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课件_第1页
《多重耐药》课件_第2页
《多重耐药》课件_第3页
《多重耐药》课件_第4页
《多重耐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重症医学科杨忻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重症医学科杨忻知识点多重耐药菌定义实际工作中我们常见的MDRO有哪些怎样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怎样做好MDRO的预防及控制工作知识点多重耐药菌定义定义

2011年卫生部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指出了MDRO的定义,同年,欧洲疾控中心(ECDC)和美国疾控中心(CDC)发起制定关于多重耐药、泛耐药和全耐药的专家共识,做出清晰的界定定义定义

定义定义定义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2012年至今我科MDRO前三位的是:CR-AB、MDR/PDR-PA、MRSA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分为获得性耐药和天然耐药天然耐药又称固有耐药,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较为稳定,如烟曲霉菌(氟康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泰能、倍能)、大肠埃希菌(万古霉素)获得性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细菌耐药机制细菌耐药分为获得性耐药和天然耐药耐药菌感染原因耐药菌感染原因MDRO感染表现由MDRO引起的感染呈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MDRO感染表现由MDRO引起的感染呈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诊断

以临床表现为基础,在标本中找到病原菌为确诊依据定植:标本培养阳性,但病人无感染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象)提示无感染感染:标本培养阳性,病人出现与培养出的病原菌相符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提示有感染诊断以临床表现为基础,在标本中找到病原菌为确危害近年来,MDRO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MDRO感染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危害近年来,MDRO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MDR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12项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12项措施MDRO预防及控制措施一、加强人员管理二、做好环境管理三、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六、做好MDRO感染监测及登记MDRO预防及控制措施一、加强人员管理

(一).工作人员管理1.教育培训(知-信-行)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一、加强人员管理一、加强人员管理(一).工作人员管理2.了解当前科内感染现状:三种方法

一、加强人员管理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

用户名:工资号密码:123456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三、科室感染患者登记本

将科室感染患者纳入晨交办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三、科室感染患者登记本二、做好环境管理严格正确划分无菌、清洁及污染区域病房每日开窗通风,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行空气消毒保持墙面和门窗无尘清洁,每日加强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加强床单位及仪器外表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MDRO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二、做好环境管理严格正确划分无菌、清洁及污染区域三、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4、严格消毒灭菌5、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工作三、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

转入:接到患者即将转入通知,接听电话者问清患者目前状况,除基本病情外,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感染,以便选择安置床位,将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以及不同种类的感染患者分开转出:电话告知,专用推车或床,用后消毒

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更换引流装置、配药、换药、吸痰、气切护理)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有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现状堪忧:不洗手、洗手不彻底、戴手套代替洗手、不正确的戴手套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指征: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正确使用手套,既保护工作人员自己,也保护患者不受污染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4、严格消毒灭菌《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浸泡使用的消毒液定期更换:含氯制剂、戊二醛使用中的消毒液:酒精、氯己定、过氧化氢、安尔碘酒精瓶、氯己定瓶高压灭菌

4、严格消毒灭菌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隔离措施实施现状堪忧:

条件限制:1.硬件缺乏:隔离病室设置配套不规范,无缓冲间;2.人力缺乏措施不到位,形似而神不是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感染隔离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或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是针对所有病人,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隔离措施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MDRO感染患者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有开放性伤口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患者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MDRO感染患者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在病房尽端设立隔离病室有“特殊感染病房”标识有1米黄线设缓冲间非触式洗手装置病室应通风良好,空气清新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隔离标识清楚分级牌颜色区别红色:保护性床边隔离黄色:感染性隔离绿色:无须隔离分级意义A:生命体征不稳定﹢ICU支持手段使用中(1:1)B:生命体征稳定﹢ICU支持手段使用中(1:2-3)C:生命体征稳定﹢ICU支持手段使用中﹢潜在危险(1:3-4)D:生命体征稳定,随时可转出ICU,无需专人护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感染隔离病室管理人员管理:按要求着装,避免不必要的出入物品管理:固定专用,用后消毒,不能专用物品(平车)一用一消毒环境管理:动态消毒机定时换气及空气消毒,墙面门窗无尘清洁,每日消毒液拖地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感染隔离病室管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细节化隔离工作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MDRO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使用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MDRO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吸痰或雾化操作时,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患者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CT),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做好感染控制措施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患者可解除隔离细节决定成败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细节化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

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

实施终末处理者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戴袖套、围裙)拆除病室内窗帘和床单元布类,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装,注明“隔离”字样,送洗浆房清洗消毒清除室内垃圾,一次性物品(如负压连接管、吸氧管、吸痰管等)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装,注明“隔离”字样,以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

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所有再利用玻璃瓶,消毒或灭菌后备用病历牌、液体摆放盒、三瓶架、饭盒等患者用品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床垫、被褥、枕芯用移动式三氧消毒机消毒30分钟以上,床旁桌、病床及病床周围环境(设备带)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将物体表面残留消毒液擦拭清除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做好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监护仪及导线,输液泵等医疗仪器用75%酒精擦拭。血压计袖带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使用后呼吸机处理:将一次性呼吸回路放入病室内双层黄色塑料袋以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呼吸机表面2%戊二醛或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钟以后再用清水擦拭两遍以清除残留消毒液,湿化罐、螺纹管用2%戊二醛浸泡6-10小时,或供应室处理地面以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关闭门窗、空调及换气扇,以三氧消毒机消毒病室空气两小时以上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做好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达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可延长至48h。手术时间较短(<2h)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h,必要时延长至48h。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感染性废物(黄)、病理性废物(黄)、损伤性废物(黄)、化学性废物(黄)、药物性废物(褐色)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最多装3/4满严格分类收集,日产日清,防止交叉感染,临时放置不超过48小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感染性废物(黄)、病理性废物(黄)六.做好MDRO感染监测及登记医院感染上报系统上报及登记感染病人登记空气、物表及工作人员手卫生监测及登记感染病人终末处理后物表细菌监测及登记各仪器设备使用及消毒登记本六.做好MDRO感染监测及登记总结多重耐药菌定义实际工作中我们常见的MDRO有哪些?怎样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怎样做好MDRO的预防及控制工作?(加强人员管理;做好环境管理;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做好MDRO感染监测及登记)总结多重耐药菌定义Thanks!!Thanks!!53可编辑感谢下载53可编辑感谢下载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重症医学科杨忻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重症医学科杨忻知识点多重耐药菌定义实际工作中我们常见的MDRO有哪些怎样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怎样做好MDRO的预防及控制工作知识点多重耐药菌定义定义

2011年卫生部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指出了MDRO的定义,同年,欧洲疾控中心(ECDC)和美国疾控中心(CDC)发起制定关于多重耐药、泛耐药和全耐药的专家共识,做出清晰的界定定义定义

定义定义定义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2012年至今我科MDRO前三位的是:CR-AB、MDR/PDR-PA、MRSA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分为获得性耐药和天然耐药天然耐药又称固有耐药,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较为稳定,如烟曲霉菌(氟康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泰能、倍能)、大肠埃希菌(万古霉素)获得性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细菌耐药机制细菌耐药分为获得性耐药和天然耐药耐药菌感染原因耐药菌感染原因MDRO感染表现由MDRO引起的感染呈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MDRO感染表现由MDRO引起的感染呈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诊断

以临床表现为基础,在标本中找到病原菌为确诊依据定植:标本培养阳性,但病人无感染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象)提示无感染感染:标本培养阳性,病人出现与培养出的病原菌相符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提示有感染诊断以临床表现为基础,在标本中找到病原菌为确危害近年来,MDRO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MDRO感染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危害近年来,MDRO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MDR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12项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12项措施MDRO预防及控制措施一、加强人员管理二、做好环境管理三、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六、做好MDRO感染监测及登记MDRO预防及控制措施一、加强人员管理

(一).工作人员管理1.教育培训(知-信-行)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一、加强人员管理一、加强人员管理(一).工作人员管理2.了解当前科内感染现状:三种方法

一、加强人员管理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

用户名:工资号密码:123456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一、感染上报系统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二、医生工作站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三、科室感染患者登记本

将科室感染患者纳入晨交办了解科室感染患者情况三、科室感染患者登记本二、做好环境管理严格正确划分无菌、清洁及污染区域病房每日开窗通风,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行空气消毒保持墙面和门窗无尘清洁,每日加强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加强床单位及仪器外表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MDRO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二、做好环境管理严格正确划分无菌、清洁及污染区域三、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4、严格消毒灭菌5、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工作三、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

转入:接到患者即将转入通知,接听电话者问清患者目前状况,除基本病情外,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感染,以便选择安置床位,将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以及不同种类的感染患者分开转出:电话告知,专用推车或床,用后消毒

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更换引流装置、配药、换药、吸痰、气切护理)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有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现状堪忧:不洗手、洗手不彻底、戴手套代替洗手、不正确的戴手套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指征: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正确使用手套,既保护工作人员自己,也保护患者不受污染3、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4、严格消毒灭菌《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浸泡使用的消毒液定期更换:含氯制剂、戊二醛使用中的消毒液:酒精、氯己定、过氧化氢、安尔碘酒精瓶、氯己定瓶高压灭菌

4、严格消毒灭菌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隔离措施实施现状堪忧:

条件限制:1.硬件缺乏:隔离病室设置配套不规范,无缓冲间;2.人力缺乏措施不到位,形似而神不是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感染隔离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或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是针对所有病人,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隔离措施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MDRO感染患者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有开放性伤口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患者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MDRO感染患者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在病房尽端设立隔离病室有“特殊感染病房”标识有1米黄线设缓冲间非触式洗手装置病室应通风良好,空气清新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隔离标识清楚分级牌颜色区别红色:保护性床边隔离黄色:感染性隔离绿色:无须隔离分级意义A:生命体征不稳定﹢ICU支持手段使用中(1:1)B:生命体征稳定﹢ICU支持手段使用中(1:2-3)C:生命体征稳定﹢ICU支持手段使用中﹢潜在危险(1:3-4)D:生命体征稳定,随时可转出ICU,无需专人护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感染隔离病室管理人员管理:按要求着装,避免不必要的出入物品管理:固定专用,用后消毒,不能专用物品(平车)一用一消毒环境管理:动态消毒机定时换气及空气消毒,墙面门窗无尘清洁,每日消毒液拖地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感染隔离病室管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细节化隔离工作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MDRO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使用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MDRO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吸痰或雾化操作时,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患者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CT),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做好感染控制措施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患者可解除隔离细节决定成败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细节化隔离工作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

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

实施终末处理者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戴袖套、围裙)拆除病室内窗帘和床单元布类,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装,注明“隔离”字样,送洗浆房清洗消毒清除室内垃圾,一次性物品(如负压连接管、吸氧管、吸痰管等)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装,注明“隔离”字样,以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5、做好感染隔离工作

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处理所有再利用玻璃瓶,消毒或灭菌后备用病历牌、液体摆放盒、三瓶架、饭盒等患者用品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床垫、被褥、枕芯用移动式三氧消毒机消毒30分钟以上,床旁桌、病床及病床周围环境(设备带)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将物体表面残留消毒液擦拭清除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