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介宾针灸医案_第1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_第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_第3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_第4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介宾岐黄“神针”杨介宾梁繁荣水竹林整理编者按杨介宾教授,四川省金堂县又新乡人。他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幼承庭训,儒而兼医,耳濡目睹,精研医典,深得中医之要旨。曾先后担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杨介宾教授精通中医针灸,于临床尤有独到之处。其治学态度严谨,讲求考据,不妄立言,认为《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固为针家所必读,即《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后世各家方书也主张一一揣摩,既崇古又不泥古。在学术上,既对历代医家著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能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应用。在辨证识病方面,他尤其重视经络病机分析法,善于应用经络病机理论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进而率先提出建立“经络病机学”这一主张。在选穴配方方面,他素以配伍严谨,穴少精当,运巧制宜著称。不主张用大方多穴。擅长使用特定穴、对穴和担截配穴法,选穴精少而力专效宏。在针灸手法方面,他推崇《内经》刺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摸索出审穴定穴法、无痛进针法、候气催气法、守气调气法、透穴刺法等,虽不能说舍繁就简,去芜存菁,亦足堪后学者借鉴。他强调治神而创意守感传法,每用意守感传以提高气至病所率。他喜用刺血治病,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疗法。他主张针药并用,综合治疗,遣方用药圆机活法,轻灵见长,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风格和医技特长,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振铎作人自遂高志,悬壶济世众仰清辉。———徐无闻题赠杨介宾教授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杨介宾,男,汉族,四川省金堂县人,著名中医针灸专家。1929年11月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其父杨术全师承名医李杏林,擅长中医内、外科,因疗效卓著,曾名噪乡里。杨氏幼承庭训,儒而兼医,髫龄读四书五经时,即熟读《珍珠囊药性赋》、《医学三字经》及《脉诀规正》等。初中毕业后第二卷446####便随父临证习医,耳濡目染,医学渐进。读高中时又寝馈于《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历代名著,深得中医之要旨。高中毕业后即悬壶桑梓,由于其家学渊源,加之功底扎实,勤于探索,因而临证省病,得心应手,施针遣药,常获奇效,每天登门求治者以踵相接,一时称盛。50年代初,杨氏先后到乡联合诊所及县人民医院工作,后又被选送到四川省中医进修学校、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师资专修班深造,并以优异成绩应聘留校执教。在此期间,他有幸亲炙蜀中名医吴棹仙、蒲湘澄门下,系统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和针灸理论,尽得二位大师之衣钵。曾先后担任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时间生物医学会理事、四川省针灸学会理事、时间生物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成都针灸学会主任委员、成都中医学院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以及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四川省教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针灸硕士、博士研究生、高徒生导师、《四川中医》杂志编委等。杨氏精通中医针灸,其治学态度严谨,讲求考据,不妄立言,认为《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固为针家所必读,即《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后世各家医著也主张一一揣摩,既崇古又不泥古,于临床尤有独到之处。在辨证施治方面,他重视经络病机,注意手法操作,擅刺血而选穴精专,重治神而创意守感传法,主张理、法、方、穴、术一线贯通,蔚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医技风格,素有医林“神针”之誉称。1978年受卫生部委派参加中国医疗专家代表团赴莫桑比克援外医疗,因针术神奇,被国外友人称为“神针杨”,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著述颇富,主要出版有《经络学》、《针灸学》、《针灸学题解》等6部专著,并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学术精华一、寻求古训,畅发内难经旨杨氏治学,主张追本溯源,以《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但同时又必须结合临床广览各家著述,撷采众长,这样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他特别推崇明代医家杨继洲“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的观点,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潜心研究中医经典以及列朝名家论著,心得体会颇深。如关于经络的走向与经气流注,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灵枢·逆顺肥瘦》篇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起于肺而终于肝,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而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和《本输》篇中,都认为十二经之五输穴脉气均发于四肢末端井穴,入于合穴,且均为向心性流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记载:“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这种论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流注,引起了人们的困惑。杨氏对此反复研读了《内经》有关篇章,并参考《黄帝内经太素》和《类经》,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五输穴脉气流注方向,是各条经脉本身脉气流注到四肢末端时的曲折回还。犹如海浪击岸,而汹涌之波澜出现逆行的缘故。十二经脉流注运行言其常,五输脉气流注言其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杨氏诠释,已甚明了。第二卷447####关于胃经循行于胸腹,杨氏亦有他自己的看法。一般而言,背为阳而腹为阴,胃经为阳经,按经脉循行分布规律当循行于背,为何又循行于胸腹?杨氏认为这与胃的功能特点和阴阳划分的相对性有一定关系。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又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胃在五行中属戊土,土为万物之母,具坤德,位居中央而灌溉四旁,寓有阴性坤母之义。因此,胃虽为阳土,但秉阴性,为阳中有阴之腑。况且,人体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的,背为阳,胸前也属阳;腹为阴,腰脊也属阴。足阳明在三阳中阳气最盛,所谓“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故行身之前以应南;足太阳次之,故行身之后以应北;足少阳再其次,故行身之两侧。另一方面,阳经与阴经表里相合,在分布上互相接近,足阳明与足太阴经一在前,一在其旁,即表明这种关系;足少阳与足厥阴也是如此,所不同者却是足太阳与少阴,实则足少阴“贯脊属肾”也表明了其间的表里关系。所以基本上符合阳明、太阴在前,太阳、少阴在后,少阳、厥阴在侧的分布规律。关于中冲穴的定位,历代针灸著作有不同记载,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在手中指之端,去甲如韭叶陷者中”。《针灸大全》又说:“在手中指内廉之端,去甲如韭叶。”据此,后世医家有定为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者;有定为手中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者。杨氏认为:“端”当是末端,而非尖端;“内廉”即手指桡侧(因为手掌的定位,中医学用自然俯掌定位法,以桡侧为内侧,尺侧为外侧)。所以杨氏主张中冲穴的位置定在手中指桡侧,去指甲根一分处。又如“赤白肉际”一词,在针灸书中常常见到,历代医家对此解释不一。杨氏认为:“赤白肉际”,当指手足的掌侧与背侧肤色明显差别的分界处。手足内外侧的皮肤有赤白之分,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际;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称为赤肉际,二者交界之处,称为赤白肉际。这些注解虽不能说一定是古人的原意,但其勤求古训,探幽摘邃,一字一句,必求其是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关于十二经气血多少,《内经》各篇表述颇有出入,历代医家认识亦不一致。杨氏经过对历代有关文献的反复研讨,认为十二经气血多少,并非指气血的流量和容量,而是前人根据阴阳互根、阴阳消长,表里相配、气血平衡的观点提出来的。如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属表的阳经多血少气,而属里的阴经则多气少血;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属表的阳经多气少血,而属里的阴经则多血少气;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而太阴与太阳的阴阳两经相比较,太阳是多血少气,太阴则是多气少血;两阳相合为阳明,阳明属中土,中土为气血生化之源,阳明又主肉,肉者多血,故称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基于此,在临床上,若是多气多血之经病,则既可泻气又可泻血;若是多血少气之经病,则只可泻血不可泻气;若是多气少血之经病,则只可泻气不可泻血。这一真知灼见,对于正确认识十二经气血常数,指导临床运用,是大有裨益的。二、强调辨证,注重经络病机杨氏认为针灸治病如量体裁衣,必须辨证而后施治。而在诸多的辨证方法中,他尤其重视八纲辨证和经络辨证的方法。常说:“八纲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既有其纵横关系,又有其总和关系”,“针灸临床中应针应灸,应补应泻,都是在八纲辨证指导下进行的。”而经络辨证则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从整体出发,对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其病因、病性、病位和病机的一种方法。它是针灸临床处方用穴的主要依据。杨氏认为:万病不出乎经络失畅,不越乎“通其经络,调其血气”之法。因此,临床施治,单凭八纲辨证是不够全面的,只有具第二卷448####备多方面的知识,通过经络病机的分析,抓住疾病的本质,掌握疾病的发生与变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杨氏常用的经络辨证法主要有:1正经辨证法:正经即十二经脉,它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干,是内脏和体表联系的渠道,病邪从皮毛侵入人体,首先影响经脉,进而传入脏腑。反之,内脏发生病变,同样也能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出现各种反应,如压痛、结节、皮肤色泽、温度和导电量的改变。临床辨证,可根据经脉循行部位和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确定其病证属于某经、某腑、某脏的病迹。如肝胃气病,经络病机分析其机理应为:由于肝脉挟胃贯膈,肝胃有经脉相通,若情志不舒,肝失条达,可通过经脉横逆犯胃,故出现胃脘疼痛;气病多游走,胁肋为肝经所过,故痛时连及胸胁,因此,治疗应采用疏肝调胃的方法,取穴如太冲,期门、中脘、内关等。又如胃热牙痛一证,用经络病机分析其机理应为:手阳明大肠经循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循上齿中,胃肠郁热,湿热蕴蒸,循经上攻于牙龈,故牙龈红肿胀痛。治疗应采用清泻阳明热邪的方法,取穴如合谷、内庭、颊车等。而头痛一病,因疼痛部位不同,选经配穴亦随之有异。足阳明胃经循行于前额部,故前额痛称为“阳明头痛”,治疗以取阳明经穴为主;少阳经脉循行于头侧部,故偏头痛称为“少阳头痛”,治疗以取少阳经穴为主;厥阴经脉会于头顶部,故头顶痛称为“厥阴头痛”,治疗以取厥阴经穴为主;太阳经脉循行于头枕部,故枕后痛称为“太阳头痛”,治疗以取太阳经穴为主。2奇经辨证法: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和营卫气血的作用。它们共同从上下内外加强经络的纵横联系,使前后左右的经脉均能协调统一。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督脉起于会阴,由下而上,行于背部,总督一身之阳,肛门与神志病疾患有关。故督脉为病,可见痔疮、角弓反张、腰脊强痛。若风邪或痰浊阻滞经脉,经气不利,致四肢抽搐、拘挛或癫痫发作,治疗应取督脉经穴为主。任脉起于胞中,出会阴,过阴器,行于腹部,故任脉病变多见于少腹部,或阴中剧痛,或疝气,或遗尿,或小便不利。任脉过丹田,主一身之阴,与生殖功能有关,故任脉为病,常见不孕,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遗精等。冲脉为十二经气血之要冲,人身之血海,故与妇女月经、胎产的关系尤为密切。当冲脉之气失调,则常见月经不调,不孕。冲脉气虚不摄,可致胎滑不固。冲脉循少腹而上行,其气逆则可见胸腹绞痛,或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不止。带脉环腰一周,总束诸脉,若上下往来之经脉移邪于带脉,则带脉经气不畅,可见腹胀,赤白带下,腰腿痛。带脉与阳明胃经合于宗筋,故带脉为病,也可致下肢痿软、瘫痪。阴、阳跷脉都起于足跟,阴跷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内侧,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外侧,主一身左右之阳。二脉共同作用,使关节活动灵活。两脉均上达于目内眦,与眼的开合有关,使睡眠和清醒循一定的时间规律。若两脉调节失常,则发癫痫,肢体抽搐,失眠或嗜睡,足内翻或足外翻。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具有维系诸阳经的功能,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卫属表,故阳维受邪则怕冷、发热。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营属阴,阴维受邪则心痛、胃痛、胸腹痛、阴中痛。若人体阴阳失调,阴维脉与阳维脉不能相互维系,阳气耗散则精神不振而怅然失志,阴液衰竭则萎软无力,不能自主。由于督、任、冲、带四脉与人体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奇经辨证法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最为重要。如妊娠呕吐一证,用奇经辨证分析其机理当为:由于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任脉上行会阳明于中脘,冲脉挟脐上行,并阳明之经,至胸中而散。且任主胞胎,冲为血海,妊娠之后,月经停止,血海之血,内以养胎,导致血不足而气有余,冲脉气往往上逆而犯阳明胃腑,胃气受胎气冲逆干扰,亦随之上逆,故成本病。治疗应采用平冲降逆,和胃止呕的方法,第二卷449####取穴如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等。3络脉辨证法:络脉遍布于人身各处,与经脉共同构成整体循环体系。人体赖以生存的气血,就是从经脉到大络,然后通过孙络、浮络流注到人体各部组织中去的。因此,络脉病机分析法在解释病机传变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外邪侵袭机体多由浅入深,先皮肤而后入络脉,由络脉再传至经脉。临床上杨氏常根据病变的外在表现,分析病邪的深浅部位而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他尤其推崇叶天士的“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结于络”的观点,对新病在络或久病入络者,常常采用刺络放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收到如响斯应的效果。4经别辨证法:十二经别是十二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的分布能到达一些十二经脉未及部位,因而能进一步扩大经穴的治疗范围。如取肾经的原穴太溪,治疗妇女带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足少阴经并未与带脉相连,而足少阴经别则“出属带脉”,这就使我们理解了肾与带脉之间的关系。足少阳胆经仅能到达目外眦,而胆经的瞳子、阳白、目窗、风池、光明等穴都善治目疾,这是因为足少阳经别“系目系”的缘故。足太阳膀胱经不入肛门,但此经的会阳、承山等均能治疗肛门病,是因为足太阳经别“别入于肛”所致。再如手太阴肺经脉不能到达咽喉部,但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等穴都能治疗咽喉肿痛,即因手太阴经别“循喉咙”之故。可见经别辨证法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特殊的意义。5经筋辨证法:经筋即十二经筋,其循行大部分同正经循行一致,尤其是四肢处几乎和同名经脉结合在一起,然而也有单独分别之处,如手阳明经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即为手阳明经脉循行未到的地方。《席弘赋》云:“合谷治肩脊痛”。合谷之所以能治肩脊痛,是因为手阳明经筋循行分布到肩胛、背脊处。十二经筋分布还有“结”和“聚”的特点,十二经筋互相联系。如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肩,上结于枕骨,与阳明、少阳相联系;足少阳之筋,前结于伏兔,后结于尻部,与阳明、太阳相联系;足阳明之筋,上结于髀枢,后属于脊,与少阳、太阳相联系。十二经筋“结”在针灸临床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足太阳经筋“其直者,结于枕骨”,而腰痛患者,不论初痛久痛,凡为痹证之实证腰痛患者,现代解剖学中斜方肌之起始处,即天柱穴部位,多有隆起压痛,在天柱穴针刺基本均能奏效,仅有初痛效速,久病效缓之区别。腰痛愈后,在天柱穴之隆起压痛亦随之消失。但腰痛属于虚证,或由脏腑病、妇科病所致者则天柱穴处不会出现隆起压痛,刺之亦无效。足太阳经筋又有“从腋后外廉结于肩”之说,故肩后疼痛患者之天柱穴按视,亦发现隆起压痛存在,针之亦效。又如“手阳明之筋……结于……从肩上颈”,凡肩痛患者,在颈部的天鼎穴部位有明显压痛,中风偏瘫之患侧天鼎穴处,也发现有明显压痛,其阳性反应随症状出现而明显,症状缓解而减轻,症状消失而消失,通过超过千例的临床验证,其规律十分明显可靠。故针刺天鼎穴,对于肩痛和中风偏瘫者患侧上肢活动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经筋的病候多表现在运动方面,如肌肉、肌腱、关节的肿胀、疼痛、拘急、转筋、抽搐、弛缓、强直、不能屈伸、不能左右转动、痿废等。关于经筋病候治疗,除了采用“以痛为腧”,“燔针劫刺”外,近代治疗中风后遗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瘫痪,当出现关节挛急屈而不伸时,用刺经筋结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杨氏还特别强调应用经络病机分析法以了解、掌握疾病之传变。除了上述皮病传络、络病传经以外,脏腑间的病理变化亦赖经络的联系互相传变,如胃病传脾、肝病传肺等。疾病若不进入脏腑,就会在经脉之间相传,如《伤寒论》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第二卷450####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指疾病在经相传,有一个六日的循环规律,至第七日传遍六经,就会出现向愈的机转,若不向愈,则有可能出现第二次循环,为了截断第二次循环,即可针刺足阳明经,使不传经而获得痊愈。因此,杨氏认为:诊病不传变,最易陷于被动,病变无穷,治法亦应无穷,深知随经传变之理,乃可防之于未传之前,治之于已传之后。在认识到疾病发展趋势后,可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深入,截断疾病的病理过程,这是杨氏经络辨证的精髓所在。三、配方严谨,取穴精少而专杨氏临证,素以配方严谨,穴少精当,运巧制宜著称。不主张用大方多穴。他说:只要治疗方向对头,穴位虽少,病情总有起色,“少则得,多则失”,况且针灸治病是“以巧拨千斤”。因此,一穴能治者不宜二穴,两穴能治者不宜三穴,每次最多不过五、六穴。他十分赞同明代李“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的观点。在选穴组方方面,杨氏一般按“本经有病本经求”、“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主辅佐使”的原则来确定。即病在何经选取与病相应的适当腧穴,按主穴、辅穴、佐使穴组合成方。主穴乃针对主证起主治作用而设,输穴是指辅助主穴加强疗效而选,佐使穴是治疗兼证而用。如阳明热盛下牙痛,宜清泻阳明热邪,选合谷为主穴,颊车为辅穴,若兼有头痛加头维为佐使,以此相配。穴位虽少,但力专效宏,恰中病机,疾病可愈。若目的不明,乱施针艾,“头痛针头,足痛针足”,则病难瘥矣。擅用特定穴是杨氏选穴配方的一大特点。如治疗急性热病或肢端麻木症,常选各经井穴刺血,具泻热、通络之效;胃肠病则多用下合穴、俞募穴,俾气机通利,升降有司;久病则每用原穴主补益脏腑元真之气。值得提及的是,杨氏临证,尤喜用交经八穴和天星十二穴。常以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冲、昆仑、环跳、阴陵泉、通里、列缺、内关、公孙、外关、后溪、申脉、照海、临泣等穴,互相配伍应用,遍治临床各科疾病。杨氏尝谓:以上十九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的重要腧穴。其中天星十二穴,分布于人体七条大经之上,能通十二经脉,可理脏腑虚实,即所谓“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而交经八穴,是属正经而通奇经,能调阴阳、和气血、平脏腑、理寒热,穴力宏深,经历代医家长期实践检验,证明其疗效确实,大有推广应用之必要。喜用担截配穴法,是杨氏组方配穴的又一大特点。“担截”一词,首见于金代著名针灸家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其中“担截”二字颇令后之学者费解。杨氏认为:担截法不是指的补泻手法,而是一种上下单双配穴法,寓穴数奇偶的变化于配穴之中。正如杨继洲在《拦江赋》中所说:“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杨氏认为临床应用约有三种法则,即马丹阳天星十二穴配穴法、交经八穴配穴法和本经配穴法。也就是说取肢体两侧的同名穴称为担刺法,一侧穴称为截刺法,取上肢者称为上担上截,取下肢者称为下担下截。亦可在经脉两端取穴为担刺法,中间取穴为截刺法。一般而言,病在脐上者,用上担下截法;病在脐下者,用下担上截法。现将杨氏常用的几种担截配穴法举例如下。1牙痛取双侧合谷为担刺法,取一侧合谷为截刺法;胃脘痛取双侧足三里为担刺法,取一侧足三里为截刺法。2心胸胃病取上肢双侧内关,配下肢一侧公孙;小儿急惊风取上肢双侧合谷,配下肢一侧第二卷451####太冲,此为上担下截配穴法。3失眠症取上肢一侧神门,配下肢双侧三阴交;胸胁痛取上肢一侧支沟,配下肢双侧阳陵泉,此为上截下担配穴法。4上下担截配穴法,即上下取穴为担,中间取穴为截。如取百会、涌泉为担,中间取中脘一穴为截;又如脐周疼痛取承浆、气海为担,取神阙一穴为截;气喘取天突、气海为担,取膻中一穴为截。5经脉两端取穴为担刺法,中间取穴为截刺法。如上肢病取肩、合谷两穴为担,取曲池一穴为截;下肢病取环跳、丘墟两穴为担,取阳陵泉一穴为截;唇疔取商阳、迎香两穴为担,取曲池一穴为截;偏头痛取瞳子、足窍阴两穴为担,取风池一穴为截;腰脊痛取人中,长强两穴为担,取命门一穴为截。其余各经各穴均以此类推。此外,杨氏还十分重视在同名的两条经脉上各取一穴,组成“穴对”以应用于临床。所谓“同名经”,即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少阴、手足阳明、手足少阳、手足太阳等十二条经脉,这六对同名经在人体头面躯干上部交接联系,构成经络系统上下联系的一种途径。同名经配穴法乃根据同名经同气相求的关系。如治高血压、眩晕等症,常取两厥阴经的内关、太冲;肩背痛取两太阳经的后溪、委中;胸胁痛取两少阳经的支沟、阳陵泉;咽喉痛、牙齿痛取两阳明经的合谷、内庭;腹痛取两阳明经的足三里、曲池;癫狂病取两太阴经的少商、隐白;心肾不交的失眠取两少阴经的神门、太溪等。这些穴对,精巧玲珑,圆机活法,力专效宏,既有精深的理论基础,又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四、针药并施,用药轻灵活泼杨氏十分赞赏“针药并用”的观点,它符合《内经》“针砭治其外,毒药攻其内”的旨意。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孙思邈、窦材、张子和、李东垣、张介宾、汪机、杨继洲等都是针药并施的典范。如孙思邈说:“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杨氏临证,也往往针灸、药物并用。他认为有些病以用针为佳,有些病以用灸为良,有些病宜用药治,而有些病则是针灸药物同时并用。即根据各种疗法的特长,再按病情需要而取舍应用,这对于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提高临床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杨氏“针药合用”的主要特点是讲究辨证施法,裨使针药功用互补。如疗偏枯痿证,他常以针灸开启三阳经之经气,重在通经活络,制汤药以调补脾胃,旨在补益气血而使筋骨强健,关节滑利,即“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又如治疗顽痹、历节风等,属寒湿而痛剧者,除了用针灸以疏通经络外,常配合“二乌麻辛芷羌膏”:生川乌60克、生草乌60克、麻黄60克、细辛30克、白芷60克、羌活60克、干姜60克、肉桂30克,共研细末,加酒半斤炒热布包,外熨痛处;轻者则配合“姜葱膏”:老姜、肉桂、石菖蒲、橘叶、火葱各500克,捣烂酒炒,循经热熨。同时内服《局方》五积散:麻黄、白芷、干姜、肉桂、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半夏、茯苓、枳壳、桔梗、当归、白芍、川芎以温经散寒,宣痹止痛。若属热痹者,又宜配合“龙蛇夏马膏”:龙胆草、蛇泡草、夏枯草、马齿苋,鲜者各500克,洗净泥土,捣烂如泥,外敷红肿疼痛之处,并辅以针灸汤药治疗。此法经门人广泛应用,疗效颇为满意。对经久不愈的面瘫,杨氏主张针灸、刺血再辅以家传秘方:白芷、白附子、干姜、肉桂各60克,共碾细末酒炒,热熨患部,每收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卷452####杨氏认为汤液与刺灸,法虽异而理同。他早年行医即专攻中医内、外科,对《伤寒》、《金匮》及历代方书研究有素,经过几十年的医疗实践,在组方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愈不少疑难杂症。杨氏组方用药,甚为严谨,认为经方与时方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他既注意汲取经方的精炼,又善于采纳时方的轻灵,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立法处方,因而形成了自己药味少、用量轻、价格廉、疗效好的风格。临证特色一、注重审穴,讲究手法操作杨氏用针治病,讲究针刺手法,强调补泻操作。他认为关于针刺手法的论述以《灵枢》、《素问》之言最为朴实,虽元、明几代针家,广立诸法而各有所长,但追本溯源,皆不越《灵枢》、《素问》之藩篱,前贤有认为此乃涂脂抹粉,夸耀玄能之举,徒增后学无所适从之苦。因此,杨氏用针灸治病,特别强调针刺手法“简切明了,便于施用”。他经过数十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摸索出审穴定穴法、无痛进针法、候气催气法、守气调气法等,虽不能说舍繁就简,去芜存菁,亦足堪后学者借鉴。1审穴定穴法:审穴定穴法是指针灸施术前寻找腧穴位置的方法。杨氏审定腧穴乃先行意审然后再用手定。意审即在熟悉全身骨度分寸、自然标志、同身寸法等基本取穴方法的基础上,仔细揣摩,反复比较,在胸中洞悉所取腧穴的位置,并用邻经邻穴以正本经本穴。诚如《标幽赋》所言:“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意审明了再用手定,即术者用拇指或食指在拟取腧穴部位上扪切循按。因为腧穴多位于筋肉骨节所形成的凹陷中或动脉附近,如《针灸甲乙经》在记述腧穴位置时,多有某穴在某某陷者中,某某宛者中,或者动脉应手之说。《标幽赋》更明确地指出“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之间,动脉相应。”所以,只有通过手审,才能体会到腧穴所处的低凹或动脉的搏动。手审的另一个目的是寻找真穴,通过术者手指的切循按压,使穴区酸重麻胀或疼痛,其最明显之处乃是真穴,即前人所谓“酸痛为真”。依此部位进针施术,往往针感最好,疗效最佳。这种精益求精的取穴方法,颇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2无痛进针法:无痛进针,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之一。古代文献记载的无痛进针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窦汉卿《标幽赋》中所载:“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窦氏此法乃受《灵枢·官能》篇中“微旋而徐推之”启迪而来。其操作须双手协作,左手重切欲针的腧穴,以使气血疏散,免伤营卫;右手随切,轻微地将针捻转,徐徐将针刺入,可使病者不觉疼痛。二是何若愚《流注指微赋》所载:“针入贵速,既入徐进。”此法与窦氏相反,为一种快速进针的方法。即进针时要求快速透过皮肤,既入皮下,则须慢慢深入,以达到所需要的深度。杨氏认为,上述二法均为临床所常用,前者进针缓慢,较易掌握,于初学尤宜。杨氏操作时,常在未针之前,先用左手施以按、揉、爪、掐手法,令气血宣散,使欲针经穴周围产生酸、胀、痛、麻的感觉,然后用右手拇、食指持针缓缓刺入。进针速度要慢,捻转角度要小,既可减轻破皮的痛第二卷453####感,又可不致损伤血管,同时采用交谈、循叩穴位周围等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第二种进针法要求快速透过皮肤,必须具有相当的指力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杨氏常用的方法是先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找准穴位,用拇指爪甲反复切穴位中心,使局部知觉神经的功能暂时减退,并立即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将针尖放在切痕上,左手拇食二指捏住针体下端,使着力点集中在针尖上,保持针身垂直,然后轻巧用力,快速将针尖刺入皮下。在操作过程中,也可采用交谈等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这种进针手法,患者乐于接受,每能达到针刺不痛的良好效果。总之,重视双手配合和进针轻快是无痛或少痛的先决因素。要做到如此就必须反复练指,掌握基本功。因此,杨氏尝谓门下曰:“针法犹如写字作画,熟能生巧,精而能化,指下功夫,非勤学苦练不可。”此话乃经验之谈。3候气催气法:针刺得气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的优劣与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良否的一项根据。“气至而有效”,不仅《内经》强调,历代医家亦重申其义,更经现代临床及科学实验予以证实。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针下经气已至,自然不必候气催气,如不得气,必须积极运用手法以促使“气至”,即适时采用候气、催气手法。关于“候气”,《素问·离合真邪论》中有“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的叙述,而《灵枢·九针十二原》则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如把这两段经文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特别以后者的“无问其数”联系理解前者的“静以久留”,这就不能仅从字面解释是“停针久留”的意思。况且这样也无法使医者及时体会出“针下沉重紧满”和“如鱼吞钩饵之沉浮”等经气已至的表现。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使用停针“候气”的方法则除少数患者因肌肉紧张度增高或可产生局部胀重的感觉外,很少能产生“得气”的感应,因此,杨氏使用候气法,务使手不离针,频施提捻等催气手法。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的不同,针刺感应有快慢的差异,感应较快者,略施提捻,旋即气至;感应迟钝者,则气至较缓,必须使用催气手法。杨氏常用的催气手法主要有:(1)提捻法:《神应经》指出:“是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杨氏本陈会之意而略有变通。即以右手拇食二指捏住针柄,另用中指第一节指腹掌住针身,施用左右捻转以活动针体,旋入旋出以促使气至。如果患者感觉特别迟钝时,可另用雀啄术手法,加重提捻力量,将针频频向下按捻,再向上提捻,反复施行,一般均能气至。(2)循摄法:明代医家杨继洲在阐发《金针赋》中以手“循摄”的方法时指出:“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这种循摄催气的方法,杨氏临床应用较多,他常用左手四指拼拢,微屈,指尖触及皮肤,沿经脉循行部位或针刺周围循按或轻微爪切3~5次,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即有得气效应。(3)移位法:如因取穴未准,或针刺穴位过偏,则可重新移动针刺部位或调整针刺方向,再进行提捻,一般即可得气。4守气调气法:善于守气调气是杨氏针法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候气、催气的目的是为了得气,但得气之后,如何守住已至之气,勿使其从针下消失尤为重要。《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指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只有守住已至之气,才能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的调气手法,使针刺继续对机体发生作用。一个有经验的针灸医师都有得气容易守气难的体会,所以古人把能守气的术者称为“上工”,如《灵枢·小针解》篇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而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杨氏守气的方法主要有:第二卷454####(1)提按法:即针刺得气后,使针尖守住有感觉的部位,并按提针柄,但勿使针尖脱离感觉。若用于补法,刺手要往里轻按;用于泻时,刺手须往外轻提,注意使用腕指暗劲,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针感。(2)捻转法:是在针下得气,患者有舒适感时,术者用右手腕指暗劲,拇指向前或向后捻转针柄。若用于虚证,拇指向前,用于实证,拇指向后,保持针尖顶住针感勿离位,以维持感觉时间延长。守气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施调气手法。所谓调气就是调和机体阴阳之气。《难经·七十二难》指出:“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因此,“调气”就是运用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最终目的,故《灵枢·终始》篇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杨氏常用的调气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补法。即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较弱的捻转提插手法。捻转以拇指向前为主,提插以紧按慢提为核心,捻转幅度在90度以内,针尖上下提插在05厘米之间。此法具有补虚调气的作用。二是平法。即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中等的捻转提插方法,捻转与提插同时进行。捻转幅度在90~180度之间,针尖上下提插在1厘米之间。此法能调和阴阳之气,主要用于治疗经气逆乱或虚实夹杂之证。三是泻法。即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较强的捻转提插方法。捻转以拇指向后为主,提插以紧提慢按为核心。捻转幅度大于180度,针尖上下提插距离在15厘米之间。此法具有祛邪调气的作用。此外,杨氏还喜用透穴刺法。他特别赞赏《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的主张。认为透穴刺法既可精简用穴,又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因而每使疗效倍增。杨氏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不少“一针两穴”的方法,常用者如下:合谷透劳宫:主治胸闷,胃脘痛,鹅掌风,手脱皮,手出汗。合谷透鱼际:主治咳嗽,咽痛,拇指扭伤。太阳透下关:主治牙痛。太阳透率谷:主治头痛,偏头痛,头风。太冲透太白:主治小儿惊风。太冲透涌泉:主治小儿惊风。列缺透太渊:主治痰饮咳嗽。条口透承山:主治肩凝症。肩透极泉、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主治上肢麻木、疼痛、瘫痪。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主治下肢麻木、疼痛、瘫痪,口苦,呕吐。阳溪透阳谷、阳池:主治腕部扭伤疼痛。丘墟透照海:主治踝关节扭伤疼痛,胸胁疼痛,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昆仑透太溪:主治足跟痛,头痛,牙痛。神门透灵道: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悸,癫痫,精神分裂症,狂症。太渊透经渠:主治咳嗽、气喘。第二卷455####攒竹透丝竹空:主治眉棱骨痛。上脘透神阙:主治胃下垂。子宫穴透曲骨:主治阴挺。合谷透二间或三间:主治风火牙痛。内关透外关:主治胸胁痛,心绞痛,心悸。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主治面瘫,流口水。间使透支沟:主治心悸怔忡,疟疾,心痛。迎香透四白:主治胆道蛔虫,面瘫。曲池透少海:主治肘臂强痛,耳鸣耳聋。攒竹透鱼腰:主治眼睑动,目疾,前额痛。阳白透鱼腰:主治前额痛,目疾,面瘫。攒竹透印堂:主治前头痛,小儿急慢性惊风。后溪透劳宫:主治上肢麻木,手心出汗,心烦,手癣。绝骨透三阴交:主治落枕,胁肋痛,偏头痛。地仓透大迎:主治口眼歪斜。例案:林某某,男,65岁。1992年9月16日初诊。右侧肩部疼痛7天。患者自诉于7天前渐起右侧肩部疼痛不适,以酸痛为主,并向背部放射,夜间尤甚。肩部活动不利,用手摸背、穿衣、梳头等均感困难,故求杨氏针灸治疗。诊见患者痛苦表情,被动外展患肢时,患病肩部随之高耸,不能外展、外旋,局部皮色未变,触之不热,饮食尚可,二便亦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之邪,侵袭经络,致气血凝滞,痹阻经络所致。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处方:肩外俞、肩、手三里、合谷。上述诸穴,均取患侧,用无痛进针法进针得气后,再行调气法中的泻法,致气至病所,留针30分钟。患部针后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0次后,病情明显好转,停诊休息一周。10月3日复诊,因遇天气变化疼痛有所反复。仍取上述穴位,加配天宗,针用泻法,并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至1993年11月5日,共针30余次而获痊愈。按: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因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有“五十肩”之称,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指出:“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本例患者以关节酸痛为主,入夜尤重,乃风寒湿邪流注于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所致。故取合谷、手三里、肩以疏通阳明经气,配肩外俞、天宗以调和筋骨气血,局部加拔火罐以散寒止痛,诸穴相伍,共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杨氏治疗本病多采用远近配穴的方法,常用穴位有肩、肩、肩外俞、肩贞、天宗、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等;针刺手法喜用调气法中的泻法,但针感须达病所,俾经络疏通,气血流畅,遂达“通则不痛”的目的。二、擅调神气,创意守感传法杨氏对《内经》“气至而有效”的观点极为推崇,认为针刺“得气”与否,是决定疗效优劣的关键。而“得气”之最佳境界,即所谓“气至病所”。他受《内经》“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素问·宝第二卷456####命全形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本神》)、“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官能》)的启迪,率先在临床上应用“意守感传”的方法。杨氏认为“治神”有两方面含义:一指医者聚精会神,慎守针下之气而勿失,《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是也;二指嘱意病人静心而意守病所,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谓“神在秋毫,属意病者”之深意。此二者在针刺治疗进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杨氏深识“治神”之玄微,全在于“神行则气行”这一关系,古人已经观察到而被后人所忽视,于是他提出了“意守感传”的方法。意守感传法,即针刺或艾灸时,嘱咐病人静心将注意力由针刺部位移向病所,在医生的诱导下,配合适当针刺手法,病人即有针感传导直达病所的现象。其施术要点是:医、患密切合作,真正做到聚精会神。初次施术于患者,临床应有一个准备过程。嘱患者全身放松,摒弃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病所,想象有经气在病所流通。针刺操作应仔细,选穴要准确,并用押手反复切循扪按,进针后徐徐捻转到一定深度,使之得气;患者一旦出现感传现象,应牢牢抓住,令其勿失。一方面嘱其将感传引向病所,并频频低声诱导;另一方面手法操作切忌猛烈提插捻转,或骤然中止。对某些不大敏感或经气未抵病所的病人,可用“接气通经”法,即在同一经脉上,距病所近端选取2~3个穴位,依次针灸。杨氏数十年来常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某些慢性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其效更佳。如曾治31例阳痿病人,均取三阴交针刺治疗,每次针刺时嘱患者尽力吸气提肛,意守龟头,然后捻针催气,使患者自觉感传直至龟头,少数病人即时阴茎勃起,除3例因病程长达数年无效外,余皆治愈。例案:黄某某,女,56岁。1992年9月28日初诊。胃脘疼痛年余。患者自诉于一年前渐起胃脘作痛,饭后加剧,时作时休,反复发作,饭量渐减,曾多处求医,并在华西医大某医院作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窦炎。服过中西药物,效果不显,故求杨氏诊治。诊见患者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胃脘隐痛,按之觉舒,得热稍减,大便时溏,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缓。此属中焦虚寒,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治拟温中理气,健脾和胃之法。处方:足三里、中脘、内关。上述诸穴,均取双侧,中脘用灸法,内关、足三里用意守感传法,先嘱患者意守针刺部位,然后随着手法操作,患者意念渐次移向病所。留针30分钟。经治疗3次,疼痛减轻。后以上述穴位为基本方,有时加刺公孙、胃俞等穴,针刺手法均采用意守感传法,每次均力求使气至病所。连续治疗30余次,胃病消失而收功。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来源不足,故见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脉缓。胃脘隐痛乃中焦虚寒,脾胃升降功能失职,气机失畅之故。方用中脘为胃之募穴,灸之能温中理气,内关、足三里针用意守感传法,使针感传导至病所,以健脾和胃,补益中气,俾脾胃功能健旺,水谷精微得化,气血来源充足,营卫循行流利则愈。例案:周某某,女,57岁,1992年11月5日初诊。脱肛2年。患者自诉于2年前患慢性腹泻后出现脱肛,每逢大便用力时发作,但便后脱出物可自动回缩到肛内。2年来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遂求针灸治疗。四诊所见,患者面色少华,时感头晕,神疲乏力,饮食渐少,大便排出困难,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此为气虚下陷,肛门不能收摄所致。治宜补中益气、升阳固脱。处方:百会、长强、上巨虚。先针上巨虚穴,采用意守感第二卷457####传法,嘱患者先意守针刺部位,然后随针刺手法渐渐移向病所,并吸气提肛。百会、长强针后加艾卷灸,每穴灸治10分钟。每日1次,治疗7次后症状明显改善,15次后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按:吴昆《医方考》记载:“盖泻久则伤正,下多则亡阳,是气血皆亏矣,故令广肠虚脱。”广肠即直肠,说明脱肛多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不能收摄所致。治疗用意守感传法,并吸气提肛,可加强肛门括约肌张力,固脱收肛。方中取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合治内腑”,针之可使直肠回收,肛门还纳。百会为督脉与三阳经交会穴,督脉为阳气之总督,针后再加艾卷灸可使阳气旺盛,而有升举收摄之力。长强为督脉之别络,位于肛门附近,针后复灸能加强肛门的约束功能。诸穴合用,脱肛自收。三、崇尚泻血,旨在邪去正安泻血即刺血络法,古称“刺络”。《灵枢·血络》论中有明确记载,后世称为刺络放血疗法。它是根据“血实宜决之”(《素问·阳阳应象大论》)、“菀陈则除之”(《素问·针解篇》)的治疗原则以及病症情况,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杨氏运用刺血络法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刺络放血法具有解表发汗、泻热开窍解毒、消瘀祛滞、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养血活血的作用,能直接祛除局部瘀血阻滞,恢复经脉的畅通,所谓“血去则经脉通矣”。他特别赞赏《针灸大成》所载“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的观点,认为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恢复正常。关于刺络放血的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络刺”、“赞刺”、“豹文刺”、“大泻刺”以及“毛刺”等。《灵枢·官针》篇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杨氏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将《内经》刺血法加以改进,使之更为适用。杨氏临床常用的刺络放血法主要有:1点刺术: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对准应刺部位,以稳、准、快的手法刺破皮肤深约半分至一分,挤出血液05~1毫升,病情重者可刺血2~3毫升,如治高热、中暑等。2划刺术:用三棱针将病灶局部轻轻划破,使之出血较多,如治带状疱疹、丹毒等。3锥刺术: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对准应刺部位直入直出,直达病所,如治瘰疬、腱鞘囊肿等。4散刺术: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在应刺部位连续点刺5~7针,亦可用梅花针重扣应刺部位使之出血。此法多用于顽癣痒疾,肌肤麻木,肌肉关节部位固定不移的痼痹疼痛。杨氏还常把刺血术和拔罐法结合起来,既可由于拔罐产生的负压增加出血量,又可产生刺血和拔罐双重治疗效应,使许多顽固病症能迅速得以减轻或缓解。杨氏运用刺络放血疗法,十分强调辨证用穴。如中风闭证刺五心穴(百会、劳宫、涌泉),重症配人中、十二井、十宣、合谷、太冲;若身现红点,刺曲泽、委中出血以泻热邪。顽癣痒疾,常取曲池、血海、合谷、神门、三阴交、内关刺血。如发于肘、者加曲泽、委中;发于掌中者,加刺少府、劳宫,总收祛风止痒、养血润燥之效。杨氏指出:在刺络放血的部位要注意寻找“青脉”、血液充盈之络脉;即《灵枢·血络》论所说血脉“盛坚横以赤”、“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等明显邪聚血第二卷458####瘀征象者。如此则泻之万全也。关于刺络放血的出血量多少,古代医书记载不一。有主张“出血如大豆”、“微出血”者,如《素问·刺热论》;有主张“出血盈斗盈升”者,如张子和、王孟英等。杨氏认为刺络放血量的多少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放血部位有关:《素问·刺腰痛篇》记载刺委中静脉放血治疗腰痛证时指出:“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黑血流尽而变赤,此乃络中瘀血散尽。由此可见静脉放血稍多,在细小浅表动脉或肢端细络放血,则出血宜少。2与体质强弱有关:《素问·刺疟篇》说:“适肥瘦出其血也。”王冰对此加以发挥:“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这就具体说明了体质强弱不同,刺法及放血量有别,即体形肥胖,体质壮实者放血稍多;体形瘦薄,体质虚弱者放血宜少。3与病变情况有关: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病邪轻浅,放血宜少。如《素问·刺热论》指出:“肺热病”表证较重,“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杨上善注云:“出血如豆,言其少也,恐泄气虚,故不多也。”反之,若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病邪深留,放血稍多。故《灵枢·寿夭刚柔》有“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之说。尽管放血多少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临证当以泻血祛邪而不伤正为根本原则而灵活运用。由于刺血络法旨在攻逐邪气,邪去则正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诚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指出:“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因此,临证多用于实证热证。现将杨氏擅长用刺血络法治疗的几种疾病介绍于下。1高热:杨氏采用的刺血络法治愈的外感高热难以胜计。他认为“泻血乃发汗之一端也。”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伤寒论》第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鼻衄者愈。”因汗之与血,异名同类,不从汗解,则从血解,此刺血泻热之机理所在。杨氏常用的刺血发汗穴有大椎、曲池、合谷、十二井等。例案:缪某某,女,13岁。1992年7月21日初诊。高热3天。患者于3日前因汗出后吹风扇过久受凉,出现头昏痛、鼻塞、流清涕、发热恶风、口干咽痛,3天来,体温波动在385~395℃之间。某医院诊断为“流感”,经静脉滴注青霉素、庆大霉素,肌注柴胡注射液,口服多种西药和中成药,均乏疗效。检查:面赤无汗,体温393℃,咽部充血明显,苔薄黄,脉浮数。诊断:时行感冒(流感),乃温邪袭表,肺卫不宣所致,治拟疏风解表、发汗泻热之法。处方:大椎、曲池、合谷、少商、商阳。操作: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每处出血3~5滴,大椎穴用三棱针散刺5~7针出血后加拔火罐10分钟,曲池、合谷用毫针疾刺出血。针后观察1小时,患儿头额部已有微汗,体温降至385℃,2日后复诊,体温372℃,诸症均减,续针一次,体温恢复正常。按:时行感冒,多因患者在流行期间体虚抗病能力减弱,或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气候的急剧变化,于是邪气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因感受时邪疫气,故病情较重,发热持续不退。治疗以散风热、肃肺气为主。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为诸阳之会,取之可疏散阳邪而解热;合谷、曲池分别为手阳明经原穴和合穴,手阳明与手太阴相为表里,二穴并用,具有清肺气与退热的功用。鱼际为肺经荥穴,用以泻肺火利咽喉。张子和说:“出血之第二卷459####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故诸穴刺血,共奏疏风解表,肃肺退热之功。2中暑:中暑是在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停留工作造成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甚至周围循环衰竭的内科急症。常发生于夏季。属祖国医学“暑湿”、“中”、“痧症”等范畴。杨氏治疗本病,能当机立断,采用刺络放血法,每收奇效。他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摸索出治疗中暑的名方:“清热涤暑方”(①大椎、太阳、商阳、中冲、少泽、委中;②大杼、攒竹、少商、关冲、十宣、曲泽。两组轮换使用),方中取督脉的大椎,足太阳经的大杼,督统诸阳,太阳主表,二穴刺血拔罐有清暑泻热之力;太阳、攒竹有泻上焦阳热以利头目之功;暑为阳邪,易犯心包,伤人气阴,取曲泽、委中泻心包和血中之热邪;井穴、十宣系阴阳经脉交会之处,刺之启闭开窍,以达气阴两清之目的。例案:夏某某,女,24岁,1965年7月15日初诊。壮热、口渴、心烦、神昏2小时。患者素体壮实,今日因赶场赴青羊宫,万里晴空,离照似火,疲劳奔走于烈日之下,加之人多拥挤,于返家途中,卒然倒仆于路旁,急延杨氏诊治。四诊所见,急性病容,头痛如破,心烦意乱,呼吸气粗,白睛红丝缕缕,口大渴,汗大出,恶心欲吐,壮热,体温41℃,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诊断为中暑,乃热伤心神所致。治拟开窍、泻热、涤暑之法。处方:大椎、太阳、商阳、中冲、少泽、委中。除大椎刺血拔罐外,其余各穴均用锋针点刺出血,并用淡盐开水频频温服,针后两小时,热退神清,其病若失,自行回家。按:本例患者因在烈日曝晒之下劳作,致暑热之邪郁于肌表。汗出不畅,邪热不得外泄,内传心包,热伤心神,故见壮热、烦躁诸症。暑热内扰,阴阳之气逆乱,清窍闭塞,经络之气厥逆不通,遂成暑厥。方中用大椎为督脉经穴,督脉为诸阳之会,刺血拔罐可清泄暑热之邪;太阳为经外奇穴,点刺出血,能醒神退热;商阳、中冲、少泽为阳明、厥阴、太阳井穴,位于阴阳经交接之处,点刺出血,能沟通阴阳之气,泻热开窍醒神;委中为足太阳经合穴,用三棱针点刺其浮络出血,泻营血以清暑热。数穴合用,共奏醒神开窍,清泻暑热之功。病势急,而其效速何也?乃辨证明、治法当、病机中、针中的之故也。3中风闭证:中风一病为针灸临床常见者。其病早见于《内经》,以其见症,而有“痱”病、“偏枯”之名,迨至张仲景始名为“中风”,至明代王安道,提出“因于风者,真中风,火动、气虚、痰湿而致者为类中风”。杨氏对类中风之治法,认为首须辨别脱闭,若目瞪口呆,牙关紧闭,肢体僵硬,喉中曳锯,鼻鼾气粗,面赤唇红,脉来洪大者,是气火升浮,痰涎壅塞之实证闭证。治当开窍泄热,引导阴阳,采用刺血络法,以“五心穴”为主,每救生命于垂危,配伍人中、合谷、太冲、十宣穴等,可收平肝熄风、清热豁痰、启闭开窍之功。例案:李某某,女,55岁。1972年7月8日初诊。卒然倒仆,不省人事半天。患者平素头目眩晕多年,时有手指发麻,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高血压。就诊当天小劳,不慎倒仆于地,痰声辘辘,左侧肢体失用。眼定口闭,急延杨氏会诊。四诊所见:神志不清,眼定口闭,面色潮红,喉中痰鸣,呼吸急促,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血压213/173kPa。诊断:中风(闭证),属肝阳化火生风,挟痰湿上扰清空,流窜窍络所致。治法:开窍启闭,平肝熄风,豁痰清火。处方:“五心穴”,人中、十二井、丰隆、合谷、太冲。“五心穴”及十二井点刺出血,人中刺用粗毫针,施以雀啄术约10分钟,丰隆、合谷、太冲用重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第二卷460####经治一次之后,患者呼吸趋于平稳,躁扰之象缓解。翌日又依法治疗一次,神志较清。又连续治疗三次,右侧肢体能屈伸活动。后转为半身不遂,针灸治疗三月后患肢活动自如。按:清代名医喻昌指出:“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重,莫有过于此者”。治疗关键是抢救及时,措施得力。否则,险象环生,以致阴阳离绝。杨氏初诊即以“五心穴”、人中、合谷开窍醒神,丰隆降逆蠲痰,太冲平肝熄风。数穴合用,法度谨严,仪阵堂堂,故能拯危救急于举手投足之间。4急性扭伤:急性扭伤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仆、闪挫、牵拉或扭转过度等原因,引起气血壅滞、经脉闭阻而成关节及筋脉损伤。扭伤部位肿胀、疼痛,肌肤可见青紫,伴有相应功能障碍,一般能找到压痛点。杨氏治疗本病,多以局部刺血拔罐为主,酌情配伍其它穴位,以达行气消肿,活血化瘀的目的。例案:杨某某,女,16岁。1988年1月3日初诊。右踝关节肿胀疼痛1天。患者于1天前因行走不慎,致右踝关节扭伤,当即局部青紫肿胀,疼痛难忍,步履艰难,影响学习和睡眠,急延杨氏诊治。诊见:呻吟不已,右踝关节瘀紫肿胀,足不能履地,触诊未见骨损与脱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浮紧,此为外伤踝部筋脉,致瘀血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处方:丘墟、昆仑、解溪、阿是穴。以上穴位,均取患侧,用三棱针散刺出血,出血约1毫升,并加拔火罐,留罐15分钟,以尽出紫黑色瘀血。针后患者疼痛减轻。次日再诊,仍用上法,肿胀基本消退。三诊后肿痛全消,行走自如。按:踝部扭伤属中医伤筋疾病,俗称“闪凝跌”,现代医学称为“软组织损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气伤痛,形伤肿”,故临床表现以肿痛为主,其治宜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杨氏根据《素问》“血实宜决之”的原则,循经局部取足三阳经腧穴为主,用锋针刺血拔罐,以祛其瘀积之郁血,俾“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灵枢·本藏》),其病则愈。5面瘫:面瘫是指单纯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口眼歪斜,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中医学称为“口眼歪斜”。《灵枢·经筋》篇扼要地叙述了本病的特征,如“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等。面瘫的发生,多由风邪侵袭面部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肌肉萎软瘫痪,其治疗当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进行。《素问·调经论》说:“病在血,调之络。”故采用刺血络法可达到疏通气血,以祛风邪的作用。面瘫久治不愈者,其病机要点在于邪闭日久,血瘀经络。刺血络法则可活血化瘀,使面部筋肉得到正常血液的濡养。杨氏基于上述认识,对初罹面瘫及陈旧性面瘫均以点刺泻血为主要治疗方法,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其治疗方法是:点刺部位:上、下眼睑结膜,面颊部口腔粘膜,均取患侧。操作:先用手指翻开患者上眼睑,使上眼睑结膜充分暴露,用生理盐水棉球消毒后,再选用细三棱针或1寸长粗毫针对准睑结膜多针点刺,深度以针尖触及睑板,点刺后血液渗出为度,等距离点刺5~6针。下眼睑结膜点刺方法与此相同。面颊部口腔粘膜点刺时,嘱患者张大口腔充分暴露施术部位,以生理盐水棉球消毒后,以口齿咬合线所对处粘膜为横轴,以第二磨牙所对处粘膜为起点,用长三棱针每隔05厘米左右点刺一针,深度以点破粘膜,血液渗出为度。本法隔3日使用一次,10次为一疗程。例案:宋某某,男,34岁。1992年8月28日初诊。左侧面瘫2年。第二卷461####患者于2年前因受风寒出现左侧面神经瘫痪,后经针灸、理疗及中西药物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始终未能完全恢复正常。今年7月初因出差劳累淋雨吹风致病情加重。四诊所见:左侧额部稍平坦,左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眉,眼睑闭合不全,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侧,不能鼓腮、吹口哨,饮水时水从口角流出,人中沟亦歪向右侧,耳后无压痛,咽喉及心肺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邪气稽留,气血亏损,筋脉失养,壅塞不通所致之面瘫。治拟扶正祛邪,舒筋和血,疏通面部经络,调和营卫之法。处方:左侧上、下眼睑结膜及颊粘膜,地仓、颊车、阳白、鱼腰、迎香、四白、合谷、足三里。眼睑结膜及颊粘膜用毫针点刺出血,面部每次选用2~4穴,用透刺法,如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等。针后用艾条温和灸5分钟。合谷、足三里双侧用直刺手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疗1月后好转,连续治疗半年基本痊愈。按:本病患者先罹面瘫,未治彻底,复因劳累淋雨吹风,风寒之邪乘虚袭入,损伤面部筋脉,以致经络失和,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致面瘫加重。杨氏采用内外夹攻的方法,既点刺眼睑结膜和颊粘膜出血,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又取地仓、颊车、阳白、鱼腰、迎香、四白、合谷、三里等穴,针后加灸,使面部筋肉得到濡润温煦。二者协同可疏导气血,调和营卫。杨氏认为,对于“顽固性面瘫”的治疗,还须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经常进行自我按摩和功能锻炼,如此方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6天行赤眼:又称暴发火眼,俗称红眼病。类似于现代医学所称之急性结膜炎,为眼科常见的传染性眼病,它以明显的结膜充血,粘液脓性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特点,多见于春、秋季节,流行于学校等集体场所。因猝感时气邪毒,或兼肺胃积热,内外合邪交攻于目而发病。杨氏应用刺血络法治疗本病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天行赤眼的主要原因是风热阳邪上攻于目所致。血之与汗,异名同类,刺血即是发汗,发汗即可泻热,故自拟“疏风散热方”(①睛明、太阳、耳尖、瞳子。②球后、攒竹、角孙、肝俞。两组腧穴轮换使用),采用砭刺血络术,治疗火眼百余例,往往一刺减,二刺效,三刺愈,既方便省事,又疗效卓著,颇有推广应用的价值。例案:刘某某,男,14岁。1989年8月30日初诊。双目红肿疼痛4天。患者自诉于本月26日发病,先左后右,肿胀刺痛,痛痒交作,逐渐加重。四诊所见,双目红肿如桃,怕光流泪,砂涩难睁,眼眵堆积,胶结不开,白睛红丝缕缕,头额连眼眶胀痛,坐卧不宁,伴恶寒发热,口苦而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尖红,苔薄微黄,脉弦数。诊断为风热火眼,治拟疏风清热,消肿止痛为法。处方:睛明、太阳、耳尖、瞳子。其中睛明用28号毫针深刺15寸,每5分钟轻轻提插捻转一次,使眼球有沉重酸胀感,留针半小时。其余各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约05毫升。经治疗1次后,患者头痛眼胀减轻,翌日复诊,红肿消退过半。仍宗上法,再连续治疗三次后肿痛全消,其病若失,四月后随访,已上学读书。按:本病治疗历代医籍多有记载,如《玉龙歌》云:“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胜玉歌》亦云:“目内红肿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杨氏治疗本病,以疏风散热,消肿止痛为大法,取足太阳睛明穴,刺之以疏散上焦风热;太阳、耳尖为经外奇穴,针刺泻血,散头目壅滞之热邪,瞳子为胆经穴位,胆为阳木主风,点刺出血,能疏风热以泻相火。数穴合用,刺血为主,可达风散热清、络通目明之目的。7肢端麻木症:麻木之症,古代称为“不仁”,是指肌肤感觉消失或减退的一种自觉症状。第二卷462####若见于四肢末端者,称为肢端麻木症。杨氏认为,形成麻木的原因虽多,总属气血病变,如《证治汇补》所说:“麻木,因营卫行涩,经络凝滞所致。”因而治疗当遵循“通其经络,调其血气”的原则。杨氏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常取井穴刺血,可起到通经接气,活血消瘀的作用,再根据病情,配合使用其他针灸疗法,可使经络通畅,血气调和,手指或足趾麻木感迅速减轻直至消失。近些年来,杨氏用本法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肢端麻木症逾百例,效验屡试不爽,受到病员的普遍欢迎。例案:叶某,女,24岁。1992年6月10日初诊。左上肢指端麻木半年。患者自诉于半年前不明原因渐起左拇指麻木,半月后左食指、中指、无名指均发麻,曾到某医院就诊,经多种理化检查未发现异常。给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服多剂黄芪桂枝五物汤,麻木未减。近2月来自觉麻木程度加重。检查:左上肢及手指未见肿胀,肤色正常。用手触及左手手指则自觉麻木加重,余无所苦。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诊断:肢端麻木症。乃经络阻,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其濡养所致。治宜通经行气,活血化瘀。处方:少商、商阳、中冲、合谷、三间。以上穴位均取患侧,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合谷、三间针用泻法,隔日治疗一次。经三次治疗麻木减轻,一疗程(10次)结束后麻木消失,再巩固治疗5次,未再复发。按:肌肤麻木不仁,仲景称为“血痹”,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指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木仁……”由于阳气痹阻,血行不畅,肌肤失于温养,所以感觉局部肌肤麻木不仁。故治疗当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为要,所谓血行则麻木自止。杨氏取指端井穴刺血,旨在疏通经络阻塞,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滞,使肌肤得到正常的血液濡养,麻木症状自然消除,故收如响斯应之效。四、善用灸法,方法丰富多彩杨氏对灸法的临床应用颇有研究,他特别赞同《灵枢·官能》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观点,认为针、灸、药各具特点,各有其局限性,而灸法的特点正在于弥补针、药所不及,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证,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正如明代医家李在《医学入门》中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正是灸法至今仍成为针灸学乃至中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的根由所在。应用灸法治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早期所用的方法多为艾炷灸,如《庄子·盗跖篇》提到孔子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等等。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杨氏所用的灸法,除了临床常用的艾炷灸和艾条灸法以外,他还从实际出发,根据病情需要,自创拍打灸法、敷棉灸法、点按灸法、药锭灸法、药线灸法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既操作简便,又疗效显著,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兹就笔者随师学习所得,略述于次。1敷棉灸法:杨氏对选用灸法材料积有丰富的经验。他常用敷棉灸法治疗各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该法具有散寒除湿、养血润燥、疏风止痒的功能。用于治疗顽固性湿疹、牛皮癣、银屑病、四弯风、风疹、缠腰火丹、麻木、阴疽等,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法是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铜钱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或所选穴位上,火柴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一张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敷棉灸,其效更佳。笔者随师用此法治疗牛皮癣,银屑病、缠腰火丹等50余例,无一例未效。颇有推广应用的价值。例案:邱某,女,30岁。1993年9月3日初诊。项部及肘弯皮肤增厚、奇痒3月。患者自诉于3月前不明原因项部及肘弯皮肤逐渐增厚,奇痒难忍,经多方治疗无效。检查:项部有4cm×8cm、左侧肘窝有3cm×5cm之皮肤增厚,状如牛领之皮,干燥皲裂,微有脱屑,搔后溢出淡红色米粒状液体。诊断为牛皮癣,此乃血虚风燥,脉络不畅所致,治宜养血活血,疏风润燥。方法:先用皮肤针叩打局部至轻微出血,然后根据病损部位面积大小,用薄棉贴于患部,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灸之,连灸5次,每隔3日治疗一次。经治一次后奇痒明显减轻,二次后已基本不痒,增厚皮肤已见消退,连续治疗10次后局部皮肤光滑,接近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按:本病因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故中医称为牛皮癣。因好发于颈部,又名摄领疮。《诸病源候论》指出:“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领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外科正宗》亦说:“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本病初起多为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日久乃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先用皮肤针于局部轻轻叩刺微出血,以理血活血,复用敷棉灸法可疏风和营。二法同用,共奏活血养血,疏风止痒之功,故皮厚奇痒自愈。2拍打灸法:为一种简便易于操作的方法。临床应用时,取鸡蛋大小脱脂棉球一个,医者右手持长柄镊挟住棉球,蘸上无水酒精,火柴点燃,直接快速涂于患处,或所选经络路线皮部上,左手随后迅即拍打扑灭,熄后再次点燃。如此反复操作10余次,致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杨氏认为,此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滞除痹,散风止痛的功用,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肌肉拘挛疼痛,腰背胸胁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痛经、疝气、坐骨神经痛、扭挫伤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证,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例案:张某,男,53岁,1990年5月12日初诊。腰背冷痛反复发作6年。患者自诉于6年前渐起腰部疼痛,反复发作,遇寒或阴雨天加重。曾去某医院作多种检查,未见异常。服过中西药物,但疗效不巩固。近5天前因下田间劳作受寒,腰部冷痛加重,转侧不灵,活动不便,入夜更甚,痛不能寐,影响工作和生活,故求杨氏诊治。四诊所见:患者精神苦闷,面色白光白,畏寒,膝软,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检查:双侧肾俞、大肠俞压痛明显,尤以左侧为甚。诊断为寒湿腰痛,乃风寒湿三气袭入太阳之经和督脉所致。治拟温肾散寒,蠲痹通络之法。选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胃俞至膀胱俞段,督脉的悬枢至腰俞段,以拍打灸法治之。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次后,痛势减轻。一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行走活动较前轻便。二疗程后,冷痛全消,肢体活动自如。按:腰者肾之府,肾与膀胱相表里,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又为督带之要会。故腰痛在经则属太阳、督带,在脏则属肾。古人说太阳经腰痛,是外感六淫所致,肾病腰痛是内伤、房劳而得,寒湿腰痛多为肾气本虚,寒湿之邪内侵,乘虚而入。本例症见腰痛膝软,知其肾虚,冷痛为主,受寒加剧,入夜尤甚,是寒湿之邪侵,舌淡白,脉沉紧是其外候。杨氏据其症状,采用温肾散寒,除湿通络之法,取太阳、督脉经穴拍打灸之,既可疏通腰部经气,又可温肾散寒除湿,俾经络疏通,寒湿蠲除,则诸恙悉退而愈。第二卷464####3点按灸法:是一种利用微型药艾条点按人体穴位施灸的方法,为祖国医学针灸治疗方法之一,历史悠久,操作独特,疗效奇异神速,操作方法如同持针施灸,故先贤奉为“神针”而秘传。杨氏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神针”制成微型药艾条,既火力温和,便于操作,又疗效卓著,颇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其法选雄黄20克、冰片2克、麝香1克、火硝10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白芷20克、精制艾绒60克。除艾绒外,将其余七味药物分别置于乳钵内,研为极细末,以无声为度,然后将艾绒用少量曲酒喷湿,再将药末均匀撒在艾绒内,以手充分揉匀,阴干。取上述艾绒2克,均匀地平铺在20厘米长、7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2毫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即成。方中用雄黄辛温,能温通气血,清瘀散结,搜剔百节中之大风积聚;冰片辛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麝香辛香走窜,能通诸窍,为通络散结之要药;川乌、草乌大辛大热,能祛风除湿,疏风散寒,调经止痛,通络除痹;白芷辛温,芳香透窜,散风燥湿,通利血脉;火硝甘咸,除五脏寒热邪气,逐六腑痞结积聚,有推新致新,催火助燃,以增强窜透力。以上药物与精制艾绒混合一起,制成艾条,可达疏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除痹之功。主要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哮喘、泄泻、痢疾、顽癣、阴疽、胃痛、腹痛、痛经、顽固性头痛等症。临床应用时,将微型药艾条一端用火柴点燃,医者右手持微型艾条,对准施术部位,快速点按,如雀啄食,一触即起,此为一,每次3~7,以不灼伤皮肤为度。注意在点按头部穴位时,应尽量将头发拨开,使穴位充分暴露,以便于操作。例案:杨某,女,46岁。1992年4月3日初诊。左侧头痛7年。患者自诉于7年前渐起左侧头痛,每次发作时从左侧眉棱眼眶开始,随即蔓延头部,痛如刀割,甚则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症。曾去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镇静止痛,扩张血管等药,痛势虽有缓解,但多次复发。曾服中药数十剂,效果不显。近三天前因感受风寒,头痛再度发作。症见面色苍白,鼻塞流涕,舌质淡,苔白,脉弦紧。诊断为偏头痛,乃风寒之邪侵袭少阳经脉所致。治拟祛风散寒,温通经络之法。处方:风池、太阳、头维、本神、率谷、合谷、肺俞。以上穴位,除合谷、肺俞取双侧外,其余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