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第29讲连续梁构造课件_第1页
教学第29讲连续梁构造课件_第2页
教学第29讲连续梁构造课件_第3页
教学第29讲连续梁构造课件_第4页
教学第29讲连续梁构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教学内容1、掌握等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2、掌握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3、了解连续刚构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4、了解连续梁桥横截面形式和尺寸。重点1、等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适用范围。2、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适用范围。难点1、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2、连续梁桥横截面尺寸拟定。教学内容1、掌握等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2混凝土连续梁构造1

概述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1体系特点2.2适用跨径2.3构造特点①等截面连续梁桥等跨不等跨②变截面连续梁桥等跨不等跨混凝土连续梁构造1概述3

1概述梁桥按承重结构的静力体系划分(1)简支梁桥

(2)悬臂梁桥(3)连续梁桥

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概述1概述4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一、体系特点1、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大大减小,恒载、活载均有卸载作用,可以采用较小的建筑高度。2、由于弯矩图面积的减小,跨越能力增大。3、墩上一排支座,下部尺寸小。4、伸缩缝少,行车条件好,平稳舒适,动力性能好。5、结构刚度大,变形小。6、超静定结构,对基础变形及温差荷载较敏感。二、适用跨径:①普通钢筋混凝土:15—30m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30m

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一、体系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5三、构造特点1、类型:①等截面连续梁桥②变截面连续梁桥2、等截面连续梁桥(1)跨径布置布置原则:减小弯矩、增加刚度、方便施工、美观要求A、等跨(中小跨度)适用:长桥施工方法:①顶推法②简支—连续跨径:经济分孔施工的设备条件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三、构造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6B、不等跨布置——适用:跨径大目的:减少边跨正弯矩边跨与中跨跨长之比:0.6—0.8:1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B、不等跨布置——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7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8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9(2)等截面连续梁桥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力学特点:支点负弯矩一般比跨中正弯矩大构造特点:①等截面,并构造措施(多配筋/调整截面尺寸/)——调整正负弯矩——简化了主梁构造――减少构件模板规格。②边跨:中跨≥0.6③高跨比=1/12—1/25④如顶推施工,梁高:顶推跨径=1/12—1/17适用范围①中等跨径,40—60m(国外也有达到80m跨径者)。②立面布置以等跨径为宜③施工方法:有支架施工、逐孔架设施工、移动模架施工、顶推法施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等截面连续梁桥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力学特点:支点负弯矩一10**3、变截面连续梁桥大跨径——悬臂法施工——支点负弯矩远大于跨中正弯矩——等截面受力不合理,不经济——变截面连续梁(1)跨径布置:A.大跨径(≥60m)——变截面大跨径——不等跨大跨径——预应力B.当多于两跨:边跨:中跨=0.6一0.8:1当多于三跨:除边跨外,其中间各跨一般采用等跨布置C.三跨连续梁应用广泛:箱形截面——边跨:中跨=0.5—0.7:1城市桥梁或跨线桥——边跨:中跨≤0.5:1D.多于三跨——跨数过多内力相差不大梁端伸缩量大,大位移伸缩缝连续孔数≤五跨E.多孔连续梁,3—5孔一联,联与联处墩上两排支座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3、变截面连续梁桥大跨径——悬臂法施工——支点负弯矩远大11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2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3(2)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①力学特点:大跨度(接近或大于70m),如跨中梁矮,支点梁高,梁高与内力相适应;如为等截面,支点负弯矩比跨中正弯矩大,不经济;②变截面的好处可降低跨中弯矩加大支点梁高恒载引起的截面内力影响不大增大桥下通航的净空要求适应抵抗支点剪力的要求适合悬臂法施工(悬臂浇注和悬臂拼装两种),施工阶段的主梁内力与运营阶段的主梁内力基本一致。外形美观节省材料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①力学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4⑤结论:梁高——与跨径、施工方法有关等高度(等截面)梁——实用于中、小跨径连续梁,一般跨径在50~60米以下变高度(等截面)梁——实用于大跨径连续梁,100米以上90%为变高度连续梁④缺点悬臂法施工时,存在墩梁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的工序,施工较为复杂,需要布置大型橡胶支座,养护、更换麻烦。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⑤结论:④缺点悬臂法施工时,存在墩梁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的工序15⑥构造特点A、梁底立面曲线:折线: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圆弧线:抛物线:多二次抛物线(二次抛物线变化规律与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基本接近)B、高跨比: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⑥构造特点A、梁底立面曲线: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6C、截面形式板式:实用于小跨径连续梁板:多用曲线形整体截面,同时用支架现浇施工。肋:多用简支转连续,跨径为25~50米,梁高1.3~2.6米,适合于吊装箱形:适合于节段施工

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C、截面形式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7箱:多优点:顶底板布预应力钢筋抗扭便于悬臂法、顶推法施工形式:单箱单室:顶板宽∠20米

双室:25米左右

双箱单室:40米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箱:多优点:顶底板布预应力钢筋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8D、腹板及顶、底板厚度顶板:满足横向抗弯及纵向抗压要求。 一般采用等厚度,主要由横向抗弯控制。腹板:主要承担剪应力和主拉应力。 一般采用变厚度腹板,靠近跨中处受构造要求控制,靠近支点处受主拉应力控制,需加厚。底板:满足纵向抗压要求。 一般采用变厚度,跨中主要受构造要求控制,支点主要受纵向压应力控制,需加厚。横隔板:一般在支点截面设置横隔板。梗腋:顶板与腹板接头处,作用:提高截面抗扭和抗弯刚度,减少扭转和畸变应力。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D、腹板及顶、底板厚度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9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0(3)配筋特点:与施工方法有关纵向钢筋①悬臂施工阶段配筋主筋没有下弯时布置在腹板加掖中需下弯时平弯至腹板位置一般在锚固前竖弯,以抵抗剪力②连续梁后期配筋各跨跨中底板配置连续束顶板——配制横向钢筋或横向预应力钢筋腹板——下弯的纵向钢筋 需要时布置竖向预应力钢筋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3)配筋特点:与施工方法有关顶板——配制横向钢筋或横向预应21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2上图是在8号块,9号块上的三向预应力钢筋网示图,其中灰白色的是顶板预应力钢筋,黄色的为腹板预应力钢筋,蓝色的是底板预应力钢筋,红色是竖向预应力钢筋,绿色是横向预应力钢筋.图中预应力锚头,底板锚固齿板均未示出.横向预应力钢筋应该用混凝土封锚15厘米,为便于观察,切去部分混凝土.要清楚观察,请进入各细部页面.上图是在8号块,9号块上的三向预应力钢筋23总结1

概述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1体系特点2.2适用跨径2.3构造特点①等截面连续梁桥等跨不等跨②变截面连续梁桥:***等跨不等跨总结1概述24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5教学内容1、掌握等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2、掌握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3、了解连续刚构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4、了解连续梁桥横截面形式和尺寸。重点1、等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适用范围。2、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适用范围。难点1、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2、连续梁桥横截面尺寸拟定。教学内容1、掌握等截面连续梁桥的力学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26混凝土连续梁构造1

概述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1体系特点2.2适用跨径2.3构造特点①等截面连续梁桥等跨不等跨②变截面连续梁桥等跨不等跨混凝土连续梁构造1概述27

1概述梁桥按承重结构的静力体系划分(1)简支梁桥

(2)悬臂梁桥(3)连续梁桥

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1概述1概述28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一、体系特点1、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大大减小,恒载、活载均有卸载作用,可以采用较小的建筑高度。2、由于弯矩图面积的减小,跨越能力增大。3、墩上一排支座,下部尺寸小。4、伸缩缝少,行车条件好,平稳舒适,动力性能好。5、结构刚度大,变形小。6、超静定结构,对基础变形及温差荷载较敏感。二、适用跨径:①普通钢筋混凝土:15—30m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30m

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一、体系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29三、构造特点1、类型:①等截面连续梁桥②变截面连续梁桥2、等截面连续梁桥(1)跨径布置布置原则:减小弯矩、增加刚度、方便施工、美观要求A、等跨(中小跨度)适用:长桥施工方法:①顶推法②简支—连续跨径:经济分孔施工的设备条件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三、构造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30B、不等跨布置——适用:跨径大目的:减少边跨正弯矩边跨与中跨跨长之比:0.6—0.8:1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B、不等跨布置——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31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32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等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33(2)等截面连续梁桥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力学特点:支点负弯矩一般比跨中正弯矩大构造特点:①等截面,并构造措施(多配筋/调整截面尺寸/)——调整正负弯矩——简化了主梁构造――减少构件模板规格。②边跨:中跨≥0.6③高跨比=1/12—1/25④如顶推施工,梁高:顶推跨径=1/12—1/17适用范围①中等跨径,40—60m(国外也有达到80m跨径者)。②立面布置以等跨径为宜③施工方法:有支架施工、逐孔架设施工、移动模架施工、顶推法施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等截面连续梁桥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力学特点:支点负弯矩一34**3、变截面连续梁桥大跨径——悬臂法施工——支点负弯矩远大于跨中正弯矩——等截面受力不合理,不经济——变截面连续梁(1)跨径布置:A.大跨径(≥60m)——变截面大跨径——不等跨大跨径——预应力B.当多于两跨:边跨:中跨=0.6一0.8:1当多于三跨:除边跨外,其中间各跨一般采用等跨布置C.三跨连续梁应用广泛:箱形截面——边跨:中跨=0.5—0.7:1城市桥梁或跨线桥——边跨:中跨≤0.5:1D.多于三跨——跨数过多内力相差不大梁端伸缩量大,大位移伸缩缝连续孔数≤五跨E.多孔连续梁,3—5孔一联,联与联处墩上两排支座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3、变截面连续梁桥大跨径——悬臂法施工——支点负弯矩远大35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36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变截面连续梁桥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37(2)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①力学特点:大跨度(接近或大于70m),如跨中梁矮,支点梁高,梁高与内力相适应;如为等截面,支点负弯矩比跨中正弯矩大,不经济;②变截面的好处可降低跨中弯矩加大支点梁高恒载引起的截面内力影响不大增大桥下通航的净空要求适应抵抗支点剪力的要求适合悬臂法施工(悬臂浇注和悬臂拼装两种),施工阶段的主梁内力与运营阶段的主梁内力基本一致。外形美观节省材料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2)力学特点及构造特点①力学特点: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38⑤结论:梁高——与跨径、施工方法有关等高度(等截面)梁——实用于中、小跨径连续梁,一般跨径在50~60米以下变高度(等截面)梁——实用于大跨径连续梁,100米以上90%为变高度连续梁④缺点悬臂法施工时,存在墩梁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的工序,施工较为复杂,需要布置大型橡胶支座,养护、更换麻烦。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⑤结论:④缺点悬臂法施工时,存在墩梁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的工序39⑥构造特点A、梁底立面曲线:折线: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圆弧线:抛物线:多二次抛物线(二次抛物线变化规律与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基本接近)B、高跨比: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⑥构造特点A、梁底立面曲线: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40C、截面形式板式:实用于小跨径连续梁板:多用曲线形整体截面,同时用支架现浇施工。肋:多用简支转连续,跨径为25~50米,梁高1.3~2.6米,适合于吊装箱形:适合于节段施工

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C、截面形式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41箱:多优点:顶底板布预应力钢筋抗扭便于悬臂法、顶推法施工形式:单箱单室:顶板宽∠20米

双室:25米左右

双箱单室:40米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2连续梁桥的体系与构造特点箱:多优点:顶底板布预应力钢筋第七章混凝土连续梁桥42D、腹板及顶、底板厚度顶板:满足横向抗弯及纵向抗压要求。 一般采用等厚度,主要由横向抗弯控制。腹板:主要承担剪应力和主拉应力。 一般采用变厚度腹板,靠近跨中处受构造要求控制,靠近支点处受主拉应力控制,需加厚。底板:满足纵向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