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与诸子登岘山》教案4_第1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与诸子登岘山》教案4_第2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与诸子登岘山》教案4_第3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与诸子登岘山》教案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诸子登岘山教学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的特点及艺术境界。2、初步熟悉孟浩然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3、分析本诗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的情感的。教学重点:吊古伤今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游岘山而伤今诗,那么作者所吊之“古”指什么?所伤之“今”又指什么呢?他是如何表达折中怀古伤今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诗。二、简介作者、作品及特征。1、孟浩然(689-74阳人,世称孟襄阳。少时隐居鹿门山,前半身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张九龄镇守荆州时,招他为幕僚。一次,王昌龄来襄阳,与之饮酒唱和。当时,孟浩然疾疹发背刚愈,因食鲜而复发,不治身亡。2、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之先声。蒙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蒙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蒙诗中不多见。有《孟浩然集》。三、解题。“诸子”是诸君子的省略,意思是“几个朋友”,不可解作“几个儿子”。“岘山”,在襄阳城外汉水上,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古迹。四、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范读。2、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3、用自己语言讲述诗意。五、鉴赏分析全诗。1、思考:本诗所吊之“古”指什么?所伤之“今”又指什么?明确:“古”指古迹羊公碑,“今”指作者的身世。2、阅读有关“羊公”的注解,了解“羊公”的典故。3、结合诗人的遭际及羊祜的故事,初步感知此诗,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烟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这是一首抒发他登临岘山时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的吊古伤今诗。4、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法相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明确:首联“人事有代谢”讲述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地流着。首联凭空落笔,初看好像与题目无关,实际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所感,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和全诗貌离神合。5、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何联系?明确:颔联“江山留胜迹,,一“古”一“今”,由虚而实,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意思是说,人事虽然变迁,可是大自然却依然如故,江山不改,胜迹长留。今天我们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诗人登临岘山,不由想起历史人物羊祜的典故。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句与上句粘连甚紧,“江山甚迹”是指古,“我辈登临”乃言今,一“复”字则指明是继羊祜和许多无名游客之后而登临。这一联用了“流水对”,浑然天成,质朴无华。从诗意发展的脉络看,应是先有颔联,后有首联。诗人如此处理,使人有奇峰突起之气势,更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诗人的感慨。6、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写登山所见,有何特点?明确:“浅”指水,由于“水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这两句是全诗中仅有的写景句,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远近的景物都是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7、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明确:第七句“羊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间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工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因而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如“尚在”的羊工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此,就有了第八句的“读罢泪沾襟”了。8、齐读全诗,体会作者的吊古伤今之情。9、课堂总结: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