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1页
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2页
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3页
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4页
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1解热镇痛抗炎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阿司匹林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难点:解热镇痛药的基本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概述

NSAIDs一.解热镇痛抗炎药

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阿司匹林是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药,故也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

1.水杨酸类2.苯胺类3.吡唑酮类

4.其它有机酸类5.选择性COX-2抑制剂第一节概述NSAIDs一.解热镇痛抗炎药3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作用机制:抑制体内环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影响发热、疼痛、炎症病理过程。图17-1第一节概述NSAIDs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图17-1第一节概述NSAIDs4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5发热原因:外热源或内热源→下丘脑→PG→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药物解热机制:药物抑制COX活性,体温调节中枢PG合成减少,调定点下移,达到解热作用。一、解热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发热原因:一、解热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6第一节概述NSAIDs一、解热作用注意:

1.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不会降到正常体温以下。

2.作用于散热过程,对产热无影响。3.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与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有何不同??第一节概述NSAIDs一、解热作用注意:解热镇痛抗炎7疼痛原因:内、外伤害的刺激→局部→PG、缓激肽→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PG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且能显著提高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其他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产生持续的钝性疼痛。药物镇痛机制:抑制炎症时PG合成,使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的敏感性降低。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疼痛原因: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8特点:1.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2.镇痛作用比镇痛药弱,对慢性钝痛效果好。3.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

4.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特点: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9第一节概述NSAIDs二、镇痛作用对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炎性疼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牙痛等慢性钝痛,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内脏平滑肌痉挛等引起的绞痛、创伤引起的急性锐痛效果差。对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影响很小,无欣快感,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第一节概述NSAIDs二、镇痛作用对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炎10第一节概述NSAIDs三、抗炎抗风湿作用前列腺素是重要的炎症介质,PGE、PGI2等除直接引起的炎症反应外,还可增强其他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本类药物抑制炎症局部COX活性,减少PG生成,能明显减轻炎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可缓解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不能消除炎症病因,不能阻断炎症病理过程和并发症,属对症治疗。第一节概述NSAIDs三、抗炎抗风湿作用前列腺素是重11第二节常用药物解热镇痛药分类:水杨酸类(salicylates)苯胺类(aniline)吡唑酮类(pyrazoketone)其他有机酸类第二节常用药物解热镇痛药分类:水杨酸类(salicylat12一、水杨酸类水杨酸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

(aspirin)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salicylate)等本类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第二节常用药物一、水杨酸类水杨酸类药物包括:第二节常用药物13

[体内过程]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口服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上段迅速吸收,酸性环境利于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80%~90%,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肝内代谢,代谢产物经尿排泄,碱化尿液可加速药物排出。第二节常用药物 [体内过程]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14

解热、镇痛及抗风湿:用于感冒发热及慢性钝痛,尤其是炎症疼痛效果好。对各种绞痛无效。较大剂量可抗风湿。影响血栓形成:

小剂量→抗血栓

大剂量→促血栓一、水杨酸类[作用与临床应用]阿司匹林第二节常用药物 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一、水杨酸类[作用与临床应用]阿司匹林15一、水杨酸类[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大剂量可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水杨酸反应: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变态反应:“阿司匹林哮喘”瑞夷综合症对肾功能影响阿司匹林第二节常用药物一、水杨酸类[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第二节16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17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又名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仅有解热、镇痛作用,无抗炎抗风湿作用。起效较阿司匹林快,镇痛作用较弱。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给药剂量过大、间隔时间过短或肝功能减退时,易引起中毒,引起肝损伤。第二节常用药物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18单用或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也可用于各种慢性钝痛及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对过敏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偶见皮疹、药热、粒细胞减少等变态反应。过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采用洗胃、催吐、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或硫乙胺等措施。第二节常用药物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单用或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也可用于各种慢性钝痛及不能19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从尿、胆汁和粪便排泄,也可从乳汁排出,个体差异大,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顽固性高热或恶性肿瘤引起的高热等。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消化道反应、神经精神反应、变态反应等三、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第二节常用药物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从尿、胆汁和粪便排泄20口服吸收快且完全,滑膜腔浓度较高。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有抗炎、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胃肠道反应较少,主要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三、其他有机酸类布洛芬(ibuprofen)第二节常用药物口服吸收快且完全,滑膜腔浓度较高。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21(四)吡唑酮类保泰松(作为备选药)特点:1.抗风湿作用强而解热作用较弱,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2.促进尿酸的排泄,可用于急性痛风;3.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已少用。第二节常用药物(四)吡唑酮类保泰松(作为备选药)特点:第二节常用药物22二、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塞来昔布(celecoxib)本类药选择性地抑制COX-2的作用。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临床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骨关节炎,也可用于手术后镇痛、牙痛、痛经等。消化道反应、出血和溃疡发生率均较低。有血栓形成倾向者慎用,对磺胺过敏者禁用。第二节常用药物二、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塞来昔布(celecoxib)第二二、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第二节常用药物尼美舒利(nimesulide)

对COX-2的抑制作用较强,具有较强的抗炎、解热的镇痛作用。临床常用于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腰腿痛、牙痛、痛经的治疗。胃肠反应少而轻微。二、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第二节常用药物尼美舒利(nime【附】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解热镇痛药常配制为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等疾病。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包含: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氨基比林氯苯那敏马来酸氯苯那敏伪麻黄碱可待因右美沙芬咖啡因人工牛黄等第二节常用药物【附】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解热镇痛药常配制为复方制剂,用于感25THEENDTHANKYOU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THEEND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26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27解热镇痛抗炎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阿司匹林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难点:解热镇痛药的基本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概述

NSAIDs一.解热镇痛抗炎药

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阿司匹林是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药,故也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

1.水杨酸类2.苯胺类3.吡唑酮类

4.其它有机酸类5.选择性COX-2抑制剂第一节概述NSAIDs一.解热镇痛抗炎药29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作用机制:抑制体内环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影响发热、疼痛、炎症病理过程。图17-1第一节概述NSAIDs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图17-1第一节概述NSAIDs30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31发热原因:外热源或内热源→下丘脑→PG→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药物解热机制:药物抑制COX活性,体温调节中枢PG合成减少,调定点下移,达到解热作用。一、解热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发热原因:一、解热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32第一节概述NSAIDs一、解热作用注意:

1.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不会降到正常体温以下。

2.作用于散热过程,对产热无影响。3.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与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有何不同??第一节概述NSAIDs一、解热作用注意:解热镇痛抗炎33疼痛原因:内、外伤害的刺激→局部→PG、缓激肽→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PG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且能显著提高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其他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产生持续的钝性疼痛。药物镇痛机制:抑制炎症时PG合成,使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的敏感性降低。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疼痛原因: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34特点:1.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2.镇痛作用比镇痛药弱,对慢性钝痛效果好。3.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

4.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特点:二、镇痛作用第一节概述NSAIDs35第一节概述NSAIDs二、镇痛作用对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炎性疼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牙痛等慢性钝痛,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内脏平滑肌痉挛等引起的绞痛、创伤引起的急性锐痛效果差。对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影响很小,无欣快感,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第一节概述NSAIDs二、镇痛作用对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炎36第一节概述NSAIDs三、抗炎抗风湿作用前列腺素是重要的炎症介质,PGE、PGI2等除直接引起的炎症反应外,还可增强其他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本类药物抑制炎症局部COX活性,减少PG生成,能明显减轻炎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可缓解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不能消除炎症病因,不能阻断炎症病理过程和并发症,属对症治疗。第一节概述NSAIDs三、抗炎抗风湿作用前列腺素是重37第二节常用药物解热镇痛药分类:水杨酸类(salicylates)苯胺类(aniline)吡唑酮类(pyrazoketone)其他有机酸类第二节常用药物解热镇痛药分类:水杨酸类(salicylat38一、水杨酸类水杨酸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

(aspirin)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salicylate)等本类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第二节常用药物一、水杨酸类水杨酸类药物包括:第二节常用药物39

[体内过程]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口服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上段迅速吸收,酸性环境利于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80%~90%,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肝内代谢,代谢产物经尿排泄,碱化尿液可加速药物排出。第二节常用药物 [体内过程]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40

解热、镇痛及抗风湿:用于感冒发热及慢性钝痛,尤其是炎症疼痛效果好。对各种绞痛无效。较大剂量可抗风湿。影响血栓形成:

小剂量→抗血栓

大剂量→促血栓一、水杨酸类[作用与临床应用]阿司匹林第二节常用药物 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一、水杨酸类[作用与临床应用]阿司匹林41一、水杨酸类[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大剂量可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水杨酸反应: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变态反应:“阿司匹林哮喘”瑞夷综合症对肾功能影响阿司匹林第二节常用药物一、水杨酸类[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第二节42药理学-9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43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又名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仅有解热、镇痛作用,无抗炎抗风湿作用。起效较阿司匹林快,镇痛作用较弱。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给药剂量过大、间隔时间过短或肝功能减退时,易引起中毒,引起肝损伤。第二节常用药物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44单用或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也可用于各种慢性钝痛及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对过敏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偶见皮疹、药热、粒细胞减少等变态反应。过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采用洗胃、催吐、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或硫乙胺等措施。第二节常用药物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单用或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也可用于各种慢性钝痛及不能45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从尿、胆汁和粪便排泄,也可从乳汁排出,个体差异大,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顽固性高热或恶性肿瘤引起的高热等。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消化道反应、神经精神反应、变态反应等三、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第二节常用药物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从尿、胆汁和粪便排泄46口服吸收快且完全,滑膜腔浓度较高。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有抗炎、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胃肠道反应较少,主要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三、其他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