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精油用途及用法_第1页
樟树精油用途及用法_第2页
樟树精油用途及用法_第3页
樟树精油用途及用法_第4页
樟树精油用途及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樟树精油用途及用法来自:阿欧精油中文名称:樟树精油英文名称:Camphor拉丁学名:CinnamomumCamphora植物产地:中国China植物等级:栽种CULT萃取方式:蒸馏Distillation萃取部位:木头Wood,木质气味:清新略冲鼻,带樟脑气息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密度:0.890-0.906挥发速度:快速制法由樟科的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木质部分经水蒸气蒸留而成。主要成分:樟脑(35%-50%)、a-蒎烯、茨烯、水芹烯、萜品醇、乙酸香叶醇、异戊醛、香茅醛和胡椒酮。功效:止痛、抗沮丧、抗菌、抗痉挛、利心脏、祛胀气、利尿、退烧、升血压、杀虫、轻泻剂、使皮肤温暖、激励、催汗、驱虫、治创伤。樟树精油-基本功效防腐,消炎,抗病毒,杀菌,化痰,止咳,兴奋循环,发汗发红,驱蚊。生理作用支气管炎,伤风感冒,咳嗽,发烧,组织炎,蚊虫叮咬,腰痛,肌肉酸痛,风湿痛,扭伤,挫伤。情绪作用忧郁,沮丧,身心倦怠,压力引起的身体症状,自卑,害羞。心灵疗效樟树精油可算是一种平衡的精油,可安抚精经质的状态,尤其是因沮丧而麻木的精经质,所以有助于康复期的心灵状态,明显有益于精神官能症之类的身心病症。身体疗效激励心脏、呼吸与循环功能,可提升低血压、净化充血的肺脏,使呼吸顺畅,常用作吸入剂。有助于任何身体发寒的状况,从普通的病菌到严重的肺炎都可用樟树精油。它平衡的作用也能在发炎时派上用场,樟树精油使人体处于均衡的状态,依需要而发挥回暖或降温的功能。对于消化道的作用在于镇定安抚不管是对便秘或腹泻都有很好的效果也有助于肠胃发炎。能影响泌尿系统,帮助顺利排尿,也能减轻性器官受刺激的不适。有益于僵硬的肌肉,在运动时特别有用。也用以减轻风湿病的疼痛。过去,它被用于治疗较严重的疾病,如霍乱、肺炎和肺结核。一般来说,有益于减轻传染性疾病的病情。皮肤疗效在皮肤上产生清凉的作用,因而能减轻发炎的情况。尤其适用于油性皮肤处理粉刺、灼伤与溃疡。将樟树精油以冶敷法用于淤伤和扭伤,通常都能奏效。搭配精油罗勒、白干层、洋甘菊、薰衣草、香蜂草樟树精油-使用心得皮肤保养:痤疮,油性阻塞皮肤,一般性皮肤保养循环系统:水肿,肌肉疲乏,四肢发麻,脊椎问题免疫系统:打喷嚏,感冒,流感,咳嗽,发烧神经系统:忧郁,头痛,精神耗弱,长期的压力樟树精油-保存方法1、纯精油用深色玻璃瓶装,阴凉避光处保存,请放置在小孩不能触及的地方。2、未开封的纯精油可存放3年,开封后宜尽快用完。樟树精油-注意事项1、未经稀释的纯精油不可直接涂抹在皮肤上。2、精油分子细致渗透力强,滴入精油时滴数请勿超过6滴,担心精油敏感者请先从1滴酌量增加滴数。3、皮肤敏感者,使用前先在手腕内侧做测试,无刺激反应再使用。4、使用本产品请避开伤口、溃烂及皮肤异常部位。5、孕妇、哺乳期妇女、癫痫患者及患有抽搐症状病人避免使用。6、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皮肤异常现象,应立即停用,并洽询皮肤科医生7、一种强劲的精油,非常刺激,剂量过高将导致抽搐与呕吐[1]樟树精油-樟树精油研究樟树精油主成分变异与选择的研究中文题名樟树精油主成分变异与选择的研究副题名外文题名论文作者张国防著导师陈存及指导学科专业森林培育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竹林与经济林栽培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学位授予日期2006论文页码总数249页关键词樟树遗传育种遗传变异精油馆藏号BSLW2007S792.232摘要樟树属樟科樟属樟组植物,不仅是优良的绿化和用材树种,也是珍贵的香料树种。其根、茎、叶、枝和果均富含精油,精油的化学成分多达60多种,如芳樟醇、樟脑、黄樟油素、龙脑、柠檬醛、1,8-桉叶油素、橙花叔醛、异橙花叔醛、金合欢醇、甲基丁香酚和a-松油醇等,这些化学成分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轻化、医药、食品、香料和烟草等工业,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我国对樟树的非木质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经营手段粗放原始,尚未形成产业化开发。究其原因主要是樟树精油含量和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含量变化复杂君羊体和群体内个体及个体内不同器官之间的精油含量和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除了受遗传物质控制外,还受到立地环境、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它们构成了樟树精油的遗传变异,而这方面的研究却还很薄弱。从而导致了樟树良种化水平低,精油产量不高,化学组成成分杂,精油品质差,价格不高,经济效益不如人意。福建省是樟树主要分布区域之一,也是樟树开发基础较好的省份。结合福建省林业厅种苗攻关项目《珍贵树种樟树和楠木良种选育与快繁技术的研究》(200306),针对樟树产业化开发中基础研究薄弱问题,系统地研究樟树精油主成分的变异,并初步制定了不同生化型优良单株选择标准。通过对福建省樟树自然分布区28个县(市)的樟树叶片;不同时间、树冠不同部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密度和不同繁殖后代的樟树叶片及樟树不同器官进行取样,测定精油含量,用气相色谱仪和GC/MS气质联用仪测定化学组成及其含量。并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生化型和种源樟树DNA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樟树种质资源叶油含量相对比较丰富(平均得油率为1.084%),但变化较大,叶油中的化学成分复杂,不同个体差异大,主要化学成分较明朗,如芳樟醇、樟脑、1,8-桉叶油素和黄樟油素等。叶油总离子图中共显示64个峰,鉴定出58种化学成分,占叶油总相对含量的96.909%,平均含量相对较高的化学成分是芳樟醇(43.732%)、樟脑(14.431%)、1,8-桉叶油素(10.457%)、黄樟油素(7.079%)、a-松油醇(2.570%)和阡水芹烯(2.231%)等,共占叶油化学成分总含量的80.5%。应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所测定的329份叶油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与聚类。结果被聚为5种生化型,即芳樟型(叶油主成分为芳樟醇)、脑樟型(叶油主成分为樟脑)、桉樟型(叶油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黄樟型(叶油主成分为黄樟油素)和杂樟型(叶油无明显的主成分),每类中的各个观测量叶油化学主成分明显且一致。芳樟、脑樟、桉樟、黄樟和杂樟的分布概率分别为55.02%、17.02%、12.77%、11.85%和3.34%。芳樟醇与分析的19种化学成分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比其它成分间的相关系数高,尤其与樟脑的负相关系数为-0.481为最高,即叶油芳樟醇含量越高,樟脑含量越低,这正是芳樟良种选育所需要的。可见福建樟树资源中叶片精油主要含芳樟醇为主,占一半以上,其次为脑樟,桉樟和黄樟,杂樟相对较少,表明福建省芳樟资源丰富。为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樟树不同种群分析表明,(1)各经纬度中五种化学类型分布的相对频数差异显著。芳樟分布的相对频数随经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在不同纬度中,除在W3(纬度26°~25°)区分布的相对频数(70.94%)明显较高外,其它三个纬度分布都比较均匀。脑樟在各经度上的分布也较均匀,而在纬度上的分布变化略大,W1(纬度28°~27°)区分布相对较多。桉樟分布随经度变化较大,主要分布在J3(经度118°~119°)区,而在纬度分布上相对较稳定,随纬度降低略呈减少。黄樟分布随经度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J4(经度119°~120°)区中,随纬度分布比较均匀。杂樟总的分布频数都很少。(2)叶片含油率和主成分含量随经纬度变化复杂多样。叶片含油率在不同经纬度上差异极显著,随经度下降,呈明显升高趋势随纬度增加,则呈下降趋势。叶油芳樟醇含量在不同经纬度上差异极显著,随经度下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在不同纬度间,W3区樟树叶片芳樟醇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纬度区。不同的经度上黄樟油素含量差异极显著,随经度下降而含量也下降,在不同纬度上则差异表现不显著,W4(纬度25°~24°)区略高于其它区。不同经度上桉叶油素含量差异显著,随经度增加,略显上升趋势,J3区含量最高,而不同纬度间桉叶油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经纬度间,樟脑的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各经纬度内,樟树叶片含油率和化学主成分含量也是变化复杂,呈现极显著、显著或不显著关系,在各经纬度内都存在多个化学类型,在某一化学型内,该类型的主成分占主导地位,其它成分则明显含量较低,所以四个主要化学成分在不同经纬度内的含量差异极大,各樟树个体主成分明显,为分别化学类型选育优良种质资源进行无性繁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4)福建省樟树资源中四个化学类型的叶片含油率和各自主成分含量随经纬度变化也呈复杂多样。芳樟型叶片含油率随经纬度变化呈极显著差异,随经度下降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纬度变化则较复杂,W3区明显高于其它纬度区。芳樟醇含量随经度变化不明显,而随纬度变化呈极显著差异。各经纬度内,芳樟叶片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极差都很大。脑樟型叶片含油率和樟脑含量随经纬度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各经纬度内,变异系数一般也较大,都存在较大的极差。桉樟型叶片含油率和桉叶油素含量随经纬度变化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各经纬度内其含油率和桉叶油素的极差也较大。黄樟型叶片含油率在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纬度上则存在极显著差异。黄樟油素含量在经纬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各经纬度内,黄樟叶片含油率和黄樟油素含量的极差都较大。可见,不同的化学型含油率和各自主成分含量在经纬度间差异显著性不一,但在各化学型和各经纬度内,两者的极差一般都较大,良种选育潜力巨大。漳平、龙岩、连城、武平、上杭可作为芳樟良种选育的重点区域,蒲城、建瓯、建阳、清流和德化等地也可作为芳樟良种选育的重要补充区域;龙岩、漳平和永安等地作为桉樟良种选育的重要区域,连城、三明、武平、上杭、沙县、明溪、和顺昌等地作为桉樟良种选育的重要补充区域;永泰和德化可作为脑樟良种选育的重点区域,建阳等地可作为脑樟良种选育的重要补充区域;惠安和厦门等地可作为黄樟良种选育的重点区域,漳州等地可作为黄樟良种选育的重要补充区域。根据对福建省樟树资源调查结果,结合良种选育的目标,并考虑各种精油的国际市场价格,制定了樟树不同生化型等级划分标准。福建省芳樟叶片含油率在1.5%以上,芳樟醇含量在95%以上的优良单株分布概率仅为0.30%。利用固定样株,对樟树不同生化型叶片含油率及化学主成分含量时间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樟树不同生化型叶片含油率和主成分含量月份变化不一样,但都有相似的规律,即叶片含油率在生长季节高,非生长季节低,5月和7~9月都处于较高水平。主成分含量变化较复杂,芳樟6月份达最高,随后略下降,一直到12月份;脑樟7月份最高,其它变化不大;桉樟4月份最高,随后下降,6月份后保持平稳。⑵芳樟叶片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日变化不一样,含油率日变化呈显著差异,早晨最低,日出后逐渐升高,到16~17时最高。芳樟醇含量日变化幅度不如含油率,早晨最高,其它时段保持较平稳。芳樟不同器官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差异极显著,含油率依次为:叶(1.484%)>根(0.486%)>干(0.249%)>枝(0.204%)>皮(0.161%);芳樟醇含量依次为:叶(93.679%)>枝(88.946%)>皮(88.748%)>干(80.629%)>根(16.091%)。根主要含黄樟油素,平均含量达76.327%,其次为干11.458%,其它器官含量都很低。芳樟树冠的不同部位叶片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上部叶片含油率最高,其次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树冠不同部位叶油芳樟醇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中部略高,其次分别为上、下部。樟树不同生化型不同叶龄含油率和主成分含量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嫩叶含油率都较高,其排序为嫩叶〉鲜叶〉老叶。芳樟嫩叶含油率较鲜叶和老叶高,桉樟嫩叶和鲜叶含油率则较老叶高,脑樟不同叶龄含油率下降则相对缓和。老叶主成分含量都较高,其排序为老叶〉鲜叶〉嫩叶,桉樟嫩叶和鲜叶精油主成分含量较接近,而老叶则高于前二者,脑樟则是鲜叶和老叶精油樟脑含量较接近,且高于嫩叶。利用牡丹1。"纯种"芳樟无性繁殖后代建立的原料林基地,分析不同立地条件对芳樟叶片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对芳樟叶片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影响不显著,上坡位都略高。(2)芳樟叶片含油率与坡向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南坡(1.73%)>北坡(1.49%)>东坡(1.15%);而叶油芳樟醇含量与坡向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南坡:94.83%)>东坡(94.30%)>北坡(94.07%)。(3)不同密度对芳樟叶片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影响均不显著。(4)农田与山地芳樟叶片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之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山地叶片含油率略高。对樟树不同生化型的有性繁殖后代叶片精油测定分析表明,樟树各生化型有性繁殖后代叶片含油率与化学主成分含量与母株差异大后代单株之间叶片含油率和化学主成分差异也大。芳樟有性繁殖后代60%的植株保持亲本的特性(即为芳樟型),后代分化出樟脑型植株占15%,1,8-桉叶油素型植株占15%,无明显主成分的杂樟型植株占10%;脑樟型樟树有性繁殖后代60%的植株保持亲本的特性(即为脑樟型),后代分化出芳樟型植株占25%,1,8-桉叶油素型植株占10%,无明显主成分的杂樟型植株占5%;桉樟型樟树有性繁殖后代45%的植株保持亲本的特性(即为桉樟型),后代分化出芳樟型植株占35%,脑樟型植株占10%,无明显主成分的杂樟型植株占10%;黄樟型樟树有性繁殖后代30%的植株保持亲本的特性(即为黄樟型),后代分化出芳樟型植株占25%,脑樟型植株占2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