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日期:20xx年X月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通过“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时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采访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把搜集到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宣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你们熟悉的国庆节是什么时侯?答:10月1日。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请同学们先看本课的导言。二、新课:(一)、筹建新中国本目主要叙述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首先引导学生先看完本节,由老师列出问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3、《共同纲领》的性质及主要内容?4、大会还做出了哪些决定?学生掌握后,教师可参照教室里面的国旗、国徽、国歌进行介绍。说一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学生可先阅读一遍,然后看一段《开国大典》,享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心境。1、提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谈一谈:请学生谈谈“当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起”的心情?

3、答一答:说一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西藏和平解放由教师讲述:1、解放西藏时,我们采取的是和平解放的方针。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活动建议: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片,同学们相互交流,谈谈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什么?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课程标准: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加强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识。2、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对材料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整理、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阅读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章,观看有关的影片,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讲述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从而引入新课: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二、新课:(一)、稳定物价之战由学生自学,教师稍微讲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真实情况。(二)、农民的翻身解放由教师讲述。主要讲清三个问题:1、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2、土地改革的经过。3、土地改革的意义。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节,了解朝鲜的由来。1、抗美援朝提问:1、中国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2、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组织学生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近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场正义的战争。2、抗美援朝过程:由教师讲述,并引用几个英雄事迹插入讲解,从而反映志愿军作战的艰苦与残酷,同时展现志愿军战士团结友爱、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与学生共同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四)畅所欲言: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学生谈一谈自已的感受,如何在自已的学习和生活中向志愿军学习,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有空请学生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课程标准: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和平共处原则的主要内容。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二、过程与方法:1、在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中,利用分析归纳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使学生认识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然性,认识到从专制到法制,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不断强化民主法制意识。教学方法:启发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请学生学习本课的导言。进而引入新课: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二、新课:(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首先请学生阅读本节,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2、说一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学生考虑回答后,教师讲解有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第一课的一些内容相对比。并结合本目中课文中的“想一想”与“每课一得”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一部有别于以往资产阶级类型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表现在它的民主性上: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近代史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法制的奋斗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艰辛历程,理解民主和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法制意识。(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目可用问题教学法,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本目,了解本目有关内容。思考: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环境如何?答: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遏制的封锁,许多国家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心存疑惧。2、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外交活动,其目的是什么?答: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最早是什么时侯提出来的它与以往的帝国主义外交政策有何不同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12月公正、合理、平等、互利。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表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本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学,然后教师讲述。评论:你如何评价周恩来的外交?总结:本课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确定,为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也说明了我国已从人治走向法制,从专制走向法制的具体过程。从万隆会议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打开了国际封锁的外交局面。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泄劲时期总路线的内容。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3、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二、过程与方法:绘制知识线索图。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本课的知识线索图,加深对本课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2、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阅读本节的导言,引入新课。二、新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总结: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即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第一次五年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是国家根据过渡时期而编制的。提问: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只是提建立初步基础?(二)、“三大改造”高速进行本节由学生自学归纳。教师讲解:三大改造的途径不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存在的不足及其意义。提问: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2、我国社会主义还是不是初级阶段,为什么通过解决以上两题,可以得出: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过渡时期是指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既然实现了这种转变,那么过渡时期就当然结束了,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总结:党领导我们在建国初期,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毕竟我们在探索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路,难免存在不足,这也正说明前进的道路充满挑战和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同学们是新世纪的主人,重任在肩,我们应该勤奋学习,胸怀大志,为实现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面果”的思考,认识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2、通过对“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吗?”等问题的讨论,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3、利用人力资源,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2、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从而引入新课: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二、新课:(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中共八大召开的思想准备2、中共八大会议的主要内容3、中共八大会议的历史意义讨论:1、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自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哪些初步面果?2、如果下面的历史是按中共八大所探索的道路走又将会怎样?(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讨论:1、为什么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2、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国民经济的调整理清下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七千人大会和国民经济的复苏。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课程标准: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性质和后果,认识“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严重危害。2、初步学习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历史录象资料,了解“文化大革命”兴起的原因。2、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长辈、邻里进行采访调查,记录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通过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二、新课:(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引导学生看书,思考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由教师讲述本节内容,“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一六通知”。:引导学生思考2、“炮打司令部”中的“司令部”指的是什么?

(二)全面内乱引导学生先看本节内容,了解当时的红卫兵运动。然后由教师讲解,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文化大革命”,煽动“打倒一切”、制造全面内乱的目的是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思考:国家主席遭到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说明了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已遭受严重的破坏。(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由学生先阅读本节。由学生讲述“四五运动”的内容。然后教师强调: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总结:略。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课程标准: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等标志性成果。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3、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功立业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和意义。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基本史实。3、知道我国“三位一体”的核战略力量的组成部分。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程资源,参观当地的国防教育基地,写观后感,拓展自已的知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2、编制“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表格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高峰的空前壮举,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代科学家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在我国的科学史上谱写了一曲民族正气歌。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一位学生谈谈你对原子弹、导弹、氢弹等的初步认识,从而进入本课: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导言。二、新课:(一)、戈壁升起磨菇云由学生自学本节,谈谈原子弹、导弹、氢弹第一次爆炸的时间。后由教师简单讲述本节,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研制这些的重要性及用途。并让学生学习《伴你读历史》中的一则材料:霹雳惊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引导学生看完本节。认识一下“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的一些情节,及卫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由教师讲述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伴你读历史》的一则材料:“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诞生(三)、倚天神剑显国威1、新中国的海军:1949、42、新中国的空军:1949、11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1966、7、14、“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A、地地战略导弹部队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C、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5、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意义。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课程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能说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2、能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录像资料,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认识其重要意义。2、开展自主性学习,了解“乒乓外交”及“小球”如何转动“大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讲述法学习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学过程:一、引入:让学生认识联合国,并认识到我国为什么要加入联合国。再引导学生阅读本节的导言。二、新课:(一)、重返联合国可让学生先阅读本节,认识到为什么新中国建立后被拒之于联合国门外。1、重回联合国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历史意义:提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有什么历史意义?3、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二)、“小球”转动“大球”引导学生自习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小球什么是大球小球如何转动大球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是什么?3、你对这种“乒乓”外交有何看法?

学生思考回答后由教师讲述:1、尼克松访问中国1972年2月2、《中美联合公报》3、《建交公报》1978年12月4、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1月1日(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本节由学生自学,教师讲解: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与西方世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与亚非拉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重点强调: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自已对外交问题做出判断。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程标准: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准则。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2、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3、鼓励、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过程中主动质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3、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学法指导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每一节目,通过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本节导言,进而学习本课: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二、新课:(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后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指导学生说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提问:1)、谁能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3)、哪一次会议上决定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学生回答后即可总结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进行拨乱反正。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先让学生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再让学生阅读本节内容。提问:中国农业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答:党和国家正确的农业发展政策等,中国人民的勤劳。教师适当引导讲解。(三)、对外开放的窗口先让学生齐声朗诵邓小平的一句话: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并请学生讨论上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师从而强调说明我们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指导学生观看《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指导学生区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并讨论:经济特区为什么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有众多在外侨胞,毗邻港澳国际市场)课堂小结:改革开放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课程标准: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技兴国”战略中的地位。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2、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3、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4、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拼搏精神。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分析法、列举法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讨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了解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了解我国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事情。二、新课:(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展开讲述:1、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高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实施“八六三计划”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引导学生看书:讨论: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2、教育发展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是什么关系?3、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提出了什么任务教育事业应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讲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的成果。(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由学生自学教师讲述。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程标准: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2、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3、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4、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书指导、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2、运用播放有关港、澳回归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片等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2、港澳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3、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教学方式: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自已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再由教师总结、讲述有关祖国统一的事情,学生针对一些问题通过讨论可以提高自我认识。教学过程:一、引入:让学生回忆中英《南京条约》及解放战争胜利后台湾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看导言,进而进入新课: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二、新课:(一)、“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并说出“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知道“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后由教师讲述。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首先先由学生说一说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原因。后由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并记住主要内容,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相比“特别”在什么地方?

2、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4、中央政府对台湾回归后的政策与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有何异同?5、港澳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基础是什么?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教师讲述本节的主要内容。(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先请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关于台湾情况,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学生自学后教师讲述有关海峡两岸的现状及发展前途。小结:本课讲述了祖国统一的大业,通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及稳定过度并繁荣发展,以其展望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绘出雄伟的蓝图。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程标准:1、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3、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5、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6、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知道“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说出我国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中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此,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二、过程与方法:1、读书指导法,通过“你能说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哪些具体事例吗”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就业制度与观念变化的必然性,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作用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渐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中央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学方法:读书阅读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学习指导方法:首先让学生先阅读本课,通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教师的贯穿指引下学习本课,最后概括综合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而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首先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提问:“我们的国家是怎样迈向现代化的?”进而引入课题: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课,先引导学生阅读导言,再学习第一节的内容。二、新课:(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在学生看完本节后,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等概念及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注:法制--法律制度,法治--依法治理国家。提问: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并能举出实例。应用:针对班级中个人的民主与遵守班规的关系,阐述班级班风建设。初步了解民主与法制的含义、关系,以及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作用。(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让学生看完本节后,教师进而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了解以下几个内容(由教师讲述):1、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要求:只要能说出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即可(基本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2、国家的就业制度和人民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3、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强调:国家积极维护公民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力,保障公民的基本利益。(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列举事例说明:中国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问讨论:1、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认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中国为什么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四)、高举伟大的旗帜让学生看书后,了解“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的提出和地位。(提出:1997年,党的十五大;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侯课程标准: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历史领域的考古知识,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知道世界三大主要人种,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3、说说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世界地图,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及形成情况,提高读图能力,增强空间概念。2、通过合理分析,大胆想象早期人类的生活情景,了解原始社会的状况,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2、通过讲述远古人类的进化过程,说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法、自学法学习指导方法:在通过学生自我学习的情况下,认识到本节中的主要知识面,在教师的启发下针对人类是从哪里来的?等进行探究其中之谜。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中的知识,认识到本单元的主要涉及到的知识。二、新课:(一)、我们从哪里来1、人类起源的各种传说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人类起源说之谜?2、从猿到人的进化教师简要阐述即可。(二)、人类的种族1、世界三大人种请学生结合世界地图,联系实际,说说世界上有哪几个人种,每个人种的体质特点和分布情况。2、种族形成的原因未解之谜,请学生开动脑筋,揭开谜底。(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1、母系氏族公社2、父系氏族公社3、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2、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3、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4、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5、了解佛教的兴起。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2、利用地图,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认识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了的历史见证。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2、分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认识到它们都是奴录主奴役和统治人了的工具。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述法、探究法、归纳法学习指导方法: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粗略情况,并了解佛教的兴起。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那么你知道它们分布于现在的什么地方吗通过学生回答,进而引入本课: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二、新课:(一)、神奇的金字塔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利用地图,让学生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尼罗河的流向。进行老师讲述古代埃及劳动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有利条件,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古代埃及文明。注意: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的国家之一。2、神奇的金字塔引导学生归纳: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法老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它那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二)、《汉谟拉比法典》1、巴比伦王国的建立由学生看书讲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2、《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实质引导学生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的残酷性。注:这部法典是现存的第一部体系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对西亚的成文法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法典作用的理解。(三)、“种姓”的国度1、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古代奴隶制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在雅利安人由原始社会过渡过程中形成的。指出:种姓制度是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2、佛教的产生和传播提问:1、种姓制度人为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会带来什么后果?2、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有哪些局限性?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课程标准: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西方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3、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正确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2、通过讲述三次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的简要过程和原因,明白一个王朝或文明盛极而衰的道理,并归纳世界早期世界文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正确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培养民主意识;通过认识布匿战争的双重后果,初步培养辩证地看问题的意识。2、通过了解地中海文明,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国际意识。教学方法:识图法、讨论法、讲故事、阅读法学习指导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书本,认识地图,进而对讨论古代希腊文明,并通过讲故事结束本课。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进而引入对古希腊文明的学习,即学习: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二、新课:(一)、西方文明的摇篮首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希腊半岛、罗马的地理位置等,并说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第二、对比古希腊及古中国的差异,讨论并了解希腊的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教师总结:希腊文明具有鲜明的海洋性质,它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以及所产生的价值观念都与地理环境有关。罗马人征服地中海以后,罗马文明在众多方面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从而得出,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二)、“全希腊的学校”此节教学如下:第一、运用讲故事法重点介绍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三)、追求“伟大”的罗马此节教学如下:首先,教师应说明罗马共和国在古罗马中的地位及其建立和扩张的基本情况。第二、引导学生阅读“布匿战争”有关史实,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第三、由教师讲述布匿战争给罗马共和国带来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导致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小农破产、公民制度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第四、介绍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总结:文明形成之时,国家的最初的形式一般都是小国寡民的城邦,继之是地域辽阔的王国,然后是大一统的帝国。这是世界早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课程标准: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讨论改革以及模仿和学习他人长处的积极作用。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事迹并借此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的史实,懂得善于学习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讲述法学习指导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比中国隋唐与大化改革的日本,进一步学习大化改革时日本的状况,再来让学生了解一下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的具体情况。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导言。二、新课:(一)、善于模仿的民族大化改新的内容、性质、作用。讨论: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已跻身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二)、“安拉”的使者提问: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穆罕默德创建的过程。你有何启示?介绍一下《古兰经》(三)大漠中的帝国讨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建成的原因有哪些?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课程标准: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3、了解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查理。马特改革,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2、讲述丕平献土的故事,了解罗马教皇国的形成和罗马教廷的地位。3、简述琅城起义的经过,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比较中国与西欧封建制度、封建城市的异同,认识封建社会的特点。2、阅读并搜索与基督教有关的书籍或资料(如《红与黑》《罗马教皇》等),加深对天主教会在西欧社会地位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欧基督教文明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西欧基督教文明具有不同于东方文明的鲜明特点,从而加深对世界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讲故事法、阅读法学习方法指导:本文主要通过学生阅读了解西欧的基督教文明,认识其文明的特点,讨论一些本课的主要内容,以结束此课。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已学过的三大宗教的两个,引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基督教文明。课题: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二、新课:先让学生阅读本课的所有内容,再详细介绍每一节内容:(一)、公爵与骑士的由来在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先回答几个问题:1、什么是查理。马特改革?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什么?3、西欧封建制度有何特点?回答以后,由教师讲述西欧的封建制度与中国的封建制度做比较,着中讲述它们的不同点。回答一个问题:中古西欧贵族分成哪几个等级?(二)、欧洲的精神领袖由教师讲述基督教的形成和基本教义。再由学生讲述“丕平献土”的故事。认识一下罗马天主教对西欧历史的影响,并列出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特殊地位,最后联系实际:谈谈基督教对现代生活产生影响的事例(如公元纪年,圣诞节,礼拜等)。(三)、“中世纪的花朵”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古西欧城市的形成,并与古代东方的城市对比,指出它们的不同的特点、作用、意义等。再次让学生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法国琅城人民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并引出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课程标准: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列举拜占廷帝国强盛的表现。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了解拜占廷帝国衰亡的过程。考查拜占廷帝国兴衰的历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识读《拜占廷帝国形势图》,说出拜占廷帝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讨论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和历史启示,从中总结出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拜占廷帝国的历史悲剧昭示人们: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教学方法:讲述法、对比法、启发法、讨论法学习方法指导:本节课可让学生先阅读,然后由教师讲述罗马帝国的兴衰,并要求学生总结其历史教训,并通过其衰落的原因与中国鸦片战争相比较,找出其相同原因,由此让学生萌发出深刻的启示。教学过程:一、引入:让学生阅读本节的导言,引入新课: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二、新课:(一)、强盛的帝国先由教师讲述古罗马帝国分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