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件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件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件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件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欣赏一段舞蹈,然后回答: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大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

同学们知道蒙古族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吗?“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的兴起”有何联系?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zxxk

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蒙古族居住在哪里?蒙古高原其生活方式如何?蒙古帐幕车游牧生活铁木真是怎样统一蒙古的?

铁木真多年征战,统一蒙古。

蒙古国又是如何建立的?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最大功绩是什么?统一了蒙古。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一代天骄’统一蒙古”中的“一代天骄”是指谁?蒙古的兴起

蒙古族的居住地与生活铁木真统一蒙古蒙古国建立(1206年)蒙古族是怎样

统一全国的?蒙古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今北京)灭西夏、金→建立元朝(1271年)→南宋灭亡(1276年)→完成统一文天祥抗元元军南下进攻临安时,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他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气节,最后被杀害。文天祥北京文丞相祠P68动脑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意思: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汗青”,这里指“史书”。文天祥的诗弹性教材

假如你是元朝的统治者,该怎样从政治、经济上治理国家?设问在农业方面,元世祖采取了哪些措施?元世祖重视农业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这些举措有成效吗?成效: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都通州临清东平渤海东海会通河通惠河河运:杭州-大都海运:刘家港-直沽水陆交通运输发展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在原有基础上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元朝粮运逐步改由海运为主。在交通运输方面,元世祖又有哪些举措?其目的是什么?大都通州临清东平渤海东海会通河通惠河河运:杭州-大都海运:刘家港-直沽

P71议一议:比较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的不同点。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隋朝大运河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东线的走向如何?

那时候,商业方面怎样?请举例说明之。

商业繁荣。例如: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元朝在中外交往方面的情况又如何呢?请举例说明之。

中外交往频繁。例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元朝的经济元世祖重视农业商业繁荣水陆交通运输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唐朝疆域

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疆域最为辽阔?疆域空前辽阔迄今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元朝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实施哪些有效的政治措施进行管辖?设问

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它是怎样设置的?行省制度琉球澎湖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北海邻北行省思考:如何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启示:

把行省制度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进行比较。如何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教师剖析: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及天津)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元朝的行中书省,相当于现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直辖市除外),如广东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中书省澎湖巡检司岭北行省江浙行省

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制度可溯源到哪个朝代?元朝设问:我们该如何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

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朝郡县制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元朝的行省制度与秦朝的郡县制有何联系?它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又有什么关系?它是秦朝郡县制的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影响深远。琉球澎湖北海邻北行省元政府又是如何管辖西藏地区的?西藏在何时成为我国正式的一个行政区?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在元朝成为我国正式的一个行政区。

2008年3月14日下午,拉萨市区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联系西藏“3·14”事件:弹性教材对此,你有何看法?这是达赖集团策划的一起分裂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件。我们坚决反对!中书省澎湖巡检司岭北行省江浙行省琉球是指哪里?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是怎样加强对琉球管辖的?台湾元朝的政治行省制度目的设置中央:中书省地方:省评价宣政院巡检司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实施哪些有效的政治措施进行管辖?行省制度、宣政院、巡检司“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思考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1.汉族外迁边疆。2.边疆各族内迁。3.汉化。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回波斯人阿拉伯人汉人畏兀儿蒙古人4.回族形成。在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中,哪个自治区的名称冠用了“回族”一词?这说明了该自治区民族的主体是哪个民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弹性教材导读P70史料:元末有人写诗,反映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胡人有妇解(xiè

)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蒙古人懂得汉人的音律会弹奏乐器该诗反映了蒙古草原地区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弹性教材

我们以前学习过民族融合的知识吗?大家能否说一说?

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北方民族大融合》,本学期学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P56正文第1行: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中原人南迁),这些都明显的包含了民族融合的知识,而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温故而知新民族大融合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族融合的作用是什么?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民族融合的发展主要表现汉族外迁边疆边疆各族内迁回族形成汉化作用:(略)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蒙古族的居住地与生活铁木真统一蒙古蒙古国建立(1206年)蒙古族统一全国:灭西夏、金→建立元朝(1271年)→南宋灭亡(1276年)→完成统一文天祥抗元元朝的经济元世祖重视农业水陆交通运输发展商业繁荣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政治行省制度目的设置中央:中书省地方:省评价宣政院巡检司民族融合的发展主要表现汉族外迁边疆边疆各族内迁汉化回族形成作用:(略)教学总结元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板书设计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完成国家的统一;经济上,繁荣富庶,大都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政治上,行省制度、宣政院和巡检司的设置,对辽阔的疆域进行了有效地管辖。同时,元朝的统一,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教学总结蒙古的兴起元朝的经济蒙古族统一全国促进民族大融合元朝的政治行省制度、宣政院、巡检司巩固文天祥抗元英雄主线归纳三个时间:1206、1271及1276年三位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四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学法指导记住“三三四”忽必烈战功高,1271建元朝;次年定都在大都,1276灭南宋;重视农业治黄河,开通运河有两条,开辟海运运粮食,大都繁华景象好;中央设立中书省,省级行政始元朝,西藏正式归元管,琉球台湾也管到;民族融合大发展,回族形成于元代。学法指导学生朗诵歌谣有人认为,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文天祥的行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其行为总的来说是错误的。你是怎样认为的?思维拓展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