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江省湖州德清县联考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浙江省湖州德清县联考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浙江省湖州德清县联考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浙江省湖州德清县联考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浙江省湖州德清县联考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棉纱织布 C.木材燃烧 D.汽油挥发3.下列涉及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夹持试管C.加热液体D.塞试管塞4.下列灭火原理错误的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隔绝空气5.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7.硼烯(Borophene)因其优越的电学、力学、热学属性,被科学界寄予厚望,或将成为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B.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D.硼原子核外有5个中子8.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1,则石灰石中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40.5% B.50.0% C.83.3% D.100.0%9.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Y>Z>X C.Y>X>Z D.X>Z>Y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测定pHC.滴加液体D.检查气密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根据如图甲、乙、丙三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填图下序号):分布在人体中的是_____;分布在海水中的是_____;分布在地壳中的是_____;分布在空气中的是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10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9g。写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的碳酸氢钠占总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雨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请回答: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14.近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1,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1.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1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1,如果观察到,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1Cu+O1+H1O+CO1═Cu(OH)1CO3)16.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中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溶液B成分的探究。[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③CaCl2溶液呈中性。[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_____(写化学式)。[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认真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猜想③正确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实验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一定有NaOHB一定有Na2CO3C一定有CaO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由题干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x+(+3)ⅹ2+(-2)ⅹ4=0,x=+2,故B选项符合题意2、C【解析】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D.汽油挥发,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3、C【解析】

A.振荡试管时,如果用手指堵住管口,易导致被腐蚀,选项错误;B.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管底向管口方向套,选项错误;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管口略向上倾斜,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不能接触焰心,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选项正确;D.塞试管塞时,应将手用力在橡胶塞处,用手握玻璃管,易导致玻璃管破裂,扎伤手,选项错误。故选C。4、A【解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灭火的原理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不能降低。故选:A。5、C【解析】

一般来说,元素名称中带“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汞和金除外),其他为非金属元素【详解】A、Mg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Zn的元素名称为锌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C、Cl的元素名称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D、Ag的元素名称为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6、C【解析】

A、丙物质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降温不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B、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可知,甲>乙>丙,故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溶剂=溶液-溶质,故答案顺序正好反了,错误;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得50g水最多溶解正好为15g,所以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应该是图像的平移,丙不变,甲、乙分别减小到t1℃和两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错误。故选C。7、A【解析】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5,符合题意;B、由“石”字旁可知,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不符合题意;D、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故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8、C【解析】

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碳酸钙的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由题意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20:6,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1,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可用数据分析法,即解题时正确分析数据,找出数据的变化特征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将综合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计算,从而顺利解题。9、C【解析】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Y在氢前,而X和Z在氢后,即Y的活动性强于X和Z;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说明X>Z;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Y>X>Z,观察选项,故选C.10、D【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丁甲乙丙【解析】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碳、氢、氮、钙、磷、钾等,符合图丁所示;海水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氢、氯、钠、镁、硫、钙等,符合图甲所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硅、铝、铁、钙等,符合图乙所示;空气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氮、氧、稀有气体等,符合图丙所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NaHCO3Na2CO3+H2O+CO2↑84%【解析】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x=8.4g分解的碳酸氢钠占总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6.680%【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溶液的增重值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图象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6.6﹣100.0=6.6g;(2)设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3CO+Fe2O32Fe+3CO21603×44x6.6g160:x=(3×44):6.6g,解得x=8g,所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g÷10g)×100%=80%。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应用的知识。14、过滤;肥皂水;煮沸;氧气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氢气+氧气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解析】

(1)可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来除去自然界水中的杂质;(2)实验室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分别放入这两种水中,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硬水转化成软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3)电解水时,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是氢气,可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4)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方法很多,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等。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一】(1)温度达到着火点;(1)水倒流进A瓶40mL;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实验二】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解析】【实验一】(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步骤Ⅱ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步骤Ⅳ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通过对比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着火点;(1)步骤Ⅳ中装置A内的空气为100mL,因此要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因此消耗的氧气应该是100mL×=40mL,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流进A瓶40mL;影响实验结果偏小的因素可能是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故答案为水倒流进A瓶40mL;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实验二】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1(OH)1CO3],若将装置中的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