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现代史)分期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17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和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举措,从“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3.了解1953—1956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变革概况,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共同纲领》、新政协会议;剿匪镇反、土地改革、“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抗美援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过渡时期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五年计划、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政体、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政权的斗争0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02真题演练0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政权的斗争011.筹备阶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建立政权——新中国的成立(1949.10.1)时空1949.9.21;北平任务筹建新中国参会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内容(1)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民革)、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为副主席;(3)规定国旗、代国歌、首都、国徽等。特邀代表为一些国民党元老和前军政要员,如宋庆龄、张治中、傅作义、邵力子等,由中共中央直接邀请,不必经民主党派讨论。广泛的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问题探究一】《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特征:①在社会形态上,是属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②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占有一定地位;③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④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学习聚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注意:本次政协有时称为新政协,1946年重庆政协称为旧政协。)党建立的四条统一战线:1、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2、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4、改革开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一、建立政权——新中国的成立(1949.10.1)《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3.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一、建立政权——新中国的成立(1949.10.1)民族独立新形象(实现了民族独立,改变了半殖民地位)、人民解放新面貌(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改变了被奴役的地位)国家统一新局面(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世界格局新状态(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改变了二战后国际冷战格局中的力量对比)

〔概念阐释〕(1)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思想,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即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一个政党掌握政权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巩固和延续政权,理所当然要探索执政的规律。——张荣臣《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二、巩固政权——多举措、强根基(一)军事领域:当时,大陆残留的国民党军事力量,主要是盘踞在中南、西南的白崇禧、余汉谋和胡宗南三个集团……于1949年9月开始了向中南、西南的大进军……从1949年9月中旬至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共歼敌13万

人……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原计划解放台湾的任务,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停止执行……——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活动十分猖獗,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留下了200多万溃散武装(政治土匪),60多万反动党团骨干分子,60多万特务分子……他们造谣、破坏、暗杀,甚至公然组织反革命暴乱。1950年春至秋的半年内,全国有革命干部、积极分子等4万余人被杀害……美蒋间谍分子甚至准备在北京庆祝中国成立一周年时炮轰天安门。——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剿匪部队1.肃清残敌剿匪镇反(一)军事领域:二、巩固政权——多举措、强根基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武装干涉,侵犯台湾海峡1950年6月底南朝鲜军队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1950年10月初1950年10月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1953年7月27日◎美军第七舰队闯入台湾海峡◎板门店签字仪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克拉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抗美援朝意义:①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②沉重打击美国侵略势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二)经济领域:1.农村——土地改革(1950-1952)二、巩固政权——多举措、强根基(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尚有约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新旧中国一般的土地状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人,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二)经济领域:1.农村——土地改革(1950-1952)二、巩固政权——多举措、强根基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3)内容:(4)实质:(5)影响:①经:摧毁封建剥削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促进农业发展;为逐步实现工业化奠基。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的调整(2)过程:②政:摧毁封建统治根基,农民真正当家作主,巩固工农联盟。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二)经济领域:②城市——稳定物价

恢复经济(1949-1952)二、巩固政权——多举措、强根基材料一1949年国民党逃跑时劫走的金银

材料二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有些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0分。1949年4月-1950年2月,上海物价上涨20倍,不到一年里全国发生四次物价上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品种数量黄金277万两白银1520万元美钞1537万元项目全国总产量平均每人占有量国民收入358亿元66元粮食1.1亿吨209公斤钢15万吨0.29公斤(1)背景: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①“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共同目的:实质:(行政、法律手段)(经济手段)②统一财政经济。治标(2)结果:①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②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稳定物价,掌握市场的领导权。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二)经济领域:②城市——稳定物价

恢复经济(1949-1952)二、巩固政权——多举措、强根基(2)措施:治本二、巩固政权

——多举措、强根基(三)外交领域:重整外交独立自主1.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具体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政策内容意义“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不等于放弃独立自主原则?)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方针: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避免被两大阵营孤立。

成就

概况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2)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意义: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政策,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成熟;日内瓦会议(1)召开: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2)中国贡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由于美国阻挠朝鲜问题没解决)(3)意义:第一次以五大国(美、苏、英、法、中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召开:1955年(2)中国代表团贡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意义: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会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2.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成就思考: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建国初期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明显的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摆脱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并且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①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③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求同存异”方针“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材料: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周总理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同:①共同的遭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②共同的愿望:都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维护和平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11月21日外交部发布声明,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最低级别的外交关系)。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总结: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国家利益

国家实力

国家性质(意识形态)

国内外形势

决策者民意(决定因素)肃清残敌剿匪镇反土地改革解放农民重整外交独立自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稳定物价恢复经济巩固新政权12435二、巩固政权——多举措、强根基国内: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国际: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02一五计划成就图长春沈阳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三、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材料一:1952年底中国的工农业结构图80%9%11%农业重工业其他工业材料二

土改后,农村渐趋中农化……中农们说:“这个国家好,就是组织起来不好”,觉得“单干才能发财,有穷有富有才能发财”。中共党内不少人产生忧虑,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中国农村向何处去?——潇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阅读材料回答,建国初还面临着怎样的国内形势?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小农私有制问题突出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生产将有计划地进行,不存在商品和货币;——肖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三、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三大改造:“一化三改”特点: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三、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一五计划(1953-1957)(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什么意义?材料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1952年12月22日)(2)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巩固国防的需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化建设;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维护国防安全,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三、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3)成就:鞍山钢铁、长春一汽、沈阳一机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康藏、新藏和青藏公路(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一五计划(1953-1957)三、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3.三大改造(1953-1956)三大改造的性质和方法项目农业和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前性质个体所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方法合作化道路公私合营(和平赎买)改造后性质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证◎天津盛锡福帽场实行公私合营(1)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2)意义: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3)局限:改造后期,改造工作出现冒进、过激行动,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等,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单一公有制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三、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北京)

主要内容:①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

政治制度◎五大省级自治区示意图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共成立至国民革命萌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初步形成抗日战争形成与成熟时期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时期三、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三)思想建设:毛泽东思想【概念阐释】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提供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提供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肃清残敌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解放农民稳定物价恢复经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五项原则两次会议国内国外巩固新政权建设新政权奠定一定经济基础【课堂小结】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建立新政权一化三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五四宪法三大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协会议开国大典毛泽东思想指导真题演练031.(2020·海南·12)下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项目1949195019511952

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100.087.4127.6111.4162.6127.9186.7人均净货币收入(亿元)14.9100.018.7125.523.6158.426.8179.8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从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显著上升,这主要和当时农村生产力解放有关,即土地改革的开展,C项正确;“一五”计划时间是在1953年到1957年,A项排除;B、D两项是在1956年,排除。2.(2019·全国高考Ⅲ卷·31)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数他劳动强》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民众勤俭节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结合1953年“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可知,漫画倡导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D项符合题意。文人画的特征是写意和诗书画印于一体,A项排除。1956年底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项排除。“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C项排除。3.(2019·江苏高考·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初步完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