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_第1页
第二十六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_第2页
第二十六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_第3页
第二十六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_第4页
第二十六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组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冷战1.(2019河南,19,2分)1947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

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

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A.冷战序幕的拉开B.冷战的开始C.德国的分裂D.两极格局的形成A组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1答案

B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的相关知识。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讲,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

到共产主义威胁。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

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

开始。B项符合题意。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排除A项。1949年9月,在美、

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排除C项。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约;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两极格

局形成,排除D项。答案

B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的相关知识。1947年22.(2019四川南充,1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

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北约组织的建立D.华约组织的形成答案

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指的是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

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故本题选A。2.(2019四川南充,1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33.(2019安徽,15,2分)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

“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革命B.控制西欧C.遏制苏联D.称霸世界答案

D美国发动冷战,实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了“北约”等,这些措施不单单针对

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还控制了西欧等国家,并且干涉别国内政。由此可知,美国推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建

立全球霸权,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选项D正确。3.(2019安徽,15,2分)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44.(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9,1分)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

)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答案

D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在经济上援助西欧恢复经济,从而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另一方面巩固了西欧

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在西欧扩张的作用。A中“遏制欧洲”表述不当,B中未体现

控制西欧的意图,C中“干涉中国”表述不当。故选D。疑难突破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恢复西欧的经济,防止西欧因经济困难而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避免其

被苏联控制。通过扶持西欧遏制苏联的扩张,其终极目的是称霸世界。这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

现。4.(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9,1分)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55.(2019贵州贵阳,30,2分)1949年9月“西德”成立,10月“东德”成立,这标志着

()A.两极格局形成B.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C.欧盟成立D.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答案

B根据雅尔塔协定,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9月,在

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至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

成,所以B正确。1949年北约与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所以A错误。1993年欧盟才成

立,与题干所述时间及内容不符,所以C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所以D错误。5.(2019贵州贵阳,30,2分)1949年9月“西德”成66.(2019湖南长沙,22,4分)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

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C.国家实力的消长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答案

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综合

国力的消长,故选C项。国家利益的冲突并非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B、D两项属于直

接原因。6.(2019湖南长沙,22,4分)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7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23,5分)德国是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也是受世界历史发展影响至

深的国家。请举出1919年、1929年发生在世界历史上对德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2分)列出德国在1939

年和1949年发动或发生的两件历史大事给世界带来的重要影响。(3分)答案答案要点事件: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巴黎和会),德国受到严厉制裁;1929年,

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德国经济崩溃,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2分)影响:1939年,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威胁到民主制度的生存,引发欧洲格

局的变化,等。(2分)(答出两条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表达清楚亦可得分)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1分)解析本题中的四个时间节点恰好都是周年大事,要紧扣主题“世界影响德国”和“德国影响世界”来作

答。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23,5分)德国是对世界历史发8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19福建,29,2分)下图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说明

()

A.北约组织建立B.华约组织建立C.两极格局瓦解D.欧洲联合加强答案

D本题考查欧洲的联合及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

的变化,说明欧洲联合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北约组织建立B.华约组织92.(2019四川南充,20,1分)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资产阶级认为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C.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答案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只能缓和阶级矛盾,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C

项表述错误,本题选C项。A、B、D三项表述均正确,故皆排除。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

消费上,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阶级关系上,雇

佣者与被雇佣者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

方面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方向,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

的其他矛盾。2.(2019四川南充,20,1分)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103.(2019山东青岛,3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D.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答案

B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阵营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而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故B项符合题意。3.(2019山东青岛,3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114.(2019江苏苏州,30,7分)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在这一进程中,英国一直扮演着三心

二意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处

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

的主张。——摘编自孙建霞《探析20世纪50—60年代戴高乐的欧洲战略》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

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这种

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摘编自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4.(2019江苏苏州,30,7分)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12材料三

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

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摘编自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及原因。(2分)(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2分)(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

素。(3分)材料三

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13答案(1)主张:欧洲联合。原因:借助合作的力量实现法国的复兴。(2)变化:由不关心到关注。原因: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英国失去贸易统治地位);英国经济不振(落后于欧共体国家)。(3)影响: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打击了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推动了欧盟的政治改革(为未来欧洲一体

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主要因素:国家利益。解析(1)由材料一中“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可知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是欧洲

联合;从材料一中“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可以看出戴高乐提

出其主张的原因在于法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凭单个国家的力量很难迅速摆脱不利的状况,只能借助“合作

和支持的力量”。(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由不关心到关注。其原因有两个方

面,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即可。(3)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回答。影响二者

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答案(1)主张:欧洲联合。原因:借助合作的力量实现法国的复14考点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2019贵州贵阳,29,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

独立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傀儡政权,建立埃及共和国B.尼赫鲁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1961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D.1999年,巴拿马正式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答案

A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后来建立了埃及共和国,所以A正确。甘地提出了

“非暴力不合作”理念,领导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所以B错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

被称为“非洲年”,所以C错误。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

权,所以D错误。解后反思

本题考查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在审题时,四个选项都要认真阅读,从中发现叙述上的错误,一般重点关注时间、人物、事件,再运用重点突破的方法,对不太确定的叙述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正确答案。考点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解后反思

15B组2015—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冷战1.(2018湖南衡阳,14,2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又提出“印太战

略”,其实质都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七十年前,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

政策。它是

()A.门罗主义B.门户开放政策C.绥靖政策D.冷战政策答案

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围堵、遏制中国发展”“七

十年前”,联系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故D项符合题意。门

罗主义发表于1823年,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提出的政策,绥靖政策是二战前

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实行的纵容侵略政策。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组2015—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答案

D本题考162.(2018江西,12,2分)“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

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罗斯福新政B.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D.成立华约答案

B本题考查冷战政策。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其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

联,B项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是美国1933年开始实行的为缓解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排除

A项;成立北约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C项;成立华约是苏联针对北约采取的针锋相对的措

施,排除D项。2.(2018江西,12,2分)“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173.(2017山东潍坊,24,2分)《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

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

政治方面提出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D.成立联合国答案

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美国”

“1945年”“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联系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方面提出杜

鲁门主义,故正确答案为A。马歇尔计划是经济上的措施,建立北约是军事上的措施,成立联合国不是美国

实行“冷战”政策的表现。规律总结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答这类题目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

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二是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三是搞清备

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备选项。3.(2017山东潍坊,24,2分)《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184.(2018吉林,17,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国家对战后世界秩序进行了重新安排,建立了帝

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促使世界格局……逐步

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

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1)材料一中的“新格局”指什么?写出两个与其相关的条约名称。(3分)(2)材料二中“两极结构”的形成与美国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写出这一政策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美苏对

峙局面“发生了改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3分)(3)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1分)4.(2018吉林,17,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2)“冷战”政策。(1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多极化。(1分)(3)弱国无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要致力

于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实力或综

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等。(答出其中之一即可)(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及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1919—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问,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第(3)问依据两则材料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切忌围绕一个方面大篇幅展开。疑难突破

第(3)问属于开放型题目,要围绕题干要求,紧扣“上述材料”思考回答。材料一中“新格局”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由此可得出“弱国无外交”;由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可得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由世界格局的变化可得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等。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凡尔赛和约》;(120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18福建,25,2分)成立于1993年,使用统一货币,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组织是

()A.华沙条约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

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欧洲联

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成立于1993年。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

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12.(2018湖南长沙,21,3分)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俄国、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

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

友爱关系。”为“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A.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成立联合国C.成立欧盟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答案

C题干关键信息是“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

的发展,为“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打下坚实基础。故选C项。知识拓展

1993年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共同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

安全政策,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政治合作组织。2.(2018湖南长沙,21,3分)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223.(2017江西,12,2分)下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代至70年代

()A.曲折发展B.高速发展C.增长率持续上升D.增长率持续下降答案

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读图可知,日本在战后二十年间的经济整体呈高速发展状态,故B项正确。易错警示

本题容易误选C项。读图可知1971—198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9%,相对于之前的10.6%

应为下降趋势,所以C项中“持续上升”的表述错误。3.(2017江西,12,2分)下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234.(2017山东潍坊,23,2分)下表内容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A.社会改革B.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C.美国扶持D.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时间经济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答案

B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表格中的重要信息“经济计划”和评价的相关内容,据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日

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故正确答案为B。4.(2017山东潍坊,23,2分)下表内容说明二战后日本经24考点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2017江苏苏州,20,1分)“(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

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材料中的这

场“求变之风”最终

()A.延缓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D.改变了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20世纪)80年代”“一场巨大的求变之

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应为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这使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削弱,加速了苏联解体,

最终改变了两极格局,因此答案为D项。考点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答案

252.(2018广东,24,3分)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

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独立B.“非洲独立年”C.印度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答案

D根据材料中的“非洲……从狂风暴雨中走出”并结合所学可知,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

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故D项符合题意。2.(2018广东,24,3分)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263.(2018山东青岛,40,1分)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

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印度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④“非洲独立年”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

D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中的“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等信息,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于一战前欧洲

的巴尔干半岛,不符合题意,因此应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D项。3.(2018山东青岛,40,1分)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27C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冷战1.(2019广东深圳,30,2分)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

志是

()A.华约的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德国的分裂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答案

B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所以选项B正确。C组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B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282.(2018云南,24,2分)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2.(2018云南,24,2分)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2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C.“冷战”局面的形成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二十六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30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幅图片反映的“杜鲁门

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分别是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

表现,C项符合题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

维持战后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排除A项;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指14—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向近代社会

过渡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变革,排除B项;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主要包

括19世纪中期的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排除D项。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根据所学313.(2018江苏苏州,19,1分)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1948年后,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

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答案

B根据材料信息“1948年后”“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及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国际反法

西斯联盟建立是在二战期间,排除A项;“一超多强”局面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之后,排除C项;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3.(2018江苏苏州,19,1分)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324.(2016山东烟台,24,2分)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

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章。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全球化迅速发展B.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亚非拉国家的振兴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

B“冷战”“北约”“华约”与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

局的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与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有关。4.(2016山东烟台,24,2分)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335.(2018新疆乌鲁木齐,14,2分)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

战。下图中体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是

()

答案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美苏主导下分别成立了北约和华约,由此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因此C正确。A是一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B是反映俄国十月革命的漫画;D是反映二战后西欧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漫画。5.(2018新疆乌鲁木齐,14,2分)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346.(2017重庆A,14,1分)《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

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

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D.冷战目的是遏制苏联答案

C

由关键信息“联盟也解体了”“冷战”,即可判断出是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走向敌对,并逐渐

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极格局形成。故选C。6.(2017重庆A,14,1分)《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357.(2017辽宁沈阳,14,2分)二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

地位。”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对上

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苏联实力强于美国B.美国、苏联矛盾突出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

BA明显错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材料中没有体现,据此排除C;政治

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苏联解体后,据此排除D。知识拓展

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苏联同美国争霸,是为了获得和美国同样的世界霸

权。7.(2017辽宁沈阳,14,2分)二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368.(2018内蒙古包头,13,6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美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大量战争福利。在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按照

自己的意志重建世界经济。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美国的

责任变为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答案

(2)变化:由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2分)原因: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苏联的抗衡;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4分)解析(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分析作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二“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作答。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历史信息及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全面、准确地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联系所学,将材料和所学结合起来作答。8.(2018内蒙古包头,13,6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37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17云南昆明,24,2分)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目标是把欧共体建成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生效,宣告了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欧洲联盟成立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答案

B1991年,法、意等12个欧共体国家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

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该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故选B项。A项成立于2001年;C项成立于1995年;D

项成立于1989年。知识拓展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中俄等六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宣言》,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宗旨是通过

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成

立于1989年,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

B1991年,法、382.(2018河南,19,1分)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这说明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C.“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D.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答案

A欧盟成员国的增加,说明其国际影响不断扩大,A项符合题意;“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说法

不正确,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世界局势,排除C项;“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是欧洲外交政策协调一致

的体现,和成员国增多无关,排除D项。2.(2018河南,19,1分)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393.(2017福建,30,2分)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

折。该国际组织是

()A.三国协约B.北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答案

D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国际组织”“欧洲一体化”,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欧洲联盟,欧盟是当今世

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D项符合题意。3.(2017福建,30,2分)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404.(2017湖北黄冈,22,2分)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

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

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

()A.外国影响B.民族矛盾C.意识形态D.国家利益答案

D

注意关键信息“决定因素”。1949年处于冷战时期,为了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抗衡,

维护国家安全,英国加入北约;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主动申请

加入欧共体;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脱欧。故D项说法正确。外国影响、意识形

态是影响英国决策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故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矛盾,故B项错误。4.(2017湖北黄冈,22,2分)1949年4月,英国加入41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3,2分)“科教兴国”这一观点在日本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的史实有

()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维新③法西斯上台④二战后日本的崛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④答案

D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唐朝典章制度而进行的改革,并没有涉及“科教兴

国”,排除①;1936年,日本军部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后,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并没有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排

除③。故选D。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3,2分)“科教兴国”这一426.(2017河南,18,1分)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

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

起还多。材料反映了日本

()A.实行非军事化政策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C.引进最新科技成就D.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答案

D由材料中日本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可知日本重视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故选D。6.(2017河南,18,1分)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437.(2019内蒙古包头,1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

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材料二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获得发展,而西欧联合的关键

是法德两个国家实现和解。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煤钢联营计划”,将法德两国重工业发展的

经济利益绑定一处,这个计划得到了德国的支持。(1)根据材料一,说明法德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德两国在一战前后对立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和解的方式并分析对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5分)答案(1)根源:争夺煤铁资源。对立表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战后法国参与签订惩罚德国的《凡尔赛条

约》。(4分)(2)方式:经济合作。(经济利益绑定、煤钢联营)作用:逐渐消除了战争留下的积怨,实现了和解,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随着欧洲各国合作的不断加强,促进

了欧洲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5分)7.(2019内蒙古包头,1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4解析(1)根源,由材料一中“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概括。表现,一战前后法德对立事件较

多,依据所学举例即可。(2)由材料二可知,二战后由于法德两国的实力都受到削弱,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和国

际地位,必须加强经济上的合作。法德和解的作用可从经济、政治、区域发展等方面分析。解后反思

本题考查法德的对立与和解以及法德关系的变化对区域形势的影响。第(1)问中较难的是列举

法德对立的事件,虽然很多,但是语言表达不确切也不能得分,作答时尽量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内容,用所学

的专业术语进行完整表述。第(2)问中法德和解对欧洲的影响的解答较有难度,回答时要拓宽思路,不一定

非要围绕法德关系来思考,可以把法德关系放在欧洲各国关系大背景下考虑。解析(1)根源,由材料一中“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45考点三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2016四川成都,24,2分)“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与

该材料描述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国家是

()A.苏俄B.苏联C.独联体D.俄罗斯答案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成立了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俄罗斯联邦、乌克兰、

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大部分原苏联加

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故B项符合题意。考点三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答案

462.(2018山东滨州,24,2分)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

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答案

D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

立,故选D。2.(2018山东滨州,24,2分)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47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2018湖南醴陵模拟,20)1948年,一些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

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15分钟18分答案

C此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中“1948年”“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等

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冷战”时期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的援助西欧的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故选

择C。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5分钟答案

C此题考482.(2019浙江嘉兴模拟,8)“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

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的具体

措施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B.成立北约C.实施马歇尔计划D.分裂德国答案

C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故选C。2.(2019浙江嘉兴模拟,8)“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493.(2019广东深圳宝安中学一模,27)“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

的可能性。”这一共同体后来发展成为

()A.欧盟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D.北约答案

A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为促进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

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故选A。3.(2019广东深圳宝安中学一模,27)“西欧国家希望通过504.(2018山东高密一模,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进行经济援助。其实质是

()A.遏制英国的对外扩张B.遏制共产主义C.进行国家资本输出D.推动经济全球化答案

B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进行经济援助,其实质是通过援助

西欧和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故选B。4.(2018山东高密一模,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515.(2018广东韶关一模,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想进入高潮,到20世纪90年代,推动欧洲一体化

进程的组织是()A.欧洲联盟B.欧洲共同体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答案

A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为了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大部分西

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故选A。5.(2018广东韶关一模,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526.(2017广西贵港第二次质检,13)“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

性。”这表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发展经济,避免战争B.摆脱美国的控制C.对付苏联的威胁D.提高欧洲的地位答案

A

根据关键信息“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振兴经济”“降低战争的可能性”,可知欧洲联合的

目的是发展经济,避免战争。6.(2017广西贵港第二次质检,13)“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537.(2019河南洛阳涧西区东升二中一模,6)1955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日本进入了实

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10年后国民

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恰当的经济政策B.重视科技教育C.美国的经济援助D.加强国际合作答案

A二战后,日本政府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

迅速发展。材料中“《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都体现了日本恰当的经济政

策。故选A。7.(2019河南洛阳涧西区东升二中一模,6)1955年,日548.(2018吉林长春宽城区一模,18)20世纪六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A.法国B.英国C.日本D.德国答案

C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利用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大力发展国民经济。1968年,日本成为资

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故选C。8.(2018吉林长春宽城区一模,18)20世纪六十年代资本559.(2019广西贵港平南一模,14)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

与解体的是

()

A.①B.②C.③D.④答案

C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故选C。9.(2019广西贵港平南一模,14)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5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2019辽宁丹东振兴区一模,16)1947年,美国总统在美国国会的咨文中说:“今日几乎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

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

人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而美国必须奉行这样的政策,那就是支持自由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

者的征服。”这个言论体现出来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A.门户开放政策B.绥靖政策C.冷战政策D.中立政策25分钟28分答案

C材料中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

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材料中“自由制度”“极权政体”等暗指美国与苏联,这个言论体现了美国的冷战

政策,故选C。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25分钟答案

C材572.(2019江苏无锡丁蜀学区一模,26)“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

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对苏联进行导弹威吓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答案

B“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目的之一是帮助当时

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从而“遏制共产主义”。据材料中“经济实力”

“美援”可知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马歇尔计划,故选B。2.(2019江苏无锡丁蜀学区一模,26)“基于战后美国所拥583.(2019浙江嘉兴模拟,9)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A.欧洲一体化B.冷战政策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答案

B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是冷战

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故选B。3.(2019浙江嘉兴模拟,9)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594.(2018辽宁丹东七中模拟,16)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都是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D.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答案

A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的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华

约是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两者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

治集团。故选A。4.(2018辽宁丹东七中模拟,16)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605.(2018河南安阳一模,20)有政治家认为,二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

济手段,现在却成为美国武器库中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组建世界贸易组织C.组建世界货币基金组织D.组建联合国答案

A依据材料“二战后初期”“欧洲”“经济手段”并结合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

国恢复经济来达到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的目的。故选A。5.(2018河南安阳一模,20)有政治家认为,二战后初期美616.(2017河南重点初中联考,18)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

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的票数,英国将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下列关于欧盟的叙述不正确的

()A.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B.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C.欧盟各国是单纯的经济领域的合作D.欧盟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答案

C西欧最初联合的目的是发展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联合的程度逐渐加深,后来欧盟发展为政

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并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6.(2017河南重点初中联考,18)2016年6月23日,627.(2018广西贵港港南区一模,14)下面是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表。对该表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较为正确的是

()A.一直萎靡不振B.保持繁荣稳定C.起伏变化明显D.保持攀升势头年份19501955196519751982198519941999年均增长率

(%)8.75.66.3-0.8-1.93.33.94答案

C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美国从1950年到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处于不稳定的变化状

态,有时高,有时低,甚至还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故选C。7.(2018广西贵港港南区一模,14)下面是二战后美国国内638.(2019山东滨州滨城区,23)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为主题的专题。下

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统一》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④视频:《苏联的改革》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D德国属于欧洲国家,①不符合题意。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

义的枷锁,②符合题意。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③符合题意。苏联属于欧洲

国家,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8.(2019山东滨州滨城区,23)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649.(2018广东东莞五校联考,23)观察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B.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D.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答案

B根据图片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年均经济增长率最高,联邦德国仅次于日本,在图示的

欧洲国家中最高,所以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18广东东莞五校联考,23)观察下图得出的结论,不65二、非选择题(共10分)10.(2018安徽安庆一模,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请把材料一中A、B两处补充完整,以上体现的是二战后怎样的世界格局?(3分)二、非选择题(共10分)66材料二

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中△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摘编自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并指出欧洲和日本在二战后崛起的共同原

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3分)材料二

 ①美、欧、日△是基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67答案(1)A:杜鲁门主义;(1分)B:华沙条约组织;(1分)两极格局(或者雅尔塔体系)。(1分)(2)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原因:美国的扶持;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3

分)(3)认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

作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第(1)问,依据示意图可知,美苏处于冷战时期,A是杜鲁门主义;B是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华约成立,

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第(2)问,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在美国扶持下,重视

教育和科技发展,并制定恰当的政策,使得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第(3)问,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1)A:杜鲁门主义;(1分)B:华沙条约组织;(1分68一、选择题1.(2019江苏苏州西浦大附中一模,24)下表为1948—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A.欧共体的成立B.大力发展“新经济”C.欧盟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时间(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工业生产上升农业生产上升1948—195225%35%48%答案

D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排除B。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排除C。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施,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故选D。一、选择题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时692.(2018山东胶州一模,28)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

“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实践

并最终成立了

()A.北约B.华约C.欧盟D.三国协约答案

C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并最终成立了欧盟。故

选C。2.(2018山东胶州一模,28)1946年9月19日,丘吉70二、非选择题3.(2017江苏镇江润州区二模,29)国际关系变化无常,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

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

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哈里·杜鲁门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

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

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

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二、非选择题71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

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材料四

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

…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

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回答二战后美苏关系同战时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欧的关系。(4)依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什么?概括指出日本提出这一目标的条件。(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家对外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72答案(1)从盟友到对抗;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2)以谈判为主要形式;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或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3)美国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4)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经济实力增强。(5)综合国力、国家利益。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

抗措施”可知,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二战后,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

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由此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根据材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

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可知,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是以谈判为主要形式,其原因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实力相对下降。第(3)问对材料进行概括即可,需要从美国、西

欧两个角度回答。第(4)问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对外政策的目标是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

本提出这一目标的条件是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第(5)问依据材料和问题进行概括即可。答案(1)从盟友到对抗;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解73A组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冷战1.(2019河南,19,2分)1947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

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

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A.冷战序幕的拉开B.冷战的开始C.德国的分裂D.两极格局的形成A组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74答案

B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的相关知识。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讲,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

到共产主义威胁。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

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

开始。B项符合题意。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排除A项。1949年9月,在美、

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排除C项。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约;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两极格

局形成,排除D项。答案

B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的相关知识。1947年752.(2019四川南充,1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

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北约组织的建立D.华约组织的形成答案

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指的是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

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故本题选A。2.(2019四川南充,1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763.(2019安徽,15,2分)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

“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革命B.控制西欧C.遏制苏联D.称霸世界答案

D美国发动冷战,实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了“北约”等,这些措施不单单针对

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还控制了西欧等国家,并且干涉别国内政。由此可知,美国推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建

立全球霸权,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选项D正确。3.(2019安徽,15,2分)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774.(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9,1分)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

)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答案

D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在经济上援助西欧恢复经济,从而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另一方面巩固了西欧

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在西欧扩张的作用。A中“遏制欧洲”表述不当,B中未体现

控制西欧的意图,C中“干涉中国”表述不当。故选D。疑难突破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恢复西欧的经济,防止西欧因经济困难而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避免其

被苏联控制。通过扶持西欧遏制苏联的扩张,其终极目的是称霸世界。这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

现。4.(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9,1分)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785.(2019贵州贵阳,30,2分)1949年9月“西德”成立,10月“东德”成立,这标志着

()A.两极格局形成B.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C.欧盟成立D.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答案

B根据雅尔塔协定,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9月,在

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至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

成,所以B正确。1949年北约与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所以A错误。1993年欧盟才成

立,与题干所述时间及内容不符,所以C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所以D错误。5.(2019贵州贵阳,30,2分)1949年9月“西德”成796.(2019湖南长沙,22,4分)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

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C.国家实力的消长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答案

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综合

国力的消长,故选C项。国家利益的冲突并非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B、D两项属于直

接原因。6.(2019湖南长沙,22,4分)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80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23,5分)德国是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也是受世界历史发展影响至

深的国家。请举出1919年、1929年发生在世界历史上对德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2分)列出德国在1939

年和1949年发动或发生的两件历史大事给世界带来的重要影响。(3分)答案答案要点事件: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巴黎和会),德国受到严厉制裁;1929年,

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德国经济崩溃,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2分)影响:1939年,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威胁到民主制度的生存,引发欧洲格

局的变化,等。(2分)(答出两条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表达清楚亦可得分)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1分)解析本题中的四个时间节点恰好都是周年大事,要紧扣主题“世界影响德国”和“德国影响世界”来作

答。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23,5分)德国是对世界历史发81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19福建,29,2分)下图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说明

()

A.北约组织建立B.华约组织建立C.两极格局瓦解D.欧洲联合加强答案

D本题考查欧洲的联合及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

的变化,说明欧洲联合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北约组织建立B.华约组织822.(2019四川南充,20,1分)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资产阶级认为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C.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答案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只能缓和阶级矛盾,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C

项表述错误,本题选C项。A、B、D三项表述均正确,故皆排除。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

消费上,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阶级关系上,雇

佣者与被雇佣者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

方面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方向,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

的其他矛盾。2.(2019四川南充,20,1分)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833.(2019山东青岛,3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D.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答案

B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阵营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而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故B项符合题意。3.(2019山东青岛,3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844.(2019江苏苏州,30,7分)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