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第二章心理的实质1问题:人的心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心理的实质是什么?问题:2观点:1、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是脑的机能3、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4、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5、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结论:心理(Psychology)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观点:结论:3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一、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核心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心理活动向身体各部分传入和传出信息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一、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4顶枕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顶枕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5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课件]6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课件]7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大脑分左右半球,每一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视觉、听觉、联合区。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一半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到另一半球。但两半球是否具有不同功能?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8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正常情况下是协同活动的,进入任何一侧半球的信息都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做出统一反应。
研究表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既有相互配合的统一性,又有相互独立的特殊性,在高级心理活动方面一侧半球起着另一侧半球起不到的“优势”作用,即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也叫单侧化、一侧化。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正常9
临床上的证据:
1861年,Broca的发现。中风后的病人。右侧偏瘫,语言障碍。
右脑损伤:39岁教师,中风。康复后情感表达受到损伤。
右脑损伤:对位于身体左侧的事物不关系。
临床上的证据:1861年,Broca的发现。中风后的病人10
来自割裂脑的证据:癫痫病发作、切断胼胝体。Seprry在60年代对裂脑人进行了系列研究。把不同的物体,呈现在左、右视野,投射到不同半球。
来自割裂脑的证据:11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课件]12
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
13脑的可塑性:在后天经验的影响下,脑的结构、形态、功能等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结构或形态的变化:
老鼠被饲养在不同环境中:1关在铁丝网笼子里;2关在不透明的笼子里;3刺激丰富的笼子里。结果:丰富环境中的老鼠,大脑皮层更重,灰质厚,皮层在脑中比重大。
启示:优越的生活环境对脑的发育有一定好的作用。脑的可塑性:在后天经验的影响下,脑的结构、形态、功能等方面会14大脑两半球的代偿机能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随语言的发展而出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两半球单侧化尚未完成时,如果左半球受伤后,其言语功能的区域可由右半球来代替。但如果发生在成年以后,他的言语能力将随其受损的严重程度而降低,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大脑两半球的代偿机能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随语言的发展而出现,年15
一女婴,因病变,切除了右半球。30岁时表现,复杂图形的知觉、空间关系理解、图形识别、音乐绘画等均正常。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贯穿一生,但年龄小,可塑性越大。功能的变化:
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贯穿一生,但年龄小,可塑性越16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心理现象,无论简单与复杂,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反射活动。二、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脑的机能17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一)什么是反射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应。例如:异物碰到角膜立即引起眨眼反应手被针扎立即缩回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一)什么是反射18反射弧和反射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即反射弧,它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或者被中断,反射活动就不能发生。反射弧对于解释动物的活动及人的简单活动具有一定意义。反射弧和反射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即反射弧,它由5个基本部19
人的活动是复杂的,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效应器反应又构成一种新的刺激,再引起一定的神经过程,返回传入到中枢,产生下一个效应活动。效应过程的返回传入叫做反馈。反馈使得反射的神经结构不单是一种弧形结构,而是一种环形结构,因此反射弧可改造为“反射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馈人的活动是复杂的,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感20(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活动无条件2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反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性反射等。实现这种反射的神经通路是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不学而会。通常,把由无条件反射构成的行为称为本能活动,它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先天基础。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22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功能,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巴甫洛夫首创条件反射研究,并揭示了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和规律,以后也有人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深入研究。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有机体通过后天23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简介:
关于狗的食物性条件反射的研究。狗吃食物时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在每次给狗喂食物之前,先亮灯,灯光对狗来说是无意义的,但当灯光和食物多次结合出现后,只亮灯而不呈现食物,狗也有唾液分泌。原本无意义的灯光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形成了狗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简介:24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结论: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都需要强化。强化是指无关刺激(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结论:经典条件反射2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简介:
将饥饿的白鼠或鸽子放入“斯金纳箱”,箱内有一套杠杆装置,白鼠或鸽子如果碰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掉入箱内。起初,白鼠或鸽子是在箱内乱动,偶尔碰压杠杆,得到食物强化。多次强化之后,动物自动碰压杠杆得到食物。在压杠杆和取食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种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作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异同之处
斯金纳箱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简介:斯金纳箱26斯金纳箱斯金纳箱27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之处: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是通过自身自主的操作来达到目的的动物先碰压杠杆后得到食物,即强化在后相同之处: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都依赖于强化的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之处:28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抑制过程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29兴奋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发起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兴奋过程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发起或加30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减弱或停止向联系的神经过程。
抑制过程不是一种消极现象,它与兴奋过程一样,是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保护大脑整体机能,摆脱无用的、失去现实意义的旧经验,获得新的适应性行为。抑制过程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减弱或停3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大脑皮质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与其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称之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意义:由于神经过程活动的这两条规律,才使大脑皮质的机能得以协调,保证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有规律的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32(三)两种信号系统
在条件反射中,条件刺激成了无条件刺激的信号,条件反射实际是一种信号的活动。由条件反射组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也叫信号系统。客观环境中的所有刺激分成两种信号刺激物,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条件反射系统存在两种信号系统,即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两者协同作用,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三)两种信号系统在条件反射中,条件刺33第一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现实的、具体的事物等第一信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如:“望梅止渴”是由眼前见到的梅子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系统,在此基础上只能对现实形成直接反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现实的、具体的34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词等组成的第二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如:“谈虎色变”是由“虎”这类词所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词语是具体信号的抽象和概括化信号,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形成条件反射,它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特征,借助于它,人才能间接而概括的反映现实,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超越动物的关键所在。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词等组成的第35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其生理机制是大脑的机能,皮层神经在接通暂时神经联系,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表现为兴奋与抑制两种基本过程,按照扩散、集中与相互诱导的规律,对刺激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活动,从而形成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其中,以词和言语作刺激物所形成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神经活动的主要特征。综上所述,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其生理机制是大脑的36
三、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人脑具有产生心理的功能,是产生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人的心理并不是大脑天生固有的产物,也不是大脑自动产生的东西,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就其本质来说是反射活动,是一种分析综合活动,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没有从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大脑就无法分析和综合,也就形成不了人心理。所以恩格斯说:人的心理、意识“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中得来的。”
三、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37
四、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映象。2、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对同一个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映象。四、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38五、人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1、心理反映产生和表现于活动之中,即在活动中客体才能变成主观映象。2、人的活动也需要心理的指引、定向和调节五、人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39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约2岁,取名阿玛拉很快就死去了,大的约8岁,取名卡玛拉,当时她的智力水平仅仅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的智力水平,她不会说人话,只能做狼嚎,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四肢爬行,害怕强光,害怕水火,不让洗澡,不让穿衣,不吃人手里的食物,而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经过精心的照料和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6个单词,六年学会了走路,七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临死时,还仅仅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水平。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约2岁,取名阿玛拉很40总结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能动的,并且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和表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检验的。总结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41第二章心理的实质第二章心理的实质42问题:人的心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心理的实质是什么?问题:43观点:1、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是脑的机能3、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4、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5、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结论:心理(Psychology)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观点:结论:44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一、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核心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心理活动向身体各部分传入和传出信息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一、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45顶枕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顶枕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46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课件]47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课件]48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大脑分左右半球,每一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视觉、听觉、联合区。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一半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到另一半球。但两半球是否具有不同功能?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49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正常情况下是协同活动的,进入任何一侧半球的信息都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做出统一反应。
研究表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既有相互配合的统一性,又有相互独立的特殊性,在高级心理活动方面一侧半球起着另一侧半球起不到的“优势”作用,即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也叫单侧化、一侧化。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正常50
临床上的证据:
1861年,Broca的发现。中风后的病人。右侧偏瘫,语言障碍。
右脑损伤:39岁教师,中风。康复后情感表达受到损伤。
右脑损伤:对位于身体左侧的事物不关系。
临床上的证据:1861年,Broca的发现。中风后的病人51
来自割裂脑的证据:癫痫病发作、切断胼胝体。Seprry在60年代对裂脑人进行了系列研究。把不同的物体,呈现在左、右视野,投射到不同半球。
来自割裂脑的证据:52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课件]53
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
54脑的可塑性:在后天经验的影响下,脑的结构、形态、功能等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结构或形态的变化:
老鼠被饲养在不同环境中:1关在铁丝网笼子里;2关在不透明的笼子里;3刺激丰富的笼子里。结果:丰富环境中的老鼠,大脑皮层更重,灰质厚,皮层在脑中比重大。
启示:优越的生活环境对脑的发育有一定好的作用。脑的可塑性:在后天经验的影响下,脑的结构、形态、功能等方面会55大脑两半球的代偿机能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随语言的发展而出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两半球单侧化尚未完成时,如果左半球受伤后,其言语功能的区域可由右半球来代替。但如果发生在成年以后,他的言语能力将随其受损的严重程度而降低,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大脑两半球的代偿机能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随语言的发展而出现,年56
一女婴,因病变,切除了右半球。30岁时表现,复杂图形的知觉、空间关系理解、图形识别、音乐绘画等均正常。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贯穿一生,但年龄小,可塑性越大。功能的变化:
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贯穿一生,但年龄小,可塑性越57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心理现象,无论简单与复杂,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反射活动。二、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脑的机能58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一)什么是反射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应。例如:异物碰到角膜立即引起眨眼反应手被针扎立即缩回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一)什么是反射59反射弧和反射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即反射弧,它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或者被中断,反射活动就不能发生。反射弧对于解释动物的活动及人的简单活动具有一定意义。反射弧和反射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即反射弧,它由5个基本部60
人的活动是复杂的,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效应器反应又构成一种新的刺激,再引起一定的神经过程,返回传入到中枢,产生下一个效应活动。效应过程的返回传入叫做反馈。反馈使得反射的神经结构不单是一种弧形结构,而是一种环形结构,因此反射弧可改造为“反射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馈人的活动是复杂的,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感61(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活动无条件62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反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性反射等。实现这种反射的神经通路是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不学而会。通常,把由无条件反射构成的行为称为本能活动,它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先天基础。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63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功能,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巴甫洛夫首创条件反射研究,并揭示了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和规律,以后也有人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深入研究。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有机体通过后天64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简介:
关于狗的食物性条件反射的研究。狗吃食物时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在每次给狗喂食物之前,先亮灯,灯光对狗来说是无意义的,但当灯光和食物多次结合出现后,只亮灯而不呈现食物,狗也有唾液分泌。原本无意义的灯光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形成了狗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简介:65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结论: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都需要强化。强化是指无关刺激(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结论:经典条件反射6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简介:
将饥饿的白鼠或鸽子放入“斯金纳箱”,箱内有一套杠杆装置,白鼠或鸽子如果碰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掉入箱内。起初,白鼠或鸽子是在箱内乱动,偶尔碰压杠杆,得到食物强化。多次强化之后,动物自动碰压杠杆得到食物。在压杠杆和取食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种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作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异同之处
斯金纳箱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简介:斯金纳箱67斯金纳箱斯金纳箱68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之处: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是通过自身自主的操作来达到目的的动物先碰压杠杆后得到食物,即强化在后相同之处: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都依赖于强化的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之处:69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抑制过程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70兴奋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发起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兴奋过程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发起或加71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减弱或停止向联系的神经过程。
抑制过程不是一种消极现象,它与兴奋过程一样,是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保护大脑整体机能,摆脱无用的、失去现实意义的旧经验,获得新的适应性行为。抑制过程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减弱或停7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大脑皮质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与其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称之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意义:由于神经过程活动的这两条规律,才使大脑皮质的机能得以协调,保证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有规律的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73(三)两种信号系统
在条件反射中,条件刺激成了无条件刺激的信号,条件反射实际是一种信号的活动。由条件反射组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也叫信号系统。客观环境中的所有刺激分成两种信号刺激物,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条件反射系统存在两种信号系统,即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两者协同作用,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三)两种信号系统在条件反射中,条件刺74第一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现实的、具体的事物等第一信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如:“望梅止渴”是由眼前见到的梅子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系统,在此基础上只能对现实形成直接反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现实的、具体的75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词等组成的第二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如:“谈虎色变”是由“虎”这类词所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词语是具体信号的抽象和概括化信号,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形成条件反射,它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特征,借助于它,人才能间接而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亳州高新区及亳州十八中招聘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儿童画松果课件下载
- 儿童画教学课件制作
- 儿童画房屋课件大班
- 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范文参考)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模板)
- 气体防护培训课件
- 大帅府培训课件
- 广西九年级数学试卷
- 哈尔滨初一数学试卷
- 网络安全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WH/T 78.6-2017演出安全第6部分:舞美装置安全
- 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课件
- 不良事件报告与防范
- 基业长青中国家族企业的东方智慧与长青之道
- 【吉尔吉斯和国经商指南-法律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 Q∕SY 01006-2016 二氧化碳驱注气井保持井筒完整性推荐作法
- 质量风险管理监理实施细则
- 嵌入式软件助理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