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课件_第1页
儿童肥胖症课件_第2页
儿童肥胖症课件_第3页
儿童肥胖症课件_第4页
儿童肥胖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肥胖症指导教授:发表者:栾义财发表时间:2014.05.22儿童肥胖症指导教授:曾几何时,中国人认为“富态”绝对是件好事,但目前中国人的腰围慢慢增粗了,它不仅给人健康和生命带来损害,更给国民经济造成沉重负担。目前中国大约有10亿成年人,7500万肥胖;体重超重的人有2.35亿,两者相加约为3.1亿人。你的体重超了吗?你的肚子变大了多少?谁把中国人的肚子搞大了?2.谁把中国人的肚子搞大了?2.3.3.第一节儿童肥胖症概念第二节诊断标准第三节分类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五节临床表现第六节治疗和预防措施概述4.第一节儿童肥胖症概念概述4.第一节概念肥胖症:一种热量代谢障碍,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近年来研究发现儿童期的肥胖症与成人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一定的联系,故应重视儿童期的肥胖。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儿肥胖症发病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如北京市1986年7-18岁肥胖症发病率为3.28%,1990年为11.25%。1995-1996年香港,在单纯性儿童肥胖症发病率男童为13.7%,女童为9.8%。5.第一节概念5.第一节概念6.第一节概念6.第二节诊断标准

1、肥胖度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7.第二节诊断标准

1、肥胖度7.第二节诊断标准

2、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简称BMI又译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即体重指数在25.0~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我国的BMI标准: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儿童体质指数在第85-95百分位为超重,大于第95百分位为肥胖。8.第二节诊断标准

2、体重指数(bodymassinde第二节诊断标准

3.皮褶厚度(测皮下脂肪厚度)因测量工具尚未统一,又没有适合的国内参考值,因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85百分位,则有肥胖的趋势。2006年WHO最新发布了0~5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包括身高别体重、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BMI曲线,将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评定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标准。

9.第二节诊断标准

3.皮褶厚度(测皮下脂肪厚度)因测量工第三节分类

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药物性肥胖10.第三节分类

单纯性肥胖10.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各种肥胖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混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

11.单纯性肥胖11.体质性肥胖体质性肥胖既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还与25岁以前的营养过度有关系。这类人的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12.体质性肥胖体质性肥胖既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过食性肥胖

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度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细胞肥大与细胞数目增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13.过食性肥胖

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续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5%左右,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这类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皮质酵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性腺功能减退等多种疾病中。14.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续发性肥胖药物性肥胖

药物性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可以使患者形成继发性肥胖;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有时会使妇女发胖,或者说容易使妇女发胖。15.药物性肥胖

药物性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1.摄入热量过多是主要原因,体内多余热量处少量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之外几乎全部转化为脂肪,主要为三酰甘油,在婴幼儿期不仅促进脂肪细胞增大,且数量增多,出现肥胖。2.运动过少热量消耗少儿童体力活动少,爱睡觉休息,热量消耗少,导致过剩转化为脂肪,造成肥胖。16.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1.摄入热量过多16.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3.遗传因素肥胖双亲常有肥胖子女,研究发现正常体重父母出现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仅10%,父母双方肥胖则子女肥胖发生率高达80%。现已发现600余种基因位点与肥胖的发生有关。研究较多的有瘦素基因与瘦素受体基因、神经肽基因、增食欲素基因及近年刚发现的FTO基因和NYGGF4基因等。基因位点的突变或非正常表达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发展成肥胖。17.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3.遗传因素17.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4.神经中枢调节下丘脑有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起到调节食欲的作用。腹内侧核有饱食中枢,破坏时食欲大增,腹外侧核有食饵中枢,破坏时拒食,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保持正常体重。5.内分泌代谢失调胰岛素有明显的促进肥胖蓄积的作用,因其可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内,而后合成中性脂肪,又可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动用,故认为血胰岛素浓度与体内脂肪量呈显著正相关。18.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4.神经中枢调节18.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6.心理因素情感创伤(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死亡等),精神紧张和心理障碍(家长溺爱包办造成儿童胆小、依赖、孤僻、社交不良等)都可引起肥胖症。7.病毒感染有8种病毒可以导致体重的增加,与肥胖的发生有关,基于人类当前有限的研究水平,目前很难确定病毒感染在致人类肥胖中具体作用,但是有些人类实验已经证明,肥胖者体内病毒抗体的出现与体重和BMI的增加之间有统计学意义。19.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6.心理因素19.第五节临床表现1.肥胖体态身材一般较高大,皮下脂肪厚实,显著积聚于颈部、乳胸部、肩背部、腹部、臀部等处,过胖者腹壁、大腿、臀部等处皮肤可出现紫色条纹。重度肥胖儿,可引起关节病,扁平足,诉腿疼。皱褶处出现皮炎,下肢出现静脉曲张。2.生长发育体格发育正常,性发育略提前20.第五节临床表现1.肥胖体态20.第五节临床表现3.肺泡低换气综合征过度肥胖儿因脂肪堆积,使膈肌太高,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影响肺容量及血液循环,出现呼吸浅速,肺泡换气不足,发生二氧化碳滞留和低氧血症,继而发生发生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出现倦怠嗜睡。4.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出现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异常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水平升高。21.第五节临床表现3.肺泡低换气综合征21.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1.孕期避免体重增长过多,防止胎儿营养过剩2.宣传母乳喂养3.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和营养食谱4.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养成运动习惯预防22.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1.孕期避免体重增长过多,防止胎儿营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由于儿童处在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因而儿童肥胖的治疗跟成年人肥胖的治疗不同,各种治疗措施均应在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如外科手术治疗和药物控制等均不适合儿童肥胖的治疗。治疗23.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由于儿童处在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因而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行为矫正:主要指对于不良生活习惯的改正。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基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24.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行为矫正:主要指对于不良生活习惯的改正基因治疗:研究表明下丘脑是管理人体体重和能量平衡的主要部位,而基因BDNF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调节基因,BDNF功能缺失可以引起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实验结果表明,BDNF基因治疗不仅可以减肥,而且可以预防高脂肪饮食导致的肥胖,该技术虽然目前还没有应用于人体,但是随着研究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巨大成功,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将该技术应用于人体,为肥胖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25.基因治疗:研究表明下丘脑是管理人体体重和能量平衡的主要部位,药物治疗: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后效果不明显的肥胖儿童,可以服用药物辅助治疗。食欲抑制剂类药物,可促进5-羟色胺释放,降糖、降脂,如芬氟拉明;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可减少肠道30%的脂肪吸收,如奥利司他等;可增加产热量、抑制5-羟色胺再吸收的药物,如西布曲明;影响吸收类药物,可降糖、降脂,如二甲双胍。但部分药物会引发轻度胃肠反应,肥胖症儿童建议补充少量维生素A减轻反应。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26.药物治疗: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后效果不明显的肥胖儿童,可以服外科手术治疗:如过度肥胖对儿童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符合外科抽脂手术指标的肥胖症患儿,即男性患儿乳房直径达10cm者,可以考虑局部脂肪抽吸术。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27.外科手术治疗:如过度肥胖对儿童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符合外科中医治疗:目前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主要有服用中药治疗、耳针治疗、穴位埋线、针灸治疗等方法。因肥胖症儿童多有脂代谢异常的表现,而长期服用西药可造成肝脏及肾脏的损伤,所以可以服用化脂消积、健脾利水的中草药治疗,也可采用耳针取穴,可抑制食欲从而达到降低体重的作用。穴位埋线、针灸治疗作用亦如此。中医治疗儿童肥胖症,有疗效佳、费用低、副作用小的优势,值得推广。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28.中医治疗:目前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主要有服用中药治疗、耳针治疗谢谢聆听29.谢谢聆听29.儿童肥胖症指导教授:发表者:栾义财发表时间:2014.05.22儿童肥胖症指导教授:曾几何时,中国人认为“富态”绝对是件好事,但目前中国人的腰围慢慢增粗了,它不仅给人健康和生命带来损害,更给国民经济造成沉重负担。目前中国大约有10亿成年人,7500万肥胖;体重超重的人有2.35亿,两者相加约为3.1亿人。你的体重超了吗?你的肚子变大了多少?谁把中国人的肚子搞大了?31.谁把中国人的肚子搞大了?2.32.3.第一节儿童肥胖症概念第二节诊断标准第三节分类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五节临床表现第六节治疗和预防措施概述33.第一节儿童肥胖症概念概述4.第一节概念肥胖症:一种热量代谢障碍,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近年来研究发现儿童期的肥胖症与成人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一定的联系,故应重视儿童期的肥胖。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儿肥胖症发病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如北京市1986年7-18岁肥胖症发病率为3.28%,1990年为11.25%。1995-1996年香港,在单纯性儿童肥胖症发病率男童为13.7%,女童为9.8%。34.第一节概念5.第一节概念35.第一节概念6.第二节诊断标准

1、肥胖度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36.第二节诊断标准

1、肥胖度7.第二节诊断标准

2、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简称BMI又译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即体重指数在25.0~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我国的BMI标准: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儿童体质指数在第85-95百分位为超重,大于第95百分位为肥胖。37.第二节诊断标准

2、体重指数(bodymassinde第二节诊断标准

3.皮褶厚度(测皮下脂肪厚度)因测量工具尚未统一,又没有适合的国内参考值,因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85百分位,则有肥胖的趋势。2006年WHO最新发布了0~5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包括身高别体重、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BMI曲线,将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评定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标准。

38.第二节诊断标准

3.皮褶厚度(测皮下脂肪厚度)因测量工第三节分类

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药物性肥胖39.第三节分类

单纯性肥胖10.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各种肥胖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混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

40.单纯性肥胖11.体质性肥胖体质性肥胖既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还与25岁以前的营养过度有关系。这类人的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41.体质性肥胖体质性肥胖既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过食性肥胖

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度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细胞肥大与细胞数目增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42.过食性肥胖

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续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5%左右,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这类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皮质酵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性腺功能减退等多种疾病中。43.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续发性肥胖药物性肥胖

药物性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可以使患者形成继发性肥胖;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有时会使妇女发胖,或者说容易使妇女发胖。44.药物性肥胖

药物性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1.摄入热量过多是主要原因,体内多余热量处少量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之外几乎全部转化为脂肪,主要为三酰甘油,在婴幼儿期不仅促进脂肪细胞增大,且数量增多,出现肥胖。2.运动过少热量消耗少儿童体力活动少,爱睡觉休息,热量消耗少,导致过剩转化为脂肪,造成肥胖。45.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1.摄入热量过多16.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3.遗传因素肥胖双亲常有肥胖子女,研究发现正常体重父母出现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仅10%,父母双方肥胖则子女肥胖发生率高达80%。现已发现600余种基因位点与肥胖的发生有关。研究较多的有瘦素基因与瘦素受体基因、神经肽基因、增食欲素基因及近年刚发现的FTO基因和NYGGF4基因等。基因位点的突变或非正常表达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发展成肥胖。46.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3.遗传因素17.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4.神经中枢调节下丘脑有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起到调节食欲的作用。腹内侧核有饱食中枢,破坏时食欲大增,腹外侧核有食饵中枢,破坏时拒食,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保持正常体重。5.内分泌代谢失调胰岛素有明显的促进肥胖蓄积的作用,因其可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内,而后合成中性脂肪,又可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动用,故认为血胰岛素浓度与体内脂肪量呈显著正相关。47.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4.神经中枢调节18.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6.心理因素情感创伤(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死亡等),精神紧张和心理障碍(家长溺爱包办造成儿童胆小、依赖、孤僻、社交不良等)都可引起肥胖症。7.病毒感染有8种病毒可以导致体重的增加,与肥胖的发生有关,基于人类当前有限的研究水平,目前很难确定病毒感染在致人类肥胖中具体作用,但是有些人类实验已经证明,肥胖者体内病毒抗体的出现与体重和BMI的增加之间有统计学意义。48.第四节病因和发病机制6.心理因素19.第五节临床表现1.肥胖体态身材一般较高大,皮下脂肪厚实,显著积聚于颈部、乳胸部、肩背部、腹部、臀部等处,过胖者腹壁、大腿、臀部等处皮肤可出现紫色条纹。重度肥胖儿,可引起关节病,扁平足,诉腿疼。皱褶处出现皮炎,下肢出现静脉曲张。2.生长发育体格发育正常,性发育略提前49.第五节临床表现1.肥胖体态20.第五节临床表现3.肺泡低换气综合征过度肥胖儿因脂肪堆积,使膈肌太高,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影响肺容量及血液循环,出现呼吸浅速,肺泡换气不足,发生二氧化碳滞留和低氧血症,继而发生发生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出现倦怠嗜睡。4.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出现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异常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水平升高。50.第五节临床表现3.肺泡低换气综合征21.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1.孕期避免体重增长过多,防止胎儿营养过剩2.宣传母乳喂养3.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和营养食谱4.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养成运动习惯预防51.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1.孕期避免体重增长过多,防止胎儿营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由于儿童处在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因而儿童肥胖的治疗跟成年人肥胖的治疗不同,各种治疗措施均应在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如外科手术治疗和药物控制等均不适合儿童肥胖的治疗。治疗52.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由于儿童处在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因而第六节预防和治疗措施行为矫正: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