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_第1页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_第2页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_第3页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_第4页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课件1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医学课件1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1医学课件2本章节主要内容:概述第一节六淫第三节病理产物疠气第二节七情内伤第四节其他病因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医学课件2本章节主要内容:概述2医学课件3本章节学习的目的与要求:1.掌握六淫及疠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七情治病特点;痰饮、瘀血、结石等继发性病因的形成及致病特点。2.熟悉病因的概念;饮食、劳倦、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医过、胎传等致病因素的概念及其致病作用。3.了解病因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病因的分类。医学课件3本章节学习的目的与要求:1.掌握六淫及疠气的性质与3医学课件4一、概念病因(致病因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范围:中医学中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等。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概述医学课件4一、概念病因(致病因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概述4医学课件5二、中医病因的分类3.陈无择:在张仲景分类的基础上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具体阐明了“三因学说”。1.《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

《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2.张仲景: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金匮要略》)。

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近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及至虎狼毒虫,金疮委折等,为不内外因。医学课件5二、中医病因的分类3.陈无择:在张仲景分类的基础上5医学课件6三、目前常用中医病因分类1.外感病因:六淫、疠气2.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3.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4.其他病因:外伤、胎传等。医学课件6三、目前常用中医病因分类1.外感病因:六淫、疠气6医学课件7四、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依据

1.贯穿整体观念2.应用类比方法方法

1.问诊求因2.取象比类3.辨证求因医学课件7四、中医病因学的特点7医学课件8第一节:外感病因

Exogenousetiologicalfactors外感病因是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引起外感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病因包括六淫、疠气。医学课件8第一节:外感病因

Exogenousetiolo8医学课件9(一)六淫的概念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病邪的统称。六气: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一、六淫Sixclimaticevils医学课件9(一)六淫的概念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一、六9医学课件10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①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六气发生太过非其时有其气人体正气不足发病气候变化急骤医学课件10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六气发生太过非其时有其气人体10医学课件11②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称为六淫。

气候变化(六气)人体正气六淫发病不病六气医学课件11②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11医学课件12(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人体从外感受而发病。2.季节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3.地域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一或兼夹而致病。5.转化性:六淫之邪侵入人体后,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医学课件12(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12医学课件13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点,故风为阳邪。风性轻扬,故风邪易侵犯人体头部、肺脏、肌表等阳位。风性开泄,故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开张。a.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先导b.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4.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3.风性主动1、风Wind善行:病变部位不固定(游走性关节疼痛)数变: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中风)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2.风善行而数变。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三)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医学课件13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点,故风为阳邪13医学课件14风疹(荨麻疹)患者医学课件14风疹(荨麻疹)患者14医学课件15面瘫(面神经麻痹)患者医学课件15面瘫(面神经麻痹)患者15医学课件163.寒主收引(收缩、牵引)阴胜则寒:1、全身或局部寒冷征象。

2、寒邪不伤津,阳不化阴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清稀。寒凝经脉气血——不通则痛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伤寒—寒邪伤肌表中寒—寒邪直中脏腑2.寒性凝滞(凝结、阻滞)指寒邪能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肌肉收缩而挛急的致病特点寒邪Cold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医学课件163.寒主收引(收缩、牵引)阴胜则寒:1、全身或16医学课件17A.夏季多雨,暑热升散,蒸腾水湿,弥漫空间B.乘凉露宿,恣饮生冷,伤脾生湿。3.暑邪Summer-Heat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病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病只有外感,无内生。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分,还有阴阳之别。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

暑病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胸闷恶心,头重身倦,便溏不爽。(中暑)暑邪伤人多出现一派典型的阳热症状。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一方面耗伤津液,另一方面,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是气随津脱。医学课件17A.夏季多雨,暑热升散,蒸腾水湿,弥漫空间3.暑17医学课件18重:沉重—肢体沉重、头坠重、乏力、关节疼痛重着。浊: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4、湿邪Dampness

3.湿性粘滞(粘腻、停滞)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伤阳气

A:病症——粘滞性B:病程——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2.湿性重浊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于阴,同类相求,故湿邪致病多伤及人体的下部。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粘滞。当其侵犯人体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经络气机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凡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医学课件18重:沉重—肢体沉重、头坠重、乏力、4、湿邪Da18医学课件19水肿患者医学课件19水肿患者19医学课件20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5.燥邪Dryness温燥(初秋,燥与热结)凉燥(深秋,寒与燥结)2.燥易伤肺肺喜濡润而清肃。肺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犯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医学课件20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5.燥邪温燥(初秋,燥与热20医学课件216.(热、温)邪Fire(1)概念①温、热、火、暑的比较火a.温与热: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b.暑与火: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火热之邪致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c.火与热: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并称。热纯属病邪,火有正邪,虚实之分。热多属外感,火多由内生。医学课件216.(热、温)邪21医学课件22少火、壮火:②火的含义少火:生理之火,是对人体具有温煦作用的阳气。壮火:病理之火,是由于阳热亢盛而产生,是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外火、内火:作为病理性的火,又分为外火、内火外火:是指感受自然界的火热之邪,也可由风、寒、暑、湿、燥五邪转化而来。内火: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实火、虚火:实火:阳热亢盛引起的实热证。虚火:阴虚不能制阳,“阴虚生内热”的虚热证以及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君火、相火:作为人之生理之火,少火又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肝、肾、胆、心包、三焦、膀胱之阳气。阴火、阳火:从生理部位而言从病理性质而论医学课件22少火、壮火:②火的含义少火:生理之火,是对人体具22医学课件23火、热升腾上炎胃火上攻—牙龈肿痛风热上壅—头痛、咽喉肿痛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生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热灼肝经,耗伤津液,筋脉失养,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动血:热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病症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扰心神(2)热(火)邪性质及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耗气伤津5.火易致肿疡热入血分,遏阻营血:化腐成脓医学课件23火、热升腾上炎生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热23医学课件24疠气的基本概念二、疠气

Pestilentialevils—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是一类有别于六淫的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传播途径概念—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别名医学课件24疠气的基本概念二、疠气

Pestilenti24医学课件25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常现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即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种疠气均有各自特异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痄腮医学课件25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25医学课件26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医学课件26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6医学课件27影响疠气产生(与流行)的因素①气候因素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地震等。②环境因素水源、空气污染,食物污染、饮食不当。③预防措施不当对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与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免疫预防健康人群等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不当。④社会因素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政府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与治疗措施。医学课件27影响疠气产生(与流行)的因素①气候因素久旱、酷热27医学课件28第二节:内伤病因概念:内伤病因泛指人的情感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越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脏腑的致病因素,主要内容有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特点:

内伤病因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其直接损伤内脏精气,可引起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医学课件28第二节:内伤病因概念:内伤病因泛指人的情感或行为28医学课件29一、七情内伤(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平时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但若七情太过或持久刺激而使人发病,则成为致病因素。

七情内伤: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或引起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医学课件29一、七情内伤(一)七情的基本概念:29医学课件30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关系(如同六气与六淫的关系)情志刺激人体正气发病不病七情内伤七情医学课件30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关系情志人体发病不病七情七情30医学课件31(二)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情志活动产生于五脏精气;“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2.情志过激又伤五脏精气五脏肝心脾肺肾精气情志怒喜思悲恐藏化生伤伤伤医学课件31(二)与脏腑气血的关系1.情志活动产生于五脏精31医学课件32(三)与心神的关系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节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各脏腑气血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素问·疾病类》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为心使也。”医学课件32(三)与心神的关系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32医学课件33(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中医理论认为:“哀乐失时,殃咎必至。”这说明人体自身情绪因素、心态状况与疾病的形成、发展、趋变、转归有着相关联系,而且对人生理、心理之偏倚、衰蜕、变异也有一定影响。医学课件33(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历来33医学课件34心身疾病就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皮肤病、乳腺增生、月经不调、消化性溃疡等)。中医古籍《素问·举痛论》中曾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就是说,人体之脏腑功能失调常表现出各异的情志改变.七情的偏激过盛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医学课件34心身疾病就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而引起的一类疾病34医学课件35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强度、方式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二是影响病情发展与转归。医学课件35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35医学课件361.多发情志病(影响心主神明)2.直接伤及内脏(五脏与情志对应关系)3.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4.影响病情变化(情志刺激加重疾病)致病特点:医学课件361.多发情志病(影响心主神明)致病特点:36医学课件371.多发情志病情志病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等;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医学课件371.多发情志病情志病包括:37医学课件382.直接伤及内脏①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喜伤心: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精神失常怒伤肝:两胁胀痛、善太息、呕血、晕厥忧伤肺:气短胸闷、精神萎靡、意志消沉思伤脾: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大便溏泄恐伤肾:肾气不固、精气耗泄损伤它脏:暴怒伤肝——横逆脾胃思虑伤脾——耗伤心血

②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灵枢·口问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类经》亦曰:“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③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如惊喜伤心—心悸、失眠、健忘,甚至精神失常。郁怒伤肝—两胁胀痛、善太息、咽中如有物梗阻。忧思伤脾—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医学课件382.直接伤及内脏①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喜伤心:心神38医学课件39喜则气缓

1、气机涣散不能收持2、神气涣散而不藏怒则气上

1、疏泄失常上逆2、肝不藏血而出血

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忧则气郁3.影响脏腑气机医学课件39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3.影响39医学课件404.影响病情变化良性的或积极的情志变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剧烈的情绪波动,则能加重病情。医学课件404.影响病情变化良性的或积极的情志变化,有利于病40医学课件41第四节:饮食失宜一、饮食不节1、过饥:营养不足、气血亏虚、正气虚弱2、过饱:食伤脾胃、宿食积滞、郁而化热(痢疾、痔疮)3、饮食规律失常:脾胃虚弱医学课件41第四节:饮食失宜一、饮食不节41医学课件42二、饮食偏嗜1.偏寒偏热偏寒:损伤脾阳、脾胃虚寒偏热:损伤脾阴、肠胃积热

2.五味偏嗜《素问》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食类偏嗜:专食或厌食某类食品损伤脾胃、湿热痰浊医学课件42二、饮食偏嗜1.偏寒偏热42医学课件431、饮食变质2、饮食污染3、寄生虫三、饮食不洁医学课件431、饮食变质三、饮食不洁43医学课件4429位营养学专家提出10种健康食品:

①大豆(豆浆,豆奶);②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白菜等);③牛奶、酸奶;④海鱼;⑤番茄;⑥黑木耳、松口菇等菌菇类;⑦绿茶;⑧胡萝卜;⑨荞麦;⑩禽蛋蛋白。5种限食食品:

①高浓度酒;②烟熏类食品;③腌菜类食品;④煎炸类食品;⑤含糖饮料。医学课件4429位营养学专家提出44医学课件45三、劳逸失度一、过劳1、劳力过度耗伤心血: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损伤脾气:纳少、腹胀、便溏、消瘦。2、劳神过度劳则气耗: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劳伤筋骨:形体组织损伤,积劳成疾“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久卧伤气)”3、房劳过度损耗肾精: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医学课件45三、劳逸失度一、过劳1、劳力过度耗伤心血:心悸、45医学课件46二、过逸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致病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1.体力过逸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过度肥胖、动则心悸、气喘和自汗。2.脑力过逸过分安逸—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症。医学课件46二、过逸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致病特点46医学课件47第三节: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继发性病因”。医学课件47第三节: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47医学课件48一、痰饮

RetentionofPhlegmandFluid概念: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较稠浊者为痰。Phlegm

(水)饮:清稀者为饮。FluidRetention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特点: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脏器组织间隙和疏松部位。(一)痰饮的概念医学课件48一、痰饮

RetentionofPhleg48医学课件49分类:痰饮有狭义和广义、有形和无形之分。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又称之为外痰。sputum

广义的痰饮: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又称之为内痰。

phlegm医学课件49分类:痰饮有狭义和广义、有形和无形之分。狭义的痰49医学课件50有形痰饮:FormedPhlegm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无形之痰:FormlessPhlegm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无形可证。

医学课件50有形痰饮:FormedPhlegm是指视之50医学课件51(二)痰饮的形成Theformation外感风寒饮食不节中阳受困水湿不运七情所伤阻遏脾阳水湿停聚肝气乘脾水湿不化肺通调涩滞脾转输无权肾蒸化失职三焦水道失司水湿或聚而成饮或遇火煎熬为痰痰饮以阳虚阴盛为本证候以本虚标实多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医学课件51(二)痰饮的形成Theformation外感风51医学课件52(三)痰饮致病的特点

ThePathogenicfeatures1、阻碍经络气血2、阻滞气机3、影响水液代谢4、易蒙蔽神明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医学课件52(三)痰饮致病的特点

ThePathogen52医学课件531、阻碍经络气血流注经络、经络阻滞: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半身不遂痰饮结于局部:痰核、瘰疬、阴疽、流注瘰疬(scrofula淋巴结核)医学课件531、阻碍经络气血流注经络、经络阻滞:肢体麻木、屈53医学课件542、阻滞气机痰留于肺:肺失宣肃(胸闷、咳喘、咳痰)痰阻中焦: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痰停胁下:胸胁胀满、咳而引痛。痰结咽喉: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等(梅核气-神经官能证)医学课件542、阻滞气机痰留于肺:肺失宣肃(胸闷、咳喘、咳痰54医学课件553.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下焦,影响肾、膀胱的气化功能,水液停蓄。医学课件553.影响水液代谢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55医学课件564、易蒙蔽神明痰浊蒙蔽清窍,头晕目眩、扰乱心神精神不振。

痰浊上犯,神昏谵妄,与风火相合:癫、狂、痫等。

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精神分裂症

癫痫,俗称羊癫风

医学课件564、易蒙蔽神明痰浊蒙蔽清窍,头晕目眩、神志不56医学课件57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上至头,下至足,内至脏腑,外达肌肤。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概括起来有咳、喘、悸、眩、呕、滞、肿、痛八大证。“百病多由痰作祟”医学课件57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上至头,下至足,内至脏腑,57医学课件58四饮痰饮:饮停肠胃悬饮:饮停胁下溢饮:饮停四肢支饮:饮停胸胁医学课件58四饮痰饮:饮停肠胃58医学课件59二、瘀血StagnantBlood(一)瘀血的概念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虾血。瘀乃血液停积,不能活动之意。所谓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而存在于体内。故瘀血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瘀血证则是由瘀血而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医学课件59二、瘀血StagnantBlood(一)瘀59医学课件60瘀血与血瘀的区别:瘀血:

StagnantBlood---------evils

指体内血液不能正常循行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能继发新的病变,属于病因学概念。血瘀:

Bloodstasis----------------states

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医学课件60瘀血与血瘀的区别:60医学课件61(二)瘀血的形成

凡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1.气虚致瘀

血液正常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和统摄

2.气滞致瘀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为瘀。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导致血行迟滞而形成瘀血。医学课件61(二)瘀血的形成凡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61医学课件62

3.血寒致瘀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可形成瘀血。

4.血热致瘀

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而成瘀血。医学课件623.血寒致瘀62医学课件635.津亏致瘀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不足,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血液粘稠,而不能正常在脉内偱行。6.血出致瘀

各种外伤,或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医学课件635.津亏致瘀63医学课件64(三)瘀血致病的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

血为气之母,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

2.阻碍血脉运行

瘀血为有形的实邪,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医学课件64(三)瘀血致病的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64医学课件653.易生险证瘀血阻滞脏腑,留而不去,变生急证、险证。医学课件653.易生险证65医学课件66瘀血致病的病证特点1.疼痛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尤甚。

2.肿块体表者可见局部青紫肿胀,体内者按之质硬、推之不移。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4.紫绀面色、口唇、肌肤、爪甲青紫久瘀者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5.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6.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医学课件66瘀血致病的病证特点1.疼痛刺痛、痛有定处、夜66医学课件67舌有瘀点医学课件67舌有瘀点67医学课件68皮肤瘀斑医学课件68皮肤瘀斑68医学课件69肌肤甲错医学课件69肌肤甲错69医学课件70面色黧黑医学课件70面色黧黑70医学课件71三、结石lithiasis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一)结石的概念医学课件71三、结石lithiasis结石,是71医学课件72(二)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当嗜食辛辣炙煿湿热内生2.情志内伤暴受惊恐3.肾精亏虚虚热煎结4.寄生虫感染蛔虫5.用药不当用药过量、影响脏腑(肾、膀胱)气化功能化学药物:钙、镁、铋、酸、碱性药类药物6.异物积存7.外伤医学课件72(二)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当嗜食辛辣炙煿72医学课件73(三)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空腔性脏器肝、胆、胃、肾、膀胱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形成缓慢;部位不同,表现各异3.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4.“不通则痛”——阵发性、或持续疼痛,甚或绞痛。医学课件73(三)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空腔性脏器肝、73医学课件74(四)常见结石病证1.胆石症:胆囊或胆管的结石常见症状——食欲不振,右胁下疼痛,黄疸轻者可无明显症状医学课件74(四)常见结石病证1.胆石症:胆囊或胆管的结石74医学课件752.尿石症:泌尿系结石常见症状--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直径>2cm的结石不可能通过尿道排出。医学课件752.尿石症:泌尿系结石75医学课件76注意!1.肾结石患者应减少草酸的摄入如菠菜、豆类、葡萄、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

2.肾结石患者应控制钙的摄入忌睡前喝牛奶,不盲目补钙医学课件76注意!1.肾结石患者应减少草酸的摄入76医学课件773.胃结石胃内食物不被消化,凝结成块而形成

常因空腹或过量食用柿子、山楂、黑枣引起医学课件773.胃结石77医学课件78第四节其他病因在中医病因学中,除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源因素、先天因素等。医学课件78第四节其他病因在中医病因学中,除外感病因、内78医学课件79一、外伤(一)外伤的概念外伤指机械暴力等外力如扑击、跌仆、利器等击撞,以及烫伤、烧伤、冻伤等而致皮肤、肌肉、筋骨损伤的因素。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化学伤等。医学课件79一、外伤(一)外伤的概念79医学课件80(二)外伤的致病特点1.外力损伤(枪弹、金刃、跌打等因机械暴力所引起的损伤)轻者为皮肉损伤—出现局部的疼痛、青紫瘀斑、出血肿胀。重者损伤筋骨内脏—关节脱臼、骨折、大出血,甚至昏迷、抽搐、亡阳等严重病变。医学课件80(二)外伤的致病特点1.外力损伤(枪弹、金刃、跌80医学课件812.烧烫伤烧烫伤又称“火烧伤”、“火疮”等。烧烫伤多由沸水(油)、高温物品、烈火、电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一般以火焰和热烫伤为多见。烧烫伤总以火毒为患。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表面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重度烧伤可损伤肌肉筋骨,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甚至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医学课件812.烧烫伤81医学课件823.冻伤: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冻伤在我国北方冬季常见。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的时间、部位等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医学课件823.冻伤:82医学课件83冻伤一般有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之分(1)局部性冻伤轻者—受冻部位皮肤苍白,局部寒冷麻木,继而肿胀,皮色转为紫红,或有结块不甚而皮肤坼裂,自觉灼痛、瘙痒;或有大小不等的水泡、血泡,自觉疼痛,感觉不灵敏。如无染毒,则逐渐消肿,结成紫黑色痂皮,不久痂皮脱落而愈。寒为阴邪,性凝滞,收引医学课件83冻伤一般有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之分(1)局部性冻伤83医学课件84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寒冷影响,出现紫斑、水肿等,则称为“冻疮”。医学课件84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寒冷影响,出现紫斑、水84医学课件85重者—局部麻木冷痛,青紫漫肿,感觉丧失,有大水泡,水泡破后显露出紫红色创面,流溢滋水,溃烂成疮,甚至肌肤变黑,骨脱筋连,成为坏疽。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医学课件85重者—局部麻木冷痛,青紫漫肿,感觉丧失,有大水泡85医学课件86(2)全身性冻伤(冻僵)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凝滞收引。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去温煦和推动血行作用,则为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医学课件86(2)全身性冻伤(冻僵)86医学课件874.化学伤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直接损伤局部可见皮肤粘膜红肿水泡、糜烂全身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或昏迷抽搐。强酸强碱,农药、有毒气体、军用毒剂、生活煤气等医学课件874.化学伤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直接损伤强酸强碱,87医学课件885.电击伤意外触电事故造成的人体损害有触电或雷击史局部有程度不等的烧伤、血肿短暂或长久昏迷、或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脉搏细微,或惊厥痉挛甚或僵直者。医学课件885.电击伤意外触电事故造成的人体损害88医学课件896.虫兽伤

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昆虫、疯狗咬伤等。轻则局部肿疼、出血,重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或毒邪内陷而死亡。医学课件896.虫兽伤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昆虫、疯狗咬伤89医学课件90①风毒(神经毒):常见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伤口表现以麻木为主,无明显红肿热痛。全身症状,轻者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重者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呼吸减弱或停止。(1)毒蛇咬伤:毒蛇咬伤后,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三类。医学课件90(1)毒蛇咬伤:毒蛇咬伤后,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90医学课件91②火毒(血循毒):常见蝰蛇、尖吻蝮蛇、青竹蛇和烙铁头蛇咬伤。伤口红肿灼热疼痛,起水泡,甚至发黑,日久形成疡。全身症状见寒战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下或内脏出血,尿血、便血、吐血、衄血,继则出现黄疸和贫血等,严重中毒死亡。医学课件91②火毒(血循毒):常见蝰蛇、尖吻蝮蛇、青竹蛇和烙91医学课件92③风火毒(混合毒):如眼镜蛇、大眼镜蛇咬伤,临床表现有风毒和火毒的症状。医学课件92③风火毒(混合毒):如眼镜蛇、大眼镜蛇咬伤,临床92医学课件93(2)昆虫蜇伤

某些虫类可通过毒刺及毒毛或口器刺吸人体而导致发病,常见的虫蜇伤有蜂蜇伤、蝎蜇伤和蜈蚣咬伤。轻者—局部红肿热痛。重者—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医学课件93(2)昆虫蜇伤某些虫类可通过毒刺及毒毛或口器93医学课件94(3)疯狗咬伤:疯狗咬伤初起仅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医学课件94(3)疯狗咬伤:94医学课件95二、寄生虫

(一)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且能损伤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医学课件95二、寄生虫(一)寄生虫的基本概念95医学课件96中医学早巳认识到寄生虫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诸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又称寸白虫)、血吸虫等。患病之人,或因进食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水、疫土而发病。由于感染的途径和寄生虫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二)寄生虫的致病特点医学课件96中医学早巳认识到寄生虫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诸如:蛔96医学课件97如蛔虫病,常可见胃脘疼痛,甚则四肢厥冷等,称之为“蛔厥”;蛲虫病可有肛门瘙痒之苦;血吸虫病,因血液运行不畅,久则水液停聚于腹,形成“蛊胀”(臌胀)。

上述蛔虫、蛲虫、血吸虫等肠道寄生虫,其为病多有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腹痛等临床特征。医学课件97如蛔虫病,常可见胃脘疼痛,甚则四肢厥冷等,称之为97医学课件98蛲虫病医学课件98蛲虫病98医学课件99臌胀(血吸虫病)医学课件99臌胀(血吸虫病)99医学课件100三、先天致病因素又称“胎传”,包括胎弱和胎毒。1.胎弱: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禀赋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胎儿禀赋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父母的体质。胎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腰膝酸软,及五迟、五软、解颅等病证。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

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医学课件100三、先天致病因素又称“胎传”,包括胎弱和胎毒。100医学课件101囟门医学课件101囟门101医学课件102胎弱的主要病机为五脏气血阴阳不足。胎儿在母体能否正常生长发育,除与禀受于父母的精气有关外,还与母体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母体之五脏气血阴阳不足,必然会导致胎儿气血阴阳的不足,而出现五脏系统的病变。医学课件102胎弱的主要病机为五脏气血阴阳不足。102医学课件103肺主皮毛,肺气不足—皮薄怯寒,毛发不生;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血不华色,面无光彩;脾主肌肉,脾气不足—肌肉不生,手足如消;肝主筋,肝气不足—筋不束骨,机关不利;肾主骨,肾气不足—骨节软弱,久不能行。医学课件103肺主皮毛,肺气不足—皮薄怯寒,毛发不生;103医学课件1042.胎毒:胎毒指婴儿在胎妊期间受自母体毒火,因而出生后发生疮疹和遗毒等病的病因。胎毒多由父母恣食肥甘,或多郁怒悲思,或纵情淫欲,或梅疮等毒火蕴藏于精血之中,隐于母胞,传于胎儿而成。胎毒为病,一指胎寒、胎热、胎黄、胎搐、疮疹等;二指遗毒,又名遗毒烂斑,即先天性梅毒,系胎儿染父母梅疮遗毒所致。医学课件1042.胎毒:104医学课件105

遗传性疾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如某些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癫狂痫(精神分裂症、癫痫)、消渴(糖尿病)、多指(趾)症、眩晕和中风(高血压病)、色盲、近视以及过敏性疾病等。

胎传疾病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即表现出来的疾病。如主要表现为形态结构异常,则称为先天性畸形。如某些心悸(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闭经(先天性无子宫、无卵巢等)、兔唇等,都属于先天性疾病。医学课件105遗传性疾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105医学课件106四、医源因素(一)药邪

“药邪”,是指由药物偏性或运用不当所产生的一种致病因素。“是药三分毒”各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药物治病就是利用这一偏性,不问机体偏胜情况,也不问药物的偏性如何,滥用药物,或者不适当地多服、久服,都会有损于机体的健康。医学课件106四、医源因素(一)药邪106医学课件1071.用量过大:药性峻猛或有毒性的药物应该严格遵守临床用量的规定。如:乌头、马钱子、巴豆等2.炮制不当:有毒药物经适当炮制后可减毒,如不炮制或炮制不规范,易致中毒。

如半夏姜制,延胡索醋制等3.配伍不当:如,没有遵从“十八反”、“十九畏”医学课件1071.用量过大:药性峻猛或有毒性的药物应该严格遵107医学课件108乌头医学课件108乌头108医学课件109马钱子医学课件109马钱子109医学课件110巴豆医学课件110巴豆110医学课件111半夏医学课件111半夏111医学课件112延胡索医学课件112延胡索112医学课件113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医学课件113十八反歌诀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113医学课件1144.用法不当(违反禁忌)中药的妊娠禁忌歌诀: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zhe”虫。

5.滥用补药

药物的阴阳属性引起人体阴阳失调。医学课件1144.用法不当(违反禁忌)114医学课件115(二)医过1.言行不当增加信任感2.处方草率态度应端正字迹要清楚3.诊治失误即“误诊”(包括医疗事故)医学课件115(二)医过115医学课件116津亏阴虚而成.例肺燥、肠燥内生“五邪”内风内火内湿内燥内寒(暑无内生)阳气亢逆变动而成.例:肝阳化风

阳盛、邪郁化火而成例:五志化火,阴虚生热脾失健运而成.例:痰饮内停.水肿

阳虚温煦不足而成.例:心阳虚、肾阳虚衰医学课件116津亏阴虚而成.例肺燥、肠燥内生“五邪”内风(暑116医学课件117病案一陈某,女,16岁,学生。1975年2月1日初诊主诉:反复高热寒战、关节游走疼痛、一过性皮疹1年。病史:去年元月下旬以来高热不时而作,可达40.5℃,每伴明显寒战,历时数小时,汗出而热退,上下肢大小关节游走性疼痛,伴肿胀而皮色白。面色苍白,咽痛不红,皮肤红斑时现时隐。医学课件117病案一陈某,女,16岁,学生。1975年2月1117医学课件118检查:血沉20mm/h,黏蛋白,白细胞计数34.3×109/升。舌红,苔薄白腻而润。脉弦数较大。思考讨论题:(1)患者感受了哪几种病邪?以哪种病邪为主?(2)病例中哪些症状与体征可以反映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医学课件118检查:血沉20mm/h,黏蛋白,白细胞计数34118医学课件119病案二刘某,男,60岁,退休职工。1960年6月初诊主诉:腰腿关节疼痛10年。病史:患腰腿关节疼痛10年,痛有定处,遇寒病增。开始右膝关节较重,左腿及腰痛稍轻。1956年以后,更加冷痛沉重,麻木拘挛,下肢屈伸不利,以致不能下地活动,须靠拐杖或搀扶移步。医学课件119病案二刘某,男,60岁,退休职工。1960年6119医学课件120检查:面黄滞晦黑。舌质暗红偏淡,苔薄灰白。脉沉细。思考讨论题:(1)结合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分析本病例的临床表现。(2)此患者是内寒还是外寒?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医学课件120检查:面黄滞晦黑。舌质暗红偏淡,苔薄灰白。脉沉120医学课件121病案三丁某,男,45岁,干部。1999年4月20日初诊主诉:低热、头昏重、食少10天。病史:本月8日下乡检查工作淋雨。次日发热不退(39℃),住院治疗,各项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病毒性感冒”。西药治疗后热势已减,但傍晚低热,入夜更甚(38℃左右),转中医治疗。诊时:低热不退,微恶寒,头昏头重,胸闷不展,周身困重,四肢倦怠,不思饮食,稍食则恶心欲吐,大便溏薄,小便混浊。检查: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数。医学课件121病案三丁某,男,45岁,干部。1999年4月2121医学课件122思考讨论题:(1)患者感受了哪种病邪?该病邪入侵的主要诱因是什么?(2)请试用六淫致病特点来分析本病例临床症状的发生机制。医学课件122思考讨论题:122医学课件123病案四范某某,男,57岁。主诉:发热、干咳4天。病史:秋初久晴无雨,4天前始患头痛、发热、无汗、干咳少痰等症,经用桑菊饮等未能控制病情,继而气逆而喘,体温高达39.2℃,咽喉干痛,咯痰带血而黏,鼻干唇燥,口干微渴,皮肤干燥,神倦纳呆,胸闷胁痛,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医学课件123病案四范某某,男,57岁。123医学课件124检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脉弦数。思考讨论题:(1)本患者为燥邪为患,是内燥还是外燥?是凉燥还是温燥?病邪主要侵犯哪一脏?(2)用燥邪的特性来分析本病的临床症状。医学课件124检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脉弦数。124医学课件125病案五徐某某,女,28岁。1962年8月31日初诊。主诉:结婚4年未孕。病史:结婚4年未生育,平素精神忧郁,性急易怒,胸闷,喜出长气。每次行经推迟40余天,量中等,色紫黑夹有血块,行经不畅,经期腹痛剧烈,拒按。经前小腹胀满连及胸胁,乳房胀痛,甚时不能触衣,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经后逐渐消失。医学课件125病案五徐某某,女,28岁。1962年8月31日125医学课件126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医学课件1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的讲解126医学课件127本章节主要内容:概述第一节六淫第三节病理产物疠气第二节七情内伤第四节其他病因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医学课件2本章节主要内容:概述127医学课件128本章节学习的目的与要求:1.掌握六淫及疠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七情治病特点;痰饮、瘀血、结石等继发性病因的形成及致病特点。2.熟悉病因的概念;饮食、劳倦、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医过、胎传等致病因素的概念及其致病作用。3.了解病因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病因的分类。医学课件3本章节学习的目的与要求:1.掌握六淫及疠气的性质与128医学课件129一、概念病因(致病因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范围:中医学中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等。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概述医学课件4一、概念病因(致病因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概述129医学课件130二、中医病因的分类3.陈无择:在张仲景分类的基础上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具体阐明了“三因学说”。1.《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

《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2.张仲景: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金匮要略》)。

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近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及至虎狼毒虫,金疮委折等,为不内外因。医学课件5二、中医病因的分类3.陈无择:在张仲景分类的基础上130医学课件131三、目前常用中医病因分类1.外感病因:六淫、疠气2.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3.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4.其他病因:外伤、胎传等。医学课件6三、目前常用中医病因分类1.外感病因:六淫、疠气131医学课件132四、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依据

1.贯穿整体观念2.应用类比方法方法

1.问诊求因2.取象比类3.辨证求因医学课件7四、中医病因学的特点132医学课件133第一节:外感病因

Exogenousetiologicalfactors外感病因是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引起外感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病因包括六淫、疠气。医学课件8第一节:外感病因

Exogenousetiolo133医学课件134(一)六淫的概念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病邪的统称。六气: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一、六淫Sixclimaticevils医学课件9(一)六淫的概念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一、六134医学课件135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①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六气发生太过非其时有其气人体正气不足发病气候变化急骤医学课件10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六气发生太过非其时有其气人体135医学课件136②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称为六淫。

气候变化(六气)人体正气六淫发病不病六气医学课件11②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136医学课件137(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人体从外感受而发病。2.季节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3.地域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一或兼夹而致病。5.转化性:六淫之邪侵入人体后,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医学课件12(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137医学课件138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点,故风为阳邪。风性轻扬,故风邪易侵犯人体头部、肺脏、肌表等阳位。风性开泄,故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开张。a.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先导b.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4.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3.风性主动1、风Wind善行:病变部位不固定(游走性关节疼痛)数变: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中风)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2.风善行而数变。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三)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医学课件13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点,故风为阳邪138医学课件139风疹(荨麻疹)患者医学课件14风疹(荨麻疹)患者139医学课件140面瘫(面神经麻痹)患者医学课件15面瘫(面神经麻痹)患者140医学课件1413.寒主收引(收缩、牵引)阴胜则寒:1、全身或局部寒冷征象。

2、寒邪不伤津,阳不化阴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清稀。寒凝经脉气血——不通则痛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伤寒—寒邪伤肌表中寒—寒邪直中脏腑2.寒性凝滞(凝结、阻滞)指寒邪能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肌肉收缩而挛急的致病特点寒邪Cold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医学课件163.寒主收引(收缩、牵引)阴胜则寒:1、全身或141医学课件142A.夏季多雨,暑热升散,蒸腾水湿,弥漫空间B.乘凉露宿,恣饮生冷,伤脾生湿。3.暑邪Summer-Heat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病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病只有外感,无内生。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分,还有阴阳之别。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

暑病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胸闷恶心,头重身倦,便溏不爽。(中暑)暑邪伤人多出现一派典型的阳热症状。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一方面耗伤津液,另一方面,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是气随津脱。医学课件17A.夏季多雨,暑热升散,蒸腾水湿,弥漫空间3.暑142医学课件143重:沉重—肢体沉重、头坠重、乏力、关节疼痛重着。浊: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4、湿邪Dampness

3.湿性粘滞(粘腻、停滞)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伤阳气

A:病症——粘滞性B:病程——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2.湿性重浊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于阴,同类相求,故湿邪致病多伤及人体的下部。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粘滞。当其侵犯人体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经络气机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凡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医学课件18重:沉重—肢体沉重、头坠重、乏力、4、湿邪Da143医学课件144水肿患者医学课件19水肿患者144医学课件145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5.燥邪Dryness温燥(初秋,燥与热结)凉燥(深秋,寒与燥结)2.燥易伤肺肺喜濡润而清肃。肺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犯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医学课件20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5.燥邪温燥(初秋,燥与热145医学课件1466.(热、温)邪Fire(1)概念①温、热、火、暑的比较火a.温与热: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b.暑与火: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火热之邪致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c.火与热: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并称。热纯属病邪,火有正邪,虚实之分。热多属外感,火多由内生。医学课件216.(热、温)邪146医学课件147少火、壮火:②火的含义少火:生理之火,是对人体具有温煦作用的阳气。壮火:病理之火,是由于阳热亢盛而产生,是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外火、内火:作为病理性的火,又分为外火、内火外火:是指感受自然界的火热之邪,也可由风、寒、暑、湿、燥五邪转化而来。内火: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实火、虚火:实火:阳热亢盛引起的实热证。虚火:阴虚不能制阳,“阴虚生内热”的虚热证以及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君火、相火:作为人之生理之火,少火又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肝、肾、胆、心包、三焦、膀胱之阳气。阴火、阳火:从生理部位而言从病理性质而论医学课件22少火、壮火:②火的含义少火:生理之火,是对人体具147医学课件148火、热升腾上炎胃火上攻—牙龈肿痛风热上壅—头痛、咽喉肿痛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生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热灼肝经,耗伤津液,筋脉失养,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动血:热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病症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扰心神(2)热(火)邪性质及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耗气伤津5.火易致肿疡热入血分,遏阻营血:化腐成脓医学课件23火、热升腾上炎生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热148医学课件149疠气的基本概念二、疠气

Pestilentialevils—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是一类有别于六淫的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传播途径概念—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别名医学课件24疠气的基本概念二、疠气

Pestilenti149医学课件150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常现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即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种疠气均有各自特异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痄腮医学课件25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150医学课件151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医学课件26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51医学课件152影响疠气产生(与流行)的因素①气候因素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地震等。②环境因素水源、空气污染,食物污染、饮食不当。③预防措施不当对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与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免疫预防健康人群等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不当。④社会因素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政府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与治疗措施。医学课件27影响疠气产生(与流行)的因素①气候因素久旱、酷热152医学课件153第二节:内伤病因概念:内伤病因泛指人的情感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越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脏腑的致病因素,主要内容有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特点:

内伤病因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其直接损伤内脏精气,可引起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医学课件28第二节:内伤病因概念:内伤病因泛指人的情感或行为153医学课件154一、七情内伤(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平时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但若七情太过或持久刺激而使人发病,则成为致病因素。

七情内伤: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或引起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医学课件29一、七情内伤(一)七情的基本概念:154医学课件155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关系(如同六气与六淫的关系)情志刺激人体正气发病不病七情内伤七情医学课件30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关系情志人体发病不病七情七情155医学课件156(二)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情志活动产生于五脏精气;“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2.情志过激又伤五脏精气五脏肝心脾肺肾精气情志怒喜思悲恐藏化生伤伤伤医学课件31(二)与脏腑气血的关系1.情志活动产生于五脏精156医学课件157(三)与心神的关系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节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各脏腑气血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素问·疾病类》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为心使也。”医学课件32(三)与心神的关系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157医学课件158(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中医理论认为:“哀乐失时,殃咎必至。”这说明人体自身情绪因素、心态状况与疾病的形成、发展、趋变、转归有着相关联系,而且对人生理、心理之偏倚、衰蜕、变异也有一定影响。医学课件33(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历来158医学课件159心身疾病就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皮肤病、乳腺增生、月经不调、消化性溃疡等)。中医古籍《素问·举痛论》中曾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就是说,人体之脏腑功能失调常表现出各异的情志改变.七情的偏激过盛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医学课件34心身疾病就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而引起的一类疾病159医学课件160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强度、方式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二是影响病情发展与转归。医学课件35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160医学课件1611.多发情志病(影响心主神明)2.直接伤及内脏(五脏与情志对应关系)3.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4.影响病情变化(情志刺激加重疾病)致病特点:医学课件361.多发情志病(影响心主神明)致病特点:161医学课件1621.多发情志病情志病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等;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医学课件371.多发情志病情志病包括:162医学课件1632.直接伤及内脏①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喜伤心: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精神失常怒伤肝:两胁胀痛、善太息、呕血、晕厥忧伤肺:气短胸闷、精神萎靡、意志消沉思伤脾: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大便溏泄恐伤肾:肾气不固、精气耗泄损伤它脏:暴怒伤肝——横逆脾胃思虑伤脾——耗伤心血

②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灵枢·口问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类经》亦曰:“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③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如惊喜伤心—心悸、失眠、健忘,甚至精神失常。郁怒伤肝—两胁胀痛、善太息、咽中如有物梗阻。忧思伤脾—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医学课件382.直接伤及内脏①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喜伤心:心神163医学课件164喜则气缓

1、气机涣散不能收持2、神气涣散而不藏怒则气上

1、疏泄失常上逆2、肝不藏血而出血

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忧则气郁3.影响脏腑气机医学课件39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3.影响164医学课件1654.影响病情变化良性的或积极的情志变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剧烈的情绪波动,则能加重病情。医学课件404.影响病情变化良性的或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