,机件损坏不怎么严重的小事故,它与一般设备事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但由于故障是大量的,它所造成的损失,远比有数的设备事故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对设备故障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故障发生。4.2不是设备原因造成的停机不能算是设备故障。4.3故障信息(故障记录)是故障管理的基础资料,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的原始依据。因此,各公司设备主管必须对故障进行记录,并做到及时、完整、正确。4.设备故障管理4.1设备故障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异常现象4.3.1故障记录全公司要使用统一的表格,即设备故障修理单。设有专职点检员的单位,修理单应由专职点检员执存。4.3.2《设备事故管理办法》中有关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故障次数、时间、损失费的计算。这样的基础资料一经制订,就不要再轻易变更,这样才能逐年形成比较。4.3.1故障记录全公司要使用统一的表格,即设备故障修理单。4.3.3在做好故障记录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定期的(最少每年不能少于一次)对故障进行汇总统计,内容包括:a.故障次数统计图表;b.故障停机时间统计(每月统计上报,年终汇总制图表);c.故障率统计图表;d.故障损失费统计。4.3.3在做好故障记录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定期的(最少每年不4.3.4我公司生产设备众多,有各式各样的故障,故障原因更是多种多样的,如: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电学的、机械的过程造成部件或磨损、腐蚀、疲劳、振动、变形、泄漏、破损、导通不良、绝缘破坏、发热、烧损、短路等渐发性故障;又如由于润滑中断、超负荷、人为的失误、意想不到的外界原因造成千奇百怪的突发性故障……因此,所谓故障分析,其分析方法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图等用于统计性的分析引起故障的各类原因。4.3.4我公司生产设备众多,有各式各样的故障,故障原因更是4.4在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上,各单位要针对不同的故障原因,积极研究对策,有效地控制故障的发生。4.5在积累一定的基础数字的基础上,将故障停机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或个人,采用经济责任制的方法来控制故障,这是故障管理的高级形式,建议逐步推行,逐步完善它。4.6充分有效的故障管理,已被证明处于其它各管理过程的中心地位。4.4在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上,各单位要针对不同的故障原因,积5.设备的使用和维护5.1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种类修理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都是至关重要的。5.1.1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坚持先维护后生产的原则及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要尽可能将维护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人,以保证正确使用、合理润滑、精心维护、定期保养,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5.1.2设备的维护保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5.设备的使用和维护5.1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是设备管理5.2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是:对设备经常进行检查,查响声、温度振动,紧固件紧固情况,按设备润滑制度进行润滑,计器、仪表定期校正检验以确保准确灵敏;下班前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擦拭;需要定期清洗的设备要按规定周期拆卸清洗,调整各部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位,清洗检查发现总是必须立即进行处理。使用动力、压力容器的单位,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这些设备作预防性试验。5.2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是:对设备经常进行检查,查响声、5.3使用设备,必须符合下述要求:a.不拼设备,不允许超载、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b.不乱拆乱改设备;c.不许拆除或损坏安全保护装置;d.不许设备在不良润滑情况下运行;e.不准未经考试合格的新工人单独操作。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课件5.6设备的维护工作是大量的、持久而不应间断的,同时,它又是烦琐的,稍有放松即可能废止。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这一工作制度化,须建立的规章制度有:a.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b.安全操作规程;c.设备的日常检查制度;d.各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e.设备润滑制度;以上五种,各类设备,各种使用设备的岗位均需具备。f.定人定机的操作证制度(适用于操作工人固定不变的设备);g.三级保养制度(适用于维护要求高、并需定期拆卸检查的设备);h.设备使用的交接班制度(适用于多班制生产设备);以上这三种,可以根据使用设备的具体情况选一两种采用。但无论采用哪种制度,最终目的还是,要使设备维护保养的各项有关规定落实到个人,达到一个单位的每一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保养。5.6设备的维护工作是大量的、持久而不应间断的,同时,它又是5.7各公司(车间)要有计划的开展以“三好”“四会”为中心的岗位练兵的活动,逐步做到“三好”“四会”“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是会使用、会维护、会修理、会排除故障。新员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技术教育,使之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经考试合格,方可独立使用设备。5.7各公司(车间)要有计划的开展以“三好”“四会”为中心的评价设备维护工作是优是劣,要按下列标准进行:a.甲级维护标准: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交接班和运行记录;2)、经常检查响声、温度、振动、紧固件紧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处理;3)、执行润滑制度,能做到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进行润滑;4)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维护保养良好,准确可靠;5)、定期检查、清洗零部件,保持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清洁、整齐;6)、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评价设备维护工作是优是劣,要按下列标准进行:b.乙级维护标准:1)、能执行操作规程,但未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及设备运行情况记录;2)、执行润滑制度较差,没完全做到“五定”但还未造成部件不正常磨损;3)、连接螺栓有松动或设备有渗漏现象,未能做到及时处理;4)、没能定期检查和清洗零部件,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不够清洁、整齐。以上四条,占一条即为乙级。b.乙级维护标准:c.丙级维护标准:1)不执行操作规程,不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2)不执行润滑制度,造成零部件严重磨损;3)设备本身及周围污垢厚,积灰多;4)设备本体螺栓松动,引起振动或造成零部件损坏;5)计量仪表保养不良,动作不灵活,计量不准确,安全装置损坏不全;6)有明显跑、冒、滴、漏现象,并且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以上六条,占一条即为丙级。c.丙级维护标准:6.计划检修管理6.1总则6.1.1设备计划检修管理是生产经营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设备缺陷、隐患,恢复和提高设备功能的有效管理方法,要努力创造条件,采用各种监测手段,逐步向预知维修制发展。6.计划检修管理6.1总则6.1.2设备检修按工期、费用、修换规模等不同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大修的计划管理有专门规定。小修是指更换易损件,检修时间很短的维修,由车间(班组)施工。中修规模介于大修和小修之间,生产费开支,由车间施工。中、小修施工内容为:设备零部件磨损情况的检查和记录;磨损部件的更换修理或整台设备修理,设备及零部件的清洗、换油、调整,紧固螺丝等。中修计划和大修计划一样,也纳入公司生产经营计划。6.1.2设备检修按工期、费用、修换规模等不同分为大修、中修6.2检修计划的编制6.2.1根据设备综合管理的要求,只有对重点设备采用计划预修制度,对那些即使损坏对生产也没什么影响的设备采用事后修理制度。6.2.2月份修理计划月份修理计划是计划修理的作业计划,是检查和考核修理工作好坏依据,它是根据设备状况的实际需要,同时落实了各项准备工作之后编制的。6.2检修计划的编制6.2.3月份计划编制完成以后,各车间(班组)就要积极做修理的技术资料和物资准备工作,以保证检修计划的贯彻执行。6.3检修计划的执行6.3.1设备进行中、小修之前,各车间应对检修需要的备件、材料的到货情况作一次认真落实,并结合检修技术标准,制定好检修技术方案,组织好检修力量,在保证检修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检修任务。6.3.2中、小修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以确保检修质量,并要作好拆装记录、重大缺陷情况与处理情况记录、部件零件更换记录、人工及费用消耗情况记录等。6.3.3各单位要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设备旧件的修复利用工作,并及时进行统计上报。6.2.3月份计划编制完成以后,各车间(班组)就要积极做修理7.固定资产大修管理7.1总则7.1.1机械、电气、运输、传导设备及工业建筑等各类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是对其长期使用中主要部位损坏或存有严重隐患所进行的“实物补偿”,目的是恢复资产的原有功能,以维持简单再生产。7.1.2大修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一部分,要把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到大修工程中去,努力提高大修理工程质量,提高大修经济效益。7.1.3制定大修计划,要结合大修复进行技术改造,不可错过大修期间进行技术装备改造有利时机。7.固定资产大修管理7.1总则7.2大修立项依据7.2.1固定资产大修立项标准是:a.主要生产设备已经达到大修理周期和完成一代设计产量;b.主要生产设备其主要部位损坏严重或设备出力达不到90%,而中修又不能恢复的;c.主机进行大修,日常不能单独停机修理的附机及相关设备,可随主机同时大修;d.主要生产设备,虽未达到大修周期,但有严重缺陷或重大隐患,亦应进行大修;e.按设备技术标准只能达到三级的不完好的一般设备;7.2大修立项依据7.3大修工程管理7.3.1大修工程开工前要落实施工方案、施工图纸、设备、备件、材料、施工机具、开工竣工日期、资金及预算、检修质量标准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对重要生产设备的大修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必要时要成立临时性的指挥机构。7.3.2设备大修竣工后,生产部要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试车检查验收。7.3.3所有大修工程项目都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工期和工程预算,拖延工期的要查清原因。7.3大修工程管理7.3.4所有大修工程项目竣工之后,施工资料必须归档。归档内容包括:a.开工竣工日期及施工进度记录;b.拆除及安装记录;c.工程实物量;d.施工单位、工种、人数、工日数;e.质量验收评定;f.安全施工情况;g.工程的预算和决算情况及分析;h.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情况及取得的经济效益。7.3.4所有大修工程项目竣工之后,施工资料必须归档。归档内8.设备检修安装验收制度8.1为加强设备检修工作的管理,提高检修质量,确保检修以后设备能安全运行,设备大中修工程完工之后,都必须进行试运转和验收工作,目的在于综合检验修理质量,以发现问题再作调整和修理,使工程完全符合修理质量标准。8.2大、中修工程,凡是生产部(技术部)所组织的,由组织方组织试车验收,使用单位的设备主管人员、专职点检员、检修方人员、操作人员参加。凡是由车间自修的,由主任或专职点检员组织试车验收,车间主任、设备技术人员、检修施工人员、操作人员参加;技术部必要时可派区域管理人员参加。8.设备检修安装验收制度8.1为加强设备检修工作的管理,提高8.3试车前的准备工作试车之前,施工单位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对下列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各部位联接螺丝是否紧固,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各传动部位,运行轨面及附近是否有障碍物。计器、仪表是否齐全、灵敏。电气线路接头、电机炭刷等接触是否良好。油路、水路是否畅通,油压、水压、油量、水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各处闸门是否良好,润滑剂是否达到润滑表面。大型电机,用人工试转是否转动。按单机维护使用规程中的开车前的注意事项进行检查。继电保护装置是否试验合格。以上检查,要详细记录,以便验收时汇报和移交资料。8.3试车前的准备工作8.4试车启动以后,由施工单位和设备所在单位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设备出力(包括压力、容量、速度及其他特殊要求)是否达到规定。油路、水管、各种接头、闸门是否有渗漏现象。轴承及滑动摩擦表面温升是否超过规定。各传动部分是否平稳,声音是否正常。仪器仪表动作是否灵敏、稳定。电气线路接头及电机炭刷接触是否良好,有无闪弧现象,电压、电流是否稳定。桥式吊车负荷试验,各项试验数据,是否符合规定。8.4试车启动以后,由施工单位和设备所在单位对下列项目进行检9.设备润滑管理
9.1本公司设备多为单台生产设备,不存在集中润滑,润滑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油品供应和加油换油,润滑管理应关注的焦点是及时换油加油,较复杂设备的润滑系统完好不失效。9.设备润滑管理9.1本公司设备多为单台生产设备,不存在集9.2维修人员必须按公司规定的岗位职责,充分有效的完成油箱油位检查、清洗换油、组织操作工定时加油、废油回收等和与润滑有关的具体管理工作。原则上要对润滑不良造成的非正常磨损和故障负全部或部分责任。9.3操作工必须熟练掌握设备的日常润滑部位及用油种类,按维护规程及润滑图表要求及时添加润滑油,随时检查各部位的润滑情况,做好润滑各部位的清洁工作。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课件51可编辑51可编辑9.4专职或兼职的点检员,必须将设备润滑状况纳入点检范围,必要时还必须作为点检的重点单位,特别是油质的检查。9.5设备箱体的加油换油,一般都由维修工人实施。当结合设备的拆装检修加换油时,首先要看箱内原有的润滑油是否清洁适用,该换油的要彻底清洗,然后换油。9.6单机润滑,在有必要的机台,执行定人、定点、定量、定时、定油质的“五定”制度。9.4专职或兼职的点检员,必须将设备润滑状况纳入点检范围,必9.7凡运行中的设备,其润滑系统必须保持完好,不允许设备在润滑不良的情况下运转。对润滑不良造成的设备事故,要及时进行分析,尽快改进润滑不良状态。9.8对一些重要设备,采用张贴润滑图表提示润滑作业是一种好办法,建议要尽量采用。9.9设备主管和工程师要积极组织新型润滑材料和润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9.10回收废油未经再生处理的,不得再做设备润滑之用。9.7凡运行中的设备,其润滑系统必须保持完好,不允许设备在润10.备件管理制度10.1总则10.1.1做好备件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可以确保设备按预定计划进行检修,缩短停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同时以较少的资金占用,充分满足修理需要。10.1.2“三管”(计划管理、定额管理、仓库管理)“四定”(定备件消耗、定储备、定资金、定分工)是备件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依靠员工、为生产服务,是备件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10.备件管理制度10.1总则10.2备件分类和制造周期10.2.1为了便于管理,备件分以下四类:
1.易损件:使用寿命在一个大修周期以内,为中小修更换的备件。
2.事故件:不易磨损和损坏,但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一旦发生事故,修理制造都很困难的零件,如锅炉链条轴、大型减速机等。3.大修件:使用寿命在一个大修周期以上,只有在大修时才更换的另部件。4.生产工具消耗件:在设备运转中与产品直接接触,或作为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产品越多其消耗量越大的工具或备件,如:砂轮片、模套等。10.2.2备件制造周期指的是从生产计划时起到备件验收入库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10.2备件分类和制造周期10.3备件计划编制10.3.1备件计划是组织和供应备件的依据,是整个备件管理工作的核心。计划人员要严肃认真地编制好备件计划。10.3.2备件计划的名目繁多。从时间长短来分,有年度计划;年中补充计划:月计划〔只限于自制备件〕.备件来源不同,又可分外购备件计划;外协备件计划;自制备件计划。各种计划应该井然有序,不可相互混杂,以免贻误备件的供应。10.3.3大修备件订货计划,以大修设备的缺陷为依据,每项备件订货量不得超过设备上的安装量,不准以大修名义代订生产备件。10.3备件计划编制10.4备件定额管理10.4.1备件定额是备件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制定准确的备件消耗定额,是确定备件合理储备的基础。备件消耗定额的确定方法是:
1.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研究确定,就是将备件消耗帐上近三年的实际消耗进行分析研究,并考虑设备开动情况,确定消耗定额。
2.无历史资料的新增设备,可根据经验确定其备件更换周期,则其年消耗定额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设备台数×每台安装量年消耗定额(件)=——-----------------×12(月)
更换周期(月)不管用哪种方法计算,全厂总消耗定额都不得超过近三年实际平均先进水平。10.4备件定额管理10.4.2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能使用的备件与拆换下的旧备件,在讲究技术经济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修、配、改、代、利用。各公司都应积极组织修旧利废工作。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课件11.设备前期管理
11.1设备前期管理,系指设备从规划到投产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计划的编制,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外购设备的采购订货,设备的安装试车,初期使用效果分析、设备投资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工作。对设备前期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将为役期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对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和投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1.设备前期管理11.1设备前期管理,系指设备从规划到11.2设备计划(规划)的编制11.2.1这里所说的设备计划(规划),系指从企业中长期规划、行业规划、项目建议,经过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直到年度建议计划、年度实施计划的整个规划过程。从范围讲,它包括设备更新、改造、零星购置以及改、扩建项目的设备计划(规划)。11.2.2更新、改造,改、扩建项目的设备投资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由企业主要经营者亲自决策和主持制定。11.2.3生产部作为本公司设备主管单位,必须参与制定设备投资规划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包括:规划的调研、论证、货源信息收集、货源调查、设备供应计划编制、费用预算等.11.2设备计划(规划)的编制11.3到货验收入库保管11.3.1整车或零担设备到货,定货员或提货员要仔细检查货物包装。如发现包装破损、设备损坏,要立即向承运单位办好证明,签字盖章以备联系索赔。之后,方可转运入库。11.3.2设备到库之后,定货员与保管员(以及有关人员)一起开箱验收,查清设备的表面质量和配套情况,根据图纸、说明书、装箱单认真清点零部件,对设备的关键部位和主要安装尺寸,仔细检查核对,发现资料及零部件短缺损坏时,及时向供货单位索取赔补。验收发现设备加工面有锈蚀或漏涂防锈油脂时,保管员要立即处理补涂。定货员还必须向保管员讲清楚入库设备存放保管的技术要求.无论何处订货,所到的如果是不合格品,均由订货人向对方交涉处理。11.3到货验收入库保管11.4.1设备库管理员要做好库存设备台帐的管理工作,正确反映库存设备的收、发、存动态,为利用库存、处理积压,清仓鉴定、编制库存设备统计报表提供依据。11.4.2设备开箱检查交付设备库(或车间)之后,设备说明书等文字资料由设备主管登记保管,不允许任何人私自拿走,借用时须经批准.
11.4.1设备库管理员要做好库存设备台帐的管理工作,正确反11.5设备安装与工程验收11.5.1每项工程开工之前,都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做到设计、设备、备件、材料、奖惩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实,有完整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表(或网络图).11.5.2由工程技术部代表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履行合同条款,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预算,原则上没有完整的工程预算不得开工。11.5设备安装与工程验收11.5.3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全过程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技术资料必须完整齐全,包括:测量资料,工程质量分部分项评定记录,隐蔽工程签证记录,调整、测试、耐压试验记录,其它专业性检查记录,试车记录等。工程技术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按照有关的质量标准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11.5.4设备安装工程完工之后,都必须进行试运转和验收工作,目的在于综合检验设备的安装精度以及传动、操纵、润滑、液压、安全等系统是否正常和灵敏可靠,同时,通过负荷试验,对设备的工作能力进行检验,以发现问题再作调整处理,使安装工程完全符合质量标准。11.5.3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全过程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在现11.6前期经济管理和使用初期管理11.6.1设备前期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投资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从而确定投资的最佳方案,其次是各项前期费用之统计。11.6.2新设备投入使用之后,使用部门要详细了解设备性能、效率、故障频率、能耗、安全、易损件使用寿命等,并将上述方面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并分别向有关部门或生产厂家反馈。11.6前期经济管理和使用初期管理12.设备综合管理12.1设备综合管理即是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综合管理.其目的是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要求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克服设备前半生与后半生的管理脱节,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脱节,设计制造部门与使用单位脱节等问题.12.2在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即从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制造,到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都存在着一个花钱的经济问题,既然综合管理追求的是“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就不能不对每一个管理环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12.设备综合管理12.1设备综合管理即是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综12.3公司设备主管不但要管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报废工作,还必须参与设备前半生(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外购设备的选型、订货、安装、调试等)管理工作,同时还必须做好设备前期费用的统计上作。12.4选购设备,不能仅仅着眼于设备本身的价格高低,更应着重考虑技术上是否先进、生产上是否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设备管理人员要提出设备可靠性和便于维修的具体要求。总之,应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作为选购标准.12.3公司设备主管不但要管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报废工作12.5设备综合管理.要求设备检修更有针对性,避免过剩修理。12.6设备综合管理,要求在处理设备维修问题时,要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保证生产需要”,二是要“降低维修费用”。前者要求围绕生产关键工序,划分出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管理,采用计划预修制度〔尽可能有针对性〕;后者要求对那些既使损坏也没什么影响的设备,采用事后修理制度,尽可能降低维修费用,不作过剩维修.为执行上述原则,各单位应实行ABC管理法,对设备实行分类管理.12.5设备综合管理.要求设备检修更有针对性,避免过剩修理。12.7设备综合管理,还要求实行以下工作制度:
1,实行维修工区域分工负责制;
2.调整维修工作业时间
3.实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
4.加强润滑管理
5.应用网络计划安排大修工程
6.健全设备技术档案
7.进行扎实地而不是徒有其名的技术培训.
8.坚持设备的检查、考核、评比。
9.开展学术讨论,提倡合理化建议。12.7设备综合管理,还要求实行以下工作制度:12.8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考核指标是;1、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时间2.故障停机率=-------------------×100%
生产运转时间全部维修费用3.维修费用率=-------------------×100%
生产总费用设备开动时间4.设备利用率=--------------------×100%
日历作业时间12.8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考核指标是;13.设备点检管理13.1设备点检制度是推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实行点检制能有效的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为预知维修创造必要的条件,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综合经济效益。13.2点检制是把设备上在生产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设定为若干个“点”,预先规定出检查周期、检查方法和技术标准,组织专门人员和生产员工,通过人的五感或工具仪器,进行有无异状的周密检查,并进行管理,使设备的隐患和劣化能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达到减少设备事故和降低维修费用的目的。13.设备点检管理13.1设备点检制度是推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13.3点检一般分为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日常点检项目为每天都必须进行一次或数次、并且不需要借助工具仪器就能进行检查的项目。日常点检由生产员工承担,项目不宜太多.专业点检由专职点检员负责,专业点检须配备必要的、简易的测振、测温、电测仪表。精密点检由专业队伍实施,精密点检委托实施。13.3点检一般分为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13.4实行点检制,制订点检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凡列为点检的设备都必须首先制订点检标准。点检标准一般包括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内容、检查周期、判断标准、检查方法等内容,根据使用说明书、检修技术标准和经验制订,点检标准根据点检实绩不断修改完善。13.5专职点检员为实施点检作业,要把点检标准书上规定的全部检查内容,按检查周期和检查方法分出日常点检项目、专业点检项目、精密点检项日三类,分别制成作业卡片。卡片一般标示检查部位、项目、标准、记录符号。点检资料应作为专职点检员编制检修计划的依据.13.4实行点检制,制订点检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凡列为13.6操作员工在日常点检中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首先自己调整处理,自己处理消除不了的,夜间通知值班维修人员处理,白天则向专职点检员报告,操作工要做点检记录、并做好交接班。操作员工在实施日常点检作业的同时,还必须完成设备维护规程规定给操作工的维护工作项目,如清扫、润滑、螺丝紧固等.13.6操作员工在日常点检中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首先自己调13.7专职点检员的工作范围是:
1.制订和修改完善点检标准;
2.编制点检作业计划:
3.实施专业点检,并对日常点检进行指导和检查;
4.进行设备劣化分析和倾向管理;
5.编制检修计划,做好检修工程管理;
6.编制维修材料、备件计划:
7.管理维修费用:
8.参加事故分析,提出修复和预防意见;
9.分析维修效果,提出改善设备的建议;
10.做好设备运行技术状态的建档和档案管理工作.13.7专职点检员的工作范围是:13.8暂时未设专职点检员的单位,必须安排技术人员或维修人员兼职点检,以最大限度保持设备点检功能。衡量点检功能保持程度的标准是渐发故障发现率。13.9兼职点检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考核制度,认真实施和保持。13.8暂时未设专职点检员的单位,必须安排技术人员或维修人员14.设备经济管理
14.1开展设备的经济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设备经济管理搞得好,能有效地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维修费用的使用效率;同时,按照设备的经济寿命而不是技术寿命决定设备使用年限,有助于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14.2设备经济管理的任务是:14.2.1对设备投资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确定投资的最佳方案;14.2.2对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价值的运动规律,从而掌握维修成本的最佳比率。14.设备经济管理14.1开展设备的经济管理,对于提高企业14.3对维修费进行统计分析的作用是:14.3.1为实行目标管理、制订费用分解考核指标积累基础数据。14.3.2为设备的更新决策提供原始依据。14.3.3为进一步控制维修费指明方向。14.3.4用来衡量各公司各时间段管理水平,查找存在问题。14.3.5为历史对比提供依据。14.3对维修费进行统计分析的作用是:14.4进一步节约维修成本的可行途径,主要有以下十三个方面:14.5.1以寿命周期费用最佳为目标,选购可靠性、维修性好的设备。14.5.2合理使用设备,以防止非正常磨损。14.5.3以最适宜有效的频率检查设备,从而掌握劣化规律,以实现适时检修。14.5.4充分的、有效地开展预防和改善性维修,以减少停机、降低维修费用。14.5.5充分推广三新技术,以提高维修作业效率和维修质量。14.4进一步节约维修成本的可行途径,主要有以下十三个方面:14.5.6凡工程项目,要采用网络技术施工,缩短工期,节省人力物力。14.5.7适时进行设备更新,淘汰用之得不偿失的老旧设备。14.5.8健全经济责任制,优化劳动组织,提高维修效率。14.5.9对维修费进行统计、分析,使之处于严格受控状态,杜绝浪费。14.5.10备件尽可能自制,减少外委。14.5.11外委备件的采购严格控制价格,比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14.5.12提高备件修复率和进口备件国产化率。14.5.13开展技改攻关,使一些问题尽快解决。14.6激励机制上述十三种途径,都离不开各自的激励机制,这是最为重要的,有关人员必须充分注意。14.5.6凡工程项目,要采用网络技术施工,缩短工期,节省人15.工业建筑管理制度15.1工业建筑同机械动力设备一样,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产和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工业建筑管理,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15.2工业建筑包括各种生产主厂房、辅助厂房、各种库房、变电所、泵房,生产性办公室以及烟囱、水塔、水池、油库等建筑物和构筑物,主要生产设备的基础亦包括在内。15.3工业建筑管理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和检修并重”的原则;谁使用,就归谁维护.15.工业建筑管理制度15.1工业建筑同机械动力设备一样,15.4工业建筑的技术状况分为三级.一级标准为:
1.承重结构,如厂房基础,屋面系统,梁、柱、烟囱的筒壁等坚实牢固。
2.附属设施及围护结构完整无损。如厂房的墙、门窗、盖板和烟囱的内衬,爬梯,避雷针等。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课件
3.主要承重结构无超载,超温,基本无腐蚀、锈蚀、朽蚀等情况。
4.各部结构材质符合技术要求,其变形、裂缝、倾斜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
5.建筑物本体及周围环境清洁、整齐,各种资料齐全。二级标准为:有一条不符合一级标准者;主要承重结构无严重缺陷,其它存在一般缺陷隐患,能保证安全生产者。三级标准是:主要承重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隐患,威胁安全生产,失去了整体稳定性及安全度.3.主要承重结构无超载,超温,基本无腐蚀、锈蚀、朽蚀等情况15.5工业建筑技术状况的检查、定级,每年要进行一次,一般情况下春季进行,可以和安全检查结合进行,也可单独进行。查出的问题视轻重缓急列入整改计划,及时消除隐患。15.6除每年进行一次技术状况检查之外,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各使用单位应进行不定期检查:
1.气候发生异常变化;
2.机械结构发生严重损伤;
3,发生漏酸、严重漏水、爆炸等事故之后;
4.突然灾害事件之后.15.5工业建筑技术状况的检查、定级,每年要进行一次,一般情15.7加强工业建筑的维护工作,要严格执行“十不准”:
1.不准随意改变原设计结构和原设计规定的使用条件。
2.不准乱拆,乱割,乱焊,乱打洞.
3.不准任意拆除和损坏防水、防火、防腐、防震、防雷等设施。
4.不准任意碰撞和损坏围护结构,如梯子、栏杆、盖板、各种测量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5.不准对建筑物的柱子、衍架、梁、板及支撑杆件任意碰撞或作临时起重支点,增添负荷,悬挂重物.15.7加强工业建筑的维护工作,要严格执行“十不准”:
6.不准在建筑物基础周围挖坑积水和堆放重物,以免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7.不准在各种屋面、楼板和操作平台超载堆放重物或增建小房、楼层等。
8.不准对高温厂房结构随意提高使用温度,隔热设施不得任意损坏.
9.使用酸碱等单位不准任意排放酸碱等有腐蚀性的液体和气体、处于腐蚀介质中的建筑结构的防腐设施要加强维护。
10.不准使用与生产工艺技术不相适应的工业建筑物强行生产,在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时,必须坚持工艺设备和工业建筑综合考虑。对上述规定,生产上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过验算,并采取技术措施,报相关领导批准,方可实行变动。6.不准在建筑物基础周围挖坑积水和堆放重物,以免引起地基不15.8凡是工业建筑存在一般缺陷隐患,在日常维修和检修中可以消除者,均属维修项目.如果已经长期正常使用已达到或超过规定大修周期者则属大修理范围;主要结构和构件严重腐蚀、变形、材质老化、基础不均匀下沉、结构开裂、倾斜超过安全度允许值并在日常维修中不能消除,已严重影响生产安全者,可列入大修计划.15.9工业建筑大修理工程要坚持项目清楚,方案明确,按设计程序做到有设计方案,施工图,施工验收标准,严格审查施工预算和决算。
15.10工业建筑的检修要与抗震加固结合进行。15.8凡是工业建筑存在一般缺陷隐患,在日常维修和检修中可以16.动力站、所、室管理
我公司动力设备管理从属于一般生产设备管理,凡我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已将动力设备管理包容在内。16.1动力设备指的是供排水、供用电、蒸气、燃气、压缩空气等动力设施。16.2动力没备都必须建有操作、检修、安全三大规程,建立并执行维护保养制度,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16.动力站、所、室管理我公司动力设备管理从属于一般生产16.3为正确操作和作好设备维护工作,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定职责的“三定”制度。操作工人对岗位所属的动力设备应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各岗位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上岗工作。16.4要特别重视提高动力岗位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对动力岗位职工进行技术教育。
16.5动力岗位人员对本岗位所属设备必须按操作规程规定的程序和倒闸操作制度正确操作。16.3为正确操作和作好设备维护工作,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定16.6动力没备要严格按额定出力和参数操作运行。严禁超温、超压、超速等过负荷和超规定参数运行.对长时间超规定能力运行而造成设备损坏者,要追查责任,进行处理。16.7动力设备必须做到定时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检查监测工作,要建立绝缘、金属和化学监督制度。16.8电气设备要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试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调试,试验结果记入设备档案。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进行春秋两季大清扫,一般安排在雨雪盛季到来之前.16.6动力没备要严格按额定出力和参数操作运行。严禁超温、超16.9转动着的动力设备,润滑装置必须完整,仪表齐全,油路畅通,做到五定(定加油点,定用油品种,定加油周期,定加油数量,定加油工具),还要定期化验油的质量。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设备进行检测.16.10压力容器设备,安全装置要保持完整、准确。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报警器、信号指示器、联锁装置等,要按规定校验,校验后不得任意变动。16.11空气压缩机等必须装设空气净化过滤装置。主电室保持正压通风,并在通风冷却系统装过滤器,并定期维护清洗更换。16.9转动着的动力设备,润滑装置必须完整,仪表齐全,油路畅16.12煤气、空压.热力等管道,膨胀器,脱水器,要保持良好状态,支架结构牢固。同一支架上敷设多种管道时,各管道间要保持规定的距离。热力管道要按规定保温,保持保温层良好。各种动力管道都要涂抹颜色标志,按规定色彩进行“色标”管理。16.13地下管道和电缆路经的地面上及架空管道下部地面,在其路线中心线两侧2米以内,不得堆放杂物、修建房屋、种树木。架空电线下面有种植树木者,要按时剪枝,保证安全距离。16.14动力设施必须设有消防设备器材,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在易燃易爆的地方,应设有效灭火设备。16.12煤气、空压.热力等管道,膨胀器,脱水器,要保持良好17.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7.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的安全管理,确保容器安全经济运行,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一般有如下规定:17.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7.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17.2管理职责与分工17.2.1主管设备的生产经理职责
1.对全公司容器的安全技术负有全面责任.
2.根据国家各部门颁发的有关容器的文件、规定、办法等,按要求责成有关专业部门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情况。
3.有权对容器安全管理工作做出重大贡献或由于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做出奖惩决定。17.2管理职责与分工17.2.2安全部门职责
1.积极宣传有关容器安全的法规、规程、规定等,并监督有关单位贯彻执行。
2.对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竣工验收及报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反容器安全规程的行为有权通知有关单位予以纠正。
3.负责组织制定或参与审定有关容器的安全技术规程标准。
4.检查容器使用情况,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行为。
5.督促维修人员、操作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并办理取证手续。17.2.2安全部门职责17.2.3设备主管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容器的法规、标准。并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补充相应的管理办法,编制容器定期检验、检修计划,审批报废鉴定.
2.负责容器的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
3.监督检查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装置的校验,掌握容器的技术状况及处理各种隐患,
4.参与容器的设计、引进、制造、安装、检验、修理等有关方案的审定及竣工验收试车工作.
5.参加容器的事故调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
6.每年向主管部门和市劳动局报送当年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执行情况。17.2.3设备主管的职责17.2.4各车间班组负责容器的中小修,日常检查及容器的定期外部检查工作和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解决。17.3技术培训考试17.3.1对容器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17.3.2容器操作人员和维修工由人事部报市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取得合格证之后,才能上岗操作。17.2.4各车间班组负责容器的中小修,日常检查及容器的定期
18.引进设备管理规定
为了充分发挥引进设备投资效果,一般有如下规定。18.1凡引进的生产设备,都必须作为主要生产设备参加考核,考核其完好情况,作业率,事故停机时间,文明生产情况。18.2凡引进设备,全部必须有如下规程、制度、记录等:
1.有使用、维护、检修规程。
2.有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
3.有点检标准书,润滑指示图表,定期检查、更换易损件指示图表。
4.有原始记录(维护检查记录,检修记录、事故记录等),
5.有完整的技术档案。
6.有易损件和关键备件的储备。18.引进设备管理规定为了充分发挥引进设备投资效果,一18.3引进设备必须做到无泄漏(滲漏率不超过3‰)、无油垢积灰、无锈蚀、无碰伤、安全装置灵敏完整、机电检测自控等设备配套完整,润滑设备完整,设备周围无污染。18.4凡引进设备所带图纸资料均应翻译并复制归档,使用单位要不失时机组织零部件测绘,完善技术资料。18.5掌握易损件和主要部件的磨损规律,从而确定其更换周期。易损件和主要部件的库存量、储备定额、供应渠道(国外、国内、自制、代用)等必须列有清单,国内落实不了的可以引进。18.3引进设备必须做到无泄漏(滲漏率不超过3‰)、无油垢积18.6对引进设备,岗位操作工人与维护工人,要有相应的培训,有合格证方准操作维护。岗位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18.7引进设备如果有特殊的运转环境要求,如设备周围温度、湿度、气压、噪音、用电、水质、水压等,达不到要求不准使用。18.8引进设备必须做到定期检查,每月检查一次,工段每星期检查一次,岗位维护人员按规定进行检查。18.6对引进设备,岗位操作工人与维护工人,要有相应的培训,谢谢!谢谢!102可编辑102可编辑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讲:管理者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讲:管理者1.固定资产管理2.设备技术状况管理3.设备事故管理4.设备故障管理5.设备使用维护管理6.计划检修管理7.大修管理8.检修安装管理9.设备润滑管理课程目录:1.固定资产管理课程目录:10.备件管理11.设备前期管理12.设备综合管理13.设备点检管理14.设备经济管理15.工业建筑管理16.动力站所管理17.压力容器管理18.引进设备管理课程目录:10.备件管理课程目录:1.固定资产管理1.1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是:划清固定资产范围,明确管理责任,促进资产的合理使用、妥善保管和正常维修,防止毁坏丢失,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1.2固定资产的一般标准是:耐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和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1.固定资产管理1.1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是:划清固定资产范围1.3管理分工1.3.1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掌管固定资产分户明细帐,负责资产的调拔、封存、报废、租赁等项业务,对使用保管单位的资产管理负检查、督促责任。1.3.2各部门,凡单独使用有固定资产者,不管数量多少,均为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单位,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实物保管。1.3.3财计部负责固定资产的各种凭证管理,掌握全公司固定资产总帐、核算明细帐,负责各单位的折旧费提取,各分户资产增减变动的帐目处理,对固定资产使用效果进行财务监督。1.3.4使用保管单位对本单位资产每年盘点一次,四季度未将盘点结果上报主管单位。1.3管理分工1.4增减与移动1.4.1拆除、报废固定资产,原则上必须由使用单位填写报废申请,报废原则及标准如下:a.经过预测,继续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b.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c.大修理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d.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e.其它应当淘汰的。1.4增减与移动1.4.2固定资产封存和启封a.生产暂不使用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封存申请单”报技术部,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即作封存处理,停止提取折旧,由使用单位负责保管及维护保养。封存期满后,自动启封。b.封存设备更须妥善保管,不得乱卸、乱拆,毁损部件,长期封存的必要时应作断水、断电、防锈、防尘处理,以保持良好状态。损坏失修、残缺不全的固定资产,不能封存。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课件2.设备技术状况管理2.1设备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进行,又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作业率和效率,必须抓好五个环节:合理操作;精心维护;适时检修;备件制作;科学管理。2.设备技术状况管理2.1设备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进行2.2设备技术状况标准。设备技术状况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设备为完好设备;三级设备为不完好设备。2.2.1一级设备标准a.基础稳固,无腐蚀、塌陷、倾斜、裂纹;连结牢靠,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b.结构完整,无裂纹,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小修能处理。c.润滑良好,无明显渗油现象,水,风,气(汽)等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泄漏率不超过千分之二。d.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e.运行正常,达到公称能力(按设计性能,出厂名牌或经试验鉴定后所规定的能力)。凡同时具备以上五条的设备,称为一级设备。2.2设备技术状况标准。2.2.2二级设备标准a.基础无严重腐蚀、塌陷、倾斜、裂纹;连结紧密,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b.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缺陷,但不影响设备结构强度和生产安全运行,一般中修能处理。c.润滑基本良好,无严重漏油现象;其它水、风、气(汽)等,也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d.主要安全防护装置和仪器仪表齐全,动作可靠。e.运行正常,可达公称能力百分之九十以上。凡同时具备以上五条的设备,称为二级设备。2.2.2二级设备标准2.2.3三级设备标准凡不符合二级设备标准之一者,为三级设备。2.3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完好率(%)=一级加二级台数和机组数/总台数和机组数×100%公式中所谓考核设备台数和机组数,指的是生产运行、备用、封存设备台数和机组数之和,不包括外借、闲置和交付使用不足一年的设备。2.2.3三级设备标准2.4设备技术状况报表,各公司在检查定级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和填报工作,按时间上报。2.5各公司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维护检修,完成设备完好率指标。填写报表要真实反映本单位设备的技术状况。2.6设备技术状况的检查、定级,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定级,每季度对考核设备抽查一次,并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状况和管理水平。2.4设备技术状况报表,各公司在检查定级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统2.7.1一旦发现重大设备缺陷、隐患,必须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2.7.2在定级检查中,发生以下情况,按下述规定办理:a.检查时处于拆卸状态的设备,按拆卸前的实际状况定级;b.在检查周期内发生重大事故时,按检查时的实际状况定级;c.机组按主机的技术状况定级,辅机的状况不作定级依据。2.7.1一旦发现重大设备缺陷、隐患,必须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3.设备事故管理3.1总则3.1.1设备发生事故往往导致生产中断,甚至发生人身伤亡,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务必充分重视。3.1.2公司的设备事故一般由设备主管负责管理,对违章操作、拼设备、冒险作业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设备主管有权制止。3.1.3事故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即: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严格执行设备三大规程和管理制度;开展状态监测,提高维修技术和管理水平,以此来减少设备事故发生。3.设备事故管理3.1总则3.1.4设备主管对设备事故要实行全面管理。a.对全部事故实行管理,不论事故大小及何种原因引起,均须纳入管理范围。b.要管事故的全过程,包括组织事故抢修和事故分析,制订并监督执行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事故统计分析上报。3.2事故定义,事故分级3.2.1凡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者,或由于设备原因直接造成能源供应中断而使生产突然中断者,称为设备事故。3.1.4设备主管对设备事故要实行全面管理。3.2.2下列情况不算设备事故a.设备技术状况不好,安排检修;b.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但其他设备未损坏;c.生产工具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者;d.生产工艺事故,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设备或厂房结构损坏者;e.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损坏使生产中断者。3.2.2下列情况不算设备事故3.2.3设备事故分级a.特大设备事故:修复费一百万以上者;b.重大设备事故:修复费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或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二十四小时以上者;c.一般设备事故:修复费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或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四小时以上二十四小时以下者;d.设备故障:因设备原因停机五分钟以上者。3.2.3设备事故分级3.3事故处理3.3.1凡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发生事故单位要立即报告设备主管和技术部。设备主管检查现场后迅速组织抢修,缩小停产损失。3.3.2事故抢修。一般事故和故障由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抢修或检查调整,重大设备事故由设备主管组织抢修。损失特别重大的设备事故要由主管经理组织有关单位抢修。参加抢修的单位和个人都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对于抢修不力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要视同事故责任者追究处理。3.3事故处理3.3.3事故分析。事故分析包括三个方面a.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事故分析。重大设备事故分析会由公司领导主持,分析的内容是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教训以及制订防范措施。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分析会议记录和书面事故报告存档备案。3.3.3事故分析。事故分析包括三个方面b.数理统计分析。必要时设备主管每年作一次设备事故的数理统计分析,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原因等逐项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事故的发展趋势。c.专题事故分析。对事故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设备本身和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并制订改进措施。b.数理统计分析。必要时设备主管每年作一次设备事故的数理统计3.4事故统计和上报3.4.1事故统计。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是事故管理基本数据,必须如实记录和正确统计。a.事故次数: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生产中断一次即称一次事故。如果开机还没有达到正常生产,同一部位又发生事故,则认为是前一事故的继续,只记事故一次,事故时间和损失费累计计算。b.事故时间:按停机到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计算,锅炉要加上烘炉时间。有备用机组者,停机到备用设备开机这段时间为事故时间。事故后被迫提前检修,停机到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为事故时间。如果动力设备事故引起系统停产,涉及的主要生产设备停机时间累计为事故时间。3.4事故统计和上报c.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事故损失包括设备修复费和减产损失费。前者包括修复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用,后者指减少产品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其计算公司为:减产损失费=停产时间×小时计划产量×(出厂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合同培训课程设置3篇
- 采购合同会审制度的政策法规3篇
- 采购合同管理中的合同管理经验3篇
- 采购合同编码的编制技巧3篇
- 2024年版步行街商业租赁合同3篇
- 采购合同助力企业降低合同风险3篇
- 采购合同和销售合同的对比分析3篇
- 采购合同的在线支付与结算3篇
- 2024年版贷款代理服务担保公司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消防安全标识制作与安装纯人工劳务分包服务协议3篇
- 医院内急诊重症快速反应小组建设专家共识1
- 化工建设综合项目审批作业流程图
- 2023-2024学年度九上圆与无刻度直尺作图专题研究(刘培松)
- 2023年度四川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
- 汽车制造业的柔性生产与敏捷制造
-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练习300道及答案
- 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
- 公安机关执法执勤规范用语
- 无人机技术在消防救援中的作用与局限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无纸笔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 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