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_第1页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_第2页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_第3页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_第4页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页(共23页)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分)元素符号正确的是()A.硅SI B.锰Mn C.氦Hi D.银Hg2.(1分)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钙”指的是()A.原子 B.元素 C.单质 D.分子3.(1分)空气成分中,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4.(1分)属于磷肥的是()A.KNO3 B.CO(NH2)2 C.K2SO4 D.Ca(H2PO4)25.(1分)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6.(1分)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的物质是()A.蔗糖 B.面粉 C.豆油 D.泥土7.(1分)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8.(1分)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臭氧 B.液氧 C.石墨 D.过氧化氢9.(1分)三氧化钨(WO3)可用于制钨丝和防火材料等,三氧化钨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610.(1分)水净化时,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实现的是()A.无异味 B.无异色 C.澄清 D.无细菌和病毒11.(1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2.(1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P2O5 C.HCl D.C2H5OH13.(1分)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 B.C+CO22CO C.CO+CuO═Cu+CO2 D.Cu+H2SO4═CuSO4+H2↑14.(1分)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碱性最强的物质是()物质肥皂水牙膏西瓜汁苹果汁pH10.28.55.82.4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苹果汁15.(1分)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碳酸钠 B.二氧化碳 C.蔗糖 D.石墨16.(1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17.(1分)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一样 B.负极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D.正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更大18.(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一定都是放热的反应19.(1分)用括号中的物质或方法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NaCl、NaOH、CaCO3三种固体(水) B.Mg、Fe、Cu三种金属(稀硫酸) C.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D.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种气体(燃着木条)20.(1分)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七、填空题(每空1分,20分)21.(6分)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稀硫酸、甲烷、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水等物质。①请从上述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的盐是,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的是,用于除去铁锈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使人中毒。②2mol水中约含个水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2.(8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②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③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采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进(选“b”或“c”)。23.(6分)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②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③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铵,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④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依次降温至t1℃和t℃,下列说法正确的(填编号)。A.t1℃时,剩余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B.t1℃时,剩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可能相等C.t2℃与t1℃之间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t2℃与t℃之间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⑤t1℃时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50g硝酸钾或50g氯化铵,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是,乙中上层清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三、实验题(每空1分,20分)24.(5分)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假设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二氧化碳全部逸出)。(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mol。(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该实验中,如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中计算的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没有影响”)25.(9分)铜在空气中会生锈,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对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如下探究。①实验I:按如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图中夹持装置省略)。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的依据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物中有生成,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还产生一种黑色固体。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以下猜想:a、可能是氧化铜b、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猜想的依据是,且碳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③实验Ⅱ:为验证猜想,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为,所以猜想a正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上述实验及结论分析可知,铜生锈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成分有关。26.(6分)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常温下AgOH极不稳定,易分解为棕褐色难溶于水的氧化银固体)(1)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的成分是。(2)生成蓝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生成白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是,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3)步骤X是。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分)元素符号正确的是()A.硅SI B.锰Mn C.氦Hi D.银Hg【分析】本题利用新信息作载体考查了元素符号的写法,在书写时要注意“一大二小”的原则。【解答】解:A、两个字母都大写,是不符合书写要求的,故A错误;B、符合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小写的书写要求,故B正确;C、第二个字母错误,故C错误;D、第一个字母错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虽利用了信息,但很简单,只要根据书写原则“一大二小”来分析即可,应注意元素符号书写的规范性。2.(1分)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钙”指的是()A.原子 B.元素 C.单质 D.分子【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选B。【点评】掌握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1分)空气成分中,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分析】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解答】解: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和用途。4.(1分)属于磷肥的是()A.KNO3 B.CO(NH2)2 C.K2SO4 D.Ca(H2PO4)2【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错;B、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5.(1分)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B、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A。【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6.(1分)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的物质是()A.蔗糖 B.面粉 C.豆油 D.泥土【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误。C豆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错误。D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错误。故选:A。【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7.(1分)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图B表示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图D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解答】解:A、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B、图B表示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D、图D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模拟图的辨别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1分)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臭氧 B.液氧 C.石墨 D.过氧化氢【分析】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依据概念分析选项;【解答】解: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A、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B、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属于一种物质,故B错;C、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C错;D、过氧化氢属于化合物,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题目较简单。9.(1分)三氧化钨(WO3)可用于制钨丝和防火材料等,三氧化钨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6【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三氧化钨中钨元素的化合价:x+(﹣2)×3=0,则x=+6。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10.(1分)水净化时,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实现的是()A.无异味 B.无异色 C.澄清 D.无细菌和病毒【分析】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异味,故选项错误。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色素,故选项错误。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通过过滤可得到澄清的液体,故选项正确。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杀死细菌和病毒,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1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2.(1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P2O5 C.HCl D.C2H5OH【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P2O5属于氧化物。【解答】解:A、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P2O5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HCl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C2H5OH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1分)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 B.C+CO22CO C.CO+CuO═Cu+CO2 D.Cu+H2SO4═CuSO4+H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书写错误;B.在高温的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书写正确;C.该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书写错误;D.铜属于不活泼的金属,与硫酸不反应,书写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4.(1分)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碱性最强的物质是()物质肥皂水牙膏西瓜汁苹果汁pH10.28.55.82.4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苹果汁【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西瓜汁和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肥皂水和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所以肥皂水的碱性最强。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1分)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碳酸钠 B.二氧化碳 C.蔗糖 D.石墨【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的特点是:属于化合物,含有碳元素,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解答】解:A、碳酸钠虽然含有碳元素,在性质上和无机化合物相似,归到无机物类,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在性质上和无机化合物相似,归到无机物类,故B不符合题意。C、蔗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符合题意;D、石墨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有机物和无机物定义的不同,然后结合选项中物质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16.(1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醋酸和蔗糖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微粒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1分)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一样 B.负极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D.正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更大【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解答】解:A、在实验中可以看到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正极的两倍,因此负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也是正极的两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D、正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8.(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一定都是放热的反应【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由原子和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中和反应一定都是放热的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碱的化学性质、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1分)用括号中的物质或方法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NaCl、NaOH、CaCO3三种固体(水) B.Mg、Fe、Cu三种金属(稀硫酸) C.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D.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种气体(燃着木条)【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三种固体分别放入水中,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能溶于水且放热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能溶于水但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B、Mg、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且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比较快,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以鉴别;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鉴别;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以鉴别;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20.(1分)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分析】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铜,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氯化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铜,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铜,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加入氯化铜之前,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后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B、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也不可能为0,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C、氯化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铜,沉淀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则属于固体的质量应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盐的化学性质,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七、填空题(每空1分,20分)21.(6分)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稀硫酸、甲烷、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水等物质。①请从上述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的盐是Na2CO3,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的是Ca(OH)2,用于除去铁锈的物质是H2SO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CO使人中毒。②2mol水中约含1.204×1024个水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分析】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②根据1mol物质中所含微粒个数来分析。【解答】解: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熟石灰常用作建筑材料;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木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填:Na2CO3;Ca(OH)2;H2SO4;CH4;CO;②1mol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所以2mol水中约含水分子个数为:6.02×1023×2=1.204×1024;故填:1.204×10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用途和化学式的书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22.(8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②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③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采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b进(选“b”或“c”)。【分析】①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②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③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解答】解:①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②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本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A;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分解反应;③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采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3.(6分)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②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质。③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铵,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④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依次降温至t1℃和t℃,下列说法正确的D(填编号)。A.t1℃时,剩余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B.t1℃时,剩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可能相等C.t2℃与t1℃之间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t2℃与t℃之间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⑤t1℃时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50g硝酸钾或50g氯化铵,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乙中上层清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②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质;③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铵,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④通过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依次降温至t1℃和t℃,t2℃与t℃之间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故选:D;⑤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50g硝酸钾或50g氯化铵,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乙中上层清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故答案为:①40g;②增加溶质;③降温结晶;④D;⑤硝酸钾,28.6%。【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验题(每空1分,20分)24.(5分)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假设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二氧化碳全部逸出)。(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0.1mol。(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0.1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该实验中,如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中计算的结果会没有影响。(填“偏大”、“偏小”“没有影响”)【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钙的物质的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70g﹣365.6g=4.4g,其物质的量为=0.1mol设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1x0.1mol=x=0.1mol由于生成气体跑掉,所以如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中计算的结果会没有影响。故答案为:(1)0.1;(2)0.1mol(3)没有影响。【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5.(9分)铜在空气中会生锈,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对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如下探究。①实验I:按如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图中夹持装置省略)。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的依据是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②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还产生一种黑色固体。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以下猜想:a、可能是氧化铜b、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且碳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③实验Ⅱ:为验证猜想,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为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所以猜想a正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通过上述实验及结论分析可知,铜生锈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水、CO2、氧气等成分有关。【分析】①根据题干信息、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②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