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知识结构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2.内容①农业②工业③商业④分配3.评价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2.内容①农业②工业③商业④分配3.评价看问题,翻翻书,想一想1.使苏俄得以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什么条约2.帝国主义为何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3.俄国国内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为何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4.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国内外敌人分别是5.三年国内战争的起止时间6.判断: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并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7.为了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政策是什么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什么制10.判断:余粮收集制是将农民所有的粮食收归国有,后来又扩大到肉类和马铃薯等。11.在工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怎样的所有制和管理体制12.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仍由私人经营。()13.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取消贸易,但允许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交易。()14.在分配体制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哪两个制度15.判断:凡18-6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的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16.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积极作用1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在什么弊病和错误,举例说明。18.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19.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适应了战时需要,而且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0.苏俄国内战争何时基本结束21.苏俄为何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原因除了战争和旱灾之外,主要是因为什么22.经济危机又引起了什么危机23.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停止了24.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什么没有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5.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哪三类人的不满26.政治危机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口号27.新经济政策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会议、报告名称28.俄共布十大确立了什么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29.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什么政策30.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实行什么政策31.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32.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前提是什么33.判断: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34.判断:新经济政策规定将所有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资本家经营。35.在商业方面,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何改变36.在分配制度上,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有何改变37.工人、农民对新经济政策持何态度38.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苏俄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39.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苏俄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40.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时间是41.新经济政策适应了苏俄怎样的国情42.新经济政策是在总结哪一政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创立的43.判断: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44.判断: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课本部分习题答案1.P132【学习思考】为什么列宁在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功劳”的同时,又说“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起来,有效保障了经济军事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这种政策又是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实行的“非常”政策,具有强烈的临时性、军事性色彩,必须在非常状况解除之后果断地结束。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显然已不适应这一新情况,而广大农民的抗议、工人的罢工、士兵的哗变表明国内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必须果断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弦更张。P134【材料阅读与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采取了什么对策答:反映问题: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对策: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
背一背,记一记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实行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内容如何评价这一政策答:(1)背景:①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掌握国家政权。②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同协约国勾结起来,对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国内战争开始,苏维埃政权陷入困境。(2)目的:①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向共产主义过渡。(3)内容: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②工业方面:将大小企业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③商业方面: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方面: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4)评价:①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②积极作用:适应了战时需要,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消极作用:一些措施超出了战时的需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④它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践证明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是什么实行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内容如何评价答:(1)背景:①经过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经济困难。②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不满,工人罢工,士兵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政治危机。(2)目的:①恢复经济。②巩固政权。(3)内容:①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②工业方面,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在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评价:①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②作用:A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B巩固了工农联盟,克服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3.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是什么答:①是否符合国情、实际情况。②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③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根本的利益。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几方面的改变答:①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态度:由排斥到利用。②工业经济成分:由单一国有到多种成分并存。③控制经济手段:由军事和行政手段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④分配方式:由配给制到工资制。5.P134【自我测评】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做一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外严峻的战争形势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消除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巩固政权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高度集中管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实物配给制、成年人劳动义务制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特点战时、单一所有制允许商品交换、多种所有制影响前期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后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稳定了政治局势,促进了经济恢复评价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政策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质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认识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6.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相似点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背景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长期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内容农村都进行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放开商品市场,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作用都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7.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有何异同点答: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前者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后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原则所造成的恶果,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②性质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③措施不同:前者是恢复发展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产品发布仪式策划执行合同3篇
- 南京海事法院2025版船舶抵押贷款合同4篇
- 2025年度民房托管与社区文化活动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环保面料批发购销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园林景观沙石供应与施工承包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美容机构与美容师职业发展规划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机构实习美容师技能提升及聘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区地产股权并购与综合服务合同3篇
- 疥疮病人的护理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17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学安全办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方案(网络安全运维、重保服务)
- 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生态)等实施战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软件模块化设计与开发标准与规范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有机农业种植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