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1页
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3页
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4页
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专题十三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主题定位:(1)农业出现以后,村落形成。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逐渐形成集市。集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集镇。集镇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以及防卫和商贸的需要,城市出现。(2)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主题定位: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复习教学课件核心知识随堂训练提能训练核心知识随堂训练提能训练核心知识一、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一)村落:中国的

等,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核心知识一、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二)集镇的出现:1.中国:(1)条件:集镇随

的发展而兴起,

;集镇的形成还与

密切相关。(2)发展及功能:①北魏出于

而设置镇,随后的隋、唐、五代,镇也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②北宋时期,出现了

。有些镇由于

,以及常驻人口的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

。2.英国:7世纪,随着

的复兴,在英国

的地方出现了贸易小镇。社会生产力工商业者聚集政治、军事军事目的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地理位置重要专业分工商业贸易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二)集镇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工商业者聚集政治、军事军事目的工

(三)城市的产生:1.中国:(1)分类: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分为宫殿、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2)商周的城市:①

城市已成规模。神庙、宗庙和统治者的宫殿置于城市的中心。②周代,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大致分为三等,

。商代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三)城市的产生:商代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2.西方:(1)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①古希腊城市布局反映出

的功能。②古罗马城市集中于内陆,它们以罗马为中心,根据等级进行设计。古罗马城市的

,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2)欧洲中世纪城市:出现以

为核心的新型城市。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手工业者和商人2.西方: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手工业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1.古代中国(1)巢居和穴居:

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形成地上建筑。(2)文化特色:汉代起,

,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

的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最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明代,

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3)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干栏式楼居、封闭式院落、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巢居穴居尊崇儒术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砖木结构(四)世界各地的民居:巢居穴居尊崇儒术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砖2.古希腊罗马(1)民居核心: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

的核心。(2)建筑材料: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3)建筑特征:

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4)集体住宅和公寓式楼房的建造: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出现

,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4世纪,罗马民居大部分是复合式公寓。民居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集体住宅2.古希腊罗马民居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集体住宅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演进1.欧美城市化(1)背景:

以来,工业生产逐渐

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发展。(2)进程:①英国:到1851年,

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②

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革命向城市英国欧洲和北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向城市英国欧洲和北美的资本主2.中国的城市化(1)近代: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在

设立通商口岸。②进程: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影响:

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现代:

,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沿海城市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中国的城市化中国沿海城市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中华人民共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

并日渐普及;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能更高效率地利用土地,提高居住面积;20世纪以来,

等快速普及。2.生活服务: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使生活便捷;城市中

的数量增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多样。3.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

蓬勃发展,功能

。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电梯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二)居住条件的改善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电梯图书馆、

(三)公共设施的完备1.西方: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从

;煤气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电力应用后,发电厂建造起来,输电线延伸到城市中,为居民提供照明与电力;煤气成为家庭烹饪的主要能源;电报、电话的发明和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地下铁路、高架桥、电车应用。城市交通呈现

。上流社会家庭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三)公共设施的完备上流社会家庭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多样2.中国:(1)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

。煤气、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起步。但水平有限,且很不平衡。(2)中华人民共和国:①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②表现:

等通到家家户户,

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

四通八达,交通工具多样,方便出行;

等设施逐渐增多,

面积越来越大。经济发达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自来水、天然气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道路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城市绿化2.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自来水、天然气污水、垃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污染问题: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

污染还伴随着汽车尾气污染使问题更加棘手。城市化早期,工厂往往沿河而建,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2.交通拥堵:

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3.贫富差距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

手中。19世纪,城市中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4.与人口拥挤、贫富差距相伴的是

等社会问题。工业废气生活与工业废水私人汽车少数资本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工业废气生活与工业废水私人汽车少数随堂训练1.(2017·海南卷,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随堂训练1.(2017·海南卷,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解析:A

材料中宋代镇增加“或兼酒税之事”的功能,在商业繁华地点征收商业税,客观上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镇的功能变化,没有体现出商业区与居民区的关系,不能推断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中镇的主要功能是“防戍守御”,是地方军事机构,而非地方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由镇的功能变化不能推断出它“防戍守御”的效果,因此没有反映出边患问题得到解决,故D项错误。解析:A材料中宋代镇增加“或兼酒税之事”的功能,在商业繁华2.(2018·海南卷,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2.(2018·海南卷,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解析:D

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鱼羹店店主受到宋高宗的召见,体现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政府强化市场管理的信息,故C项错误;“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一家鱼羹店还因味道独特其店主受到皇帝召见,说明当时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解析:D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3.(2019·天津卷,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3.(2019·天津卷,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解析:B

从材料可知,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便在集日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活跃了当地经济,故B项正确。农村集市贸易在明朝以前就存在,A项错误。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涉及乡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D项错误。解析:B从材料可知,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4.(2019·山东八校联考)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厂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A.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B.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C.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D.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4.(2019·山东八校联考)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解析:C

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工业由轻工业起步,随后民族资本家投资重工业,80年代电厂和自来水厂的出现使城市配套设施有所跟进,表明上海的近代工业已初具规模,故C项正确。解析:C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工业由轻工业起步,随5.(2019·博雅闻道质检)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2.2万人迅速增长到100多万人。这实质上说明(

)A.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B.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C.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D.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5.(2019·博雅闻道质检)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大量爱尔兰、苏格兰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即农民转变成工人,再结合时间可知英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改变了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的移民潮是向工业城市移民,所以不会促进农业近代化,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圈地运动,排除C项;工业革命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D项因果关系颠倒,排除D项。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大量爱尔兰、苏格兰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6.(2019·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模拟)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1956年颁布《大气清洁法》,1963年颁布《水资源法》,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材料主要表明英国(

)A.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B.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C.环境治理依靠了法制力量D.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6.(2019·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模拟)1847年,英国议解析:C

据材料可知面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英国通过一系列立法来治理环境,故选C项;环境治理滞后于工业革命,排除A项;题干表明英国是通过立法的途径改善环境,而不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就改善了,排除B项;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材料中没体现,排除D项。解析:C据材料可知面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英国通过一系7.(2018·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7.(2018·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解析:第(1)问,需在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据材料一“依港兴市”与材料二“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可归纳为:交通便捷。据材料一信息:19世纪60年代后,上海发展为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与材料二信息: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可归纳为:工商业发展及工业化推动。据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及材料二“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可归纳为:对原有制度的突破。解析:第(1)问,需在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第(2)问,据材料一中1949年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和材料二中1961~1981年和20世纪后期曼彻斯特城市地位的衰落,从地理因素、交通条件、西方文明对近代上海的影响、政府对上海规划建设的持续性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等因素分析。第(3)问,据材料二中的“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结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状况分析即可。第(2)问,据材料一中1949年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影答案:(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答案:(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8.(2019·湖北武汉示范高中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19世纪的英国产生了大量贫民窟。部分地产商为牟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000个,1900年增至43000个,容纳了400万纽约市民中的150万人。8.(2019·湖北武汉示范高中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不少城市在19世纪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规定了建筑居民院落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间距,并规定房屋两面都必须开窗。1934年成立的美国纽约住房局在1941年之前完成了10项公共住宅建设项目,提供了55465套住房。廉租房建设后来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尤其新加坡早期的廉租房租金极为低廉,大多数贫民都能够承担。贫民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贫民窟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解决贫民窟问题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析。英国不少城市在19世纪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贫民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城市化、郊区化而逐步形成的。第(1)问,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信息从人口密度、居住状况和贫民窟居民的经济状况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化、城市化、郊区化等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政府立法改善住房标准、治理居住环境、投资建设廉租房等方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析。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贫民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城答案:(1)特征:高密度人口聚居(人口密集);低标准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差);居住人口相对贫困。原因:工业化(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郊区化(贫富差距的拉大)。(2)方法:政府立法改善贫民窟住房标准,治理居住环境;政府投资建设廉租房等公共住房。评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底层民众住房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西方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答案:(1)特征:高密度人口聚居(人口密集);低标准居住环境提能训练一、选择题1.(2019·湖南永州模拟)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左传·襄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谷粱传·隐公七年》“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提能训练一、选择题“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民保于城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解析:A

从材料中的“城为保民为之也”“城者,所以自守也”等信息可以看出,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保护民众抵御外来进攻。故答案为A项。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2.(2019·四川泸州三模)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城市化进程推动 B.工业化水平提高C.国际市场的扩大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A

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据材料“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可以得出上海城市化进程带动周围农村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设问是直接得益于,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2.(2019·四川泸州三模)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3.(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

)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B.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3.(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解析:B

“自开商埠”无法抵制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自开商埠”促进城市和市镇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清政府由被动到主动融入世界,是材料现象的原因,而非结果,C项因果倒置。江苏海州与福建的鼓浪屿是在沿海,故D项错误。解析:B“自开商埠”无法抵制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4.(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城市名称1891年1901年1911年镇江135000140000184000苏州500000500000—杭州700000350000—宁波250000255000350000温州80000800001000004.(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城市名称1891年19上表为江南通商口岸城市人口(1891~1911年)统计。据此可知(

)A.江南城市化进程呈现不平衡性B.通商口岸经济发展迅速C.苏州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D.江南自然经济瓦解加速解析:A

材料反映该时段镇江的人口增长迅速,苏州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杭州的人口呈负增长,人口大幅下降,宁波和温州人口缓慢增长,体现江南通商口岸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江南通商口岸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性反映了经济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故B项错误;C、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上表为江南通商口岸城市人口(1891~1911年)统计。据此5.(2019·江西上饶一模)1983年,国家积极提倡发展集体和个体零售商业、服务业。于是个体商业户,特别是个体零售商业、饮食业和缝纫、修理、洗染、照相等服务业在各大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一情况(

)A.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B.缓和了城镇的就业压力C.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解析:B

据材料可知,各种私营行业在城镇的大量出现,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有利于缓和城镇的就业压力,故选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以后,排除C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5.(2019·江西上饶一模)1983年,国家积极提倡发展集6.(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1801~1831年人口增加一倍以上的城市,大部分是新兴工业城镇,如博尔顿、伊普斯威奇、普雷斯顿、斯托克波特……除了这些新兴工业城镇外,人口增长迅速的就是利兹、曼彻斯特等工业大都会。这种变化表明(

)A.机器大工业改变英国城市分布B.工厂制推动了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C.此时英国已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工业城市数量增多解析:B

1801~1831年处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题干所述人口增长迅速的是“新兴工业城镇”“工业大都会”;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制推动下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英国这两类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故B项正确。6.(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1801~1831年人口增7.(2019·云南昆明模拟)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B.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C.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D.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7.(2019·云南昆明模拟)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解析:B

材料将1851年英国农村人口与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城市人口占52%,说明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直接反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比较法美和德俄意的产业结构,故C项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而是反映城市化的问题,故D项排除。解析:B材料将1851年英国农村人口与法国、美国、德意志、8.(2019·广东汕尾模拟)下表是美国城市人口在不同时段的统计(

)年代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单位:百万人)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243.95.11820619.67.2186039231.419.8188093950.228.28.(2019·广东汕尾模拟)下表是美国城市人口在不同时段的由此推知,美国(

)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C.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工业发展已位居世界首位解析:C

材料体现了1690~1880年之间美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和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从材料中得知,这一时期美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故C项正确。由此推知,美国()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相关理论在商周时期已经产生。古代城市具有“城”和“市”的两重身份,但侧重政治、军事属性。城市公共空间主要为政治统治和群体服务,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市镇的广场以及其相邻建筑如牌坊,常常与当地的历史、风俗有密切联系。随着佛教的发展,“庙会”兴起并成为新的公共场所。唐宋以来,城市布局和公共空间明显发展。近代,仿西方而修建的公园、娱乐场所等逐渐成为公共空间结构的新要素。新中国的城市和公共空间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偏好,历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突出了广场、街道等传统方面,还顾及了社会弱势群体和邻里联谊等新兴需求,而且引入了社会资本和群体参与。二、非选择题材料二

15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状态,宏伟的林荫大道和广场,早期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几何学构图也重新出现,这些体现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力控制。19世纪以来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空间问题。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人与环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矛盾,20世纪初以来,英美等国着重从美观、舒适、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材料二15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打破了中世纪的封(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和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欧洲国家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的原因。(3)以近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为例,简析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且持续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与文化因素联系密切;形式(类型)、功能多样;有较明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支撑);建设总体上以政府(规划)为主;立足本身,但也借鉴学习。积极作用:逐渐满足民众生活需求(改善/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进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创建和谐社会。(言之有理即可)(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和积极作用。(2)原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全球联系的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3)问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意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依据(顺应)时代趋势与国情需要;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公共生活的需要。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2)原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10.(2019·辽宁五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政府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该法案明确提出“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这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在苏联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10.(2019·辽宁五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时间住房政策1933年通过房主贷款法,授权建立房主贷款公司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授权使用联邦资金解决低费用住房、清理贫民窟住房和生存房基地1934年通过了国民住宅法,建立住房管理署。根据该法建立了联邦存款和贷款保险公司1935年根据紧急救济拨款法,为参与公共工程建设的工人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住房建设费1937年通过第一个合众国住房法,建立了美国住房署,规定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制定长远计划,为地方住房机构的低房租工程和清理贫民窟工程提供贷款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美、苏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间信息,适当调用所学知识中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和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等内容进行辅助解题。第(1)问背景,可从设问入手,分析城市人口增长与住房不能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及其出现的原因,苏联主要是工业化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美国则是经济危机造成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共同之处,需要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美国解决住房问题时采取的措施,然后比较得出二者的共同之处。第(2)问,需立足于美、苏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及原因。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间信息,答案:(1)背景: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破产和失业问题严重。共同之处:国家高度重视;立法保障;主要面向普通民众。(2)差异:苏联一直无法完成住房建设计划;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因:苏联:原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解决住房问题是为发展工业服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重积累,轻消费,缺乏可持续性。美国:经济基础雄厚;将解决住房问题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结合;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运用信贷等手段,将短期救济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具有可持续性。答案:(1)背景: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城镇人口急剧增主题定位:(1)疫病的流行使人类饱受痛苦,不仅带来人口死亡与社会混乱,也给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但客观上促进了公共卫生与医疗手段的进步。(2)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近代以来,西方医疗手段传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迅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主题定位:谢谢观赏!谢谢观赏!专题十三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专题十三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主题定位:(1)农业出现以后,村落形成。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逐渐形成集市。集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集镇。集镇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以及防卫和商贸的需要,城市出现。(2)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主题定位: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21讲-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复习教学课件核心知识随堂训练提能训练核心知识随堂训练提能训练核心知识一、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一)村落:中国的

等,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核心知识一、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二)集镇的出现:1.中国:(1)条件:集镇随

的发展而兴起,

;集镇的形成还与

密切相关。(2)发展及功能:①北魏出于

而设置镇,随后的隋、唐、五代,镇也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②北宋时期,出现了

。有些镇由于

,以及常驻人口的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

。2.英国:7世纪,随着

的复兴,在英国

的地方出现了贸易小镇。社会生产力工商业者聚集政治、军事军事目的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地理位置重要专业分工商业贸易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二)集镇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工商业者聚集政治、军事军事目的工

(三)城市的产生:1.中国:(1)分类: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分为宫殿、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2)商周的城市:①

城市已成规模。神庙、宗庙和统治者的宫殿置于城市的中心。②周代,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大致分为三等,

。商代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三)城市的产生:商代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2.西方:(1)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①古希腊城市布局反映出

的功能。②古罗马城市集中于内陆,它们以罗马为中心,根据等级进行设计。古罗马城市的

,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2)欧洲中世纪城市:出现以

为核心的新型城市。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手工业者和商人2.西方: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手工业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1.古代中国(1)巢居和穴居:

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形成地上建筑。(2)文化特色:汉代起,

,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

的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最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明代,

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3)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干栏式楼居、封闭式院落、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巢居穴居尊崇儒术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砖木结构(四)世界各地的民居:巢居穴居尊崇儒术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砖2.古希腊罗马(1)民居核心: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

的核心。(2)建筑材料: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3)建筑特征:

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4)集体住宅和公寓式楼房的建造: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出现

,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4世纪,罗马民居大部分是复合式公寓。民居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集体住宅2.古希腊罗马民居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集体住宅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演进1.欧美城市化(1)背景:

以来,工业生产逐渐

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发展。(2)进程:①英国:到1851年,

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②

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革命向城市英国欧洲和北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向城市英国欧洲和北美的资本主2.中国的城市化(1)近代: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在

设立通商口岸。②进程: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影响:

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现代:

,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沿海城市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中国的城市化中国沿海城市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中华人民共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

并日渐普及;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能更高效率地利用土地,提高居住面积;20世纪以来,

等快速普及。2.生活服务: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使生活便捷;城市中

的数量增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多样。3.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

蓬勃发展,功能

。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电梯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二)居住条件的改善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电梯图书馆、

(三)公共设施的完备1.西方: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从

;煤气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电力应用后,发电厂建造起来,输电线延伸到城市中,为居民提供照明与电力;煤气成为家庭烹饪的主要能源;电报、电话的发明和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地下铁路、高架桥、电车应用。城市交通呈现

。上流社会家庭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三)公共设施的完备上流社会家庭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多样2.中国:(1)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

。煤气、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起步。但水平有限,且很不平衡。(2)中华人民共和国:①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②表现:

等通到家家户户,

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

四通八达,交通工具多样,方便出行;

等设施逐渐增多,

面积越来越大。经济发达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自来水、天然气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道路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城市绿化2.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自来水、天然气污水、垃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污染问题: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

污染还伴随着汽车尾气污染使问题更加棘手。城市化早期,工厂往往沿河而建,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2.交通拥堵:

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3.贫富差距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

手中。19世纪,城市中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4.与人口拥挤、贫富差距相伴的是

等社会问题。工业废气生活与工业废水私人汽车少数资本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工业废气生活与工业废水私人汽车少数随堂训练1.(2017·海南卷,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随堂训练1.(2017·海南卷,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解析:A

材料中宋代镇增加“或兼酒税之事”的功能,在商业繁华地点征收商业税,客观上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镇的功能变化,没有体现出商业区与居民区的关系,不能推断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中镇的主要功能是“防戍守御”,是地方军事机构,而非地方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由镇的功能变化不能推断出它“防戍守御”的效果,因此没有反映出边患问题得到解决,故D项错误。解析:A材料中宋代镇增加“或兼酒税之事”的功能,在商业繁华2.(2018·海南卷,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2.(2018·海南卷,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解析:D

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鱼羹店店主受到宋高宗的召见,体现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政府强化市场管理的信息,故C项错误;“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一家鱼羹店还因味道独特其店主受到皇帝召见,说明当时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解析:D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3.(2019·天津卷,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3.(2019·天津卷,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解析:B

从材料可知,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便在集日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活跃了当地经济,故B项正确。农村集市贸易在明朝以前就存在,A项错误。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涉及乡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D项错误。解析:B从材料可知,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4.(2019·山东八校联考)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厂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A.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B.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C.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D.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4.(2019·山东八校联考)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解析:C

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工业由轻工业起步,随后民族资本家投资重工业,80年代电厂和自来水厂的出现使城市配套设施有所跟进,表明上海的近代工业已初具规模,故C项正确。解析:C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工业由轻工业起步,随5.(2019·博雅闻道质检)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2.2万人迅速增长到100多万人。这实质上说明(

)A.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B.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C.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D.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5.(2019·博雅闻道质检)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大量爱尔兰、苏格兰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即农民转变成工人,再结合时间可知英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改变了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的移民潮是向工业城市移民,所以不会促进农业近代化,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圈地运动,排除C项;工业革命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D项因果关系颠倒,排除D项。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大量爱尔兰、苏格兰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6.(2019·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模拟)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1956年颁布《大气清洁法》,1963年颁布《水资源法》,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材料主要表明英国(

)A.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B.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C.环境治理依靠了法制力量D.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6.(2019·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模拟)1847年,英国议解析:C

据材料可知面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英国通过一系列立法来治理环境,故选C项;环境治理滞后于工业革命,排除A项;题干表明英国是通过立法的途径改善环境,而不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就改善了,排除B项;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材料中没体现,排除D项。解析:C据材料可知面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英国通过一系7.(2018·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7.(2018·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解析:第(1)问,需在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据材料一“依港兴市”与材料二“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可归纳为:交通便捷。据材料一信息:19世纪60年代后,上海发展为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与材料二信息: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可归纳为:工商业发展及工业化推动。据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大上海市中心区’”及材料二“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可归纳为:对原有制度的突破。解析:第(1)问,需在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第(2)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