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_第1页
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_第2页
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_第3页
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_第4页
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文化资源简介甘肃文化资源简介1一、甘肃概况甘肃取古甘州(今张掖)和古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简称“陇”,位于祖国西部、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一、甘肃概况甘肃取古甘州(今张掖)和古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2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类型齐全;自然风光雄浑俊美,有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地貌、峡谷溶洞等,被地质学家称为最丰富的地质和地表特征博物馆。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域广阔,资源3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4漳县贵清山漳县贵清山5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6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7甘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1655公里,南北530公里,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现辖12个地级市、2个民族自治州,有86个县市区,常住人口2557.5万人。省内民族众多,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甘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1655公里,南北58“十一五”时期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十二五”时期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十一五”时期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整体推进“9二、甘肃文化省情和优势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全省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6895处,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6368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5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880处。全省馆藏文物近43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40件(含30件国宝),珍贵文物(三级以上)11万多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1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450名传承人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与长城遗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二、甘肃文化省情和优势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全省共登记各类不可移10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武威张掖天水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酒泉市肃州区临夏市夏河县会宁县庆城县灵台县陇西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宕昌县哈达铺镇榆中县青城镇秦安县陇城镇临潭县新城镇永登县连城镇古浪县大靖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武威张掖11甘肃地域特色最为鲜明的文化资源

石窟寺长城古遗址彩陶简牍青铜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革命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甘肃地域特色最为鲜明的文化资源石窟寺12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13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14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15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关城16张掖境内长城张掖境内长城17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18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19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20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21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22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23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24甘肃被誉为“出戏的地方”,创作的优秀剧目在全国屡屡获奖舞剧《丝路花雨》国家优秀保留剧目舞剧《大梦敦煌》国家优秀保留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陇剧《官鹅情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陇剧《苦乐村官》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话剧《兰州人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京剧《丝路花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秦剧《百合花开》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兰州老街》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话剧《老柿子树》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舞剧丝路花雨陇剧官鹅情歌舞剧大梦敦煌陇剧苦乐村官话剧兰州人家京剧丝路花雨秦剧百合花开话剧兰州老街话剧老杮子树甘肃被誉为“出戏的地方”,创作的优秀剧目在全国屡屡获奖舞剧《25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26三、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总体思路:按照文化大省建设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历史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木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

三、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总27“一带”: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一带”: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28“三区”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三区”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29“十三板块”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试点、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十三板块”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30实施步骤2012—2015年。从2012年开始,编制出台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2020年。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示范区建设项目,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到2020年把甘肃建成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实施步骤2012—2015年。从2012年开始,编制出台示31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涉及:抢救类保护类展示类整理类研究类开发类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涉及:32抢救类项目长城抢救性保护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古建筑抢救性保护维修古遗址、古城址抢救性保护抢救类项目长城抢救性保护33保护类项目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嘉峪关关城保护工程丝绸之路申遗(甘肃段)备选点保护凉州会盟大遗址保护鸠摩罗什寺文物保护永泰城址遗迹保护项目保护类项目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34展示类项目新建甘肃简牍博物馆新建甘肃彩陶博物馆酒泉航天科技文化博览园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二期工程南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项目展示类项目新建甘肃简牍博物馆35整理类项目古籍整理保护工程重点图书出版工程整理类项目古籍整理保护工程36研究类项目筹建甘肃传媒大学筹建西凉文化研究中心筹建会宁(中国)干部培训学院建设项目筹建甘肃动漫产业公共支撑技术平台研究类项目筹建甘肃传媒大学37开发类项目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敦煌文化产业园、骊靬文化产业园区、祁连玉石文化产业园、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文化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项目、庆阳周祖农耕和民俗文化圣地、定西马家窑彩陶文化产业园、陇南市大堡子山先秦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甘南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和政古动物化石世界之窗等。开发类项目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敦煌文化产业园、骊靬文化产业园38

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甘肃旅游观光、投资开发、合作发展。谢谢大家!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甘肃旅游观光、投资开发、合作39甘肃文化资源简介甘肃文化资源简介40一、甘肃概况甘肃取古甘州(今张掖)和古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简称“陇”,位于祖国西部、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一、甘肃概况甘肃取古甘州(今张掖)和古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41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类型齐全;自然风光雄浑俊美,有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地貌、峡谷溶洞等,被地质学家称为最丰富的地质和地表特征博物馆。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域广阔,资源42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43漳县贵清山漳县贵清山44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45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46甘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1655公里,南北530公里,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现辖12个地级市、2个民族自治州,有86个县市区,常住人口2557.5万人。省内民族众多,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甘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1655公里,南北547“十一五”时期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十二五”时期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十一五”时期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整体推进“48二、甘肃文化省情和优势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全省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6895处,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6368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5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880处。全省馆藏文物近43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40件(含30件国宝),珍贵文物(三级以上)11万多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1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450名传承人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与长城遗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二、甘肃文化省情和优势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全省共登记各类不可移49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武威张掖天水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酒泉市肃州区临夏市夏河县会宁县庆城县灵台县陇西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宕昌县哈达铺镇榆中县青城镇秦安县陇城镇临潭县新城镇永登县连城镇古浪县大靖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武威张掖50甘肃地域特色最为鲜明的文化资源

石窟寺长城古遗址彩陶简牍青铜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革命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甘肃地域特色最为鲜明的文化资源石窟寺51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52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53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54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关城55张掖境内长城张掖境内长城56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57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58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59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60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61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62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63甘肃被誉为“出戏的地方”,创作的优秀剧目在全国屡屡获奖舞剧《丝路花雨》国家优秀保留剧目舞剧《大梦敦煌》国家优秀保留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陇剧《官鹅情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陇剧《苦乐村官》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话剧《兰州人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京剧《丝路花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秦剧《百合花开》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兰州老街》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话剧《老柿子树》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舞剧丝路花雨陇剧官鹅情歌舞剧大梦敦煌陇剧苦乐村官话剧兰州人家京剧丝路花雨秦剧百合花开话剧兰州老街话剧老杮子树甘肃被誉为“出戏的地方”,创作的优秀剧目在全国屡屡获奖舞剧《64甘肃文化资源简介课件65三、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总体思路:按照文化大省建设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历史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木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

三、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总66“一带”: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一带”: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67“三区”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三区”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68“十三板块”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试点、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十三板块”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69实施步骤2012—2015年。从2012年开始,编制出台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2020年。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示范区建设项目,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到2020年把甘肃建成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实施步骤2012—2015年。从2012年开始,编制出台示70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涉及:抢救类保护类展示类整理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