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发展和成就1、起步的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2、政府措施:(2)成立科研机构(3)壮大科研队伍(4)编制远景规划(1)建立发展“自力更生”国家科技委归国“游子”、《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为什么要采取自力更生政策?(改革开放前我国发展尖端科技的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包围政策苏联对中国有援助,但是在某些领域有所保留(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美苏两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1)表现:国防科技医学:农业: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年)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2)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3、改革开放前的科技成就:建国初到文革前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原因:(1)国家政权建立,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建立机构、科研队伍,培养科技人才制定方针、计划、发展战略(2)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自力更生政策的实施(4)苏联的援助(5)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6)教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②1977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③1978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④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3、意义:(1)这个重要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2)它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原因(1)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3)“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的相继实施2、表现: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1)核技术: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2)空间技术: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并走向国际市场。(3)运载火箭: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4)信息技术:(5)生物工程:在推动……的同时,也建立起……3、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时间成就地位1958年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跨入核国家行列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卫星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首次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1983年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次研制出每秒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1984年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发射成功2001—2002年完成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2003年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标志中国的航天和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5年神州6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世界领先。疑难突破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1)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以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侧重点。这是由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2)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点是科技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技发展战略。这主要是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对本课你有哪些学史感悟?感悟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感悟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可以兴国。感悟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感悟五:科学家们的事迹感动中国!让感动变成行动,让中国感动世界!感悟六:……感悟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自主创新,开拓进取,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就。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科技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答:在振兴科技的道路上,作为一个主权大国,首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科技事业的方针,否则一个国家永远无法在科技上立于自强之地。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关起门来进行科学研究也是行不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应当走自力更生和与世界科技界加强交流相结合的道路,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科技事业上少走弯路,而且更有利于中国科技事业融入世界和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答:新中国与立后文化事业的发展基本上分为文革前的17年、文革十年、改革开放三个阶段。在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两个高峰时期:前17年和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发展历程中两个高峰的出现,其原因在于贯彻实践了双百方针;在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残酷迫害知识分子,文艺界一片凋零。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答:教育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发展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第二部分:疑难突破疑难突破二、教育、经济和科技三者的关系?总的关系:三者相辅相成。具体表现:1、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2、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带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到底,教育是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三、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哪些重大作用?(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2)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3)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和物质世界的奥秘,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造福人类。第三部分:真题演练,直击高考选择题:1、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成就。“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是指()①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和封锁②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③生产力水平、科技设备落后④“左”倾错误对科研的冲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下列史实中的错误在于不尊重科学的是:A人民公社运动B全民大炼钢铁运动C“文化大革命”D批判彭德怀AB3、(2009哈师大附中)2008年3月29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中国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成为继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在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 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4、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②中国不承诺不使用核武器③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④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⑤发展核武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⑥发展核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A.③④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D.②④⑥BC5、(09江苏南京市一中)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①是中国书法艺术②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③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④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2007江苏高考)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AB7、2008年9月30日新华网:中国国家航天局长孙来燕公布了中国未来空间探索计划。2011年左右将建立空间实验室,2013左右实现探测设备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③经济的飞速发展④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③D.②③④D.①③④8、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下面所列的几项成就能够直接改善人民生活的有: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②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③大亚湾核电站建成④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9、下列科技成就中,由中国最先取得的是()①一箭三星技术②籼型杂交水稻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④同步实验通信卫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CC10、今年以来,有一些网友建议进行"建国60年十大科技成就"评选活动。下列部分科技成就如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④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⑤"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⑤③D.②①③⑤④11、进入2l世纪,月球探测出现了新一轮的热潮,美国提出了重返月球计划,欧洲制订了月球和火星探测的”曙光女神”计划。印度也宣布开展月球探测活动。这些表明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B、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D、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D12、2001年12月初,中国第一条铋系高温超导体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超导材料技术并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先进国家之一,我国从研制开发到实现产业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说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我国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D.我国的科技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13、(2008江苏南通)20世纪中期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有的奋斗目标和态度是①自强、向上、自信、迎头赶上②虚心学习外国先进成果,发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科技③加强技术交流,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④与时俱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A.①②④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BD14、(2009江苏泰州联考)“‘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15、(2009广东实验中学)2008年9月25日北京时间21时10分,托着13亿中国人的梦想与祝福,中国的航天人开始了第3次飞向太空的征程。下列与实现中国航天梦想无关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美国等国的大力援助C.改革开放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AB(2009广东历史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经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问题:(1)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3分)美国和苏联(1分)两极格局(2分)(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2分)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3分)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4分)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科学技术1949-19561956-19661966-19761976-至今“双百”方针文化凋零“二为”方向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为人民大众服务探索与发展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两种教育、劳动制度蓬勃发展恢复高考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教育立法氢弹、东方红一号卫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籼型杂交水稻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就:核能、空间、运载火箭、信息、生物工程“教育革命”“上山下乡”运动招生:群众推荐原子反应堆原子弹专题体系自力更生方针
中科院、国科委问答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为克服“文革”对科研、文艺和教育所造成的危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使科研、文艺和教育步入健康轨道的?(1)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使科学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肯定,使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2)清算林彪、江青在文学艺术和学术上的极左路线,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教育战线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并倡导尊师重教。回国留学生达3000多人,他们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大批知识分子相继回到祖国,积极推动或投身国内的进步活动。比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他们大多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或五四运动的领军人物……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新中国成立初到50年代归国潮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李四光钱学森学思之窗:他是谁?________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钱学森:(1911~
2009)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科学无国界,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当钱学森获知祖国即将解放、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坚决要求回国。1950年,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政府百般阻挠,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历经磨难,这其中包括坐牢,受监禁,还要经常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俘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他是谁?________邓稼先学思之窗:“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猜一猜吴阶平(泌尿外科)华罗庚(数学)钱学森(空气动力学)李四光(地质力学)邓稼先(核物理学)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不到3年时间,而同样技术的发展速度,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重量超过苏美的第一颗卫星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人昂首跨入了国际太空俱乐部。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这句话说明了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王大珩
王淦昌杨嘉墀
863倡议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863倡议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哈尔滨客运从业资格证实际操作考试答案
- 2024年昆明客运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河南驾驶员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4年山东客运资格证考试题库下载
- 2024年铁岭办理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度物联网设备销售合同
-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试卷及答案-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2024-2025学年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课说课稿
- 教研活动的组织与案例分析
- 建筑材料质量保证书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假期补课协议书
- 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系统开发合同
- 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 (必练)广东省军队文职(经济学)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含羞草天气课件
- 2024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22《鸟的天堂》课件
- 农业灌溉装置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