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精练)A组学业基础1.(2021·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一期中)当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地面上的人们会感受到(
)A.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震动 B.一直上下震动C.先上下震动,后左右摇摆 D.一直左右摇摆【答案】C【解析】地震的能量是通过地震波传播的,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如果纵波到达地面,地表就会上下震动,如果横波到达地表,地面就会左右摇摆,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因此当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地面上的人们会感受到先上下震动、后左右摇摆,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2022·山东·泰安一中高一期中)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波在地球各圈层的传播速度都比A波慢B.A波和B波在D处波速明显减小C.F代表地幔与地核交界面D.C,E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B波传播速度明显快于A波,因此B波为纵波,A波为横波。读图可知,纵波(B波)在地球各圈层的传播速度都比A波快,选项A错误;读图可知,A波和B波在D处(莫霍界面)波速明显增加,选项B错误;读图可知,F界面处纵波突然降速,横波消失,且位于2900千米深处,应为古登堡界面,它代表地幔与地核交界面,选项C正确;横波不能通过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C、E圈层中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表明这两个圈层的物质不是液体,选项D错误。故选C。3.(2021·陕西宝鸡·高一期中)在《流浪地球》故事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传播 B.纵波无法传播,横波能传播C.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 D.主要是由岩浆组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9~41千米,在《流浪地球》故事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因此地下城应位于地壳之中。地壳主要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固体岩石组成,因此地震横波和纵波均能传播,A错误、B错误、C正确;一般认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因此地壳不是由岩浆组成,D错误。故选C。4.(2022·新疆喀什·高一期末)关于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内部圈层 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C.水圈是连续且很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答案】A【解析】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内部圈层,故A正确。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B错误。水圈是由不同水体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故C错误。岩石圈由岩石构成,厚度不一,一般情况下陆地地区较厚、海洋地区较薄,故D错误。故答案选A。5.(2022·广东广州·高一期末)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图),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地壳 B.上地幔顶部 C.上地幔上部 D.地核【答案】C【解析】地热是由于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熔岩主要指岩浆,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6.(2022·广东湛江·高一期末)岩石圈(
)A.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上部是软流层【答案】C【解析】岩石圈是软流层之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包括上地幔顶和地壳,因此岩石圈即不属于地壳的一部分,也不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排除ABD;岩石圈的上部是生物圈的一部分,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因此与生物圈关系密切,C正确。故选C。(2022·湖南湘潭·高一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入轨约6.5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完成自主径向交会对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进入预定轨道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A.属于自然天体 B.位于太阳系C.位于河外星系 D.能自行发光发热8.载人飞船发射后,在“上天”过程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
)A.水圈、生物圈、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C.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答案】7.B8.D【解析】7.空间站又被称为太空站或航天站,属于人工天体,不能自行发光发热,位于太阳系中,不属于河外星系。ACD错,B正确。故选B。8.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水圈:是地表和近地面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大气层中的水汽是水泉的一部分)。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由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所以载人飞船在地表往外太空发射,在经过大气层的时候,涉及的地球圈层主要有大气圈、水圈、生物,不可能经过地球的内部圈层,ABC错,D正确。故选D。(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校高一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A.2 B.3 C.4 D.5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各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9.C10.B【解析】9.观察图中信息,图示景观出现山、水、云层、植被,故属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为外部圈层,共3个,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选C。10.图中显示该景观的形成体现了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故B正确,C错误;“连续而不规则”仅仅是水圈的特征,故A错误;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能,故D错误。故答案选B。
B组应考能力(2021·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读图“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与“瀑布风景”图片,完成下面小题。1.A,B,C圈层分别为(
)A.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瀑布风景”图片体现出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5个 B.4个 C.3个 D.2个3.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D2.B3.D【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大气圈分布得最高,岩石圈分布在最底层,对应图中的C;水圈分布在大气圈底部,岩石圈顶部,对应图中的B;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对应图中的A。所以A,B,C圈层分别为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瀑布属于水圈,图中瀑布周围有茂密的植被和大量的岩石,同时还有清新的空气,因此图示“瀑布风景”图片体现了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共4个圈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3.根据小题1分析,A为生物圈。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②④正确,③错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同样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1·云南·建水县第六中学高一期中)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1中①表示(
)A.地幔 B.软流层 C.地核 D.地壳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 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D.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6.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 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答案】4.D5.D6.A【解析】4.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图中①为最外层的地壳,D项正确、A项和C项错误;软流层应位于②上地幔的上部,不在图中①所在的位置,B项错误;故选D。5.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A项错误;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B项错误;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项错误;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D项正确;故选D。6.目前人们主要通过观测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故A项正确;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无法直接观测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内部组成物质,故B项、C项、D项排除;故选A。(2022·福建厦门·高一期末)地磁场源自地球外核,穿透地球并延伸至太空。2020年,中国科学院在西安某处遗址发掘出埋藏大量陶器碎片的堆积剖面,是理想的考古地磁学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陶器碎片等古物件的磁性,可推知当时的地磁场方向、强度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地磁场从地球外核向外,先后穿过(
)A.莫霍界面、软流层、古登堡界面 B.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软流层C.古登堡界面、软流层、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软流层8.该遗址中的堆积剖面形成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答案】7.C8.D【解析】7.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又分内地核和外地核,地核与地幔之间为古登堡界面。地幔又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有一处理论上的岩浆发源地为软流层,地幔与地壳之间为莫霍界面。故从外地核向外依次经过古登堡界面-软流层-莫霍界面,
C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8.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此次遗址发掘出大量的陶器碎片,陶器碎片是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器物,与人类有关。前寒武纪多为真核细胞生物,古生代多为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中生代多为爬行类动物,新生代哺乳动物开始大量出现,人类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开始出现。跟陶器碎片有关的应为新生代沉积物,
D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9.(2022·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期末)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②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2)A界面以下地震波变化的特点____;B界面以下地震波变化的特点____。(3)岩石圈组成范围是:____,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____。【答案】(1)
地壳
地幔(2)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解析】(1)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2)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界面为莫霍界面,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B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软流层位于岩石圈的下部,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10.(2022·河北邯郸·高一期末)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地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圈的底部____圈的全部和___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相互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3)岩石圏是由____和_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组成。【答案】(1)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2)
氮气
氧气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联系
渗透(3)
地壳
上地幔【解析】(1)地球外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其中大气圈顶的厚度约为1000km左右,厚度最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其范围渗透到其它圈层之中。(2)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除干洁空气外,还包括少量水汽和固体杂质。氮气和氧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两者约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水循环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使水体得以更新,故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3)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主要由地壳及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部分组成。C组新素养新题型(2022·河南濮阳·高一期末)2022年1月l4、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连续两天剧烈喷发,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卫星图像显示,喷发的大片火山灰以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据此完成下面问题。1.此次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软流层 D.地核2.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巨大烟雾柱)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答案】1.C2.D【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浆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下面,属于上地幔,所以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2.火山灰物质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喷出地表之后进入大气圈,经过沉降过程落在地表,然后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在地表沉积,进入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022·广东江门·高一期末)下图所示区域为火山地震的高发区,其中M区域在过去一年里发生了6级及以上地震超过10次。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火山喷出的炽热岩浆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4.图示M区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位于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大 B.②圈层最可能为固态C.③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④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答案】3.C4.A5.A【解析】3.岩浆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由右图可知,①圈层是内核,②圈层是外核,③圈层是地幔,④圈层是地壳。故选C。4.通过判断可知,图中M区域南部的国家是新西兰,再根据所学知识,M地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发生地震是由于两大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所以是消亡边界。故选A。5.①圈层是内核,位于地球最深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大,A选项正确。②圈层是外核,横波不能穿过,纵波传播速度减慢,可判断不是固态,B选项错误。③圈层是地幔,主要是固态物质组成,地震波横波可以通过,C选项错误。④圈层是地壳,陆地的厚度比海洋的厚度更厚,D选项错误。故选A。(2022·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北京时间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治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本次地震。下图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判断(
)A.地震波P为横波 B.地震波S为纵波C.圈层M为地壳 D.界面G为古登堡面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8.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依据是(
)A.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 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答案】6.D7.A8.C【解析】6.根据材料,据图可知,地震波P可以穿透地核,故为纵波,S波不能穿透地核,故为横波,圈层M为地幔,界面G为古登堡面,D正确,ABC错误;故选D。7.材料显示震源深度10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故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地幔、外核、内核的深度远不止10千米,BCD错误。故选A。8.地震波传播速度有差异,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发生前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到达地面,而横波的破坏程度更大,故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利用的是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C正确;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是地震发生后才计算出来的,A错误;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以及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并不能预警地震,BD错误。故选C。(2022·北京平谷·高一期末)2021年9月19号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开始喷发,至11月4日火山喷发仍在继续,自火山喷发,在岛上频繁监测到小型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火山喷发物质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10.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首先穿过地球圈层中(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答案】9.A10.D【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说,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软流层温度接近于开始熔融的温度,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会产生选择性熔融,从而产生岩浆,A项正确,BCD错误,本题选A。10.岩浆物质来源于岩石圈之下的软流层,火山喷发时岩浆首先会经过岩石圈,然后喷出的岩浆进入大气圈,炽热的岩浆会对附近的动物以及植物造成巨大的破坏,火山灰以及炽热的岩浆会以各种形式进入水体,对水圈产生一定的影响,故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首先穿过地球圈层中的岩石圈,D项正确,ABC错误。11.(2022·广西南宁·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6月2日,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南部的埃特纳火山再度喷发,火山灰柱高度达到了5000至6000米。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1)图中E线、F线表示纵波和横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其中E线表示____波的传播情况,F线表示____波的传播情况,判断的依据是____。(2)图中____(填字母)为莫霍界面,该界面以上为____(地球内部圈层名称)。(3)图中B处,地震波E完全消失,地震波F的传播速度突然____(下降、增加)并继续往深处传播。(4)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右图中的____层。(填字母)(5)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联系【答案】(1)
横
纵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2)
A
地壳(3)下降(4)C(5)B【解析】(1)根据所学,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两种类型,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读图可知,E波在地表传播速度为4千米/秒,速度慢,因此为横波,F传播速度为接近9千米/秒,速度快,为纵波。(2)根据所学,地球内部圈层从地表向下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其界面之上是地壳。(3)读图可知,B为古登堡面,横波E消失,纵波F到此突然减速,说明其下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变为液态。(4)岩浆发源于软流层,根据所学,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下面,位于上地幔,图中A为莫霍面,其下C为地幔圈层。(5)大气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都是由大气组成,生物圈就位于其底部,A错误;根据所学,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有密切联系,D错误。故选B。12.(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以下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成果1: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却相互渗透,存在物质交换。左图为同学们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表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1)左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2)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成果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投融资居间合同
- 精细器械包装规范
- 2024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环境保护监测服务合同模板
- 2024济宁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曲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基础化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植物试题与答案
- 内科护理课程课件
- 汽车美容店技术服务合同合作纲要
- 市政城市环境管理
- 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测试04 从句综合+语法填空(测试)(原卷版)
- 春季肝胆排毒课件
- 建筑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 医院药品采购制度及流程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机械加工PFMEA案例
- 教学课件:《新时代新征程》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英国FBA超重标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