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_第1页
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_第2页
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_第3页
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_第4页
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美学原理新编选择题大全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1、《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名著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蔡元培3、《艺术的起源》作者是格罗塞4、《论美感、美和艺术》的作者是李泽厚5、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杜甫6、名著《艺术哲学》是由法国泰纳写成的7、《没有地址的信》作者是普列汉诺夫8、《生活与美学》是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作品9、《美学散步》是宗白华作品10、“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因为一张照片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11、《伊利亚特》是荷马的史诗12、雕塑《思想者》是罗丹作品13、名画《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开封的景色14、名画《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15、“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是恩格斯说的16、《4分33秒》是约翰·凯奇的作品17、“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的《醉花阴》18、“冷月葬花魂”是薛宝钗一生的写照19、悲剧《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作品20、“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是托尔斯泰说的21、王国维在《饮水集》中提到做学问要经历三种经历22、“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是马克思说的23、《诗论》是朱光潜的著作24、美学学科的名称是由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的25、朱光潜主张美是主观的26、阿米尔提出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27、“一触即觉不假思索”是谁说的分)b28、美味与美感无差别是谁说的分)c29、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是谁说的分)a30、“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审美活动三个因素:种族、环境、时代”是泰纳提出的31、自然美就是“胸中之竹”是郑板桥说的32、“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来源于宗白华《美学散步》33、“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是民俗风情之美34、在绘画中,“数年不点睛”的作者是顾恺之3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滕王阁序》36、以杜甫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沉郁的审美形态37、在西方,希勒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38、人生可以分成5个阶段的美育39、自由的人生不是审美的人生40、自由境界不是人生境界1、蔡元培曾经发表“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2、“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不是魏源说的。3、“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以说是概括汤显祖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4、美学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人生境界。5、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7、“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和自然完全合一。”8、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9、“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出自然物审美价值的高低。10、茶与婚姻相结合的饮食文化指的是日常生活的美。美学原理A卷1、美学是1750年在德国产生的;美学之父是鲍姆加登2、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是a、典型性;b、主观性;c、永久性。3、喜剧的类型,从审美效果上分为讽刺型、幽默型、歌颂型;从内容上分为肯定型、否定型、含泪型。4、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丰富的情感性、意义的象征性、形象的模糊性5、美学是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6、美的客观的存在形式包括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科学美;e、技术美。1、美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欲望、技术、智慧和游戏的感性显现2、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式论(美在理念);根源是摹仿论3、审美经验包含直观、想象、情感等基本要素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感知、想象、情感、理解。4、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儒家、道家、禅宗。5、艺术现象的基本结构包括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品和艺术接受。6、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有机的整体,有开端,中间和结尾选择题(60分)1、“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是D.贝拉克说的2、哪个不是20世纪50年代对自然美的性质主要的看法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D.以上三点都不是4、《大趋势》的作者是约翰·奈斯比特5、最集中的表现林黛玉的人生感的是《葬花词》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说的8、“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是席勒说的9、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10、哪个不是审美的人生

分)A.爱的人生B.创造的人生C.诗意的人生D.自由的人生11、“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吉卜龄说的12、“作《金瓶》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一一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色摹神也”是张竹坡说的13、西方传统哲学中“真正的世界”有三种表现形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康德的“物自体的世界”。1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情15、德育是规范性质的教育16、“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是梯利希说的17、“去蔽、澄明、敞亮”是海德格尔的主张20、“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朱熹说的1、《哈利·波特》的作者是罗琳。2、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3、脂砚斋与曹雪芹不是同一个人。8、美育的根本目的是指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10、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13、“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是《红楼梦》中的枉凝眉。14、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15、古希腊的美是一种单纯的、完整的、和谐的美。16、《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英雄人物在命运的捉弄面前,用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这种品质,给观众以巨大的震撼、激动,使得观众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

17、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个类型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18、人生的三个层面是日常生活的层面、事业的层面、审美的层面。三者是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19、在中国当代出现了一场美学大讨论,这场美学大讨论是从批判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开始的。20、《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席勒。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期待视界)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兴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仿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游戏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物质实在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愉悦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艺术)

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毕达哥拉斯)

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审美的非自觉性)

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通感)

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马克思)

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

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地域性)

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总的指导意义)

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

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27.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这一现象说明(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2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康德)

2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30.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心手相应)3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2.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感性具体的

B.以小见大

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E.直观个别的形象

3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

D.事物与人的关系

34.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

C.客观社会性E.具体形象性

3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B.它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

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1、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是杜夫海纳说的2、“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是巴尔扎克说的5、《雷雨》、《日出》、《北京人》是曹禺写的剧本6、《左传》是战国时代哲学著作7、米开朗琪罗罗丹菲狄亚斯是20世纪欧洲雕塑三座高峰代表性人物8、《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10、《红楼梦》体现出人情世态11、在二十世纪,下列哪个不属于学者对美的看法的观点

分)A.美育是情感教育B.美育是感性教育C.美育是理性教育D.美育是趣味教育12、“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因为一张照片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13、美国著名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国的雕塑家制成14、“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是王阳明说的15、“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是龚自珍提出的16、“情景名为二”是王夫之提出来的17、“京城第一玩家”是王世襄19、《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20、阿米尔提出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1、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作家。2、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应该为德育服务。3、美不是意象。5、“生态美”就是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美,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6、“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和自然完全合一。”

7、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9、“玩”是一种休闲文化。10、《红楼梦》的意蕴是反映清代前期的社会生活画面“有情之天下”毁灭的悲剧性渗透着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悟。11、高尔太强调美和美感的统一性。15、美学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人生境界。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感性认识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1750年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精神关系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美的本质问题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艺术美与自然美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9.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美在移情1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美在距离1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美是主观的12.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13."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相似联想14.通感是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15.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理解16.想象得之在瞬间但与体验和修养都息息相关17.《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专注性18.崇高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