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简析.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战争的烽火逼近了京城,我的心中不禁热血沸腾。军令颁发将帅奉命出征,铁骑滚滚包围了敌方龙城。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呼啸的寒风杂伴着战鼓之声。宁愿做一名卒长去冲锋陷阵,也胜过我这样的一个书生。
.六.赏析全诗:来犯,出征,围城,苦战㈠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作者描述这几个片段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来犯
夸张
军情紧急出征出师庄严
借代围城唐军神速苦战烘托悲壮激烈(听觉/视觉).问题:1、诗歌借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要表达怎样的主题?
直接抒发了自己愿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立功塞外的豪情壮志
。.问题2:赏析第三联采用的艺术手法?“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苦战
烘托
悲壮激烈(听觉/视觉).在诗歌鉴赏题目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1、某句诗在文中的作用2、某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前人认为某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对这些类似的问题,如何回答,(分析前一题).1某句具有什么特点(手法)2展开想象,结合对这句诗的理解,再现诗句所描写的情境;3体会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妙处(结构、情感、主旨)手法+句意+作用(结构、情感、主旨)答题步骤.问题2:赏析第三联采用的艺术手法?“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苦战
烘托
悲壮激烈(听觉/视觉).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月下独酌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这身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
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问题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诗眼就是“独”字,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我们对“月”这一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月”这一意象的含义。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独酌”.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赏析“邀”字。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行乐→醉后分散→永结相期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问题2:谈谈你对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理解。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问题3:诗歌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
诗人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艺术技巧:总之,这首诗以乐写愁,以闹写寂,以物为友,以群写独,起伏自然的构思和反衬手法结合在一起,成就了这篇佳作。
.《羌村三首》之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一)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阶段(一)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阶段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壮游时期(35岁以前)2、困守长安时期(35岁—44岁)3、陷贼和为官时期(44岁—48岁)4、漂泊西南时期(48岁——59岁).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1、杜诗歌形象、广泛、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面貌2、杜诗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忧民:忧国:3、杜诗尖锐批判谴责了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罪行.四)杜甫诗歌的语言成就杜诗语言的功力,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用平常的词语、句式表现不平常的感受。二是用不寻常的词语句式写出不平常的感受,就是经过精心锤炼。
.一)写作背景前一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杜甫身陷被叛军沦陷的长安。这三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他后来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赶往朝廷所在地凤翔,投奔唐肃宗,被朝廷任命为左拾遗,担任谏官。因为兵败陈陶斜的房琯辩护而得罪唐肃宗,肃宗在政治上开始疏远他,让他回乡探亲。此时离他离开鄜州已有十个月之久,当时兵荒马乱,哀鸿遍野,杜甫带着政治上的失意,怀着对家人的思念赶回羌村探亲。这三首诗写的就是他此次探亲的一些生活片断。.二)题解这三首诗是事件连贯、主题集中的组诗。它们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通过回家探亲的一些生活片段,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小见大,以小题材反映重大主题。.三)内容讲解1
第一首:这首诗写诗人刚刚到家夫妻重逢时悲喜交集的情景。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三)内容讲解2
第二首:写杜甫回家后忧国忧民的心情。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三)内容讲解3
第三首:写父老乡亲看望杜甫的情景。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羌村三首》之三
翻译: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客人来的时候,院子里的一群鸡正在乱叫争斗。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我把鸡驱赶到树上,才听到客人敲院门的声音。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来的是四五个村中老人,特地来问候我长期远行归来的。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手里都拿着器具,倒出来是清浊不一的酒。.“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父老们都谦称酒味太淡,并说是因为黄黍地无人耕种的缘故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之所以无人耕种,(是因为)战争还未停息,年轻人都去东边打仗了。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我请求为父老们唱一首歌,以表示对他们在艰难之中犹对我有这种深情的惭愧。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一曲虽完,仰天长叹,座中各人都老泪纵横了。.简析《羌》背景: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主题:表达了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表达了作者对动荡时局的悲叹。.三、艺术特色
一是以小见大:诗人以回家后的一些生活片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共同的重大主题;二是主观感情和客观场面相结合:第三首通过父老乡亲的话语和自己的歌声表现主题。.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译文: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登楼》简析背景: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
.“万方多难”暗示怎样一种社会景象?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万方多难”指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
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属反衬手法。
.颔联描述山河壮观,写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表达作者怎样的信念?
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分析尾联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
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
.小结:
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翻译:你没看见走马川在雪海边,黄沙扬起茫茫一片,一直连接到天上。轮台到了九月狂风整夜地呼啸,走马川的石头像斗一样大,随着风势被吹得满地乱滚。现在匈奴牧草茂盛军马正壮,金山西边,烟尘飞扬,汉家的大将就要出兵西征了。将军的金甲在夜间也不脱下,半夜行军,枪戈相互触碰。风头凶猛锐利,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马身上的毛挂着雪片仍然汗气蒸腾,五花马身上斑纹的汗气立即变成冰。在幕帐中起草檄文砚台里的水也凝结了。料想敌军听到汉军出征定会惧怕,不敢短兵相接来交战,将士们一定可以在西门等候捷报。
.赏析:主题:诗人在诗中极力描写走马川一代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并预祝最后的胜利。
.内容分析: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1、诗中所描写的走马川一带环境特点如何?有什么作用?
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走马川一带环境恶劣与艰苦。作用: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
.人对细节刻画得入微而生动,请举例说说其作用。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
写作技巧: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全诗气势豪放,节奏急促有力,行文如流水,像进行曲一样激越豪壮。诗人对细节刻画得入微而生动,如果不曾有过亲身经历与感受,是无法写得如此真切的。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zhàng·返回首页.历史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情,才改为被贬潮州。.学习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被贬的原因申述忠心即景抒情交代后事紧扣(愤)返回首页.推敲诗句1、表达出怎样的感情?2、”横”、“拥”可以替换其他别的词语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横拥突兀、厚重雪厚,阻隔……艰难险阻沉痛惆怅返回首页.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1、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时世艰难,岁逢灾荒,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们为生活所迫而流离失所,各奔东西。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战乱后田园荒芜,兄弟姐妹们辗转四处正在离别之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形影相吊孤零零如同千里单飞的鸣雁,离开故土而没有了根基,仿佛漫天飘飞的秋莲。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共望一轮圆圆的明月,此夜之中,分别五地的我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完全相同。.背景: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主题:写诗人兄弟姐妹流离异地的状况,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用意?比喻。“千里雁”一喻表现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表现思乡之情。从而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品味“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说说它们好在哪里。望月而思乡,这种情怀在诗人那个时代是许多人都有的,诗人说出这一点,能引起散居异地的亲人们的强烈共鸣。.雁门太守行(边塞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本诗主题:主题:这首诗描写并歌颂了守城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颈联中的“起”字能否改为“响”?试具体分析用哪个更好。不能。“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一联,表现友军深夜驰援,驰援部队刚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号令,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声音低回沉重。“响”字着重强调声音的大小,而“起”字更具有动态,鼓面不起,声音就沉重低回。
.请说说作者引用“黄金台”这个典故的用意。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时值青年的诗人已经立下了报效国家的壮志。.请谈一谈这首诗的色彩表现艺术。这首诗可以说是用奇异的色彩组成的,黑云、甲光、金鳞、燕脂、夜紫、红旗、玉龙,一系列变幻莫测的光和色组成了这幅战场的图画。这不仅从色彩上描绘出鲜明如画的战场景物和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也加浓加重了战场悲壮的色调,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壮怀激烈的爱国感情。.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词中的巧妙比喻: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上阕比喻的好处
作者此处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眉眼盈盈处”的妙语双关:
“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下阕简析:“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离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小结: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别云间夏完淳chún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简析首联: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简析颔联: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简析: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赏析《别云间》……悲壮、慷慨羁旅客南冠泪宽泉路别难毅魄灵旗(英雄之痛)(艰苦与不幸)矛盾(杀身成仁——难舍故乡)(坚强、不屈)返回首页..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2/11/262022/11/26Saturday,November26,2022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22/11/262022/11/262022/11/2611/26/202210:42:21AM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022/11/262022/11/262022/11/26Nov-2226-Nov-22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022/11/262022/11/262022/11/26Saturday,November26,2022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022/11/262022/11/262022/11/262022/11/2611/26/2022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6十一月20222022/11/262022/11/262022/11/26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十一月222022/11/262022/11/262022/11/2611/26/2022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2/11/262022/11/2626November2022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2/11/262022/11/262022/11/262022/11/26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2/11/262022/11/26Saturday,November26,2022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022/11/262022/11/262022/11/2611/26/202210:42:21AM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2/11/262022/11/262022/11/26Nov-2226-Nov-22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2/11/262022/11/262022/11/26Saturday,November26,2022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2/11/262022/11/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