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1课题导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课题导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生字广场祭恃亥杭乃熏哀点击生字学习笔顺拘生字广场祭恃亥杭乃熏哀点击生字拘3认读园地乃熏亥恃喑擞hàinǎishìyīnsǒuxūn认读园地乃熏亥恃喑擞hàin4重点词语家祭乃翁熏人杭州已亥恃强不拘一格重点词语家祭乃翁熏人杭州5相关链接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相关链接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6课文讲解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课文讲解示儿7课文讲解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看的。元:同原,本来。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乃翁:你们的父亲。课文讲解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看的。8课文讲解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将来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课文讲解译文:9课文讲解诗人为什么会感到悲伤?诗人为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而感到无比悲痛。课文讲解诗人为什么会感到悲伤?10课文讲解诗人对儿子的遗嘱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当祖国统一后,在祭祀祖先时,一定要记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九泉下的父亲。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课文讲解诗人对儿子的遗嘱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1课文讲解《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课文讲解《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12课文讲解心事死去元知万事空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收复失地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统一祖国
家祭无忘告乃翁课文讲解心事死去元知万事空13课文讲解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1123~1189),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课文讲解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11214课文讲解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ǐ邸:dǐ旅店。课文讲解题临安邸dǐ邸:dǐ旅店。15课文讲解译文: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达官贵人,在西湖边吃喝玩乐,听歌看舞,这样悠闲的享乐生活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这些人竟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做卞州了。课文讲解译文:16课文讲解“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对贵族统治者的谴责。课文讲解“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17课文讲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生、不思国政的丑态。课文讲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揭露了怎样18课文讲解《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庸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愤恨之情。课文讲解《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庸的形19课文讲解
美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抒情议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忧国忧民题临安邸课文讲解忧国忧民题临安邸20课文讲解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课文讲解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21课文讲解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课文讲解己亥杂诗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22课文讲解译文: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课文讲解译文:23课文讲解“生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气”是指生气勃勃的局面。为后文的“万马齐喑”做了暗示和对比,一方面暗示当时的中国毫无生气,另一方面表现出诗人的不满,认为只有靠像惊天动地的春雷那样的大变革才能给中国带来生气。课文讲解“生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气”是指生气勃勃的局24课文讲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希望?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课文讲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25课文讲解
《已亥杂诗》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朝野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指出必须依靠巨大力量才能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第三层,说明这力量的来源是人才,朝廷应该破格录用人才。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课文讲解《已亥杂诗》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26课文讲解
现状: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主张: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课文讲解现状:九州生气恃风雷27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28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29课题导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课题导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0生字广场祭恃亥杭乃熏哀点击生字学习笔顺拘生字广场祭恃亥杭乃熏哀点击生字拘31认读园地乃熏亥恃喑擞hàinǎishìyīnsǒuxūn认读园地乃熏亥恃喑擞hàin32重点词语家祭乃翁熏人杭州已亥恃强不拘一格重点词语家祭乃翁熏人杭州33相关链接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相关链接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34课文讲解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课文讲解示儿35课文讲解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看的。元:同原,本来。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乃翁:你们的父亲。课文讲解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看的。36课文讲解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将来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课文讲解译文:37课文讲解诗人为什么会感到悲伤?诗人为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而感到无比悲痛。课文讲解诗人为什么会感到悲伤?38课文讲解诗人对儿子的遗嘱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当祖国统一后,在祭祀祖先时,一定要记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九泉下的父亲。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课文讲解诗人对儿子的遗嘱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9课文讲解《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课文讲解《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40课文讲解心事死去元知万事空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收复失地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统一祖国
家祭无忘告乃翁课文讲解心事死去元知万事空41课文讲解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1123~1189),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课文讲解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11242课文讲解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ǐ邸:dǐ旅店。课文讲解题临安邸dǐ邸:dǐ旅店。43课文讲解译文: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达官贵人,在西湖边吃喝玩乐,听歌看舞,这样悠闲的享乐生活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这些人竟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做卞州了。课文讲解译文:44课文讲解“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对贵族统治者的谴责。课文讲解“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45课文讲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生、不思国政的丑态。课文讲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揭露了怎样46课文讲解《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庸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愤恨之情。课文讲解《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庸的形47课文讲解
美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抒情议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忧国忧民题临安邸课文讲解忧国忧民题临安邸48课文讲解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课文讲解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49课文讲解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课文讲解己亥杂诗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50课文讲解译文: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课文讲解译文:51课文讲解“生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气”是指生气勃勃的局面。为后文的“万马齐喑”做了暗示和对比,一方面暗示当时的中国毫无生气,另一方面表现出诗人的不满,认为只有靠像惊天动地的春雷那样的大变革才能给中国带来生气。课文讲解“生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气”是指生气勃勃的局52课文讲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希望?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课文讲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53课文讲解
《已亥杂诗》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朝野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指出必须依靠巨大力量才能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第三层,说明这力量的来源是人才,朝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务部工作回顾及优化计划
- 移动通信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实践总结范文
- 城市绿化项目安全施工措施
- 临时设施搭建对周边交通的保护措施
- 文艺行业行政岗位职责与文化活动
- 家电行业客户退货处理流程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建筑工程合同造价控制试题
- 湘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计划
- 家具定制委托加盟合同3篇
- 2025-2030年三色螺丝批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创新奖申请材料撰写指南与范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解读
- 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形势与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讲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激光雷达笔试试题及答案
- 《运动处方》课件-高血压人群运动处方案例
- 2024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答案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