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讲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_第1页
教育法讲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_第2页
教育法讲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_第3页
教育法讲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_第4页
教育法讲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法讲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老师们、同学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917年,中国那时候有两亿文盲,有七千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陶行知先生目之所及之中华全是面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先生说这病根乃在教育,如果教育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我国经历了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近代教育发展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发展趋势总体上趋于良性。但期间也因政治运动停滞过,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平衡等问题的解决仍然任重道远。1995年3月18日国家正式颁布了《教育法》,标志着中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次是教育法至颁布以来经历的第二次修改,也是一次实质性的修改,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二是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三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使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本次讲座主要从《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修订内容以及贯彻思路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深入领会《教育法》中有关办学方针、教育基本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法律责任等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一、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教育法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对我国有关教育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如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针、教育基本制度,各类教育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投入,教育对外教育与合作,法律责任等,都作了全面的规定。全文共10章84条。(一)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教育法在总则中对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和教育活动原则作了法律现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之所以说我国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其一,始终坚持以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其二,教育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保证。其三,国家的教育事业立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是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这些都表明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出发,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内容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教育发展的总方向,也进一步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二)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教育法在总则中,对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1.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作为健全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由学校教育构成的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和体系。而终身教育体系既包括学校教育体系又包括社会教育体系,是对受教育者一生各个阶段分别进行不同种类和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图1所示为终身教育体系结构图。把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目标,正反映了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图1终身教育体系结构图2.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需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并使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国家教育改革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主要有: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办学体制改革,理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体制,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等等。教育改革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有利于积极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如图2所示为我国2001年至2013年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图2所示为我国2001年至2013年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投入3.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需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我国现行教育总体上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三大类型,而在每一大类教育中,又可以细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层次。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衔接与组合,便形成我国现行的教育结构。因此,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图3所示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图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三)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法在总则中,对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作出了法律规定。这一规定,首要的意义在于明确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于教育工作具有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教育法第十四、十五、十六条对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的分级管理、分工负责体制作了如下具体划分:一是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二是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三是全国教育工作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即教育部主管,并对全国教育事业实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同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条也对我国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明晰的要求与规定。这些要求与规定与教育法相关条款的精神是一致的。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结合两者的要求进行。(四)教育基本制度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日臻完善,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扫除文盲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教育法作为教育领域的母法,对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为教育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教育基本制度的逐步完善是教育改革、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如学校教育制度直接规定了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教学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就业方向等基本问题;义务教育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使全民的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各民族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扫除文盲制度帮助了全民族提高素质,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督导制度确保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评价制度保证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科学管理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由于以上基本教育制度的综合作用,才使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正在朝着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的目标前进。二、本次教育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施行以来,经历了二十一年,共进行了两次修改,如图4所示:第一次是在2009年8月27日,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进行了修改;第二次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了修改。在此次新颁布实施的教育法中,共修改了15条,增加了3条,如表1所示。这部新修订的教育法,究竟改了什么?折射出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图4《教育发》的发展历程(一)教育法之完善基本教育制度此次修订完善了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提出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双语教育、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国际化人才等一系列新的重要教育法律概念,明确了国家及各级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普及学前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等方面的职责,明确了多种教育领域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如第五条和第六条的修改切中了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教育方针,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第五条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增加了“为人民服务”“社会实践”,并在“德、智、体”后增加了“美”,第六条中增加了“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法制”改为“法治”,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此外,教育法把学前教育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确立了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为下一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以上这些修改,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要求,突出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人民性,突出了社会实践和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将美育提升到与德智体相同的地位,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针对教育领域存在重知识轻实践、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新教育法强调了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体现了教育新的目标、方向和方式、实现途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二)教育法之关切社会教育热点不回避教育改革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期待,是此次教育法修订的特点之一,也是教育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之所在。如新教育法将第十一条第一款的修改就是新教育法紧扣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点、对社会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的正面回应,不仅增加了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容,也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以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教育现代化”等理念,这些修改适应了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完善了我国教育体系,对今后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此次把教育公平明确写进了教育法,使教育公平从一种政治要求转化成为一种法律要求,落实为国家责任。这就要求国家要保障公民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注意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图5所示为2015年我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情况。如第二十五条的修改主要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些贫困地区教育经费依然较紧张而一些地方存在铺张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教育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学校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根本任务,保证教育财政投入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本条第三款的删除从法律上取消了对举办营利性学校的限制,对于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原则,促进民办教育形式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我国教育举办体制的重大调整。同时,教育法修订中明确了:“以财政性经费、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组织”,防止公共资源参与营利性办学。图52015年我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情况(三)教育法之处置违法行为于法有据近年来,考试作弊、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违规招生被屡屡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次修订从法的层面专门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了规范。新教育法第七十六条修改针对违规办学、违规招生等违法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新教育法对非法招生、制售假冒学位证书、学业证书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都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目前制定《考试法》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这次修改教育法加大惩治考试作弊行为的力度,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明确对考生作弊可以取消考试成绩、停止参加考试1年以上3年以下;对组织、帮助作弊者给予罚款、行政拘留;对疏于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负责人员给予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修法对于过去一直想重力惩治但于法无据的考试作弊行为,有了明确规定。为严肃打击考试作弊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特别是《刑法修正案(九)》将严重考试舞弊行为纳入刑事处罚范畴,新增了组织作弊罪、替考罪等。这样,教育法修正案和刑法修正案有关内容可实现相互衔接,形成打击考试违法行为的合力。表1《教育法》修改前后对比表原文修改后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六条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第六条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第十一条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第十一条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第十二条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第十二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国家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实施双语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八条: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第十九条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第二十条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第二十五条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和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第二十六条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和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以财政性经费、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组织。第六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第六十六条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方式,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注:2009年全国人大修订教育法,删除第五十九条——集资办学,故从六十条起,新旧版本条目恢复一致)第六十七条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第六十七条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依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国际教育服务,培养国际化人才。第七十六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员,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七十六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生,退还所收费用;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将第七十九条改为三条,作为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修改为:

第七十九条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三)抄袭他人答案的;(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第八十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一)组织作弊的;(二)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三)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四)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五)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第八十一条举办国家教育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条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颁发证书的资格。第八十二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颁发证书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前款规定以外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制造、销售、颁发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作弊、剽窃、抄袭等欺诈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购买、使用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将第七十一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七条、第七十八条中的“行政处分”修改为“处分”,将第七十五条、第七十七条、第七十八条中的“教育行政部门”修改为“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三、高校贯彻落实新修订《教育法》的思路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和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教育法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智慧的结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此次教育法的修订涉及国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学前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违法招生和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等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的有关决策部署将会直接影响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而高校作为教育一线实施机构中的“一员”,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提供专业教育的机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以高校在贯彻落实国家新修订的教育法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切实加强对教育法的学习宣传一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教育法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把教育法的学习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的示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带头贯彻落实。二是要坚持与学习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与推进落实我院“十三五”规划,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建优质高校和推进省部共建相结合,确保学院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要采取培训研讨、专题讲座、专栏墙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学习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师生员工全面了解新修订教育法的内容。四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深入解读、宣传教育法修订内容,为修改后的教育法有关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