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病毒课件_第1页
微生物 病毒课件_第2页
微生物 病毒课件_第3页
微生物 病毒课件_第4页
微生物 病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病毒的发现历史(略)病毒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略)病毒分类的概述﹡病毒的分类﹡亚病毒的介绍﹡﹡病毒的发现从病毒的发现到目前仅有百余年的研究历史。然而,人类对病毒病的明确记载却已经有四百多年了。早在1566年就有了关于疯狗咬人致病,即狂犬病的记载,并发现它能够传染给其它许多动物。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对狂犬病的病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是由什么引起的。认识的突破

1898年,荷兰微生物学家贝杰林克(Beijerinck)重复了这个实验。他终于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种无法用普通显微镜看到、不能在人工细菌培养基上生长,却能通过最细小的滤膜、并只能在活的植物体组织中繁殖的有机体。他把这种有别于细菌有机体称为病毒(Virus),这在当时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是真理的菌原说。此后,贝杰林克和烟草花叶病毒成为任何一本病毒学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它没有细胞结构。它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根据1995年ICT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公布,现在已知的病毒有4000多种,分属于62个病毒科,动物病毒有2000余种,分属27个病毒科,动物病毒可以分为三大类:DNA病毒,DNA和RNA反录病毒,第三类是RNA病毒。病毒的分类规则病毒的形态学病毒生理生化和物理性质病毒基因组病毒蛋白脂质和糖类的含量和特性在细胞培养中的生长特性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①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的动物病毒②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植物病毒③专门寄生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噬菌体)①动物病毒动物病毒的代表:狂犬病毒、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口蹄疫病毒、艾滋病毒等。恐怖的天花病毒植物病毒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郁金香碎色花病毒、车前草病毒等。③噬菌体DNA病毒科分类及重要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6、7、8型

疱疹病毒科

乳头瘤病毒

乳多空病毒科腺病毒

腺病毒科

天花病毒,痘苗病毒,猴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

痘病毒科细小B19病毒,腺病毒伴随病毒

小DNA病毒科

乙型肝炎病毒

嗜肝病毒科成员

病毒科名

RNA病毒科分类及重要病毒病毒科名成员副粘病毒科副流感病毒,仙台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A,B,C型逆转录病毒科HIV,HTLV小RNA病毒科Poliovirus,ECHOV,Coxsackievirus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沙粒病毒科沙粒热病毒,塔卡里病毒群(鸠宁和马秋波病毒),淋巴细胞型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水疱口炎病毒纤丝病毒科埃博拉病毒,马堡病毒病毒分类的意义有利于对已知病毒的认识和研究促进对未知新病毒的发现有助于对病毒的利用和病毒病的控制,在临床,鉴别疾病,诊断、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亚病毒(subviruses)是一类比病毒更为简单,仅具有某种核酸不具有蛋白质,或仅具有蛋白质而不具有核酸,能够侵染动植物的微小病原体。它不具有完整的病毒结构的一类病毒,称之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卫星因子、朊病毒。它们是一些新的非寻常病毒的致病因子。

类病毒一群仅由250-44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共价闭合的环状RNA分子,可以独立复制,没有蛋白质外壳。是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中一类最小的新的病原体。ssRNA,分子量约5×104Da~12×104Da,为已知最小病毒分子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到目前为止,类病毒只在植物中被发现。类病毒对各种化学和物理因子的作用都不敏感,对热以及紫外光和离子辐射有高度抗性。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卫星因子(satellites)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复制的小分子核酸,其核酸与辅助病毒的核酸无明显的同源性。有的卫星因子编码外壳蛋白,核酸被包裹于其中,则称为卫星病毒。其实质为一种游离的小分子RNA,丰富了对生命体系最低极限的认识。常见于植物病毒中,如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朊病毒(virino)首先由美国学者Prusiner以其作为羊瘙病的病原体而提出。其实一类没有核酸,不能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的亚单位蛋白微生物。又称蛋白侵染子(Prion)。到现在,朊病毒究竟是一种传染因子,还是由正常基因突变形成的结构异常蛋白质仍然处于争论中。结构异常蛋白质PrPPrPcsc(正常)(致病)在35章我们具体介绍朊病毒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病学和病毒学教授S.Prusiner由于发现了羊瘙病的致病因子是朊病毒,以及提出了疯牛病、Kuru病等脑退化性疾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关于朊病毒的假说

PrPSc模型

由Prusiner提出。健康个体表达正常的细胞蛋白PrPC,当发生病变时,PrPC向致病型PrPSc转化。两者的区别在于:PrPC以α-螺旋为主,不耐蛋白酶K消化;而PrPSc则以β-折叠为主,耐蛋白酶K消化。α-Helix β-folding病毒感染时,通过PrPC与PrPSc的某种相互作用,以PrPSc为模板,把PrPC转化为PrPSc,然后新生成的PrPSc再去感染PrPC,诱导PrPC转化。通过一系列反应,PrPSc逐渐积聚,当积聚到一定量时,诱使个体发病。引起的疾病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又称朊病毒病(PrionDiseases),是人与动物的一类慢性、致死性、神经性疾病。兼有遗传性和传染性两大特性。牛海绵状脑病(BSE)(疯牛病)羊瘙痒症(痒疫)(Scrapie)水貂传染性脑病(Transmissibleminkencephalopathy)黑尾鹿和糜鹿的慢性消耗病(Chronicwastingdiseaseofmuledeerandelk)人的库鲁病(Kuru)(震颤病)人的克雅氏病(CJD)(传染性早老痴呆)阿耳茨海默病和格-史氏病(AlzheimerdiseaseandGerstmann-LStrausslersyndrome)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familialinsomnia,FFI)牛海绵状脑病(BSE)(疯牛病)病史与分布1985年发现于英国。1995年5月,英国饲养的约15万头牛感染或可能感染了疯牛病。现已发现于欧洲多数国家,加拿大、阿曼和苏丹等也从英国进口的牛中发现了本病。我国至今尚未发现BSE。病因BSE的最初病因是由于食用了污染的饲料。进一步分析发现,污染的来源是患痒病的绵羊,因为绵羊的脑袋(包括大多数感染痒病的羊脑)均被加工成动物饲料用的肉骨粉。感染BSE病牛的原料被作成肉骨粉使BSE的流行进一步扩大。神经元中的空泡变化疯牛病病牛脑干灰质区出现海绵状空泡变化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饲料污染传播途径与疯牛病的斗争朊病毒病的共同特征潜伏期长,一般为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以上机体感染后不发热,不出现炎症症状,也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临床上出现进行性共济失调、震颤、痴呆和行为障碍等神经症状病程缓慢进行,但均以死亡告终发病率低,死亡率高病理剖检变化以脑灰质的海绵样变为特征目前无治疗方法,病死率为100%朊病毒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温度—可低温或冷冻保存;—134-138℃高压蒸汽18min,可使大部分病原灭活;—360℃干热条件下,可存活1h;—焚烧是最可靠的杀灭办法pH耐受力较高,pH2.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