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12022高考历史必修2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业及手工业【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②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的改进③小农经济的成因及特点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的发展①手工业的地位及成就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③古代手工业的世界地位④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基础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及其发展:①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2、以家庭为单位个体耕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原始的集体耕作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春秋时期,私有土地和自耕农出现。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进行耕作。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进步,使妇女从农耕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家庭手工业,形成“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3、精耕细作:第一,牛力耕田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第二,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提高。第三,水利工程的灌溉工具的出现说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正努力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第四,自耕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规模极小的私有经济。在有限的土地上,靠精细的劳动增加产量,成为最基本的劳动要求。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⑴自给自足(足: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⑵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⑶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战乱和苛政、天灾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⑷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1、青铜冶炼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2、铜冶炼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3、丝织业技术: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潮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4、棉纺织技术: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5、陶瓷技术: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1、官营手工业: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为,都收归官办。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待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营手工业: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作为农产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也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要点名师精解】1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小农经济【点析】(1)积极性: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政权的安危;(2)局限性: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典例】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图(二)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图片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由商周时期的耒耜到西汉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答案】:B点评: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提高。移花接木: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解析】:B项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而A、C、D项只反映四则材料中某一项的特点。【答案】:B点评:我国的土地有限,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所以实行精耕细作是必然的选择。
【感悟高考真题】1(2022·江苏高考)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解析】: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2(2022·浙江高考)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解析】: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由此,战国、秦、西汉都早于东汉,排除!、B、C三项。答案:D3(2022·天津高考)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图2单位亩产量提高【解析】:图一汉像砖中出现的是“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图二是唐代的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犁的基本定型,纵观两幅图的变化可以看出耕犁技术在变化中成熟,故选B。铁犁牛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时就已出现故A错。伴随着小农经济的出现精耕细作就已经开始,故C错;单位产量提高在图中更是无从体现故D错。答案:B4(2022·上海高考)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解析】: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种植经济的兴起,更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开始替换渔猎和采集为代表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进入到农耕文明时期。答案:A5(2022·安徽高考)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BCD【解析】: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答案:C6(2022·上海高考)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解析】:夏商周三代属于青铜文明,西周大举实行分封制,两者综合取其交集,据此推断应是周朝的都城。答案:B7(2022·重庆高考)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冶炼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快炼法、西汉时期出现了炒钢,魏晋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即将生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冶炼,隋唐时期此技术进一步发展。答案:C8(2022·上海高考)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年代福建莆田直隶宝坻湖北川汗康熙十五年(1676)192丁0丁康熙二十五年(1686)88丁22丁24丁康熙三十年(1691)58丁10丁14丁A.三藩之乱B.准噶尔叛乱C.郑氏割据D.大兴文字狱【解析】:三藩之乱是指中国历史上清朝康熙年间,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当时福建是在反叛清廷的靖南王耿精忠的统治之下,所以无法统计。B发生在西北地区,C是在台湾,D是文化思想领域答案:A9(2022·广东高考)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解析】: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之一就是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是为皇家生产奢侈消费品。不投放市场。【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特点的理解。答案:B10.(2022·宁夏高考)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解析: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戊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根据题干中的“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因此可以判断出生之年为乙酉年。答案:D11.(2022·海南高考)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A.垄作法B.套作制C.稻麦二熟制D.一年三熟制【解析】:此题关键是对材料阅读与理解,江淮地区种植水稻,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加粮食产量,官府组织民众在水稻收割之后,种植小麦。答案:C【考点精题精练】:一、选择题: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的信息是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垦荒面积扩大D生产关系变革,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解析】:D材料反映了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D①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农业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小农经济开始成长③江南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B江南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是在我国的宋朝开始出现;我国的商业一开始是官府垄断,但是个人经商在商周就有了,只是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到春秋后期才出现。故选B(2022·广东省茂名市高三模拟)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解析】:B。通过图片观察既有曲辕犁又有纺车,此题应该理解为考查的是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所以应该选择C项。“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C①说法错误,纺织技术萌芽是在新时期时代出现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B此认识即重农抑商,这与①②有关,与③④无关。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了A.东方社会皇权主义的盛行B.封建的自然经济和农耕经济是专制主义产生的土壤C.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解析】:C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政府扶植小农经济的根本原因是A.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根本保证B.有利于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及优质农作物C.稳定人民生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D.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解析】:A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基本形式。《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最能说明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解析】:B该图反映的是铁犁牛耕技术,仍然是传统的农耕技术。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解析】:C材料反映了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征。(2022·江苏省南京市高三模拟)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解析】:C本题考查我国瓷器的发展历程。唐朝我国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而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故A错误。宋时五大著名瓷窑的哥窑在浙江龙泉,故B错误。中国的瓷器在唐时开始大量出口,但是欧洲人直到18世纪才掌握制瓷技术,故D错误。而清时出现的珐琅彩主要是吸收了欧洲的珐琅器和珐琅画技艺而创制的新品种。《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A.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C.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解析】:C注意时间暗示:战国时期。结合材料可知,当时的青铜器主要用作制造兵器,由“试诸壤土”可知当时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下列生产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已掌握了冶铜技术②炒钢技术③耕耙耱技术④斜纹提花织物技术⑤烧制成熟的青瓷技术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④③②⑤D.③①⑤④②【解析】:B组合排列题。主要是找到一个最早的和一个最晚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掌握了冶铜技术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耕耙耱技术是在魏晋时期形成的;烧制成熟的青瓷是在东汉时期。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D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万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发达,所以大量雇佣自由劳动力,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但是从材料我们无法得知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C.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D畅销国内外,备受青睐【解析】:D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由于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合作租赁合同范本
- 仓配战略合作协议内容
- 2024年种鸽买卖合同正规范本
- 标准建筑设备租赁合同文本
- 房屋出租代理合同样本
- 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书范本
- 个人之间版权许可协议书
- 医疗旅游合作合同
-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习作写信+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3课时)
- 工程借用资质免责协议书
- 农家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湘教版地理1《海洋与人类》
- 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12篇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反思
- 2023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测试数学真题试卷
- 客户信用等级评价附件
- 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核心经验
- 信息组织元数据
- 广东英语中考必背1600词
-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实践探究 论文
- 氯化锂蒸发结晶干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