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经济增长概论课件_第1页
创新与经济增长概论课件_第2页
创新与经济增长概论课件_第3页
创新与经济增长概论课件_第4页
创新与经济增长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创新与经济增长柳卸林14.创新与经济增长1一、经济思想史上的创新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之父劳动分工才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驱动力量发明来自于劳动分工:简化和节约劳动的所有那些机械的发明,看起来也是起源于劳动分工。MARX: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1848年。MARSHALL:1920,欲望或者希望的满足不过是向更新的追求前进了一步。有前进的每一步中,人类注定是要设计和发明,从事新的事业。

2一、经济思想史上的创新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1723-1790:贡献第一人:V.布什科学与经济发展的线性观:BUSH。《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支持基础研究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创新,就可以不竭的经济增长。科技可以无障碍地被企业所利用。支持大学和研究机构,让企业利用不断涌现的科技成果。优点:理解简单和财政支持的便利性.经常被重复使用.前提:1.科学应该拥有自主性.2.关于在那些科学领域得到支持的决策应该让科学家们自主决定.由此,同行评议得到了制度化.(curiositydrivenresearch)3.基础研究应该由大学完成.创新的线性链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新产品线性模式被否定,但在思维上不断出现,因为简单直观。贡献:持续了50年,促进了国家对科学的支持.挑战:经济竞争的激烈,要求科学更快地为经济服务..财政的约束:冷战时代,一切为了国防安全,现在,医疗\教育\社会福利也同样重要.死亡之谷的提出。3贡献第一人:V.布什科学与经济发展的线性观:BUSH。《ScR.SOLOW,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4R.SOLOW,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4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1957年罗伯特.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Q=A(t)f(K,L)Q总量生产函数A(t)技术进步f(K,L)资本与劳动力函数"TechnicalChangeandtheAggregateProductionFunction".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

39(3):312–320.1957.5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1957年罗伯特.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Q=A新古典经济学家:索罗贡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现在半个世纪前(索罗,1957),该模型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作为解释经济增长“最后诉求(oflastresort)”的一个解释变量,在索罗模型中技术是这样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即凡是没有被模型中已有变量解释的经济增长贡献被认为是外生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然而,当实证研究——也就是“增长核算”.表明长期经济增长中没有被模型中已有变量解释的部分占了很大比例时,研究者开始关注技术进步以及其它可能的解释变量。此前这些变量并没有被模型的设计者纳入模型。6新古典经济学家:索罗贡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现在半个世纪前(y=a+αk+βl式中:y—产出增长速度

k—资金增长速度

l—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

a—技术进步速度增长速度方程从中性技术进步的模型出发,代表了多种具体的生产函数,因此有普遍性。它能从总量上分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从总量上给出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并且体现了“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技术水平,但不能分离出技术进步的作用份额,而增长速度方程可以直接计算出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因此经济意义十分明显。7y=a+αk+βl7剩余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是:用工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作为劳动要素的权重,用资本从市场中得到的回报说明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大小,然后以GDP增长率减去资本和劳动的增长贡献率,剩下的,也即“剩余”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根据索罗模型,这些被看作是技术进步的结果。结论:1909-1949,美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87.5%.但是这种测算方法背后的强假设可能不符合现实。Abramovitz(1956)说“剩余”是“我们无知的测量”

(ameasureofourignorance)的原因。8剩余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是:用工资在GDP中1978—2005年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献率和TFP贡献率GDP年均增长率资本年均增长率劳动力投入年均增长率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劳动投入贡献TFP贡献率1978-198410.178.613.094.3042.6115.0942.301985-199610.0410.112.993.6847.7015.6736.631997-20058.9511.451.043.2157.756.3635.891978-20059.8410.252.382.8561.0610.0228.92引自齐建国的研究,与科技部的说法有出入:创新型国家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91978—2005年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二、新古典经济学与增长1.新古典学派基本假定稀缺性自利性规模报酬不变假设10二、新古典经济学与增长1.新古典学派10基本假设:

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否则难以估算参数。事实上不是。技术是公共的产品,可以天上掉下来.但事实上不是.也需要技术的接受者具有相当的技能和努力。因为技术知识具有很强的累积特性,也常常具有缄默特性。每一项技术知识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以前的知识基础上,利用新技术需要首先掌握新技术以前的知识基础。11基本假设:

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否则难以估算参数。事实上不是。如何解释创新与经济增长传统:技术是天上掉下来的规模报酬不变假说创新是黑箱有限理性假设增长的趋同代表人物:Solow12如何解释创新与经济增长传统:12一般均衡论与创新在一个给定的条件下,供给与需求会达到一个一般均衡。创新是一个冲击,企业家引入一个创新,打破了均衡。经济系统会采纳这一破坏性的创新,进入一个过

渡期,创新向各部门扩散。进入一个新的均衡。13一般均衡论与创新在一个给定的条件下,供给与需求会达到一个一Arrow的贡献科技过程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对价格,价值都很确定,双方对利润和效用也很明确.但科技的价值不确定:很难事先判断一个成果的价值如何.且无论那种合同安排都难以解决不确定性.如期权,为什么产生期权?科技产出是一种信息,而信息作为一种商品:信息是有价值的商品.信息可以几乎无成本地进行传播.如果没有法律保障,谁都难以获得垄断的权利.因为后面的拥有都可以销售这一消息.除非原始拥有都不想销售.但这对社会来说,不是最优的结果.结论:很难找到一个信息产品的市场.拥有都不想出售,想要都难以判断价值.产生不是社会最优的结果.许多人与一个成果拥有都谈判,会得出五花八门的价格.研究开发高成本,再复制的低成.14Arrow的贡献科技过程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对价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因此,需要政府干预后来的研究(Aghion,DavidandForay,2009,researchpolicy,vol.38):科技的价值不容易得到确定,科技走向商业的时间过长,超越市场的投资能力.结果:市场投资不足.呼唤政府干预:但:阿罗提出两大问题:政府应该投入多少钱用于发明(科技)是合理的?如何保障这种政府投资的效率?基础研究是发现的最初投入.知识利用的环环相扣,会使基础研究的贡献得不到承认.市场失灵论(Arrow,1962):EconomicWelfareandtheallocationofresourceforinvention.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科学的支持不是社会最优的.15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因此,需要政府干预15

研发风险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6

研发风险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6

研发周期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7

研发周期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7

研发有效投资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8

研发有效投资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8阿罗的贡献科学技术活动的产出是信息具有发现难扩散易的特点难以进行市场交易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干预为政府支持科学技术打下理论基础19阿罗的贡献科学技术活动的产出是信息19政府失灵信息不对称价值难以中立20政府失灵信息不对称20内生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60年代,科技纳入经济体系分析,技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学派也试图设计内生技术进步模型。阿罗(Arrow,1962)提出了一个将干中学作为技术进步源泉的模型。Uzawa(1965)和Shell(1967)提出了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因素的充分增长模型(Full-fledgedgrowthmodel),该模型在很多方面可称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出现的“内生增长模型”浪潮的先行者。21内生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60年代,科技纳入经济体系分析,技知识存量:将知识作为一个资本,劳动力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增长核算的研究还引发了一个关于技术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纯实证方法估计了GDP和R&D投入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如Griliches,1979,1984)这些研究使用的生产函数除具有传统的资本和劳动要素外,又加入了“知识存量”(一般是累积的、拆旧后的R&D投资)。对不同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表明,知识(R&D)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影响这种方法被应用到机构的不同层面上:企业(GrilichesandMairesse,1984),行业(Verspagen,1995)和国家(Griliches,1986)22知识存量:将知识作为一个资本,劳动力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技术投资,研究开发外溢与报酬递增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技术外溢导致总量水平上的收益报酬递增。尽管在微观层次上企业的生产函数具有报酬不变的特性,但从一个企业向其他企业的研发外溢意味着总量水平的报酬递增。在经济的总增长率的表达方面,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这种特征意味着在国家层次上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规模。从表面理解,意思是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大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将较快。基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于模型中关于技术外溢的微小变动都非常敏感。“一般知识”对研发生产率影响的一个很小的不同就会导致不是长期过程中的零增长,就是导致不断的经济增长(GrossmanandHelpman,1991)。23技术投资,研究开发外溢与报酬递增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技术外溢内生理论:技术外溢是增长的源泉技术外溢使内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但是却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挑战。当技术产生正外部性时,研发的社会收益比私人收益大(投资于研发的理性企业不会考虑竞争对手从其研发中获得的收益)。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由“市场驱动”的研发投入的数量将会太低。以研发补助形式的技术政策可以将经济运行引导到一个较高的、社会最优的增长路径上。卢卡斯(Luca,1988)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的也得到了一个类似的结论。在阿格依奥恩和豪伊特(AghionandHowitt,1992)的研究中,则存在一个负外部性:每一个新的创新者破坏了现有垄断者的租金(按照熊彼特(Schumpeter,1939),“创造性破坏”)。在这个模型中,私人研发投入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也可能太高,结果取决于两种形式的外部性(创造性破坏或站在巨人的肩上)哪种更大。24内生理论:技术外溢是增长的源泉技术外溢使内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新增长理论:创新是不可预测的,是彩票(Verspagen1992给出了一个综述)所有的模型都假定研发本质上就是彩票,买中的话就是一个成功的创新。在阿格依奥恩和豪伊特(AghionandHowitt,1992)的模型中,创新的奖励是使企业获得一个暂时的垄断,用最佳的资本品进行消费品生产。当下一个企业开创新的创新时,短暂的垄断就会消失。因此,创新过程在模型中是作为一个创新的“质量阶梯”,在这个阶梯中,每一个新的创新都取代旧有的创新。在产业组织理论中,被称为产品的“纵向差异化”。在罗默(Romer,1990)的模型中,创新的收益在于使企业获得资产的新特性,消费品的生产者将永远需要这些资产的新特性,但必须与其他的新特性(过去产生的,由于研发而不断发展)进行竞争。在该模型中,产品(创新)的多样性永远伴随着市场。不同产品之间的替代是由一个效用函数或一个生产函数决定(取决于创新是发生在消费品中还是中间品中)。这被称为“横向差异化”。25新增长理论:创新是不可预测的,是彩票(Verspagen19但现实是:GDP?《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个尖刻评论抱怨道:“虽然2010年‘深水地平线’(DeepwaterHorizon)石油泄漏和2012年飓风桑迪(HurricaneSandy)造成了巨大破坏,但这两个事件提振了美国GDP,因为它们刺激了重建工作。”

但是,只有在“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是GDP数据收集以某种方式所导致的情况下,这才是一个问题。26但现实是:GDP?《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个尖刻评政策内涵自主市场竞争支持研究开发,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很多认为技术政策与经济增长有关系的模型的含义与演化经济理论相对一致,但是很难与强调市场力量的效率的主流经济理论相符。化解市场失灵注重破坏性创新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不需要产业政策:支持科学是最大的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是最重要的制度换句话说,新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将技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看作一个不变的增长模式的关系,可以很容易通过研发过程这个旋钮来调整27政策内涵自主市场竞争27什么是创新经济学?

STANFORDUNIVERSITYECONOMICS113/PUBLICPOLICY354ECONOMICSOFINNOVATIONSpring2014ProfessorPetraMoser28什么是创新经济学?STANFORDUNIVERSITY创新经济学是专利经济学:美国版本1.专利与创新2.专利还是秘密:没有专利的创新,专利法如何影响创新3.版权与盗版4.版权政策如何影响文学与音乐5.强制性许可;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6.高技术移民:德国犹太移民与美国发明7.科学在鼓励创新中的作用8.竞争有助于创新吗?9.专利池10.奖励替代专利11.地理与知识溢出12.植物改进应该专利吗?美国未来的优势来源?13.技术选择与干中学29创新经济学是专利经济学:美国版本1.专利与创新29为什么有美国版本强调了新古典经济学思维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制度私有产权作为基本的权利制度宣称没有产业政策:政府只能做坏事知识产权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美国保护知识产权,重视人才,重视创新,而知识产权是美国优势的基石。最优秀的人才科技突破知识产权超额利润投资给人才。科学投资的市场失灵现象,产业政策是科学政策(Aroow,1962,Nelson,1992)。美国的创新体系是一个破碎的创新体系,但有效。知识流动的粘性导致对地理与知识溢出的研究。这一个规则应该成为全世界的治理规则。30为什么有美国版本强调了新古典经济学思维30三、演化经济学的贡献;欧洲学派演化经济学起源于熊彼特最早的模型是纳尔逊和温特(1982)提出的创新(新的固定比率技术)是由于企业的搜寻行为引起的,但是只有当企业的回报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搜寻行为才会发起。搜寻可能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本地搜寻和模仿。企业不追求利润最大化.创新是一种持久的风暴,可用生物学的模式来解释创新与经济发展。惯例的重要作用(routine,一种基因):企业行为。存在着规模报酬效应经济学不是关于稀缺的学问31三、演化经济学的贡献;欧洲学派演化经济学起源于熊彼特31LUNDVALL为代表的欧洲学派创新是一个生产者与用户的互动过程(Lundvall,1985)。是一个公共与私有部门互动的结果(Freeman,1982),目标是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利用。学习是重要的创新变量国家的制度不尽相同,提出国家创新体系(Freeman,1982;OECD)重视了国家层面,机构层面的知识流动与分享。强调了创新的系统性,包容性,共享性。32LUNDVALL为代表的欧洲学派创新是一个生产者与用户的互动演化派:创新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难以预测未来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的特性是比较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技术因素重要性的认可与演化经济理论是一致的,但是技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容易调整的观点与演化经济理论观点相悖。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精确预测政策措施的效果是很难的,因为政策措施对一系列复杂的相互有关的因素都有影响。33演化派:创新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难以预测未来演化经济增长的源泉演化经济学对总的经济绩效解释依赖于两个动力因素:选择和新奇的创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系统内的多样性将因选择而减少——例如,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经济体其经济就会增长,而不能适应环境则其经济必然下滑。新奇不断地注入经济系统中,而演化发展就是多样性和选择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是重要的新奇创生的过程,市场和其他经济制度则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选择机制。34增长的源泉演化经济学对总的经济绩效解释依赖于两个动力因素:选对科技如何影响产业与经济提出了一些更有用的概念框架,三十年的进展技术轨道:一个技术的发展会给出一个发展的边界,不是随意的。技术之间存在一些有机的联系,对现在的创新生态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互补资产对创新的重要性(Adner,2013)。重视了政府干预的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对科技与创新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反思。35对科技如何影响产业与经济提出了一些更有用的概念框架,三十年的对主流经济学派的批评主流学派不重视知识与学习行为(Lundvall,2013)。不重视创新对增长的贡献。知识发展中是否存在稀缺性?可以用少产生多(Dosi,2013)。规模报酬递增是常有,而不是特例。网络外部性,形成今天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市场有很好的自然调节作用,不需要监控。但金融危机的到来否定了这一点。且经济学家到现在还不能解释(Dosi,2013)。36对主流经济学派的批评主流学派不重视知识与学习行为(Lundv欧洲版本强调国家创新体系强调了技术轨道与范式强调学习强调包容性,甚至提出:创新都是有利的吗(Soete,2013)?强调产业创新政策:尤其对新能源,生态创新的重视反对纯市场竞争下的创新体系,重视政府干预更注重创新型社会的出现37欧洲版本强调国家创新体系37Nelson,2013新古典贬低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熊彼特主义者可能跨大了创新的重要作用反对包容性创新概念,因为已经有其它政策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因为创新的功能是确定的除科技外,关注其它类型创新的意义38Nelson,2013新古典贬低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3总的评价新增长理论:重视定量的研究重视知识产权经济学的研究重视市场机制设计的研究。新熊彼特主义:经济体系的非均衡性重视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定性的研究重视创新的系统性研究,国家、产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是多个系统协同努力的结果重视政府的干预39总的评价新增长理论:39四:新的发展40四:新的发展40新兴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Martin,2013)创新方式在发展服务创新组织创新:海尔,柳卸林,2015商业模式创新创新生态分享创新创客与用户参与创新创新领域:关注包容性创新绿色创新,为了增长还是为了可持续从赢家通吃,到多赢的创新政府干预越少越好到创业型政府(Mazzucato,2013)跨界的创新

41新兴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Martin,2013)创新方式在发创新经济学的总结强调稀缺、规模不变、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分析创新,对今天的金融危机出现难以指导对科学技术引起的新经济现象难以分析。但一些基本的定理仍然有作用。市场,竞争,知识产权,等等定量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强。演化学派:历史,制度的分析,更好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体系的影响。但缺乏学术规范性,定性多。进展慢。42创新经济学的总结强调稀缺、规模不变、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分新的发展过去强调了供给,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供给。现更重视需求的作用。欧盟国家明显(Edler,2013)。过去强调了市场失灵的干预,支持基础研究,现更重视国家干预,对更风险项目,战略兴产业的支持(Mazzucato,2013)。过去强调创新的经济作用,现更强调创新的社会作用;包容性创新inclusiveinnovation的提出。创新的负面作用: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创新的竞争作用与创新生态学说的提出(Adner,2013,2015)43新的发展过去强调了供给,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供给。现更重视需求的IT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但过去10年的技术进步似乎将家庭(而非企业)的效率提高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高度。一个装在口袋里的电子书阅读器可以取代一屋子的书,而全世界的音乐都可以下载到我的电脑里。我们盯着统计总额,担心增长和生产率放缓。但我们的耳闻目睹似乎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互联网+创新经济学44IT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但过去10年的技术进步似乎将家庭(而非企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增长多伦多大学的朱晓东教授与合作者对这个问题做了多项深入的研究。他们细分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劳动力参与率增长、平均人力资本增长、资本占产出比例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简称TFP)。以他们的分析方法,中国人均GDP在1978-2007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TFP的增长。接下来他们发现日本、韩国和台湾在经历不同起始年份后的25年高速增长后,TFP分别到达了美国的83%,63%和80%后才基本停止或者减缓增长,而中国相对于美国的TFP从1978年到2007年只是从3%增长到了13%,因此即使中国再保持原来的高速经济增长率,那么20年后的TFP也只相当于美国的40%,对比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经历,应该还大有发展空间。朱教授和其他学者指出中国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要素跨地区和跨企业的无效或扭曲配置来提高生产率,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分析可能低估了平均人力资本增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45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增长多伦多大学的朱晓东教授与合作者对这个问金融危机与经济学未来经济学这个乏味的学科自己也被送上被告席,各方对经济学家为何未能预测金融危机的到来进行了许多反思。这场辩论的后果之一是,经济学学生正要求改革教学大纲,他们认为现行教学大纲维系了一种自私的资本主义,而且被抽象的数学所支配。看上去这些学生的愿望会得到满足。牛津大学(UniversityofOxford)设计的一份新教学大纲正在试点。这是好消息。人是自私的,企业追逐利润,这并非经济学的错,而是人性使然。准确地预测未来,对任何学科都是不现实的考验,更何况一种包含无穷人类互动的学科。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课程突然变得热门起来。曾亲眼目睹全球经济跌落悬崖的新一代学生,受不了关于市场智慧的不痛不痒的教条。对于这门迄今高估纯粹主义和确定性的学科,他们要求多一些兼容并蓄,多一些谦逊。把经济学当做一门关于永恒定理的学科来教授是行不通的。倡导学习经济学的人必须铭记,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人类行为的,而人类行为意味着混乱和无序。46金融危机与经济学未来经济学这个乏味的学科自己也被送上被告席,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幸好,将经济学教学引入真实世界,并不需要发明任何新奇的东西。我们需要的只是在教学大纲中增加经济史内容的份量,并对那些非正统经济学思想家给予更多关注,比如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Hayek)、甚至(没错儿)卡尔•马克思(KarlMarx)。教师必须重新建立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心理学和人类学,因为这些学科能够解释一些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经济学教授应当将关于不完美竞争(以及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如何行为)的研究作为课程的起点,而不是后续思考的内容。47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幸好,将经济学教学引入真实世界,并不需五、今天的研究48五、今天的研究48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制约49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制约495050Themainchallengeintheeconomicgrowthmodelsisthatsincethegrowthmodelsarenotexplicitenough,itisdifficulttodecidewhichvariablestoincludeinthemodel.Doppelhofer,Miller,andSala-i-Martin(2003)chosetouse67variablesintheirgrowthmodelandfound18variablestoberobustlypartiallycorrelatedwiththelong-termgrowthandthreevariablestobemarginallyrelated(Doppelhoferetal.,2003).ThesevariablesincludeinitialGDP,primaryschooling,lifeexpectancy,regionalvariables,investmentprice,religions,andgovernmentconsumption.Exporttradeandforeigndirectinvestment(Levy,2007),corruption,andtransparencyingovernmentpoliciesaresomeothervariablesusedineconomicgrowthmodels(Seyoum,2006).51ThemainchallengeintheeconDoppelhofer,G.,Miller,R.,&Sala-i-Martin,X.(2003).Determinantsoflong-termgrowth:ABayesianaveragingofclassicalestimates(BACE)approach.AmericanEconomicReview,94(4),813–835.52Doppelhofer,G.,Miller,R.,&5353545455555656575758585959606061616262636364646565666667676868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694.创新与经济增长柳卸林704.创新与经济增长1一、经济思想史上的创新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之父劳动分工才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驱动力量发明来自于劳动分工:简化和节约劳动的所有那些机械的发明,看起来也是起源于劳动分工。MARX: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1848年。MARSHALL:1920,欲望或者希望的满足不过是向更新的追求前进了一步。有前进的每一步中,人类注定是要设计和发明,从事新的事业。

71一、经济思想史上的创新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1723-1790:贡献第一人:V.布什科学与经济发展的线性观:BUSH。《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支持基础研究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创新,就可以不竭的经济增长。科技可以无障碍地被企业所利用。支持大学和研究机构,让企业利用不断涌现的科技成果。优点:理解简单和财政支持的便利性.经常被重复使用.前提:1.科学应该拥有自主性.2.关于在那些科学领域得到支持的决策应该让科学家们自主决定.由此,同行评议得到了制度化.(curiositydrivenresearch)3.基础研究应该由大学完成.创新的线性链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新产品线性模式被否定,但在思维上不断出现,因为简单直观。贡献:持续了50年,促进了国家对科学的支持.挑战:经济竞争的激烈,要求科学更快地为经济服务..财政的约束:冷战时代,一切为了国防安全,现在,医疗\教育\社会福利也同样重要.死亡之谷的提出。72贡献第一人:V.布什科学与经济发展的线性观:BUSH。《ScR.SOLOW,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73R.SOLOW,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4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1957年罗伯特.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Q=A(t)f(K,L)Q总量生产函数A(t)技术进步f(K,L)资本与劳动力函数"TechnicalChangeandtheAggregateProductionFunction".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

39(3):312–320.1957.74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1957年罗伯特.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Q=A新古典经济学家:索罗贡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现在半个世纪前(索罗,1957),该模型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作为解释经济增长“最后诉求(oflastresort)”的一个解释变量,在索罗模型中技术是这样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即凡是没有被模型中已有变量解释的经济增长贡献被认为是外生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然而,当实证研究——也就是“增长核算”.表明长期经济增长中没有被模型中已有变量解释的部分占了很大比例时,研究者开始关注技术进步以及其它可能的解释变量。此前这些变量并没有被模型的设计者纳入模型。75新古典经济学家:索罗贡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现在半个世纪前(y=a+αk+βl式中:y—产出增长速度

k—资金增长速度

l—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

a—技术进步速度增长速度方程从中性技术进步的模型出发,代表了多种具体的生产函数,因此有普遍性。它能从总量上分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从总量上给出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并且体现了“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技术水平,但不能分离出技术进步的作用份额,而增长速度方程可以直接计算出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因此经济意义十分明显。76y=a+αk+βl7剩余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是:用工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作为劳动要素的权重,用资本从市场中得到的回报说明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大小,然后以GDP增长率减去资本和劳动的增长贡献率,剩下的,也即“剩余”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根据索罗模型,这些被看作是技术进步的结果。结论:1909-1949,美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87.5%.但是这种测算方法背后的强假设可能不符合现实。Abramovitz(1956)说“剩余”是“我们无知的测量”

(ameasureofourignorance)的原因。77剩余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是:用工资在GDP中1978—2005年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献率和TFP贡献率GDP年均增长率资本年均增长率劳动力投入年均增长率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劳动投入贡献TFP贡献率1978-198410.178.613.094.3042.6115.0942.301985-199610.0410.112.993.6847.7015.6736.631997-20058.9511.451.043.2157.756.3635.891978-20059.8410.252.382.8561.0610.0228.92引自齐建国的研究,与科技部的说法有出入:创新型国家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781978—2005年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二、新古典经济学与增长1.新古典学派基本假定稀缺性自利性规模报酬不变假设79二、新古典经济学与增长1.新古典学派10基本假设:

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否则难以估算参数。事实上不是。技术是公共的产品,可以天上掉下来.但事实上不是.也需要技术的接受者具有相当的技能和努力。因为技术知识具有很强的累积特性,也常常具有缄默特性。每一项技术知识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以前的知识基础上,利用新技术需要首先掌握新技术以前的知识基础。80基本假设:

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否则难以估算参数。事实上不是。如何解释创新与经济增长传统:技术是天上掉下来的规模报酬不变假说创新是黑箱有限理性假设增长的趋同代表人物:Solow81如何解释创新与经济增长传统:12一般均衡论与创新在一个给定的条件下,供给与需求会达到一个一般均衡。创新是一个冲击,企业家引入一个创新,打破了均衡。经济系统会采纳这一破坏性的创新,进入一个过

渡期,创新向各部门扩散。进入一个新的均衡。82一般均衡论与创新在一个给定的条件下,供给与需求会达到一个一Arrow的贡献科技过程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对价格,价值都很确定,双方对利润和效用也很明确.但科技的价值不确定:很难事先判断一个成果的价值如何.且无论那种合同安排都难以解决不确定性.如期权,为什么产生期权?科技产出是一种信息,而信息作为一种商品:信息是有价值的商品.信息可以几乎无成本地进行传播.如果没有法律保障,谁都难以获得垄断的权利.因为后面的拥有都可以销售这一消息.除非原始拥有都不想销售.但这对社会来说,不是最优的结果.结论:很难找到一个信息产品的市场.拥有都不想出售,想要都难以判断价值.产生不是社会最优的结果.许多人与一个成果拥有都谈判,会得出五花八门的价格.研究开发高成本,再复制的低成.83Arrow的贡献科技过程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对价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因此,需要政府干预后来的研究(Aghion,DavidandForay,2009,researchpolicy,vol.38):科技的价值不容易得到确定,科技走向商业的时间过长,超越市场的投资能力.结果:市场投资不足.呼唤政府干预:但:阿罗提出两大问题:政府应该投入多少钱用于发明(科技)是合理的?如何保障这种政府投资的效率?基础研究是发现的最初投入.知识利用的环环相扣,会使基础研究的贡献得不到承认.市场失灵论(Arrow,1962):EconomicWelfareandtheallocationofresourceforinvention.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科学的支持不是社会最优的.84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因此,需要政府干预15

研发风险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85

研发风险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6

研发周期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86

研发周期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7

研发有效投资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87

研发有效投资与市场失灵

研究开发与市场失灵18阿罗的贡献科学技术活动的产出是信息具有发现难扩散易的特点难以进行市场交易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干预为政府支持科学技术打下理论基础88阿罗的贡献科学技术活动的产出是信息19政府失灵信息不对称价值难以中立89政府失灵信息不对称20内生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60年代,科技纳入经济体系分析,技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学派也试图设计内生技术进步模型。阿罗(Arrow,1962)提出了一个将干中学作为技术进步源泉的模型。Uzawa(1965)和Shell(1967)提出了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因素的充分增长模型(Full-fledgedgrowthmodel),该模型在很多方面可称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出现的“内生增长模型”浪潮的先行者。90内生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60年代,科技纳入经济体系分析,技知识存量:将知识作为一个资本,劳动力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增长核算的研究还引发了一个关于技术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纯实证方法估计了GDP和R&D投入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如Griliches,1979,1984)这些研究使用的生产函数除具有传统的资本和劳动要素外,又加入了“知识存量”(一般是累积的、拆旧后的R&D投资)。对不同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表明,知识(R&D)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影响这种方法被应用到机构的不同层面上:企业(GrilichesandMairesse,1984),行业(Verspagen,1995)和国家(Griliches,1986)91知识存量:将知识作为一个资本,劳动力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技术投资,研究开发外溢与报酬递增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技术外溢导致总量水平上的收益报酬递增。尽管在微观层次上企业的生产函数具有报酬不变的特性,但从一个企业向其他企业的研发外溢意味着总量水平的报酬递增。在经济的总增长率的表达方面,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这种特征意味着在国家层次上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规模。从表面理解,意思是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大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将较快。基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于模型中关于技术外溢的微小变动都非常敏感。“一般知识”对研发生产率影响的一个很小的不同就会导致不是长期过程中的零增长,就是导致不断的经济增长(GrossmanandHelpman,1991)。92技术投资,研究开发外溢与报酬递增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技术外溢内生理论:技术外溢是增长的源泉技术外溢使内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但是却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挑战。当技术产生正外部性时,研发的社会收益比私人收益大(投资于研发的理性企业不会考虑竞争对手从其研发中获得的收益)。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由“市场驱动”的研发投入的数量将会太低。以研发补助形式的技术政策可以将经济运行引导到一个较高的、社会最优的增长路径上。卢卡斯(Luca,1988)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的也得到了一个类似的结论。在阿格依奥恩和豪伊特(AghionandHowitt,1992)的研究中,则存在一个负外部性:每一个新的创新者破坏了现有垄断者的租金(按照熊彼特(Schumpeter,1939),“创造性破坏”)。在这个模型中,私人研发投入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也可能太高,结果取决于两种形式的外部性(创造性破坏或站在巨人的肩上)哪种更大。93内生理论:技术外溢是增长的源泉技术外溢使内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新增长理论:创新是不可预测的,是彩票(Verspagen1992给出了一个综述)所有的模型都假定研发本质上就是彩票,买中的话就是一个成功的创新。在阿格依奥恩和豪伊特(AghionandHowitt,1992)的模型中,创新的奖励是使企业获得一个暂时的垄断,用最佳的资本品进行消费品生产。当下一个企业开创新的创新时,短暂的垄断就会消失。因此,创新过程在模型中是作为一个创新的“质量阶梯”,在这个阶梯中,每一个新的创新都取代旧有的创新。在产业组织理论中,被称为产品的“纵向差异化”。在罗默(Romer,1990)的模型中,创新的收益在于使企业获得资产的新特性,消费品的生产者将永远需要这些资产的新特性,但必须与其他的新特性(过去产生的,由于研发而不断发展)进行竞争。在该模型中,产品(创新)的多样性永远伴随着市场。不同产品之间的替代是由一个效用函数或一个生产函数决定(取决于创新是发生在消费品中还是中间品中)。这被称为“横向差异化”。94新增长理论:创新是不可预测的,是彩票(Verspagen19但现实是:GDP?《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个尖刻评论抱怨道:“虽然2010年‘深水地平线’(DeepwaterHorizon)石油泄漏和2012年飓风桑迪(HurricaneSandy)造成了巨大破坏,但这两个事件提振了美国GDP,因为它们刺激了重建工作。”

但是,只有在“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是GDP数据收集以某种方式所导致的情况下,这才是一个问题。95但现实是:GDP?《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个尖刻评政策内涵自主市场竞争支持研究开发,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很多认为技术政策与经济增长有关系的模型的含义与演化经济理论相对一致,但是很难与强调市场力量的效率的主流经济理论相符。化解市场失灵注重破坏性创新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不需要产业政策:支持科学是最大的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是最重要的制度换句话说,新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将技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看作一个不变的增长模式的关系,可以很容易通过研发过程这个旋钮来调整96政策内涵自主市场竞争27什么是创新经济学?

STANFORDUNIVERSITYECONOMICS113/PUBLICPOLICY354ECONOMICSOFINNOVATIONSpring2014ProfessorPetraMoser97什么是创新经济学?STANFORDUNIVERSITY创新经济学是专利经济学:美国版本1.专利与创新2.专利还是秘密:没有专利的创新,专利法如何影响创新3.版权与盗版4.版权政策如何影响文学与音乐5.强制性许可;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6.高技术移民:德国犹太移民与美国发明7.科学在鼓励创新中的作用8.竞争有助于创新吗?9.专利池10.奖励替代专利11.地理与知识溢出12.植物改进应该专利吗?美国未来的优势来源?13.技术选择与干中学98创新经济学是专利经济学:美国版本1.专利与创新29为什么有美国版本强调了新古典经济学思维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制度私有产权作为基本的权利制度宣称没有产业政策:政府只能做坏事知识产权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美国保护知识产权,重视人才,重视创新,而知识产权是美国优势的基石。最优秀的人才科技突破知识产权超额利润投资给人才。科学投资的市场失灵现象,产业政策是科学政策(Aroow,1962,Nelson,1992)。美国的创新体系是一个破碎的创新体系,但有效。知识流动的粘性导致对地理与知识溢出的研究。这一个规则应该成为全世界的治理规则。99为什么有美国版本强调了新古典经济学思维30三、演化经济学的贡献;欧洲学派演化经济学起源于熊彼特最早的模型是纳尔逊和温特(1982)提出的创新(新的固定比率技术)是由于企业的搜寻行为引起的,但是只有当企业的回报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搜寻行为才会发起。搜寻可能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本地搜寻和模仿。企业不追求利润最大化.创新是一种持久的风暴,可用生物学的模式来解释创新与经济发展。惯例的重要作用(routine,一种基因):企业行为。存在着规模报酬效应经济学不是关于稀缺的学问100三、演化经济学的贡献;欧洲学派演化经济学起源于熊彼特31LUNDVALL为代表的欧洲学派创新是一个生产者与用户的互动过程(Lundvall,1985)。是一个公共与私有部门互动的结果(Freeman,1982),目标是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利用。学习是重要的创新变量国家的制度不尽相同,提出国家创新体系(Freeman,1982;OECD)重视了国家层面,机构层面的知识流动与分享。强调了创新的系统性,包容性,共享性。101LUNDVALL为代表的欧洲学派创新是一个生产者与用户的互动演化派:创新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难以预测未来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的特性是比较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技术因素重要性的认可与演化经济理论是一致的,但是技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容易调整的观点与演化经济理论观点相悖。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精确预测政策措施的效果是很难的,因为政策措施对一系列复杂的相互有关的因素都有影响。102演化派:创新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难以预测未来演化经济增长的源泉演化经济学对总的经济绩效解释依赖于两个动力因素:选择和新奇的创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系统内的多样性将因选择而减少——例如,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经济体其经济就会增长,而不能适应环境则其经济必然下滑。新奇不断地注入经济系统中,而演化发展就是多样性和选择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是重要的新奇创生的过程,市场和其他经济制度则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选择机制。103增长的源泉演化经济学对总的经济绩效解释依赖于两个动力因素:选对科技如何影响产业与经济提出了一些更有用的概念框架,三十年的进展技术轨道:一个技术的发展会给出一个发展的边界,不是随意的。技术之间存在一些有机的联系,对现在的创新生态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互补资产对创新的重要性(Adner,2013)。重视了政府干预的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对科技与创新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反思。104对科技如何影响产业与经济提出了一些更有用的概念框架,三十年的对主流经济学派的批评主流学派不重视知识与学习行为(Lundvall,2013)。不重视创新对增长的贡献。知识发展中是否存在稀缺性?可以用少产生多(Dosi,2013)。规模报酬递增是常有,而不是特例。网络外部性,形成今天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市场有很好的自然调节作用,不需要监控。但金融危机的到来否定了这一点。且经济学家到现在还不能解释(Dosi,2013)。105对主流经济学派的批评主流学派不重视知识与学习行为(Lundv欧洲版本强调国家创新体系强调了技术轨道与范式强调学习强调包容性,甚至提出:创新都是有利的吗(Soete,2013)?强调产业创新政策:尤其对新能源,生态创新的重视反对纯市场竞争下的创新体系,重视政府干预更注重创新型社会的出现106欧洲版本强调国家创新体系37Nelson,2013新古典贬低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熊彼特主义者可能跨大了创新的重要作用反对包容性创新概念,因为已经有其它政策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因为创新的功能是确定的除科技外,关注其它类型创新的意义107Nelson,2013新古典贬低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3总的评价新增长理论:重视定量的研究重视知识产权经济学的研究重视市场机制设计的研究。新熊彼特主义:经济体系的非均衡性重视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定性的研究重视创新的系统性研究,国家、产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是多个系统协同努力的结果重视政府的干预108总的评价新增长理论:39四:新的发展109四:新的发展40新兴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Martin,2013)创新方式在发展服务创新组织创新:海尔,柳卸林,2015商业模式创新创新生态分享创新创客与用户参与创新创新领域:关注包容性创新绿色创新,为了增长还是为了可持续从赢家通吃,到多赢的创新政府干预越少越好到创业型政府(Mazzucato,2013)跨界的创新

110新兴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Martin,2013)创新方式在发创新经济学的总结强调稀缺、规模不变、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分析创新,对今天的金融危机出现难以指导对科学技术引起的新经济现象难以分析。但一些基本的定理仍然有作用。市场,竞争,知识产权,等等定量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强。演化学派:历史,制度的分析,更好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体系的影响。但缺乏学术规范性,定性多。进展慢。111创新经济学的总结强调稀缺、规模不变、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分新的发展过去强调了供给,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供给。现更重视需求的作用。欧盟国家明显(Edler,2013)。过去强调了市场失灵的干预,支持基础研究,现更重视国家干预,对更风险项目,战略兴产业的支持(Mazzucato,2013)。过去强调创新的经济作用,现更强调创新的社会作用;包容性创新inclusiveinnovation的提出。创新的负面作用: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创新的竞争作用与创新生态学说的提出(Adner,2013,2015)112新的发展过去强调了供给,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供给。现更重视需求的IT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但过去10年的技术进步似乎将家庭(而非企业)的效率提高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高度。一个装在口袋里的电子书阅读器可以取代一屋子的书,而全世界的音乐都可以下载到我的电脑里。我们盯着统计总额,担心增长和生产率放缓。但我们的耳闻目睹似乎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互联网+创新经济学113IT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但过去10年的技术进步似乎将家庭(而非企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增长多伦多大学的朱晓东教授与合作者对这个问题做了多项深入的研究。他们细分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劳动力参与率增长、平均人力资本增长、资本占产出比例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简称TFP)。以他们的分析方法,中国人均GDP在1978-2007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TFP的增长。接下来他们发现日本、韩国和台湾在经历不同起始年份后的25年高速增长后,TFP分别到达了美国的83%,63%和80%后才基本停止或者减缓增长,而中国相对于美国的TFP从1978年到2007年只是从3%增长到了13%,因此即使中国再保持原来的高速经济增长率,那么20年后的TFP也只相当于美国的40%,对比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经历,应该还大有发展空间。朱教授和其他学者指出中国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要素跨地区和跨企业的无效或扭曲配置来提高生产率,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分析可能低估了平均人力资本增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114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增长多伦多大学的朱晓东教授与合作者对这个问金融危机与经济学未来经济学这个乏味的学科自己也被送上被告席,各方对经济学家为何未能预测金融危机的到来进行了许多反思。这场辩论的后果之一是,经济学学生正要求改革教学大纲,他们认为现行教学大纲维系了一种自私的资本主义,而且被抽象的数学所支配。看上去这些学生的愿望会得到满足。牛津大学(UniversityofOxford)设计的一份新教学大纲正在试点。这是好消息。人是自私的,企业追逐利润,这并非经济学的错,而是人性使然。准确地预测未来,对任何学科都是不现实的考验,更何况一种包含无穷人类互动的学科。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课程突然变得热门起来。曾亲眼目睹全球经济跌落悬崖的新一代学生,受不了关于市场智慧的不痛不痒的教条。对于这门迄今高估纯粹主义和确定性的学科,他们要求多一些兼容并蓄,多一些谦逊。把经济学当做一门关于永恒定理的学科来教授是行不通的。倡导学习经济学的人必须铭记,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人类行为的,而人类行为意味着混乱和无序。115金融危机与经济学未来经济学这个乏味的学科自己也被送上被告席,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幸好,将经济学教学引入真实世界,并不需要发明任何新奇的东西。我们需要的只是在教学大纲中增加经济史内容的份量,并对那些非正统经济学思想家给予更多关注,比如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Hayek)、甚至(没错儿)卡尔•马克思(KarlMarx)。教师必须重新建立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心理学和人类学,因为这些学科能够解释一些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经济学教授应当将关于不完美竞争(以及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如何行为)的研究作为课程的起点,而不是后续思考的内容。116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幸好,将经济学教学引入真实世界,并不需五、今天的研究117五、今天的研究48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制约118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制约4911950Themainchallengeintheeconomicgrowthmodelsisthatsincethegrowthmodelsarenotexplicitenough,itisdifficulttodecidewhichvariablestoincludeinthemodel.Doppelhofer,Miller,andSala-i-Martin(2003)chosetouse67variablesintheirgrowthmodelandfound18variablestoberob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