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 习题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专题二 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 习题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专题二 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 习题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专题二 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 习题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专题二 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 习题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专题解读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通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都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本专题结合日常教学中常见的一些案例进行备考指导,以方便师生更好地教学。线索导图史实梳理唯物史观,通常指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包括哲学层面和社会结构层面。哲学层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层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史实梳理铂金试题演练1.《世本》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考古发现,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中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距今约四千多年,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原地区水井已存在。可见(

) 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

B.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

D.《世本》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B铂金试题演练2.(2018·广东)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C铂金试题演练3.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讨论(

) A.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

B.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 C.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

D.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A铂金试题演练4.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五所大学讲授“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1923-1924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些做法(

) A.表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B.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社会思潮主流 C.有利于在知识分子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C铂金试题演练5.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宣言》科学的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必须同各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C.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人类社会

D.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B铂金试题演练6.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这种治史方法是(

) A.唯物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A铂金试题演练7.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

的重大贡献

C.《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

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C铂金试题演练8.(2016·广东)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D铂金试题演练9.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 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A铂金试题演练10.(2019·汕头模拟)某学者在研究九一八事变中所谓的“不抵抗命令”时查阅到两则重要史料(如图),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看(

)A.证明蒋介石与不抵抗命令无关

B.证明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C.当时并不存在所谓不抵抗命令

D.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证据链D铂金试题演练11.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

) A.中国人民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

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C铂金试题演练12.甲午战争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 A.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D.是民族救亡途径之一D铂金试题演练13.下表为两位学者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据此可知,两人都认为五四运动(

)A.爆发原因是中国外交的失败B.是缺乏理性的盲目爱国行为C.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

D.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C铂金试题演练14.《竹书纪年》中有“人面龙颜(有称人身牛首),断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的记载,这些内容(

) A.是远古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

B.呈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 C.提供着农业萌芽时期的信息

D.记载着以农立国的大政方针

C铂金试题演练15.某中学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①埃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戚

②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

③李克尔梅在飞机上俯瞰美景

④摩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A铂金试题演练16.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材料:材料一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英雄,后来才知道他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青年教育的好老师。——巴金《怀念匡互生先生》(注:巴金不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材料二匡互生把曹宅窗户打开,我在下面托了他一把,他就从小窗口爬进曹宅……放火烧了赵家楼。——周予同《火烧赵家楼》铂金试题演练材料三匡见曹家朱门紧闭,警卫守门,便攀上大门旁的小窗,击碎玻璃,掰开铁栏,挤进院内。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熊梦飞《忆亡友匡互生》铂金试题演练材料四当走到曹宅前面的时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却趁着大家狂呼着的时候,早已猛力跳上围墙上的窗洞,把铁窗冲毁,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因为他们到处搜不出那确实被大家证明在内开会未曾逃出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只得烧了他们借以从容商量作恶的巢穴,以泄一时的愤怒。——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铂金试题演练(1)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火烧赵家楼”事件中,放火的是匡互生吗?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说明理由。(8分)不是。巴金不是五四运动亲历者,提供的材料可信度较低;材料二、三中亲历者的回忆可能有误;材料四中匡互生自己未提及此事。(8分)是。材料二、三的作者作为亲历者可信度比较大;材料一、二、三相互印证。材料四中匡的回忆不足以证明。(8分)铂金试题演练(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第二要当庭特赦。请分析此观点的合理性。(4分)同意。理由:学生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4分)不同意。理由:当时北洋政府反动卖国,学生的行为是爱国的,不应被起诉。(4分)铂金试题演练17.史料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人们在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成为“无意史料”。研究历史时应注意加以鉴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斯大林亲自撰写其中一部分)铂金试题演练材料二(农民抵制集体农庄),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材料三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下图)。铂金试题演练材料四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奸污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麦卡伦牧师日记(1938年1月9日)铂金试题演练(1)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苏联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态度,请从史料鉴别的角度,指出哪条材料更符合事实?并说明理由。材料二更符合史实。材料一是苏联官方的观点,斯大林亲自参与撰写,可能会夸大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热情。材料二是苏联官方的绝密报告,属于内部档案,更能反映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真实态度。铂金试题演练(2)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对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七八十年代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影响?铂金试题演练影响:①积极:通过三大改造实现农业集体化,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本。②消极: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措施:①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③城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商品经济;进行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铂金试题演练(3)材料三能否客观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行为?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理由(可从材料来源及内容方面说明)。(3)不能。理由:①材料三出自日本报纸,捏造事实,美化侵略,以作宣传之用。②材料四出自美国牧师的日记,属于第三方目击者,没有政治目的,材料更可信。③材料四的内容恰好揭示了材料三的虚伪性。铂金试题演练(4)请把以上四则材料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

(4)分类:材料一、三属于有意史料;材料二、四属于无意史料。无意史料更加具有证据力。理由:有意史料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有夸大、美化甚至捏造事实的可能;无意史料的作者没有主观故意,记录时更接近历史事实。铂金试题演练18.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高考历史命题走过了一段较为曲折的历程。①l950—1965年,高考历史命题基本上以知识识记为主,题目较为简单,题型相对单一。②1966—1976年,高考历史命题中断,影封史学成为当时的主流,主要是推荐“根红苗正,出身好的工农兵学员上大学。③1977—1990年代初,历史命题曾经再度考察知识的再现,仍然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铂金试题演练④1990年代—2010年,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考察。⑤2010年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升级,强调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的辨证思维,时空观念,史料实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价值观)。注重唯物史观和国内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难度较大。铂金试题演练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论述。(10分)铂金试题演练示例1:观点: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史命题再度考查知识再现,仍然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以识记为主,反映出高考命题尚未走出徘徊,“两个凡是”“左”倾错误还在继续。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虽然这一时期恢复双百方针,思想解放,科教发展,但是历史高考命题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4分)

论述:①“文革”结束不久,“左”倾意识、阶级斗争思维仍然较浓。②国际上冷战、两极对峙、意识形态冲突,高考命题注重革命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