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致云雀》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_第1页
2.4《致云雀》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_第2页
2.4《致云雀》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_第3页
2.4《致云雀》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_第4页
2.4《致云雀》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r/nPAGE/r/n5/r/n教学内容/r/n致云雀/r/n三维教学目标/r/n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r/n2.赏析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r/n3.学习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表现诗歌主旨的写作方法。/r/n教学重点/r/n了解云雀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领会文章/r/n主旨/r/n。/r/n教学难点/r/n通过鉴赏“云雀“这一形象,感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r/n教与学互动设计/r/n教学札记/r/n【预习导入】/r/n西风颂(节选)/r/n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r/n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r/n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r/n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r/n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r/n就像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r/n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r/n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r/n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n相信这些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了处在寒冬的人一个美好的希望,尽管现在是寒气棱冽、寒风萧瑟的冬天,但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到来,到时大地复苏、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充满了阳光与希望。/r/n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r/n2、/r/n作者简介/r/n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r/n3、写作背景/r/n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r/n

/r/n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r/n4、建安风骨/r/n【/r/n整体感知/r/n】/r/n1、解题/r/n云雀是一种鸟,叫声清脆。/r/n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载体。/r/n2、/r/n全文分为六部分:/r/n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节):诗人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是对云雀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r/n第二部分(第八至第九节):诗人借助云雀歌声宣扬了的神圣使命:“唤醒同情”。/r/n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二节):诗人通过对比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明朗、清新、欢悦。/r/n第四部分(第十三节到第十五节):探讨美的根源,呼应第一节的“欢乐的精灵”。/r/n第五部分(第十六节到第十七节):诗人解读能够始终乐观豁达的重要原因。/r/n第六部分(第十八节到第二十一节):诗人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的一面和人的不幸。/r/n【解读诗歌】/r/n1/r/n.如何理解“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时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这三个形象?/r/n

/r/n明确:/r/n这三个形象带出三个概括性强而准确的形容词:明朗、欢悦、清新,在更高层次上对云雀的歌声作出评价,突出了各省的音乐之美。/r/n

/r/n/r/n2/r/n.“向上,再向高处飞翔”是《致云雀》第2节中的诗句,如何理解?/r/n

/r/n明确:/r/n“向上,再向高处飞翔”完全展现了云雀的习性,性喜高飞。这句话还表达了作者认为云雀不留恋地面,而且蔑视地面。/r/n

/r/n/r/n3/r/n.《致云雀》第4节中说“淡淡的紫色黄昏”,有什么作用?/r/n

/r/n明确:/r/n“淡淡的紫色黄昏”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用这样的环境描写反衬云雀不畏惧黑夜的精神。/r/n

/r/n/r/n4/r/n.如何理解第20节“熟知的欢欣”的含义?/r/n

/r/n明确:/r/n云雀所熟知的欢欣,就是和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对于同类真挚又强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欢欣。/r/n【/r/n综合探讨/r/n】/r/n1/r/n.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r/n

/r/n明确:/r/n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r/n

/r/n2、诗歌中的“云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云雀”这一形象?/r/n诗中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r/n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了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漏、播撒歌声,体现了诗人不求名利。/r/n云雀代表了光明、欢乐、自由、对生活充满的热爱。这一意象是诗人理想化中的自己,展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理想形象。诗人通过云雀这一意象,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r/n3、《致云雀》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r/n①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r/n②诗人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轻云、星星、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r/n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的巨大力量。诗歌最后将凡人和云雀对比,我们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但是云雀已超越一切。因此,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永远被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过云雀。/r/n【/r/n诗歌主题/r/n】/r/n《致云雀》一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r/n【/r/n延伸拓展/r/n】/r/n思考:《红烛》和《致云雀》在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上有何异同?/r/n1、/r/n诗歌主题/r/n相同之处: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光明与美好的追求,以及渴望用诗歌来唤醒世人、愿意为真理而奉献自我的情怀。/r/n不同之处:/r/n《红烛》侧重于表现甘愿牺牲、执着无悔的精神;/r/n《致云雀》侧重于表现对欢乐自由的歌颂,以及对坦荡超越的人生境界的追求。/r/n2、/r/n艺术特色/r/n相同之处/r/n:/r/n1.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具体事物象征抽象的情思。/r/n2.都运用了拟人修辞。/r/n3.在表现上都偏重主观情绪的渲染,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充满强烈情感的语言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r/n不同之处/r/n:/r/n1.语言风格不同:《红烛》偏于沉郁浓烈,《致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