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2023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2023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2023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A.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B.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D.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英国的行政权和立法权自“光荣革命”后便一直统一于议会之中,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执政党(多数党)的领袖。因此,以首相为首的执政党推行的某项立法往往都能通过。故执政党在任期内往往具有“独裁般的权力”,这一传统A.延续了专制制度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维护了议会主权 D.确立了君主立宪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渴望征服自然 B.尊重自然规律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4.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5.贾广兴在《龙门石窟群中的商业窟》一文中说:“在驰名中外的洛阳龙门石窟群中,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商业窟,为研究唐朝时期洛阳商业繁盛情况及中国商行、社团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龙门商业三窟分别为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北市丝行像龛和北市香行社造像龛”。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A.唐朝前期洛阳开始出现商帮 B.洛阳城的社会分工十分发达C.洛阳龙门石窟普遍出现了商业化的倾向 D.洛阳城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石窟艺术6.下图为1955年的一幅漫画《圆的和扁的》,画中字为单干户的孩子说:“看,人家都是圆的,咱们什么都是扁的!”该漫画意在A.歌颂一五计划的优先战略B.展示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C.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D.批评农业的急躁冒进现象7.1945年,毛泽东提出战后新中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这表明A.中华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战的任务B.第二次国共合作已走向彻底破裂C.中国共产党主导了战后新政权的建设D.中共对新中国建设进行了多方位设计8.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这表明西周初期A.对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构成分封制的主要内容B.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C.分封制中包含着对旧有地方势力的变相承认D.实行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9.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10.卢梭说:“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于断言,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卢梭在此A.赞赏理性对人类的价值 B.倡导浪漫主义的生活态度C.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D.强调生命权是人的自然权11.1872年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下表是轮船招商局1873年至1884年的利润分配表。这样的资金来源和利润分配比例项目数额(两)占利润比例(%)股息97083433.16利息178119160.85积累155630.53其他1597525.46A.证明其商办民营的企业属性 B.进一步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C.使商股股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D.有利于轮船招商局的扩大发展12.1900年世博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筹办此次世博会的法国工业部长儒尔·罗什曾感叹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变得越来越短,邻居也就越来越近,因此了解自己的邻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邻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他将面临危险。”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的法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B.以法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已经形成C.世界变小使得国与国之间都成为邻居D.法国可能对德国的迅速崛起存有戒心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历史上国民党国民党有它光荣的历史……。新环境中,敌人的方针,必然集中于反蒋反共……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11问题(1)从历史看,“国民党的光荣历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新环境中的“敌人”主要是指哪些人?(3)怎样看待“我们”所做出的“一致拥护”决定?“我们”采取了怎样的具体行动?14.(20分)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不同类型的史料具有不同的史学价值,同时还可以传递出不同的历史信息。根据研究主题运用史料论证问题是史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英国内政部对1805~184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因犯罪被捕人数统计——转引自《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犯罪问题及其治理探析》材料四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视频)材料五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的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决不允许超过12小时的最高限度,吃饭时间不计在内。工作决不允许延长到晚上九时以后,亦不得在早上六时以前开始。——摘自《1802年英国工厂法》材料六漫步全城,工厂一间接着一间,那里成千上万的工人在机器震耳的隆隆声中,一年到头日夜都在机械地开动着这庞然大物的机器男人、女人、小孩在潮湿的空气中蠕动。他们的衣服都很肮脏,许多孩子都是光着脚;面目瘦削而带愁容;多么阴森的街啊。——1860年代法国文学家泰恩旅英时的所见问题(1)如果你要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这一问题,上述材料中,你将优先选择哪三则材料,说明理由。(2)请找出上述材料中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则材料,并说明理由。(3)请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图表反映出亚非拉地区在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地域分布中,所占的百分比不断增加,并不能反映该地区的工业水平提高,故A项错误。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比重下降不等于销售额下降,排除B;图表中亚非拉地区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表明英国对于该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不断增加,经济侵略程度和殖民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图表中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出世界各地占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百分比,并不能反映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故D错误。2、B【答案解析】

英国的行政权和立法权自“光荣革命”后便一直统一于议会之中,以首相为首的执政党推行的某项立法往往都能通过,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选B;英国“光荣革命”后已经确立民主政治,并非专制制度,排除A;C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排除;《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D不符合题意,排除。3、D【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寓意是指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幼年不能独立行走用四肢,中青年独立,老年用拐杖搀扶,这则寓言深刻说明了古希腊人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和思考,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早期人文主义思想【题目详解】4、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分析可以看到,“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摆脱民族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的意识。A时期未出现民族危机;CD项时期不是最先出现以摆脱民族危机为目的的觉醒。1840年前后,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出现,此时期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为最初的觉醒。故选B。考点: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点评:中国民族意思的觉醒适合民族危机密切相关的,体现了个人的解放与民族的独立自由紧密相连。与此题相关的洋务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影响也需要掌握。5、D【答案解析】

根据“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商业窟,为研究唐朝时期洛阳商业繁盛情况及中国商行、社团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石窟艺术,所以才会出现“商业窟”,故D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分工,排除B项;“普遍出现”这种表述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涉及到个别现象,不能说普遍,排除C项。6、C【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农村推行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合作化运动取得较大成绩。材料中“单干户的孩子说”“人家都是圆的”中的“人家”指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被称赞。而这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显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故答案为C项。A项,“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农业的急躁冒进是指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答案点睛】漫画题中的“看图”,是指对图文结合的理解。大多数高中历史试题中的漫画都是图文结合类的,图是主体,文字起补充和说明作用。但很多时候漫画中的文字(含漫画的标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漫画中的文字来“看图”,其要领如下:a.分解标题中的文字信息,对应漫画中的图片信息,确定漫画的主题;b.看图中有无明显表现出夸张、讽刺等意味的信息,结合漫画创作的时间点(或其他提示时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7、D【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建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位的进行设计,D正确;材料不涉及抗日战争的胜利,A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没有破裂,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B项错误;C项中的主导不符合史实,排除。8、C【答案解析】

周代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项;虽然周武王分封了纣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地周围还设有周王室的诸侯进行监视,且题意中并没有体现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的内容,故排除B项;西周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当于对这些旧有地方的变相承认,故选C项;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但不是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故排除D项。9、C【答案解析】注意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10、B【答案解析】

根据“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可知,卢梭主张“回归自然",强调人的感性,反对理性至上,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选B;材料反映卢梭反对理性至上,并非赞赏理性,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11、B【答案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在企业利润分配中股息和利息的比重较大,这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因此B选项正确;轮船招商局是官商合办,A选项错误;在资金构成中官股所占比例远超商股,官股是最大受益者,C选项错误;企业利润中积累过少,股息和利息发放过多,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发展,D选项错误。故选B。12、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00年法国工业部长儒尔•罗什曾感叹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变得越来越短,邻居也就越来越近,因此了解自己的邻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邻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他将面临危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法国可能对德国的迅速崛起存有戒心,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推翻满清,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并推翻了袁世凯帝制;与中共合作,实行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试图重建国家统一;掀起改订新约运动,提高了中国自主地位;与中共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任四,史论结合满分,否则减半给分)(2)日本帝国主义以及汉奸势力(3)拥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深,中共放弃两党恩怨,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有利于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团结抗日,有利于国家、民族利益。(其它言之成理也可)行动:中共向蒋介石送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正面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答案解析】

(1)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国民党的光荣历史”主要表现有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反对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维护共和体制;与中共党内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掀起改订新约运动,提高了中国自主地位;与中共党外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等。(2)敌人:根据材料中“《论新阶段》1938.11”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环境中的“敌人”主要是指日本帝国主义以及汉奸势力。(3)评价:根据所学知识,用唯物史观,从做出相关决定的背景、表现和作用等方面评价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决定。行动:根据所学知识,从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