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历史选修一试卷_第1页
2017高中历史选修一试卷_第2页
2017高中历史选修一试卷_第3页
2017高中历史选修一试卷_第4页
2017高中历史选修一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银市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雅典人之所以当时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矛盾正在激化。导致两者矛盾尖锐的因素有哪些()①贵族占据国家实权②公民大会权力很小③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④债务奴隶制存在TOC\o"1-5"\h\z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2、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文中的“他们”是指()贵族B.平民C.外邦人D.奴隶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4、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5、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A.都代表地主阶级B.都废除井田制C.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都实现富国强兵6、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废井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连坐制D.推行县制7、战国时期,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B.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CC.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D•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8、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主要说明孝文帝()A•个人文化知识丰富B.喜欢读诗辞汉赋文章C.精通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D.重视汉族文化TOC\o"1-5"\h\z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10、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D.阶级矛盾12、北宋之所以会出现中期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归根到底应与谁有关()A.赵匡胤B.宋仁宗C.范仲淹D.宋神宗13、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14、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更戍法1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16、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17、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18、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TOC\o"1-5"\h\z19、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③简化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20、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B.工业发展步履艰难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D•十二月党人起义21、19世纪60、70年代,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大改革时代”。该时代涉及的改革领域是:()①政治改革②司法改革③教育改革④财政改革⑤军事改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2、自日本明治维新起,促使日本从锁国到开国转变的因素有()①黑船来航②洋学的传人③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④幕府的高压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3、“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推行“置产兴业”政策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24、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A.“殖产兴业”政策B.废除了旧体制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D.进行军事改革25、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B.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C.“废藩置县”D.以公债补偿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26、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C.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27、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28、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社会经济C、推动政治改革D、促进思想启蒙30、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二、主观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崔连仲《世界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6分)(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4)从商鞅和梭伦的人生结局来看,历史上的改革家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32、(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便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司多年,每天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普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岳麓版)材料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类别目的措施理财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整军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取士选才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材料三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4分)(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5分)(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2分)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结果差异的原因?(9分)(2)李鸿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结果差异的?(6分)白银市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高二年级历史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BDDCCDADBACA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DACDBCCCADCDB、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二、主观题:(40分)31、(14分)⑴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4分)(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2分)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2分)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2分)(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分)(4)改革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强不拔的意志,为国家乃至全人类共同利益奋斗的决心和献身精神。(言道即可,2分)32、(11分)(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1分)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1分)注重调查,了解下情;(1分)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1分)(2)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5分)(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正确分析即可)(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小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统治阶级内部认识,解决内部纷争。在用人问题上应慎重。(2分)33、(15分)(1)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