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咨询治疗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陈燕惠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咨询治疗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1提纲脑电图的工作原理正常脑电图的波形脑电图判读的注意事项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中的应用提纲脑电图的工作原理2脑电图的工作原理脑电图是应用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随时间变化的生物电活动放大100万倍后描记在纸上,或显示在示波屏上,借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反映脑功能的变化或损伤的程度。脑电图的工作原理脑电图是应用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随时间变化的3脑电的产生与功能神经元电位活动决定了神经行为。正常时,神经细胞放电是有规律的自发性放电。所有引起脑细胞突触电位和膜电位改变的病变只要达到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均可引起EEG改变。脑电图是神经元电活动的综合,通过头皮电极将电信号经放大记录呈连续曲线。脑电图可有效记录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的频率、波幅、形态和放电形式,从而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脑电的产生与功能神经元电位活动决定了神经行为。4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法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法51.频率2.波幅3.对称性4.位相5.特异波形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特殊形态的波形,如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尖慢综合波等。
脑电图的基本参数1.频率脑电图的基本参数6脑电图的伪差来自受试者的伪差:精神紧张、出汗、眼动、生理方面(心电;体动:咬牙、吞咽、皱眉等)来自仪器的伪差:地线接触不良、某接口松动、电压不稳、电极过脏等来自空间的伪差:电磁波干扰、人体静电、空气的震荡等脑电图的伪差7一、区别发作性事件
可以是躯体性疾病,也可是心因性疾病,或生理状态及习惯性行为。
癫痫是脑的疾患,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元(如三叉神经节神经元或脊髓前角神经元)异常和过度放电不属于癫痫发作。
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中的应用一、区别发作性事件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中的应用8背景10%~20%“癫痫患者”被证实为非癫痫发作5%~20%非癫痫发作性疾病被误诊为难治性癫痫8%~20%“难治性”癫痫及具有颞叶痫性放电的癫痫患者伴有非痫性发作不论是何种类型的非痫性发作均可能与癫痫发作并存,可与癫痫发作相互重叠或癫痫控制后出现非痫性发作,是癫痫成为“难治性”的常见原因之一。许多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发作形式多样,甚至小儿时期某些正常生理活动与癫痫发作也不易鉴别。背景10%~20%“癫痫患者”被证实为非癫痫发作9儿童常见的非癫痫性发作性事件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咨询治疗中的应用R-20156课件10晕厥与癫痫的鉴别晕厥与癫痫的鉴别11新生儿周期性呼吸不属病理过程,未成熟儿,与神经系统成熟程度有关,呼吸很不规则,可暂停3~6秒,很少超过10秒,不伴有心率、血压、体温和肤色的改变,呼吸暂停以后,可能出现呼吸深快。脑电图正常新生儿周期性呼吸不属病理过程,未成熟儿,与神经系统成熟程12过度惊吓反应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基因是第5对染色体长臂上甘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单位,惊吓病家族史对诊断很关键新生儿期起病,睡眠时肌张力低下,清醒时全身发硬,当有突然外界刺激时出现异常的惊吓反应,持续约10~15秒,然后逐渐缓解婴儿期:运动发育落后,步态不稳,精神紧张和恐惧感脑电图在发作期间呈正常,肌电图及CT检查正常过度惊吓反应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基因是第5对染色体长13屏气发作5岁以内发病,尤以6~18个月多见发病前常有精神因素:惊吓、发怒,疼痛是主要诱因临床表现:哭闹过程中出现屏气,青紫或苍白;可伴意识丧失、全身强直或抽动。一般发作不超过1分钟脑电图正常在少数情况下,屏气可作为诱因触发癫痫易感者发生真正的癫痫发作。屏气发作5岁以内发病,尤以6~18个月多见14屏气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屏气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15点头痉挛3~8个月小儿最多见临床表现:眼球震颤多为双侧性,频率快,振幅不大,可为水平、垂直或旋转性眼震;头部常呈倾斜位。并缓缓地作点头状动作,直立位时加重,90%伴有视觉异常。脑电图正常预后:持续4个月~数年自然缓解,不遗留后遗症。点头痉挛3~8个月小儿最多见16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生后3~9个月之间发病临床表现:点头,身体前屈,上肢抬起。连续数下成串样痉挛发作,类似婴儿痉挛症。但意识清楚,表情不痛苦,无异常哭叫、发笑等症状。精神发育正常。有时喂食或摩擦面颈部而诱发。脑电图在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无异常,颅脑MRI正常。预后:良好,常在发病2周~10个月后发作停止。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生后3~9个月之间发病17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常见于婴儿期,俗称“打嘿喽”、“打尿颤”等临床表现:清醒状态下发病,形式多样,持续时间短暂,发作多局限在眼,嘴及头颈部,表现为:凝视、咬牙、头颈部伸缩及左右摆动,无意识丧失。可被外界刺激所诱发、中断,多在1岁左右停止发作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常见于婴儿期,俗称“打嘿喽”、“打尿颤18
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好发于4个月~3岁婴幼儿。因VitD缺乏,甲状旁腺反应迟钝,血中钙离子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临床表现:突发无热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等,持续数秒~数分钟,发生惊厥时可神志不清,抽后神清,活泼如常,无神经系统体征多伴有轻度佝偻病,血钙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钙剂治疗有效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好发于4个月~3岁婴幼儿。因V19儿童擦腿综合症常见于1~3岁的幼儿,女孩发生比男孩明显为多,1岁以内亦可发病,智力低下小儿往往持续到较大年龄临床表现:发作时双大腿交叉夹紧,伴有摩擦动作,面部涨红,双眼凝视,但意识始终清楚。一般1~2分钟可自行缓解,分散注意力时可停止,也可被外界强行制止。与外阴部炎性刺激有关,注意外阴部清洁可减少发作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儿童擦腿综合症常见于1~3岁的幼儿,女孩发生比男孩明显为多20睡眠障碍大约25%的癫痫病人仅在睡眠中发作。另有35%癫痫患者在睡眠和初醒后发作。睡眠是机体的保护性机制,在睡眠过程中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及运动表现需与夜间出现的癫痫发作鉴别睡眠障碍大约25%的癫痫病人仅在睡眠中发作。另有35%癫21夜惊症为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惊恐症状,常见于4~7岁儿童临床表现:深睡中突然坐起尖叫、哭喊,表现惊恐,伴有瞳孔散大、出汗、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意识呈朦胧状态,事后不能回忆,白天过度疲劳可诱发睡眠EEG检测无痫样放电。夜惊症为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惊恐症状,常见于4~7岁儿童22睡行症常见于学龄儿童,发生在NREM的深睡期障碍。临床表现:从睡中突然起身,从事一些无目的性活动,行为远较癫痫发作复杂、多变。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事后不能回忆。vEEG监测:正常睡行症常见于学龄儿童,发生在NREM的深睡期障碍。23发作性睡病多见于青少年,肥胖临床表现:发作性睡眠;猝倒症;睡眠麻痹;入睡前幻觉EEG监测正常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可协助诊断发作性睡病多见于青少年,肥胖24抽动障碍目前认为发病与遗传有关,精神、感染因素是其诱因。常见于学龄男性儿童。临床表现:眨眼、抬眉(挤眉弄眼)、吸鼻、咧嘴、摆头、耸肩或肢体的快速抖动甚至摔倒。发声、呃逆、说脏话等发作。抽动均发生在清醒时,入睡后缓解,而且可自我控制片刻。无发作后状态。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抽动障碍目前认为发病与遗传有关,精神、感染因素是其诱因。25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起病,男孩比女孩多见。部分有癫痫家族史或本病家族史,多数散发。临床表现:突然运动所诱发,突然启动或运动加速时出现的一侧或双侧肢体呈肌张力不全或舞蹈症样表现,严重时可致跌到,伴言语障碍,但神志始终清楚,一般持续约10秒钟左右,不超过1分钟。精神紧张时易诱发,每天可频繁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学习一般EEG监测正常,部分患者可见散在尖波;神经影像学检查一般正常抗癫痫药物效果良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起病,男孩比女26
婴儿一过性阵发性肌张力不全
起病年龄在2~8个月,少数为14~30个月,有人认为属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婴儿型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不全,肢体或躯干扭转,有时甚至呈角弓反张状,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发作频率从一日数次到一月一次不等;有些婴儿表现为阵发性斜颈,称为婴儿一过性阵发性斜颈。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预后:临床呈良性过程,多数在8~22个月后消失婴儿一过性阵发性肌张力不全 起病年龄在2~8个月,少数为27偏头痛儿童期发病率大约在2%~5%之间,10岁以前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青春期(12岁以后)女孩发病明显多于男孩临床表现:以偏侧或双侧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多数病人在睡眠后头痛消失。儿童癫痫部分患者共患偏头痛,二病可并存,互为因果关系偏头痛儿童期发病率大约在2%~5%之间,10岁以前男女发28偏头痛与癫痫发作的鉴别偏头痛与癫痫发作的鉴别29暴怒发作学龄期小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城市多于农村临床表现:小事诱发或无原因无法控制的行为异常,伤人毁物、自伤等间歇性情绪异常发作,发作频繁(每周不少于3次或每个月在4次以上)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对发作过程能回忆并懊悔。脑电图正常暴怒发作学龄期小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城市多于农村30过度换气综合征系过度换气诱发血液改变而致碱中毒;儿童比成人更易发生,年长儿、青春期前后发病临床表现:常有焦虑或精神障碍。情感爆发期间出现呼吸改变,浅快不规律,常有叹气样深呼吸,自诉呼吸困难、胸闷、胸疼;发作时可用纸袋罩住病人口鼻,通过增加呼吸道死腔,减少CO2的呼出和提高血液PCO2而终止发作精神治疗、抗焦虑治疗有效过度换气综合征系过度换气诱发血液改变而致碱中毒;儿童比成31癔病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幼儿时期也偶可见到。青春期后女性较男性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一侧或双侧运动性活动、行为或情感变化、一段时间无反应;癔病发作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超过5分钟),易因暗示而发病、加重或好转发作期或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癔病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幼儿时期也偶可见到。青春期后女32癔病与癫痫发作的鉴别癔病与癫痫发作的鉴别33二、脑功能的评估
1.EEG与脑内生物代谢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或成分破坏都可发生异常。
2.EEG主要反应的是大脑皮层的第3-5层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氧和葡萄糖。轻度的缺氧和低血糖就会影响神经元的活动,出现脑电图的异常。CBF降低到20~25ml/(100g.min),EEG出现异常。CBF17ml/(100g.min),突触活动停止。CBF10~12ml/(100g.min),能量衰竭,细胞死亡,EEG抑制。3.预测脑功能损害的程度二、脑功能的评估1.EEG与脑内生物代谢密切相关,任何34
1.智力发育迟滞2.孤独谱系障碍3.脑性瘫痪4.语言障碍5.学习困难6.运动发育迟缓EEG在脑功能的评估的价值1.智力发育迟滞EEG在脑功能的评估的价值35谢谢!谢谢!36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咨询治疗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陈燕惠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咨询治疗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37提纲脑电图的工作原理正常脑电图的波形脑电图判读的注意事项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中的应用提纲脑电图的工作原理38脑电图的工作原理脑电图是应用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随时间变化的生物电活动放大100万倍后描记在纸上,或显示在示波屏上,借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反映脑功能的变化或损伤的程度。脑电图的工作原理脑电图是应用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随时间变化的39脑电的产生与功能神经元电位活动决定了神经行为。正常时,神经细胞放电是有规律的自发性放电。所有引起脑细胞突触电位和膜电位改变的病变只要达到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均可引起EEG改变。脑电图是神经元电活动的综合,通过头皮电极将电信号经放大记录呈连续曲线。脑电图可有效记录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的频率、波幅、形态和放电形式,从而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脑电的产生与功能神经元电位活动决定了神经行为。40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法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法411.频率2.波幅3.对称性4.位相5.特异波形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特殊形态的波形,如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尖慢综合波等。
脑电图的基本参数1.频率脑电图的基本参数42脑电图的伪差来自受试者的伪差:精神紧张、出汗、眼动、生理方面(心电;体动:咬牙、吞咽、皱眉等)来自仪器的伪差:地线接触不良、某接口松动、电压不稳、电极过脏等来自空间的伪差:电磁波干扰、人体静电、空气的震荡等脑电图的伪差43一、区别发作性事件
可以是躯体性疾病,也可是心因性疾病,或生理状态及习惯性行为。
癫痫是脑的疾患,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元(如三叉神经节神经元或脊髓前角神经元)异常和过度放电不属于癫痫发作。
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中的应用一、区别发作性事件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中的应用44背景10%~20%“癫痫患者”被证实为非癫痫发作5%~20%非癫痫发作性疾病被误诊为难治性癫痫8%~20%“难治性”癫痫及具有颞叶痫性放电的癫痫患者伴有非痫性发作不论是何种类型的非痫性发作均可能与癫痫发作并存,可与癫痫发作相互重叠或癫痫控制后出现非痫性发作,是癫痫成为“难治性”的常见原因之一。许多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发作形式多样,甚至小儿时期某些正常生理活动与癫痫发作也不易鉴别。背景10%~20%“癫痫患者”被证实为非癫痫发作45儿童常见的非癫痫性发作性事件脑电图在儿童神经发育行为疾病咨询治疗中的应用R-20156课件46晕厥与癫痫的鉴别晕厥与癫痫的鉴别47新生儿周期性呼吸不属病理过程,未成熟儿,与神经系统成熟程度有关,呼吸很不规则,可暂停3~6秒,很少超过10秒,不伴有心率、血压、体温和肤色的改变,呼吸暂停以后,可能出现呼吸深快。脑电图正常新生儿周期性呼吸不属病理过程,未成熟儿,与神经系统成熟程48过度惊吓反应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基因是第5对染色体长臂上甘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单位,惊吓病家族史对诊断很关键新生儿期起病,睡眠时肌张力低下,清醒时全身发硬,当有突然外界刺激时出现异常的惊吓反应,持续约10~15秒,然后逐渐缓解婴儿期:运动发育落后,步态不稳,精神紧张和恐惧感脑电图在发作期间呈正常,肌电图及CT检查正常过度惊吓反应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基因是第5对染色体长49屏气发作5岁以内发病,尤以6~18个月多见发病前常有精神因素:惊吓、发怒,疼痛是主要诱因临床表现:哭闹过程中出现屏气,青紫或苍白;可伴意识丧失、全身强直或抽动。一般发作不超过1分钟脑电图正常在少数情况下,屏气可作为诱因触发癫痫易感者发生真正的癫痫发作。屏气发作5岁以内发病,尤以6~18个月多见50屏气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屏气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51点头痉挛3~8个月小儿最多见临床表现:眼球震颤多为双侧性,频率快,振幅不大,可为水平、垂直或旋转性眼震;头部常呈倾斜位。并缓缓地作点头状动作,直立位时加重,90%伴有视觉异常。脑电图正常预后:持续4个月~数年自然缓解,不遗留后遗症。点头痉挛3~8个月小儿最多见52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生后3~9个月之间发病临床表现:点头,身体前屈,上肢抬起。连续数下成串样痉挛发作,类似婴儿痉挛症。但意识清楚,表情不痛苦,无异常哭叫、发笑等症状。精神发育正常。有时喂食或摩擦面颈部而诱发。脑电图在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无异常,颅脑MRI正常。预后:良好,常在发病2周~10个月后发作停止。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生后3~9个月之间发病53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常见于婴儿期,俗称“打嘿喽”、“打尿颤”等临床表现:清醒状态下发病,形式多样,持续时间短暂,发作多局限在眼,嘴及头颈部,表现为:凝视、咬牙、头颈部伸缩及左右摆动,无意识丧失。可被外界刺激所诱发、中断,多在1岁左右停止发作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常见于婴儿期,俗称“打嘿喽”、“打尿颤54
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好发于4个月~3岁婴幼儿。因VitD缺乏,甲状旁腺反应迟钝,血中钙离子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临床表现:突发无热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等,持续数秒~数分钟,发生惊厥时可神志不清,抽后神清,活泼如常,无神经系统体征多伴有轻度佝偻病,血钙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钙剂治疗有效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好发于4个月~3岁婴幼儿。因V55儿童擦腿综合症常见于1~3岁的幼儿,女孩发生比男孩明显为多,1岁以内亦可发病,智力低下小儿往往持续到较大年龄临床表现:发作时双大腿交叉夹紧,伴有摩擦动作,面部涨红,双眼凝视,但意识始终清楚。一般1~2分钟可自行缓解,分散注意力时可停止,也可被外界强行制止。与外阴部炎性刺激有关,注意外阴部清洁可减少发作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儿童擦腿综合症常见于1~3岁的幼儿,女孩发生比男孩明显为多56睡眠障碍大约25%的癫痫病人仅在睡眠中发作。另有35%癫痫患者在睡眠和初醒后发作。睡眠是机体的保护性机制,在睡眠过程中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及运动表现需与夜间出现的癫痫发作鉴别睡眠障碍大约25%的癫痫病人仅在睡眠中发作。另有35%癫57夜惊症为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惊恐症状,常见于4~7岁儿童临床表现:深睡中突然坐起尖叫、哭喊,表现惊恐,伴有瞳孔散大、出汗、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意识呈朦胧状态,事后不能回忆,白天过度疲劳可诱发睡眠EEG检测无痫样放电。夜惊症为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惊恐症状,常见于4~7岁儿童58睡行症常见于学龄儿童,发生在NREM的深睡期障碍。临床表现:从睡中突然起身,从事一些无目的性活动,行为远较癫痫发作复杂、多变。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事后不能回忆。vEEG监测:正常睡行症常见于学龄儿童,发生在NREM的深睡期障碍。59发作性睡病多见于青少年,肥胖临床表现:发作性睡眠;猝倒症;睡眠麻痹;入睡前幻觉EEG监测正常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可协助诊断发作性睡病多见于青少年,肥胖60抽动障碍目前认为发病与遗传有关,精神、感染因素是其诱因。常见于学龄男性儿童。临床表现:眨眼、抬眉(挤眉弄眼)、吸鼻、咧嘴、摆头、耸肩或肢体的快速抖动甚至摔倒。发声、呃逆、说脏话等发作。抽动均发生在清醒时,入睡后缓解,而且可自我控制片刻。无发作后状态。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抽动障碍目前认为发病与遗传有关,精神、感染因素是其诱因。61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起病,男孩比女孩多见。部分有癫痫家族史或本病家族史,多数散发。临床表现:突然运动所诱发,突然启动或运动加速时出现的一侧或双侧肢体呈肌张力不全或舞蹈症样表现,严重时可致跌到,伴言语障碍,但神志始终清楚,一般持续约10秒钟左右,不超过1分钟。精神紧张时易诱发,每天可频繁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学习一般EEG监测正常,部分患者可见散在尖波;神经影像学检查一般正常抗癫痫药物效果良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起病,男孩比女62
婴儿一过性阵发性肌张力不全
起病年龄在2~8个月,少数为14~30个月,有人认为属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婴儿型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不全,肢体或躯干扭转,有时甚至呈角弓反张状,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发作频率从一日数次到一月一次不等;有些婴儿表现为阵发性斜颈,称为婴儿一过性阵发性斜颈。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正常预后:临床呈良性过程,多数在8~22个月后消失婴儿一过性阵发性肌张力不全 起病年龄在2~8个月,少数为63偏头痛儿童期发病率大约在2%~5%之间,10岁以前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青春期(12岁以后)女孩发病明显多于男孩临床表现:以偏侧或双侧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多数病人在睡眠后头痛消失。儿童癫痫部分患者共患偏头痛,二病可并存,互为因果关系偏头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铝合金门窗制作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合同管理流程规范
- 深圳市工程供货合同(30篇)
- 2025实习生合同协议书样本
- 股权转让及股权激励协议v1
- 二零二五的债权转让协议书范例
- 个人租车协议书样本
- 二零二五版监护人协议书的内容
- office格式合同样本
- 云南省购房合同样本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2025年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2部分: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 2025年海南重点项目-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f
- 202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桥梁检测报告模板
- 现代护理管理新理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