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示范课件_第1页
【教学课件】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示范课件_第2页
【教学课件】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示范课件_第3页
【教学课件】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示范课件_第4页
【教学课件】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示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堂导入后汉后周后梁《夫妻对坐宴饮图》

左图是河南禹县宋墓中发现的一幅壁画,名为《夫妇对坐宴饮图》,这幅图反映了墓主人身前家居生活的场景。画面上方砖雕卷帘并绘以幔帐,幔帐下方的正中位置砖雕桌案、注壶和两个茶盏,夫妻二人对坐,侧身观看乐舞表演,墓主人身后分别侍立着手捧圆盒、唾壶盒果盘的男女侍者。课堂导入后唐后汉后周后梁“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汤因比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北宋时期的租佃契约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北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都有显著的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繁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课堂导入注:上图为视频“【知识解析】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截图,如需使用,请插入视频。观看视频“【知识解析】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1)轮作复种制:复种制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实行两年三熟制、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等,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产量:汉代,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4320斤。唐代一年生产粮食4806斤,宋代6231斤,比汉代提高了44%,唐代提高了30%。——《中国大通史·宋史》南宋·耕获图牛耕灌溉插秧收获入仓扬场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

(2)经济作物:棉花在内地开始栽培,到了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宋棉毯

(3)边疆地区的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元·耕种的农夫西夏犁耕图金·柜田图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手工业(1)制瓷业:宋朝,五大名窑;元朝,青花瓷、釉里红元·青花瓷元·釉里红宋代瓷窑分布图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官窑南宋官窑窑址在今杭州一带。据文献记载,宋室南迁后,在首都临安(今杭州),先后设立了两个官窑,一是修内司窑,二是郊坛下窑。修内司窑与北宋汴京官窑、汝窑相似,都是紫口铁足,都有蟹爪纹开片。此窑地迄今尚未得到证实,南宋官窑传世器物以盘,碗、洗等圆器较多,器身有葵瓣、莲瓣诸式,造型精细规整。汝窑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明代文人品评把它列为首位,因而汝窑有“天下第一窑”的美称,汝窑窑址位于今河南宝丰清凉店,它主要为宫廷烧造青瓷,烧造时间不长,仅20年左右,所以传世品不多。汝窑青瓷代表了宋代青瓷工艺的先进水平,是中国青瓷史上的最高峰。定窑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一带。从唐代时就开始烧制白瓷,至宋后期白瓷更是著称于世。此外还在白瓷胎上涂罩高温色釉,烧制出黑瓷、紫釉、绿釉以及白釉剔花等品种,并大量饰以花纹,因此定窑瓷器更加为世人所喜爱。哥窑相传宋代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都在龙泉(今属浙江龙泉)建立窑厂,烧制瓷器,人们分别称为“哥窑”和“弟窑”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不见记载,窑址也没发现,仅在相传实物中被认定。传世哥窑瓷器与南宋官窑瓷器具有一些相似特点,如胎色灰黑,足底露胎,釉面布满大小开片,大开片裂纹处色深,小开片色浅,呈现“金丝铁线”的特征。钧窑钧窑,即钧台窑,位于今今河南禹州一带,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鸡心碗【知识拓展】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注:上图为视频“【知识解析】宋朝的瓷器”截图,如需使用,请插入视频。观看视频“【知识解析】宋朝的瓷器”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手工业(2)矿冶业:“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南宋庄绰“官卖石炭增二十余场,而天下市易务,炭皆官自卖。”——《宋史食货志》太原晋祠铁人

①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手工业(3)印刷业:

藏书以宋刻为善,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用墨稀薄,虽著水湿,燥无湮(洇)迹,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矣。——叶德辉印刷业的兴盛有赖于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条件的配合,所以印刷中心往往集中在造纸业发达、雕版材料易得、文人荟萃、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和书籍需求量大的地区。——《中国大历史》宋朝印刷的鱼玄机诗集泥活字板模型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课堂导入:辽宋夏金元的社会与经济注:上图为视频“【知识解析】宋版书”截图,如需使用,请插入视频。观看视频“【知识解析】宋版书”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基层市场和各政权间贸易的往来

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宋、元]陈元靓《岁时广记》(1)基层市场: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课税者为镇”,这些镇大多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商业中心,有的镇还同时是手工业生产的中心。

乡村集市称草市,或隔一日,或隔三五日一开,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市把自己剩余的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买回所需要的生产工具或生活日用品。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基层市场和各政权间贸易的往来往来宋辽夏榷场分布图宋金榷场分布图(2)榷场: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榷场是沿边境一线的指定地点,在官方的管理和监督下,分属不同并立政权的商人进行贸易的场所,类似于现在的海关。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2.铸币量剧增和纸币的使用①宋朝所铸铜钱不断流入辽、夏等地区,同时军费浩瀚,政府企图通过沿边路分铸发铁币达到增加支付手段和防止铜钱流入辽夏地区。

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规模不断扩大,以铜钱这种低值贱金属铸币为主体的货币体系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政府为了解决钱荒问题,不断扩大铜钱铸造额。宋朝铜钱铸造量宋太宗至道年间(995年—997年)80万贯宋真宗景德末年(约1007年)183万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506万贯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300万贯宋·庆历重宝铜钱(1)铸币量剧增原因: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2.铸币量剧增和纸币的使用依据材料分析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及发展变化?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入。……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续资治通鉴》卷36原因:商品经济发展,铁钱不利于贸易。变化:民间金融——官方管理。南宋纸币发行量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100万贯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240万贯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2300万贯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6500万贯(2)北宋交子出现北宋中期货币使用区域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2.铸币量剧增和纸币的使用元朝最早发行的纸币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颁行的中统元宝交钞,面额从十文至两贯文不等。元朝时,共发行了五种纸币,取代宋朝的交子、会子和其他割据政权发行的纸币,流通全国。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加上大一统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3)元代纸币发行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小组合作探究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3.海外贸易的活跃

(1)原因:两宋时期,丝绸之路被金、夏等所阻,对外贸易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

(2)表现:

出口货品:丝绸、瓷器、茶叶、铜器、铁器、漆器、纸张。

进口货品:香药、犀角、象牙、珠宝、木材。

主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等

(3)意义:增加政府收入。宋朝海外贸易图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3.海外贸易的活跃

刺桐(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在这里……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马可·波罗元朝海陆交通(4)元灭宋之后,继承了宋朝发达的海道贸易,贸易地区东起今菲律宾诸岛,经过印度尼西亚诸岛、印度、远涉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和非洲;海船制造也有很大发展。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4.城市的繁荣

(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元大都城复原平面图北宋娱乐场所——瓦子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知识拓展】北宋建都开封的原因?①靠近大运河,江南与中原地区航运枢纽。②物资供应充足,中央政府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供给首都庞大的驻军和人口。

繁荣的表现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过桥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宋朝主要城市三、经济重心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观察图片,分析经济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西汉经济分布唐朝经济分布东晋南朝经济分布宋朝经济分布经济分布逐步从北向南,宋朝,完全集中于南方。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1)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2)北宋:经济对南方依赖大,户口南多北寡;(3)南宋:北宋灭亡后,人口南迁,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4)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三、经济重心南移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表现

(1)人口: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从汉朝到宋朝,南方人口不断增加。宋朝时,北方人口仅有4762026户南方人口却有11208046户。三、经济重心南移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表现

(2)耕地面积:据《文献通考》记载,北方6路合计有143万余顷耕地,南方是315万顷,北宋中叶宋祁说“江浙二方,天下仰给”。南宋初年陆游引用当时的农谚说:“苏湖熟,天下足”,就是东南农业经济地位举足轻重现实的反映。

(3)财政收入: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朝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三、经济重心南移3.元朝的河运与海运元文宗天历初年的岁入分布江浙行省37.1%河南江北行省21.39腹里18.75%江西行省9.6%湖广行省7%云南行省2.3%陕西行省1.9四川行省1.96%辽阳行省0.6%甘肃行省0.5%为解决北方的粮食不足,元政府自1283年起,每年从江南地区北运大批粮食。由海上运到大都的粮食最高达330万石,几乎由江浙负担;由运河北运的粮食在500多万石。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三、经济重心南移4.文化的进步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历史趣闻】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岳麓书院三、经济重心南移4.文化的进步

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容斋四笔·饶州风俗》宋代诗人分布图唐代诗人分布图说明东南文化水平与京、洛相抗衡。三、经济重心南移4.文化的进步

宋代位于宰相之职者有134人,浙江24人,居全国首位。福建18人,居全国第三位,江西16人,江苏6人。东南籍贯宰相几乎占总数一半。宋代词坛有明确籍贯可考的词人867人,东南词人几乎占到三分之二。——《中国大通史》

……(北宋)自进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预选,北人预者极少。自哲庙(宋哲宗)以后,立齐、鲁、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别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

说明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三、经济重心南移【知识梳理】朝代表现特征规律魏晋南北朝(永嘉南渡)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一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二是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中唐以后(安史之乱)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方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靖康之变)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标志)和规律三、经济重心南移【合作探究】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哪些影响?(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四、社会生活的变化1.门第观念的淡化和社会的流动宋朝社会阶层皇帝特权阶层(贵族、品官)良人阶层(主户、客户、商人)贱民

“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又招诱客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

——《宋文鉴·民议》(1)社会阶层流动①制度:科举、军功②经济:稳定政府直接控制的劳动力和赋税来源。

原因四、社会生活的变化1.门第观念的淡化和社会的流动“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第一》“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2)门第观念淡化四、社会生活的变化2.社会成员趋于平等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宋朝政府要求地主与佃户必须要订立契约。……家仆与主人的关系也不再是奴婢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依据材料分析宋代劳动者境遇发生了什么变化?契约观念增强,贱民阶层减少,家仆雇佣化。四、社会生活的变化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凡雇觅人力(男佣)、干当人(杂役)、酒食作匠(厨师)之类,各有行老(各行各业的头儿,兼为人介绍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