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_第1页
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_第2页
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_第3页
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_第4页
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生理病理CT表现耒阳市三医院李志强2015.8.26腰椎生理病理CT表现耒阳市三医院椎间盘的生理椎间盘(intervertebraldisc)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还有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使脊椎可以在相当的角度之间活动。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和其他结构(例如神经)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椎间盘的生理椎间盘(intervertebraldisc)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是一种弹性胶状物质,为纤维环和软骨板所包绕。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复合体、硫酸软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时含水量高达90%,成年后约为80%。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盘病变CT检查方法研究研究背景腰椎盘间隙病变CT检查呈单一的轴扫平面,检查断面局限,如采用多层螺旋扫描,能检查要完成对多种组织结构的诊断,且检查平面和扫描序列多样、复杂对检查平面和检查序列进行优化组合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患者作为对象,通过评价不同的扫描序列对患者腰椎间盘病变、及周围组织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筛选出优化组合,以达到用低辐射剂量,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检查的目的。关键词:CT重建、腰椎盘病变分型腰椎盘病变CT检查方法研究研究背景研究对象耒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至2015年间具有腰椎研究方法损伤、腰椎盘病变,做腰椎CT检查病历100例。城市居民41例,农村居民59例;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0~72岁,平均55岁。检查设备美国GEBRIVOCT325研究对象检查方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CT螺旋扫描。试验组采用CT螺旋扫描,对照组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试验组采用CT螺旋扫描定位方法:定位范围L1-S1之间,采用5毫米快速螺旋扫描,计算机后处理冠、矢状成象。检查方法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

对照组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椎间隙角度倾斜定位扫描。对照组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椎间隙角度倾斜定位扫描。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类型LDH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后纵韧带下)、脱出型(后纵韧带后)及游离型。

膨出型(bulging):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神经根性症状。如同时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压。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退变高度降低,外周纤维环匀称超出椎体终板边缘的正常生理限度,CT横断面上显示较椎体周边超出1.6~2.3mm。理论上椎间盘膨出是生理退变过程,如无其他病理因素,膨出可不产生症状。资料显示,在人群中经CT检查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高达30%,有症状的大约有2%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类型突出型(protrusion):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延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

脱出型(extrusion):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

游离型(seqestration):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突出型(protrusion):退变型(degeneration):

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CT可见变形或钙化。退变型是早期改变,一般不会与突出型相混椎间盘源性痛(discogenicpain)因椎间盘退变导致下腰痛,根据其发生机制大体可分为椎间盘源性(discogenicetiology)和脊髓或神经根源性(myogenicorneurogenicetiology)两类,区分点在于疼痛局限在腰部还是涉及到下肢放射痛,后者表示神经根受损,多为椎间盘突出、脱出所致。椎间盘源性痛是指纤维环退变形成内裂症,但表层没有破裂,没有神经表现退变型(degeneration):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CT腰椎盘病变诊断标准:直接征象:1.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密度与相应椎间盘一致,形态不一,边缘规则或不规则;2.突出的椎间盘可有大小,形态不一的钙化,多与椎间盘相连,上下层面无连续性;3.髓核游离碎片多位于硬膜外,密度高于硬膜囊;4.Schmorl结节表现为椎体上下缘、边缘清晰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上下缘中后1/3交界部,常上下对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的髓核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CT腰椎盘病变诊断标准:腰椎滑脱,椎间盘变性及突出!腰椎滑脱,椎间盘变性及突出!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滑脱腰椎滑脱膨出膨出突出突出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间接征象:1. 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2. 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CTM有助于显示蛛网膜下隙、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征象;3. 周围骨结构改变,突出髓核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4. 韧带增生、肥厚。5. 小关节退行性变。6. 脊椎不稳的继发征象。间接征象:CT腰椎检查发现的特殊病例腰椎结核CT腰椎检查发现的特殊病例腰椎结核腰椎结核并病例骨折腰椎结核并病例骨折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骨肿瘤并转移骨肿瘤并转移腰椎骨折腰椎骨折椎旁腰大肌肿胀?是什么?为什么?椎旁腰大肌肿胀?是什么?为什么?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衡阳附一放射科MRI检查:与三医院描述一致,后脊椎外科与血液科会诊考虑血肿,微创手术后确诊:腰大肌血肿衡阳附一放射科MRI检查:与三医院描述一致,后脊椎外科与血液腰骶椎囊肿腰骶椎囊肿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讨论:对照组:CT定位分层轴扫,椎间隙角度倾斜定位扫描只能发现单纯的椎间盘膨出、突出病变,而对其他的病变容易漏诊、误诊。讨论:试验组:定位范围L1-S1之间,采用5毫米快速螺旋扫描,计算机后处理冠、矢状成象。一、扫描定位更精准,避免了由于电气控制误差等机械原因所造成的定位精度的误差;二、可选择的倾斜角度更多,可以实现连续步进,不再受固定的角度增量(比如机械倾斜最小步进单位0.5o)的限制;三、一次扫描,可变倾斜角度后重建,一次数字倾斜扫描采样得到的原始投影数据,可以用于后重建,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某些不同于原始扫描成像时的倾斜角度进行成像,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成像选择;四、骨三维成像特别适合用于发现复杂性和隐匿性骨折,骨肿瘤、骨病、骨髓炎的病变范围、病变累及程度和临床分期。五、在相对辐射剂量有所增加,在安全有效辐射剂量下,临床分型更加准确,诊断更加细致,图像质量更清晰,检查快捷、扩大检查范围。试验组:定位范围L1-S1之间,采用5毫米快速螺旋扫描,计算结论: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与影像诊断,临床诊断比较复杂,大部分依赖正确的影像的检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MRI具有较佳的影像诊断与手术前评价方法,序列多,展示组织层次丰富,但检查时效长,经济费用高。CT检查快,有效发现骨骼病变,但辐射大,CT螺旋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扫描速度。优化扫描条件,有效降低射线剂量。相同范围扫描,曝光时间缩短,大幅降低球管的消耗,扩展检查覆盖面。影像诊断重要的是征象辨识与把握,特别是髓核游离与肿瘤、肿瘤样病变鉴别诊断,,避免过诊与漏诊。需要充分了解影像检查的特点、价值与限度。了解不同疾病的病理特点,选择相对应的检查方式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MRIMRI谢谢大家!人生路,莫慌张,信仰在,贵坚持,专精艺,不言败。谢谢大家!人生路,莫慌张,信仰在,贵坚持,腰椎生理病理CT表现耒阳市三医院李志强2015.8.26腰椎生理病理CT表现耒阳市三医院椎间盘的生理椎间盘(intervertebraldisc)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还有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使脊椎可以在相当的角度之间活动。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和其他结构(例如神经)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椎间盘的生理椎间盘(intervertebraldisc)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是一种弹性胶状物质,为纤维环和软骨板所包绕。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复合体、硫酸软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时含水量高达90%,成年后约为80%。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盘病变CT检查方法研究研究背景腰椎盘间隙病变CT检查呈单一的轴扫平面,检查断面局限,如采用多层螺旋扫描,能检查要完成对多种组织结构的诊断,且检查平面和扫描序列多样、复杂对检查平面和检查序列进行优化组合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患者作为对象,通过评价不同的扫描序列对患者腰椎间盘病变、及周围组织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筛选出优化组合,以达到用低辐射剂量,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检查的目的。关键词:CT重建、腰椎盘病变分型腰椎盘病变CT检查方法研究研究背景研究对象耒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至2015年间具有腰椎研究方法损伤、腰椎盘病变,做腰椎CT检查病历100例。城市居民41例,农村居民59例;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0~72岁,平均55岁。检查设备美国GEBRIVOCT325研究对象检查方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CT螺旋扫描。试验组采用CT螺旋扫描,对照组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试验组采用CT螺旋扫描定位方法:定位范围L1-S1之间,采用5毫米快速螺旋扫描,计算机后处理冠、矢状成象。检查方法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

对照组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椎间隙角度倾斜定位扫描。对照组采用CT定位分层轴扫,椎间隙角度倾斜定位扫描。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类型LDH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后纵韧带下)、脱出型(后纵韧带后)及游离型。

膨出型(bulging):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神经根性症状。如同时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压。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退变高度降低,外周纤维环匀称超出椎体终板边缘的正常生理限度,CT横断面上显示较椎体周边超出1.6~2.3mm。理论上椎间盘膨出是生理退变过程,如无其他病理因素,膨出可不产生症状。资料显示,在人群中经CT检查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高达30%,有症状的大约有2%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类型突出型(protrusion):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延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

脱出型(extrusion):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

游离型(seqestration):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突出型(protrusion):退变型(degeneration):

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CT可见变形或钙化。退变型是早期改变,一般不会与突出型相混椎间盘源性痛(discogenicpain)因椎间盘退变导致下腰痛,根据其发生机制大体可分为椎间盘源性(discogenicetiology)和脊髓或神经根源性(myogenicorneurogenicetiology)两类,区分点在于疼痛局限在腰部还是涉及到下肢放射痛,后者表示神经根受损,多为椎间盘突出、脱出所致。椎间盘源性痛是指纤维环退变形成内裂症,但表层没有破裂,没有神经表现退变型(degeneration):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CT腰椎盘病变诊断标准:直接征象:1.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密度与相应椎间盘一致,形态不一,边缘规则或不规则;2.突出的椎间盘可有大小,形态不一的钙化,多与椎间盘相连,上下层面无连续性;3.髓核游离碎片多位于硬膜外,密度高于硬膜囊;4.Schmorl结节表现为椎体上下缘、边缘清晰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上下缘中后1/3交界部,常上下对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的髓核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CT腰椎盘病变诊断标准:腰椎滑脱,椎间盘变性及突出!腰椎滑脱,椎间盘变性及突出!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腰椎滑脱腰椎滑脱膨出膨出突出突出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间接征象:1. 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2. 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CTM有助于显示蛛网膜下隙、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征象;3. 周围骨结构改变,突出髓核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4. 韧带增生、肥厚。5. 小关节退行性变。6. 脊椎不稳的继发征象。间接征象:CT腰椎检查发现的特殊病例腰椎结核CT腰椎检查发现的特殊病例腰椎结核腰椎结核并病例骨折腰椎结核并病例骨折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骨肿瘤并转移骨肿瘤并转移腰椎骨折腰椎骨折椎旁腰大肌肿胀?是什么?为什么?椎旁腰大肌肿胀?是什么?为什么?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衡阳附一放射科MRI检查:与三医院描述一致,后脊椎外科与血液科会诊考虑血肿,微创手术后确诊:腰大肌血肿衡阳附一放射科MRI检查:与三医院描述一致,后脊椎外科与血液腰骶椎囊肿腰骶椎囊肿腰椎CT生理及病变教学课件讨论:对照组:CT定位分层轴扫,椎间隙角度倾斜定位扫描只能发现单纯的椎间盘膨出、突出病变,而对其他的病变容易漏诊、误诊。讨论:试验组:定位范围L1-S1之间,采用5毫米快速螺旋扫描,计算机后处理冠、矢状成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