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专题(旧)_第1页
循环经济专题(旧)_第2页
循环经济专题(旧)_第3页
循环经济专题(旧)_第4页
循环经济专题(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循环经济专题1循环经济概述1.1循环经济的涵义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的系统观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新的经济观新的价值观新的生产观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1.2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3R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资源开发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开展。废弃物生产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生产环节要大力提倡。社会消费环节1.3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研究1.31发展的三个组织层面1.3.2发展的三条技术路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无害化生产三条技术路径来实现。1.5循环经济有法可依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法律,即: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由于清洁生产属于循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后者通过并实施后,将会和前者产生一些矛盾,有人认为应废除前一个法律(但目前没有)。例如,前者规定,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后者规定,国务院发改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循环经济工作。而2003年机构改革后,国家经贸委已经撤销,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却没有撤销该部门。这就产生了发改委和地方经贸委的管理真空问题。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它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因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政府作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机制的主体,应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尽管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注重技术标准而不是具体技术。政府在制定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法规政策时,应当注重规定最终产品的指标含量,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的指标含量,而不是直接规定企业必须使用某种具体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各展所长,创造出一个广阔的技术创新平台。否则,就容易限制企业多路径的创造力。控制标准尽量贴近最终用户,同时鼓励上游行业创新。贴近终端用户的标准规定,能使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和分销渠道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各种中间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而且,避免废弃物污染的工作从上游入手,往往会减轻下游的很多压力。因此,应当多制定一些鼓励上游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反过来说,如果从下游入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上游各个生产环节对产品和部件或多或少地规定了其材质属性以及产品构造,就会对下游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构成许多复合型的约束条件,使得下游企业的治理或改造成本增大,难度提高。考虑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多阶段加以推进。产业投资循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节奏,即投资—经营—回报—积累—再投资。政府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当考虑到相关行业的产业投资循环节奏,而不应一味地要求企业迅速应用高标准的环保技术,甚至不顾及其应用成本。如果考虑到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就可以针对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制定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如在投资环节,设立设计和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在经营环节,设立生产、运输和回收利用方面的环保标准;在回报与积累环节,设立提留环保基金比例的政策;在再投资环节,设立更高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在长期的投资、生产、经营循环中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由于所制定的相关法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对企业技术标准的要求,这就使技术创新竞争在未来的企业市场竞争中成为一个主要的竞争点,能够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相反,如果制定的法规很急迫地要求企业迅速应用高环保标准的生产技术或高标准的污染治理技术,而不考虑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就可能会使企业将精力集中在如何规避这些法规上,而不是如何创新与变革现有的技术,这最终会导致企业没有任何技术创新。整合协调有技术关联的法规政策。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应避免把行业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而应当把技术性质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这是因为,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是变革许多现行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而行业之间的技术影响往往不是垂直而是交叉扩散的。比如,塑料工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家庭日用品等许多行业的发展,通讯行业的技术发展会直接影响证券、航空、军工等行业的发展。因此,以技术性质作为主要划分标准来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1.7中国循环经济的实践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面对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赢得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严峻挑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中国已经进入实践过程。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相融合,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在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中国政府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必将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一条重要思路。1.7.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代以前—资源综合利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世界上还没有系统地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但实际生产中已经具有循环经济的萌芽。例如,“三废”的综合回收利用。但当时发展循环经济是不自觉的,主要是经济上有明显效益的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第二阶段:1980年代到1990年代—强调清洁生产和生态经济阶段。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和居民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为了遏制污染的过快增长,治理环境污染开始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清洁生产和减少消耗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倡导清洁生产和发展生态经济。例如,进行清洁生产试点和ISO14000认证,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等。在这一阶段,循环利用资源和节约利用资源主要是作为减少污染排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手段。第三阶段:2000年代起进入到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内需不足,物价下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等一系列问题。直到2002年,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抑制通货紧缩,增加就业。在这期间,无论是国债的持续发行,还是政府主动提高基础性产品价格,目标都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更快增长,消除“通货紧缩”,扩大就业。经过几年发动,2003年和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了在7%—8%之间的徘徊状态,达到了9.3%的水平。这标志着经过5年的持续准备和发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增长周期。但是,由于这一次中国经济增长上升周期的基本特征是城市化加快与消费结构升级,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都以重化工产业为基础,因此,更快速的增长不仅加大了污染的排放,而且加大了资源的消耗,这使得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的弱势得到快速而充分的暴露。显然,仅仅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出发点推进循环和节约利用资源已经显得不够,还必须从更深刻、更广泛的层面上审视循环和节约利用资源问题。结论是:资源的短缺与环境制约一样将会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瓶颈。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以节约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循环经济模式,就成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重要出路之一。因此,进入2000年代,中国在不断深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始加快循环经济实践的步伐。一是循环经济迅速成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江泽民同志2002年10月16日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讲话中指出:“只有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从三个层次进行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继续开展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工业集中地区把上游企业的废料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并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建设生态工业园;城市和区域以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为主体,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生态省(市、县)、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目前,开展了8个生态省建设,创建了38个环保模范城市,命名了8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建立了14个生态工业示范园,树立了39个环境优美乡镇、8个环境友好企业和一大批社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典型。但是,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全面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和进程还不能过于乐观,对面对的困难不能估计不足。1.7.2循环经济实践中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政府推动阶段,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仍然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尽管很多学者都正确地指出,循环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才具有生命力,但是,由于循环经济发展首先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即,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公益效益为目标,因此,没有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强力干预,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由立法机构和政府制定一系列强制性的法律和政策规则,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其次,政府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通过惩罚和奖励双重激励措施,把外部性转变为内部性;第三,必须借助于经济伦理和生态伦理相结合的新的社会道德约束。因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一定道德基础上的有规则的经济,今天的市场经济早已经脱离了原始的自由放任状态。对于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制度的创新比技术更重要。在今天的中国,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占有与消费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索求,就业的压力和利益的追求成为推动资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内在力量。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德伦理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之前,市场的力量只会强化“理性经济人”的动机和行为,公共利益无法自动实现。因此,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作为公共资源拥有者的代表,必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立法机构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不是直接作为微观的主体加入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而是通过制度安排,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循环经济模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有法律、法规和政策都应该在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的同时,使得生产者追求利润的目标不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矛盾。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污染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还是来自于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价格政策和社会压力。近几年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排污费收取日益规范,对高污染排放型企业形成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大,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减少污染排放的主要出路之一是提取废水、废气和废物中的有用成分,将是变为有使用价值、有市场的产品出售,以收回污染减排的投资。例如,安徽池州市的重庆啤酒安徽九华山有限公司,为了补偿排污费增加的成本,先后投资6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各种物料和水电消耗;建立了废物回收系统和污水处理工程,回收干酵母和麦糟,一年减少COD排放170吨,回收纯碱40吨,回收二氧化碳用于生产过程,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5%,每年增加收入超过了100万元,超过了为治理污染和缴纳排污费而增加的成本。试想,如果没有严格污染排放收费政策,企业可以直接排放污染,这种循环经济系统是不可能建立的。这就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效果。同样,山东省高唐县的泉林造纸厂、安徽省涡阳县的新宇纸业造纸厂等一批造纸厂,也都是在严格的污染排放政策压力下,创出了造纸黑液回收制造高效有机肥料、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因此,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功能,更要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与外部社会效益的关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微观上具有经济效益都是企业循环经济的生命之本。国内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例如,山东海洋化工集团利用循环经济原理,通过对主原料—海水的产前产后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形成了六大系列、80多种产品。基本做到地下卤水资源全部六次循环利用,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清夜不外排的先例。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基本原因是,利用制碱产生的蒸氨废清液、废渣,制盐剩余的苦卤等废弃物开发出的各种化工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获取利润。类似这样的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具有一致性,是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优先推进的领域。问题的关键是,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一些企业排污严重,其所利用的资源在国内很短缺,其产品又是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生产的,这些企业应该循环利用资源,但将会使得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从国家整体资源供给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来看,这些企业必须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这就出现了企业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之间的尖锐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通过补贴、减免税或价格政策等,使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实现内外部效益的统一。例如火力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是我国空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强制性的原煤脱硫及其循环利用会增加发电厂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电价或税收抵扣等方式,保证发电厂一定的利润水平。规模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1)企业规模化才能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企业规模指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当再增加单个企业的生产量时,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将会出现上升的临界产量规模。循环经济的资源消耗减量化本身必须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因为成本最低本身就必须实现单位产出的资源综合消耗最低。没有规模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小化。(2)循环经济要求实现地域化规模经济网络。中小企业在生产中都会产生各种废弃物,由于废弃物的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它们在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没有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要求有专业化的、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废弃物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再利用的专门企业。这就是说,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一定空间内集聚,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区域性规模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在地域上的规模经济。例如,山东省日照市有大量小石材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基础组建的,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每个小企业都产生数量不很大的固体废弃物,但大量分散的小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总量却很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如果强制性地要求每个小企业都必须处理自己产生的废弃物,每个企业都没有能力做到。因此,日照市环保局出面,支持成立了一家利用这些废弃物生产建材的企业,规定每家小企业将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运送到规定地点,由这家新企业进行加工再利用,达到了规模经济水平。在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的同时,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就业问题也得到了保障。形成了环境保护、就业、循环利用资源、经济发展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循环经济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进产业的区域集聚化,才能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循环经济企业群。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难度大,也与产业分布过于分散化、小型化,不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处理有重要关系。在这方面,山东省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山东省早在几年前就全部关闭了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由政府支持建立了一批具有处理造纸黑液和循环用水能力的大型造纸厂,其结果是纸的产量增加了,经济规模扩张了,排放的COD等污染物却下降了。这一例证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污染排放总量的上升。如果做得好,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翻两番而环境得到改善的目标。就业、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量污染排放强度大的乡镇小企业就业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要求,很多乡镇企业需要关闭,但迫于就业压力这很难做到。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实际上是解决资源短缺和增加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在很多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各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可以纵向延长企业生产链条,横向拓宽企业产品经营领域,这都增加了就业需求。例如,造纸厂通过回收黑液制造有机肥料,延长了造纸厂的生产链条,啤酒厂增加干酵母回收工艺流程,增加废水处理工序,利用垃圾发电,废旧轮胎回收处理,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都需要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发展循环经济实际上等价于扩大了资源开发产业。只要政策和制度安排使得企业在经济效益上有利可图,发展循环经济都会增加就业需求。经济制度安排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由于经济学至今也没有把生态环境写入生产函数,暗含了生态环境的无限供给性假设。因此,在进行经济制度设计时,我国至今并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和配置效率问题。这是不利于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制度障碍。例如我国目前的基本税收制度是建立在增值税基础上的。2003年增值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32.5%,接近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的总和,而消费税只占5.9%。这种税制结构实际上是鼓励多消费,少增值。企业越是节约原材料,其增值比例就越高,就必须支付更多的增值税。对于废旧物资利用的企业来说,其原材料价格很低,其产品成本主要由生产过程中的增值构成,它就必须支付更高比例的增值税。显然,这种税收制度从根本上制约着循环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就必须从我们的基本主流经济制度安排入手,全面分析哪些制度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对其进行创新。我们在环境税方面已经迈出很大步伐,例如,排污费的征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这是从末端治理角度的惩罚性制度安排,我们更应该从源头治理角度进行鼓励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加快从增值税向消费税过渡等等。技术政策与循环经济的关系过去我们的技术政策比较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例如“973”计划、国家重大项目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等。这些计划中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也有所涉及,但除能源领域外总体上集中于资源的开发上,对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规模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涉及较少。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了很大进步,把循环经济纳入到了能源、资源和环境技术规划之中。但是,由于国家科学技术规划主要落实于重大科技项目,而循环经济则主要是以现有技术体系的拓展和应用为特征的,显然,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很难在国家科学技术规划中找到相应的项目载体得以落实。而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又往往与技术上的可行性有关,取决于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经济效益好坏。例如,广西的贵港制糖厂,在回收利用制糖的甘蔗渣造纸等一系列技术上取得突破以后,成本下降,才取得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往往决定着循环经济能否实现。同样,规模经济首先取决技术体系的选择。因此,我们有待于在具体技术政策上作出详细的循环经济制度安排。农村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农村的面源污染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农业增产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性日益上升。这使得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安全面临着新的威胁。长期以来低收入地区的农民家庭能源一直主要靠燃烧秸秆、树木、薪炭林、杂草等来解决,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由于长期对山林进行掠夺性砍伐,大量山林植被被严重破坏,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和水土保持能力日益下降,致使旱灾和洪涝等自然生态灾害日益频繁。加上农村传统上不重视厕所和环境卫生,近些年传染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中国政府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收效并不明显。2000年以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沼气,推进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试点。中央政府在2004年安排了11亿元的国债投资,用来支持在农村试点地区发展沼气(每个农户沼气补贴在1000元左右,约占农户沼气总投资的50%—80%左右),在试点地区形成了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模式:家庭厕所—家庭养殖—庄稼秸秆—沼气(做饭、照明、取暖等综合利用)—农用有机肥—农作物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使得试点地区农村卫生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山林植被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也许家庭沼气模式仅仅是解决中国农村能源问题的一种过渡模式,但这种模式具有投入产出效率高、循环利用生物质能效率高、生态环境效益高、解决农村卫生环境效果好、易于推广等优点,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因此,如何通过支持在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促进畜牧业、养殖业等的“清洁生产”,减少化肥、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对保证全国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质量,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一环。区域协调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中国不同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具有很大差距。由于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屏障,水资源的发源地,西部地区更应该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经济。但由于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五小企业比重高),布局较为分散,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相对较低。为了整个国家的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有必要在中西部地区加速循环经济发展,这要求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贵阳市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多的规划和初步试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展现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多赢局面的前景,应该认真总结推广。缩小地区差距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长期繁荣稳定的核心环节之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是在中西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进而使全国生态环境好转的重要出路。因此,有必要在中西部地区从投资、信贷等方面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强,应主要从立法和政策方面去推动。1.7.3促进循环经济应该尽快建立起配套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立法机构已经颁布了19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这些法律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制定的,其中的一些内容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为了在中国加速发展循环经济,中国政府应该从基本税收制度体系改革入手,在目前法律与政策体系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相互协调的更加完善的新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其基本框架应该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动态的短缺资源的价格政策体系;清洁生产的支持政策;废弃物再生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支持政策;关于强制性节约资源的技术政策;关于消费者义务的政策;关于生产者义务的政策;关于环境与资源信息透明与公众监督政策;关于政府责任与业绩考核政策;关于支持农村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关于循环经济基金的建立与使用政策;关于排污权交易政策;关于区域环境保护补偿政策;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特别政策;关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非政府组织政策。等等。制定新的政策和法律体系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调研,需要逐步积累经验,需要充分反映社会各个方面利益关系。在政策和法律出台以后,又需要建立良好的执行体系,需要有高质量执法队伍。这要求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通力合作。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我们就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减小资源和环境压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8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造循环经济是产业链是一个闭合系统,通过运用3R原则,促进企业问或产业间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原料、产品、副产物及排放的废物)形成互为因果的生态产业链,推动不同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资源的梯次循环流动与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区域和社会层面的具体应用图1表明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本框架。E企业层面区域——’建清洁立工生业产生L广态—+园减区废污少弃染物排料放的和自能最消源化小使用量社会层面———+废旧物质再生利用,建立循环型社会3.i企业层面’依据循环经济产业链理念设计建立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企业(集团)内部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清洁生产,如鲁北海水“一水多用”产业链,建立和发展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代谢共生关系。通过对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资源代谢分析,发现产业链得到纵向延伸,资源得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废弃物得到重新使用。3.2区域层面在一定界区内,跨产业领域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优化集成,将多个企业共生体产业链集结在一起,形成生态园网络,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网络。循环经济产业链理念应用于某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形成该区域的生态园区,通过互利共生、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建设生态园区,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3社会层面根据产业链的超区域性[2],如果将循环经济产业链理念应用于整个社会,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消费者和静脉产业之间的大循环,最终形成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如图2)在其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完成本身内部循环的基础上,将无法再利用的少量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一起进入再生资源产业体系,通过变废为宝,将再生资源重新投入生产,转化为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社会消费信息与产品和服务反向流动,需求的变化逆向传递给企业,及时调整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最高目标是完成全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利用和有效利用,是在全社会形成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闭合优化,通过建立生态省、生态市,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4.构筑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措施4.1结合资源优势构筑特色产业循环链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资源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丰寡往往会对经济发展进程和水平带来不同的影响,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就能在一定时期内给经济社会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换言之,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生产部门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3]也就是说,一个区域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决定了该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优势;一个区域必须结合其自然资源的质量和优势构筑核心产业循环链。对于自然资源丰裕的地区,其产业体系、贸易体系、财政体系、投资体系乃至城镇发展都是围绕资源型产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形成由资源优势所定的自然资源型经济循环体系;对于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应该以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用不断革新的思想,创造不断革新的技术,将废弃物不断转化为资源,形成由技术优势所决定的再生资源型经济循环体系。4.2依托生态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园区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中观层面的具体应用。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传统工业区,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链接产业循环链实现物质代谢、能量梯级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为原则,降低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的比率,提高物质、能量流动的效率,把传统的线性经济改造成反馈式经济。生态园区具有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的双重功能,以此为依托,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逐步完成整体区域到全社会的生态化改造,使经济增长不断具有“高科技、高效益、高效率、高规模、高循环,以及低成本、低消耗、低(零)排放、低(零)污染、低(无)毒性”的“五高五低”特征,最终达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容[4]。4.3发展静脉产业解决根本矛盾静脉产业是对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加工生产形成再生资源的过程,就像人体通过静脉回收旧血液并再制造新鲜血液一样。根据物质不灭定律,任何自然资源都是由物质产生的,任何资源必须是从某处来到某处去。能够无限地维持物质资源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某种重复利用和再使用,即形成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加工环境友好型产品——最终产品的理性消费——废弃物回用的链接,如此实现以上环节的反复循环。显然,静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个连贯流畅、相互衔接的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在目前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循环经济的根本保障。4.4完善服务支持体系保障有效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合理、有效的准则,既符合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及其相互平衡又符合生态平衡,既符合的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在时间、空间、质量和数量等多方面实现有效循环。仅就单个企业、甚至单个产业来说,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社会支撑体系。一个区域不仅要根据资源优势把资源产业作为专门化发展方向,同时要建立健全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建设循环型工业的信息支持系统,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咨询服务,加强社会中介、信息平台、投融资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该地区经济、合理、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社会支撑体系的保障。4.5政府支持和引导提升经济效益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取决于整个产业链及每个环节的生态性特征,而且依赖于经济制度对资源生产率贡献值的认可与否。[5]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专业分工细,行业跨度大,要实现整个循环流程各环节按各自特性有序运作需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综合协调、推进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目前,除了利用技术创新解决绿色转换的成本问题,更需要制度创新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政府要制定出使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有利可图的相关政策制度,使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符合执行者主观上追逐私利和客观上有益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自然取向,引导企业自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5.结论’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或利用是决定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可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合适的位置,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实施现有主导产业资源节约型改造,使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1.8建设新农村循环农业成就产业新支撑1.8.1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其特点重要表现在: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1.8.2循环农业的作用可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循环农业也有一般循环经济不具备的自身的特点。食物链条各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绿色生产对产品的安全性更为强调。干净消费农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土、水净化土壤、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对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予以特别关注。领域宽广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循环、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双赢皆欢清洁增收有机结合,既干净,又增收。1.8.3循环农业的重要环节循环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应着力抓好以下六个重点环节:要突出“绿色”,调整结构。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要在优化调整上下工夫,突出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注意保护水土,节约资源。要保护耕地,提升质量。坚持推广秸秆返田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种地与养地有机结合,加强耕地质量工程建设。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相关企业要研究、生产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塑料薄膜。要推广喷灌、滴灌,杜绝漫灌,发展节水农业。要项目带动,企业参与。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或其他工业,要做到防污于未然,做到低排污与达标排放。要发展沼气,有效转化。近年来,各地以户用沼气工程为重点,结合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大力推广以“猪—沼—菜(粮—果—渔)”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模式,实现村庄、庭院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环。随着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生态循环生产方式的推广,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实践表明,循环农业与科技、经济与环保可以实现相互支持、良性互动。要优化布局,整体规划。发展循环农业首先要制订发展规划。一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分别制定省、设区市、县(市、区)、乡、村等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循环农业发展计划,实现有计划、有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